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探讨保障护理安全对策。方法:选取60例外科护理人员和60例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结果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外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临床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患者、照护人员。结论:影响护理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照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1:

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科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011年~2012年间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是来自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之后的患者,对照组则是常规护理模式,并以护理质量得分情况及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指标。结果:实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后,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得分都有明显提高,且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效果;消化内科;实践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革和医疗市场成熟,人们对医院护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医院开展以患者为医疗工作核心,践行“以人为本”为理念的优质护理服务已经势在必行。这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更是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服务医改形势的需要。近年来,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在我院范围内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探讨开展优质护理务在服消化内科的应用价值和效果,笔者对比2011年到2013年间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科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2011年~2012年间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男59例,女61例,年龄20~70岁,平均(39.45±11.21)岁。对照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21~72岁,平均(40.21±10.86)岁。实验组是来自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之后的患者,对照组则是常规护理模式,并以护理质量得分情况及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指标。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优质护理改进方法

1.2.1 关注细节,落实基础护理

每天护士长必须对值班情况进行督查,特别是节假日晚夜班加强对危重患者护理情况的督查力度;护士长必须参与到每天的基础护理工作中并经常检查科室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完善患者因摔伤、坠床等意外伤害导致的多项护理应急措施;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基础护理工作流程等流程;建立护理安全文化,完善患者安全用具、并使用鲜明易于识别的安全标识,美化住院环境,改善病区布局,合理摆放物品,从细节出发,营造整洁、舒适的病区环境。

1.2.2 改革护士分工和排班方式

实行推广责任护士整体化护理模式,配合医疗组推进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实行小组包干制。排班采用灵活的弹性制度,做到及时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使护理工作做到无缝隙交接;坚决杜绝医护分离的现象,使对患者的全方位整体护理得到真正落实。

1.2.3 改革护理文书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采取表格化的记录方式,护士只需填写简单的病症,适当减少护理记录的次数。简化护理记录书写,节省了护士的时间,使她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中去。

1.2.4 重视健康教育

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实施计划,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连续的健康教育指导。设置专门的健康教育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和评价条例,加强对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和沟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积极参与到疾病康复中;选送护士进行专科健康教育进修,开设专科健康教育咨询电话;开展组织各种病友联谊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1.2.5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随着医疗水平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护理服务也因与时俱进。每天护士长与责任护士定时当面问候患者,实行爱心呼唤服务,无论患者神志是否清醒;制定简洁易懂的示意图,方便患者使用;设立患者检查、生活方面的温馨提醒标语。

1.2.6 丰富护理服务效果评估手段

公开临床护理服务项目、护理分级标准和服务内容等,让患者和社会参与到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中;每季度全面评价医生、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找出不足,及时改进。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对各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对服务态度满意率达到了97%,护理质量评分为(97.5±10.4)分,对照组的分别为65%和65.6±7.4分。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我院消化内科病区坚持以患者为工作核心,践行“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从2012年在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之后,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技能,给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在病区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已牢牢扎根于每位护理人员的心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实施护理优质服务工作中,我院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我科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建立一套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为目的的护理模式,以真诚、专业、友爱和耐心的态度为患者服务,深受患者的好评。

经过对2011年~2013年6月期间我消化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表明,患者问卷中服务态度满意率达到了97%,护理质量评分高达(97.5±10.4)分,这比2011年~2012年6月未实施优质护理工作的120例对照组患者的调查结果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本研究结果有力证实了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娟.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2013,08:615-617.

[2] 张伟.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185-3186.

[3] 张方方.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方法与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62-3863.

[4] 吴云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4:792-793.

[5] 黎军. 综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33:96-97.

[6] 陈小红. 浅谈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实践与成效[A].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術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4.

[7] 刘娟.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实施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0:145-146.

作者:张疏影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2:

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探讨保障护理安全对策。方法:选取60例外科护理人员和60例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结果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外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临床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患者、照护人员。结论:影响护理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照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目前,国内医疗环境相对不良,医患关系变紧张,医疗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临床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是各家医疗机构一直探索的问题。有研究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较多,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1],主要包括管理因素及护理自身的因素。在对临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将目光聚集在医院及医务工作人员的身上,而忽略了患者及家属等的因素,而2005年11月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已逐渐被广泛认可并受重视[2],因为护理服务是护患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互动行为,要达到安全、及时的护理效果,在护理人员确保其自身行为安全的基础上,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也尤为重要[3]。

