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用12篇)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

经管系人资1221253080胥欣

一、内容提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在正确的管理下, 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 它会退化、耗竭。合理运用土地环境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土地环境资源问题的关键

二、关键词:

土地环境资源、统筹兼顾、双向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正文: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 创造物质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 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土地资源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特殊作用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 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否则将破坏土地资源,打破生态平衡。如果这种破坏性作用长期积累, 就会直接响到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①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②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质量下降, 土地生产力降低;

③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 后备资源不足;

④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且效率低。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①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阶层的利益,既要积极发挥国土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增强发展土地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②发展循环经济;

土地管理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出发,正确处理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统一但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或狭义的经济价值(即物质供给功能)基础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其他的自然和社会价值。没有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土地协调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例如,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耕地面积,而忽视了耕地质量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耕地动态平衡的政策,许多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开展土地整理,但整理成果往往仅能抵消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同时也忽视了中低产田的改造工作。没有注意到耕地利用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严格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整理项目中缺乏市场机制,主要是政府操作,土地的长远收益难以落实到耕地利用者和保持者身上,所以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低下,难以避免耕地过多地转为它用,不仅损失的是当代人的粮食保障,也损失了环境质量和后代的衣食来源。因此,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土地的利用,加快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简历开发区循环经济的核心、实行一定的生态退耕以提高耕地质量以及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③加强领导, 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政府行为,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有效的组织措施, 是难以搞好的。因此, 只有真正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加强领导, 才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其次,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解决人地矛盾,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 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资源、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使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从宏观上控制,微观上管理。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参考文献: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马发生.关于我国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湖北成人教育

学院学报,2004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2

关键词:国有土地,综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0引言

土地作为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资源, 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 人类逐渐摆脱了听天由命的状况, 在人地关系中主动作用增强, 反映在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 相继经历了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等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1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开启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土地资源结构与利用格局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导致土地资源安全系列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开发与粗放利用造成了土地退化、供需矛盾加剧, 农村人地关系巨变下人、地分离、 农业兼业导致土地撂荒与废弃,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损的区域性难题。根据其动因差异, 梳理为四个方面。

1. 1人均耕地面积少

长期以来, 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利用造成的压力一直是耕地锐减的主导因素。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 33亿hm2, 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平均水平0. 25 hm2的47。人均耕地大于0. 133 hm2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目前全国已有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 053 hm2的警戒线。其中更有463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 033 hm2。

1. 2耕地质量差, 分布不合理

我国1. 27亿公顷耕地中的79. 2% 为中低产田。现有耕地总量中有606. 67万hm2坡度在25°以上, 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有0. 48亿hm2。耕地质量差、产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候因素、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次生潜育化和冷浸田等限制因素。

1. 3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适合耕种的荒地已被开发。目前全国现有宜农荒地3 300万hm2, 其中质量较好的只有1 000万hm2。质量较差的2 300万hm2荒地多处于边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北湿润、半湿润地区, 且分布零散, 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1. 4乡村建设无序与农村土地空废化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但由于城乡人口综合管理、土地统筹配置等相关政策与制度没有及时响应和调整, 加之村镇规划缺位, 以致对乡村人地系统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乡村建设无序与村庄空心化、土地空废化问题加剧。农村人口快速减少但村庄占地仍在增加的“人减地增”问题突出, 在人口外出较多的传统农区尤为明显。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2. 1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 才能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过程中, 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的再造与重构在所难免。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 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2. 2国家应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首要前提。首先根据农地资源稀缺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实际,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科学规划, 调整利用结构, 做到用养结合。其次是调整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因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生态建设的需求, 我国不可能做到耕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第三是应调整区域内部耕地数量平衡政策。

2.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的最终目标,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任务。土地合理利用是通过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揭示土地的结构与功能和土地利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的系统性, 正确协调好土地利用, 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与更新过程的统一。

2. 4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目前, 我国废弃地复垦利用率仅4% , 而发达国家都在50% 以上, 如采取有力措施, 可以将废弃地恢复为耕地, 或经整治可作为建设用地或绿化娱乐用地, 就可以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语

