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共11篇)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1

缙云县湖川小学

胡宝方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三(3)班平均分为93.5,及格率100%,优秀率88.7%。三年级刚开始接触英语,兴趣比较浓厚,可还是有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导致班级平均不高。这次考试,这样的成绩,学生发挥不好,很意外,在书写方面失分很大。

二、具体试卷分析 易错题型

1、题型:听力题——听音,圈字母。

存在的问题:听音,圈字母。需要学生听力前先试着读字母,分别字母的发音。第三题错的学生比较多,因为A和H的发音比较接近,学生一时反应不过来。也就导致选择错误。

解决策略:字母发音巩固,平常多做相应练习。

2、题型:听力题——听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存在的问题:此题是区分单词发音,不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发音不同,有些容易混淆,所以导致失分。

解决策略:平时单词多些仿读。

3、题型:听音,圈出正确图片的选项。

存在的问题:学生部认真看图片,偶有错误。原因在于,一是学生认识图片的单词或者人物,二是没掌握发音规则。

解决策略:平常上课时多结合图片教学。

4、题型:相符打钩,不相符打叉。基本没有错误。

解决策略:看清图片,理解意思。

5、题型:听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

存在的问题:平常课文重点句型讲透,背熟,增强语法讲解,多做细节类的选择题。

6、题型:听问句,选择相应的答句。

存在的问题:学生可能没有看清题目,没有选择正确的句子,而是把听到的句子选出来了,所以失分在这。

7、题型:用手写体抄写字母。

存在问题:字母的书写不够规范

改进:在今后的课堂中规范教师的字母书写,给学生做好榜样。其次就是学生的作业书写也要加强。

8、读一读,找出不同类的单词

存在问题:不理解单词的意思,所以导致错误的选项。

9、题型:单项选择

存在问题:没有看清题目,答题上存在失误。

解决:以后督促学生看清题目后再答题。

10、题型:读一读,选一选,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存在问题:没有看清图片想要表达的意图。解决:看清图片想要表达的内容。三、一点感想和今后努力方向

1.设计练习式的授课方式,拉近课堂所学与习题应用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应试能力。对于重点句型的挖掘,应精细到关键词。以应付细节类的选择题。

2.下学期开始,平常就增加填词,写短句子之类的简单作文入门练习。应对作文题。

3.英语是一门语言,可参照语文教学方法,读背太少,可能是导致句型不落实的根本原因。加强读背!

下半学期,真正发挥学习小组的能量,课内或课后读背课文。有读背标记,一个单元进行总结奖励。

4.感觉过去教学中,自己讲述太多。以后教学,应更多地让学生来表达,来反馈,才是真正生本,真正落实重难点。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2

以下, 笔者以《蜜蜂》一课的教学为例, 来谈谈我们的一些激趣策略。

一、“趣”源于多样的质疑

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学习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要求。说明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本身是学生所未知且想知的, 对于这样的内容, 最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于是, 他们会将心中的疑惑贯穿在阅读的全过程中, 成为他们自主探知的动力。

陶行知曾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 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 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 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 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我们切不可小觑质疑的力量, 它可以成为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轴心。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有言:“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这就启示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质疑、释疑。《蜜蜂》一课教学中, 教师就安排了几处有效的质疑。

(一) 疑在关键点

教给学生“抓关键词质疑, 整体感知文本”的阅读方法。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试验”这一关键词进行质疑:大家读了课文都知道了, 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做试验的事情。那么, 对于他的试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围绕这个词自主提出了三个有价值的问题“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法布尔是怎么做试验的?”“试验最终结果怎样?”接着, 教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寻找相应段落, 通过问题与段落的一一对应, 学生对文本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对文本的大意有了整体感知。这就有一“疑”牵全文的收效, 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程式化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而是通过引发质疑, 自然引渡到主干问题与文本内容的对号入座, 让文本的整体感知环节不再成为学生极力想回避的难关, 而是一个学生自主求知、乐于探知的轻松的学习项目。

(二) 疑在空白点

法布尔叙述的试验结果是“二十只蜜蜂中, 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文本对其余三只蜜蜂的去向没做交代, 可谓是留白处, 也是学生最关注的空白点。学到这里, 看到这样的试验结果, 学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色。教师立即引导“看到这个结果,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果不其然, 学生异口同声地发问:“还有三只去哪里了呢?”“是啊, 还有三只去哪里了呢?聪明的孩子, 你能根据上文的提示和你的生活经验来大胆地推测一下吗?”

