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反思案例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蜜蜂教学反思案例(精选13篇)

蜜蜂教学反思案例 篇1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材《蜜蜂》时,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

在后文学习中,我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实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批

第二批

回到了家:

2只+15只=17只剩3只未归。

(花费40分钟)

(花费大约4个多小时至15小时)

蜜蜂教学反思案例 篇2

一、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的关键

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的关键。于永正老师曾说, 这法那法, 钻研教材是根本大法。可见, 准确解读教材, 灵活把握教材是语文老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分析我所听过的这几节语文课, 我认为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十分准确。

例如, 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中, 朱老师准确地把握住课文描写青藏高原的环境恶劣的语言文字和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实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象征意义让学生感悟人生的哲理;通过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部形态、生长过程、吸引人处等方面的不同, 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 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 突出青海高原一株柳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得到升华。在《艾滋病小斗士》一课的教学中, 李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不仅准确而且深刻, 他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感受恩科西是一名面对巨大的不幸顽强抗争、自强不息的真正斗士, 从而学习他面对挫折, 不悲观消沉, 而坦然面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通过小恩科西的故事, 让学生深层次上体会到小恩科西的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 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但是也有老师课前没有认真钻研教材, 解读教材, 没有抓住课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有的放矢, 而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如有老师在教《小鹰学飞》时, 教学重点不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体验课文意境, 也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吸收、积累丰富语言, 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拓展上, 让学生讨论鹰的生活习性, 捕捉的本领;接着交流鸟的有关知识, 介绍各自熟悉的鸟的特点等等, 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拓展”了, 但是, 文本却未读通、读透、读懂, 教学目标却未着边际。

二、要紧紧抓住文本的“眼”, 才能使阅读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那么,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怎样上出高质量的阅读课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抓住文本的“眼”。什么是文本的“眼”?简言之, 即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至于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只能是语文学习的“副产品”, 应该是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服务的。

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 朱老师就是牢牢地把握住文本的“眼”, 紧扣“神奇”, 引领学生研读文本, 开启智慧的心门, 放飞想象的翅膀, 让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三、课堂教学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 避免虚假, 力求实在

透过听课评课活动, 我感到许多教师热衷于在教学形式上频繁作秀。在这些教师的眼中, 教学形式被当作是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依据, 因此, 就演绎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频繁作秀。

主要表现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教师先讲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 用了近10分钟才进入阅读学习, 且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2. 游戏与表演运用不当。

有的教师在教学生字时, 让学生给生字编谜语, 结果浪费很多时间, 不但谜语没有编好, 识字也不落实。课堂表演如果用得恰当, 能大大地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但是有的老师却画蛇添足, 不但不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反而干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3. 多媒体的滥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有些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辅助媒体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滥用, 往往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例如, 有位老师教《夕阳真美》, 多次利用了多媒体课件, 以课件代替了教师的演示, 代替了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这节课上, 课件非常漂亮, 但过于累赘, 过于花哨。特别是识字教学, 课件演示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如果把这些时间花在识字上, 如多叫几个学生去读读生字, 分析分析字型等等, 生字教学会更加扎实。

再者就是走入了合作型学习的误区, 把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 导致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大大地降低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我个人认为提高教学形式高效的根本措施就是端正教学思想, 提高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 摒弃浮夸造作, 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根据教学需要以最经济的教学手段,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朗读训练, 更要注重学生写的训练

从我所听的几节语文课来看, 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 以感情朗读提升理性感悟。无疑, 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写”的训练。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训练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表达方法的训练。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单一的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早已失去了应有的本真意义, 学生无话可说, 无物可写, 以至于为了应付不得不抄袭作文选。我认为, 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恰当的情境, 灵活运用“小练笔”的形式, 这样不仅让学生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还学习了文本的表达方法。

