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以环境道德原则体系为伦理诉求。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二元对立,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而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因而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深层根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篇1: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伦理建构

内容提要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一种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伦理追求的一个目的。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把握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关系 伦理建构

作 者 俞树彪,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舟山:31600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一种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显然是社会伦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

1.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与独立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等社会属性。马克思指出,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人对自然界又具有独立性。可见,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人是属于自然界的,而且也看到了自然界也是属于人的。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其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了与自然进行物种、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管人类发达到什么程度,都改变不了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一铁的事实,而只要还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与自然就具有天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统一性。然而,人又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还是社会的存在物,这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人才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与自然的对立也正是从此开始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也由良性对立逐渐发展成为尖锐对抗。

2. 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认识。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等概念先后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开始确立,人类开始突破传统“人类中心论”的理论预设,人类道德关怀的视野开始从人自身扩展到更宽广的自然界,实现了伦理思想发展的一次飞跃。因为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既是一种必然性关系,也是一种必要性关系。人对于自然的独立性始终不能摆脱它对自然的依赖性,当人认识到这种必然性之理时,人就会自觉地履行在这种必然性关系中的特定责任与义务,因此,对于自然界的道德就产生了,一方面,道德通过“应当如何”的义务规定来塑造人的德性;另一方面,道德又以社会风尚的形式维系着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成。概言之,当客观的、必然性的伦理关系之理真正获得主观上应然性的行为表达时,体现出来的就是人之“善”,反之,就是人之“恶”,即黑格尔所言的“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3]。黑格尔所言的这种“伦理”乃是人类生发出的一种自我约束乃至自我管理的道德建构。

3.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深化。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有3种存在形态,即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与整体的人类。就对自然干预的程度而言,“整体的人类”是抽象的,“个体的人”是渺小的。可以说,对自然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既不是个体的人,也不是抽象的人类,而是以组织方式存在着的“群体的人”。为了深化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应着重研究“群体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始终定格在对“个体的人”进行道德规范上,而对“群体的人”——组织所担负的道德责任几乎没有明确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研究上,应该把组织确定为伦理主体,并把组织纳入到伦理关系的调节中来。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社会已成为一个组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社会任务是在一个组织里和由一个组织完成的。”[4]这充分说明了组织的重要性。历史地看,人作为一种存在,一开始就表现出由本能支配的组织性。人之所以比动物高出一筹,也是因为他们不断地用自己的意识去影响与生俱来的组织性,使它不断地被涵化与整合。现在人们提到的“社会”概念,实际上是指抽象了的大组织,它是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所以,组织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在组织中,人的群体能力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相加后,还要乘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系数,即群体能力 = 个体能力之和 × 组织系数。[5]历史的发展表明:人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组织体系越来越完善,则组织系数也越来越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正是通过其强大的组织力,表现出对自然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广、越来越深。

二、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和谐依据

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关系,即在人类的自我观念中包含自然界的本质规定性,在人之为人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存在物和谐相处,人类与自然界协同发展,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营造出一个美丽、完整、稳定的现实自然环境。人只有在本质方面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确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是人性意义上的和谐,它存在于人的本质之中;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是现实性的和谐,它表现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现实活动之中。人只有首先达成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才能创造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即人类拥有了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人性,维护与自然的现实和谐一致便会成为人的自觉的价值追求,而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人性则赋予保护自然环境之行为的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

1.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人类才能不断积聚自身的发展能力,创造技术、形成生产力。人与自然间,最根本的关系体现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中。生产力说到底是一种物理力,但人施放的物理力在力的世界中的地位已与众不同,抽象思维能力使它成为一种管理力。而管理力有两个层次,一为控制力,一为生态智慧对控制力的驾驭,这两者都在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控制力,是人将自己施放的物理力只用于调节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便从中取利,而不用于与自然对象的直接搏斗。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是狡猾地利用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观察古往今来的人类生产,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控制力越来越清晰的画面。农业社会的控制力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动力重合在一起;而当工业革命使用动力机代替了人的体力之后,人的物理力只表现为控制力便是一目了然的了。信息革命之后,机器体系不仅有了动力而且有了人赋予它的某种智慧,人的物理力则表现为打击键盘和移动鼠标,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控制力。显然,控制力的施放是以对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认识为前提的,而控制活动本身则是主体按照控制的性质所建立起来的主客之间的关系。控制力虽然永远存在,但它并不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表现或高层次的表现;抽象思维能力高层次的表现是人类用生态智慧驾驭控制力。而生态智慧是人对生态平衡和演化的认识,人能根据生态系统平衡和演化的法则来使用自己的控制力。生态智慧驾驭控制力,才使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食物链得以持续地存在,并使生态平衡向着提高人的福利和幸福的方向演变。这才是抽象思维能力主要的或高层次的表现。