质疑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也是思维的火花。有自主质疑就会有自觉探疑, 大家争先恐后, 各抒己见———“大概风太大了, 那三只蜜蜂体质差, 飞累了, 还在半路休息。”“也许这三只蜜蜂特别勤劳, 它们还在花丛中采蜜呢!”“也许它们被闷了很久后放出来, 已经晕头转向, 找不到家了。”“可能它们受了伤, 被别的蜜蜂收留, 住在它们家里去了。”“也许它们碰到老朋友还在路边聊天呢!”种种推测, 有根有据, 显现出他们对文本知识的内化能力和已知经验的活用能力。种种猜想, 有情有趣, 显现出本真、善良、美好的童真世界。这一环节, 让说明文的教学充满了童趣, 学生表达欲罢不能, 听课教师深受感染, 其实说明文也能上得这么轻松愉悦。

(三) 疑在难点

当课文学至尾声———试验的最终结论部分, 大多数教师可能以为此时应该水到渠成, 不成问题, 但细心的教师却发现文本的真正疑难之处恰在于此, 因此他们不会对结束段弱化处理, 而是安排了又一次质疑。让学生认真细读这一段———“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提出来。

这一次质疑促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一次自我监控, 回顾梳理哪些已经学懂, 哪些还有不懂。学生细读、细想后提出如下问题:“什么叫本能?”“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说,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为什么大科学家法布尔无法解释?”不问不知道, 一问不可收。没有充分的预设, 教师可能不会想到短短的一句话, 学生居然有那么多的问题。当然, 有疑问的, 也有自认为都懂了急着想要帮着释疑的。于是, 教师就趁机给学生提供展示“学术权威”的机会, 学生们解释得头头是道, 尤其是提前阅读过《昆虫记》、对蜜蜂有过一定研究的学生, 俨然一位位昆虫学家、小博士。一时间, 教学的高潮再次迭起, 质疑的、释疑的, 各得其所、各取其乐。

此三处质疑的安排, 可谓一波三折,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 使阅读的兴趣从课始持续到课终, 整堂课学趣横生, 这是我们对学段目标———“学习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行周密细化、对实施策略进行优化后的良好收效。

(四) 疑在互动中

上述提到的可以说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 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单循环式质疑, 是可以预设的。而在学生、师生互动交流中还会出现以疑激疑、疑窦丛生的多循环式质疑, 是不可预设的, 正因为如此, 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思维碰撞。在《蜜蜂》第二段“试验过程”的学习中, 教师先让学生熟悉试验步骤 (捉蜜蜂、放进纸袋、做上记号、叫女儿等在蜂窝旁、带着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放飞) , 之后教师发问:“老师觉得法布尔的试验步骤太复杂了, 可以去掉其中几步, 你认为哪些步骤可以去掉, 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抛出,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小组马上展开激烈的讨论, 对所有的步骤进行了筛查。在随后的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中, 拉开了一场唇枪舌战。以下就是其中几段精彩的辩论———

[片段一]

甲:我认为“叫女儿等在蜂窝旁”这一步可以去掉。

乙:不能, 万一蜜蜂比法布尔先回来了怎么办? (反驳)

甲:那等法布尔回来后再数蜜蜂也不迟呀! (质疑)

乙:那如果蜜蜂回来后又离开采蜜去了呢?法布尔不是看不到蜜蜂了吗?那还能数得清楚吗? (再反驳)

……

[片段二]

甲:我认为把蜜蜂装在袋子里不能去掉。因为, 这样带, 蜜蜂不会飞散了。

乙:我也觉得这一步不能去掉, 否则法布尔会被蜜蜂蜇的。 (赞同)

(教师见学生没有抓住重点来看问题, 就及时干预)

师:你们可能不知道, 法布尔生活的年代没有我们现在用的透明的塑料袋, 而是厚厚的牛皮纸袋。装在这样的袋子里蜜蜂会怎样呢?

