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责任保险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责任保险是指承保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因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时的疏忽或过失造成合同对方或他人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的责任保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业责任保险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责任保险论文 篇1:

浅论特殊普通合伙制下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发展机遇

【摘要】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有着提供合理保障、促进审计诚信、保护被审计人、吸引业务和人才的积极意义。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水平较低。2014年我国相继发布文件支持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力图使保险公司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保险的供给。通过比较中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中的风险变化异同,本文指出随着我国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逐步完成由有限责任公司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制,面临的审计风险上升,对保险的需求可能也将进入上升的轨道。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可能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 特殊普通合伙制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一、引言

自2014年1月美国证交会(SEC)宣布暂停“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执业资质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 for CPA)作为职业责任保险的一种,承保以审计风险为主的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有助于应对中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诚信危机。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是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险种,但在我国保险市场却发展水平较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同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要求“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充分发挥其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随后,财政部、保监会共同发布《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正逐渐获得更多的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经历了自有限责任公司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型的浪潮,在促进审计诚信进步的同时也令事务所突然暴露在了更大的风险下。在此环境下,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风险控制职能,促进审计行业、保险行业的共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增长,意味着该险种的发展将迎来重要的转机。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作用与意义

(一)提供合理保障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合同生效期内,被保险人如果因非故意行为导致过失、受到民事赔偿要求,保险人将行使代为抗辩的权利,指派律师为事务所辩护、协助庭外和解,承担由此导致的赔偿责任、诉讼费用和其他用来弥补过失的费用。(Anderson S和Wolfe J,2002)对1996—2001年美国会计师协会职业责任保险计划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美国CNA保险公司承保的22 000个会计师事务所所受的诉讼当中,有5%是虚构利润一类的财务欺诈诉讼,这些财务欺诈(执业过失)诉讼的索赔金额往往非常巨大,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采取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等措施竭力避免这些可能导致巨额赔偿的诉讼的发生。对于处在发展期的事务所而言,购买职业责任保险可以降低成长期面临的高风险,让事务所能够尽可能地把全部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业务的扩展和完善中去。

(二)促进审计诚信

职业责任保险是影响诚信审计的重要因素(Schultz Jr J J和Gustavson S G,1978)。保险公司为了实现长期盈利,会挑选信誉较好、过失可能性较低的事务所承保,并给予其更优惠的保险费率和免赔条款(Casterella J R, Jensen K L和Knechel W R,2009)。一方面,诚信审计的事务所可以以低成本获得保险的保障,形成了一种对于其他事务所的优势,这弥补了会计师事务所放弃不诚信行为所能带来的违规收益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被保险人如果是以故意行为造成损失,保险人不承担理赔责任,这又提高了不诚信事务所的违规成本。因此,职业责任保险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劣币驱逐良币”,促进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

(Schaefer J和Zimmer M,2011)通过对印第安纳注册会计师协会(ICPAS)1994年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大型事务所相对小型事务所更可能购买保险。这说明事务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良好信誉之后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动机会明显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的观点。

(三)保护被审计人

从被审计人的角度看,职业责任保险也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购买保险前原本由审计人、被审计人双方共担的审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被转移到了保险人方面。当审计事故发生以后,事务所作为过错的一方往往因无力支付巨额的赔偿金而选择破产清算,这就造成了被审计人所面临的审计人赔偿能力风险。这种赔偿能力风险使得被审计人在审计事故中遭受的重大损失无法得到有效补偿,是一种较为重大的风险。而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得到了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障,就可以令保险公司承担赔偿金的给付责任。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法则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用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理赔,一旦确实发生保险事故,其基本是没有赔付能力风险的。

由此一来,凡是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人的风险是更小的,购买其提供的审计服务是更为安全可信的。必须指出的是,一个事务所购买保险与否,是难以立即对其诚信品牌产生效果的。然而,职业责任保险的推广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品牌建设的一种制度保障:短期可在诚信危机发生时增强被审计人对于整个审计市场的信心,长期可为市场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增强竞争力。

