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篇1

摘要:面对越发紧张的人地矛盾冲突,在城市规划中,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问题。本文首先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然后就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信息共享;土地管理;环境保护

我国现在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以及城市的功能,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寸土寸金。可以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其使命,不容浪费与不合理使用。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本文就将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篇2

随着近年来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受其影响作为温州后花园的楠溪江流域的村镇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因土地资源紧缺, 当地村民对住房拆建的需求更加突出, 再加上对外交通日益便捷, 楠溪江古村落反而面临着被破坏日益严重的现实。因此, 对于楠溪江流域内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位于岩头古村的丽水街如何加以保护与利用, 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规划的角度分析, 为保留历史文化传统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岩头镇, 原为一古村落, 是楠溪江中游最大的村落, 后改镇制, 是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村落。元代至明代, 岩头镇曾有过数度大规模的修建, 完成全村命脉所系的水渠系统和公众建设, 村落布局规划整齐, 一直至今 (见图1、图2) 。

丽水街是岩头镇老街。其最早是丽水湖蓄水堤, 建于明嘉靖年间。建成之初, 地方宗族规定, 为了安全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 不准建屋经商。到了清代商业大盛, 贩盐的商人由沿海赴内地, 此长堤成了必经之路。清末之际, 长堤发展成今日的商店模样。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 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 扩建于清世祖顺治元年 (1664年) 的“塔湖庙”, 门面朝东, 三进两院, 后进有楼, 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塔湖庙门外有戏台, 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 内容丰富, 景观多变, 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 凝聚着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寄托着乡村文土的山情怀和耕读理想。今日丽水街, 南自丽水桥头始, 北至仁道巷, 长0.55公里。街分两面, 儿人头至仁道巷, 长0.25公里, 宽14米, 系1959年拆除两则民房拓宽, 铺成8米宽水泥路, 两侧人行道各3米, 为卵石路面。从老人亭至丽水桥头, 长0.3公里, 宽1.5米, 街东面为店房, 西侧为长河, 沿河为路廊美人靠, 倚栏俯观长河夏荷, 令人心旷神怡 (见图3、图4) 。

2 现状分析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需要有详细的现状调研及分析, 只有对历史沿革、街区空间环境、建筑环境、人文环境等历史文化要素进行系统全面地调查了解, 才能找到历史街区所蕴含的文脉。发现并了解这些要素, 是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的起点 (见图4) 。

2.1 平面布局

丽水街的平面布局特性, 简括地说是“依溪水而成街, 形如长练玉带”。整个街区的建筑布置, 基本是户户相挨, 面山临水, 依次成列, 构成一条弧月形的带状长街 (见图5) 。

2.2 空间形态

丽水街的空间形态比较简洁, 基本呈弧形状、有开合变化的连续空间, 他通过临河侧廊的开敞, 将山水之景观依次收入, 从而打破单结长廊的单调感, 形成有丰富景观变化的空间 (见图6) 。

其空间的转换与变化, 主要是在外部道路与丽水街的交通节点。在该节点空间, 都布置有可供公共活动的亭台, 或栽植华盖般的大树, 或有小桥溪流等等。构成变化丰富, 独具风格, 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街道空间。

2.3 路网格局

丽水街的道路格局为带状放射节点式的路网。一方面可以解决街区各段对外交通联系及便于人流疏散, 另一方面也可起防火分隔作用。

2.4 街区景观环境特色

2.4.1 水景——碧水环曲, 山色映辉

由于丽水湖的形成是从山溪流经蓄积而成, 因“流水不腐”之故, 水色清碧见底, 湖面平静若镜, 蓝天白云、山峰奇岩、村屋古树等等, 皆倒影明晰, 构成水中画影。其次, 丽水湖水形态曲折弯环, 两岸树木庇荫, 水色清碧, 溪流不断, 又构成一派美景。

2.4.2 山景——奇岩耸立、层峰叠翠

丽水街东岸只要稍稍驻足展目远望, 左可见捕楠溪江风景区奇景之一“美蓉三冠”, 右可观缓缓峰峦层层相叠, 虽在数十里之外, 但景色都尽收在丽水街内。文峰塔又可与屿山构成一景。

2.4.3 绿景——翠色苍古浓荫郁郁

丽水街的绿景特征表现在“古意”上, 塔湖庙及丽水街, 周围的“古树名木” (如古香、古苦槠等) , 不仅是岩头丽水街沧桑岁月的见证, 而且是丽水街一大“树景”。水边零星的绿树以及民居房前屋后或石墙坦上的花木竹树也构成一景。

2.5 人文景观荟萃

丽水街的人文景观有:古亭古桥、古寨古墙、古宅古院、古庙戏楼、古店铺古祠堂等等。此外, 以卵石铺就的丽水等路, 也是令人称叹的一大景观。除此之外, 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习俗, 有些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特征, 若经深入调查、发掘、整理, 民风民俗自然也成一景。