教师边说边出示塑料袋和牛皮纸袋。

(这一干预又引发一场讨论)

丙:蜜蜂被装在厚厚的牛皮纸袋里, 看不见外面的景物。 (若有所悟)

丁:看不清外面的景物, 蜜蜂飞回家就有困难了。 (跟进说明)

陶老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 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 不问学生兴趣, 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 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在生生、师生互动中, 学生会主动暴露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的路径, 只要教师认真倾听、关注学情, 就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指向是否正确、是否全面。而互动中的教师“激疑”能像交通警察一样及时为其指明方向, 也能像助推器一样推动思考的深入。既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互动中因为有质疑、有激疑、有启发、有辩驳, 一个个疑点就会被击破或被扩大, 各方的讨论酣畅淋漓, 不计胜负, 只求享受思绪驰骋的快感。

二、“趣”浓于情境的体验

许多说明文的内容都比较客观、理性, 很难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但《蜜蜂》一课是以叙事的形式记录了一次科学试验过程, 于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其间也渗透着试验者的情感变化。比如, 法布尔放飞蜜蜂, 看到它们四处飞散的样子, 推测蜜蜂可能飞不到家, 心里有隐隐的担心。再比如, 当法布尔看到“二十只蜜蜂中, 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心中有抑制不住的欣喜和敬佩。针对这样的文本特点,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细化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推测来感受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选用推测的策略来让学生亲历法布尔试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思。

师:法布尔把蜜蜂放飞后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

读着这段话, 你认为蜜蜂能飞回家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文试验步骤或链接旧知大胆推测)

生:我认为不能, 因为起风了, 蜜蜂飞得很低, 可能看不见家, 而且可能飞不动。

生:我认为不能, 因为这些蜜蜂被闷了好久, 一放出来的时候都向四面飞散, 没有方向感, 可能会找不到家。

生:我也认为不能, 因为它们是被法布尔装在厚厚的纸袋里, 看不见一路上的景物, 而且被带出去两里多路, 离家很远。

……

中年级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即使孩子天生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好奇, 理性地分析往往也会将他们的兴趣消磨殆尽。教师关注了真实学情, 创设了一个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感悟, 这种学习动力是内发的。

因此, 教师没有直接把文中大泡泡中的问题“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抛给学生, 让他们去分析, 而是采用角色体验的策略让学生根据文中描述的现象进行推测, 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走进法布尔当时所处的情境, 吸引他们去认真研读句子、联系上下文, 专心发现一些现象, 认真思考一些问题, 做出合情合理的推测。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由现象得出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 还能真切地体会法布尔观察认真、思维缜密、记录翔实的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 饶有兴致地亲历实践的过程, 走进语境中, 走进法布尔的发现之旅, 成为细心的发现者和大胆的探索者, 体验探究科学奥秘的快乐。

三、“趣”归于语言的习得

语言的学习也是说明文教学的一大目标。虽然说明文的语言大多平实缺乏情趣, 但细读也有可挖掘之处。《蜜蜂》一课中, 有多处呈现出法布尔真实、严谨的叙述语言。我们要做到的不光是去感悟法布尔质朴求实的文风, 更重要的是感受法布尔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就是, 要以语言品读为载体, 达到披文入情、兼收并蓄的目的。但难就难在如何让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会也充满情趣。下面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怎样让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变成一次“快乐之旅”的。

(一) 体验发现之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我们的教师就要创造机会, 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1.“洞察失误”法。教师以“听说”一词为抓手, 了解法布尔做试验的原因。出示句子:“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无论飞到哪里,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与原句相比, 教师故意去掉了开头的“听说”一词, 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失误”, 培养学生洞察错误、辨别正误的能力, 提高对关键词句的敏感度。发现是学生所热衷的活动, 学生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变化, 并纷纷发表看法, 阐明“听说”一词在句中的作用, 有的从反面阐述, 有的从正面说明。从交谈中, 可见学生充分体会到法布尔“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的求实态度。

2.“目标搜寻”法。教师以“推测”一词进行桥接, 先是让学生体验推测, 在了解了法布尔的推测后, 继而知道法布尔在观察中无时无刻不在推测, 从句子中还能找到表示他在推测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了“推测”之意后很快搜寻到了目标———“好像”“大概”“我想”这些词语, 并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 读中仿佛在体验法布尔当时边看边思的痴迷样。

3.“对比”法。当读到法布尔推测的句子时, “好像”“大概”这样的词让学生感受到他对不确定的现象不敢妄下定论, 但当读到试验结果的句子时,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样的词又让学生发现法布尔的表述是那样肯定、坚决。继而教师让学生对比发现———“通过这两处语言的比较, 你对法布尔又有了什么了解?”对比品读间, 学生对法布尔其人“是即是, 非即非”的求实精神已了然于心了。

