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网络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媒介素养、“信息节食”。
2、学会“信息节食;学会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3、掌握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网络基本准则。
2、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三、自主学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已成为我们重要的_________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_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 ___________。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________,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课文讲解
1、网络生活基本准则:道德与法律
2、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网络?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②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 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五、归纳小结、读知识点
六、课堂练习
(看多媒体)
七、作业布置
《合理利用网络》导学案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网络基本准则。
2、学会合理利用网络。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二、自主学习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已成为我们重要的_________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_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 ___________。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________,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选择题
1、八年级小文利用网络帮同学订书、买书;在网上结交了很多和自己差不多大的朋友,并在交流中解决了自己不少生活中的烦恼。这说明小文()
A很有经济头脑,想利用网络购书省点钱
B善于利用时间,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C利用网络为他人服务,享受网络生活
D利用网络为自己牟利
2、①网络是把双刃剑②要拒绝成为网络的 俘虏,要做网络的主人③只要有网络在就会出现青少年沉迷网吧的现象④儿子没有能够抵挡住网络的诱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漫画给我们什么警示?
一、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积极思考,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突出重点, 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式,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学生广泛接触导学案,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导学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 可以更好地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 使学生更好地进入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放开自我,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在教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 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3) 因材施教。导学案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 而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异步教学方式, 摒弃了之前单纯的多媒体播放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寻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 并进行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而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探究, 完成课程学习。
二、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特点和编制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设计, 要贯穿到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具体来说, 要做好课前导入、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的内容设计, 每一个教学部分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另外, 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探究性, 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实践性。科学的物理导学案设计,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其能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在编制物理导学案的时候, 要遵循主体原则, 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遵循探究性原则, 所制定的导学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力;要根据教学课时内容来制定导学案, 所编制的导学案要简单易懂, 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三、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研究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时, 可以由具体例子来呈现。比如, 讲解电功率内容时便可以设计有效的导学案, 详细方案如下。
(1) 在设计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和目标时, 教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备课。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 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含义, 主要描述电能消耗的速度, 电功率的单位。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并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其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 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 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含义, 了解电功率的单位, 并利用功率的公式来计算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功率;第二, 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说,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 从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来说, 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用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 在实施物理导学案的时候,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 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走访或是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另外, 还可以进行基础的物理测试, 根据测验的结果来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 充分结合电功率的教学内容, 服务于其教学目的, 切不可喧宾夺主。为此, 在电功率导学案教学工作中, 可采用探讨式教学法和观察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措施能够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内容的时候, 可以从五个模块来进行。第一, 复习提问。如什么叫电功, 电功的单位是什么, 如何测量电功等, 然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来回答。第二,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掌握电功率的定义, 理解计算公式。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教材的内容去学习, 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三, 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列出与电功率计算有关的题目,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四, 教师花费短暂的时间来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优化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第五, 巩固知识的阶段。可通过习题练习的模式展现。
四、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导学案, 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 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所以, 物理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 变革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导学案的优势强化教学资源配置, 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宇梅.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与国家水资源短缺原因,并提出不同解决措施。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地区分布不均;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掌握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情感目标: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以无锡蓝藻事件为例,强化学生爱我无锡、保护太湖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视频、问题探究、小组探讨、自学研究等。
【知识梳理】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的利用: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表1)。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图1)。
①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特别提示: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而冬、春季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少。
2.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需水量增加,可用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②节流措施: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缺水原因及解决措施如表2所示。
试题:我国华北地区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较强;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大。
【课前准备】播放“太湖美”歌曲与视频,让学生以愉悦心情进入上课准备状态。
【课前预习】
I.教材助读(幻灯片展示)
1.水资源概念
广义的水资源包括_________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_________。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_________。
2. 水资源分布
(1)影响因素:降水量_________不均。
(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
(3)特点: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_。
(4)不平衡的表现:①大洲: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_ 多,而_________ 最少。②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前六位的国家为_________、_________ 、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_________。③中国:空间分布不均,_________ ;时间分布不均,_________ 。
II.预习自测(幻灯片展示)
1.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年际变化大
【课堂探究】
I.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闹水荒”?