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存在耕地供需紧张、后备资源不足、用地结构失调等问题; 在质量上面临耕地自然退化、环境污损、地力下降等问题; 在空间上存在分布失衡、耕地南减北增、 瓶颈约束等问题; 在安全上则暴露出总量不安全、品质不安全、 局部地区不安全等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必须主动适应城乡转型、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的新形势, 重点要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加强土地资源整治、土地优化配置与持续利用、土地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相融合的深人综合研究。着力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 加快土地资源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 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搭建新平台、营造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石玉林.资源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3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護;整治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8-1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1 在形式上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必须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要。

1.2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针对作为生物生产所用的土地资源而言的,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和产出水平,不仅能维持现在水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质量要有所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量也应不断增长。

1.3 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使用后,土地资源利用者有一定的经济报酬才能促使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至于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子都必须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并改善土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任何的土地资源利用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那么该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是不可持续的。

2 土地资源的保护

2.1 土地资源的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在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资源的退化是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资源利用和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或简言之,土地资源退化就是土地资源质量降低的现象。

2.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土地资源的保护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种类及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是对土地资源的保存,在我国主要针对农业用地的保护,防止非农业用地的盲目扩张,主要是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实现。

二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通常指土地资源的地力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主要有对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贫瘠化的防治等。

三是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即防治土资源污染。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要达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3 土地资源的整治

土地整治是一个笼统的、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挖掘土地的潜力,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土地整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体现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形式。

3.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生态环境的治理。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归纳起来讲,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2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根据成因,破坏的土地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二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止、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而遗弃荒废的土地;三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四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废弃土地。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造成的破坏土地已达2亿多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4%。

实践证明,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做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3 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4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短缺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并逐渐显示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黄河的频繁断流,长江冰川面积的逐渐缩小,大量水土流失等,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考。我国是世界上13大缺水国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挑战、可持续、措施

我国人均水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量的1/4,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认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洞察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意义重大。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短缺

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全球水资源为14亿km3,工农业用水分别占世界用水量25%和70%。因人口急剧增长,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几年已减少25%。历来被认为资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400km3。目前1.33亿hm2耕地中,尚有0.55亿hm2为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hm2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2亿hm2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平均每年损失为200亿元,同时断流也给沿黄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

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2,减少耕地300万hm2,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

二、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持挑战

1、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在相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认识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所以尽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就按现在来说,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同时由于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

2、水资源产权管理混乱

按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水资源归国家、全民所有。这种安排在传统体制下必将会演化为国家拥有归属权,国家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使用权的结果。现实情况下国家这一所有者代表经常缺位从而导致对水资源使用者的管理不完善,表现在使用者无偿占有或使用水资源,对破坏、严重浪费水资源的使用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在存在水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使用权数量是根据使用水资源的效率原则来配置的。然而在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水资源使用权数量的配置则难以体现效率原则。由于现行水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有效的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水资源谁就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权,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辅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作用。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经济合理性依据,难以实现其最优配置,难以有效地调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3、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的地势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级降低,而水资源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等南方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6.5%,人口占全国的54%,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而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7%,水资源量仅占7%,相差很大,总的分布呈现出北方少南方多且水资源的分布相对收地形的影响较大。我国一般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地区、此处阻挡了印度洋暖流致使西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

缺乏;第三阶梯为大兴安岭、太行山第一线以东至海边,多为平原适宜大气的循环,降水量丰富;第二阶梯为过渡地带,地形差异使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均。

4、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大批量地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使得森林植被锐减,而进行农业作业又需大量的灌溉用水,森林植被的失去导致水资源的涵养能力下降,只能引地表水进行灌溉,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的抬高,造成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持续过量地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破坏地下水资源,引起地表植被灭亡、土地旱化、沙漠化。尤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萎缩,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超采荒漠化最为明显。开采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地面塌陷,危害频频发生。如我国的苏州市区近30年内最大沉降量达到1.02米,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措施

1、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措施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而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建立初始水权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合理核定基本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加价,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引导水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要求。总之,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2、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3、完善水资源的价格机制。