重要的是, 学生发现语言特点、感受人物情感的过程是充满寻求、探索的乐趣的, 仿佛在游戏间自然无痕地达成了目标。

(二) 体验趣味运用

说起语言的运用, 是令师生都为之揪心的事。但只要我们设计精巧, 降低难度, 相信运用也是极易体验成功的学习。

如学习法布尔来推测一下其余三只蜜蜂失踪的原因。 (具体案例已在上文提到) 教师强调用上表示推测的词语“也许、可能、大概、估计”等, 将文本语言的运用融入到有趣的推测游戏中, 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再如学习“尽管……但……”逻辑性语言的运用, 教师将其与文本语言内化表达融合在一起。以下是练习案例。

出示句式练习:

尽管蜜蜂逆风而飞, 沿途都是些陌生的景物, 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_____, 但蜜蜂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_____, 但_______________。

学生结合试验过程提到的相关信息, 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组合———

“尽管蜜蜂逆风而飞, 但……”

“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但……”

“尽管蜜蜂被闷在厚厚的纸袋里, 但……”

“尽管蜜蜂被带着走了两里多路, 但……”

这种融文本内容和形式于一体的语言实践, 不仅降低了语言表达因题材缺乏而产生的难度, 同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重新建构, 提升了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在语言运用中, 让学生轻轻松松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双利。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3

导入环节:我运用“对话交流导入”的方式。激活已有的相关知识,衔接新旧知识,为新授课做铺垫。让学生感觉不到新知识的难度,从而减轻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优化教学效果。

Step two:Presentation

1.New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PPT:一片草地)T:Where is it?

T:What can we do in the park?

(PPT出示野餐布和食物)T:What can we do in the park?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生活常识,先对一片草地进行预设“这是什么地方?”播放视频树和花,再让孩子进行预设,有梯度地引入park一词,并再通过学生的喜好自然而然地引入“野餐”,从而为本课单词的学习做好铺垫。

①学习a sweet

词句呈现:我运用“实物、图画式”。sweet的学习,通过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引入句子,并进行Pass and ask的操练。

②学习a cake,a pie,a hot dog

2. Text.

文本学习的设计意图:我是通过“预设课文—解读课文—扩写课文”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且针对我校学生没有一、二年级英语基础的现状,通过三次课文的输入,来确保课文输出的正确性。

①(PPT一片草地:出示一块野餐布和上面的四种食物pies,cakes,sweets,hot dogs)

T:Look,they are having a picnic.

(PPT:四位只有身子的学生人物)

T:Whos this?

T:Who can ask?

T:Look,they are having a picnic.

PPT:红箭头从sweets指向Yang Ling。(PPT:Sharing)

T:They are sharing.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预设,通过出示“四位只有身子的学生人物”而进一步加深,通过学生运用“Whos this?This is ...”来自己预设课文。并通过“红箭头”来明确食物的归属,引入 “Sharing”。点出本课的情感目标:分享。

②Listen and find.

T:Who else is in the park?

T:If you are Mike,how to introduce Helen?

设计意图:文本第一次输入:先带着问题来听文本,引入Helen。通过人机对话来学习文本第一幅图。

③Watch and find.

T:Who gives something?Whod like something?

设计意图:文本第二次输入:带着问题来观看动画,并回答问题。

④Read and find.

T:What would Helen like?A pie or a cake?

T:How to give something?

T:How to receive?

T:How to refuse?

T:How to give another suggestion?

学习:What about

设计意图:文本第三次输入: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对课文有进一步的学习。

⑤Reading time.

⑥Read in roles. Two groups.

⑦Acting time. Two groups.

巩固操练:我运用了“机械操练法、角色扮演法”。通过“Reading time.”“ Read in roles.”“ Acting time.”三个环节来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操练。从而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3.Expansion.

拓展运用:我运用了“扩写文本法”。先让学生通过“Say more sentences about the words.”来运用学过的句子谈论本单元的单词,并用这些句子来买东西,实现文本的输出。并引入“B:How much?多少钱? A:... yuan.”实现文本再次输出。活动过程中,以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最大限度把教材内容生活化,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4. Homework

①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 time of Unit 7.

②Record your voice of Unit 7,and send me from the Internet.

③Go on sharing your things with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参考文献:

马丽霞.3A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Story time)教学设计[J].小学时代,2014.

