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摘 要] 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决定着人的健康成长,决定着社会的稳定进步。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则是心理学依据,这是推动心理素质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依据;基础作用

一、人性观理论

人性观是人们对不同人性所具有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性观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尊重人性、接受人性多元化、肯定人性的可教育化等都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在欧美国家的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研究实践方面,具有环境决定论、生物动力论、内在价值论等多种人性假设和学说,这些存在的不同内容和因素促进人们对人性的全面认识和研究。

二、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学发展的原因

心理学的发展是依靠具体的心理实践活动体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就是原因的体现,也是心理发展存在的具体表现。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在其经典著作《活动·意识·个性》中的序言部分曾写道:“意识是由人的活动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内部运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将活动作为人的个性形成的基础。所以,人具备的心理活动性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并且要经过“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体验—形成品质”五个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会不断发生改变,改变的期限也是相对的。因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紧紧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且要将每个阶段所实施的不同任务内容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应当注重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各种心理活动体现的关联性,从而确保不同儿童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有效衔接。

(二)心理学之实质

心理发展是人从出生到成熟后心理上所不断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准是心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教育家皮亚杰曾经典的观点,即儿童所具有的心理发展的本质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图式完善。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心理发展概念的总结概括为:一个人通过教育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心理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心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心理机能的增强,只有实现这个目标,学生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养成。

(三)心理学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有质的变化,才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阶段性只是相对的存在。因此,对心理发展的研究认识必须要将阶段性和有序性作为一个整体。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与儿童具有的实际身心特点相结合,明确每个阶段所特定的方法,另一方面则重视心理发展的有序性和连接性,让心理素质教育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具体表现都紧密衔接起来。

(四)心理学发展的差异和品质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共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其中,共性需要教师采取符合儿童特定心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差异性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特殊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纠正。因此。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将心理的培养与锻炼和针对新的方法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有序发展。

而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发展过程和具体的心理状态。他们是通过外在的、动态的表现而反映出来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各种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属性,他们属于静态的、含蓄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内容而稳定形成,并依靠心理的具体表现过程来体现;心理品质是对心理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和心理品质在特定时间集中作用的反应状态,如果某种心理状态形成的频率过高,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品质又是影响心理状态阶段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研究心理品质不能离开心理现象的作用发挥。在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将心理过程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使心理状态的积极一面被不断刺激和强化,从而稳定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

首先,教师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清晰、深刻地认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且要对具体存在的问题、任务以及难点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自身的理论研究依据和任务价值。其次,教师要对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明确。再者,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措施开展之前,要具有以下因素和问题的考虑:活动开展中具有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如何避免来自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实验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以及需要哪些工具来辅助。最后,确定有效的统计方法。在实验开展之前,必须要对实验应用模式以及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明确,并且要了然于胸,从而确保实验和统计的顺利开展。

四、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衔接

心理素质属于发展变化的概念,它以人的生理个性为前提,将外在的因素稳定转化为心理素质发展所急需的内容,并与人在实现自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是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刺激下形成的动态反应的过程。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本质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以相互结合和产生的基本任务:即培养学生关于目标任务的适应性以及学生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可以认为,积极性是主动性的前提,主动性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完成的关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需求和发展目标,因此,目标的制订应结合具体的特点和特殊性。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实践,需要合理紧密把握个性化和有序化两个方面的因素和一致要求,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所具有的生理、心理以及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整理区分开来,制订曲折发展的培养教育目标,在不断的进步中体现出曲折性,从而确保两者的有序、融合开展。另外,还需要把握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二)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衔接

每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一定存在着连续性,但阶段性却是相对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必须以具体的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具体培养目标来开展,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科学有序地布置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任务。因此,儿童具有的不同年龄、身心条件,也应选择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和内容,并且要注重内在的延续性和连接性。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体系包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潜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创造性等。该几项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应体现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并且两者之间相互灵活的转化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有序的开展。