2.为什么华北地区自古就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3.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华北还是西北,为什么?
II.质疑探究——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探究一:教材P63活动。
探究二:为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处方”。
材料一:我国年产水量约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水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我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 000立方米。
材料二:目前中国七大水系中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分析归纳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为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处方”,完成表3。
【乡土环境教育】
“旧闻与反思”——无锡太湖蓝藻事件与水质性缺水危机
旧闻:2007年5月底至6月初,江苏无锡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太湖蓝藻污染饮用水源事件,无锡市70%的自来水被污染,200万人的生活用水受到影响,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主要是由于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无锡,别称“太湖明珠”,是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太湖曾经带给她无限的荣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淡水资源。如今,太湖佳绝处风采不再,清澈的湖水正在发臭!无锡,南有太湖(无锡管辖水域约3/4),北有长江(江阴滨江而居),京杭运河穿城而过,按理说是中国最不缺水的城市之一,但是回想起2007年初夏那一幕,缺水危机不堪回首!
百度百科报道: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于2007年5、6月间,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市政府称是持续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政府为了经济业绩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却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的恶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虚作假,使得太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反思:即使在淡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要注意保护水资源,不能盲目乐观,需防止水质性缺水;从个人到政府都要明确“护水有责,各尽其力!”(珠江三角洲也是如此)
【地理思维训练】
视频播放:世界著名节水国家以色列如何利用高科技发展节水工业与农业,创造沙漠奇迹?
小组讨论:学生看完视频后,围绕若干小题目探讨不同地区与国家的节水方法有何不同?(如新加坡与沙特阿拉伯两个国家缺水状况的比较分析,明确热带雨林气候地区也有缺水国家的特殊性)
课堂训练:
1.近年来全球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B.全球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
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用水量大量增加
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
2.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能力提升:
材料: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镕基总理在听取汇报后,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3.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图2),试对东线与中线调水方案进行评价。东线调水路线________;
中线调水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请为无锡市政府献计献策,如何有效保护无锡淡水资源?(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对“无锡充满温情与水”旅游口号的地理认识)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大的方便。当你想要找资料,手边的资料却很少,而又不全,你不用埋头在图书馆里东翻西找了,你只要在电脑里输入你需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网络,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帮你大功告成,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帮助也是很大的。你是否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你是不是很想与他联系。网络可以帮你!即使对方远在天涯,它可以使我们近在咫尺。你可以通过上网与他交谈,倾诉你的肺腑之言,仿佛你们就在面对面地聊天。不光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那熟悉的面容。真是太神奇了,也真是太方便了。
网络有许多优点,但是同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的。 比如上网时间太长,就会使我们的视力下降,瞧,我已经因为上网时间太长戴上了眼镜,这种感觉真的太难受了!另外我们要明白利用网络工具想获取什么,学习什么,什么东西不能去学习。也就是要控制上网的时间和内容,让网络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营造良好的网上反腐倡廉舆论氛围。现在烟草行业的内部网络已经非常发达,先进文化不去占领,不良文化就会去占领。因此,烟
草企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党风廉政栏目建设,借助网上办公系统、烟草外部网络、政工论坛等开设廉政宣传网页和版块,充实网上评论员队伍,加强反腐倡廉网上评论工作。要有效整合网上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全系统、全方位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局面,扩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此外,要加强烟草行业网络廉政文化精品建设,多用廉政文化的精品、新品去占领网上阵地,可采用廉政网络征文、定期在论坛上探讨廉政热点问题、开办网络廉政影院等方式。要在网络上大力弘扬优秀的廉政文化,坚决抵制腐败文化、消极文化、低俗文化,通过网络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要正确利用网络,坚持传播科学的廉政文化内容。在网络上,每个人既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这可以增强廉政文化宣传的辐射力,使廉政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在利用网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时,如果传播不科学的廉政文化内容,就会误导受众,给行业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开展网络廉政文化建设时,要对宣传内容加以甄别,坚持宣传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通过大量正面、生动、群众乐于接受的党风廉政宣传内容,寓教育于宣传之中,实现宣传和教育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网站管理员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分析,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质量。网上评论员应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一些违背社会主义信念、宣扬腐败文化的行为坚决加以批判。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已把我们带到了网络时代,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
坐享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生动、高效,在电子阅览室轻松查询等等,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广泛传播的载体,为资源共享,交流互动提供了极好的途径,网络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各中学目前也都在为建设一流的数字校园努力,建网站、设网页,做论坛,方便了大家学习沟通。