三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 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 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教学进度: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复习…………………………………………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习………………………………………………………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习………………………………………………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习………………………………………………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复习………………………………………………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三上 篇5

岭上小学教师:蒋玉梅

《蚂蚁做操》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计算过程的含义。从多种圈到多种算,又到比较,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

我让学生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1).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学习

成果学生出现三种计算方法:方法一:加法竖式;方法二:完整呈现计算过程的竖式;方法三:简写后的一般竖式。对用加法竖式计算的,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尝试写出乘法竖式。在黑板上呈现出竖式的计算过程。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点子图中的哪个部分。

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对应的?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能让每一位学生产生对活动的兴趣,再张扬个性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或愉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这样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比较轻松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总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在活动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反应比较慢。为了照顾到这些孩子,使教学的最后一环“拓展练习”只好布置为课后完成。

三上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篇6

——林伟扬

【关注练习量,让计算教学扎实、有效】

——三上《口算乘法》教学片断及反思

【案例描述】

课始,指名学生被7的乘法口诀,集体背9的乘法口诀,当一个学生在背的时候,部分学生就无所事事了,没有达到复习的效果,三上口算乘法教学反思。在练习环节中,只让学生做了几道口算题,就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做的口算题仅20几道。

【分析】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学生课堂练习的量远远不够,练习的量跟不上去。在学生只做了几道口算题,就让学生口算比赛,其实在这个时候,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量,还只能停留在能正确做的基础上,怎能进行比赛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是啊,反思自己,是因为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的成长,而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一种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这样,如何让学生在计算课里学得扎实,又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关注练习量,让课堂扎实有效、提高效率,这样的话好像人人会说,但是却都不得要领,关键就是如何去关注课堂练习的量,如何让它去扎实,让它去有效,使每一节课落到实处,教学反思《三上口算乘法教学反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孩子们的作业,我们基本要在课堂内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关注课堂的效率,像这一节课,我们给予学生练习的量不够,这样我们就要把作业留给学生到家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像这样的课,我们的口算练习起码要达到50道,才能让学生正确、加速。练习要做到人人参与,才能做到把知识落到实处。

【对策】

在课开始复习导入时,让学生集体背诵1——9的乘法口诀表,然后进行口算练习,可以是做口算,可以是看卡片口答,如2×8等题目,抽其中的一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这样全体学生参与了复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7

一、紧扣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课标指出:“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要能够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1: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见到的物体中哪些是长方形?然后板书出示一组(2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把它们画下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通过小组合作,拿几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动手操作验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再根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发现正方形的特征,从而达到学习方法的再次迁移。最后再安排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获得长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知识,使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增强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的欲望

课堂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课堂上,我以“导学单”为载体,通过一个个问题导引,让学生去经历、探索、验证并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他们对问题的认知,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2: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时,多媒体出示第41页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了一个长方形的篮球场,并且知道它的长和宽分别是28米和15米。

生2: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算篮球场的周长,就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

生3:周长就是指沿着篮球场走了一圈的长度。

师:怎样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呢?(自己动手拼一拼〈借助学具〉、画一画、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1:先算出2条长的和,再算出2条宽的和,最后把它们相加。

生2: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生3:先算长加宽的和,再用和乘以2。

师:你喜欢哪种求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

……

师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先算长与宽的和,再用这个和乘以2。

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42页的“试一试”。知道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你能不能自己试着算一算正方形的周长呢?

生1:正方形四个边是相同的,可以用正方形的四条边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并借助学具拼一拼,展示给你的小组成员看。

教师通过交流以计算篮球场的周长为题材,不是把现成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拼一拼、画一画等解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然后交流不同的方法。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

三、化静为动,寓教于乐

在学生学习和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时设置一个个有趣的游戏往往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儿童在玩中学数学,在学中获得知识。

1. 选用游戏

游戏能调动多个感官,把游戏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快乐。在教学“认识周长”时,我设计了“我要挑战”这一游戏,让学生在理解“周长”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剪刀、彩纸、尺子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在2分钟内每人剪出几件“作品”(形状、大小不限),每组成员选出2幅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作品”(认为有一定难度)让对方小组计算它的周长是多少?本次选出的组合号码是:①—⑥,④—⑤,②—③,实行两两对决,抽签选取。

第1小组和第6小组分别选出一名“挑战者”。

先从第1小组成员中选取一名“挑战者”,分别说出第6小组成员作品的形状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算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同理,由第6小组成员分别说出第1小组成员作品的周长。通过两位“挑战者”演示,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周长的认识,个个热情高涨,争当本小组的“挑战者”。

……

2. 适时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认识周长”时,多媒体课件出示书本、树叶、小旗等一些书签,让学生观察后用手描一描、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接着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书签周长的运动轨迹,同时配上音乐,让学生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这种化静为动的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与“验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摘要:新课标顺应学生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应捕捉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知识水平与情感状态的差距与矛盾,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与兴趣。