2. 基于对自然复杂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要发挥控制力,就要对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有透彻的了解、对人的控制行为有透彻的了解;人要发挥生态智慧驾驭控制力就要对生态系统有透彻的了解。然而,人类对这些能达到透彻的了解吗?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往往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6]这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了解是非常的有限的。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的当下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在一方面构成了自然界的独立性:人永远在穷尽它,但它永远不能被人所穷尽;在另一方面构成了人的自谦的品格:人在施展管理力时必须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在各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中选取对自然改动最小的方案,以便给自己的行为留有足够的余地——在自然界作出“批评”的时候,可以按照自然界的“意见”予以改正。

3. 基于对人类使命感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养护自然。尊重自然也便意味着人类不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美。然而自然界本身并不总是和谐的,自然界本身也有灾变和破损,也会把灾难加于人类和一切生灵。面对自然界的肆虐,人不得不采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立场。然而这样一来,人类又经常会遭到自然界更加严厉的报复。爱因斯坦说:“避免人类全面性毁灭这一目标,乃必须是优先其他诸目标的目标。”[7]可是,这种对灾难的克服绝对不是“对自然的征服”。其一,它原本是在尊重自然基础上发生的行为;其二,它还使大自然提升了一个档次,具备了作为人类母亲的资格。所以,这与其说是克服灾难,还不如说是对大自然不和谐的消除,是对自然的照料和养护。因此,对灾难的克服不是仅仅为了存活自身而可以不顾一切的自私的行为,而是意味着人类的使命,因为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伸张其固有的和谐与美的使者。

三、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和谐构建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

1.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应完全摈弃“增加和消费更多的财富就是幸福”的观念,而把追求拥有更多知识、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看成是人类真正的幸福。

2.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被污染的环境和退化的生态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与自然的对抗,源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结果。人类经历许多灾难的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人与自然相互对抗的自然观。这种对抗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不够的表现;因为这种人与自然对抗的自然观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将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所取代。因此,应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走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化环境伦理意识,既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同时又要承认其内在的价值。这既是当今人类减少种种灾难的根本途径,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3.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把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实施和发展生态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保护环境、崇尚绿色和对生命条件秩序重新作出科学安排,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政治与经济的充分民主即是社会生态化的基石,也是走向绿色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校生态教育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构建教育的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内容、方法等,并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人。公众的生态教育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生态危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应着力使未来生命在明媚的阳光下开放出更美丽、更鲜艳的花朵,使走向21世纪的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伟大情怀。这就不仅要体现在对待每一个感性物质的生命上,而且要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关怀上;不仅要体现在每个人的情感的需要上,而且也要体现在一种终极的人性关切上。

总之,人与自然的伦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可以预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还会出现曲折和需要付出许多艰辛,这是在所难免的。然而,人类追求生态文明是时代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黑格尔,范物、张正泰译. 法哲学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64

[4]彼得·德鲁克. 后资本主义社会.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52

[5]王文元. 论人及人类的组织性——兼论组织性的非思辨性.北京社会科学,1998 (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7]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97

编辑甘晓

作者:俞树彪

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篇2: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反思