为更好地利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并配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全方位进行,提高同学们的信息素养,我们在此发出倡议,呼吁大家增强文明上网意识,科学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并真诚希望同学们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我监督,不浏览不良信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信息量大、杂等特点决定了它也有这两面性。一些反动的,充斥着暴力、淫秽的不健康信息仍猖獗地出没于互联网。我们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尚未成熟,思想上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被不良思想腐蚀,甚至深受毒害、不能自拔那将引向罪恶,失去青春。此类触目惊心的事件并不鲜见,我们不希望看到可怕事情的发生。
二、不沉溺网络、热衷于游戏。
如今网络游戏铺天盖地,网上聊天、棋牌、影视等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如果不加以自控,在这些方面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小则分散注意、影响学习,大则损害身心健康。因此要做到有所节制,将更多时间花于学习。
三、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与提高学习有机结合。
社会、学校已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网络的用途,充分利用其优越性,扬长避短,促进学习,指导生活。我们要认识到网络是一个博大丰富的学习资源平台,将合理利用网络与提高学习效率结合起来。如今网上学习、资源下载,名师网上答疑等网络学习形式多样,我们也可以参与自己的校园网络,在网上浏览学校动态,通过论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制作网页,展示风采,以此丰富课余生活。
四、互相监督,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对上网发表不文明的言论加以制止,加以教育;积极交流网上学习心得,形成科学利用网络的习惯。
一、改变观念, 与时俱进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革新, 对此, 教师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 所以,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教师更注重对专业课的教学, 而忽视文化课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易造成“高水平、低素养”现象。对此, 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实现“生为本”对“师为本”的替代。例如:笔者在讲解《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时, 改变了一味讲解的教学方式,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提前预习,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毛主席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 并让学生在qq群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以此进行课前热身;课上还安排学生根据小组合作制作的ppt来讲课, 效果颇佳。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切切实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将网络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之中, 让网络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并服务于学生, 这样才能真正为中职语文教学输入新鲜的血液。
二、精心制作, 讲究艺术
网络技术的应用, 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 它兼备声、光、色、图等优势, 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赏、心悦目的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因此,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除了要注重科学性, 更要注重艺术性。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在色彩、布局、字幕、层次四个方面精心设计:设计要精巧, 构思要完美, 用形象、生动来替代抽象、枯燥, 那么, 语文教学必定会锦上添花, 将学生引入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在讲授《乡愁》一课时, 传统讲授时使用的四张图片和课文朗诵这些素材显得有些单调, 所以, 笔者通过一番精巧的页面设计, 使情境生动优美地呈现出来, 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求知的氛围与艺术的美感。
三、放手自学, 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信息量是惊人的, 每天的新信息都在迅速增长, 通过网络能更加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眼光不能局限于书本, 更要放眼于网络, 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更具时代性、更有价值的新知识, 所以, 中职语文课堂就要改变以往“沉重”的面貌, 展现生气, 从而拉近学校与社会间的距离。要懂得放手, 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求索、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到提升:在加工资料的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运用网络阅读文章时提高阅读能力;在运用网络发表文章时提高写作能力;在运用网络上的资料进行介绍、讨论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等。在自学之路上, 他们的情感更丰富, 思维更开阔。
四、完善作品, 网上发布
思想的交流, 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超链接的特点, 使网络能更好地辅助教师的“教”, 配合学生的“学”。可以通过网络传媒在学生与自然间构建和谐的关系, 让师生、生生间得以互动, 促进知识的发展。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精耕细作”, 达到发表的要求, 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甚至在Internet上传, 将成果呈现出来, 供人欣赏和点评。整个信息加工的流程以展示作品的形式终结, 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在此过程中, 笔者也会在学生作品的网络留言板上留上几句真挚的话语, 关注他们生长的足迹, 聆听他们生命成长的声音。
五、科学使用, 合理适度
网络资源的使用, 同样要注意讲究科学性、合理适度。第一,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设置个人网站等对话平台, 以实现师生之间无距离、无代沟的交流与沟通。第二,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搜索信息资源。在实际语文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很少触及、较难理解的问题, 这就客观地促进了网络平台在学习中的应用, 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多乱且杂, 所以, 教师必须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 引导学生选择与文章内容息息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 学生对于刘和珍的了解必然很少, 对此,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搜索文中人物的资料, 并组织学生对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 待大家形成共同认知之后再进行文章的具体学习。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方法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对上网的认识各抒己见。
问:“上网后你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大多数同学回答说看新闻、找学习资料,也有同学“直言不讳”地说上网后最想做的事情是打游戏,因为网上的游戏实在太好玩了,更有甚者叫喊着要窃取别人电脑中的绝密资料、炸掉别人的邮箱……他们的回答不禁让我大吃一惊。联想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计算机和网络犯罪,我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正确的道德品质”这个问题。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的指导,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指导各地中小学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校会、班(团队)会等,集中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绿色上网承诺等活动,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高对黄色网站、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录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努力在校园内和学生中形成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风气。另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唱响网上文化的主旋律。
