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的《建设法规》教学方法形式僵化呆板,内容抽象、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吸收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案例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1:

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以工程实例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是适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案例教学

文献标志码:A

土木工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以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工程设计与施工为研究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具备正确选择、设计方案和成功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结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合同控制等工作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实践知识,具备一定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课程所含理论知识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

(2)工程实践性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工程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工程实践的总结,它来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典型工程设计及其施工实践,这一特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奠定了知识体系基础。

二、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依据

(1)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指导的。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符合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改革强调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源于工程实践,并通过工程实践得以提升到理性知识,理性知识用来指导工程活动并在新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发展;同时,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案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工程现场场景(感性知识)→通过实际工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归纳、提炼、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理性知识)→启发学生独立解决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知识的运用与深理解)→生产实习(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习基础,同时理性知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强、案例性强等特点,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另一依据,为案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这恰恰满足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要求。因为,土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是没有预见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唯一的,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工程现场氛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内容

(1)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土木工程实践的发展现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能否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选择讲授的基本内容和确定讲授重点至关重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组织类两部分,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一章的内容都讲述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主要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搜集、选择国内外最新工程资料,以便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与工程实践保持同步。

(2)把选择讲授的内容整合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确定案例涉及的知识体系。土木工程项目多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单元,对于知识量小的分部和分项工程单元,可以设置一个模块;对于知识量大的单元,根据工程的内在的连续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案例。

(3)确定各案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并规划教学环节。进行案例设置时,每一个案例一般都包括: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现场录像、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现状、提出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工程问题、讲解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基本原理与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演示、讨论并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现场录像、工程现状与演示典型工艺过程原理的flash素材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根据案例核心知识点认真准备。

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环节

以“施工技术”课程中“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为例,讲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

(1)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5~8分钟工程现场录像,录像的内容主要涉及与基坑开挖方式和基坑降水有关的工程概况、场地情况、施工机械、基坑降水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等内容。

该阶段教学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大量图形信息,展示工程现状。这些具体、直观、形象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此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案例教学的第二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2)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展示工程场景和具体工程参数,提出工程要解决的问题。以文字为主,图形信息为辅,介绍正在准备进行基坑开挖(需基坑降水)的工程,包括工程概况、地质状况参数、基坑形式、拟开挖基坑的基本信息、施工平面图及参数、所需施工机械、施工任务等,注意不要在本阶段给出问题的答案。

该阶段教学目的:以浓厚的工程氛围、严谨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工程信息和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责任心与紧迫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并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强烈的工程责任心进入下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

(3)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概要讲解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对一些典型的施工工艺过程采用flash动画演示其工艺原理,必要时引入工程图片来说明。

案例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课堂讲解掌握,其他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去熟悉或了解。

学生带着(2)中的问题进行该阶段学习,所以,该阶段的理论学习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学习效果是高效的。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对基坑开挖与基坑降水理论知识能形成完整的构架,具备了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

(4)理性知识的简单运用与加深。重新审视(2)中要解决的工程问题,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通过讨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将学生编成小组,启发各小组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独立地完成针对(2)中问题的技术报告。

该阶段教学目的: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现场意识,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案例教学的程序如图1所示。

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如下:

1.提升学生以下能力

第一,主动分析并掌握问题重点的能力;

第二,思考及分析个案的能力;

第三,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第四,通过讨论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更了解现实工程情况,通过互相沟通,培养及发扬团队精神。

经过对本专业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2.提高授课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改革,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教师资格和工程师资格)。授课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投身土木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工程师。

3.提升教育理念

土木工程案例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对土木工程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响应,最终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与建议

组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模块划分时,应该考虑模块的完整性及模块间的独立性,注重模块内录像、工程实例、工程原理的一致性;

第二,应该精心设计各案例要解决的主要原理,突出重点;所涵盖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案例教学又将变成“填鸭式”的平铺直叙;

第三,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时,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该既能反映该案例要传递的基本原理,又要尽量地反应现代土木工程实践的前沿信息;

第四,采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同时,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上,要避免“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象的出现,注重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综合题开卷、讨论、答辩、科技论文写作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秀英.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1(4).

