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推荐7篇)
[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探索活动,由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材料是区域活动的根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宜的活动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因此,利用好乡村本土宝贵的文化资源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乡村资源、材料投放、农村幼儿园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成长契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园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也就决定了如何利用好乡村本土资源开展农村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关键。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创造了条件。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农村幼儿区域活动的需要。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农村地域优势,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
一、乡村材料的收集
儿童对区域游戏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材料最能吸引儿童的眼球,激发儿童的兴趣。农村的各种农作物、野花、野草、野果,根据季节变换各不相同,它们均是农村孩子的天然玩具。因此我们收集最有教育价值的乡村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第一,通过幼儿收集,激发孩子的兴趣
农村自然景色优美,四季特征鲜明,花草、树木、农作物等本土资源形态各异。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幼儿到户外、野外、家里去收集可利用的区角操作材料。如: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去收集油菜花、麦穗、麦管;夏天引导幼儿收集螺丝壳、花朵;秋天时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玉米皮、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让孩子亲身感受丰富的农村资源,在增进幼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收集材料时,既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材料库,即将材料收集起来,又可以将材料进行归类,为以后随时投放提供方便。可按质地归类,如软的、硬的;也可以按种类归类,如木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布匹等;还可以是可变性材料、不可变性材料。另外,数量多的材料可单独存放,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活动有充足的材料库存。
第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收集充实、丰富区角活动。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家园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让他们真正了解各种物品的再造性功能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
第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教师将平时用过的废旧塑料瓶拿来用作器械操,并发动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将用过的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畅游在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二、乡村材料的多元使用
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区角会有不同的用法,达到不同的目标。因此我们注重拓展思路,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率,使我们的本土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一,对一些乡村当地植物资源的利用。
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与农作物,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了烧烤用的菜品,还利用当地野花、野草一起建造了农家乐,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对于这些农村当地的植物资源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还可以引导让幼儿仔细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可以画出看到的美丽的景色,涂上漂亮的颜色,从而使他们在艺术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
独特的本土文化使得幼儿园的孩子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内容。因此,幼儿园要不断挖掘当地附近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可锻炼因素,进行愉悦的户外区域活动。例如,我们幼儿园所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唯是美丽的油菜花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组织幼儿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油菜花海,这样也就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孩子们畅快、自由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拉近幼儿与大自然的距离,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渴望,使幼儿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自主性逐步提升、运动热情更加高涨,感受了我们当地特有的文化,充实了幼儿的内心世界,开拓幼儿的视野,同时锻炼了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回到幼儿园内,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画出看到的景色,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记忆力还提升了绘画的能力。
三、乡村材料的投放
一是,教师投放材料必须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并不按照教师强调的重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材料,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的兴趣程度来选择。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并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持久性,材料投放迎合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就能尽情尽兴地进入他们所谓的研究的世界。
在一些玩具和材料的运用上,教师要注重材料之间的相互利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材料,无形中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延长了他们探索的时间,增强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拓展了幼儿思维的宽度。