以上的调查、通知和决定,对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对现代中学生带来的挑战
对于中学生来讲,网络世界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没有限制、没有课业负担、没有师长管束、可以崇尚自我、可以标新立异。
1.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活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要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趋利避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2.突破了实践和空间的限制
这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3.网络具有跨国性和即时性
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
4.网络时代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说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促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科学、合理培养中学生网络道德品质
特别是中学教师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和动机。
1.教师首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中学生的表率
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在网络时代,教师必须增强网络德育意识,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教师只有掌握了网络知识和网络工具,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
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也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
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还有急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有经验的人对网络不熟悉,而精通网络的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没有经验,所以对于实施网络的教育者的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2.在中学生中普及有关网络法律知识和相关规定,规范中学生的上网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可以专门给学生印发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等。
3.建立学校德育网络资源库和建好德育学习网站
为有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校园宽带局域网为基础,建成网络德育资源库,成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班级管理的阵地、师生交流的窗口。
学校对所有教室全部配备网络接口,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远离毒品、文明上网、爱护环境、演讲比赛、网上签名等教育活动,开辟“网络论坛”,学生可就学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直接进行网上交谈,便于学校及时掌握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还将几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爱国主义歌曲上传到“德育资源库”,定期供学生收看。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优化模式,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种结合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与拓宽,更有利于学生聪明才智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从个人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语文课堂。[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教学工具过于简单: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表演“口技”“一言包办”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易生厌倦情绪。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有效运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影俱全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巧用网络教育资源,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进而创造。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我在“语文出版社小学S版”教育网站的素材库中找到海上日出的视频,并作为课堂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我们属于边远山区,绝大部分同学们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奇观,这次借助视频画面,直观引入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看完视频后,按视频内容找出相应的描写句子,细细品读,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海上日出的奇观和感受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妙用网络教育资源,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而且能够很好地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我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并体会和理解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一教学重点时,在学生充分地朗读了课文后,我出示了两段视频,一段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网”下载的描绘世界各地秀丽自然风光,一段是描绘在人类的破坏下一球环境遭到不可逆的惨状。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景象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通过这种反差,地球美的一面和在人类的破坏下易破碎下的一面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
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
三、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堂课的时间如果单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对老师来说,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这就是这节课的课堂效率。所以,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课件的优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种瓜得豆》一文,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的科普文章。虽然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这一原理,但它毕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对这一技术的理解还是雾里看花。为此,我在课件制作中搜集大量的转基因技术的资料图片及录像,并用动画演示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种瓜得豆”。在学生掌握了书本上有关转基因的知识后,告诉他们在一些网站和书籍中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并在屏幕上出示这些网址和书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收集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资料,并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下一节的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火箭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火箭的飞行原理。
