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逻辑论文(共8篇)
上海师范大学 吴忠豪
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的新作《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2013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按照作者的解释“学科逻辑包括语文课程性质、课文的功能定位、课程内容的特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等;学生的心理逻辑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内在需要等等。”这是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学术话语表达;通俗地说,“学科逻辑”就是指语文科学本身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规律,“心理逻辑”就是指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本新作试图将语文学科学习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融合在一起,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课例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学理的解读或阐释,并且从儿童认识规律和儿童学习心理的视角,提出了语文学科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教学策略。本书作者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语文教学做理论或哲学层面的思考,而是着眼于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直面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问题探寻语文教学规律,力求自己的主张和建议更接“地气”,使建构的教学策略更具可操作性。由于观察和研究视角的差异,所以本书所提出的阅读教学策略、习作教学策略、识字教学策略,与一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著作中提出的教学策略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很具操作性。这些创新观点对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探寻语文教学改革之路,都有很好的启示。
书中提出文学性作品的文本解读策略之一——关注儿童的期待视野。作者引用了著名作家毕淑敏在不同年龄时段阅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时的不同感受:8岁的时候读出美丽的人鱼公主的不幸和可怜;18岁的时候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到了28岁自己做了妈妈,就强烈感受到了人鱼公主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38岁自己写小说了,就开始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到了48岁读出了人鱼公主对灵魂的渴望和索求,感悟到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同样是毕淑敏,同样是读一篇人鱼公主,8岁时的感悟与48岁时感悟完全不同。书中还例举了不同读者阅读《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个故事的不同感受:在宗教者的期待视野里,它是一个信仰者普度众生的故事;在教育家的期待视野里,它是以生为本、关于爱心的故事;社会学家以此告诫你,社会是大海,当你困处沙滩时,愿意帮助你回归大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医学院的教师以此教育学生,医生首要的就是要培育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哲学家则会生发出“每个生命都有平等的价值”、“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众多耐人寻味的深刻命题。而在小学二年级、七岁孩子的期待视野里,它就是要爱惜小鱼、保护小动物!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儿童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不同期待,同样阅读一部作品,儿童的阅读感悟和成人的阅读感悟有着天壤之别。为此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期待,如果不顾学生的视野把成人教师对课文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即使把教学过程包装成师生交谈的“对话”形式,也注定是无效的伪对话。
7-12岁儿童思维虽然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仍然以具体事物和过去的经验为主,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进行纯形式的逻辑推理。为此作者提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策略“主旨把握:顺应儿童的诗性思维”。儿童诗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以直观感受和直觉经 验认识事物,不太关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充满直觉性和体验性,其结果也就表现为模糊的、不确定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教师在文章解读文章主旨时必须放弃理性概括而选择诗性把握。比如教学《揠苗助长》,不少教师在读了寓言故事后要求学生回答自己“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或者干脆概括寓意或者直接将寓意告诉学生:这则寓言说明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意愿。所概括的寓意尽管不错,但是完全超越儿童思维发展水平,其效果必定会差强人意。有心理学家曾经以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为例将小学生理解寓意的思维活动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只停留在故事的具体情节上,复述所给予的材料,如“他不应该在船上刻记号,应该在水中插一根竹竿作记号”;第二级水平是企图揭示寓意,摆脱不了直观的情节,如认为“那个人是笨蛋,不用脑子。他只看到剑从船边掉下去,没有想到船是会走的”;第三级水平是开始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揭示寓意。研究表明,小学阶段能够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揭示寓意的学生,低年级为0,中年级为15%,高年级也仅为20%,而到初中阶段,则一下子上升到70%。因而小学阶段放弃理性概括而选择诗性把握是完全正确的。如何顺应儿童的实行思维让儿童把握寓意呢,书中例举了这样的案例:
师:老师的邻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为了让她的宝宝快点长大,整天让宝宝吃钙片。谁能用《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来开导开导这位妈妈呢?先在自己的桌位上练一练。
生:阿姨,孩子自己会长的,您不能这样整天让孩子吃钙片。有个种田人,整天到田边转来转去,巴望他的禾苗快点长。有一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您这样做,也是揠苗助长啊。
案例中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虽然是感性的、具体的,没有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的判断,但从学生例举的事实中可以发现,他们已经能够凭借直观和直觉,形象地意会了故事的道理。这比起死记硬背成人理性思维的结果更加接近儿童的诗性思维。
书中对常识性课文教学提出的“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策略”也很具有针对性。一直以来,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往往缺少或迷失“语文味”。主要表现是,教师过多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中的“百科知识”,而“学习语言文字”的任务反而被旁落、被架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独担之任,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在常识性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领悟和了解思想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书中生动地例举了一位教师三次教学《蝙蝠与雷达》的过程:前两次教学设计,教师着重让学生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和雷达与蝙蝠的关系,重在了解“百科知识”而不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导致“语文味”的缺失;第三次教学教师设计了“雷达与蝙蝠对话”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完成对话的同时了解蝙蝠夜间探路的原理和雷达与蝙蝠的关系,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总结出了常识性课文凸现语文味的两条规律,一是必须“意文兼得”,即不仅要了解“百科知识”,也要学习一般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和技巧;二是要强化语文实践,让学生通过表达实践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
