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精选8篇)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1

一、体育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活动的规律需求根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结构和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身心活动的变化规律可将体育教学分为四个层次:

(1)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动机阶段。

(2)基本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以积极良好的机能状态保持活跃情绪阶段。

(3)促进身心恢复,调整个人精神状态阶段。

(4)做好信息反馈。体育老师只有根据教学过程中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心理互动无处不在师生的心理互动贯穿整个体育教学始末,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信息传输通畅,便于教师因材施教。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指导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控制好学生的心理活动强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学生心理过程成功体验的关键。体育教师充满活力的运动着装、刚毅果断的运动气质和娴熟飘逸的动作技术表演,以及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独特教学风格都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

最后,激发兴趣,调节情绪,体验快乐体育的真谛体育教学中学生生理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正常与否会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又影响着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不同情绪状态下,学生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出现不同的外部表现。

二、体育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一)根据有关的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练习动作和健身方法时,还应该给他们讲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体育是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现在学校里推行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向他们讲解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有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这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心里的发展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的对象,了解其特点因材施教。在童年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某一个体育动作应该跟他们分解示范,让他们看清细节;在少年期相当于初中时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在教授体育技术时可以完整的跟他们示范一段动作然后再进行单个动作的讲解;在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抽象思维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在体育教学时可以教授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动作,跟他们讲解动作原理再加上动作示范,他们会很快的接受不同的技术动作。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在智力、性格、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照顾到大部分同学的基础上应该对部分学生特别的注意,争取使所有的学生共同发展。

(三)积极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任务挺大,学的科目多,要做的作业多,学习压力大,在上体育课时通过做体育活动调整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压力,好多学生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不去上,要么就是去上不听老师的指挥随便玩,实际上跟着练习一些动作,不仅弥补了整天坐在教室没时间运动的不足,还缓解了大脑的疲劳,学习效率会更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自己要积极的维护心理健康而且还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知道怎样学好,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知道怎样教好学生。

三、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和教育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科学灵活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感受体育课的魅力之处。

第2篇:谈教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从体育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两大心理因素:即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努力挖掘情感因素,创造和谐、欢乐的课堂氛围,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一、体育课堂情感投入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成功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相互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之上的,是在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完成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与接收,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

二、体育课堂情感投入的手段和方法

1.教师应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初次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直接获得教师的印象而形成的。教师如能在初次授课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得到学生的认可,将为树立教师的威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2.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作用

体育特长生本身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多做示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其威信,培养其责任感,满足其表现欲,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很大帮助,从而可取得预期的好效果。

3.关心、鼓励体育差生

体育差生,一般身体素质较差,协调性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教师对这些学生一定要关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要有耐心,态度要诚恳,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要给予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体育动作技术的兴趣。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否则,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体育教学过程是在师生间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因而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师生间关系的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认真传授体育技术、知识、技能外,还应鼓励学生质疑,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真正从关心、爱护、教育学生出发,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课余时间与学生的感情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上,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也能在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2

一、物质需要与经济尚不独立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这种提高也波及初中学生。例如,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给初中学生一定的刺激,一种畸形消费观正困扰着初中学生。节假日,同学们互赠贺卡,同学们过生日,大家带着礼物去祝贺并大吃一顿。在穿着上讲究名牌,他们点着名要买名牌服装,女同学去一次发廊要花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超能力的消费与他们的经济尚未独立形成尖锐矛盾。造成这种高消费的原因,有的是家长娇宠,有的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有的是虚荣心,相互攀比,有的怕拿不起会在同学面前丢脸而掉价。上述种种不正常的心态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家长不应该迁就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艰苦朴素、消费有度应该是良好班风的内容之一。那种“高消费”如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部分孩子将必然走向反面,这种结果是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二、闭锁性与要求理解的矛盾