例如, 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 小练笔的内容是:你想对小恩柯西说些什么?《青海高原一株柳》中, 小练笔的内容可以是:把你的感想写下来?另外, 课后也不要仅仅布置一些读、背、抄的作业, 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小练笔”。相信坚持下去, 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五、课堂提问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1. 课堂提问要有价值性。

从所听过的课堂案例看, 最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是有价值的问题。但是, 透视我们的课堂, 缺乏价值性的提问比比皆是, 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

2. 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透视我们的课堂, 急于求成的老师太多,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面, 但很少看到能够冷静审视自己课堂的老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巧妙地给课堂留有空白, 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往往会更显得生机勃勃和富有魅力。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篇3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范文篇1

《蜜蜂引路》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本课生字较少,难度不大,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初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学完课文,再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生字。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借助想象,在纸上描绘列宁住处,引蜂人住处,路边花丛,园子的图画,即进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审美感的培养。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范文篇2

我在教学《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并组织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可以知道蜜蜂会引路的,因为列宁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向导就是领路的人,蜜蜂是向导,所以蜜蜂会引路。

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因为列宁仔细观察,又认真地想:蜜蜂的家一定也是养蜂人的家,只要跟着蜜蜂回去的路走,一定能找到养蜂人的家。列宁是这样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虽然蜜蜂也有功劳,但主要还是列宁自己的功劳。我告诉他们每位同学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方同学都是胜利者,但是认为“蜜蜂不会引路”同学的表现更佳,因为他们能认真读课文,细心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另一方同学应该向他们学习。课文中,列宁这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值得大家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从整节课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在时间的把握上还有待加强。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范文篇3

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的开始,我请请学生默读整段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并通过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形深入的学习,通过提问学生: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了附近的一个园子里,此时,列宁又是怎样想的?于是,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学生顺势就读出了“果然”,并在语境中理解了“果然”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对于发展学生认识和思维能力是很有意义的。然后是重视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形式多样,范读,自读,比赛读,等等读出感情,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受到教育和感染。

这节课采用了以生为主师为辅,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讲解,在处理重、难点自然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重点字、词、句,并利用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重点段,并能表达出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找到养人的。然后再由组长或组员进行汇报,使学生们有了成功之感,在学习课文时就非常认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扎实了。

一节课有好的一面,就一定有不足,本节课上虽然学生的参与意识很高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也较好,但是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我注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忘了学习较差的两名学生,如果我能利用信息技术,制做一组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图,通过直观的演示效果将会更好一些。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篇4

《蜜蜂引路》情节简单: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利用此规律找到了养蜂人。这篇篇幅短小的课文给我们的价值引领并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列宁的赞颂,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本文的教学更多的要渗透“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难题,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积极动脑,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的`探究意识。

语文教学要体现扎实、灵动,首先需要在教学的预设与操作上要做到扎实而灵动。本设计中我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定位在“发现”,通过读、说、摆、演、找等儿童化的活动,多渠道开展言语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的过程:发现列宁的发现―发现线路图―发现列宁思维过程―发现文本中的近义词等等,使之由读文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实现实与活的融合。

《蜜蜂》教学反思 篇5

一、寻求文章‘’可抓点",确定学习目标

有了去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站在我的角度再次读文,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站在学生的角度读文,觉得孩子们一定会对蜜蜂神奇的辨认方向的能力感到惊讶,也一定对法布尔实验过程的认真和执着感到佩服……因而我尝试确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从法布尔的实验中总结收获;2、学习法布尔对科学执着的态度和用语的准确性。

二、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课伊始,首先带领孩子们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介绍了法布尔通过实验证明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知识)

明确目标……

三、自学自研,小组合作交流

‘’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孩子们很快就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组交流后一个小组汇报总结:

“找规律”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6

[案例描述一]

导入新课时, 我先问:“小朋友们都没有去过蒋老师的家, 你们想不想看看蒋老师家里都有些什么呢?”天真的孩子都十分急切地齐声回答:“想!”接着我十分“爽快”地说:“那好吧, 今天蒋老师就带你们到我家看看都有些什么。”这时我用课件展示自己家有规律排列的物体照片, 并一一向学生介绍。