一、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取向
课程目标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组合体,具有多面性和多层次性,其内涵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目标和心理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是国家赋予课程目标的宏观价值导向;学科发展目标是学科知识赋予课程目标的科学价值;心理发展目标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决定着课程目标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课程目标的本体功能,是课程目标的核心。课程目标的三个结构要素各自有独特的内涵,又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首先,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发展是以学科知识的发展为前提和载体的,但同时也制约着学科知识的选取与组合;其次,社会发展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属于基础目标;最后,教育是通过育人来促进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而人的发展主要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因此,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本体目标和核心取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1表示如下:
二、检视现行目标中学生心理发展逻辑的存在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和加涅分别对教育目标和学习结果的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经典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心理发展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布鲁姆的分类法概括性较高,加涅的分类法则更为具体。这两种分类方法在表述上虽有差异但实质指向是相同的,加涅提出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都可以归类到认知层面,情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体验,属于态度的主要成分。基于此分析,笔者认为学生的心理逻辑,包括了认知发展的规律性、技能发展的规律性和情感发展的渐进性。下面,以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为例,对心理发展的三个维度进行了现状分析,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维度:学段分层不均,水平发展偏低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和逻辑性特征,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布鲁姆将人的认知领域分为六个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识记”机械被动,思维参与少,属于比较低级的认知发展水平;“领会”除了记忆的成分,增加了大脑对信息再加工的过程,较“识记”略为高级。以此类推“,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思维水平逐渐提高,思维参与成分逐渐增多,属于较为高级的认知发展水平。
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年限是9年,普通高中阶段学习年限是3年,12年的学习时间仅划分为两个阶段,并没有凸显学生年龄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因此,目前的课程标准年龄划分有待细化,彰显学段层级。在新课程目标的实践中,教师特别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但更多是聚焦事实性记忆,忽视“应用、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的发展。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的描述为例,可以看出目前的“知识目标”表述仅用到了“获得”“理解”“了解”“认识”等词语。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尚有不妥,初中生已经对这一现象具有感性的表象认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人地关系和地理环境的认识逐步趋向于科学与理性,能够具备对地理环境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而“了解”水平层次的目标滞后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未来的课程目标对学生高级认知水平的关注程度还有待加强。
(二)技能维度:内容选择单薄,智力技能缺失
学习心理学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智力技能。智力技能的本质是应用概念和规则去办事。[2]加涅将智力技能称为“智慧技能”,并根据智力技能不同的复杂程度将其分为概念、辨别、规则、高级规则和操作步骤。其中,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是“规则”,比“规则”简单的级别为“概念”“辨别”,由规则结合起来的叫“高级规则”,而“操作步骤”是最复杂的一种规则。地理学科智力技能包括地理思维技能、地理探究技能、地理表达技能等,地理思维技能包含概念、辨别等智力技能,地理探究技能是在运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评价等的心智操作,地理表达能力不仅要求信息能准确地输入和再加工,更侧重信息的科学输出,属于高层次的操作步骤。加涅的智力技能理论启发了我们的教学要促使学生从基本的地理思维技能,逐步达成地理表达技能,提升学生的智力技能。
运用加涅的智力技能理论,审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技能目标,我们发现,在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关于地理技能目标的要求仅用了两句话表述,内容较少且形式单调;另外,目标内容偏于注重地理实践技能和地理图表技能,忽视和智力发展相关的技能,如地理思维技能、地理表达技能等。因此,我们建议在课程目标的修订中,应增加智力技能的内容要求和说明,为教师教学提供明确的指导建议,也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向。
(三)情感维度:体验情感不全面,可培育性不强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从学生的情感发展来看,其情感包括社会情感和个人情感。其中,社会情感是社会对个体情感发展的总体性要求,个体情感是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品质,二者相辅相成,体现着情感发展的全面性。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意念转化为行动的外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品质的升华和素质的提升,并表现出相应的外在行为。另外,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上看,学生认知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道客体是什么,而是要将这种知识内化到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情感系统之中;只有成为了主体自身的价值、态度、信念的知识,才能达到安顿自身情感的目的,也才是主体的真正知识。[3]由此可见,学生情感的培育需经历亲自体验,才能得到真正的内化。
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目标内容,从个人、家乡、国家、全球四个层面展开,视角由近及远,由个人过渡到全球,内容全面且梯度层次清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其美中尚有不足:首先,内容构成较偏重于社会情感的培育,学生个人体验情感的比例较少;其次,目标的可培育性不强,表现为目标细化程度不高,目标的理想培育效果难以达成。之所以说理想的培育效果难以达成,是因为不同情感形成过程的时间尺度有所差异,学生的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情感倾向性和体验性,通过高中三年时间的培育比较容易获得。但社会情感的获得依托于个人情感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社会化过程,如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这就对教学实践的培育效果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未来的目标修订应适当地平衡个人情感和社会情感的关系,并增加学生的个人体验情感,同时细化社会情感要求,增强其可操作性和可培育性。
三、建构未来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心理发展逻辑体系
(一)彰显认知维度的学段层级性与发展逻辑性
未来的课程目标修订,应该细化学生的年龄阶段,关注学生高级认知的发展。课程目标的学段分层要求在发达国家体现得较为明显,年龄分层要求很好地契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如英国1999年的《国家地理课程》将课程目标分为8个水平层次。另外,还有1个卓越等级,等级的顺序与学生的年级阶段一致,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能力学生的基本要求;美国1994年的《国家地理标准》分成K-4、5-8、9-12等三个年级阶段制定课程目标和内容。[4]我国未来的认知目标应逐步彰显年龄层级性,即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方式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要求的课程目标。我们可以尝试将认知目标分为四个层级(如图2):第一个层级为小学1 ~3年级,第二个层级为小学4 ~6年级,第三个层级为中学7~9年级,第四个层级为中学10~12年级,这样能够避免简单和重复,同时保证目标的螺旋式上升。