2.6 存在问题

2.6.1 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 丽水街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仅通水、电, 居民生活饮用水为自来水, 而洗涤仍利用自然的溪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缺少统一而有组织的排放管网, 家庭也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 生活燃料部分家庭使用罐装液化气, 大多数家庭依然使用煤灶。

2.6.2 卫生环境

丽水街的卫生条件较差, 居民生活垃圾任意投放, 尤其是靠近老人亭附近, 造成了丽水湖水体污染, 河道淤塞, 蚊蝇飞舞。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同时, 对丽水街道原有的秀美景观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 规划对策

3.1 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是以保护为主, 充分发掘丽水街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 保护丽水街原有的历史特征, 保护地形、水体、景观、建筑、环境以及布局格局风貌的完整性, 并将其与楠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以保证丽水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延续性。

3.2 总体布局规划

3.2.1 丽水街的性质

自然景观与传统历史风貌景观相结合, 居住与特色商业相结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与适度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具有楠溪江特色的重要历史街区。

3.2.2 保护规划范围

以丽水街两岸为中心, 北起老人亭, 南至汤山, 东起第一条新街, 西至花前街。规划范围面积为8.25公顷。

3.2.3 规划结构

丽水街的结构形式为“一轴两带六区”。“一轴”, 以丽水河作为整个保护区的一条主轴线, 既是整个街区布局的空间轴线, 又是风貌景观的控轴线。“两带”, 分东带与西带, 是以丽水河东岸丽水街和西岸中央街与浚水街分布的传统民居的两个风貌带。“六区”, 按功能分成“南入口区”、“北入口区”、“核心商业区”、“双池区”、“后入口区”、“塔湖区” (见图7) 。

3.2.4 功能分区

(1) 南入口区:以旅游接待管理为主, 并设可供几十辆停泊的停车场。此外, 还有旅游商业店面、丽水湖风景区管理会等。

(2) 北入口区:由献仪门、老人亭、寨门、康乐亭、路亭等景观建筑组成。

(3) 核心商业区:以公共性建筑、戏台、金化亭辅为主, 还有特色旅游包含的芙蓉楼。

(4) 双池区:以丽水客栈和倒影楼为主的建筑及与鹅池、文峰祠公共设施条件 (水、电、煤、卫、生活垃圾处理) 、室外公共活动空间、配套服务设施 (中小学、幼托、医疗、邮电、零售服务等) 。

4 建筑整治规划

为了有效、经济地保护丽水街, 规划根据现状将丽水街历史街区地段中的各类建筑分为保护、改善、保留、整饬、拆除、重建六大类的整治模式, 实施街区的保护与改造 (见图8) 。

4.1 保护

主要对丽水街重点保护区内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根据具体建筑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接官亭、塔湖庙、嘉靖石桥、丽水长廊、古寨墙等文物景点以及沿湖或沿寨墙的质量和风貌都较好的建筑, 采取整体保存的方式, 不断加强维护维修, 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整理修旧如旧。

4.2 改善

对丽水街内的非文物历史建筑, 尤其是古民居等,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 如原有建筑结构保留不动, 局部修缮改造。保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 治理外部环境, 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4.3 保留

丽水街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间修建了一批建筑, 多为砖混结构, 质量较好, 但对整体历史风貌没有影响、或与周围环境冲突不大, 由于近期无经济能力搬迁, 采取暂时保留的处理方式。但对其中与街区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或有碍观瞻的部分进行立面装饰和适当改造。

4.4 整饬

在丽水街范围内, 尚有一些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现代建筑, 对整体历史传统风貌具有极大视觉破坏的建筑设施或广告招贴等, 对这部分建筑必须对其在建筑高度、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治, 恢复历史传统景观特色。具体处理可分为外观保留、立面改造、屋顶改造、降低层高、调整局部装饰。

4.5 拆除

对丽水湖北岸以及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对整体传统风貌影响较大、有碍观瞻的建筑, 采取拆除的措施。其用地或根据历史进行复原, 或作为庭院绿化种植。

4.6 重建

对修建于解放前后的一些建筑风貌或建筑质量欠佳, 外部空地杂乱, 使用频率不高, 或使用功能不再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地段和建筑, 可根据各用户的能力, 按照岩头当地乡土建筑形式进行改造, 并采用乡土建筑材料加以重建。

5 保护利用规划

通过对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 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历史与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城镇布局与街市空间形态、居住空间形态、建筑形式、自然山水林木风景等各方面的研究发掘, 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具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 来规划设计“丽水街”的合理利用方法。另外, 在楠溪江风景区大背景环境下, 把“丽水街”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旅游名胜地来对待, 恢复和增设有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适度增加相应的观光游览接待服务设施 (见图9、图10) 。