水资源价格机制的完善是一渐近的过程,国家应切实把“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作为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原则,尽快实现完全成本化——以防洪等社会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维护费用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当然还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承受能力、当地的资源状况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路,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崎,王浩.水资源学导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汤奇成,曲耀光,周聿超.中国干旱区水文及水资源利用.科学出版社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篇5

班级:土管101 姓名:施田力 学号:20210131 联系方式:***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经过了专题课的学习,让我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了更多的了解。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土地资源数量配置与土地资源的总量稀缺保持高度一致;(2)土地资源质量组合与土地资源禀赋相适应;(3)土地资源的时间安排与土地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区域差异,反映各地区特点,激发各地区发展活力。内容的核心是指土地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保证有限的土地供给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土地需求,要让土地资源配置在数量上具有均衡性,在质量上具有级差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在空间上具有全局性,从而实现自然协调性、经济连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工业新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新城的土地利用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持生态”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在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的控制目标约束下,实现新城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和谐发展。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从总体来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Shaxon,1998)。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不过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

差。(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3)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4)土地开垦过渡、后备资源严重不足。(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我就主要讲一下第二点。

土地质量退化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表现为整个土体毁坏或表土丧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质量下降。我国土地质量退化现状根据其类型分别表现如下:

(1)土壤侵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植被覆盖率低和植被的不断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增

加水土流失面积500 万—600 万亩,至今总面积已达17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使耕层变薄,土体受破坏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超过

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 厚的肥沃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

4000 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从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40%,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

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风力、冻融侵蚀地造成了大面积农业土地承载力减弱或

土地荒废,如内蒙古全区风力、冻融侵蚀面积占到全区总

面积的85%。

(2)土地荒漠化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 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

(3)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荒地约为2000 万公顷,盐碱耕地677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河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成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据统计,我国耕地受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面积达2700 多万亩。另外,遭受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已达2 万亩。

(5)土壤性质恶化

年代南方稻作区水稻土潜育化面积约5000 万亩,到80 年代初曾达7000万亩。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次生潜育化面积占稻田面积约20%,江西次生潜育化面积则占全省稻田面积的20%,约有600 万亩,次生潜育化是南方稻田生产

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 年,对23 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 起,污染农田4 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 亿元。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针对与这些情况,政府应该做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 :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6

论文摘要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土地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本文就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以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进程,提高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是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必要手段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及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并且还规范了管理行为,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实现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及相关内容,特别是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快速的网上报件渠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反馈和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建议,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 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如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异常艰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毛段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利用的职能。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

2.1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

我们要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2.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展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其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应该编制《晋城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尽快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2.3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实施,所以要保持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的稳定,要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又能掌握先进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技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并充实到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中。同时,一定要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其次,土地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公众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设服务型政府也必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另外,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至少要先制定出工作标准,确保现有的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2.4发挥实效,强化应用

立足应用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土地信息化才有持之不解的生命力。因此,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要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以此作为业务工作的规范。另外,一定要注重应用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今后,市局的业务培训,会议能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原则上都要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以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的成果应用。3 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7

一、环境资源概述

经过多年的发展, 环境资源研究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学科。关于环境资源, 按照当前较为普遍的标准, 环境资源根据开发利用和再生特点可以恒定资源、可耗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三个大类。其中, 恒定资源的特点是理论上储量没有上限或者过于庞大, 人类社会的开采、使用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常见的恒定资源有太阳能、潮汐能等;可耗竭资源又称之为不可再生资源, 储量有限, 且不可再生是其特点, 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资源储量逐渐减少, 最终会用尽消失。矿产资源、煤、石油等都属于此种资源。可再生资源又称之为可更新资源, 顾名思义, 该资源在消耗的同时也会不断增加、重新生成, 常见的包括各种动物、森林、草原等。在开发、开采、利用资源时, 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资源的具体特点科学制定开发计划和使用方案, 并积极发展对应的资源利用技术, 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确保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与方针