(四)吸引业务和人才

(Radin A J和Goldwasser D L,2011)分析了购买职业责任保险为事务所带来的优势,指出审计市场的客户们倾向于认为有保险保障的事务所更可靠,故更愿意在这里购买审计服务;同时有才能的年轻人认为有保险保障的事务所更稳定,更愿意在这里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水平滞后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发展起步很早。1993 年,我国通过的《注册会计师法》中就已经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有识之士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审计丑闻中得出教训,呼吁尽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以应对我国快速发展的会计行业所带来的迅速膨胀的会计师执业风险(顾濂溪,1994)。2000年7月14日和20日,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别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订“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协议,开创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先河。然而,我国封闭落后的会计、保险市场存在诸多限制职业责任保险发展的因素:

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独立公司化改制前挂靠在各单位上,不是风险承担主体(骆小元,2000);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会计师只对审计事故承担有限责任,作为执业风险的主体其投保意识同样并不强烈。

2.我国国有企业“公有产权”“公共契约”的特征使事务所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复杂化、特殊化。企业的经营者主观的索赔意识薄弱,往往只是例行公事地安排事务所进行审计,一旦作为被审计人蒙受损失,很少对作为审计人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索赔要求,这进而降低了事务所对职业责任保险的需求。在这种体制下,审计人是否诚信、能否克服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反而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黄晓波,李伶俐,孙成刚,2001)。

3.我国审计市场、保险市场的规模都还很小,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这样高风险的险种对保险公司缺乏吸引力。我国在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制度建设上、保险条款设计上都还相对不完善(刘航宇,2005)。

前两方面因素使得事务所没有买的动力,保险市场缺乏有效需求;第三方面使保险公司没有卖的动力,保险市场缺乏有效供给。在供给和需求都乏力的情况下,其险种的市场影响自然并不明显。

我国保险市场的公开数据仅统计到责任保险这一大类,没有细分险种的数据。但责任保险下属险种存在诸多共性,如果得到责任保险整体发展的情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这一下属险种的发展现状。2013年,我国责任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16.67亿元,与2012年(183.77亿元)相比增长17.9%,高于GDP增速,但保费收入仅占财产保险总保费的3.3%,比2008年(3.4%)还有所下滑。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此时期正是各类民事纠纷诉讼等案件的高发期,也是人们索赔意识增强、针对审计师的诉讼急剧增长的爆发期。责任保险可以在此阶段起到安定社会、稳定秩序、化解矛盾的作用,西方国家的责任保险往往在财产保险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以美国欧洲为例,其保费比例均在40%~50%左右,与我国的3.3%差距非常明显。显然,我国责任保险的总体水平较为落后,其中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二)相关政策变动

作为分散审计风险、促进市场稳定的重要险种,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从2014年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文件支持保险产业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也得到了今非昔比的关注。2014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同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要求“发挥保险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各类职业责任保险产品,充分发挥其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用经济杠杆和多样化的责任保险产品化解民事责任纠纷。随后,财政部、保监会于11月17日共同发布《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正逐渐获得更多的重视。政策号召保险公司提高保险产品的设计水平,增加产品供给。以上文件的发布预示着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即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四、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发展与比较

(一)向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制

特殊普通合伙制,也称有限责任合伙(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简称LLP),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综合了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公司制的优点。对于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的债务,事务所以公共财产承担有限责任,而各个合伙人对其个人自身的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LLP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无过失的诚信合伙人在事务所审计事故中的权益,即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诚信执业只承担有限责任。这种特性使得LLP的审计风险介于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之间。

2010年7月21日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推动我国大中型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目前,以普华永道中天、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师中国分所,以及立信、大信、大华等事务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所都已经完成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制。这一转制被认为是我国会计行业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变革之一,对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二)中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风险变比较