5.1 景点开发

丽水街旅游观光景点的开发, 有依据地恢复丽水街历史名景, 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历史文化, 结合具体街巷、建筑, 形成可观可游的景点;此外, 根据具体服务设施的内容, 结合历史环境的修复营造与丽水街风貌协调的过渡性景观。

5.2 旅游项目构想

充分利用当地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 将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内容, 发掘整理, 形成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旅游项目。对丽水街来说, 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用地限制, 旅游项目以“居游”为主, 适当开发一些具有展示性和小规模参与性的项目, 如唱大戏、闹水上灯会、搞庙会等等。

5.3 旅游服务设施设置

5.3.1 设施内容

丽水街的旅游设施, 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 具体的设施内容有:芙蓉楼、丽水戏院、家庭客栈、书院、金记店铺等等。

5.3.2 设施设置

丽水街主要小型个体以家庭式商业服务为主, 内容有旅游食品、饮品、小型餐饮、小型家庭旅馆等。丽水湖的两岸, 以具有较大公共活动的接待内容为主, 如戏院、客栈、书院等。

6 结语

丽水街区北端在今年通过立面整饬及道路景观整治将打造成旅游文化商业街, 它将连接南端丽水街形成一个新旧街区整体互动式开发, 与“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宝”苍坡村串成一线形成三个经典历史文化村落, 实行了联体开发建设, 形成一个较大的古村落精品景区。丽水街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合理, 将为楠溪江流域其他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起到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 (见图11、图12) 。

摘要: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丽水街由于受自然地理形胜、历史文化厚积、传统生活民俗独特等因素的影响, 街区平面布置、空间处理、道路网络等形成其独具一格的特点, 是楠溪江中游古老的乡土文化特色风貌典型代表。丽水街区规划原则是以保护为主, 充分发掘丽水街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 保护丽水街原有的历史特征, 保护地形、水体、景观、建筑、环境以及布局格局风貌的完整性, 并将其与楠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以保证丽水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延续性。其保护与利用规划包括对丽水街的性质定位、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建筑整治保护利用等内容。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

参考文献

[1]胡友斌, 李皓晟.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对策[J].规划师.2004 (12) .

[2]赵勇, 骆中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建设;利用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势必要进行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能够充分有效,但在目前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全面、不协调等问题。

1、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

城市规划的主要职责归属于规划管理部门,而城市土地的利用归属于土地管理部门,随着国家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视,已经在很多法律条文上明确规范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但其实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两个管理部门脱钩的情形。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如何释放城市可用土地压力等,而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在于土地管理工作,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地买卖等。因两个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的情况,就容易造成工作误差,既影响城市规划工作,也影响城市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这些城市规划的空白地区,往往已经列入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当中,如果两个部门步调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很容易造成“未批先建”现象的大肆泛滥,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旦这些地区被列入规划区域,那么拆除工作将是摆在规划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未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

一般来讲,城市规划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收益既可以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收益难以满足城市规划的资金需求,制约着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在城市土地的出售过程中,将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既能实现土地收益,又可以便于开展城市规划建设,但部分城市为了单纯追求过高的土地收益,将城市土地高价出售给地产商,其中不乏一些原本用来规划建设绿地、公园、广场等公共用地部分,虽然在资金上支持了城市规划工作,但却也阻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

3、城市规划制定存在随意性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程,城市规划一旦通过,并准予实施便具备法律强制性,不得随意更改,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内容时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验证和考察。但部分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普遍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浪费了土地资源,浪费了城市规划资金,另一方面也让城市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在城市规划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盲目地追求形象工程,在城市规划中进行不必要的开发,如不考虑城市人口的密集度,盲目设定大型购物广场,这样既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还有部分城市在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对城市特色的保护,尤其不注重对城市古老特色的保护,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格,使城市丧失了自身特色。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科学合理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特别是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汽车增长等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等,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增加土地收益。但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未顾及城市已有的绿化景观,而是盲目追求新颖,不分区域不分场合构建大面积的草地、绿化植被等,甚至不惜毁坏城市固有的绿化景观来构建统一的绿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规划的资金投入,造成了城市规划资金的浪费。这种规划方式,还容易对城市的林木资源造成破坏,特别是一些比较有历史感的古木,因不符合美观的考虑,被人为砍掉。还有部分城市在进行绿地规划时,不切合当地实际的人文、气候、土质等因素,盲目引进一些稀有物种或外来物种,并在绿化完毕后,未进行及时的园林保护,造成了这些苗木的死亡,也造成了绿化规划的重复性建设。

二、城市规划的合理思路分析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实现两部门的统筹结合,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1、构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

城市规划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做到信息共享,搭建两部门便捷迅速的信息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才能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实施。城市规划部门与土地部门应该构建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内容互通、会议议程并行等多种方式,实现两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在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时,可实行两部门联合与会的制度,共同探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特点,确定阶段性的合作重点和既定目标,保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同步协调进行。