将军作曲家三上“前线” 篇8

扛着提琴穿越封锁线

“车站上人山人海,红旗飘扬,志愿军告别朝鲜要回家乡,志愿军拥抱着朝鲜母亲,阿妈妮含着泪话儿长……”当依然一身戎装却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傅庚辰唱起他当年创作的《告别朝鲜——中朝友谊之歌》,依旧心潮难平。

1953年3月,傅庚辰所在的文艺慰问团开赴前线,在战事紧张的西海地区为志愿军部队慰问演出。战争场面极其惨烈,就像《英雄儿女》描写的那样,整支部队常常只剩一个人,仍然坚持浴血奋战。文艺慰问团全体17人,每天要演出两三场。年仅17岁的傅庚辰负责青年团员的工作和全团的生活。他为大家扛着装满生活用品的箱子,还背着提琴、笛子,爬山涉水过封锁线。由于慰问团的人员少,节目难免显得单薄,为组成一台晚会,他还得即兴编节目,把原来在东北工作时演过的小歌剧默写出来,满腔热情地为阵地上的指战员演出。

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傅庚辰向组织提出两项申请: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留下当中国人民志愿军。但由于年龄问题,傅庚辰这个愿望在1957年才正式实现。

打起背包走进“雷锋班”

接到电影《雷锋》音乐创作任务后,傅庚辰请沈阳音乐学院一位教授,写了一首题为《高岩之松》的主题歌歌:“高岩之上长青松,青松昂首望长空……”傅庚辰认为这首歌词表现了雷锋高大坚定、傲然屹立的伟岸形象,在休假时就把曲子谱好了。傅庚辰带着写好的歌曲到营口“雷锋班”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特别让傅庚辰感动的是雷锋部队的两个陈列室,小土房子,很简陋,雷锋的袜子、鞋、节约箱等等都在这里陈列。他对雷锋的认识和下部队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思索:董存瑞炸碉堡是英雄;黄继光堵枪眼是英雄;邱少云烈火焚身是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雷锋精神是什么?高岩之松当然是雷锋精神。但更是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捡螺丝帽,补袜子,关心战友,关心群众,喜欢读书。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难。雷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兵。有了这些认识,再读《高岩之松》,傅庚辰觉得歌词没有反映雷锋伟大出自平凡的特点。

回到北京的那段时间,傅庚辰整天琢磨怎么找到切入点。有一天已经半夜12点了,累了一天的傅庚辰躺在床上依然不能入睡。到了一点多钟,脑子里突然迸发出“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的词句,而且词曲同时出来,接着又出现第二句“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傅庚辰乐思泉涌,干脆披上衣服,打开灯,拿出本子赶紧记录。下面暂时没词,就按乐曲旋律往下走,把旋律先写下来。中间一段是进行速度,他的考虑是被雷锋精神感染的人千千万万,他们前进的队伍是不可阻挡的,旋律要坚定豪迈。后面是号召年轻人都要走雷锋的路,去实现美好的理想。三段结构写下后,他如释重负,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10点,又接着填词,没费劲三段词就写下来。根据主题歌,傅庚辰又写了全部电影音乐,其中还有少儿歌曲《小松树快长大》和《为社会主义大厦多添一块砖》。

唱着军歌诀别母亲

1985年8月,傅庚辰带领总政歌舞团7人演出小组赴云南老山前线慰问边境反击战的战士。抵达昆明当晚,一个从北京传来的讯息像晴空霹雳一样几乎乱了傅庚辰的阵脚——“回来吧!我替你带队去前线!你母亲病危!”政委的话拨动了这个坚毅的军人那根最柔的心弦。“母亲这个时候一定最希望自己这个12岁便离开家的独子陪在她的身边!”傅庚辰仿佛看到了母亲的面孔。可转念一想自己这次来老山是做什么的?来慰问战斗在前线的战士的。这些战士不也是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儿女来到这里的吗?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永远都回不去了,自己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去?拜托了妻子全力照顾母亲后,傅庚辰凌晨谢绝了赶来接自己回北京的直升机,义无反顾地登上了第一台车……打仗期间不能修路,天天阴雨地上都是坑,一路的颠簸让傅庚辰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母亲也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慰问前线应该有一种指导精神,“奔驰在重山峻岭之中,奔驰在高原海防边疆,奔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战斗在我们神圣的岗位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心全意、为兵服务!”《演出队之歌》的歌词和旋律从傅庚辰心中流淌出来。提到与母亲这样的永别,如今已两鬓斑白的傅庚辰眼眶依旧有些发红,但他也仍为当年的抉择感到骄傲,因为他是一名军人!

