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通用11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1

一、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学生入门的先导,特别是小学生,对数学是喜欢,还是厌

倦,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激励学生,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外,更要注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利用直观教具,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地说,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新:小学生比较好奇,新奇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为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知识实际出发,灵活组织、安排每个内容,力争使每堂课都有新鲜感。例如:我在讲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计算后,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可如果仅练习同类问题,就容易使学生厌烦,思维停滞,针对这种情况,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拿出一截如图①所示的圆木截让学生动手量出它的底面积半径和两个不同的高度,学生量得很认真,兴致很高。接着我提出:谁能运用所量数据计算出它的体积?大家都愣住了。此时,我又拿出一截和刚才一样的圆木截,假设它是原来一个圆柱削去一半以后所得的,你能知道它的体积吗?这时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很快想出了解答方法。然后我又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同学们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很快就能正确解答。这样既巩固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图{}

2、趣:课要讲得有趣味性。所谓趣味,不是胡吹乱侃,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例如:在“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中,讲到“面”、“棱”、“顶点”的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拿出一个萝卜削去一片,问:得到一个什么?(平面)再削去一块,又得到一个面。问:在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得到一条什么?(棱)最后,又削去一块,讲:三个面相交的地方得到一个点,这个点就是顶点,这样,学生在有趣的引导下,情绪高涨,很快理解了“面”、“棱”、“顶点”的产生和概念了。

3、深:要易中求深,防止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小数比较大小”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0.36与0.63的在大小,这道题全体学生都能马上正确回答:0.36小于0.63。我抓住这个容易解答的问题问:“为什么说0.36小于0.63?”一个同学说,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十分上3小于6,所以0.36小于0.63。这个同学是用比小数大小的方法解答的。我又问:“还可以怎么解答?”另一个学生回答,0.36和0.63都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36份小于63份,所以0.36小于0.63。这是从小数的意义上去理解的。我再问:“从小数计数单位出发还可以怎样说?”一个学生回答,0.36里面有36个百分之一,0.63里面有63个百分之一,计数单位相同,36个计数单位小于63个计数单位,所以0.36小于0.63。此时我又在这两个小数后面加上“元”字,问:“还可以怎样回答?”学生说,在这两个小数后面加上“元”,当然0.36元小于0.63元,这是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考虑的。一道非常容易的题,在老师的点拔下,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起到了易中求深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二、强调自主,学生自得

所谓自主,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除了尽可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如何诱导学生“自主”呢?

1、引导参与:适时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数的整除”时,我将学生的学号代替姓名,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代表什么数,如学号为2的同学说:“我是偶数,并且是最小的质数,我也是自然数与整数,我与5互质,我是6的质因数等。”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分质数与奇数、偶数与合数、互质数、质因数等概念了。

2、巧于点拨:即对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难以理解或不易想到的问题,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加以点化,使其茅塞顿开,思路畅通。如:在教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三角形,让学生概括出什么叫三角形,一位同学说:“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我摆出:“”,学生看图后立刻加以否定,认为用“组成”不妥,另一个学生又说:“三条线段,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我又摆出,学生看后又加以否定,在此基础上,多数同学概括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我加以肯定,并请学生解释什么是“围成”?学生很快就能根据摆好的图形概括出: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封闭成一个图形就是围成。通过辨析、点拔,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

三、启迪思维,开拓创新

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如何启发思维,萌动学生的探求创新的心理呢?

1、启发生疑:思维从问题开始,提不出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懂,二是欠深入。目前,不少学生提不出问题,主要是由于深入不够。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使学生不断提出疑问,往往是先设疑、激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了圆柱体体积公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纸箱,从里面量长1.2米,宽0.8米,高1米,这个纸箱最多能装底面直径1分米、高2分米的圆柱形罐头多少个?不少学生按常规稍加思索,即列出关系式:(1.2×0.8×1)÷[(0.1÷2)[2]×3.14×0.2]≈611,针对学生忽略了罐头之间的空隙的错误,我对学生的解答不作评价,而是设疑引思:这箱子里装满罐头后,再放几支粉笔可以吗?学生:可以。师:粉笔放在哪里?生:放在罐头盒之间的空档里。师:你们放罐头时考虑空隙了吗?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列出了正确算式(12÷1)×(8÷1)×(10÷2)=480个。