1 调查资料

为探寻影响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笔者自行设计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查阅相关文献,将影响护理安全的各因素整理形成条目池,结合当前国内医院临床护理的现状特点,归纳总结为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临床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患者、照护人员(家属或护工)6维度共43条目。每条目用IAnkert 5分法将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予,非常不重要为1分、比较不重要为2分、一般为3分、比较重要为4分、非常重要为5分。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60例外科护理人员和60例患者(家属)。将有效回收的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 16.0软件分析,结果见表1。

由得分比较得出,影响程度依次为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临床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患者、照护人员。而患者家属方对照护人员的评分比护理人员对照护人员的评分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因素分析

把所有的影响因素归为三大类:护理方、患者方、硬件平台方。

2.1 护理方包括以下因素:护士素质与能力,护理工作内部环境,组织管理。

护士素质与能力将对护理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对各种工作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差错,对治疗理解偏差,执行不到位等导致医疗安全事故或差错,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如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某医院对本院126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缺陷发生中因为查对不严引起的最多,占42.11%;交接班不严引起的占18.42%;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占10.53%;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占10.53%;违反制度职责引起的占7.89%;护理措施不当引起的占5.26%:执行医嘱错误或未执行医嘱引起的占5.26%,并认为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是诱发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4]。有研究统计认为,3年护龄以下的护士是发生风险事件的高危人群,占护理风险事件的81.3%[5]

护理内部工作环境的不完善导致的影响护理安全隐患随处可见,如人员配备不足或不合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要求,人员超负荷运转,导致差错或事故率增加;医院文化缺乏,科室缺乏团队精神,协作不良,相互推卸工作责任。

组织管理上有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优化措施等。有研究认为引发事故的人为因素本质上是组织因素的表现结果。组织因素主要指组织管理,如人员培训、任务分配、工作程序、安全文化等[6]

2.2 患者方包括以下因素:患者或照护人员的文化层次,道德修养,对疾病的认识;对临床各项操作的依从性;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患者或照护人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所患疾病认识不一,不能认识到操作或治疗的重要性和疾病的危险性,如私自加快输液速度,不按医嘱服药,不按时作必要的体征监测;因惧怕疼痛或不适或个人隐私拒绝必要的治疗操作;接受治疗时配合协作不良;私自离院外出,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发生意外等。有小样本研究针对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认为护患沟通不良占32.9%[7],其与患者或照护人员关系密切。有针对小样本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患者跌倒30%、护理纠纷26%,意外事件8%,家属跌倒6%,擅自离院3%,猝死8%[8],这些与患者或家属相关的事件总占比达80%,可见患者方因素不容忽视。

2.3 硬件平台包括:临床工作环境,布局,各种器械的性能。

临床职能室的设置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工作环节繁琐和漏洞多,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各种治疗器械质量不良,出现意外,如穿刺针断裂滞留患者体内,输液贴含有过敏原导致患者皮肤过敏,各种管路支撑性太差容易折堵,基础设施不完善,病床无护栏、无摇床、缺少气垫床,输液架升降失控,稳固性太差;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卫生间无挂钩、地面潮湿,过滑导致摔倒跌伤,室内通风不良,光线太弱;损坏的床、轮椅,没有及时修理,没有醒目的标志。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佳等,造成在抢救患者时出现故障甚至无法使用,带来不良后果和医疗纠纷。

3 对策探讨

3.1 护士素质与能力 加强护士“三基三严”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培训、思想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鼓励个人上进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边缘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个人修养。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护患沟通。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员工主动、优质服务意识,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和健康教育咨询的力度等措施,可以降低护理纠纷与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9]。

护理工作内部环境:按要求比例配备与临床相应的护士人员数量,有研究认为护士资历在3年以内及16年以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10],因此护理人员层次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医院、科室应加强利于团结协作的思想教育和业余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建立医院文化和精神。

组织管理: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对临床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定期总结分析,制定具体对策,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保障各项工作制度的有效落实。护士带教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严格考核,保障合格护理后备军的培养。

3.2 针对患者和照护人员 加强与患者、家属或其照护人员的沟通,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方法,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定期开展工休会,健康知识讲座,设置安全提示,让患者、家属、照护人员充分理解各项规定和治疗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协作性和依从性。

目前,国内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患者或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经常有媒体因为各种原因片面或失实报道医疗纠纷,导致大众对医院失去应有的理解和信任,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间接影响护理工作,增加护理风险。因此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与各种媒体的协作和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另一重要途径。

有研究针对普外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主要为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中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11]。

3.3 硬件平台 临床职能室的设置布局要合理,基础设施尽可能完善,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各种设施提示标示做到人性化,各种材料器械严格质量准入,定期收集和完善硬件设施配置维修管理,采用反馈和督导的形式不断完善硬件平台。为医患双方建立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风险预警能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体现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蓉.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增刊):45.