[2]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6).

[3]叶作楷.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0(4).

〔责任编辑:徐光宗)

作者:崔武文 韩红霞 王喜燕

案例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2:

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的《建设法规》教学方法形式僵化呆板,内容抽象、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吸收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人教育 案例教学法 土木工程专业

传统的《建设法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该“灌输式”教学方法形式僵化呆板、内容抽象、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初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交流表达能力,是有能力展开案例讨论的。基于此,笔者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教学的目标,对在法学院中普遍采用的“传统案例教学法”进行改进,采用了“两阶段案例教学法”。

1传统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的法学院中早已得到广泛的采用,它是指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的案例,理解成文法的内容并推动成文法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理论中评析案例,专门组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处理等。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传统讲授法法中,讲解法律条款时,对于“生僻”的建筑专业词汇,教师要解释,还要举例,缺点是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或虽然理解了,但占用课堂时间较长。孤零零的词汇我们可能不理解其含义,但当他出现在一个连贯的场景中时,我们却容易感知其含义。案例教学法中,建设工程案例是以一个真实、形象、连贯的建筑活动为背景的,通过该背景,学生较容易理解“生僻”的建筑专业词汇,可节省大量时间。

在传统讲授法中,在讲授建设法律条款的法理基础时,采用的是用基本法律条款解释建设法律条款,对于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相当于用更加抽象的概念解释业已抽象的概念。案例教学法中,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使其身入其境,引发思考,也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在感悟中实现理性飞跃。通过案例,学生能够对抽象的建设法律条款的出台背景、法理基础、适用情形有深刻的理解。

2两阶段案例教学法

2.1两阶段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第一阶段案例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阶段,以案例作为主线,首先介绍案例,让学生稍作思考后提出问题,再讲授与案例相关法律条款,然后进行案例评析,最后质疑。该阶段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案例阐述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条款,领会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本阶段以教师的讲授分析为中心,学生专心听讲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第一阶段案例教学在形式上类似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的举例说明,但传统讲授法教学中,举例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整堂课由一个个独立的法条所串成,学生容易感到枯燥、疲劳;而第一阶段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法律条款容纳到同一案例中,案例是主线,案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和学生都置身于案例所创设的情境中,犹如畅游在法律的海洋之中,穿梭在法律条款之间。

第二阶段案例教学:在讲完一章或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后给出一个综合案例,首先介绍案例,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该阶段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促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案例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阶段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学生积极投入讨论和发表见解,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评判。

第一阶段案例教学的成果是第二阶段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阶段案例教学是对第一阶段案例教学的巩固与提升。

2.2两阶段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案例的编写。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案例的编写。一个个极其经典、生动的案例,犹如璀璨的礼花闪烁在课堂的天际,照亮了学生求知的道路,使学习的过程显得无比的生动。案例的编写应当注意的原则:①案例应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案例的选择要与所要掌握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如果案例选择不具有针对性,就会导致案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学生面对案例不得要领。②案例应具有典型性。选择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能准确全面地说明问题,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影响大,覆盖面广,能全面说明问题的典型案例。③案例应具有包容性。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丰富的内涵,应包含学习任务要求的多个知识点。笔者的体会是尽量选择内容丰富的案例,既包含质量纠纷、造价纠纷,又包含工期纠纷。④案例应具有简明性。教学案例的编写应当是“再创作”的过程,真实的案例内容庞杂,不能直接作为教学使用,所以得进行加工处理并去除无效部分[1],挑选出直接与教学理论内容相关的部分。

(2)第一阶段案例教学的实施要点。第一阶段案例教学每一环节的要点: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尽量细化,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一个个纠纷,以便引导学生去思考。

讲授与案例相关法律条款:这一阶段带着问题去学习法律条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案例评析:在评析案例之前让学生短暂思考,不搞提问,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相关法律条款的,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他期望的是“验证”自己的答案,所以教师应在学生短暂思考后对案例分析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质疑:本环节是对前边所学法律知识的加深巩固阶段,应鼓励学生提问。