《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迁移涉及的认知过程具体描述为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并主张教育目标要拓宽到这些认知过程上。[5]走向未来的课程目标应该跳出单纯“记忆”“了解”的条框,用更全面和广泛的视角去诠释学生思维的发展,适当增加“运用”“评价”等思维内涵,逐步实现认知发展由低级水平走向高级水平的逻辑规律过程。基于此分析,笔者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目标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尝试修改,如表1。
(二)实现技能维度的内容丰富性与智力外显性
智力技能在课程目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大量的是智力活动,而智力活动主要是依靠智慧技能来完成的。[6]实现技能维度的内容丰富性与智力外显性,我们首先要明确“技能”的内涵。《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中列出的地理技能目标为:“把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和组织地理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评价资料、发展通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技能培养目标。”从学生技能发展的水平来看,智力技能可以分为基础性技能、拓展性技能和探究性技能,每种技能都有丰富的智力构成。例如,地理调查观测技能是拓展性技能的一种,它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处理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智力技能是锻炼和提高学生智慧技能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在课程目标中对其进行显化和拓展,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因此,我们期待目标的修订能够从技能目标的本质内涵出发,分析学生智力技能发展的特征,研制出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地理技能目标。基于此期待,笔者也尝试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技能目标进行了修改,内容如表2。
(三)注重情感维度的个体体验性与实践引领性
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所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7]“幸福”是一种情感。从情感的内涵看,学生的情感内涵丰富,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8]这些情感态度的培育都需要学生的实践体验。另外,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个体体验情感从理论层面、较为抽象宽泛的课程目标到具体教学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移植和照搬的过程,需要以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未来的情感目标应注重个体体验性与实践引领性。首先,体验性的情感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9],注重学生亲历知识建构过程的价值,注重学生与知识建构相伴相生的情意活动。此外,情感目标应适当地与个体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联系在一起,如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习得的学习态度等。其次,体现情感目标的实践引领性,除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在价值导向引领的基础上,适当细化情感目标,关注具体的内容要求,增强实践引领性。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尝试在现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内容如表3。
本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雨兼程走过了十多个春秋,地理课程目标在课程实践中所发挥的指向性功能和对课程改革的促进深化等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对促进地理课程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确实需要研究解决。因此,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成为了当下地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研制课程目标的建议,但如何实现课程目标的学科逻辑和社会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学科、社会和学生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仍是课程目标修订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能从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中得到更深刻的思维启迪。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2.
[2]姚夏倩,皮连生.语文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教学含义[J].教育研究,2000(4):47.
[3]石鸥,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02(8):12.
[4]王小禹,袁孝亭.国外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特征与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3):54.
[5]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0.
[6]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
[7]刘伟.关于情感教育目标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35.
[8]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1.
横排
一、位于丘北县西北部,彝语是“鱼虾之乡”的意思。
二、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饮茶方式,头苦、二甜、三回味是其独特茶道。
三、大理四景之一,因一年四季都有大风得名。
四、景点,1981年开始兴建,内雕鹿群像为城市象征。
五、位于德钦,又称雪山太子。
六、瓷器类别之一,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七、喀斯特地貌,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
八、地名,古有“粮蔗之乡”的称谓。
九、诗人,原名余勋坦。
十、文山特产,又名田七。
十一、出自黄庭坚《拙轩颂》,下一句为“为蛇画足”。
十二、云南名吃,最早翟永安传入昆明,以出自端仕街最为著名。
竖排
1、茶种类之一,由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
2、滇中第一古祠。
3、云南大学校训,上一句为“会泽百家”。
4、大理四大景观。
5、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
6、与路南石林、陆良彩色沙林并称为云南三大天造奇林。
7、街名,地台寺位于该街上。
8、云南民歌,歌词第一句为“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9、成语,指古代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对人的地位、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10、一种拼图游戏,用七块板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
11、江川县湖边渔民常用的炊具。
12、瑜伽用语,意为潜存于人体脊椎底端的意识能量。
答案见下期
心理测试
你心中最恐惧的一幕
逻辑推理
谁是凶手
有一个富商在家里过生曰,全家人聚在一起庆祝。可是富商刚喝下一口酒,立刻就中毒死了。后来经过警察调查得知:与他同桌用餐的有他的妻子、弟弟、儿子、女儿、女佣。
他妻子在外面有奸夫,并且一直想与奸夫永远在一起;他弟弟却又贪恋大嫂的美貌,一心想得到她,并且还想从哥哥手中接管家业;富商的儿子在外面吃喝嫖赌,欠别人的债足足有父亲家产的一半,被债主逼得紧;他女儿与一个穷人相爱,富商坚决反对他们来往,说有他在一天,女儿就别想与相爱的人在一起;那女佣全家当年都是被富商一人所杀,她到富商家来做佣人,就是为了伺机报仇。
由此可知,当时在场的人都有杀人动机。根据警方取证得知:他的酒杯里的酒含有剧毒的氰化钾,他女儿的酒里也有,而其余几人的却是无毒的,酒瓶里剩下的酒也无毒。
当然,你们肯定会奇怪他的女儿为什么没中毒。那是因为当时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谈话,并非同一时间饮酒,他女儿和妻子就都没来得及喝,就发现出事了。
警方询问了当时的情况:酒杯是女佣擦洗摆放的,酒是女儿拿出来倒的,饮酒前,坐在富商左边的弟弟误端过他的酒杯,但是被坐在富商右边的大嫂提醒了,并且被她伸手端了回去,由于两人两手相碰,酒杯里的酒溅在了地上,女佣急忙去将地上的酒水清理了,儿子见父亲酒杯里剩下的酒不多,又給他添满了。请问凶手是谁?