基于环境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时, 必须坚持可持续开发者利用的原则。由于不同种类的资源自身特点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就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开发、利用方针, 具体情况如下:

(一) 恒定资源开发利用方针。恒定资源的总量接近无限, 不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 更不存在消耗的说法。所以在围绕恒定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上, 要突出最大限度利用原则, 尽可能地使用这些资源, 深入挖掘恒定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 拓展其应用范围,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多的用恒定资源代替其它非恒定的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最为常见的恒定资源利用方式是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 以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 保护煤炭资源。

(二) 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方针。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用一点少一点, 如果一直使用, 终究会有耗竭、用尽的时候。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立足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利用功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由于资源有限, 就必须坚持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 尽可能推迟资源耗竭到来的时限。根据不可再生资源能否重复利用的特点, 可将其细化分作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这两种资源在开发利用时也要采取不同的方针, 对于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 要围绕延长产品使用时限进行相关研究、涉及, 尽可能增加产品重复使用的次数, 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常见的如铝质、玻璃制啤酒罐的循环利用等。对于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 则只能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时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矿产资源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一般情况下, 主矿开采的同时要兼顾伴生矿的开发, 从而节约了开采成本, 降低了消耗, 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针。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决定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针是科学控制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 务必保证不超过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 只有这样, 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古到今, 人类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既是人类全体共有的财富,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产发展的客观要件。环境资源供应是否充足、及时, 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我们在进行生产活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环境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务必要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过去单纯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资源保护, 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这样的经验必须得到总结, 这样的教训必须予以牢记, 我们人类要发展, 既要发展经济, 也要保护好环境, 只有环保质量得到妥善保护, 经济的发展才有意义。

结语

随着环境保护思想日渐深入人心, 人们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事业越来越重视。当前,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的粗放型、高耗能产业逐渐被取缔, 以新能源利用、绿色环保为特点的新型产业正在兴起。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已经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宋秀杰, 王绍堂, 张漫.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与保护, 2002.

[3]干地玛, 闫慧琴.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4, 16 (02) :47-48.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策探讨 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就可持续利用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减少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保持资本贮量不变的同时,维持人类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一种协调与共荣,既保持环境的稳定又能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以及社会可接受性。这种特征反映出来就是土地利用具有持续性,土地功能具有增长性,土地利用具有持久性。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地可持续利用,并不仅仅关系着土地本身,还包括地表的植被、生态环境、动植物生存等多种因素,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二是土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造成很大影响,说明管理不善且没有推行可持续利用战略,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还代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否持续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须的能量,土地环境受到破坏过后,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人类生存终将受到威胁。为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地形地貌,资源丰富广博。从土地总量上来看,我国的陆地总面积很大,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就我国人口数量而言,人均土地面积却非常少,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地形地貌来看,我国的山地较多,平原较少,与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相比较,我国山地所占比例最大。从土地的类型来看,土地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及制约,土地区域差异性较大。从土地应用来看,耕地面积比重低,仅有56%,世界平均水平是66%,而美国与印度的耕地面积分别是87%及84%,说明我国耕地面积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土地利用效率来看,戈壁滩、冰川、沙漠等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8%以上,同时还有一些沼泽、荒山等,开发利用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处于工业化及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8%,城镇工业用地需求总量将继续攀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大了土地的需求,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新增用地进行支撑,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很有限,各种土地利用供给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三、促进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人口合理化增长,缓解用地矛盾。土地资源本身是难以增加的,为此,促进人口的合理化增长,是缓解用地矛盾的主要措施。预计我国2040年之后,人口将突破18亿高峰,人口政策的放开无疑也给土地利用带来了压力。因此,在控制人口合理化、有序化增长方面,应当不断优化,在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也要兼顾土地资源问题。

(二)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升,强化建设落实。农田生产力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土地利用成效的提升,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强化农田水利的建设与落实,推进灌溉工程的实施,不断更新和完善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抗灾、抗旱能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缓解供需矛盾;二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综合措施,对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以此提高耕地的质量;三是推进农田设施现代化,加快机械化进程,推广针对不同土地的机械发展,并加快温室、管道等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三)促进土地结构优化,调整结构布局。土地结构优化与调整是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用地应遵循总体规划布局,保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重新分配闲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清理企业用地,在乡镇企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不合理占地的清理,走集中、集约用地以及有序发展之路;三是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发展能够优化土地结构,形成农业生产区域化、规模化的优势格局。