(3)第二阶段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的注意点。第二阶段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讨论氛围,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乐于投入到讨论中。其次,为了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要对学生讨论涉及到的无关紧要的问题制止,引导其围绕重点关键问题展开。当学生茫然无从下手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唤起学生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讨。总之,本阶段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各种信息、知识、观点的碰撞,在思想火花的交相辉映中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

3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评价

笔者曾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建设法规》的授课,也面对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听课不认真的尴尬局面。在使用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后,学生到课率、听课率高,讨论时课堂气氛活跃,下课后依然围住老师探讨案例。两阶段案例教学法形象、生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建设法规的蓬勃热情,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法律知识,又提高其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08

[2] 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60

作者:杨松森

案例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3:

模块化教学理念及案例教学载体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育对实践性及技术性要求较高,同时也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吸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本知识在实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模块化教学理念与案例教学载体,可以帮助教师生动展现知识系统,帮助学生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对于高校培养主动型、创造型优质人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专业课程;创造型人才

目前,土木工程类专业课本知识存在信息更新缓慢、公式表达复杂、项目案例老套等缺陷,常常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课堂教育中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授课效率与教学质量,对土木工程领域的教育发展有促进意义。

一、當代教学方式的局限

1.信息更新缓慢。对于土木工程类应用实践学科,技术的更迭和工艺的创新每天都在进行,使其形成系统并反映到教材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验证。传统课本通常是一系列经典知识的总结,对于现代大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2.公式表达复杂。教材中的一般公式通常涵盖了多种变量和工况,表达复杂。而实际工程中往往是对其中一个甚至多个参量做处理,使公式得以简单化,也使工程分析得以清晰化,这些工程经验与规则是传统课堂授课所欠缺的。

3.项目案例老套。为了生动反映某些工况或案例,教材中通常会列举一些经典施工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易于过时且老生常谈的弊端,学生接受起来缺乏新鲜感。另外由于时代的变迁,经典案例所使用的施工工艺或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已发生改变,与当代大环境有一定差距,导致其分析的实用性及时效性降低。

二、先进教学理念的优势

1.科学培养人才。引入“模块化教学”,是传统教育的改革思路,是以能力为主体的教育探索。通过对学生能力模块的培养与整合,逐渐形成工程能力,与社会发展挂钩,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做到收益最大化。

2.课堂实践对接。传统课堂面对面教育固然可以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并不能做到生动展现、灵活教育的专业要求。对于土木工程类实践科目,要做到面向社会,就必须走出教室,走向工程,做到知识对接、能力对接,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优质学生。

3.新兴工艺分析。随着地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以及机械、软件等新技术的崛起,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的一流技术往往存在于一线的施工现场,施工资料以及工艺介绍尚未形成系统。在工作中介入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新工艺的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存在问题等,从而激发其兴趣与创造力,对整个土木工程领域发展有积极意义。

模块化教学理念即根据专业的工程特点,分析、确定专业技术能力,再将抽象的专业技术能力具体化为能力要素,对能力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能力单元,然后以各个能力单元组织与其相对应的知识单元构建形成模块。模块就是围绕着学生应具备的工程能力来组织相关知识的一种“能力——知识”体,模块化教学是将传统的“以知识输入”为导向改变为“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活动,通过合理安排各模块的教学活动,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先准备适合课程内容的案例,在课堂上以案例作为教学的线索,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1.创新的授课思维。课堂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规范要求、使用条款的理解与把握,重视对设计理念、应用技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近期工程实例,增加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感性认识,熟悉前沿资料。

2.合理的考核方式。针对上述环节制订特定的考核形式和标准,以两项考核综合结果作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对学生学习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做到化零为整。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这一实践性较强的技术类应用学科,模块化教育模式以及案例教学载体为教师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通过与一线工程案例的零距离实践,可锻炼学生的实际工程运用能力,从而综合、全面、科学地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莲,韩国英.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复合化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28-31.

[2]陈长冰,胡晓军,夏勇,等.卓越工程师计划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探讨——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6):111-113.

作者简介:张治国(1978— ),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作者:张治国 陈有亮 姜蕴娟

上一篇:清明扫墓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培训班结业典礼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