摘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以环境道德原则体系为伦理诉求。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二元对立,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而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因而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深层根据。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哲学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背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则是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因此,揭示人与自然的本然关系,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前提性的意义。一方面,人本来就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自然界孕育了人类,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人是宇宙演化和生命进化的结果。人类与其他生物乃至非生命形式一样,都是自然共同体中的平等存在物,它们犹如兄弟手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并且,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因此,人类要恰当的确定自己在自然界中位置,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生存论的意义上,自然实际上就是人的无机体。无论是“人化自然”还是外部自然,都是人的无机体,只是前者是现实的无机体,后者是潜在的无机體。损害自然就是伤害人自己的身体,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自己。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基于人与自然的这种本然关系。

然而,人类对这一认识的获得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以说,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也是反思以往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实践的结果。大体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人类的活动完全受制于自然,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表现在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人类充满着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里既有对自然的恐惧之心,又有对自然的感恩之情。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历史随之进入了征服自然的阶段。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的推动下,“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古典哲学理念已然成为一种现实,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的命题成为近代社会的标志性口号,“人类中心主义”形成并逐渐泛滥。在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使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张,自然沦落为人类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工具,人类的物质欲望也不断膨胀。而人类对自然的简单化、片面化处理,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人类不得不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以至于重新回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问题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人类力图实现与自然水和谐统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基于对这一过程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伦理诉求:环境道德原则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自然观哲学基础,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则需要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念

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建立适应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原则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旨归,以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构建这种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就必须有需要坚守和落实的伦理法则,大体来说包括尊重自然、代内平等、代际平等三项原则。

尊重自然意味着人类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有一种珍惜、感恩和敬重的意识,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去爱护环境、维护其他物种的存在,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它们有平等的存在权力,没有其他物种的存在,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一句话,尊重自然就是人类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利益需要约束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代内平等也就是公平正义的原则,它强调同代人之间的平等,即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时要做到机会、过程、结果的平等,全球居民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的权利均等。人类只有地球这么一个生态系统,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所有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已经紧密相联、息息相关了,而地球上的资源又是有限和稀缺的,因此,任何民族、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民族、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发展为代价。代际平等就是在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时,必须保护子孙后代在这个地球上生存并享用自然的权利,绝不能因为前辈的掠夺性利用而被开除“球籍”。而从以上三个原则直接引申出来的就是人的行为适度为原则。无论是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是生活和消费方式,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的数量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而是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遵循适度、简约、平衡原则,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三、超越环境伦理的二元对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学维度

环境伦理伴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而迅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走出“人”的误区,始终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争论,其焦点是:环境伦理的出发点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以施韦策、泰勒、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人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认为,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原因在于人是万物尺度和主宰的观念,它使得人类忽视自然的存在权利,把自然作为满足人类需求及欲望的手段,在历史实践的发展中,必然导致人类活动的无限度性和破坏性。只有走出人类中心论,建立起环境道德意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以环境为中心,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面对非人类中心论的责难,当代人类中心论者仍然坚持认为,人类的利益与价值高于一切。人类对于生态问题的反思,以及环境伦理要求的提出,其实质还是基于人类自身利益的考虑。当代人类中心论者并不反对保护自然,只是坚持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基础上保护自然,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不一定会相互矛盾。可见,当代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都主张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点在于当代人类中心论者主张以人的存在与发展为最终目的,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但其理论原则来看却是功利主义的。非人类中心论者主张以环境整体主义作为其最高目的,其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实践原则是超功利主义的。

究竟如何看待非人类中心论与当代人类中心论的争论,这实质上与如何理解“人类中心”的思想实质直接相关的,而理解“人类中心”的思想实质,最终就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缠绕在心的那个司芬克斯之迷,即“人是什么”的问题。英国伦理学家莱斯利·史蒂文森曾指出:“对人的不同见解,自然就导致了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够怎样做的不同结论”。而在这个问题上,上述双方都没有走出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抽象地看待“人”的问题的困惑,因为非人类中心论与当代人类中心论双方都仍然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片面地把“人”简化了,它们通过压缩和简化,从“人”这里抽出某一特性,将之归结为人的全部,或者在生物学的意义把人归入自然,以人的自然属性来界定人,或者在经济学“经济人”意义上和传统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范围内以利益的需求与满足来标识人。显然,这只是从人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一种特征去理解人,而不是从人的存在向度和人的生成发展去把握人的根本。因此,问题解决的出路并不在于是否坚持或反对“人类中心”,而是在于如何理解“人”。