(四)促进土地整治的实践,改善生态条件。土地整治的开展与实践,是促进土地合理化利用,改善生态条件的关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开荒,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荒滩、荒地、荒坡,拓宽土地资源的应用范围;二是促进水土保护,通过开展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以及护林绿化工程等,提升水土保护效果,进而保护土地的质量;三是防治污染,土地污染的防治倡导的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控制污染源头,联合环保部门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整改处理,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等多种举措对已经形成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

(五)促进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土地管理。促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强化土地管理,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土地权属机制,土地权属的合理规划,是促进土地产权化、市场化运作的重要环节,能够约束土地交易,规范市场机制;二是明确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管控在中间的调控作用,在宏观调控的同时,促进市场有序进行,及时管理并处理违法违规买卖土地行为;三是强化法制建设,法律是保护土地资源不受侵犯的重要标尺,法律的进步与完善势在必行。为此,强化土地相关法律、司法监督,完善相关制度,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当中承担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随着人口数量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土地资源是具有局限性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挥更大的效用,便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课题所要探讨的问题。而土地资源优化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曹静.关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3).

[2]黄宜广,庞佑林.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4).

[3]邓琳.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高师理科专刊,2002(3).

[4]张凤荣.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9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循环社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需要在土地资源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本文拟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循环经济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到土地利用中,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作 者:梁流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刊 名:资源节约与环保英文刊名: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年,卷(期):2010“”(3)分类号:X22关键词:循环经济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0

经济发达地区低山丘陵土地持续利用和优化利用研究-以苏州市旺山村为例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丘陵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研究丘陵山区土地持续利用和优化利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发达地区低山丘陵土地利用为例,通过对实例土地利用系统(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系统总结了经济发达地区低山丘陵土地利用的经验,提出了低山丘陵土地持续利用和优化利用的标准、问题与建议.

作 者:王建国 杨林章 马毅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 名:土壤  ISTIC PKU英文刊名:SOILS 年,卷(期): 34(4) 分类号:F301 关键词:低山丘陵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优化利用   问题   建议  

土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1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

前言:尽管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然而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匮乏。但是对于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来说,能够养活我国占世界1/5的人口,因此应该注重对其的保护工作。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破坏比较严重。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此提出了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建议,以此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积极的帮助,使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得到积极的保护与利用。

一、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率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对一些农副产品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蔬菜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来源就是农村土地的攻击,而且大多数的肉、蛋、奶等,主要通过不同的农副产品转化而来。另外,很多轻工业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由农村提供的。对于我国农村来说,人口比例较大,而且保护农村土地关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应该加强对农村土地的保护,提升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能够积极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村面貌得到一定的改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所以,应该做好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使粮食供给的压力得以缓解,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目前来看,农村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低,这也属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突出表现。当前,我国仅仅有少数几个省份能够调出可富余的粮食。如黑龙江省、吉林省等,而且还有一部分省份要从其他地方调出粮食。因此,目前在我国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可耕地的数量与产量与我国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的要求不相符合。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在不断提升,而且对房屋实施翻新与扩建的现象比较明显,而很多农民的住宅面积已经比国家规定的宅基地标准要大很多。另外,对于农村村庄来说,在建设方面缺乏规范性,设计缺乏合理性,一些住宅的建设不能形成比较集中的群落,分布比较零散。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民迁居后,旧的住宅并没有得到拆除,而且也不能进行复耕,这就造成“空心村”的出现,造成土地的浪费。长久下去,会减少农田面积,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再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扩大了土地面积,而且由于一些新城区、住宅区的建设等,使得一些郊区的土地资源被圈进去。对于这种建设来说,有的是为了现实的需要,还有的也能积极体现出房产泡沫的现状。另外,一些地区对农村土地加以占用,建筑相应的住宅区,而入住率较低,因此会被称为“鬼城”。而对于这样的土地征收来说,大多数都是政府主导,征用土地的成本较低,而这会直接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困难,缺乏生活的保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这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再有,农村土地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这不利于对土地资源的积极保护。我国《宪法》、《物权法》以及《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村的土地进行规定,法律规定的国有土地以外的其他都属于农民集体,而且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相应的权力。然而,对于“农民集体”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独立主体的作用,这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位现象。因此,这一不确定的产权,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投入土地的风险,而且不利于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最后,受到人均耕地占用率少的影响,很多农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作物,会发生过度开垦的情况,而且会在追求产量的目标下,造成化肥、农药等施用量的增加,使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受到破坏,知识土壤板结,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再有,很多土壤中的残留会造成农药超标农产品的出现,这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保护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三、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率的相应对策