二是,教师应选择多变的材料,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引下,我们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力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强调儿童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参与、互助的合作、积极的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既有探索性又有操作性的材料才会吸引幼儿。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体验次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只有在新材料的不断刺激下,才能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在在一些班的探索区投放麦管、木屑、竹枝、剪刀等,让幼儿探索这些东西的特性。小朋友饶有兴趣地尝试用剪刀去见麦管和竹枝,还可以用麦管吹木屑,在试验、比较、操作中判断物体的特性,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事物的物理逻辑经验。
总的来说,教师在挖掘乡村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时,还应注意让孩子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只要我们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角活动内容,并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会获得最大的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的教师也一定会在挖掘本土资源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一、制作绘画, 放置盆景, 营造富有乡土气味的环境氛围
俗话说:环境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我们的老师要常常有意识地创造设计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环境, 对儿童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
1.制作绘画, 激发兴趣。用具有乡村特色的原料制作成漂亮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四周, 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兴趣。例如:具有童趣的的豆贴画、布贴画、草编画等等, 零距离的呈现在幼儿们的眼前, 启发了他们探索的愿望与兴趣。
2.放置盆景, 间隔空间。我们在各个区的角落位置, 全部放置了用农村植物栽插的盆景, 或者是挂着修饰过的生活物品, 这样一来, 巧妙化解了空间分割造成的生硬感, 给活动室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开展各种活动, 多途径挖掘乡土资源
有位国外专家说过:能把竹竿当马骑, 是真正富有创造的玩具。我们在小时侯玩耍过的推铁圈、打水漂、抽陀螺等游戏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它曾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梦想与乐趣, 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 区角活动的素材不在于有多么的高档, 而在它是否有助于孩子们的发展。所以, 我们在发掘区角活动材料时, 有目的地从农村蕴含的乡土资源着手, 通过幼儿、家长、教师、社区的共同努力进行收集。
1.收集区角操作材料, 激发孩子们的认知兴趣
乡村自然风光优美, 四季特征明显, 农作物、树木等乡土资源丰富多彩。我们经常指导孩子们到工厂、户外、社区、家里去收集可以利用的区角使用材料。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 我们带着儿童去采集树叶、麦穗、花朵、麦管;夏天引导儿童收集河蚌壳、螺丝壳;秋天指导幼儿把树枝、落叶、稻草带回来进行制作活动。与此同时, 我们还引导孩子们采集种子、果实等, 特别是稻穗、棉花等, 用此来增加区角的材料,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乡村资源的丰富, 在增进儿童对身边环境认知的同时, 也引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发挥家长的积极性, 丰富收集充实区角活动
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本领, 无暇也不屑地去关心乡土材料, 有部分家长认为老师有点不可思议, 如何让家长配合我们的采集工作, 一定要在沟通上做文章;因此, 我们向家长开放区角活动, 幼儿们美丽多彩的作品、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家长们立即明白:原来家中那些不起眼的废旧物品, 原来也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好帮手。所以, 向家长们提出的收集各种物品的要求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
3.采用教师收集, 合理投放区角材料
老师收集活动区角材料, 主要是通过老师自身及老师潜在的引领作用实现的, 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采集、制作区角活动材料, 例如, 在“美食一条街”的区角活动中, 老师依据乡土资源, 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们制作了他们喜爱的烧烤、饺子、包子等, 这些手工自制的材料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欢。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活动区的材料逐渐丰富, 孩子们在开放的环境中有较多的材料, 畅游在更加宽广的创造天地间。
4.利用综合教育资源, 让区角活动走进社会
伴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 幼儿园已经由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教育, 尤其是扩大了与社区的联系, 增强了社会服务的功能, 为了满足幼儿认知世界的需要, 我们在区角活动中, 有意识地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逐步丰富孩子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以增强孩子对自身、社会、他人的理解。社区资源包括孩子周边的设备、设施, 还有工作人员、居民等。我们通过建立各种社区活动网络, 让他们把已有的经验应用到社区服务中, 获取新经验, 例如:三八妇女节, 我们组织孩子到社区工厂、医院, 为奶奶、阿姨表演歌曲、舞蹈, 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她们阵阵的喝彩声。
三、开办多种区角活动,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 我们常常动手操作, 有利于小朋友肌肉的发展。为此, 我们有目的地开办了各类操作区, 让孩子们有一定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认知区”:由小到大的种子粘贴, 水果、蔬菜、根的分类等;“美劳区”:有各种树叶贴画、各种种子制作的项链等;在建构区:“小小建筑工”们会变着法子地运用牙膏盒、牛奶盒等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计算区:小朋友又挥着笔, 来探知水果的分类、种子集合的奥秘;科学区内, 孩子们更是“潜心钻研”, 制作了蛋壳不倒翁, 在制作过程中, 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主动积极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也在逐步增强, 还能够互相帮助, 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 开发和利用乡村蕴藏着的乡土教育资源, 为幼儿园节省了较大的教育经费, 这也是符合了纲要精神。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材料的收集和活动的“创造”, 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探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收到了良好效果。
摘要:幼儿的生活家园有着广泛的教育资源;我们做为幼儿园的老师, 要善于利用和发掘乡土资源, 发挥它教育价值的独特性, 唤醒孩子对乡土资源的良好认知, 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乡土资源
参考文献
[1]刘保险.浅谈幼儿区角活动环境的创设[J].时代教育, 2013 (16) .