在自然哲学的意义上,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已经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识。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就是在地球这个星球上,人类也不过是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虽然人类因为有自我意识而拥有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但这并不表明人类就是地球的中心。人类是否能成为“中心”,是一个价值判断和如何选择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但是,在生存论的意义上,人类确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任何一种生命现象首先需要生存,而生存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已经为现代生物学理论所充分证明。人类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这就是一个生物学的命题,否则,“人”的存在便无从谈起。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表明,人类的任何活动首先是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为重的,这是人类应当的“生存”原则与尺度。不能把“自我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论所批评的人类中心论划等号,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罪过也不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哲学生存论的视角为我们超越人类中心论和非中心论的二元对立指明了出路。在生存论的范畴内讨论是否坚持或反对人类中心论,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在生存论的意义上,人类只能以“自我”为中心,当然,这个“中心”并不是一个有关空间、实体范畴的概念。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人”、“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合理理解。而在这一点上,尚没有人超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

四、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终解决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学理论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人类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人性的真、善、美之统一。自然是这一内涵的现实基础,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的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无机的身体”。不理解人与自然的此种本然关系,人类终将受到自然的报复,而认识人对自然规律的服从和遵守本身恰恰是人的“类特征”的表现,因为人“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自然还是人类的精神寄托和归宿。人类从自然中来,自然是展现生机与活力的舞台;人类又要回到自然中去,从生到死,人类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人类走向自然,就是对自身本质的回归。因此,要想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类需保持人的良好的自然本性,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发挥和展现。但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不合理发挥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冲突就不可完全避免,而这正是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中常有的现象。这种冲突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这时自然界则就会反过来以各种灾害惩罚人们,这就是当今世界生态危机以及极端自然现象的种种表现。要消除生态危机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人类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时能与自然的力量相互促进,也就是人类对自然有着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透彻的理解,甚至对自然有着一种审美的精神体验。显然,这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的。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需要前提的,它对人的要求即是人对自身的实践性要求, 也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并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展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

2、史蒂文森.人性七论[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党校哲学部)

作者:何良安

利用有限资源协调人与环境论文 篇3:

人与自然关系实质的探讨  

摘 要 针对我国理论界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反作用与决定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大家都按照自然规律做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与自然;内在关系,和谐发展

我国理论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问题上,有一种产生广泛影响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如果我们采纳这样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要重建。据词典解释,“实质”就是“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本质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来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并谈谈笔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看法。

 

一、从时间空间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首先是自然人,然后是社会人,是“自然人”、“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的统一。单个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自然即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人类产生以后生于其中的自然和人类消失后(假如有这样的结局)的自然。不过,当我们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要是指人生于其中的自然。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人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表明,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类似于地球的生存空间。根据辩证法关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的观点,人类也许会面临恐龙一样的结局,尽管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不一定相同。总之,自然是无限发展的,人只是自然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人类发展历史的长短,取决于自然适合人类生活时间的长短。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界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在生态平衡系统中,各子系统处于自发的协调、有序状态——和谐发展状态。人类作为自然母系统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具有自身特殊的作用:不仅能改造自然,还能利用自然的元素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物,给自然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但人与自然的其他子系统共处于一个生态平衡母系统之中,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实践证明,人为地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就会引发气候异常、洪水泛滥、水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甚至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自然整体。