2、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与城市规划的是否科学合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形,来优先确定规划区域,以确保及时地实现该区域的土地增值,对于一些城乡结合部等土地增值不明显的地区,可以列入城市规划议程,进而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序开发。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遵循对城市景观、城市文物、城市标志等人文建筑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重视,不能以破坏来建设。在制定城市规划内容时,可以参考一些先进的经验或方法,在突出城市特色的条件下,进行合理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通过旁证会、论证会来广泛吸取群众意见,规划方案制定后,要及时通报,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严谨。

总结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沟通,确保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市景观、城市特色、绿化植被的保护,同时注重提高城市土地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年1月;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篇4

四川理县孟囤河景观资源与开发利用规划

孟囤河位于四川理县上孟乡境内,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和自然环境,铸就了丰富的景观资源.近年来,笔者参加了<理县孟囤河自然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规划>项目,对其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成因、组合方式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划分出2大类、6亚类、16小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初步评价,并从旅游项目产品、旅游线路、解说系统、形象策划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

作 者:郭建强 GUO Jian-qiang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双流,610213刊 名:四川地质学报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CHUAN年,卷(期):29(z1)分类号:P5关键词:四川理县 孟囤河 景观资源 旅游规划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规划 篇5

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又往往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就是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分布的差异,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使得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形成多种资源生态环境。

3、可更新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更新和循环的,这是区别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自然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给、不断生长、永续利用。合理运动和保护,才能不断更新和循环。

4、不可逆的发展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

5、可培育性 看,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和转化而形成各种农产品的过程,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农业生产也是劳动者参与的社会经济再生的过程。

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效果,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自始至终收到人为的调节和控制,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自然界存在的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农业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你哦工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

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内涵:

1、气候资源 提供并保证或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产量的光、温度、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组合特征,称为农业气候资源或气候条件,包括光能、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及天气灾害。

2、水资源 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有较低的可溶性盐类并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叫水资源。它通常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市一中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以地表水为主,以大气降水补给来源。

3、土资源 土地是地球表面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广义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多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早地、内陆水域、沿海滩涂。

4、生物资源 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天然生长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称为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品种资源、林木资源、草场资源、水产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珍稀生物资源、天敌资源。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组成农业自然资源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2、地域性 由于地球与太阳位置及其运动特点,地球表面海陆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培育和改造的,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6、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农业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以及生物的种类、生产力、蓄积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性。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2、宏观全局,3、远近兼顾。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一下几种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

2、宏观全局。

3、远近兼顾。

4、用养结合。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

1、光、热条件优越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优越,光能资源丰富。

2、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则受大陆气流影响。季风气候还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夏季风和冬季风每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都不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气温冷热变化激烈。所以我国干旱、洪涝、低温、霜冻、干热风、冰雹、台风等天气灾害频率高,农业生产不稳定。我国农业的水资源特点:

1、河川径流总量大。

2、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工配合不协调。

3、年内、年际水量变化大。

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1、农业用地比重小,耕地的比重尤小。

2、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的相对数量少。

3、后备土地资源不多,非农占地情况严重。我国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化。具世界第三。

2、动物资源种属繁多。

3、经济真菌资源品类丰茂。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1、特有种和珍奇种类较多。

2、华中和华南区所产野生动物色彩绚丽,富于光泽。

气候、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结构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

向和进程。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特点:

1、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

2、农村经济底子薄,扩大再生产力低。

3、农业现代化装备有一定基础。

4、农村交通运输不发达,自给半自给经济比重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果利用的合理,可以持续不断更新地位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如果不合理运用,使可更新的资源失去其更新的条件,破坏生态平衡,则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会带来祸患,在人类史上,这种教训是深刻的。自然资源采取掠夺性经营,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和水产资源衰退,早场退化等恶果,形成恶性循环,其表现在几个方面:

1、种植业盲目滥垦,广种薄收。

2、林业集中过伐,重采轻造。

3、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

4、渔业重捕轻养,遭鱼滥捕。

5、地下水资源超重量开采,江河水源污染。

6、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稀物种频临灭绝。

合理运用农业资源的基本途径:

1、树立人口、资源平衡的观点,实行资源节约型集约化营运。

2、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改善资源生态环境。

3、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

4、坚持分区化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我国目前资源不足,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严重,必须做好一下几点:

1、制止对资源掠夺性经营,提高林地、耕地、草地、水面的单位面积。资源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宜的发展农业。

2、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实行多热高产,缓和人多地少矛盾。

3、建立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缓和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1、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按照价值规律来控制非农占地。

2、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行多熟制。

3、坚持不谢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有计划地政治各种低产土壤、低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挖

掘耕地的内涵潜力。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开源与节流并重:积极兴建新的蓄水引水工程;长期坚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方针。改明渠输水为管道输水,改进灌溉技术,减少用水损失,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力。

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同意,改善资源生态环境注意问题:

1、对待生态平衡,要有发展观点。

2、对评价生态系统,要坚持实事求是。

3、改善生活环境,必须与发展生产相结合。

4、扭转生态环境恶化,是一规律的研究,以及农业区域划分和各个生产部门布局、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则是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的基本手段。农业区划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贵在综合、重在协办。

2、战略性和超前性。农业发展的超前性和战略性才能满足农业宏观决策、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匹配性。

4、长期性与阶段性。

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

1、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论。

2、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

3、人类关系理论。

4、农学生态经济理论。

5、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

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量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而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

怎样搞好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1、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2、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我国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项长期战略任务。

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要正确处理一下关系:

1、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关系。

2、旱地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关系。

3、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关系。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归根到底,是要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产出。

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能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把料的作用最为显著,国外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影响农作物产量诸因素中,60%取决于土地肥。

坚持分区分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注意问题:

1、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的适合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条件的合理性。

2、扬长避短要兼顾趋利、利用与保护,目前与长远关系。

3、发展地区优势要从全国、全局着眼。

农业区划: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应用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分区分类研究农业发展战略的一门科学,叫作农业区划。

农业区划的性质:

1、实现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

2、着重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农业区划是以农业的地域为客体。

农业区划的主要作用:是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甚优势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的地域分异因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

农业区划是由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

农业区划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而各种地域分异要素发展演化

农业发展预测理论。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农业区位论。

3、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基本内容是人口、资源、环境和保持平衡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本点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农业中,老公地域分工体现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离不开区面的协助。

2、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的区域农业少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3、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农业区划通过这一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充分发展各地区的优势、把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合比较适宜地区,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可能多的产出。农业区划的内容:

一、分诶农业区划

1、农业发展条件,2、农业部门区划,3、农业技术改造区划。

二、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

三、分级农业区划。

目前我国已经进行并取得成果的主要有:

1、中国地貌区划、2、中国农业气候区划、3、中国水文区划、4、中国植被区划、5、中国土壤区划、6、中国土壤浸浊区划、7、中国土地利用区划、中国自然区划、8、自然保护区区划。

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一、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城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成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放。

二、农业区划方法不断更新: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试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式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

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主要表现在: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手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国外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1、动态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2、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3、定量农业区划研究。

4、农业不利因素整治区划研究。

5、农村功能分区研究。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按其形成因素,可以分几个方面:纬度地带性差异、经度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

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地形、地貌、地势起伏等对光、热、水、土和生物等条件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差异。

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南到北分9个温度带:北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农业生产布局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以致农村工业等生产部门,以及各业内部的各种生产门类,在种类和数理上的地区安排。

为何以及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结构: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意义,2、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主要依据,3、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若干原

则,种植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1、改变粮、饲不分的传统习惯,改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

2、主攻中部地带、中产田,从地区不平衡性中挖掘耕地的内部潜力。

3、分区、分类实现粮食商品化,以前设商品粮基地位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因地制宜、适当集中、何瑶布局,建设好一批优质高产的经济作物商品生产基础。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产品供需矛盾尖锐的国情,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饲料生产淮海平原、新疆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

2、油料作物:我国油料作物生产。

3、糖料作物:我国长期不能自给,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

4、麻类作物:黄红麻是我国主要麻类作物。

5、烟草:烟草生产包括考验、晒烟、琼烟。以烤烟为主。提高饲料转化率上增加畜产品主要途径:

1、发展优质饲料,提高饲料的蛋能比。

2、建立饲料工业,发展配合饲料。

3、合理调整畜禽结构,我国弄去牧业以猪为主。草原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利用,主要变现在:

1、按照气候、土壤、草场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想结合的原则。

所谓生产要素的创新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改良,和新兴生产要素的输入两个方面。农业区域开发包括:智力开发、科技开发、资金开发、农用工业建设、农业工程建设、交通开发、农村能源开发。

发展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1、有利于充分利用各个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和商品率。

4、有利于建立生产、加必须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包括饲料粮在内的粮食总产量的增长,2、保持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与产量的稳定与提高。

3、兼顾饲料作物质量的改进和数量的增长。根据这些原则,西北农业大学初步研究了山西饲料三个主要粮食产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统销压迫定购,议价冲击评价,退回同构和地区封锁现象在各地相继出现,进一步加剧矛盾,陷入进退威固的困境,正对这些问题对策:

1、分区、分类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通过国家客观控制下的市场调节,改变粮食借个背离价值状况,使农民种植粮食有利可图,增加争产的内在动力,并使粮食社会消费量有所节制。

2、实行粮食分区调整,并建设商品粮基地为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3、加强国家对粮食供需的宏观控制,建立各自范围内的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稳定粮田面积,调整粮食内部结构,要掌握“三保”原则。实行粮食“三保”原则:

1、保高产作增长。

2、保细粮作物。

3、保豆类作物。经济作物的共同点:

1、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严格。

2、绝大部分属商品性生产,要求高、优质。

3、技术性要强。

4、市场需求和粮食供应状况的反映比较敏感。

发展经济作物集中的基本原则:

1、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潜力大的地区集中,2、要考虑社会条件,尽量向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比较好,建设容易、投资小、见效快。

3、集中地区要考虑粮食自给的保证程度,或调剂的可能性。

4、比较大的面积上尽可能相连成片,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一批主要经济作物的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先有几种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如下:

1、棉花: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也是生产波动较大的经济作物,主要是黄

惊醒畜种和瓶中区域划分,充分发挥不同牧区的各自优势。

2、根据草畜平衡原则。

3、根据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特点,发展季节性畜牧业,提高草、料的幼小利用,扭转“冬瘦、春死”的状况。

4、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可以成倍、十几倍提高价格。渔业生产要致力于充分利用天然水面,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

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投资效益,一定的地域单元为对象,有重点、有不足的利用开发区域资源、整治区域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实行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写作,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区域农业商品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的两个“转化”,成为农业区域开发。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农业区域开发是指以农业区域而不是以行政辖区为单元,是指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而不是单向开发。

农业区域开发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广度开发是指开发尚未经人类利用的资源,发掘资源利用的外延潜力。

深度开发是指对已经开发利用尚不充分、不合理的资源,实行集约经营,深挖资源利用的内涵潜力。

资源保护是指对超负荷利用而导致衰退的资源要加强保护和进行人工资源增值,恢复和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

环境整治是指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加强整治。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程序:调查、规划、评估、试验。

农业区域开发的若干原则:

1、统筹安排,择优开发,坚持效益领先的原则。

2、按照“补偿原则”,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

3、生产要素创新与配套开发的原则。

4、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工、运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5、有利于集中连片建设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黄淮海区平原。我国粮、棉、油的主要产区之一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大部为黄土覆盖的高原和丘陵沟整,水土流失严重。

2、气候属北温带向中温带及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光温条件较好,干旱威胁很大,3、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困难。

4、农村经济贫困,温饱尚未完全解决。

农业生产基础特征与存在问题:

1、早作农业为主,夏粮比重高。

2、坡耕地比重大,粗放经费,广种薄收。

3、农业结构第一,商品经济不发达。

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1、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实现并保持农村粮食稳定自给。

2、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建立具有优势的农村产业结构。

3、从合理利用土地入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开发治理的重点和目标:

1、汾清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2、渭北陇东早原的农业开发。

3、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水平高,总量大,商品率高。

2、以水田为主的 具有传统的精耕细作特点,并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种植业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体。

3、林木渔业比较发达,与农区关系密切。

4、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5、农业生产发展尚不能适应本区经济发展需要,存在着多方面矛盾。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光热资源丰富。

2、土地资源数量多,质量好,农林用地少。

3、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水严重不足。

4、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过程强烈,农林生态环境脆弱。

5、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锋不变,农村经济比较贫困。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

1、农牧并重,以农为主,建立自给性与商品生生产协调发展的高度集约化农业。

2、节流为主,节流与开源相结合,建立节水农林体系。

3、以提高单位为主,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荒地资源。

河南省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篇6

河南省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在评述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标准对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基于各地的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从开采总量控制、地热井规划布局、开发利用现状分区、资源利用优化配置、资源勘查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等五个方面对河南省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科学系统规划,为充分发挥河南省地热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并避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作 者:王心义 黄丹 WANG Xin-yi HUANG Dan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刊 名:地下水 英文刊名:UNDERGROUND WATER 年,卷(期): 31(6) 分类号:P314.1 关键词:河南省   地热水资源   评价现状   开发利用规划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篇7

丹霞地貌是一种发育在红色陆相碎屑岩 (砂岩、砾岩等) 基础上, 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 全国25个省区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577处[1]。由于丹霞地貌地区地形奇特, 风景优美, 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孕育和沉淀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使丹霞地貌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风景名山的地貌类型[2]。目前, 我国的15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 有26处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构成, 占全国风景名胜区的17%;全国29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 有6处具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型风景名胜作为一种重要风景资源, 探讨其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 面积292 km2, 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 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杰出代表。2010年8月, 丹霞山风景区与其他五处丹霞地貌风景区联手申遗成功, 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 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剖析, 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

2 丹霞山风景区特点及保护利用诉求

2.1 自然保护的严格要求

丹霞山风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对资源保护的要求严格。在丹霞地貌核心区, 沟壑纵横, 崖壁直立, 森林茂密, 藤蔓交织, 通行极为困难, 目前仍保持着较完好的原始生态群落, 尤其是很多山崖顶端, 历来无人可达, 生态系统完全是无人干扰的原始状态, 存在大量的生物景观。无论从景观资源的价值或是作为自然保护区的要求, 风景区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都肩负重任。