课题名称:“追星一族”形成心理的探究
1,确立课题的理由:
平时,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可称得上是“追星族”.从影星刘亦菲,谢霆锋……到歌星周杰伦,“超女”们…,再到球星迈克尔·乔丹,罗纳尔多……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心目中光芒闪耀,魅力无穷.对于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有的中学生们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对他的比赛更是一场不缺.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唱片,收集有关偶像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如数家珍.可见,一阵明星风席卷了高中生的生活.然而,追星对高中生有利还是有弊,是社会应关注的话题.所以我们小组选了这个课题,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高中生正确处理追星在学习生活中的位子.2,研究目的:
在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中,也存在着追星现象.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活动,针对自身,更准确地处理追星在学生生活中的位置,并希望以此带动周围的高中生,做到适度追星,合理追星,健康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荒废学业.3,研究过程:
1,在毫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所选课题,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也完成了任务的分配.在明确了任务和计划之后,组员谈谈自己对此次研究的期望和想得到的成果.2,来到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根据我们此次研究活动的内容,在网上收集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包括中学生的追星情况,追星心理,社会对此的看法等,为我们小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而有价值的依据.3,我们从自身的追星情况出发,以查阅的资料为依据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将大家的问题汇总,把主要和重要的问题提炼出来,制成社会调查问卷,最后咨询指导老师对问卷进行补充修改.4,随机邀请41名高一学生让他们完成问卷,并向他们提一些关于我们研究的问题,了解中学生中的追星情况,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5,将问卷得到的数据用Excel制成统计表,根据每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校高一学生追星过程中的几种现象,组员分别针对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将大家的想法汇总.6,根据我们已有的资料,提出一些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问题和我们不理解的问题,利用一节课,对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老师进行采访,以便解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7,研究组成员针对此次活动中的自己的表现发表评论,并开诚布公地对其他人的表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完成自己的研究总结.8,组长对这次研究型课题的开展和组员的表现和协作精神作一个总结,指出问题,为将来可更好地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完成研究活动的总结性报告和多媒
体演示.4,研究成果:
(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和分析:
不同的学生追星的目的不同,追星的心理不同,追星的方式不同,追星的程度不同.我们就针对周围同学追星的这些特点和共性,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处理汇总,得出了之下的结论:
你追哪种类型的星
现在活跃在大众面前的各类明星,主要分为两大派:实力派和偶像派,那么我们周围的同学们更青睐哪种类型的明星呢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表显示现在的中学生还是有不少人他的审美眼光还停留在表面,他们认为外貌美丽,帅气的人就是他们的偶像.我们追求美的事物,但更看中实质.毕竟外貌无法陪伴一个人一生,而内心的东西却可永存.所以中学生追星还应更注重明星的实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外貌..2,你追什么地方的星
随着日剧,韩剧,港台剧等在大陆的放映,各地的明星也争相在大陆露面,那么我们高一学生更倾向于追什么地方的明星呢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表显示中学生更偏重港台的明星,这跟他们强大的宣传攻势是分不开的.中学生接触的多,自然也就对它的关注度高.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学生之所以有较为普遍的追星现象,和媒体是分不开的.想要使中学生正确的追星,需要媒体的帮助.3,你追什么明星
明星偶像其实有很多的种类,随着年代的变迁,人们所追逐的偶像发生了改变,那么时下我们身边的高一同学到底比较多的是追求什么明星呢 是体育明星 影视明星 歌星 主持人 抑或是政界的名人等呢 我们的调查显示了如下的结果
本表显示中学生追得最多的明星是曝光率很高的明星.也就说明中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追星上.比如追球星的人,他们会看完一个季度的比赛.而喜欢NBA的学生,就会熬夜看比赛.这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都是没有益处的.中学生对追星在生活中的位置还是没有放对
4,你如何追星
每个人追星的方式各有不同,追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究竟是如何追星的呢 我们也作了相应的调查和统计: 本表显示中学生追星所采取的行动还是较为一致的.可这些行动既费事又费财.中学生的经济来源大多是父母,很多学生不会考虑父母的经济情况,为了追星可付出一切,这是不理智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5,你追星的程度:
时下有很多“追星一族”为了“追”自己喜爱的明星,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由于追星的过程过于狂热而劳命伤财,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的追星行为是否理智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
本表显示大多数中学生追星是理智的,追星程度一般.然而还是有人追星程度痴迷甚至狂热,他们把追星当作生活必须的一部分.这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而不是过分追星.只有控制了学生的追星程度,才能
解决一系列问题.我们的调查所反映出的这样的结果,也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引导这些狂热追星的同学走出追星的迷雾,也是一个深远而值得探讨的问题.6,你追星的理由:
现在的许多明星大多数都有亮丽的外表,非凡的气质,炫目的服饰,富有个性的发型, 当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明星,这些是不是都是我们追星的理由呢 还有有别的其他什么原因呢 那我们身边的伙伴们,追星更多的是看重明星们的哪方面呢
本表更仔细的显示了中学生的审美观.追求外貌的人还是很多,所以这些学生追星的时间不会长,往往今天一个明天一个,这样追星既盲目又没有意义.注重实力的中学生也许还会从明星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果明星一直没有负面行为,对学生也许还有一些益处.(2),采访实录:
由于中学生追星这一行为也涉及到“追星”心理的问题,究竟我们为什么要追星 追星的利弊权衡如何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正确追星呢 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学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她也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种种疑问.问:你对中学生追星有什么看法
答:中学生可在追星上面找到心理的归宿,有的流行歌手,像周杰伦,他的节奏,歌词比较符合我们现在的心理和想法.现在的追星族追的内容很有一种盲目性.人家说这个好,好在那里也不知道,可能仅仅从他的外表,感觉到还蛮酷的,而且他还出现一种另类,一种异化的东西.大众化的东西他就不喜欢.像周杰伦的那种节奏,阿杜沙哑的嗓音,可能这种另类的很特别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喜欢.因为本身我们学生就有叛逆心理,对大众化的东西不感兴趣,对这种另类的追求个性的,他们比较喜欢.问:现在中学生一般性追星就是买唱片,看电影之类的,可有些学生表现的就比较过分.比如有明星来开演唱会,他们会要求家长买几百甚至上千的门票,有的学生为了看明星还逃课,你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的答:中学生追星时把它的全部的精力花在这个上,根本没有考虑父母的经济背景,这个跟他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个年龄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他的自我意识很强,当这样一种现象或这样的明星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就把其他的事忘得一干2净,他只知道我要和他见面,哪怕握一下手,拥抱一下他就觉得有很大的心理安慰度.这和它本身的心理不成熟有联系.等到35年后,到我们这个年龄段,就觉得追星没有意义.高中生缺乏一个理性的判断.他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不知道好在那里.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
答: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社会家庭学校起很大作用,所以说包括电视网络,应该在这方面外加宣传.教师中,工人中优秀的很多,相对而言这方面的的宣传较少.打开电视娱乐类的节目很多.学生接触到关于明星的东西比其他要多.这些东西如果是好的话,有积极作用,如果不好的话,学生也可能完全接受,因为他的崇拜性,明星做什么事,他会去模仿.对他的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
答:如果这个名星他在好的公益方面宣传,比如濮存昕,这样的善举可对学生有一定启发作用.但是有的明星他打架,甚至违法了,因为在崇拜的时候容易去认同这些人的行为,对自我就迷惑了.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要多看励志方面的书,还要多看中外名人激励人奋进的书籍,不要每天买的书也好,看的报纸也好,都只关心娱乐的,因为关注娱乐的时间一多,你本来时间就不多,剩下就没多少时间了.我们也发现有的人他不追星,他崇拜周恩来,毛泽东,为什么呢 因为他从小接触的都是这类东西,所以高中学生应该有这个判断力.问:有些学生不仅追星,自己也有明星梦,像最近电视里“超级女声”之类的电视大奖赛,这些活动有很多青少年参加,有的甚至只有十45岁,到底青少年要不要去参加这种比赛呢
答: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一个,作为一种个性的张扬,展示才艺,这是可取的,这也是人生当中的一段经历,因为在心理学上你参加各种活动,多体验,多实践,你在同伴的鼓励当中,在老师的肯定当中,你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参加比赛对信心的提高很有帮助,对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也有帮助,这是好的方面;但是我们学生也要很正确地判断自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的,如果有天赋,你可去向这方面发展,但是你的梦想要和自身条件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再有梦想也是没有用的,现在社会有些追星族他其实是逃避现实,他想通过投机的形式,一唱歌就成名了之类的,让人家关注我,逃避现实学习的压力.总之,这个问题要客观来看,该表现的应该表现,但还是要准确的评判我到底适合不适合.5,研究总结: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以及分析,我们提倡:无论高中学生追星是好是坏,高中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只有将学习任务完成了,学生才可去做其他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只能学习.高中学生可去追星,但必须追出意义;高中学生可谈论明星的事,但必须掌握好分寸;高中学生可效仿明星的言行举止,但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高中学生可学习明星的作风,但必须学习正确的……其实高中学生追星的好坏掌握在高中学生自己的手里.在此我们希望所有高中学生摆正追星在生活中位置,真正做到追星学习两不误.6,研究体会:
一是回报心理作怪。一些官员在官场多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一天比一天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强,漫天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经常在这些场合招摇过市,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官员内心的那根不易被触摸到的敏感神经。他以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有功之臣,自己都没有权享受、没有机会发财,而让这些老板赚了大钱,我还要为他们贴心服务,心里实在有些不平,于是就要从他们身上搞点钱。一者他们不在乎,岂不知他们也大多都合法经营者。二者如果不是我,他们哪能发这样的财,凭什么就应该从我们这里得到机会,也应该向我的恩惠作些回报才对。 忘了,这是党的政策好,不是你个人的恩惠才使他们富裕。在众多的案子中, 都这样错误地认为:我为他们办了事,收点东西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二是虚荣、攀比的心理作怪。在同僚中,有些人有车、有房,出入高档消费场所,那些能吃、能喝、能哄的人,左右逢源,踏踏实实在干工作却不能提拔,得不到重用,造成极大的心理失落,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贪腐找心理支撑和依据。用公家的或集体的钱去一些高档消费场所,再慢慢在开始收受别人的财物和钱物,再慢慢地养情妇,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开始向腐败深渊迈进,直到锒铛入狱。这种人,说穿了是一种攀比、虚荣心理作怪,只与人比享受,不与人比奉献;只与人比排场,不与人比党性,这样的人迟早会滑入犯罪的深渊,只是时间问题,
三是弥补损失心理作怪。一些领导干部在位时清廉,办事公正,一旦快到退居二线看着别人都富裕了,觉得有些“亏”了。于是在心里立即产生一种退居二线前捞一把的想法。这种现象在案件查处中也发现多起这种情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59”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长期在任,平时没有坚持长期认真的学习,而且完全靠人际关系和人脉关系干工作,没有开拓精神,做了一个长期的太平官,谨慎小心,工作没有成绩,但也无大过失,一旦下来,就觉得要有一个弥补,于是乘机捞一把,反正要退了。没料,一旦东窗事发,后悔莫及。
四是根植于骨子深处的传统落后的伦理观念作怪。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显亲扬名、功成名就、夫贵妇荣等荣辱观念根植于某些领导的骨子里,从灵魂的深处深深地打上了这种传统伦理的烙印,本来属于传统美德的东西也被一些干部误读了。一旦当上干部就觉得是一种荣耀,该是衣锦还乡的时候到了。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干净做官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想当更大的官、想更多的钱,又于是去跑官、去收钱,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五是一些人认为升迁无望。升迁无望型,不仅指领导干部,也指一些手上有权的公务人员,在仕途上总想有不断的提升,一直往上升,没有踏实干事的固守清贫的毅力。因而,当没有升迁的希望时,就开始抱有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想法,既然不能在仕途上有所回报,就在金钱上来点实惠的吧,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腐化。