紧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蒋老师家的这些物品美吗?美在哪呢?” (同桌互相说。)

接着老师说:“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图案或者排列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甲:“柜门的图案是按橙黄橙的颜色排列的。”

生乙:“窗帘的图案是按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一朵开的花一朵花苞这样排列的。”

生丙: (较机灵的) “蒋老师家的那些物品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老师笑着说:“你真聪明, 说得真好!再请同学们看看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伸开手臂, 转了转身, 展示自己的服装。

大部分学生说:“蒋老师衣服的图案是有规律的。”

我高兴地说:“小朋友们真棒!回答得都挺好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新课导入水到渠成, 我顺势板书课题“找规律”。

[案例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 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悬念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作为导入部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教材主题内容是联欢会会场, 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也未尝不可, 可我想如果能在主题教学之前制造一点悬念, 做好一些铺垫, 创设一种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 使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这节课的教学, 将会使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堂课的教学实践证明我的想法得到了实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这一要求出发, 我让学生观察我家中有规律的物品, 欣赏我穿的衣服等, 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案例描述二]

新授环节结束后, 我设计了“活动中创造”的环节。

第一环节:闯关游戏

(1) 考考你。老师说:“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 去联欢会的路上有一片草地, 草地上有些花, 如果你能说出这些花的排列规律, 那么第一关就闯关成功。”很快孩子们就争先恐后的说出了答案。

(2) 出示入场券。孩子们第一关闯关成功, 十分兴奋, 我接着说:“第二关那就是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 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 画对了, 就能参加联欢会。”

课室里鸦雀无声, 孩子们拿出课前发下的“入场券”, 涂的涂, 画的画, 认真极了。

当全班同学都画好以后, 我问:“谁来当验票员?”同学个个都想上台来, 于是我请了一对同学上来示范验“入场券”, 然后同桌互相验。

验票通过后, 表示第二关闯关成功, 同学们就可以参加联欢会了。

老师说:“小朋友们, 下面联欢会就要开始了, 我们一共准备了四个节目。”

(1) 第一个节目是“学一学”

(1) 跟着老师做。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跟着往下做。

(2) 跟着一名学生做。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跟着老师、同学做着一串串有规律的动作, 开心得很。

(2) 第二个节目是“猜一猜”

(1) 老师摆学生猜。我在上面摆图形,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 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说出来。

(2) 自己摆同桌猜。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 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

同学们都用学具全神贯注地摆着自己创造的规律, 摆好后又与同桌兴致勃勃的互相猜着。

(3) 第三个节目是“做一做”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学具袋, 里面有三种颜色形状不同的纸片剪成的图案。

小组合作串帘子, 比一比哪组串得最漂亮最快。

老师分配任务后, 小组长认真组织组员开始工作。

老师将同学们串的帘子挂上黑板, 颜色鲜艳, 图案有规律的排列, 很漂亮, 效果很好。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串的帘子这么漂亮时, 都十分兴奋, 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4) 第四个节目是“变一变”

(1) 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 (老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2) 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

[案例反思]

《蜜蜂》教学反思 篇7

在小组的激烈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敏锐,也会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意见中,我进行了全班的讨论。

比如在“给蜜蜂做上记号”中,一位同学的课外知识比较丰富,可能在电视里看到过类似的试验,说:“现在有一种科技,在小动物的身上装一种仪器,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只动物在哪,不是更容易做实验,结果也不是更明确吗?”我听到这个结论,我脑海里飞快的想着应付的答案。但一下子,有许多的同学举起手了,有的说当时可能还没有这种东西了,有的说装蜜蜂身上蜜蜂还能飞吗?还有的说可能装以来很麻烦……我鼓励各位同学的想法和意见,可以课外去找一些资料去查一下。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 篇8