2.2 旅游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矛盾

丹霞地貌地区多数位于城郊或者远离城区的山区, 经济条件欠发达。丹霞山风景区就地处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增长、生活条件改善是当地人们的迫切愿望。丹霞山优越的资源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条件, 同时它也是旅游经济的基础, 需要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保护, 控制旅游开发的度和把握发展方向, 避免人类的活动给宁静的山林带来喧哗和破坏。

2.3 风景游赏内容的组织和开拓特殊性

丹霞山是壮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 其特点是山块离散, 大多呈孤立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形态。山块由不同尺度的赤壁丹崖坡面组合而成, 整体上一般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坡面特点。锦江和浈江蜿蜒穿过丹霞山风景区, 沿途形成丹山碧水、村落田园组合景观, 构成优美的山水风景线。

2.4 资源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复杂

丹霞地貌区一般有河溪穿过, 沿河盆地平原中乡村田园点布, 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成中国式的风景特色。丹霞山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风景区控制范围内分布20个行政村, 约280个自然村和村民组, 有村庄居民三万多人[2]。如何处理风景区的乡村社区问题, 是风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成败的关键, 否则不仅背上经济包袱, 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照顾原住居民的利益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推动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 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 丹霞山风景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对策

3.1 应用生态扩张模型, 划分风景资源空间利用等级

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总是一对矛盾体。丹霞山的发展实践也表明, 在对风景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中, 人的活动和建设给敏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破坏。为妥善解决这一矛盾, 规划采用生态扩张模型, 在尊重生态核客观分布和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 重点分析丹霞山风景资源“大分散, 小集中”的空间组合特点, 将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四个生态核作为景区核心。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四个生态核, 并通过生态扩张推动全区的生态恢复, 让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河谷平原农耕地带, 或生态核的边缘部位, 以利于保持原生资源环境的完整性。

在生态核划分和保护的前提下, 尊重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规划除了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划定风景区的四级保护区外, 还结合开发利用功能构思, 针对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利用强度进行划分。将生态核划分为禁止开发的区域, 将远离生态核的边缘地区依次划分为适度农林开发和轻度乡村旅游开发的区域、生态保护和观光适度发展旅游的区域、沿江和外围主要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区域、主要发展山地观光的区域以及外围乡村和休闲度假发展区域。丹霞山的高质量风景资源主要集中在风景区边缘与沿河两岸, 因此未来游赏利用的部位主要在边缘地区和河谷地带, 同时也保护了风景区内部生态核的原生态环境。

3.2 与风景区内部乡村结合, “区内游区外住”的服务设施布局

按照世界遗产地的标准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保护有管理的要求, 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贯彻“区内游区外住”的规划思想, 依托位于丹霞山南北的韶关市和仁化县城, 将大丹霞山风景区纳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体系, 减少风景区内部的服务设施建设量。

服务设施系统划分为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服务村、服务点四级。南北两个服务基地分别是韶关市区与仁化县城的延伸, 南北走向的内部景观道路联系着服务基地, 在景区中心位置结合夏富村形成夏富服务中心, 在景区外围东侧规划周田为区外的服务中心, 南部建设湾头服务中心;9个服务村基本辐射主要旅游活动区;服务点与自然村、景点结合布置, 在黄竹形成乡村服务带。此外, 沿风景区范围线的外围还有若干休闲度假区。这样, 风景区服务基地 (南北入口) 、服务中心 (除夏富外) 和休闲度假设施均布局在风景区以外的区域, 以利于保护风景区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态。唯一位于风景区内部的服务中心——夏富服务中心建设原则是尽量不扩大原有村庄规模, 不改变原有村庄风格, 在旧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美化, 新建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的风格统一, 在保持传统乡村风貌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绿化建设。风景区内所有服务中心、服务村、服务点均与村庄结合, 既有利于将居民社会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统一, 也最大程度保持风景区原生态环境。

3.3 运用视线安全格局理论构筑景观系统, 分单元组织游赏和分区管理

丹霞山风景区景观的多样性需要运用视线安全格局理论对风景区中景观视线最敏感地段进行判读, 以便对重要地区景观进行重点改善和维护。丹霞山作为山岳型风景区, 非常重要的观赏位置是在山顶鸟瞰全景, 选取巴寨、姐妹峰、长老峰、羊洲寨、朝石顶、金龟岩、风火岭等多处制高点为视点, 运用GIS技术进行全区的可视域分析, 确定风景区可视域高敏感区。保护景观视觉质量较高的地区, 控制影响视觉的区域, 建立景观视线安全格局, 并以此确定风景区标志性景观作为观光游览节点, 构筑景观系统。