中美两国的大中型事务所向LLP转制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事务所转制前为普通合伙制,而我国大中型事务所转型前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在199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改《职业道德守则》,允许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公司化以前,美国事务所几乎均为普通合伙制。表(1)列示了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04年披露的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录中各类型事务所数量统计。可以发现,至2004年特殊普通合伙制成为美国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然而,我国转制中涉及的主要为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原先的组织形式多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因此,美国向LLP的转制实际上减小了事务所面临的风险,会计师对于非自身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失不再承担无限责任了。但我国的转制实际上增大了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会计师对于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失有了以私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义务。这就使得中国的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需要改进以往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购买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等手段分散因转制而增大的审计风险。

上图展示了中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的风险变化差异,由于审计风险在普通合伙制、特殊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制依次递增,所以中国转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应当与美国完全相反。(Narayanan V G,1994)、(Dye R A,1995)、(Chan D K和Pae S,1998)均认为LLP的审计责任和诉讼风险小于普通合伙制,(CHOI J H, Doogar R K和Ganguly A R,2004)通过对当时“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得出由普通合伙制向LLP转制后,事务所的客户组合的风险显著增大了。由于我国的转制刚完成,目前还没有从行业角度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制前后的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和数据,但我们认为国外学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国的转制增加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事务所在转制后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观点。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作为重要且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其市场需求很有可能因此而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

五、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有着提供合理保障、促进审计诚信、保护被审计人、吸引业务和人才的积极意义,对于进行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制后暴露在更大审计风险下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是良好的风险转移手段。但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水平较低,原因在于保险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缺少动力。这样的情况在近年出现了变化:2014年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发布文件支持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推动保险公司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保险的供给;同时我国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逐步完成由有限责任公司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转制,面临的审计风险上升,对保险的需求可能也将进入上升的轨道。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可能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险种的支持,鼓励保险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我国审计诉讼相关法律以及共有、私人财产的登记与分割制度,以促进保险、审计市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波, 李伶俐, 孙成刚. 独立审计职业责任保险的问题和对策[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03):28-30.

[2] 顾濂溪. 注册会计师专业责任保险应尽快开办[J].注册会计师通讯, 1994(06):46-48.

[3] 骆小元. 谈谈会计师事务所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问题[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0(09):20-22.

[4] 刘航宇. 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5(06):43-46.

[5] Radin A J G D L. Rethinking the purchase of malpractice self-insurance[J]. The CPA Journal, 2011,81(10):54-56, 58-60.

[6] Anderson S, Wolfe J. A Perspective on Audit Malpractice Claims: CPAs can take steps to avoid preventable li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ancy, 2002,194(3):59.

[7] Schultz Jr J J, Gustavson S G. Actuaries’ perceptions of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legal liability[J]. Accounting Review, 1978:626-641.

[8] Casterella J R, Jensen K L, Knechel W R. Is self-regulated peer review effective at signaling audit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84(3):713-735.

[9] Schaefer J, Zimmer M. Liability insurance decisions and premium charges among CPA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JABR), 2011,14(1):69-82.

[10] Narayanan V G. An analysis of auditor liability rul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39-59.

[11] Dye R A. Incorporation and the audit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19(1):75-114.

[12] Chan D K, Pae S. a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roportionate liability rule*[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15(4):457-480.

[13] CHOI J H, Doogar R K, Ganguly A R. The riskiness of large audit firm client portfolios and changes in audit liability regimes: evidence from the US audit market*[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4,21(4):747-785.

