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散打教学心理素质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问题。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学体育课开展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体育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現代学校要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合理设置武术散打课程,确保武术散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散打教学心理素质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散打教学心理素质论文 篇1:

高校俱乐部模式的武术教学分析

摘 要:我国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社会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以满足各个行业的发展要求。在高校教育系统中,诸多俱乐部被逐渐建立,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分设多种俱乐部,以打造多元化的校园生活,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高校诸多俱乐部中,武术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此,本文就高校俱乐部模式的武术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模式;武术教学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象征,凝聚着浓郁的中华精神,现如今,武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武打形式,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是对武术艺术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当前,武术教学成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满足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在高校中设置武术俱乐部,促使武术教学变得更为专业与更具实效性,能实现对大学生武术水平的提升。武术教学能端正大学生心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对其成长意义深远。

一、高校俱乐部模式武术教学的重要性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对大学生未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很多高校会设置武术俱乐部,学生可根据对武术课题的有效认知选择合适的武术学习方向;教师应制订合理的教学方针,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需求。在武术俱乐部中,课程分为散打、太极拳、初级棍、初级剑、擒拿与防身术等多种武术类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的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通过武术教学,学生能提高身体素质、武术修养与心理素质,对成长意义重大。

二、高校俱乐部模式的武术教学策略

1.强化对武术文化的有效宣传

开展高校俱乐部武术教学,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武术精神与文化元素的宣传,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将武术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积极开展武术理论知识点教学,坚持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对学生武术文化素养的培育,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武术技能。

2.选择科学的武术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设置合理的武术教学方案,根据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武术教学方法,加入一定的趣味性或个性化元素,以吸引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若教学分層不明显,会大大影响武术教学的实效性。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因材施教,开展差异性教学。可设定专项教学与基础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师,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加强武术器材的有效建设

武术俱乐部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的武术器材,武术器材是开展武术教学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准备好足够的武术器材,能满足学生的武术训练需求。对武术来说,场地、器材很关键,应充分利用好场地与器材,合理编排好课程,对同类项目、不同的班级进行课程交叉式安排,尽量不选择在同一时间段上课,以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满足武术教学对场地的需求,高校应拓宽平台,积极开发社会性的场地,及时与一些场馆进行密切合作,进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对部分空闲的教室进行合理整改,及时拓展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实现武术教学的实效性。为保证武术教学的科学开展,器材管理也非常重要,应建立完善的器材管理制度,强化对器材的科学性管理,增强大学生的公共财物保护意识,为武术教学开展提供基础条件。

4.加强武术师资力量建设

为了实现高校俱乐部武术教学的实效性,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更为科学的师资团队,邀请专业的武术指导参与到课堂培训与教学之中。同时,保证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资格,要通过层层选拔与审核,选出优质的教学人员,打造高素质、专业性的武术教学团队,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总之,为适应大学生的需求,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武术教学,让学生根据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课程,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金堂.试论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俱乐部模式教学方式的构建[J].运动,2015(12):99-100.

[2]刘建新.“武术进高校”背景下武术俱乐部教学现状探析[J].武术研究,2016(4):79-81.

[3]闫增印.浅谈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武术项目教学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6(15).

作者:曾秋红

大学生散打教学心理素质论文 篇2:

中学体育课开展武术散打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问题。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学体育课开展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体育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現代学校要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合理设置武术散打课程,确保武术散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中学体育课开展武术散打教学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武术散打;实践教学

当前是一个创新教育时代,中学体育教学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通过在体育课中融入武术散打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武术散打教学的价值作用,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强化锻炼他们的综合体育能力和素质。

一、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创新完善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中学体育武术散打课程设置时间不合理、内容不完善以及开设面过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充分掌握了解到当前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改进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和内容,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武术散打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性或者竞赛性的武术散打练习,帮助学生创造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将学生分为各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派出队员相互竞争对抗,教师则要注意对抗比赛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指导学生保持散打动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表现稍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多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武术散打学习自信心,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武术散打教学中。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武术散打表演和比赛活动中,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鲜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