丹霞地貌的离散性决定了景观单元和游赏系统组织的复杂性。首先依据景观特征的异质性和规划分区, 分为以典型而奇特的丹霞地貌风光为主体的丹霞山景区;以古石窟寺遗迹和众多古山寨为主体的韶石山景区;以大体量丹霞山块为主体的巴寨景区, 以飞花溪峡谷、飞花瀑布和梁状丹霞地貌山块为主体的飞花水景区, 以梁状丹霞地貌和大面积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主体的仙人迹景区, 以山水田园风光组合曲流峡谷为主体的锦江风光带, 以低丘平原为主体的浈江风光带。其次, 在景观分区的基础上对各区进行景观单元组织, 划分为21个景观单元。在景观单元中根据风景质量和景观敏感度不同, 分单元规划观光步行系统和科考步行系统, 形成21条游览线路。游赏系统规划和线路组织以多级景观控制点和多级游赏系统的开发模式, 在管理上也必须执行分区开发、分区组织、分区验票的管理模式。在注重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结合分区开展地质科教、自然与文化观光、生态休闲、乡村体验、山野考察探险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生态游赏活动, 使丹霞山绝妙的风景资源永远地造福于人类。

3.4 风景区发展与乡村建设一体化

风景区发展和资源保护不能以牺牲居民致富求新的权益为前提。在重视风景区保护和建设的同时, 必须关注风景区内乡村问题的解决, 关切农民脱贫致富的前景[3]。规划贯彻“风景区发展与乡村建设一体化”的理念, 全面推动风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农民参与到风景区发展建设中来, 将乡村田园和农耕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风景资源, 把农民经营旅游项目作为一种服务补充, 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 促进风景区与乡村社区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控制风景区内常住人口, 并结合旅游服务区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参与资源保护和旅游服务, 改变乡村产业结构, 有步骤地引导乡村人口向服务中心有效聚集, 形成乡村休闲社区。

4 结语

风景区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体, 丹霞地貌型风景区更具有资源利用多样性和风景资源离散性等特点, 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丹霞地貌的特征, 把握主要矛盾, 有针对性地进行空间规划、游赏组织和开发利用, 以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虽然不能概括所有丹霞地貌型风景区的所有特征和问题, 但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对其他丹霞地貌型风景区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通过对典型个案特点及诉求的剖析, 从游赏单元组织、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 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貌型风景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黄进.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J].经济地理, 1999 (S19) :31-35.

[2]彭华.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 1999 (S19) :1-14.

[3]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0—2025) [Z].2010.

资源保护利用与规划 篇8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 利用现状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37-02

1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农村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已成为事实。因此,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耕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致使耕地资源有所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耕地数量的不足且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1)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不符合该地区的自然结构;(2)部分村庄的发展规划较滞后,对农户居住点的布局欠缺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闲置,农村土地资源不能被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利用。

2.2 土地质量下降,资源利用可持续性低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稀缺,需要科学的利用和有效地保护。但是近些年,农村土地质量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存在不合理之处:(1)在土地耕作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2)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开发和过度垦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土地出现沙化和荒漠化现象;(3)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缺乏防污治污的相关技术与措施,致使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土地荒废。

2.3 土地耕种经济效益差,集约化程度低

集约化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使得农村土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耕种的不良经营状态,这严重偏离了对农村土地实行优化配置的效益目标。农村土地耕种的经济收益差,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2.4 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普遍存在着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用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分布零散且大多分布在水土光照等条件不好的地方,资金投入多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若对其采取大规模地开垦进行农业种植,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会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少,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等频繁发生。

2.5 农村外延扩大,“空心村”浪费土地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村民们建房积极性比较高涨,有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现象,致使大多数村民废弃村落老宅而将新的住宅建在村庄外围或靠近城镇的地方,这些地方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方便。但是旧村庄内却存在大量闲置的农用土地,进而形成了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空心村”的涌现,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这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hm2左右,多在0.200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

3 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3.1 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并且要以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为出发点,在农产品供给和形成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要求的结构和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引导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要求,为土地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3.2 完善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为了充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治理开发农业荒废资源,就必须完善水利设施条件及配套建设;(2)加强各部门的宏观调控,对土地进行分区开发,综合治理沟系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农田面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3.3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采取土地整理等方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土地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在农村建设中将住宅分散和容积率较低的居住点集中到一起。在合理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始终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制定各类农业用地的规模与标准并且科学地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

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1)将分散在不同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过流转后合理合法且有序的向农村土地使用者集中;(2)在农村土地集中布局的同时也要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大力发展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向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实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目标,为农户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农村

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是为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中“适宜农业、适宜居住”的目标。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利用,对农村的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对没有开发为建设用地的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绿化;对受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恢复退化的土地,恢复种植能力;更要严禁对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发展其生态效益。

4 结语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宝贵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的紧缺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性约束,其中农业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用地结构的力度,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尽量延长土地的使用周期,避免土地资源使用中断,争取在总量一定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永明,邱道持,骆东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设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33(7):14-17.

[2] 年福华,姚士谋.城市建设过程中节约用地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1):18-21.

[3] 褚丽华,何传新.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浅析[J].国土资源,2011(3):52-55.

上一篇:的个人入党申请书下一篇:初中毕业的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