(一)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数量在不断增长,而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忽视了这对土地利用率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城乡之间的土地比较利益具有一定的差异,城市边缘土地成本不高。然而,对城市郊区土地一味获取,来建设相应的经济开发区,以及大学校区等,而对传统城区的改造不够重视,这会造成对耕地的浪费。根据调查,城市平均建筑容积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使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应该积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统一的土地市场。这需要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并且进行改造旧城区,对城市原有土地的潜力进行挖掘,使征用农村土地的现象得以避免;另外,还要在现代农业中加入科技因素,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使耕地利用率得以提升。此外,作为政府来说,需要对农民进行合理引导,积极整理与养护土地,借助土地整理的手段,使土地使用面积得以增加,节约灌溉用水,对农机局的使用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土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从而促进对农村土地的保护。

(二)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完善,促进土地流转

合理完善当前的土地征收制度,并且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对土地市场进行合理完善,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出来,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而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说,尽管在以往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不适合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而且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作用趋势。另外,在农村土地的流转过程中,需要积极运用新的手段与方法,使土地资源得以集中,增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合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以增加,并且使农民能够投身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中,以此能够使我国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积极的帮助。

(三)进行科学规划,严格把控土地的使用

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划分,针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将土地分成不同的级别。我国地方各级应该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并且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土地的数量与布局进行积极控制,尤其是对于农业用地,可以将农田保护区合理构建起来,对其用途的转变进行严格约束,积极保护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其次,对于耕地的保护工作来说,应该进行长期的投入工作,而且成本的投资者应该有各级政府与国家来承担。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制定科学的保护可耕地面积的举措,不论是规章制度,还是相应的政策等,应该积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积极履行相关的职能。应该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范与管理,采取科学的经济政策,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对土地的保护进行投资;此外,可以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发展进行相关服务的提供,增强农民的知识水平,使农民懂得更多的科技技术,使农村土地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得以提升。最后,还要做好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复垦荒山、荒地等等,对可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助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使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应该注重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当前农村土地资源被不合理利用的现状,作为相关政府与国家来说,应该积极制定科学的对策,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完善,对耕地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与科学规划,从而能够使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篇12

关键词:耕地,粮食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

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社会的安危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可见粮食安全是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全面建设小康、确保“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的基石。我们不仅在粮食短缺时代重视粮食生产, 而且在粮食自给情况下, 仍抓住不松劲, 居安思危, 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1974年以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先后作出过三次表述[1]。从本质上讲, 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 其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 进一步讲, 还应当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 以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实践证明, 合理有效的粮食购销体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但这一点在以往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5年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 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4.9亿吨[3]。出人意料的是1996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就突破5亿吨大关, 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总产量目标。1996至1999年间, 粮食生产连续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 其中1998年达到5.12亿吨。这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已基本形成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 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粮食储备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 粮食价格也步入低迷期。但是, 自1999年下半年起, 粮食供求状况急转直下, 尤其是2000年以后粮食减产的幅度较大, 粮食产量处于较低水平, 2002年略有恢复, 也只达到45706万吨, 较1998年减少5524万吨, 减幅达10.78%, 到2003年已降到43067万吨。据相关资料显示, 2000年以来,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00亿公斤到4900亿公斤之间, 而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徘徊在4550亿公斤左右, 粮食已连续四年需求大于产出。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250亿公斤~350亿公斤之间。