作者:吉润东

职业责任保险论文 篇2:

完善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

【摘要】 近年来,国家为整顿审计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对CPA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逐渐加大,相应地,CPA行业的职业风险也逐渐加大,但我国目前CPA行业的职业责任保险现状与新形势相比,还存在职业保险意识不强、职业保险制度设计落后等问题。因此,文章在分析我国CPA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健全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CPA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2016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公司”)公司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事务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引起资本市场哗然。立信事务所,由于未能发现虚假陈述,被证监会罚款追责(没收业务收入70万元,并处以210万元罚款,签字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从立信对大智慧的审计失败案例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其面临的职业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职业责任风险过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整个CPA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何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发展中的职业风险是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CPA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数量

在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上,据中注协官网披露的数据,2010—2017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7 770家增加至8 605家,增幅仅为10.75%,这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CPA行业需求趋于饱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增长趋于理性、开始注重追求扩大规模和提升审计服务水平有关。在执业人员水平方面,据中注协于2018年第三季度末发布的数据,我国CPA行业有执业注册会计师106 020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141 548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601人),注册会计师总数达到247 568人。我国CPA行业虽有20多万注册会计师,但非执业人员占比超过执业人员,在庞大的审计需求和审计业务难度加大的趋势下,10万余名执业注册会计师显然难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求,而高素质审计人才的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会计师事务所收入

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上,我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国际四大)相比,2007—2009年,本土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一直低于国际四大在我国的收入,直到2010年,开始超过国际四大在我国的成员所,2014年至2017年达到国际四大的2倍左右;2007—2017年,短短十年之间,我国本土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增幅高达451.53%,全面赶超国际四大150%的增幅。由此可见,国内企业对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驱动下,越来越青睐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进而促进本土会计事务所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三)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数量

在内地分所数量上,除天健外,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所数量均超过国际四大,其中,在国内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瑞华和立信的分所数量几乎是国际四大的两倍。结合“做大做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背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循政策的基础上,发挥地缘优势,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在业务收入和规模上逐渐赶上国际四大,基本满足本土企业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客观来说,以本土百强事务所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四大进行对比,本土百强会计师事务所以其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仅在收入上达到了国际四大的两倍,与国际四大在综合实力上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仍需继续发力,努力学习国际四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争取早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二、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政策和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的出现可以追溯至1994年,在1994年正式实施的首部《注册会计师法》中,鼓励CPA执业人员通过执业风险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来防范风险。199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英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具体实际,正式制定了经保监会批准的首例CPA职业责任保险。2015年6月底,为进一步鼓励国内CPA行业使用保险方式进行风险防控,保监会与财政部联手制定了我国首部针对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相关法规——《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此项法规的发布为建立和完善国内CPA行业的保险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在我国的民事侵权法律体系中,关于行业民事责任的相关认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责任划分不够细致,难以清晰界定,这客观上助长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逃避民事责任的倾向;与此同时,当注册会计师出现执业问题时,如疏忽、过失或舞弊行为,CPA行业的三大监管部门(证监会、财政部、中注协)對其采取的处罚措施,往往倾向于行政责任方面的处罚,对民事责任方面的处罚较轻,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难以充分暴露,可能会因此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审慎性,进而对审计业务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关于CPA行业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缺陷主要在于民事责任认定不清晰,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未能充分暴露,而这些缺陷恰恰是难以建立和完善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关键因素。

(二)保险公司承保意愿不强

根据《2016年中国保险年鉴》,我国的保险业收入有超过70%来自于机动车辆保险,但外资保险公司的占比仅为30%,不健康的保险收入结构反映出当前我国保险业还不够成熟,而不成熟的保险业通常会回避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险种,比如CPA行业的职业责任保险,CPA行业面临潜在的巨额索赔风险可能会造成承保方发生巨额保单赔付支出。除了我国保险业出于回避风险的现实考虑以外,保险公司承保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的意愿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虽然国内市场对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受保险费率高、赔偿期限通常小于诉讼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合伙人较为青睐在事务所缴纳执业风险基金,因而难以形成规模投保来降低承保者的风险;其次,CPA行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时效性较低,保险公司难以及时估算出预计将会承担的风险支出,成本无法合理确定,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定价问题也就难以妥善解决;最后,鉴于CPA行业地位的特殊性与业务性质的复杂性,保险公司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开发相关职业责任保险产品和服务,目前具有保险和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开发出能使投保人与承保人均能获益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难度较大。