作为一名将军,傅庚辰坦言,往日的炮火硝烟、时代风云,就是他作品的灵感来源。在他生命的年轮里,军旅情结的根越扎越深。

三上语文5、6教学反思 篇9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行笔流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秋的美图。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深入研读。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他们感受的方法是把这些比喻、拟人的成分去掉之后,再去读读剩余的句子,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学生就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比喻和拟人的作用:具体、形象,把静态变成了动态,加以人的行为,感觉亲切,犹如身临其境。

语言优美,适合学生背诵,课文也做了如此的要求,所以我要求学生背诵这一段落。同时交给学生们背诵的方法。不是整段的背诵,而是先去分析,找出主要描写的景物,一点一点添加内容,一个景物的描写记住了,再去记忆下一个,两个景物的描写连在一起背诵,一次增加一个景物的描写,逐步把整段添加完整,这样分层背诵,从少到多,由简到难,学生背诵得快,就不觉得是困难,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课后作业,让学生去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秋天,去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秋天,这也是本单元的作文要求。能够抓住一个景物写具体了就可以,不做更高的要求。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诗歌,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手法,结合在上一课中学到的知识,来处理这里的内容就显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诗歌的学习,在于朗读,在于体会,在于感受,不是计较一词一句的理解,而是整体感知。这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常见的画面,农村的孩子也能够见到、听到,也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秋天。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是这堂课教学的另一特点。从看景物想象秋天的声音,到在品读诗歌中引发想象,最后引导学生当小诗人想象创作,都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张开翅膀尽情驰骋。学生有了充分的想象,就能够激起更多的火花,产生更加绚丽的奇思妙想。

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采取的就是读,让学生反复的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当然要采取多种形式,不然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兴趣,好的文章也就读不出韵味来。

续写或者仿写,在诗歌这里比较容易,句式比较简单,内容以秋天常见的景象为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操作。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10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姓名、年龄、家庭、爱好、到校时间、学校活动、科目等词汇和言进行复习,最终进行一篇自我介绍的英文写作。

教学目标反思:

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关于自我介绍的相关词汇和目标语言,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等的使用,达到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自我介绍的英文写作,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反思:

首先,通过设问导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问句c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to us?导入,难度不大,但可以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上来,并且直接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情景对话中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最后写作理清思路,提示写作内容。接着,同学们进行构思,着手写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评价,并选出最优秀的自我介绍,供小组成员和其他同学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难度不大,连后进生也跃跃欲试,积极配合,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指导性地位。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作文,不用去通过抄袭其他同学的作文来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作答,合作探究,小组评价。达到了教学所预期的目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1.在课堂的掌控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前面给学生对话的时间过长,导致最后学生作文展示的时间太短,没有达到最后升华的效果。而且在教授完目标语言之后还有一个学生的口语展示介绍自我的环节,但由于后边时间紧张而取消。

2.大部分学生整体表现良好,但还是没有足够关心到个别后进生,如朱文慧、赵董等同学。

3.板书过程中,由于紧张而中途忘记板书,最后才补写上去。

整改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精心备课、备学生、设计好各个环节并预设时间。

2. 积极认真的研读教材,不断地挖掘教材的重要元素和知识之间的连接,做好整合与梳理教材的课改工作,达到高效课堂,高效学习。

3.调整好教师上课的心态,重视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和知识点。探索更多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感想:

三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11

1 白云岩储层特征

由岩石破裂实验可知, 白云岩由于性质较脆, 极易形成裂缝或裂隙。本区沙三上白云岩形成于济阳运动Ⅱ幕以后, 又沉积了巨厚的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地层, 济阳运动后期即东营运动, 全区受到右旋回压扭构造应力作用, 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了大量的张性断层和地层褶皱, 使白云岩地层产生断裂以及大量的裂缝和微裂隙。

通过对已知油藏的精细解剖, 白云岩含油受断裂构造带控制, 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 油藏类型为裂缝型层状油藏。白云岩厚度虽然很薄, 但含油后往往形成高产, 因此, 对白云岩储层裂缝进行预测研究是最关键的环节。研究中首先在地质上明确了白云岩储层在斜坡带上是有利发育区带, 为了更准确的预测白云岩储层的发育及展布特征, 需要将地质与地震结合起来, 运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实现白云岩储层的预测。白云岩与围岩相比具有明显的高速度特征, 为白云岩地球物理预测提供了客观条件。