2、引发争论: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争论时往往比单独地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圆柱的表面积时,我提问:圆柱体的侧面展开除了可以得到长方形外,还可以得到什么图形?这中间有一个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同学们经过讨论,有的说:“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圆柱的高相等时,沿高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我充分肯定,一位同学说:“圆柱的侧面展开一般得到平行四边形。”此时,有不少同学表示不同意,因为他脱离了常规的思路。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讲讲是怎样思考的。他说:“如果在圆柱的两底面圆周长上任意各取一点,沿这两点作直线展开,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马上纠正:“在圆柱上你怎样做直线呢?在圆柱上做的应该是曲线,不过圆柱体上的曲线展开后,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线段)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得出,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完成。但是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围成一个圆柱。”我请这位同学上台演示,同学们顿时醒悟,都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通过引发争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鼓励求异:学生爱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我们在教学中要倍加爱护、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例如:在填数练习“3()+4()=92”中,通过一般分析推理是可以求解的,但有位同学的解法比较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他是这样思考的:把这题写成竖式就是①,个位上或十位上的数相加都适合用交换律,因此式①可写成式②,于是()()=92-34=58,也就是个位上填8,十位上填5,这种解法,在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和设计思路的策略上都比常规解法优越。

(附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2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育则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 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 因此,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也就是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里的全面发展自然包含着小学生的健康心理这层含义。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时刻围绕着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我国想在强国之林中处于不败之地, 那必然需要人才, 这人才自然是指心理健康的人才。小学美术教师就要从小培养学生亲自感受美术, 鉴赏美术, 表现美术的能力, 从而创造美好的心境, 具备健康的心理。

首先, 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是注重培养小学生具备健康心理的前提条件。

作为“情感艺术”的美术当然要突出这个“感”字, 感觉有了, 孩子就会主动地学习美术。在小学中时常会出现学生厌学这一心理问题, 它的特征就是学习无动力。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教师在美术教室的布置上, 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包括一件件具体的美术器材的摆放, 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图片的粘贴。墙上还可以贴一些中外画家的画像, 可以挂几幅小朋友的画;讲台两侧可放两盆万年青, 利用这种形象性的特征, 使小学生直接从感官中获得美术的气息, 使他们觉得, 学习不是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十分开心快活的事, 不知不觉中, 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上课也就集中了注意力。

第二, 美术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注重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

语言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人与人的沟通需要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指导, 更是必不可少的, 美术的情感性特征也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小学生中自卑心理问题较为常见, 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差, 认知片面而导致的。这时,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中, 要动之以情, 不要居高临下, 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教学中要用柔和、商量的口气给学生讲课, 尽量加入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 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自卑。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教育, 经常欣赏和分析一些能消除学生自卑心理的美术作品,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我最尊敬的人》、《走近大自然》,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从标题入手进行教学,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欣赏中渐渐消除自己的自卑心理。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将决定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美术教学的语言应从感性入手, 再与理性实践相结合。对于自卑的学生, 美术教师应用鼓励为主的教学语言, 善于发

过投篮比赛练习, 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 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第五, 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 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在正常条件下, 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 平均120次/分, 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现学生的“闪光点”, 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美术是一门参与性极强的学科, 因此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 参与到美术实践活动中去,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自卑。美术教师在结合美术本身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 运用贴切的语言加以引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在参与的同时, 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为核心。

第三, 在丰富多彩的校外美术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全国学校艺术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校外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要坚持向大多数学生, 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坚持自愿与鼓励,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内容要健康高尚, 形式要丰富多样, 要做到课内和课外, 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同时, 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 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小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美术学习才能、特长,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 独生子女任性、逆反心理较重, 由于家中父母的过分宠爱, 时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拒绝服从教师和家长的正当要求, 并且对学校的校规校纪抱以无所谓的态度。美术的情境性就是要帮助学生纠正诸如此类不良的心理问题, 各类美术培训班的开设, 丰富了小学生单调的课余生活。像那些由情感性障碍导致抑郁的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 在学习之余, 享受一下美术的熏陶, 运用美术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帮助他们揭去心中那一层障碍, 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课外的各种比赛, 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信心, 增强胆量, 使学生在演出的同时, 感受到美术给他们在心理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例如, 课外的绘画比赛有利于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每个参加绘画的学生通过美术艺术的实践, 训练并养成统一的绘画习惯, 并使他们懂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 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遵守纪律, 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平时比较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他们在此类美术活动中, 会逐渐学会与别人交往, 也会时刻考虑到应以集体的面貌去想或做每一件事。在美术教师注重他们的协作精神时, 学生无形中形成先大家、后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美术教师可在各种美术活动中, 及时地引导并帮助学生纠正其不良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具有惰性, 小学生自然也不能摆脱依赖性。那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 在小学生中已越来越普遍。在美术活动中的各种比赛中, 正可以帮助小学生消灭此类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灵正处于萌芽状态, 需要人去扶持。美术教学, 就好比孩子的心灵深处播撒一棵棵美好的种子, 处处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与长处, 开启孩子心灵的美好窗户。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成为一代“四有”新人, 使肩负祖国希望的新一代能以更崭新的面貌去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分之间, 最高峰170次/分, 平均140次/分左右, 结束部分130次/分至90次/分, 平均110次/分左右, 课的密度35%, 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方法比较科学合理, 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健康心理;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素分本体因素与外在因素。一个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其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的形成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工作中,特别要注重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每一个外在因素的作用。