初中学生强烈地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有怎样的价值,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能对自己作出分析,进行自我评价。他们常常把师长们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己所达到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他们还能把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意见与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对照,从而认识自己。此时的青少年已经意识到人际关系。从初中低年级开始,他们的兴趣、爱好有了明显的变化。“意气相投”的成分增多了,朋友们的聚会是最能使他们兴奋的事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显示自己的能力,倾吐自己内心的奥秘,来自伙伴的安慰与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初中学生与长辈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有时人们称之为“代沟”,尽管这种提法欠妥,却说明了初中生的心理是闭锁着的。青少年的闭锁心理与其独立意识形成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沉默寡言,想干就干,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有时甚至以“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自己闯天下为由离家出走,有时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蔽起来,以致产生孤独感,这一类学生有时往往通过日记形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苦闷。

三、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各种心理障碍都是影响初中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认识上的偏异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感偏异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任何意志消沉、独断、草率、冲动、任性和随心所欲都将会影响意志行动的决定和执行。自私、自卑、怯懦、脆弱、虚伪等性格异常将影响学生性格的和谐。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也会有一些腐朽的思想意识重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给广大初中学生的心理环境投下阴影,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应该有良好的校风、班风,家庭环境应该积极融洽,师生、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应该平等,这是保持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全面关怀学生的成长,老师不能单抓学生的学习,体育老师不能只抓体育锻炼,应该从改善学生非智力素质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培养新世纪人才而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

四、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教育

青少年身处花季,人们用早晨、太阳、五彩的时光来赞美他们,然而这些少男少女们绝不仅仅是天真、单纯、快乐、浪漫的,他们处在多梦的时节、多思的时节、烦恼的时节,他们需要人们理解,需要人们关心。对于他们有时表现出的荒唐,我们要作具体分析,少一些责备,多一些理解。教师和家长们要放下长辈的架子,和他们交知心朋友,探寻他们的孤独和朦胧,然后满腔热情地、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帮助和疏导,对于他们心理的倾诉或悄悄话,切不可当成把柄,在众人面前进行奚落或挖苦,这种心理上的伤害是很难缝合的,所造成的心理对立也是难以消除的。我们老师或家长也曾有过花季,应该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启迪他们,感染他们,让那些刚挣脱父母怀抱的少男少女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但不等于到处都是鲜花和歌声,生活中到处都是矛盾,矛盾或困难并不是坏事,而是新的起点,矛盾解决了意味着前进,这就是生活的逻辑,我们要让每个初中学生记住这一点。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4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班级: 2011113101学号:20111111367姓名:杨婧

内容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新型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与进城务工的父母分隔两地,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其心理和教育问题正日益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及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建立解决机制,通过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等手段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字:留守儿童,农村,心理发展教育

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大批多余的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既为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农民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心理和教育严重缺损,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同时也成为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之一。“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l、学业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等。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很多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孩子在留守时便缺乏约束,逃学、辍学。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监护群体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与留守儿童思想观

念差异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其结果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辍学、失学屡见不鲜。

2、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承受能力弱,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使得一些问题在心理长期聚集,不能及时解决,容易形成紧张、失落、孤独、多疑、焦虑,人际交往存在困难的等问题,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消极、自卑、逆反、冷漠。影响留守儿童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

3、安全问题。

由于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出去打工,小孩大多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往往只能安排小孩的基本的生活,粗放的进行照看,往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常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对我国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l、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导致社会分层的恶性循环。

教育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而从事的事业。教育是个体进入社会角色,获取社会角色资源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教育水平高,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占据的社会岗位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有可能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较高的社会阶层。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无论是教育经费投入还是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质量,都要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从这个角度讲,留守儿童在进入社会的“起跑线”上,不仅输给了城镇儿童,而且输给了非留守儿童。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成年后他们必将像自己父母一样沦为社会的中下层及底层。.