2 白云岩储层地球物理预测

2.1 地震相分析技术

地震相就是地震反射特征的总和, 根据相对保幅地震资料, 在一定时窗范围内统计地震波的几何形状、频率、能量变化快慢及各种地震属性, 从而在剖面上或平面上划分各种地震属性特征总和相近的区域, 然后研究人员结合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有关的地质认识。

通过实钻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 归纳总结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的地震相特征, 以此分析白云岩发育的有利部位。研究区可以识别出三种类型的地震相, 分别是:a, 强振幅、高连续反射;b, 弱反射、弱连续反射;c, 中振幅、中连续反射。研究区北部, 白云岩岩性变化不大, 岩性较纯, 以强振幅、高连续反射为特征。研究区南部, 岩性为泥质白云岩, 为强振幅、高连续反射。由于北部探井基本明确了含油性和储量规模, 在两者的过渡地带, 从已钻探的井的地震相特征和振幅属性来看, 以中振幅、中连续反射最为有利。

2.2 地震相干分析技术

作为三维解释的重要内容, 地震相干体计算技术应用和发展非常迅速, 现在已成为常规解释中的一项普及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突出那些不相干的地震数据和提取三维相关属性体, 由纵向和横向上局部的波形相似性可以得到三维地震相关性的估计值, 从而把三维反射振幅数据体转换成三维相似系数或相关值的数据体。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使研究目标直观化、准确把握断层及岩性体在空间内的变化特点, 更加细致的描述断层及岩性体的发育和油气藏内部特征。

由于白云岩发育的层段在地震上紧邻T4标准反射轴, 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反射层沿层相干处理, 可见相干系数低值分布特点与本区的断裂和构造分布密切相关, 滨669-利73-利72一带北西-南东向低相干系数密集带是滨南利津断裂带的反映。对于相干图的解释可分为两个级别, 延伸较长呈条带状分布, 则解释为断层;而相干值较低, 延伸较短, 则解释为裂缝发育区。

2.3 地层曲率分析技术

曲率属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到解释流程中, 曲率是用来表征层面上某一点处变形弯曲程度的量, 地震曲率就是通过计算层面曲率来研究地层的横向凹凸关系及其展布情况。层面变形弯曲程度越高, 曲率值就越大。根据曲面的曲率特征, 可以提取平均曲率、高斯曲率、极大曲率、极小曲率、最大正曲率、最小负曲率、形态指数、倾向曲率、走向曲率、等值线曲率和弯曲度等多种曲率, 其中极大曲率、倾向曲率、走向曲率、最大正曲率和最小负曲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以往科学研究证明, 在地层弯曲曲率较大的部位, 裂隙和裂缝较发育, 因此, 通过对T4 (白云岩) 地震反射界面计算了地层的曲率, 曲率高值区与裂缝发育区相吻合。

2.4 地震反演分析技术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储层预测技术, 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将地震、地质、测井资料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把地震数据反演成能与钻井直接对比的岩层型波阻抗剖面或地层层速度属性剖面。

考虑到本区的实际情况, 采用针对性强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进行了研究。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是建立在一个趋势约束的脉冲反演算法上, 其基本出发点是:地下的强反射系数界面不是连续分布而是稀疏分布的。具体做法是从地震道中根据稀疏的原则抽取反射系数, 与子波褶积后生成合成地震记录,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与原始地震道的残差修改反射系数, 得到新的更密一些的反射系数序列, 再做合成记录, 在迭代过程中, 用测井声阻抗或速度谱拟合的阻抗趋势线和在趋势线两边定义的两条约束线作为约束, 来控制阻抗的变化范围, 减少反演的多解性, 最终得到相对波阻抗。

从反演的结果来看, 与地震相分析结果基本类似, 北部白云岩岩性较纯, 南部为泥质白云岩, 均为强波阻抗, 较为有利的是中强波阻抗值的区域。

3 结语

针对东营凹陷利津西坡薄层白云岩这种特性岩性油藏,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地震相分析、地震相干技术、地层曲率分析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能够对其进行预测, 在此基础上, 指出利津西坡斜坡带是白云岩油藏的有利发育区, 为下一步精细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澄林, 张善文, 袁静.胜利油区沉积储层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1]赵澄林, 张善文, 袁静.胜利油区沉积储层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2]李丕龙, 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2]李丕龙, 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3]潘元林, 张善文, 肖焕钦, 等.济阳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3]潘元林, 张善文, 肖焕钦, 等.济阳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范文下一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