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孩子主要以兴趣为主,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猜谜语:“同学们,有一种动物每天采花蜜,花粉,知道它是谁吗?”此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读课题质疑,学生提到:蜜蜂给谁引路?为什么引路?又是怎么引路的?自己提的问题,自己有目的地到文中去解决,更加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住重点,分散识字

识字是一二年级的重点,有很多字学起来比较困难,本课的生字基本上都在一、二自然段,为了降低学生认字的难度,我采取了分散识字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习一二自然段时,我把背投上的字用红色表示,之后又单独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在认读的过程中,用“附近”说话,为了降低难度,老师告诉学生:“同学们,市一中在我们附近。我们学校附近还有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们学校附近有农科所。我们学校附近有子路小区。之后,我问:“你家附近有什么地方?”这无疑是对学校附近有什么的扩展,就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学得扎实而有效。

“采”字是象形字,为了让学生对此字的印象深刻,我则是让学生看采字的7演变规律,刚开始让学生看最初的字,让学生观察采字上面是一个手,下面是果树,用手摘果子就是采。再来观察现在的字,上面爪子头就相当于手,下面是个木,这就是采字。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乐于学习,而且记忆深刻。

紧扣字词,展开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了列宁观察的经过,从发现蜜蜂到仔细观察又发现旁边有园子、园子旁边有小房子,在寻找的过程中,让学生揣摩列宁的心里很有必要,我设置了“列宁发现有蜜蜂,他心里会想些什么?”“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蜜蜂飞进园子里,又会想些什么呢?”让孩子明白列宁之所以能够找到养蜂的人,是与他的仔细观察、做出判断分不开的。

抓住提示,指导朗读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养蜂人看到列宁惊讶地问,词句有一个“惊讶”一词,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学生说:“没有人带领,学生能够来到这里。所以感到惊讶。”“就请你带着惊讶地语气读一读养蜂人的话吧。”列宁笑着又该如何读呢?就这样,我引导学生抓住惊讶和笑着两个提示语指导朗读,学生读得非常到位。

蜜蜂教学反思案例 篇9

“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 它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进行颠覆, 让学生开始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一味等待教师知识灌输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先源自美国, 2007年在科罗拉多山区的一个学校, 身为化学老师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了给缺席课堂的学生补课, 用视频软件录制了课文PPT并附上讲解声音, 让缺席课堂的学生由此赶上学习进度。不久, 他们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开启了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自主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辅导的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传播越来越广, 也逐渐运用到世界各地, 但“翻转课堂”在教学上的应用也逐渐出现了弊端, 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对于很多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和学生来说, “翻转课堂”这种新模式大家既期待又难以接受。对于很多教师来说, 习惯了原有的教育方式, 他们对于多媒体这种信息教学还不太熟练, 也需要花时间去适应。而学生以前都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他们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下, 学生没有了约束力, 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这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途径

“翻转课堂”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利用的好可以让中职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让学生学起语文来更轻松有趣;如果没有利用好, 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仅不会给中职生的语文成绩带来起色, 可能还会有所滑落。所以, 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好好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 给语文课堂增添生机,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制作精细微课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时, 较以前有了更多方式, 可以将微课做得更精细些, 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 除了让学生自己朗诵外,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看看别人朗诵的视频, 或是让学生观看一下关于马丁·路德·金当年讲话的视频, 在历史的洪潮中, 感受文字的魅力, 或许会让这篇文章更具有魅力。

“翻转课堂”的精致制作除了课堂讲解的PPT、视频外, 也可以在课堂举行一些比如演讲、朗诵之类的小活动, 让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课本以内的知识, 还可以扩充他们其他的语文文化知识, 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 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 让他们有所准备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总是不太强, 习惯性地等待老师的知识灌输。教师可以借这次“翻转课堂”的运用, 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 在《项链》一课中,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领会这篇课文, 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文章所描述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女士和路瓦栽先生的表现上分析他们性格的不同, 然后分析他们的虚荣心为后来落魄生活埋下的伏笔。