(三)心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衔接

在实践中,主要以三个步骤进行:(1)判断鉴别。该程序内容主要依靠动态化和情景化的手段形成刺激效果,为不断得出评估标准和分析原因提供依据。使学生通过这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获知自身心理的发展情况,并且让学生形成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2)策略训练。这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步骤。让学生形成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客观认知,促进学生用正确的思维对待;对思维和锻炼的方式进行明确;在不断的锻炼和思考中上升为情感认知的层面;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不断形成思维和方法的认知和实践。(3)反思内化。学生通过一定的目标训练方法不断获得客观的心理、情感反应,从而不断地进行深入理解和实践,从而实现心理品质的稳定形成。

(四)心理素质教育中各要素的衔接

1.学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是“助人自助”的探索过程。应当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出来。通过心理的锻炼、辅导,再加上学科知识的引导辅助,促进学生以自我的努力意识投入到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

2.重视家庭的因素

儿童人格心理的形成,家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将家庭因素吸收到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例如,注重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

3.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情境教育方法的应用

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知,从而促进对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主动接受、肯定以及积极践行。所以,学校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积极发挥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外,还要注重对外部因素的利用,例如,社区对学生也能产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运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构建有效的教育模式,既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学生年龄段所形成的不同程度的教育影響力,又要确保内部内容和目标的平稳有序开展,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五、结语

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并确保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对人性以及在不同年龄时期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有具体正确的认识,通过这些认识的形成,找寻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不断培养和提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认知水平。需要重点遵循和把握不同年龄段其心理特点的具体行为表现所具有的紧密连接性和有序性等,只有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内在规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对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敬稳.大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素质优化的应用价值[J].广东蚕业,2018,52(11):75-76.

[2]唐燕,邓海龙,赵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护理专业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4):56-58.

[3]董泽松,黎琼锋,韦祖庆,等.高素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1):14-15.

[4]胡明道.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塑与整合[J].时代金融,2018(11):283-288.

[5]韦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4):135.

编辑 冯永霞

作者:娄邵明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实施“积极”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 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心理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级,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如道德,创造力等。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探讨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构建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积极心理为指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创新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创造力的理解,斯坦伯格认为是从事世纪创造的表现力,而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是从事创造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倡导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个体能够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成都各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好,但是缺乏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在整个创新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应重点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作风。因此,本文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探讨如何构建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积极心理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引导大学生认知方向,促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认知是各项心理活动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各类错综复杂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引导大学生在心理上合理归因,对问题做积极解释,从多角度思考自我以及与自我有关的问题。归因主要是指人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或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的原因的解释。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去寻找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乐观型”和 “悲观型”两种解释风格,“乐观型解释风格”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外部原因。“悲观型解释风格”将失败归为内在原因。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认知事件和环境,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尊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发掘其自身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以幸福感为中心,扭转对心理素质教育消极取向,运用幸福感技术,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干预,将研究视野从“问题导向”到“健康关注”的转变,强调从积极的层面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天生的求知欲、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进取心,这为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与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因此,积极心理学为开展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导其获得积极体验

情绪心理学专家孟昭兰教授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创新心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满足他们的需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生活、学习、经济、情感、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积极教育,通过因势利导地进行适当的教育让大学生获得积极体验从而开发大学生更大的积极潜力。

从教育的本质和培养人的高度来理解和实施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帮助大学生面对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学会接受失败。

(1)了解真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在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深入大学生实际、重视调查研究,切实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充分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负担、人际关系、婚恋情感等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如:“自我成长训练”、“希望感”、“自信心”等团体训练,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确立目标。

(2)依托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素教育与训练等公选课,使大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原理和性质,同时学会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方法的训练等知识技能。引导大学生学会如何做健康、健全的“心理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3)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人际沟通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实施积极的沟通,注意沟通的内容和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沟通是包括与老师、父母、同学等的沟通,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的积极心理氛围。如:依托专业教育,引导学生进行高低年级之间的经验交流。

4 确立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积极性

大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前提。重视大学生的“主動性”、“潜在性”和“差异性”,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坚定信念并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结合专业知识,举办创新竞赛,着眼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集动手、动脑为一体,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训练大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使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更好的发展。

项目来源:成都工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资助项目《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研究》,项目编号:KY12GJ009

参考文献

[1] 罗晓路,林崇德.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性人格与创造力关系的模型建构[J].心理科学,2006.5:9-12.