2.常识性了解三级火箭的结构及采用三级火箭发射的优越性。
3.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激励学生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热情。(二)教具
打气筒,气球,投影片(或挂图)。(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我国是火箭的故乡。“起火”实际就是火箭的祖先。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初期,士兵们就已经发明了“起火”绑在箭上。(展示投影片或挂图)点燃“起火”,箭就向敌方飞去。这就是最早的火箭——板书课题
2.进行新课
(1)火箭升空的原理
火箭为什么能升上天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个小实验。
演示:气球的反冲运动。(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①气球充气后,松开气口,气球向着喷气的反方向飞行。
②气充得越足,飞得越远。
说明:
气球内的气体以很大速度向外喷出时,对气球产生一个向喷气的反方向的推力,使气球飞出去。
板书:
〈
一、火箭升空的原理〉
火箭升空的原理与气球反冲运动相同。在火箭燃烧室内部装着燃料和氧化剂。燃料燃烧时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燃气通过喷管高速喷出时,对火箭产生巨大推力,从而把火箭发射出去。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火箭也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所以它也是热机家族中的一员。同时由于它所用燃料的形态不同,我们又把火箭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两种,较常用的是液体火箭。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2)三级火箭
早期的火箭主要用于战争,而今人们更注重它的和平利用。例如发射卫星、运送空间站等等。为了把卫星、飞船等有效载荷送上太空,人们研制出了多级火箭,即二级或三级火箭。(展示投影片或挂图,介绍结构)下面以三级火箭为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板书:
二、三级火箭
三级火箭的每一级都像一支独立的火箭。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几分钟后这级火箭的燃料烧尽自动脱落,同时引燃第二级火箭,第二级火箭燃料烧尽后也脱落,第三级火箭开始工作,直到把卫星、飞船等送到预定轨道。
三级火箭像接力赛一样,都是在前一级的速度基础上再加速。同时,由于每一级脱落后都能使剩余部分中有效载荷的质量的比例增加,火箭结构部分的质量在逐级减小,仅从这一点来看就比单级火箭优越得多。
建国以来,在我国几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运载技术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国际水平的“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已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中赢得了很高声誉。航天事业有着诱人的、广阔的前景。航天事业的未来也将责无旁贷地落到你们身上。未来的航天器将会出自你们之手。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3.小结(略)
4.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箭的发展史。(四)说明
有条件的学校可剪辑卫星发射、航天飞机、导弹发射的录像,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火箭技术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冲实验也可由演示改为学生动手做。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引导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预习正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而导学案正是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能使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那么,到底如何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去学习,增强学习的效果呢?
一、导学案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编写的方法
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掌握了正确的导学案编写方法,就能够使导学案的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
1、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在编制导学案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
2、对教材进行”二次的创作研发”。导学案的设计编写既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又不能拘泥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注重教材的”二次的创作研发”,使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通俗化,有效降低学习的梯度和难度,帮助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学习内容的设计安排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既包含知识性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也包含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创设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2、层次性原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疑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要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 技能的规律,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3、思维性原则。提问、设疑要有足够的思维量,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教学活动变成全体学生的思维体操,使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4、探索性原则。编写导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导学案编写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发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课堂提问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只有精心设计,才能起”导”的作用。
2、精选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反馈练习还要强化解题规范的训练,注意表述要严谨、规范。有效的导学问题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引起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课堂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注意与教师的教的设计紧密结合,着眼难点内容的铺垫和搭建台阶,做好新知与旧知衔接;导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和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因此,导学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应立足于教学重点难点处、教学突破口处、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学概念易混淆处、内容归纳总结处;导学问题要着眼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发挥学生主体。首先,学案把静态的教材进行了动态的开发使用。它把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设计和加工,特别注重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提前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使用教材,突出了学生使用教材的主体性。其次,学案把教学重心前移,课前充分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思考和理解,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对一些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学案导学,使学生又准备的面对开创昂,而且使课堂成为学生的需要,把教师领着学生学变成了学生盼着学,突出了学生是自我的发展的主体。