2、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的核心在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又完全依赖于教育,从某个方面讲,现代化就是教育现代化。我国的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人口的素质。为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除了发展农村教育这条途径,别无他法。发展农村教育,除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外,还必须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现代化进程。同时,由于高素质人才向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转移,至使欠发达地区留不住人才,使得欠发达地区雪上加霜,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到我国现代化进程。

3、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社会公平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人类最高的社会价值。社会公平在解决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关系中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平衡器。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始终处于弱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又处于弱势中的弱势。党和政府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按“补偿性原则”给予解决的话,社会将失去公正性,将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特定形式下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既有国家、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因素。

(一)宏观层面: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完善

1.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两导致的,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便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不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政府并没有取消户口政策,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市落户。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就学成本很高。另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也是客观上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专门法律法规的缺位。我国目前制订的专门针对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仅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些仅有的法律文献都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作出具体规定,导致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相关管理人员以此为借口推卸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责任。其次,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的淡薄,最终造成了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的趋势。

3.各级地方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投入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和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较少。同时,他们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外输出,并把此视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未给与重视,有的农村基层政府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二)微观层面:家庭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1、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2、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

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留守儿童”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要从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根本上来加以解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我们必须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从法律上、制度上把这一问题整体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深化现行的城乡二元机制改革,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除对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性不平等待遇。加快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体制的改革,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制定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规章、政策,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各级地方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与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例如大力发展农村县域经济,拓宽小城镇的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工在自己家乡就地就业,带的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首先政府应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多创办一些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其次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三是加大当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并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总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下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时也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尽早改善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环境作出努力。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它既是经济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其存在具有深刻复杂的经济及体制背景。“留守儿童”问题折射出“三农”问题的焦点。只有解决好了“留守儿童”问题,“三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人口研究编辑部.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大鹏,赵俊清.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之社会和政策因素筒析.基础教育参考.2005,(1)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5

摘 要:缺少发展性是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的对策是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通过体验感受、分享交流、总结应用等环节,激发受训者的潜能,促进其团队意识的形成,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指导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发展性心理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11-0138-03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尚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以补救 性为主、还未转向以发展性为主等问题[1]?;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重心理 治疗,轻能力培养”、“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的情况。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处于 一种出现问题消极应对的状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指导。一些高校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针对存在心理障碍、有人格缺陷的那部分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 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2]?。

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困惑之一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不够显著。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仍集中在有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的少部分学生 身上 ,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表面 上看虽然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坚强意志的磨练等发展性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如何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转向以发展性为主是高校心理 健康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将全体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大学生共同的成长问题给予指导,重点放在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的优化上,同时,兼顾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咨询、 治疗与行为矫正。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3]?。素质拓展训练 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在各大高校中应用的还比 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4]?。 素质拓展是对人的一种体验式培训和锻炼,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5]?。拓展训练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让学员在模拟或自然的环境下获得体验,接受个人潜能的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并共同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的一种课程[ 6]?。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的全新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其特点为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阅读到的信息,人们可以记住10%;对于听到的信息,可以 记住20%;对于看到的信息,可以记住30%;亲身体验的事情则可以记住80%。体验式培训 是让学习者通 过亲身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拓展训练作为 一种“先行后知”的现代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在形式上融体育与娱乐于一体,可以激发、调整、升华和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 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和团队意识形成等目的,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影响 和指导其未来的事业和生活[7]?。 二、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受益面比较狭小。因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上看, 首先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其次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最后才是矫治性心理教育。目前,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二 是矫治 性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实施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等。事实上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其重点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坚定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但由于缺乏合适的途径,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实效性 不够。由此 ,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必要,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扩大心 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主旨就是“你的拥有超过你的想象”,让学生相信每个人都拥有比自 己 的想象多得多的勇气、力量、智慧和善心,以行为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激发内在潜能。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把拓展训练的体验有效地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2.素质拓展训练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 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虽然不是挑战大学生的身体极限,但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完成目 标时突出了任务性与技巧性。大学生经历这样的体能挑战后,能够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当代大 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很容易被打垮,缺少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完成 了平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激发了其潜能,提高了其对自身的正向评价,从中让他们看到 了自己的另一面,在心理素质的锻造过程中使其拥有了信心,增强了对挫折的承 受力。

3.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让很多独生子女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完成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学会和团队成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懂得在帮助 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拓 展训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实用性,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够使大学生在挑 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过程