[2] 秦秋,程冷杰.创新思维及其能力培养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6:233-237.

[3] 姜喜双.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量[J].中国集体经济,2010.6:87-88.

[4] K. M.Sheldon, 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217.

[5] Shelly L. Gable, Jonathan Haidt, What (and why) Is Positive Psychology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5.9(2):103-110.

[6] Fredrickson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8-226.

[7] Losada M., Heaphy E.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7):740-765.

作者:王凌锋 樊为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篇3:

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系统阐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应对策略的科学制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通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素质全面化。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其自身实现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求,并且是大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社会市场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必须重点探析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全面化、综合化发展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根本保障,并且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自身学习目标、职业目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事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开发学生智力、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时期作为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所以该时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是大学生创造力、创新力提升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良好品德、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相关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1.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些高校领导只在乎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没有意识到心理素质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尚未形成科学、可行的教育规范。

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尚未落实到位

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尚未产生实质性作用,相关工作开展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弱,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心理素质的含义和特征十分模糊,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咨询和学习。

3.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配备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专职人才过少,教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实践操作技能较低,无法胜任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部分高校尽管进行了心理咨询室的设置,但是由于专业师资的欠缺,日常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过于单一

1. 心理素质课程设置欠科学

绝大多数高校在心理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杂糅在一起,共同作为大学生心理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教育阶段和专业特色进行设置,从而缺乏一定的科学化和针对性。

2. 心理咨询针对性不强,内涵过于简单

部分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医院的心理治疗视为同一,心理咨询教师简单的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疾病的诊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然而,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仅仅占到少数,这种心理咨询的内涵过于简单,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所有學生的心理辅导。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1.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

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仅仅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交由心理教师进行教育和辅导,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资源十分零散。

2. 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不规范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过程中,主要以国外的问卷、量表评测为主,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但是与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体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尚未制定符合中国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准确评测。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对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教育目标的明确和规范,并且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院校整体素質教育范畴。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彻底解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各类问题,最终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通常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调节心理压力、锤炼坚强意志、提升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等作用;二是强化挫折教育水平,增强心理压力承受能力。挫折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和压力缓解,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排除心理障碍、强化挫折应对能力的目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密切相关,共同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作为综合素质提高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通过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各基础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格局,将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形成。

(二)确保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调查和深入研究,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通过进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在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评测,进而建立心理档案,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要提供单独咨询和辅导服务,并实施动态化监测;二是进行跟踪调查机制的建立。对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行为表现要实施全程化、动态化跟踪监测,做好心理健康多发、易发问题的科学评测,重点排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出现频率较高的学生;三是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高等院校需要与政府部门、学生家庭、社会相关社团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预防其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进而达到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概率,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三)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需要高校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培养一支专业化、技能型、综合性人才队伍,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高校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实际,进行校内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并进行心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等的聘用和指派,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心理素质教育网络体系,旨在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此同时,高等院校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专业辅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高校心理教师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教师教育辅导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二是构建内外部交流沟通机制,高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进行内部专业交流,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心理辅导先进经验,从而增强自身教育辅导能力;三是加大科研力度。高校心理教师要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每年进行相关学术课题的针对性研究,切实增强心理素质综合教育水平,进而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目的。

(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逐渐累积起来的各种文化形态,作为高校一种精神力量,其引导和推动力极强。可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来讲意义深远,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健康思维意识和心理活动的形成,并且能够通过精神感化学生,为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精神环境,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目的。研究发现,高校校园文化旨在强调学生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另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和具体形态,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境组成要素。所以说,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将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提升的主要核心策略之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胤.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邓小娟.新时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2(3).

[3]刘丕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途径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

[4]陈永明.刍议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

作者:王娜

上一篇:网络化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