学生有了足够时间探讨这些, 等到上课时自然学起来事半功倍。比如, 有的学生认为, 《项链》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女士太过虚荣, 才导致了她后来的悲惨生活, 而有的学生则认为, 她的丈夫路瓦栽先生更为虚荣, 他把自己妻子的漂亮当成炫耀的资本, 鼓励妻子去参加他们本无法参加的舞会, 当然, 也有的学生认为, 男女主人公是值得钦佩的, 他们弄丢了友人的项链, 并没有借故推托, 而是变卖家中所有的家当去偿还, 即使日子非常穷困潦倒, 也坚持了十年终于凑足了项链的费用。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 不仅让学生不再对“翻转课堂”感到不适应, 而且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语文课堂呈现了多种不可能的色彩。也许他们所表达的观点感受与莫泊桑当初写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 但是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有了独特的看法, 这就说明他们是真正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了。

(三) 做好角色转换,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

“翻转课堂”最先实施的意义就在于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摆脱对老师的依赖, 所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十分重要。传统教育上的教师为课堂主角的现象要有所改变, 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在他们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点、指导, 成为他们学习的辅助者。

很多中职生都习惯把自己所学技术课程当成重点, 而把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语文交给教师, 认为只要平时好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就行了, 这很不利于“翻转课堂”在语文上的教学。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手, 例如, 在《再别康桥》一文中, 教师就可以不再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进行赏析, 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赏析这篇文章。或是教师当一位聆听着, 听听学生对《再别康桥》所表达的情感的看法。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是大势所趋, 教师只有利用好这把双刃剑, 将其好处全部发掘, 中职语文课堂才能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黄阳, 刘见阳, 印培培, 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2) .

《蜜蜂引路》的教学反思 篇10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的开始,请学生默读课文,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和养蜂人住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并通过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审美感的培养。画简笔画,这是我一直不敢突破的一点,今天我在课堂上尝试一番,虽然画的不是很好,但让学生弄清了文中的一些地理方位。

二、抓关键词,进行辨析运用

在词汇教学中,重点是准确的理解词义。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比如直观的理解,比较辩析理解。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理解,以及结合课文理解,不同的词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常常”“往常”以及他们的近义词,通过比较辩析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用法的理解,在加以运用就能水到渠成。如:一些抽象的词语就需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细细的体会。比如对“果然”的教学,区分果然和竟然,顺便教学居然等相近的词语。我想如果能经常这样引导,不仅能使学生对词义有确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这也是今后要训练的重点。

三、细读课文,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第三自然段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围绕“他在寻找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展开,通过抓住“一边走一边看”、“仔细观察”、“果然”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列宁不是在观看风景,而是在留心观察。然后是重视朗读训练。朗读训练形式多样,范读,自读,比赛读,等等读出感情,把课文变成有声的言语,受到教育和感染。最后让学生通过线路图,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让学生在头脑中形象地再现这一过程。再进一步总结:列宁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四、不足之处

1、朗读是我们班学生的弱项。在学习中能抓住关键词,但读得不够到位,男生不如女生有情感,看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小蜜蜂教学反思(最终版) 篇11

圆通幼儿园金江校区 班级:蒙七班 教师:王珍珍

我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讲评,从老师那里学习了很多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次音乐活动进行反思。

一、活动设计理念

《机智的小蜜蜂》这一音乐中内容生动形象,音乐的乐曲变化很有意思,因此深受大班孩子们的喜欢,而且整首歌曲由两部分组成,节奏清晰,便于幼儿掌握理解音乐曲式,因此创设了以光头强和小蜜蜂为情景的欣赏活动,在游戏环节,通过创设“小蜜蜂蛰光头强”的情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感知乐曲的节奏变化,让幼儿感受游戏的趣味性,最后通过形象的表演,掌握全曲曲式。

本次活动我将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理解音乐内容,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情景,感受乐曲AB段不同风格。