多数研究者将素质拓展的基本过程总结为信赖关系的确立、目标设定、挑战极限、高峰体验、幽默与愉快、解决问题等六个方面[5],[9]?。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体验感受、分享交流和总结应用。(1)体验感受

在参与训练前,先要通过“破冰”项目建立信赖关系,并进一步设定团队的任务与目标。信赖关系是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从第一个“破冰”项目开始,使团队的伙伴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亲切、相互信赖的关系,而且在接下来的项目中逐渐强化这种信赖关系。目标设定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发挥团队作用的有效因素。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一些特定的困难或问题 等待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通过设定团队目标,可以使全体成员学会如何分担团队的责任。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挑战极限,释放心理压力。在素质拓展中,慎重地 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危险的、使参训者感觉到有心理压力的活动。这决不是单纯地追求惊险体 验,而是要让参训者挑战心理极限,克服困难去真正地释放心理压力。通过高峰体验,让每名成员都有机会拥有自信。拓展训练设置了一系列特殊的情境,让参训者能够释放压力 ,在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挑战自我,这是非常容易激发参与者高峰体验的训练课程。(2)分享交流

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结束后,由团队指导老师引导每个成员进行分享、交流和思考。这个环节是在前一阶段的活动或游戏结束后必须开展的一个环节。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 与交流,素质拓展训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就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实现其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这一环节,非常考验指导老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对习惯了被动、等待的大学 生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让每个团员都能够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在参与活动时的感 受,让每个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让感觉和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 ,才能引起团队成员对素质拓展训练本身的思考及对拓展训练之后人生的反思,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才是最有价值的。

(3)总结应用

素质拓展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在拓展训练活动结束后,对拓展训练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加以总结 和 应用。在上述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每个成员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参 与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自己对任务完成和角色分工等方面的承担 状况,自己所得到的经验教训等进行一次认真、仔细、完整的分析与总结,并将素质拓 展训练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迁移。 2.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学校现有“孤岛求生”、“穿越沼泽”和“相依为命”等十四个素质 拓展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都经过多次论证与调研,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 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中表 现出来的不成熟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如下: 第一,全体学生都可以自由组队或以班级、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相关的 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担任责任人,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预约申请。

第二,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筹安排各团队的训练活动,协调拓展训练开展的时间和场地,指派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第三,由带队老师对训练活动进行全程指导。活动结束后,学生所在团队要对活动进行总结 ,同时,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定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回顾,提高训练的质量。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用的思考

首先,高校应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有规定学分的必修课或系列选修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教学的大纲、教学的规模和教育的目的,激发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丰 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其次,素质拓展训练可以与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拓宽训练的渠道。素质拓展 训练对场 地、器材和设施的要求不高,成本也很低。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 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体育场完全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有游泳池的高校也可以将其作为水 上 项目的培训场地。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总之,素质拓展训练 提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促进身心的发展,并从中获得感悟。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都很 优美,校园的草地、广场,甚至小桥和流水都可以作为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素质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团队指导教师的组织、监控、引导 和归纳能力。拓展训练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想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第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拓展训练也存在一 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要提高挑战性而降低危险性,必须建立科学、周密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拓展 训练的顺 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五,素质拓展训练必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以项目体验为载体的拓展训练最大的特点 在于,其以受训者的体验为基础,并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关键,以各种方式模拟在实际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虚拟各种场景让队员去亲身感受。这种体验式学习活 动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素质拓展培训在引导学习者进行活动与游戏的同时,也必须同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把训练中的收获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拓展训练活动打破了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主动地在体验中学习各种技能,并养 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用“生活的训练”引导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其德、智、体的全 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

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是多样的,随着目标人群的不同、训练目的的不同,可以设计、开发出 更多的训练项目。但万变不离其宗,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 的。在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大有裨益,但其推广需要得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 与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孔伟,武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4]陈军.拓展训练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5]卞小华.素质拓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6]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7]朱广奇,李永建.从拓展训练的特点看其对大学生的心理促进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9).[8]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9]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6