六是人类原始占有欲本能使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党员领导干部是一种具有特殊政治信仰的群体,人的本能和欲望应该受到理性和政治的制约,而一些领导干部一旦遇到利益和色情诱惑时,就不能理性战胜本能。这种心理主要是学习得太少,思考太少,总以为不要紧,我在位就应该多拿,多得多享受。于是见钱就收,见色就想占有。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流畅理论模型
1流畅状态研究现状
1. 1流畅心理状态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于1975年首次提出巅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概念,并认为巅峰体验的出现表现为获得了巅峰成绩,以此来描述人全身心投入于他所参与的活动或是任务当中,并且获取了超乎想象成绩的心理过程。1979年,Csikszentimihalyi使用流畅(Flow) 一词用以描述巅峰状态的过程,同时将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或任务,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出最大潜能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称为流畅心理状态(Flow state)。处于该状态时,自身感受到并不费力,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到了任务中,感受到对技术的控制感,和理解运动内在乐趣的主观愉悦感受。在初始的流畅概念化中,Csikszentimihalyi将流畅体验形容为某一个目标,或是某一类被享受、被欣赏的事物。在流畅结构中最直接的表现词语是自身拥有目的的体验。此体验指的是自我活动的包含,和从事活动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得某种回报,而是任务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励。
此后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将流畅引用到竞技运动中,并在和Robert等人对优秀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流畅状态的心理过程与运动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两位学者一致将竞技运动领域的流畅状态解释为: 作为一种最佳体验状态,运动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任务过程中,并创造出最佳运动水平时的心理状态。期间运动员身心全部投入于所参与的项目任务中,不再关注比赛成绩,而在意不同技能的表现,并且可以做出平时无法作出的动作,从而获得最佳成绩的心理表现过程。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流畅状态的不同解释,笔者认为竞技体育领域中流畅状态可以理解为: 运动员完全投入到他所参与的比赛项目当中,身体各组织器官发挥最佳水平时所处的心理状态。通常来讲,当运动员比赛时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并不费力、想法与技术同步,感觉到比赛过程变慢,心中所想的几乎都是与技术发挥相关的细节,对和比赛无关的事情如干扰之类的情况意识不到,这时该运动员心理变处于流畅状态之中。在表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竞技水平之后,自身可以回忆到当时的状态感受。
1. 2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维度的研究
流畅心理状态的早期研究主要为描述性研究,Csikszentimihalyi等人的研究显示出主要特征为注意力集中于有限范围,对时间知觉逐渐消失,技术呈现放松与简单化形式,控制感增强,顺利与竞赛环境融于一起。基于早期的研究结论,Csikszentimihalyi(1988) 提出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维度。他认为当个体自身的能力与活动任务的要求达到相对平衡时,流畅状态发生机率较高。Jackson和Csikszen-timihalyi共同认为竞技领域的流畅状态特征与Csikszentmihalyi之前提出的9个特征比较符合,分别为:
1) 挑战-技能平衡: 当面对自己擅长的活动且有一定挑战性,但挑战符合自身的能力发挥时,流畅状态便容易出现。处于状态中运动员可以感受到比赛对自身的要求与自己的能力是平衡的。如果任务高度高于运动员本身水平,运动员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如果任务难度低于运动员能力水平,则运动员会产生厌烦心理,只有二者处于知觉上的平衡时,积极体验才会产生;
2) 行动-意识融合: 竞技表现为自然的发生,无需过多关注动作的完成,只要想到当前需要做的动作就可以轻松完成。行动与意识融合导致自我状态与当前环境需要融合在一起;
3) 明确的目标: 比赛前运动员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竞赛目标,并且可以做到对目标的全力投入,并保持高度自信,这种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在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用过程,并不是将目标定位于比赛结果的成败上。目标通常超越语言的描述,运动员把它们比作是完成目标所需要做的适当行为的形象化。目标还为即时反馈提供了调节机制,使运动员把现在发生的情况与目标景象匹配。例如竞赛期间发生的现象与运动员的目标景象匹配时,运动员将逐渐打消疑虑,信心便会增强,如果现象与目标景象不匹配,运动员就会产生警觉,并调整自己的表现使之和目标景象达成一致;
4) 明晰的反馈: 运动员可以获得清晰、即时的反馈,不需要对外部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理解这种反馈所反映的意图。清晰明确的反馈包含运动员身体内部的动觉反馈和来自外部竞赛本身的结果反馈,做到有策略的利用反馈,流畅状态时正面与负面的反馈均是有用的,在面对负面反馈,运动员便会增强运动表现能力;
5) 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 运动员将注意力完全关注于比赛之中,与比赛无关的外界干扰并不关心在意,视而不见。在整个比赛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比赛任务中,以至于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注意力才慢慢恢复回来;
6) 高度控制感: 指整个过程中控制的感受是愉快自然的。换言之控制力强的时候并不需要加大努力去控制,无需主动增强控制力使计划强制执行的感觉,相信不可控因素不会影响到自己对比赛的`控制力,也不会脱离任务进程;
7) 自我意识丧失: 指处于流畅状态时,感觉自己在单独比赛,对周围人不去关注,对自身没有怀疑,对比赛变化应付自如;
8) 时间意识的变换: 当人们全力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并不会感知到时空变化的过程。流畅状态中,运动员感觉到时间和往常并不相同,有时快而有时慢,使在激烈的竞赛中仍然觉得从容不迫,可以放松应对,甚至感觉到某些时刻比赛情景像是在慢动作进行,或是时间被加速,感觉比赛持续时间变短,有些特殊项目表现出了比赛其他方面的歪曲,如乒乓球、网球比赛中感觉球看上去比平时要大些;
9) 享受的体验: 处于流畅状态中感到自己内心是愉悦的,享受竞赛本身,并认为内心愉悦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一旦有过类似体验后,便会驱动自己再次体验愉悦的内部动力。虽然9个特征维度为识别流畅状态被区分开,但各特征之间并非各自独立,通常是一起协同表现出来。
1. 3流畅状态理论模型
流畅状态理论上讲是竞技运动最佳的心理状态,与获得理想成绩关系密切。因此深入理解流畅状态的生成机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见图1.