2、能大胆创编动作,体验音乐中扮演角色的乐趣。

二、活动的成功之处

1、活动目标有效达成。目标分别从知识技能、情感的维度提出,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最终完成了活动目标。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能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通过身体律动来感受音乐节奏,并学会表演,能够用动作表演出全曲的曲式,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2、教学具运用恰当。通过图片和故事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光头强砍树的情景,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到了音乐游戏中。设计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当教师出示光头强图片时,孩子们很开心,说出了很多光头强的事情,并且能根据已有经验猜想音乐内容。

3、师幼有效积极的互动。教师结合音乐的特点和利用幼儿爱玩游戏的天性引导幼儿用肢体各个部位感知音乐节奏,在情景游戏中学。教师与幼儿互动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中,我注意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励幼儿大胆的表现。

4、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植根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创设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渐渐揭示活动的中心目标。活动开始,老师提问:“光头强在森林里干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音乐的重音,这一环节的创设,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元素得到充分的凸现。孩子们用身体各个部位动作来表现心情,“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听到砍树声的心情?”的提问,又引发了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巩固练习此节奏。接下来在第二段分析这一环节,问题“小蜜蜂怎样保护森林?”是老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的提升和梳理。幼儿能看图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动作表示。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孩子的认知冲突,老师提出问题“听一听那里是光头强砍树,哪里是小蜜蜂蜇?”为支架,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发现游戏规则。由此可见,这是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的问题,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在孩子“最近发展区”范围内的最佳问题情境。

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手摇铃音效声音不明显,很难直接感知音乐元素里的特殊音效的节奏,可以换为铃鼓。

2、在感知这一环节,教师设计的环节太过于复杂,没有积极主动的调动幼儿积极性。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次感知A段的音乐节奏,第二次感知B段的节奏,第三次感知全曲的节奏。其实孩子们对于这首歌曲的语词节奏掌握的很快,教师讲解的话语太多导致孩子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3、教师在游戏的设计上停留于表面,没有层层递进,游戏性不强,音乐元素体现不够。设计“小蜜蜂蛰光头强”游戏,幼儿坐着表现时间长,两次游戏没有任何的难度提升,也缺乏游戏性,因此孩子的参与性不高。

4、教师在游戏规则讲解分析时,幼儿的理解没有结合音乐元素,导致规则掌握不好。

四、改进措施

1、在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不断的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自己对活动的掌控力,在教学时每个环节要清楚,教学时要多与幼儿交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设计教师的语言,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2、针对不同的音乐活动类型,要认真学习,掌握规律和重难点。要不断地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和反思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9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2

小学生都是爱玩的, 想让学生喜欢做一件事, 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设计“9的乘法口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 这一课时, 我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 呈现一场“划龙舟比赛”,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1) 复习旧知, 引入课题

(1) 同学们, 前面我们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 你们都记住了吗?那让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背一遍, 好吗? (齐背1至8的乘法口诀)

(2) 猜猜我们今天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呢? (板书:9的乘法口诀)

2) 以小袋鼠激趣, 认真观察主题图, 发现数学信息

(1) 由小袋鼠的话, 引出划龙舟比赛。 (播放划龙舟比赛动画)

(2) (观察龙舟图)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条船上有9个人, 有这样的9条船。

(3) 运用数轴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人数。

反思: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 我只是通过主题图来引出课题, 而在后面的教学中, 却把主题图完全抛开了, 直接出示数轴, 让学生进行填空, 把数形两部分拆开来讲。这样一来, 前面的导入反倒显得有些小题大作, 多此一举了, 而主题图也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这时, 我才恍然大悟, 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固然重要, 但首先这个情境应该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价值。经过专家和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 我摈弃了最初的设计思路, 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引出课题, 接着播放划龙舟的动画, 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再由图抽象到数轴,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充分体现了主题图的价值,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让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自主探究, 编制口诀

之前学生已有了编制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 因此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 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 然后向全班展示交流,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总结出乘法口诀后, 通过随机提问, 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这样的层次设计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 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案例2

1) 通过观察数轴, 发现累加的规律

(1) (出示1条龙舟) 小袋鼠向前跳了几格?从几跳到了几?这是几个几呢?