时光飞逝, 一年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对教育与体育学院心理发展部来说,又是充实的一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部门认真履行了心理部应尽的职责,也接受了新的安排和挑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去年十月,我部与学院其他部门一同开展了换届招新活动。在这次招新中,经过层层遴选,最终选出6名乐观、开朗、阳光、心理健康,有很强的责任心、正义感,热爱心理发展部工作,善于与人沟通,能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大一新生成为我们心理发展部大家庭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渤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部深知我们承担着普及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潜能,做好心理委员的管理、培训,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责任。

十一月开始,为了加强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部组织各班心理委员在本班召开形式多样的心理班会,该举措有效的为本班同学普及了心理学知识,了解了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我部也会组织部员召开定期会议进行整理和总结。在这一学期中,我部开展了一系列细致、深入的工作,及时发现同学存在的问题并给以了帮助和开导。并定期对心理委员所反馈的学生心理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本着“同学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态度,我们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的内容,这也使我们的工作得到老师和学生会的肯定。大家奋斗在一起,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这种工作激同样延续到了下学期。

在第二学期,每月一次的心理班会依旧照常举行。我部成员照例检查、拍照、做好每班的会议记录。在本学期中我部响应学校号召,举办了校园心理剧这一特色活动。从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到最后成功演出,部门的每个成员都在尽力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今年的演出时间相比来说有些仓促,准备的时间很短,以至于在有些衔接工作上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处。但很庆幸大家对此都很理解,这给与了我们工作很大的支持。更感谢部门其他成员的配合与支持,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参与了校心理剧人员的选拔,为同学繁忙的学习之余提供了展示自己兴趣的平台。临近期末的时候,我部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出了本年度优秀心委,对我院在这一年中表现突出的心委给予了表扬与肯定。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篇7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及其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从古希腊开始, 涌现出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和著作中涉及教育心理学的思想, 并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而且还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念也十分一致。18世纪以后, 近代西方教育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像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奇等人十分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 开始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原理, 在教育实践中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此时以实证主义、现象学作为哲学基础的西方心理学, 忽视社会文化背景中人的研究, 使其充满明显的自然科学色彩。它将物理现象等同于心理现象, 在方法上以经验方法为主导。桑代克受其影响, 按照经验实证的原则建立他的教育心理学, 他把实验和量化方法引入教育心理学研究, “通过心理测量、智力测验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其他许多研究和写作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早期的贡献。”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初步具备了一般科学的三大特性:客观性、系统性以验证性, 很快使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演变历程

(一) 教育心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演变历程

1. 初创期至20世纪50年代理论体系的发展。

20世纪初, 桑代克的研究工作虽使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中分离出来, 但只是将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迁移到教育心理学, 而并没有结合教育心理学学科特点建立自己独特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仍没有建立好自身的理论体系。

20世纪20—50年代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庞杂, 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广泛取自上述均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是在不同理论方法的情况下得到的, 因此肯定会造成教育心理学体系不一和内容纷歧的现象。

2.20世纪60年代至今理论体系的完善。20世纪60—70年代末,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理论建设时期。从60年代开始,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即认知心理学, 它的连贯统一的理论与观点促进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这时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集中围绕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两大核心问题构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与观点打破了壁垒森严的对立僵局, 分歧逐步减少, 开始出现相互渗透和融合发展的趋势。

(二) 教育心理学学科方法体系的演变历程

1. 初创期至20世纪50年代方法体系的发展。

20世纪20一50年代早期, 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定量研究, 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仍进行着大量的实验与测量研究, 并在这时期形成了许多理论派别。40年代, 教育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并将该学派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论以及临床观察一逻辑分析的方法引入了本学科。

总的说来, 早期教育心理研究受到桑代克的影响, 大多注重动物实验研究, 并以动物为对象来探索学习行为及其规律, 但同时孕育着新的突破。现象学、“旧三论”、定性研究的引入大大发展了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体系。