一、重视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成功来自于信任,成功来自于赞扬,成功来自于母爱和师爱。没有爱,教育者就不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两个教育者——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来说,是一生成长最重要的外在因素。教师和家长如果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孩子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可见教师和家长的反映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精神环境的核心因素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良好的精神环境依赖于教师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首先要加强教师对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开展教师健康心理的培训与提高。不但研究学生心理,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养。这样,有着良好工作状态的教师再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课堂上用心传授知识,让学生愉快学习、接受知识,课下与学生平等对话,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注重家校结合,教师和家长信念和行动一致

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聘请心理学专家举行讲座提高家长专业知识;邀请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介绍自己的做法,互相交流学习;召开各种类型、不同年龄学生的家长会,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的家校交流;通过电话及上网交流,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以便随时互通学生的信息。这样既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保证家庭心理教育的质量,同时学校也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和家长必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抓住日常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因素

小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形成良好的品质,再内化为健康的心理,这样的教育过程会使学生身心愉悦。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本领,无不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因此,学校应抓住学生在校的每时每刻,精心设计日常管理中的每个教育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一)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静态因素

学校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如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让墙壁说话,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手抄报形式进行宣传,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设计自信栏、展示评比栏等,让室内外环境教育达到统一和谐的美。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动态因素

如: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展争当升旗手的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同升国旗,让旗手在全体师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树立榜样意识。利用课间操开展“我是小小领操员”活动,开展自我教育的口号征集活动。还可以尝试特色操,比如冬天自编毽子操,踢毽运动可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开展体育比赛、艺术展示活动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在设计活动时尽可能设计团结合作的活动项目,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感情联络,增近他们之间友谊,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只要用心去捕捉,学生的自信、坚强、合作、责任感、爱心、孝心、用心等优秀品质就会在活动中一点点形成。重视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社会环境也是不容忽视一个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外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其身心健康。

作为学校不可能改变社会这个教育环境,但一定要关注这一因素。把社会因素转化为教育学生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因为让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关心我们的生活;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不同职业的服务;通过参观,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通过爱心传递,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珍贵等。总之,在对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全方位创设条件,寻找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4

一、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末期,这一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于成人,但又没有完全定型,正处在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生理上的生长发育趋于成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业、升学、感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极易造成他们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如果不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缺少及时的引导和调节,极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且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肢体运动的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表现会通过其行为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肢体运动中,理论课的学习没有较多的肢体运动,而心理的表现更难以通过静态的身体去观察,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将其心理表现出来,便于观察。同时,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自信心,体验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应激过程,使学生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偏差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在调适大学生心里偏差中要发挥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根据地,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来教育和引导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走出心理的阴霾。因此,学校必须起到心理健康工作主战场的作用。要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为了做好上述工作,诸多学校不仅成立了心理协会,还把它推广到各个系部,最后再扩展到各个班级内部,使心理协会能够走近全校师生的身边,这样,可以尽早尽快地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及其家庭,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开始。在有关调查中发现,一定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问题产生的,当大学生心理产生问题时,家长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积极主动地开导孩子,让他们远离疯狂和绝望的边缘,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

(三)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培养健康的心理

首先,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再次,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丰富人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最后,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离的案件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当代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我们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大学们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使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这样,大学生才具备了必要条件,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选途径,我们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测和收集,重视体育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5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对231名大学生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及防御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活事件的影响,又有个性、社会支持、防御方式的作用,并且各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此外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情绪不稳定及不成熟防御机制产生间接影响.