(三)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投保意愿不强

受国内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CPA行业的保险意识不足,尽管在执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仍对职业责任保险缺乏清晰的认知,因而未将其作为防范风险的举措。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投保意愿不强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国家监管部门对CPA行业的民事责任处罚较轻,所处民事赔偿的金额基本可以通过执业风险基金解决,而经常使用的行政处罚手段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惩戒作用有限,一般不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运营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与事务所进行常年合作的客户也不会轻易解约;另一方面,现有的保险产品的保险费率较高,如果不加考虑就进行盲目投保,可能会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开支。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负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通常具有滞后性,从审计失败到监管部门追查或利益相关者取证,再到法院庭审判决,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超出现有保险业常规的理赔期限。

三、完善我国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CPA行业民事责任制度

我国民法体系中关于CPA行业的民事责任认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逃避民事责任,重行政处罚、轻民事赔偿的惩处惯例,也难以有效抑制其执业过程中的过失或舞弊行为。因此,有必要明确民法体系中对CPA行业的民事责任的认定,合理界定利益关系人的范围、细化责任主体、充分解释过失或舞弊行为的相关规定,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充分暴露,增强其职业审慎性。另外,对于利益相关者缺乏审计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取证难、难以鉴定责任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民事责任鉴定机构,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专业援助,并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为双方提供客观的鉴定结果。对于民事赔偿责任认定问题的举措,可以为保险业的保险条款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保险公司对CPA行业配套保险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投保积极性。

(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级机制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目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级工作主要由中注协负责,最新的质量评价表由200项详细评价指标构成,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較为合理。但是中注协一般一年才进行一次评价工作,由会计师事务所下载后自行填写,评价工作的时效性较低。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应用,中注协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级平台,在会计师事务所自行上传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其变更数据的实时更新,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评价,提升质量评级的时效性。此外,建立再评级机制,财政部和审计署对中注协已评级的数据进行再评级,确保中注协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扩大监督主体,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履约行为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促使其谨慎执业、合规经营。提升会计师事务所质量评级机制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为保险公司设计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保险业为CPA行业提供配套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

(三)完善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

第一,应对我国CPA行业保险诉求进行调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甄选出主要诉求,并进行风险收益权衡,作为开发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依据。第二,鉴于CPA行业地位的特殊性与业务性质的复杂性,缺乏审计或保险专业知识的单一技能型人才,难以开发出令投保方认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为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定向培养兼具审计和保险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保险业开发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提供人才保障。第三,英美两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而我国保险业对于这方面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相当匮乏。为此,可以在充分考虑我国保险业水平和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英美两国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设计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延长理赔期限,满足投保方对风险防控的需求。

(四)强制投保和自愿投保相结合

2015年,财政部与保监会曾对国内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出台相关法规,但效果一般。根据英美等国推行CPA行业职业责任保险的成功经验,仅靠鼓励性政策的方式,不足以实现预期效果,而单一的强制性政策,可能会引起CPA行业的抵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探索,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CPA行业的广泛认同。建议财政部和银保监会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强制投保和自愿投保,具体建议如下:根据风险的水平划分强制投保和自愿投保的范围,现阶段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鉴证业务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鉴证业务属于高风险业务,是需要进行强制投保的重点领域;在普通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下的合伙人,需要负有无限连带责任或为其他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面临很高的职业风险,因此也应将其列为需强制投保的主体;而对于风险较低的非鉴证业务和有限责任制下的合伙人,可以允许其进行自愿投保。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菁霞.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

[2] 邱颖,吴溪.会计师事务所对职业责任保险的自愿需求:经验分析[J].会计研究,2014(10).

[3] 宫莹.中国财会大事记2018[N].中国会计报,2018-12-28.

[4] 王君彩,康霞.构建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体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0,(01).