2003年9月以后, 我国曾一度出现粮食供不应求, 粮价上涨并引起其他产品如饲料、油类、肉类价格的连锁上涨,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此前连续多年的粮食供给过剩现象将在近一两年内结束, 中国将再次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三、“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㈠耕地资源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 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土地的政策, 但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1998年国家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规定对占用耕地实行补偿制度, 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 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这些法律规定无疑会对遏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发挥重要作用, 再考虑到复种指数的变化等因素, 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㈡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60%以上[4]。全国水资源总量不少,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 大部分集中在雨季, 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且浪费比较严重。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因此, 在水资源的开发和节约用水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各种节水措施的逐步推广, 已经为此开辟了广阔前景, 也预示着我国完全有可能把水资源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㈢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 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 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 光热充足, 适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但气候条件中也有不利因素, 如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年际降水变化大, 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等。近几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每年都在300亿公斤左右, 这说明我国至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果能够提高实际光能利用率,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大幅减少损失, 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的供给量。因此, 从气候资源来看, 我国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㈣科技进步因素实践证明, 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 科技进步在我国粮食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1%,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 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科技进步的增产潜力很大。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和一些专家的研究都表明, 我国的粮食单产还有约一倍的增长潜力。如果加大投入, 开展技术攻关, 改良品种, 我国有可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 实现粮食总量翻番。

㈤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 粮食生产除受以上自然、技术因素影响外, 还受到生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政策、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以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革, 1996年前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 以及2003年底2004年上半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都成为粮食增产的强大动力。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时期, 市场粮价下滑, 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可以看出, 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 也是可以加以引导和调控的。今后,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 粮食价格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影响粮食生产及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这里主要从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

㈠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供的最新数据, 1998年至2004年的六年间, 中国耕地由1.297亿公顷降至1.234亿公顷, 平均每年减少107多万公顷;而去年中国耕地净减少数量高达253.7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2.01%。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很快就会达到粮食供不应求的临界点。《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 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 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公报》指出: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耕地减少的另两个重要因素新增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 则分别只有42.78万公顷和36.41万公顷。

㈡耕地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建国以来, 除上世纪60年代粮食大幅度减产外, 与种粮面积减少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尤其是2003年粮食产量大滑坡, 更是人为压缩耕地面积的结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来, 南京市共减少耕地5.233万公顷, 超过了一个溧水县的耕地面积, 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 相当永久性地减少了66万吨粮食生产能力。在具有鱼米之乡的苏州, 仅2002年全市减少耕地10317公顷, 其中昆山就减少4831公顷。按苏州目前经济增长要求, 每增长1%的GDP就要消耗267公顷土地, 每年新增项目用地将需4000公顷左右。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 有了耕地才有生产粮食的载体, 耕地面积消失得如此之快, 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照此减速下去, 在未来20年内, 江苏大城市周边郊县耕地面积将丧失殆尽, 严重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问题。

五、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源于土地, 但是土地资源的供给是刚性的, 要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 不仅要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实现全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而从根本和长远上解决当前乃至今后的粮食问题。

㈠严格保护耕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 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土地保护政策, 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继续抓好“种子工程”, 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切实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㈡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1987年4月,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 首次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5]。强调了人类的发展, 应该“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 寻求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之后, 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它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三个方面, 即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谋求社会长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发展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内容有这几个放面。一是从生态学意义上说, 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 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二是从社会———经济学意义上来说, 是保持特定地块的特定用途, 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来源, 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 并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 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时间上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 更是着眼于未来;三是从空间上看, 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 更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也就是说, 对土地资源的享用, 不仅要求当代人之间的公平, 更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四是从系统论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 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与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相比较, 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由此可见, 如果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则必将能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9) .

[2]周小萍, 卢艳霞, 陈百明.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

上一篇: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律意识廉政党课下一篇:大学生关于宝贵的演讲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