作 者:曹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0 30(1) 分类号:B849 C9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6

在我国《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要想实现素质教育,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事实上, 当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中, 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 我们应认真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真正帮助农村小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很多心理问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根据一项调查, 我们发现, 当前农村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有: 自卑感、恐惧感、嫉妒心、自控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等。这些都让他们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处理不好, 将引发心理健康问题。那么, 导致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1. 小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

这是农村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 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小学生个体因素包含了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具体来说, 小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直接联系。还有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与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 身体发育有关, 还有些是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心理挫折、不良个性等心理因素相关。

2. 家庭环境方面的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家庭环境对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甚至有些负面影响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般来说,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含了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家长的榜样、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 家庭结构稳定与否会影响农村小学生的成长, 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家庭氛围的好坏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作为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实施的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学校教育中的校风与班风、学校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是良好的校风班风将给小学生带来无形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学校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 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也会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引导。

4.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社会环境是诱发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这些社会因素包含了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大众传媒、社区环境等都会从综合的情况下引发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力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其学识、教育专业技能及人格等因素,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 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此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

2. 抓好课堂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们农村小学虽然开设心理辅导课, 但还在摸索和探讨过程中,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大教师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 渗透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 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为此, 必须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知识培训, 使之更新教育观念。同时, 还可以在现有的一些课程中, 设计有关的心理辅导活动,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 正确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加以调节,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 应试给予指导。

( 2) 活动是心理的源泉

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 举办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 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拉近大家的距离, 融洽大家的情感, 教师通过和结对学生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合影留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对学校的适应。

( 3) 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性心理辅导

在集体辅导的同时, 我校又根据农村孩子怕羞、有些话不好当面向老师谈的特点, 开设了“悄悄话”心理咨询信箱, 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性心理辅导。利用不同的方式 ( 书面或谈话)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指导其改变不良行为, 消除困扰, 排除心理障碍。

( 4) 做好个别辅导、解决心理教育中的个别性问题

受现代婚姻观的影响, 有些小学生因父母离异, 造成学生得不到正常的父爱、母爱, 失去了以前的家庭乐趣, 久而久之, 这类学生感到自不如人, 产生痛苦、自卑、抑郁等心理困惑; 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由好变差, 因适应不良而产生心理困惑。这些问题, 就必须通过个别辅导进行解决。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 对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与其他小学生一样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 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教育中的补救性措施, 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3. 开展课外活动, 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课外活动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根据各年龄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能增加心理教育的趣昧性和实践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促进学生多项心理素质的发展。如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让学生在服务中不仅学会体谅和帮助, 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 组织高年级学生学农, 让他们懂得如何过集体生活, 懂得关心别人, 从学会生活到热爱生活, 从热乃生活到珍惜生活, 学会生存和发展。又如, 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任性、厌学、依赖等心理轻微失调及其他心理问题设专题讲座, 使心理教育更具现实性。

四、结语

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生 健康心理 培养措施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更将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前途,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可是面对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当代少年儿童却出现种种新的心理问题。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有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学校教育应当尽一切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人格健全地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一、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家长过分溺爱。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

二是平时的高压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负担愈加沉重,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整天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

三是缺少爱。特别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家庭中的学生,承受的打击较大,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四是缺乏生存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认识不清,产生错位。

二、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能够以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其次,创造良好的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相处,互敬互爱,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这样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最后,良好的环境还需要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各种各样的文体比赛、兴趣小组、节日联欢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出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热爱集体、建设集体的高度热情,这对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差异,用爱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且是由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教育对象,在做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再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疏导。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且根据预定的目的、任务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而实现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首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目标的选择,应当考虑到它是有社会意义的,是经过努力奋斗才能够达到的。这样就可以激励自己,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种种困难,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其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还要让学生坚持从小事做起,坚强的意志是在千万件小事的锤炼中培养的。锤炼意志,切莫舍近求远,只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忽视了身边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直接为他们提供了锤炼意志的机会。如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要用意志的力量来养成,从这些小事做起,时时严于律己,并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四)引导小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成熟

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是促进小学生心理成熟与社会性成熟的重要途径。比如:可引导学生到校园内参加植树、花木管理等校园美化绿化活动;也可到校外实验基地参加生产实践;此外,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投入社会,到校外参加劳动,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践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在兴趣、爱好、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走向成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8