二、加大武术散打文化宣传力度,促进武术散打实践教学和谐发展

学校开展武术散打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使其能够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武术散打文化的宣传力度,促使学校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学习武术散打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价值。例如,学校通过利用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等平台大力宣传武术散打文化,引导学生去了解这项历史优秀的传统竞技,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道德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社会武术散打领域专业人士到校开展知识讲座或者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的了解,让体育教师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武术散打教学活动,促进各个教学环节顺利进行。

三、科学构建中学生武术散打竞赛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体育竞技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性,中学体育教师要想全面提升武术散打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注重构建出健全的武术散打竞赛机制,给予学生足够的参赛机会,这样才能够帮助更多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享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体育教师要注重武术散打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改进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必须注重学生对散打动作技能的掌握、专业知识理解以及心理素质提升等评价内容,从各个角度评价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武术散打竞赛机制,组织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不同层次的武术散打比赛活动中,同时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在武术散打课上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散打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而努力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进步,学校要不断加强武术散打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组织学校体育教师参与专业化的培训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武术散打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对该项竞技运动的学习需求。体育教师要强化自我学习,创新武术散打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出学校各项资源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散打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皎月.职业学校散打技术教学的

特点与训练方法[J].江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2):65-68.

[2]姜玉泽,尹海立,邓永明.山东省

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等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21(5):115-118.

(作者单位:郓城县体育中学)

作者:董慧敏

大学生散打教学心理素质论文 篇3:

基于散打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 传统的散打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作者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体育特点、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课程加俱乐部制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为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散打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 俱乐部制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时太少、只重技术导致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散打运动的真谛。并且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产生极大的落差。为了符合大学体育工作品质与功能作用的提升要求,建立散打教学课程加俱乐部制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以期为大学体育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的预期目标

散打课程加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育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学整体功能。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利用教师的业务知识,引导学生在不断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获得科学的锻炼体验,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散打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地推动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课程模式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可广泛实用于其他体育项目。

3.研究的内容及措施

根据我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实际,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程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严格遵循教学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以散打项目作为切入点,是对过去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借鉴,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散打选项课程为各俱乐部社团新会员提供基本运动技能学习,课外体育俱乐部相对体育教学又进了一步,没有学分的压力,完全是自愿参加,比较轻松。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建立章程及会员管理办法,是真正的俱乐部。

教学内容和课外考核比赛取得段位,课外运动会等校园文体活动训练表演的安排,使学生的智能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等达到最好的状态,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练习者的散打技术水平,还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掌握的散打技能与知识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另外,更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信心、持久锻炼身体,增强终身锻炼的意识。

4.研究的成效和成果

4.1研究成效

4.1.1散打俱乐部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极大转变。

通过与各年级部分学生座谈及100多份散打俱乐部及选修课学生的体育课心得体会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模式持肯定和欢迎态度。对2010—2011级学生实施的调查表明,93%的学生赞成开设不同层次的体育选项课。

4.1.2散打俱乐部学生体质水平,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参加散打俱乐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全部通过,优良率高于学校的平均水平。

4.1.3散打俱乐部、竞赛表演活动蓬勃开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散打选修课学生踊跃参加俱乐部活动,且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散打表演就有近200名学生参加课余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以发挥,又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组织、安排各种不同项目、规模、类型的比赛,教师只进行指导、规范、协助和检查。

4.2研究成果

构建新的散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

4.2.1学习型—散打选项班授课,提供运动技能学习课,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其基本体育能力。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散打项目,以专项教学为主要形式,是专项教学新体系运行的基础。教学内容以散打健身理论、锻炼方法及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共同实现体育教学的总体和一般目标。教学组织以集体授课为主,突出“教”与“学”的互动。

4.2.2锻炼型—散打课外俱乐部锻炼,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意识,提高其课程教育质量。

学生为了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及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其他单项俱乐部正在逐步发展走向成熟,课外俱乐部活动由各专项俱乐部主任管理组织,除延续课堂教学内容外,还通过组织俱乐部联赛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

4.2.3训练型—散打课外俱乐部竞技水平运动队训练,培养技术骨干,备战各种课余竞赛。

实现学生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专项成绩,提高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这部分学生一方面继续提高专项竞技水平,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专项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担任专项俱乐部不同水平锻炼课程的指导员。

参考文献:

[1]薛涛.我国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杨柳.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与改革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王鹏

上一篇:金融工具在治理过程作用论文下一篇:质量安全科科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