[2]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 (11):1053-1055.

[3]王芳.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评价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8(9):736-738.

[4]林碧因.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87.

[5] 陈殷钰,符杏清,毛慧萍.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0(5):833-834.

[6]刘晓芳,胡艳宁,龙秀红.组织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9(4): 57-60.

[7]葛秀梅.妇产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5(8):45-46.

[8]郑庆华.86例不良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13-2814.

[9]余建蓉.浅谈门诊换药室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81 .

[10]孙玉娟,田凤华.6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24-125,146.

[11]彭爱荣.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87-88.

(收稿日期:2013-06-08) (本文编辑:陈丹云)

作者:邹文妹等

外科优质护理安全文化论文 篇3:

外科老年病人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评估对老年外科病人实施医护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出相应护理解决办法。方法: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经评比两组护理成效,评估强化安全护理的临床实践作用。结果: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得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病人施予系统化、科学化的外科安全护理服务,能减少意外医疗事件的出现几率。

【关键词】临床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方法

外科护理中的医护服务涉及各方各面的操作内容,特别是对老年群体的护理操作更需注重不安全因素的强化防护。为进一步认知老年外科护理的科学、优质方法,本文抽选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5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评比两组护理实践成效,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以上两组所选病例都在接受影像学及常规检查前提下,由医师依循相应疾病的诊疗标准实施病症判别,且经手术病理学得到确诊。观察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介于62-87岁间,平均是(72.4±9.17)岁。对比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介于61-87岁间,平均是(71.8±9.35)岁。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够进行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1.2.1不安全护理因素调研方法

对外科老年病人住院期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开展系统化分析,仔细回顾每例病人的各项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信息,以回顾评估的方法统计整合护理操作中出现的不当及失误行为,并作相应讨论、归纳。

1.2.2护理处理方法

对比组向组内病人予以基础性相应护理,包括:做好外科术准备、辅助病人检查、接送病人到手术室、落实日常护理操作及体征看护等。

观察组以强化安全护理模式施行住院期间的具体医护操作,方法是:(1)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以不安全因素的数据情况为依据,对外科临床中出现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开展强化防护,规避各类意外医疗事件的诱发主因,并构建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应急执行预案,使风险教育活动落实到老年病人医护服务的每一环节中,提升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与实践操作技能。(2)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例如,当清扫病房路面时,提醒老年病人谨慎行走或搀扶其走过湿滑地面;帮助老人熟悉病房内部或附近活动场所,谨防其误伤或摔倒;维持病房床铺的清洁平整,协助老年病人翻转身体或起身,使其以适宜体位休养;对久卧病人施行压疮强化护理,定期翻动其身体,查看可有压疮形成,必要情况可予以50%酒精实施擦拭,缓解受压迫面的局部压力,促使皮肤组织归转到健康状态。(3)注重病房环境、条件的合理调试。老年病房内的室温宜适当,温度不可过冷,并强化保暖操作。若需用到热水袋,要将水温调节到约50度,以防病人皮肤被烫伤。(4)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引导、鼓励老年病人多参与机体训练活动,训练强度从低强度过渡到中强度,以步行、练太极拳等为宜;对意识反应不够灵敏的老年病人,护士协助其转换躺卧体位,嘱咐家属全天候看护。同时,注重膳食行为方面的科学引导,帮助病人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增强老人自我护理、自我防护的积极意识;讲解自主移出引流导管的危害性,避免医护事故的发生。

1.3统计学数据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處理,当中,(±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0.05。

2.结果

经评估外科老年护理的操作情况,得出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发现,两组外科老年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外科护理属临床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服务操作质量将关乎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由于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存在显著衰弱、退化等现象,所以增加了外科老年护理的实践难度[1]。从护理防范角度来讲,老年病人护理以“防护为主、安全超前、降低风险、优化护理”作为安全准则[2]。本文落实日常老年护理流程中的具体服务措施,从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着手,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注重调试病房环境、条件,并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如此一来,使外科老年护理纳入系统化、优质化服务流程当中,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规避了诸多不安全操作因素。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P<0.05)。

综合上述,外科老年护理践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能将安全文化理念融合到每一环节的医护工作中,使护理缺陷行为得以及时弥补,进而降低意外事件的出现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何红燕,何红,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18-21.

[2]陈冬华,杨徐静.负压引流装置在头颈外科引流管应用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717-1719.

作者:张娅

上一篇:村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支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