预设:小袋鼠跳了1格, 从0跳到了9, 这是1个9。

(2) (出示2条龙舟, 跳1格) 现在是几个9?2个9是多少呢?怎么算出来的?

预设1:2个9, 2个9是18, 9+9=18。

预设2:2个9, 2个9是18, 2×9=18。

(3) 引导学生发现小袋鼠每次向前跳1格就往上+9, 再向前跳1格就是18+9=27。 (出示竖式。因为这里涉及进位, 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4) 27表示的是几个9呢? (依次出示方框) 那这是几个9?接着呢?

预设:3个9。 (强调是3个9相加) 4个9、5个9……9个9。

2) 按规律填空, 理解几个9是几

(1) 帮助小袋鼠把答案填在方框内, 指名订正。

(2) 按顺序齐读, 理解感受几个9是几。

(3) (随机提问) 4个9相加为多少?7个9的和是多少?54表示几个9相加?72是几个9的和?

3) 根据所填结果, 自编口诀

(1) 1个9是9, 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9=9或9×1=9, 一九得九, 表示1个9。

(2) 学生根据数轴结果, 自编口诀。 (同桌交流, 指名上台订正)

(3) (随机提问) 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强调是几个9相加)

(4) 教师揭示口诀板书,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

反思:记得在第一次试讲时, 当我问学生:“3个9是多少?”原本希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用2个9的和18, 再加上1个9, 就是27, 或者说出3个9相加是27。但没想到, 有一个学生直接答出“三九二十七”, 这着实让我显得有些束手无措, 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9的乘法口诀, 这时我是该继续追问, 还是该忽略他的答案?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于是我又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 让他按照我设计的思路, 再用加法来回答一遍。其实当时在讲的时候, 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 但当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评课时, 专家和教研员们一语点破了我的问题所在。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 教学层次不够清晰, 才使得自己对于课中新生成的问题无从下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下我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大修改, 把每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的答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 还都制定了解决方案和评价语言。

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记得第二次试讲时, 当我问学生:“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道:“表示7个9相乘。”由于在课前没有想到这个预设, 加上上课时略有紧张, 所以当学生说出这个答案时, 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课后, 专家点出了这一硬伤, 细一想, 7个9相乘表示的是9的7次方, 和7个9相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还是由于我在前面的指导不到位, 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 把7个9相加理解为7个9相乘。所以我进一步规范了用语, 在教学中渗透“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特别强调乘法表示的是几个几在相加,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记忆口诀, 探寻规律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写乘法算式以及找规律的能力, 因此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熟练地记忆。

案例3

1) 初背口诀

(1) 请你看一看, 9的口诀有几句呢?组织学生一边拍手, 一边读口诀。

(2) 学生自背口诀, 初步记忆 (自背、指名背) 。

2) 出示小乌龟遇到的困难, 引出积+9的规律

(出示:4×9=?5×9=45 6×9=?) 请学生说说该怎样算。

预设:5×9=45, 用45减去1个9就是4个9, 是36, 同理计算6×9。

3) 通过填空题, 引出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

(1) (出示孙悟空) 孙悟空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 他想考考大家呢!教师先引导, 并借助动画演示, 再进行填空:1×9=10- () 2×9=20- () 。

(2) 指名学生填空3×9= () - () 4×9= () - () 。全班齐答5×9= () - () 6×9= () - () ……9×9= () - () , 在齐读中发现暗藏的规律。

(3)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预设: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 (学生表达有困难, 教师要适当引导)

(4) 验证这个规律是否正确。 (出示:7×9就是70-7=63, 9×9、3×9)

4) 手指记忆, 寓教于乐

(1) 学做手指操, 发现其中的有趣规律。 (1) 老师能够用一双手来记忆口诀, 你们相信吗? (2) 从左往右给手指编号; (3) 通过弯曲手指,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左边是积的十位, 右边是积的个位; (4) 学生自己练习, 师生一起做手指操。

(2) 通过观察手指, 发现积的个位+十位=9这一规律。

(1) 你发现我们所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的是积的哪一位?右边呢?