[5] 牛晓叶,石影.立信-大智慧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与启示[J].商业会计,2018,(14).

作者:王恒亮 许曾

职业责任保险论文 篇3:

浅谈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是落实注册会计师责任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注册会计师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 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 》第28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同日实施的《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及审批试行办法》第16 条规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风险基金,向保险机构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历史较短,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所属的注册会计师因疏忽或过失造成的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的职业责任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颁布)第28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于2000年正式推出,是继1999年初推出律师执业责任保险以来的又一职业责任保险险种。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采取期内索赔制,即不管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使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遭受的经济损失的案件是发生在保险期限内,还是发生在追溯期内,委托人必须在本保险期限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而被保险人也必须在此期限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保险人才负责赔偿。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追溯期或保险期限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承办审计业务时,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该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首次在本保险期限内向被保险人提出赔偿要求,并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请时,保险人负责赔偿。

此外,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诉讼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但该项费用与上述经济赔偿的每次索赔赔偿总金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次索赔赔偿限额。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赔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通常只承保注册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业务,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 、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其中,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其他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承保的被保险人的执业活动不包括非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很容易遭遇法律诉讼。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执业质量差等问题,其承担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限。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会计、审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对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负有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当注册会计师违反执业准则或者没有尽到职业谨慎义务,出具的报告失实,并给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更加信赖。

(三)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转变。当前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形式,权利与责任不匹配,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利于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但由于合伙人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增大了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采用这一形式。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公司制向合伙体制转变。

(四)有利于保护受害第三人的利益。同其他责任保险制度一样,责任人因投保责任保险而提高了赔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受害第三人的利益。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覆盖率已达到80%,但除深圳外,多数地方推行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效果并不理想,参保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占少数。2000 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共有40 家购买了责任险,支付保费2.5 亿元,占业务收入的1%。2001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只有1800万元,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公司也只有1000万元,承保面只占全国4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5%。保费支出仅占事务所业务收入的1%。平安保险公司发展的客户也只有200~300家,占全国4600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约5%。即便在中天勤等事件发生以后,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也未出现保险公司原先预期的热销。从全国对职业责任险的购买情况来看,各地区认购积极性高低不一。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此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而其他地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不够踊跃。全国保费收入地区分布也严重不均。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为数不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90%以上,而其余的为数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足10%。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的增强、风险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全国范围内事务所投保责任险的积极性逐步加大,例如,2004年6月13日,河南省71家事务所经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

四、 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应处理好的关系

作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应立足于国情,处理好责任保险与保险基金,责任保险与诚信建设的关系。

(一)处理好保险基金与责任保险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法 》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行业采用积累风险基金的方式分散执业风险。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对责任险投保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责任保险与风险基金的关系认识不清。例如:为了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参加职业责任保险,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如果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 会计师事务所就不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但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仍然习惯于采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的形式,而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比例比较低,据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3年统计,在北京市236 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70 家左右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还不足30%。

尽管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也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但职业风险基金毕竟是内部的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其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不尽充分,不能有效地降低事务所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机构、从业人员及业务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客观上需要责任保险制度来分散执业风险。

(二) 处理好诚信与责任保险的关系。责任保险制度本身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建设必须与诚信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促进会计师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 年6 月28 日发布的 《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 》(征求意见稿) 建议:行业诚信建设要与维护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在保障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以诚信执业获取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要警示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承担应尽的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保险作为一种有效转移风险的机制,已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起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设立的,是事务所风险管理方式的国际趋同。历经8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其降低事务所诉讼风险、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提高事务所社会公信度、保障公众利益的作用与理念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初步认同。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注册会计师要尽快熟悉这一险种的内容与索赔程序,在赔偿情况出现后,应按照索赔的程序要求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避免已投保而无法取得索赔额的情况发生。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方涵)

作者:穆 艳

上一篇:国际金融危机论文下一篇:施工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