2.20世纪60年代至今方法体系的完善。20世纪60年代联结学派被认知学派取代了, 后者处于主导地位, 教育心理研究方法因而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更重视现象学方法论, 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人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并批判了以“方法”为中心的传统心理学观, 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研究方法。这些使本学科更加重视定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进一步丰富了这门学科的方法体系。这时, 人们在后现代主义潮流影响下, 质疑和批评过分强调实验和量化的方法论。心理学受生态学运动影响, 其具体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当然, 反实证主义流派、现象学、人种学的研究方法给建构主义的研究带来许多启示。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推动了该学科研究方法的变革, 过分强调实证和量化研究所引起的问题促使教育心理学家进行了诸多反思, 并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三、未来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些主流心理学研究者们认为当代心理学不仅受当代哲学思潮影响, 而且还受自然科学影响, 因此, 心理学的发展受传统心理学关注的研究模式的限制, 因而转向后现代主义。多元的方法、多维的取向、多样性的观点等特征, 充分展现了心理学的后代主义倾向。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 出现各种流派相互吸收彼此合理内容的局面, 也就是说融合与交汇的趋势将愈加明显。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会更加完整和系统。教育心理学本土化、全人化、生态化以及视角技术的多样化研究等的发展, 不仅原有的内容体系得到了丰富拓展, 还对内容体系的系统整体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固步自封的, 它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自教育心理学学科地位确立以来它的学科体系演变历程, 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发展, 并及时正确引导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践研究中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大均.关于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0:6-11.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发展 矛盾 养成教育

初中生的生理发展急剧而不平衡,心理发展充满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等矛盾,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对初中生的教育应从他们心理发展的矛盾人手,采取相应措施。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嗍

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的倾向日趋明显,追求自由,希望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不愿意被视为“小孩子”,反感别人过问或干涉自己想干的“私事”。这种倾向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由于初中生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精神和行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常会感到迷惘,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缺乏信心。

(二)求知欲望强和识别能力低的矛盾

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比小学生重得多,然而置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的他们,学习的兴趣往往不局限于单纯接受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一切未知的文化产生探索欲望。但是初中生的社会成熟度低,认识知识的思维方法简单,对真与伪、精华与糟粕分辨能力弱,容易全盘吸收,难免良莠不分。

(三)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初中生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富于感染力,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情绪高亢强烈,充满激情,容易冲动,往往与自己的理智发生矛盾。遇事“跟着感觉走”,较少冷静、理智地思考,沦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譬如会没由来地对某人“看不顺眼”,或对某事情有独钟,执迷不悟。在思想上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在行动上常与成人及同伴抵触,形成所谓的“逆反心理”。

(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雷斯指出,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有六种不同的自我:实际自我、自认的自我、自己希望的自我、他认的自我、他人希望的自我、自认他人希望的自我。这些自我彼此间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形成各自的矛盾,而尤以“实际自我”与“自己希望的自我”之间的矛盾为最。许多初中生把“理想的我”抬得很高,轻率地夸大“现实的我”的不足,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会陷入苦恼和挫折之中。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

(一)培养个体明确而适当的自我意识嘲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个体能正确认识自我、认同自我和悦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不良的自我意识会脱离现实过高或过低评估自我,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教育者应从培养初中生正确看待自己,增进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和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人手,帮助其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做我真好”的健康观念,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使之逐步达到自知、自尊、自信、自勉和自控,达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培养现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就是通过教育主动自觉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想、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初中生对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应“有所认识而觉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乐于和他人交往,不愿独处;与人相处时,肯定的态度(如尊重、信任等)总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等);关心集体,积极为集体出力;在生活中有众多的朋友。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应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人手:一方面,教育者要熟悉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和期盼,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耐心地指导学生寻求友谊,学会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中培养热情、开朗、诚信、乐群等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营造良性健康的外部环境,使个体从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健康营养。在改革开放、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合理的人际协作与积极的人际竞争是健康人必备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才能在一个积极开发的环境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上一篇:社区医疗信息系统下一篇:关于转段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