预设:左边表示十位, 右边表示个位。

(2) 把积的个位和十位连在一起看, 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十位+个位=9这一特点。

反思: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 我总是希望把所有的规律都展现给学生, 前前后后一共整理出了5个规律, 结果真正上课时, 不仅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就连我自己也被过多的超链接搞得头昏眼花, 总觉得展现的方法越多越好, 却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 忽略了教学中的主次之分。

在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帮助下, 最终我只留下了两个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规律, 一个是利用积加9减9, 来记忆相邻口诀的规律。另一个是利用星星图发现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前者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后者体现了口诀与整十数的联系, 两个规律都可以帮助学生来记忆并检查口诀。在最后我安排了手指操, 不仅寓教于乐, 还可以帮助学生来辅助记忆口诀。因为学到这个时候, 大半节课过去了, 学生有些疲倦了。在这个时候, 让学生动一动, 在游戏的氛围里学习, 调节一下学生注意力。最后通过观察手指, 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 方便口诀的检查。

四、分层练习, 巩固深化

由简单的师生对口令游戏开始, 然后以“智慧城堡”形式设计了“过关”练习, 对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 拓展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等式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以“挂彩灯”为思考题, 做为开放性练习, 使练习有坡度, 难度适宜, 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上课效果

在本节课中, 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 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 学生发言积极, 思维活跃, 学习氛围高涨, 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 变重结果为重过程, 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 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例如:“你真善于观察!”“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激趣的称号有“小老师”“小侦探”“小勇士”。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课下根据学生的表现, 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不足之处

1) 在学生的发言中, 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 在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 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须努力。

2) 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 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只会烦琐地进行碎问, 而且技巧不高, 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 没能通过追问, 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 不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 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 在以后的教学中, 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 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 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 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 或由表及里, 或由浅入深, 或由此及彼, 或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蜜蜂教学反思案例 篇1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板书:

14、蜜蜂

辨认方向

能力强?!

遇到问题

实验求证

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蜜蜂》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里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随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如何通过生本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的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总结了近期在生本教学探讨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优等生只有一两人,如何在他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

4、小组合作,展示的时间过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达成教学目标。

接着,我确定了教学思路:小组分工细化,讨论的问题开放化。有了思路,教学过程的落实就有了风向标。在第一课时第一回合的小组学习中,让小组长组织组员互相检查本组同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并对小组进行了细化分工。如一号学生指给二号认,其他听;接着二号指给三号认,其他听 ……认读时,把不会认的字做好标记,并负责教会不会认的同学,做到人人过关,再进行展示。虽然字词预习效果好,也用了8分钟的时间。第二回合的小组学习,我让组长组织检查读通读顺课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口读书。然后进行展示,评价,再读。由于目标难度不大,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广,很易达成目标。但较费时间,读—评—读来回几个回合,二十多分钟就过去了。第三回合,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勃勃。接着小组展示。四个小组都发了言:“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篇课文写蜜蜂离家二里多路都能飞回家。”“这篇课文写作者带着蜜蜂走了二里多路,放飞蜜蜂。蜜蜂也能飞回家。” “这篇课文写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能。”从四个小组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动了脑筋。接着小组主持人进一步问:“请问下面还有补充的或有不同意见吗?”下面一片沉默。我想如果再来一组展示,情况也会大同小异。怎么办?我只好运用师本的优势,问了一句:“谁能把他们的发言连起来说一说?”一语道破天机,有几个孩子举手,其中一位把课文的内容能大概总结出来。第一课时,也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此时已拖堂几分钟。

上一篇:素质教育实践的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员工礼仪礼节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