第三,学生经过课前的学习活动和充分的思考。课堂上,对于每一个新知识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会从自己已经思考的角度积极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学生学习中的理解、看法和收获,解决学生自学和预习中的问题成为学案导学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学案导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导学案”。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
本案例由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陈晓刚供稿
案情介绍:
2010年3月1日,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高某向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以自己于2004年2月24日起,即与公司签订了《保安员劳动合同》,公司一直未为其购买社会保险为由,请求仲裁委裁决
1、解除自己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2、公司为自己缴纳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的社会保险;
3、公司向自己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
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陈晓刚律师于2010年3月12日接受公司委托,以特别授权代理人的身份参与了本案的仲裁,及诉讼活动。
仲裁于2010年4月4日下午在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期开庭。庭审中,针对申请人高某的请求,陈晓刚律师提出了:
一、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1、解除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被申请人无异议。
二、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3、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被申请人对支付经济补偿金无异议。但对应支付的计算标准、具体金额有异议,被申请人认为只应支付2600元。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提起该项请求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
(三)项、第46条
(一)项、第47条之规定。但是,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忽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3款的相关规定、忽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8条的规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被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起算时间,无论依法还是依合同,均应从2008年1月1日起,到2010年3月止结束。具体金额为:1040元ⅹ2.5个月=2600元。
三、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2、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的社会保险。被申请人有异议。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工作期间,被申请人曾多次明示、动员、要求申请人购买社保。2008年1月1日,在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从2008年1月1日起到2010年12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书中,申请人在第五条向被申请人明示了办理社保事宜;2008年10月29日,被申请人的管理人员在会上再次动员中国建设银行温江支行的少数未购买社保的保安队员购买社保,并明确要求申请人购买社保,但申请人仍然以工资待遇低,扣缴个人应缴部分后工资待遇更低为由,不愿意购买社保。由此,导致了如今中国建设银行温江支行的全体保安队员除申请人外均以购买了社保的状况。以上事实表明,申请人至迟在2008年1月1日或2008年10月29日起,就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社保权利事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2条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因此,申
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时限应该在2008年6月31日以前:如果根据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时限应该在2009年4月31日或2009年10月28日以前。而申请人向贵委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时间是2010年3月1日,贵委决定受理本案的时间是2010年3月8日,因此,无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人向贵委提起的该项仲裁申请,均已超过仲裁时效,于法无据。
综上所述,被申请人请求贵委依法支持被申请人的上述答辩意见,对申请人的不合法请求依法予以驳回,以维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答辩意见。
但是,仲裁委未能完全采信陈晓刚律师的答辩意见,于2010年4月27日作出了温劳仲委裁字(2010)19号仲裁裁决书:
一、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二、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
三、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
对于该裁决,公司不服,以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并作出的温劳仲裁字(2010)第19号仲裁裁决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
(一)规定的情形为由,诉至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提出:
1、依法判令原告只支付被告经济补偿金2600元;
2、依法判令原告不为被告补缴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诉讼请求,法院于2010年5月17日立案受理了本案。
2010年6月21日,本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如期开庭。
庭审过程中,陈晓刚律师充分、适时的利用法官提供的调解机会,明确地向对方当事人高某及代理律师陈某提出了要么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6240元、要么公司为其购买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的二选一和解方案。经过对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的充分考虑,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了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6240元,自愿放弃公司为其购买社会保险的和解方案。
2010年6月21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2010)温江民初字第319号民事调解书:
一、被告高某与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二、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在2010年6月25日之前一次性向被告高某支付经济补偿金6240元;
三、被告高某自愿放弃要求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为其补缴2004年2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费用的请求。
2010年6月25日,公司已依(2010)温江民初字第319号民事调解书依法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本案完美终结。
【合理利用网络学案】推荐阅读:
合理利用网络教学教案12-02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实效10-28
舞钢市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1-13
15声音的利用导学案09-16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06-03
利用多媒体网络 优化应用题的教学10-11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09-07
合理膳食讲座07-21
合理控制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