二、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作用与决定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首先是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是表达客观存在的范畴,所以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不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当我们把意识看作人特有的现象并且是人的各种行动的决定因素时,意识与物质的对应就转化为人与自然(客观物质世界)的对应,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也就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在人与自然何者第一性的问题上,自然是第一性的,自然决定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食物等一系列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都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发展。当然,人对自然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人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自然,不仅能认识自然的表面现象,还能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自然,还能追溯过去的自然,预测未来的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物体,使自然物体向着有利于人的需要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在19世纪就举出了多个这样的例子,现在这类事例已经数不胜数,将来怎么样,就要看人类的行为怎么样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而且不利于人的发展。所以,人的活动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作用是建立在自然的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坚持自然决定人的观点,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关系的原理,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自然对人的决定作用,强调人的活动要服从自然,但又不能像极端环保主义那样强调以自然为中心,人类一切顺其自然,人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做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自然能持续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实践是人以一定手段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所谓“对象化活动”,就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客体),把人的知识、能力、目的、理想等主体的力量对象化,使客观事物按人的意志与人发生关系——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所以,主体与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从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把自然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当然,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自然所改造:“物”(客体)的内容映印到人自身中,推动人对自然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应该以自然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但不能“以自然为本”,这是由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和計划性决定的。人的实践应该“以人为本”,也是人作为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决定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而运用一定的手段去改造客体,所以,人总是把自己可持续需要的满足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不考虑自身的生存、不适应自然发展就会被自然淘汰,人类也不能例外。强调“以人为本”,但不能以人

为中心,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四、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根本不可能征服自然

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划分为统一、对立、和谐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直接或通过简单的工具从大自然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在这一历史阶段,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自然能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人与自然是处在对立中统一的状态。随着以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为了更多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人们修坝修水库、开采地下矿藏、制造新的生产工具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在广度上不断扩展,在深度上不断加深。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并形成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决心,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在统一中对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成为世界性的三大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频繁爆发的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沙尘暴、赤潮、酸雨、旱涝灾害,以及人类的各种瘟疫和疾病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息息相关。

至此,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毕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根本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类的明智选择就是和自然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與发展会议上讨论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决议文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

五、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来看,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交换主要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实现的。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也形成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所有权、人们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生产关系。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首要的和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通过决定劳动组织、社会分工等,决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产品的分配。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有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虽然其影响是间接的,但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批评生态中心主义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深入思考隐藏在这一不平等背后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可否认,现实世界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现象的背后有物质根源。贫困问题、社会公正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不仅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反,是因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一部分人不能得到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引起了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掠夺、抢夺,引起战争、不平等竞争、贫困、失信、社会不公正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反过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家形成共识,需要大家以协调的行动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这种影响是第二位的,大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问的缺口非常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这种观点初看起来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当我们寻找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的矛盾根源并解决这一矛盾时,却发现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不仅无助于增加资源,反而对资源的增加造成了阻碍。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建立了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本想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却延缓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如今,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宏观调控指导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即使“消除”了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大家平等地使用环境资源,如果不进行环境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得不到持续协调发展,也解决不了“资源的有限性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的矛盾。

六、结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反作用与决定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规定,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出发,才能真正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类历史的长短,取决于自然适合人类生活的时间的长短;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自然的其他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才能发展。所以,人即使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也应该服从自然整体。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关系的原理,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自然对人的决定作用,强调人的活动要服从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做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自然能持续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应该把自己可持续需要的满足作为活动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也就是“以人为本”,但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总之,自然的支配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决定了人的活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又要求人们的活动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和“以人为本”并不矛盾。遵循自然规律是因为它对人的生活和活动的决定性作用,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是强调人依赖自然,人的活动受自然的制约,人不要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不要奢望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人为本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是强调人应该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让自然界向着更加适合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我们不能说“以人为中心”,也不能说“以自然为中心”。因为任何一方一旦成了“中心”,另一方就要为它作出让步、付出代价。正因为如此,理论界才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无休止之争。其实,当我们在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它们就是相对独立、相互作用的。人作用于自然,自然也作用于人。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矛盾运动,它们矛盾运动的结果就是人在改造利用自然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牢牢记住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话中指出的“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另一方面,又要一切从自然实际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人作为自然生物的一分子,按照自然规律做事,除了遵循自然界具体物质运动的规律、创造物质财富以外,还要遵循自然平衡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为了摆正人与自然的地位,既不“以人为中心”,也不“以自然为中心”。长期以来,人类视自己为自然界的主人,认为自然界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因而导致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而“以自然为中心”又有可能违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人类服从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普及自然规律知识,提高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争取使人人都懂得为什么和如何按自然规律做事。大家都按照自然规律做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郭水兰

上一篇:实习队队长述职述廉下一篇:律师行业整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