流畅状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予以产生? 是自然产生,还是需要前提条件? 国外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流畅状态的产生伴有自发性,但是客观现实中存在一系列诱发流畅状态产生的外部条件。将流畅状态视为技能与挑战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当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很高时,流畅经历最容易出现,此时会面对挑战。如果运动员感觉受到了竞争的挑战,但在自己技能无法应对时,会产生焦虑。当技能水平较低的运动员面对不具有挑战性任务时,会出现淡漠。当运动员竞技水平较高且面对不具有挑战性情境时,会进入厌倦状态。当条件适度时,自身会表现高水平竞技力和个人享受的体验。研究者对运动员的测验结果均支持图1所示的概念,1) 流畅与高水平技能和挑战相联系;2) 流畅与竞赛焦虑存在负相关;3) 流畅与内部动机呈正相关。
1. 4流畅状态的方法研究
Jackson和Marsh以流畅理论9个特征维度为依据,编制出《流畅心理状态量表》简称(FSS)。此量表包含9个分量表,分别表示流畅理论的9个特征维度,共36道题,每个维度4道题,每题均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评分。该量表是针对体育运动中流畅状态制定开发,对运动员具有针对性。9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合理,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9个分量表具有很高的结构效度。在此之后,Jackson和Marsh等学者又将流畅概念化为性格特征或人格倾向,进一步扩展对流畅结构测量,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特质流畅状态量表(TFS)。
1. 5不同群体流畅心理状态研究
随着运动心理学界对流畅状态的积极关注,国内学者诸学者对国内优秀运动员流畅状态进行研究探索,孙延林的研究得出流畅状态的9个特征中男运动员得分均高于女运动员; 不同训练年限只在挑战-技能平衡、行动-意识融合两维度存在显着差异。王洪、符明秋等人的研究显示男运动员在挑战-技能平衡、清晰的反馈、自我意识丧失和享受的体验四个特征得分高于女运动员并存在显着差异,并发现技能类项目流畅状态得分高于体能类项目且差异显着。胡咏梅等人对技能类项群运动员研究得出五项典型特征是清晰的反馈、挑战-技能平衡、明晰的目标、控制感和注意力集中于当前任务,同时证实了流畅状态具有稳定性特征。
1. 6流畅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蒋满华、孙延林等人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发现主力队员比非主力队员的流畅感明显更多,并得出甲级队伍流畅体验与竞赛成绩具有高度一致性。胡咏梅等学者对国内优秀棒、垒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得出竞赛成绩最差的球队流畅状态特征得分也为最低。
1. 7同项目不同研究对象之间流畅状态的对比研究
挖掘工作主线,寻找技术学习的逻辑路径
课堂教学不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有科学的路径。这就要求教师应关注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建构课堂推进的逻辑路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线索主要有四种:知识点主线、工具主线、主题活动主线、工作主线,它们在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知识点、工具主题活动为线索的做法相继遭到批判,而工作主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思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作”是指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在总体上前后衔接形成清晰的系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真正理解内容的整体面貌,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工作”的学习最终指向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具有前后相继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技术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依此安排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工作”能力。
案例一: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节选)。
使用结构化方法安排桂林自助游。
1订机票:利用表格形式的民航时刻表确定航班。
2选酒店:利用项目式的酒店一览表确定酒店。
3预订酒店:按照酒店预订流程图预订酒店。
4乘坐飞机:选择合适的结构化方式表达“乘机服务信息”。
5游览景区:利用多种结构化方式表达“景区游览信息”(第一组项目式;第二组表格;第三组结构图)。
6品尝美食:选择合适的结构化方式表达“食府推荐信息”。
案例评析:信息的加工是学生知识与能力再生成的重要过程,是信息有效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整节课都围绕桂林自助游这条工作主线,从订机票、订酒店开始,到乘坐飞机,以及抵达后的游玩、品尝美食,学生在经历“游玩”的过程中,对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化方式表达文本信息。
案例二:图像的加工(节选)。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几张极限明信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筛选图像,设计效果。分析极限明信片的组成元素,挑选背景图,构思明信片的设计效果。
3加工明信片。明信片的初步加工:新建一个明信片文件,制作背景图和邮票图;明信片的合成:添加邮票齿孔和文字元素;明信片的修饰:调整明信片中图像的色彩。
4选择合适的格式保存文件。
案例评析:在教授“图像的加工”一课时贯穿制作“极限明信片”这条工作主线。从分析极限明信片的元素开始,先构思明信片的设计效果,接着开始制作一张极限明信片,制作过程中穿插了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及图层的概念,学生向着制作明信片这样一个目标,经历了图像加工的完整过程。
把握内在规律,促进文本知识的逻辑转化
教学信息论认为,构成教学系统有知识、教学、学习、认知四个逻辑层,教学活动就是通过这四个逻辑层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教学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会,而知识逻辑主要以教材中文本知识的形式存在,依照信息技术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以章节或主题的方式编排,所呈现的知识逻辑是静态的且不完整,并不能适应教学过程中的动态需求。为此,教学活动要在理解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学生经验的生活化改造,以实现知识逻辑向教学逻辑的转化;并围绕教学主题设计出情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发表见解、习得知识,以实现教学逻辑向学习逻辑的转化;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逻辑。
案例三:动画的形成(节选)。
1感受动画形成过程。
活动1:在绘画手册每一页右侧的页脚处,绘制一组相互关联的图片,然后快速翻阅。
活动2:在图像浏览器中,打开“豹子奔跑”的一组序列图片,快速切换图片,观察效果。
2理解视觉暂留原理。
活动3: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
鸟笼实验中,你看到小鸟进笼了吗?