芙蓉区西垅小学:谢永亮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文章通过对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阐述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生,心理健康 1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005年实习期间的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小学的学生,主要是8-12岁的小学生。2.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调查访问法对研究对象收集材料,再根据资料进行分析.对健康的理解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3.1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健康,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困难问题,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只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 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3.2 心理健康标准

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国内外各种观念,心理健康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1)健全的认知,即:有敏锐的观察力、正常的知觉、良好的记忆、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流畅的表达能力。

2)饱满的适度的情绪:主导情绪应该是愉快、高兴、欢欣、满足和舒畅,而不是消极、愤怒、忧郁、烦恼和绝望。如果遭遇挫折和困难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绕,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个体产生心理疾病。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出现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情绪的反应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喜怒无常,情绪应该丰富多彩,表现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应该能被社会接受。

3)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天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4)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往来,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远离群体,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烦恼和痛苦。

5)没有异常心理:如果没有性格异常,性变态和成瘾癖习,行为不超越社会规范,不强人所难。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4.1现状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4.2原因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至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比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一直品质得不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5.1有助于发展智力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5.2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愉快且心情很舒畅;相反,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活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交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实情况使人发现,内向性格比外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互相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3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体育锻炼本身需要个体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如主观上的胆却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客观上的气候条件变化,动作的难度和外部障碍等,来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5.4有助于使个体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是指既无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5.5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消除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把心理健康融入体育教学中 6.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通过体育理论课、实践课,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心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6.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对腼腆、胆却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篮球等项目;对急噪、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太极、慢跑、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跑步、广播操等;对自负、逞强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跳高、跨栏等项目。6.3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比赛最大的魅力就是竞争。体育教学比赛不仅是学生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而且是双方心理、智慧、意志的较量。激烈的拼搏学要身体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发挥内在综合作用。通过各种比赛,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奋进向上的情绪体验,培养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之间友好的交往、珍惜友谊的品质和健康,良好的交往心态,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帮助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中,正确地认识成功与失败。

6.4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强度极大影响着锻炼者的心理健康,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所以,体育锻炼时心率在120---140次/分之间既能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又能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以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为主,开展教学活动。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1.1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使人际关系和谐。

7.1.2体育活动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7.1.3体育活动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7.1.4小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方面的因素,包括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各种压力和冲突以及各种心理方面的不平衡。7.2建议

7.2.1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7.2.2应以有利于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的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为主。7.2.3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通过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的学习,丰富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9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不良的人格倾向,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素。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大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很多研究都报告了很高的比例,突出表现在抑郁、焦虑、强迫、自信缺乏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从环境来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和家庭。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其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大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心理困扰日益加剧,心理疾患发病率随之上升,这几乎是一切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社会的剧变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适应困难。1.社会转型,价值多元

对价值的追寻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而又备受困扰的一件事。社会转型期间,一方面,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规范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元化,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此外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诸如贫富分化加剧、金钱至上、道德失范等问题,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们产生冲击,需要他们去回答,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们的适应困难。2.高校扩招,收费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并轨体制的实行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青年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学费大幅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剧增。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经济困难比例约为20%,特困生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走进大学校园的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面对所有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还要克服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难。以往凭借学习成绩的优异而支撑起来的自尊在评价更加多元化的大学校园里遭到了挑战。经济上的拮据导致了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上的窘迫感、交往中的自卑感、对家人的愧疚感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很多研究表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经济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竞争,就业困难

随着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学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毕业分配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社会机构改革、下岗人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社会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日益苛刻的用人标准,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们在学习、考证和参加各种兼职等实践活动之间疲于奔命,压力陡增。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发展的基础,家庭生活环境各种因素中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家庭气氛

家庭中父母之间、亲子之间的言语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这种长期的影响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累效应。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吵架甚至相互敌视、家庭气氛紧张,尤其是父母离异,往往会使子女形成冷漠、孤癖、自卑、多疑等不良l生格特征,这些不良人格特征会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敌视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点。与父母关系较差或很少与父母联系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忧虑。2.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从不同方面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否定的、消极的、拒绝的等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肯定的、积极的等教养方式则对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交往、自我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群体心理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正处于心理延缓偿付期,为建立自我同一性而进行的自我探索活动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面临着独特的心理冲突。1.心理延缓偿付期