可以说,本土資源不失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选择。那么,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如何选择本土资源呢?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本土资源应注意发挥其教育功能
众所周知,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就拿我们凤阳来说吧,凤阳地处淮河南岸,自然景色优美,四季特征鲜明,花草、树木、动物等特征典型。诸如高粱杆、麦管、玉米皮、豆类、花生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凤阳还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明中都鼓楼、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韭山洞、狼巷迷谷、龙兴寺、卧牛湖、禅窟寺、小岗村等;凤阳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凤阳花鼓享有“东方芭蕾”之美誉,凤阳“凤画”堪称绘画一绝;凤阳还有着很多富有本土特色的游戏,如“翻单被”、“拾骨子”、“跳八方”、“老鹰捉小鸡”、“老狼几点了”等。此外,还可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挖掘一些民间资源。如:纺纱车、石磨、民间自制铁环、陀螺等,使这些丰富多样的材料成为孩子们区角活动坚强的后盾,在活动中尽情地选用与操作,从而得到发展。
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资源,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悠久文化历史和特色资源,使他们对家乡的物产、文化由衷地产生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选择本土资源应适合幼儿身心特点
材料是区角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因此,我们在材料投放时要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首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相应的“本土化”材料,从低水平到高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根据小班孩子情绪作用大,爱模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们给小班孩子投放相对单一的材料,如生活区中剥橘子、绕绒线、找朋友(袜子、手套配对)等;根据中班孩子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能遵守一定的规则的特点,我们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用绒线编辫子、用麦管串项链,滚轮胎等;根据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动手能力强、抽象思维开始萌芽等特点,我们在提供建构材料时,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如搓草绳、编草席、缝沙包、转陀螺、学画凤画、表演凤阳花鼓等。其次,应为同一年龄的不同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适应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就以智能区中分豆豆(筛选种子)为例,我们提供的操作材料层次不同,对幼儿要求也不一样。第一层次:筛选两种种子,筛选用具两种,种子的大小和用具的洞眼大小基本符合(目标是锻炼小手肌肉,手眼协调)。第二层次:筛选用具三种,种子种类也多一点(目标小步递进,加上规则和思考的要求)。第三层次:多种筛选用具,多种大小不一的种子(目测和要求更高)。每一层次相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使他们在“跳一跳,摘果子”中获取经验、习得知识。
三、选择本土资源应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的区角活动大致分成生活区、智能区、表现区、建构区、运动区等五大类。在材料投放时尽可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例如,生活区:主要是动手操作的活动,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增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如用麦管、旧门帘珠子串项链、手链;用绒线学习编织等等。智能区:主要让幼儿动手动脑,在观察、思考、尝试操作、比较和分析中发现新知识和积累经验,如有趣的树叶(区分树叶的颜色和类型);蔬菜水果拼盘;串珠珠(排序)等等。表现区:主要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本土化材料以及废旧物品进行创造表现,从而获得一定的技能,并体验成功与活动愉悦的情感。如种子、花布贴(拼)凤画、布制沙包等等。建构区:是指幼儿凭借一定的材料,进行想象构造。如用瓶瓶罐罐叠鼓楼、中都古城墙;建筑用的木条接成明皇陵古道等等。运动区:让幼儿利用一些自制体育玩具进行锻炼游戏,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动作,体验游戏玩耍的乐趣。如推铁环、踩高跷、转陀螺、跳草绳等等。
四、选择本土资源应结合近期主题目标
区角活动目标与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是教学活动的补充或延伸。为此,我们必须围绕孩子的生活,围绕学习主题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本土化”材料,也就是说配合主题教学活动,尽可能为孩子们创设主题背景下的学习性区角活动。例如:针对“爱家乡”的主题活动,可以在区角中让孩子们练习表演凤阳花鼓、描摹凤画,用瓶瓶罐罐叠中都鼓楼和古城墙,用花生壳、贝壳、沙子等粘贴“凤阳狼巷迷谷”、大包干纪念馆等精美图案;结合主题“美丽的春天”让孩子们收集各种树叶、花朵,认识其名称、颜色、不同特征并学习分类,同时用它们粘贴出“小岗村的春天”、美丽的卧牛湖等图案;结合主题“金色的秋天”,可以用玉米叶、桔子皮制作成菊花,用棉花壳染成彩色串成项链、风铃,用各种种子、落叶做做玩玩等。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因此我对小班开展区角活动有以下几点认识。
1.娃娃家
娃娃家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此外,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我觉得老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阅读区。
阅读区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这个区以图书阅读为主,如故事书是有关家庭、幼儿园生活的故事,动物、植物的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人物故事等等。还有杂志、画报。如《幼儿画报》、《幼儿智力世界》等。因为这些图书的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简单,篇幅不长。
3.美工区。
小班的幼儿在观察力、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以及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提供工具、材料时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美工区的活动必须具有趣味性,包括选材、活动方式等都应考虑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否吸引幼儿积极地参加美工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她们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4.益智区。
益智区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而且小班的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她们会用一些集合图形摆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如:孩子把一个圆形放在一个长方形的上面,便能想象到棒棒糖,因此,我觉得孩子们在摆弄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一些集合图形的进一步的认识。
为充分发挥区角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幼儿园的区角创设更有利于幼儿的各种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根据已定计划,决定在本园开展区角创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评比主题
班级区角活动环境创设
二、参评对象
幼儿园大、中、小,共12个班级
三、评比内容及要求
本次评比以区角环境创设为主要内容。总的要求是:教师通过“废物利用”为幼儿的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探究、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具体评价要求详见附件《区角活动评价表》。