是□ 否□
红点实验中,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影滞留门框实验中,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画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知动画形成于图片的连续变化。
活动4:从图片组中按要求选择相应图片(毫无关联的5幅图片,彼此关联却不连续的两组图片,彼此关联且连续的5幅图片)制作成GIF动画,观察动画效果。
4探究连贯动画的刷新频率。
活动5:打开测试软件,在速度框中输入不同的数值,观看动画效果并填好下表。
每秒至少播放_____张图片,动画效果会比较连贯。
案例评析:教材中关于动画的定义非常简洁——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静止图片按序逐个快速显示,就能形成动画。显然,这样的描述非常抽象,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式地讲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节课首先以手工绘制和电脑体验两种不同方式,引领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动画的形成过程。再通过微视频中的鸟笼实验、红点实验、剪影滞留门框实验,帮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理解“视觉暂留”原理。活动4图片源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动画的效果,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动画形成的两个关键要素:“彼此关联”“连续变化”。最后的技术试验,通过简单的试验方法,学生亲历了知识发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活动,学生实现了从知识逻辑向认知逻辑的转化。
案例四:走近物联网(节选)。
1远程监控,感受物联网:在手机上打开小蚁摄像头程序,远程连接,看老师的家。
2猜想:你感觉物联网是个什么样的网呢?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 of Things(IOF),看到这个英文名,你能判断出物联网中的“物”是通过什么相连的?
3视频学习,了解物联网。
引导:这些物是怎样连入互联网的呢?边看视频,边思考以下问题。智能空调为什么能感受到人的移动?智能冰箱为什么通过显示屏就可以知道冰箱里的库存食物?怎么知道产品的产地、价格等信息?
小结:完善物联网概念——通过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摄像头等设备,将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实现物物相连,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案例评析:物联网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教师首先用远程监控引出物联网,接着让学生从词面意义进行猜想,学生能立即联想到“物物相连的网络”,再从英文含义“Internet of Things”,进一步理解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相连的,初步建构起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中的“物”是智能的物,通过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正是电子传感器、电子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才使得这些物“拥有理解和传输信息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抓住了几个关键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情境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从表层到本质,逐步丰富了“物联网”概念的内涵。
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常忽视知识背后存在的结构和联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文本,知识只是孤立、零乱地贮存在大脑中,离开课堂就忘得差不多了,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即使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也想不到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方法去解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么多半是遗忘的知识。这就需要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组织形式,将结构化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或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本质联系,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立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它运用图像和文字结合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应用思维导图组织、优化和整合知识,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联,加长信息的存储时间,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从本质上来看,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形式,更应理解为一种工具、一种方法。
案例五:信息资源管理概述(节选)。
针对不同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准不同,广泛使用的有学科分类和主题分类两种方法。将张可的MP5文件夹整理成music、picture等六个文件夹。而music文件夹可以根据歌手、音乐年份、音乐种类分类;picture文件夹可以根据景区、图片类别分类。对ebook文件夹可以按照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使用标准化思想,可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如图1)。
案例评析: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对MP5内的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信息资源管理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能主动对身边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还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中标准化的思想、意义和内容,为将来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节选)。
病毒的分类及危害: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列举出常见的四种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再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上网搜索各种病毒的危害,并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如图2)。
一、探究地理因果关系的思维模式
地理因果关系即地理事象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有些问题可以由果究因,有些则是由因导果。通常可采用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两种模式。
1.收敛式思维。由果究因宜采用收敛式思维模式,即从已知的地理事象出发探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如,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方,试分析形成原因。
2.发散式思维。由因导果宜采用发散式思维模式,即从某一地理事象出发探究其对地理环境的多方面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等等。
二、探究地理因果关系的方法
探究地理事象的因果关系,可采用因素分析法和类比推理法。
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从某一地理事象出发展开分析,分析出影响该类地理事象的诸多因素。如,结合中外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影响工业发展区位的因素。分析后可归纳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应包括: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等等。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结果及影响。
2.类比推理法。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可以从不同实例中归纳出它们形成的原因,有同类归纳法和求同存异推理法。
同类归纳法是指将相似的地理事象进行比较,对其中的共性加以概括、总结,归纳出通用的形成原因。如,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不难发现季风气候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它们都面临着大洋,结合大气环流即可分析出季风气候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不同。
有些地理事象之间既有相同属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探究时不仅要分析形成的共同原因,还要分析出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比较才有鉴别,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这时候就要采用求同存异推理法。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征上都是雨热同期,但年降水量、最低月气温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最低月气温高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最低月气温低于0℃,所以两种气候在特征上又有明显差异。
三、探究地理因果关系的策略
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探究因果关系的步骤,将科学的思维渗透到因果关系教学中。具体策略可按下列图示: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探究检验→讨论释疑
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就可以按照这种策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那么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以上面的因果联系图为线索,层层推进,可知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黄土高原生态恶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由此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为原因。
四、探究地理因果关系时的注意事项
1.全面把握因果,防止分析不全。在分析地理因果关系时,要用综合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和推理,防止分析不全,特别是反映人地关系的地理事象,一般要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如,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试分析原因。首先分析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湖区积水,排水不畅。然后分析人为原因: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减弱等。
2.结合时空范围,防止超限推理。一些地理事象本身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解题时要关注时空信息分析因果关系,防止超限推理。如,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季—东北风—向西—逆时针,夏季—西南风—向东—顺时针。
3.抓主导因素,防止主次不分。地理事象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因素影响程度较深,起主导作用,有的因素影响程度较浅,起次要作用。分析某一事象的因果关系时要学会抓主导因素,也就是起最主要作用的因素,防止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如,形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因素有:①深处内陆,距海远;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地形以高原、山脉和盆地为主。而主导因素是深处内陆,距海远。而形成青藏高原地区高寒特征的主导因素则是海拔高。
【探究心理逻辑论文】推荐阅读:
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探究07-09
icu护理探究论文06-0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06-27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究论文07-16
谈初中美术探究性学习论文09-19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探究论文12-04
燃料管理与成本控制探究论文05-27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论文06-26
计算机应用维护开发探究论文11-15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探究论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