所谓心理延缓偿付期的意思是:从年龄和生理上讲,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既然是成年人,相对应地,就应当承担成年人的义务,但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间,鉴于此,社会合法地延缓他们承担责任的时间。即便如此,还是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成人身份与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匹配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冲突。2.对自我同一性的追寻

自我同一性是指大学生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也即是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做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生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我已经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和“我应该成为什么”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往往是和困惑,甚至痛苦联系在一起的。四.个体心理因素

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密切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倾向或与人格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1.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指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自我防御机制,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压力与冲突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摆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倾向,主要有推诿、压抑、否认、合理化、幻想、退避等方式;心理调节机制,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情境时采取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调适行为,主要有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认知和总结经验等方式;外部疏导机制,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借助于外部力量和外在手段以减轻内心焦虑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主要有转移、宣泄、倾诉求助等方式。从应对效果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成积极的应对 方式、消极的应对方式和中间型的应对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其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关系有显著的相关。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意指大学生对自己人格的认知,是大学生感受和理解自己各个层面的方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可能是正确的、积极的,也可能是偏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影响大学生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探索的关键期,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概念往往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焦虑、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与他们偏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显著相关。3.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大学生对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韦纳的研究表明,每一维度对动机和情绪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则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大学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在归因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动机偏差有密切关系。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大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品质、观点和行为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大学生产生新的自我知觉、自身处境知觉及生活质量知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社会比较方面的总体消极特征较为明显,或者在社会比较的控制感方面的外控程度、易比性上的对社会比较的依赖程度、体验性方面的自我怀疑等负性情绪强度、突出性上的偏执程度较高,属于“消极的社会比较组”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那些在社会比较方面总体上具有相对积极 的特征,或者在社会比较的控制感方面具有适宜程度的内外控特点,在易比性方面对社会比较能够灵活运用,在体验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信,在突出性上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选择社会比较的对象、事件和看待比较的结果,属于“积极的社会比较组”的大学生。刻板的社会比较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以大学生(被支持者)为核心,由大学生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它包括三个维度:客观支持(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独立于大学生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大学生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使用社会支持的多少)。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身心健康的增进及维护。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果,获得客观支持较多、主观上对获得的支持较满意、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的大学生能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6.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会碰到、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大学生无法避免的人际关系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心身症状,终止这种关系,症状则立即消失。就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持久而顽固地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可见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始终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就是同学关系。存在入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往往同学关系不好。同学关系中有一种非常特殊、也十分容易出现障碍的是同室关系。有研究表明,引发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中有35%涉及同室关系。此外恋爱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参考文献:

[1] 李强.社会转型期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干预[J]. 理论与现代化,2003,(6).

[2]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3] [美]Erikson,E.H.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 [J].心理科学,2005,28(1)[5] 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4.

[6]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5.

[7] 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5). [8]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1).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篇10

【關键词】心理素质 途径 磨练意志 榜样激励 心理特征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他的一切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庭、学校都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忽视了健康素质的培养。直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这预示着我国已真正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动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主导作用。那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培养自信,防止自傲

自信是指自己的愿望和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学生学习中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前提,是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些各方面表现欠佳,一直生活在指责、埋怨声中的学生,他们的性格孤僻,精神萎靡不振,畏惧、紧张、烦恼这些不健康心理直接影响他们智力的发展,他们最需要老师同学的鼓励、肯定和帮助。教师应善于帮助他们寻找长处,使他们的自尊心有个落脚点。我刚接到的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家长恨铁不成钢常常粗暴的批评。他自己也认为不是读书的料,自暴自弃,干脆连作业也懒得做了。后来我了解到她爱唱歌,为了帮助她找回自信,从灰心丧气的泥潭中走出来,我跟音乐老师配合在班上举行了一次歌咏比赛,结果她以优美动听的歌声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于是我趁热打铁、鼓励她今后只要发奋学习,就一定能取得进步。长处得到了肯定,自信心增加了,自卑感淡化了。学习的劲头就足了。后来她在也没欠交作业,成绩在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教师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中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我认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动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 需要教师用理解和宽容去解读,用真诚的爱去感化才能结出“良好的发展果实。

对这些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生活在表扬中的学生,要防止他们自傲。自傲是自以为是的消极情绪,自傲会拉开自己和同学的距离,长期下去会陷入孤立。教师可利用语文教材中《骄傲的孔雀》、《骆驼和羊》课文引导学生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既乐于向别人学习。又善于通过别人进行自省,既不目中无人也不自惭形秽。