四、评比时间
2012年9月14日
五、评比方式
1、本次评比活动的评委由园领导班子及两组互评。
2、评比时,各班老师将班级区角活动创设基本情况做简单的介绍。
六、等级设置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内容
区角游戏活动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建构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决定设置四个较安静的游戏区入教室。(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自然角)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教育作用
1、练习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2、培养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看、听、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图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感受、进行的模仿、学习和欣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4、学习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需求、意愿和观点。
5、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了解。
(二)语言图书阅读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
2、材料的提供
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
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
①故事书。
②杂志、画报。如《看图说话》
③知识书。如《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热带鱼图片大全》、《看图识字》、《交通工具大全》等等。
④自制图书。幼儿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自己绘制的图书。
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要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不宜复杂,篇幅不宜太长。
中班——幼儿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日常生活和人物方面的图书。图书的篇幅可以有所增加。
大班——幼儿则可以阅读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可有所增加,可以提供较多的知识书和一些寓言故事。
3、场地的设置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在语言图书阅读区地上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在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
(三)各年龄班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指导要求
1、小班
对小班幼儿,教师多采用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具体讲解等手段,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幼儿在语言游戏中能大胆讲述、学习倾听别人的讲话,培养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书、会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中班
对中班幼儿,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能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图书,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讲话。
3、大班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能连贯地讲述事情和几幅图片,能与同伴共同创编诗歌,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
二、美工区
(一)美工区的教育作用
1、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2、提供接触各种材料的机会,使幼儿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工具进行立体造型活动。
3、发展创造力、想像力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力,体验成功。
4、训练小肌肉,手眼协调,发展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美工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平面造型,如绘画(彩笔画、水彩、水墨画手指画、刷画、拓印画等)、自然材料(沙、树叶、蛋壳等)的剪贴、撕贴等;立体造型,如捏泥、和面团、纸、粘土等;自然材料造型,如豆画、石画等;废旧材料制作,如纸盒、易拉罐、纸杯等;以及结合节日活动制作装饰物,如彩环、灯笼等。
2、材料的提供
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浆糊、橡皮泥等是美工区必备的材料,但不是惟一的材料。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美工的材料也是广泛而繁多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收集、准备、提供,务求充实、充分。
3、场地的设置
美工区是一个以操作为主的区角,需要设置在有充足光线的地方。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美工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
(三)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的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教育作用
1、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了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形状,识别物体颜色,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等方面的欲望。
2、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3、在棋类游戏中,幼儿的分析、综合、推理、概括能力得到发展。
4、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及细心和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
(2)构图造型。有图形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
(3)棋类和扑克牌等。
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
(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等。(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4)扑克牌等牌类。
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
(三)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
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3、大班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
四、自然角
(一)自然角的教育作用
1、将周围环境和广泛的自然物有选择地、集中地、分层次地著地展示于幼儿的眼前。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使幼儿自由地操作和探索,弥补集体活动时观察探索的不足。
3、开阔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自然角的设计
1、自然角的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教学的需要、季节的变化及其他条件进行设计。应选择生长快、漂亮、芳香、易于成活、有果实、无毒的植物。例如三色堇、石竹、月季、风仙、米兰、夜来香等花卉;毛豆、辣椒、茄子、葱、蒜、芋头、丝瓜、西红柿等蔬菜;葡萄、枇杷、李子等水果;以及红豆、绿豆、花生、玉米等。
2、在自然角中,还可以饲养一些没有危险、便于饲养、幼儿喜欢的较小的动物。例如巴西龟、金鱼、螺蛳、蝌蚪、虾、蚕、蝈蝈、小鸡等。
3、利用蔬菜、水果等制作的各种玩具,如水果娃娃,萝卜灯等;各种贝壳、珊瑚、树叶等物品都可以陈列在自然角。
(三)自然角的管理与指导