二、磨练意志,奋发向上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坚韧性是随认识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和加强的。其中意志的坚韧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我国中小学因承受不了学习的重压和失败而自杀逃学的现象不少。心理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进入竞争激烈的21世纪如何生存呢?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从小磨练意志,培养其健康心理 ,使他们在考试、竞赛中没达到目的时能正视现实、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 困难磨练 教师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设计适度的困难,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使学生感到既有压力也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学生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磨练了意志。

——— 榜样激励 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点,利用榜样激励,容易激发他们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的心理。语文教材中《爱迪生》、《李时珍》等课文为他们树立了榜样,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 ,克服重重困难,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写出了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他们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明白成长的道路上困难无时不在,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怕失败奋发向上,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取长补短,角色转换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想。做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实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教学中,有的老师怕学生提问,我到认为学生提问是好事;因为学生的提问有探索价值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老师不是万能的,且不可不懂装懂,而应告诉学生实情,和学生共同学习,甚至向学生请教,让学生来当“老师”,这样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师生间的“角色互换”。通过师生的真诚相处、角色互换,学生也会逐步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而在学习中说真话、掏真劲、办真事,自觉,积极、大胆、主动地去做。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多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问题。针对极个别由各种原因造成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用关爱的精神去教育、感化学生。例如,我班一位学生有口吃的毛病,学生都叫他“尾巴”,不原和他玩,时间一长,他自己感到失望,学习成绩差、孤僻,老拿发怒的眼光瞪人。我深入的去了解他,发现他是一个头脑很粗明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信心。于是我给他讲古罗马演说家克服口吃的故事,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经过一阶段的开导,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后,让他去做班里的事,让他去当活动的主角,充分发挥他的优点,对其取得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一年后,他不禁不在口吃,而且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都愿意跟他玩,乐于帮助他,他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事实证明,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论文 篇11

一、六套体育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共出台了十余套体育教学大纲。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尽一致。但伴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体育心理教育功能逐渐凸显。以下就其中六套体育大纲教学目的中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整理与比较。

上表资料对比显示, 大纲教学目的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其所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具体受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状况的影响。

二、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借鉴苏联教育模式, 我国进行了学校课程改革。1956年2月29日国家体委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条例》 (修改草案) 并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但1958年的大跃进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及中苏关系恶化, 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冲击, 人民生活饥馑, 学生体质下滑, 自然影响到学校体育课程。为增强学生的体质, 改善学生身体状况, 1961年国家颁发了第二部中学体育大纲《中学体育教材》。但十年“文革又极大摧残了我国教育事业, 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扰乱和打破, 体育课被大范围停止乃至渐渐取缔。截止1976年, 国家才开始全面恢复, 教育事业逐渐得到发展, 体育课程相应获得恢复, 更可喜的是全日制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于1978年3月编制出台。

进入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 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体质获得普遍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课程体系得到了变革。国家教委于1987年1月出台了新修订的十二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此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前的“过渡性”大纲。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又出台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2000年, 国家教委改体育教学大纲为体育课程标准, 并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不同阶段社会经济背景直接影响着体育大纲的编写。通过上表可知, 从1949年至1978年间, 在国家教委出台的三部体育教学大纲中, 教学目的中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均未提到。大纲所关注的仅仅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从1987年至2000年, 三部体育大纲的教学目的中均增加了“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教育目标, 凸显出大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 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培养开始侧重综合素质, 即对学生个性、人际关系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栽培。

三、来自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教育才开始启动,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因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社会节奏的跳跃式加快, 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 人们的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状况愈来愈糟糕。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不得不提上教育的议事日程, 心理健康亦由隐性到显性, 逐渐发展壮大。体育作为德、智、体三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全面培养接班人的义务, 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职责。学校体育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途径, 强化学生体质, 调适学生不良情绪,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积极进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而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总之,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 也是体育教学大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史, 由无到有, 由启动到发展再到备受重视, 体育大纲受其推动, 心理健康教育渐渐融入体育大纲的教学目的之中。

参考文献

[1]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 2004.

[2]关雯.1949-2000年中国中学数学大纲的比较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2006.

上一篇:幼儿教师《牙刷画》教育随笔下一篇:集控值班员高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