自然角中物品的摆放应整齐、美观、干净、安全。各种物品应分门别类地摆放,植物和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应摆放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便于幼儿观察和管理。
自然角的内容和材料应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来提供。例如,小班幼儿观察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弱,因此,小班的自然角可以提供一些形态简单,容易认识、观察和管理的事物。如养金鱼、种大蒜等。而中、大班则可以增加自然角的内容,丰富种植和饲养活动,指导幼儿自己浇水、松土、清扫、喂食、整理。各班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自然角的物品,或者相互参观,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对于自然角的布置和管理,教师应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指导他们自己布置和管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区角活动;规则;指导
一、区角活动的规则制定
区角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又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指定区角活动规则的主体应是教师和幼儿,所以,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师幼共同制定活动规则的三种方法。
1、在活动矛盾中自主商议和制定。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影响该活动正常进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幼儿无法解决的,如,在角色游戏“烧烤吧”中,幼儿看到很多逼真的投放材料时,蜂拥而上发生争抢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幼儿就此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清楚地明白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如“烧烤吧”中必须有专门的烤串师傅、服务员、收银员、钱币。服务员是专门招呼客人入座、点菜、收拾桌椅的,烤串师傅是负责为客人烤出香喷喷的烤串的,收银员是负责收取客人吃烤串费用的等。由于采用幼儿自己商议的活动规则和要求,而且这些规则和要求都是孩子们切实需要的,因此,幼儿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2、在活动过程中尝试、探索和完善。活动规则是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准则加以规范,所以,活动规则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完善的。而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应急于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我们主张让幼儿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这不仅会让幼儿深刻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编织拖鞋区域活动中,幼儿玩得非常尽兴,但却没有像样的作品呈现,为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得到的答案多种多样:“只顾着编忘了老师的要求”“编完又拆了”“别人给我拉开了”……那怎样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经过幼儿的反复实践、总结自主得出:活动中要牢记活动要求,做事要有耐心,要爱护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这不仅使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应该调整为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指导。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等问题是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所考虑的。
观察内容有: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当前幼儿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
指导策略有:
1、以间接指导为主。依靠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练了,可以把动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还可以换用筷子夹软的、扁的材料等,激发新的探索热情。依靠问题为媒介进行指导。如教师要常用启发式、探寻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继续活动"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2、以适时适度指导为宜。适时是指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时、或发生纠纷问题时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区角活动与课程的融合
区角活动是课程教育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发现、开启幼儿的兴趣点,为课程教育提供支撑点。同时,也可以将课程教育中的内容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检验和巩固。如我园大班教师在科学活动课《认识人民币》之后,在区角活动中的生活区设置了“购物游戏”,将“商品”明码标价,幼儿分别扮演“店家”和“顾客”,让学生对照标价去“讨价还价”,直观感知人民币。教师还设置了“银行”,让幼儿进行“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由于幼儿缺少这样的生活经历,起初他们感觉比较陌生,可在很短的时间之后,他们就熟悉了游戏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游戏,及时巩固了幼儿在课程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从幼儿的实践操作中发现了他们认知上的“弱点”和“长处”,为以后的课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有意义的是,这个活动充实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少家长在家园互动的活动中还与教师就此游戏进行积极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强区角游戏的信心与决心。
四、自选区角自我学习,满足幼儿的主动学习需要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实践证明:幼儿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活动方式,进行着知识技能的学习。如:幼儿在选择区角时根据自己的爱好需要选择区角,有的选择音乐角去敲打乐器;有的选择扮演区,去给娃娃家的娃娃当爸爸或妈妈。有个别小女孩特别钟爱当“妈妈”,一连几天都选择到扮演区体验了生活中妈妈对孩子情感。还有的选择科学角去探索科学现象。在玩中自己探索、研究,充分积累经验,开启思路,甚至还迸发出发明创造的小火花。孩子们也正是在以操作材料为媒介的区角活动中,通过比较、验证、反省,不断从与他人关中认识、了解、发展自我。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状况,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增强责任心,积极掌握相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才能把幼儿园区角活动生动有效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彭蝶飞.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推荐阅读: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06-06
幼儿园班级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09-23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10-20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1-03
水资源利用题库11-22
如何开发利用家长资源12-09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09-21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程序10-25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06-17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