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篇1

Teaching content: 人教版第五册下学期 Unit 8 Teaching aims: 知识目标:1.单词

2.句型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Important points: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1、教师根据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根据Part A 的内容,设置chant,加强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操练与巩固,提高语言运用与交际的能力。

Teaching aids: Appraisal plan: 【教学过程】 StepⅠ.Greetings.T: Hello, boys and girls.I’m Ms Zou.Glad to meet you.You are so lovely, so handsome.StepⅡ.Lead-in 1.Look for a present.T: Today I prepare a present.Guess where’s it? Is it in the box? A boy, come here.Use your magic eyes.Please have a look.Is it in the box? S1: No, it isn’t.(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T: It’s empty.Is it in the desk? Is it under the chair? Is it …? Please try to guess!S2,s3,S4: Is it …? 如果学生没有讲到包的位置,教师在回答的过程中给予暗示。S5: …

T: Oh.It’s here.It’s beside the bottle.It’s near the window.It’s a toy.Who’s he?(走到学生中间展示玩具柯南)Ss: He’s Conan.T: Conan has magic eyes.Use your magic eyes.Try your best.You’ll get it.描述玩具柯南,瓶子,窗户的方位关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变更。

T: Now, boys and girls.Follow me.Beside.(教师用手示意玩具柯南与瓶子的方位关系。)Ss: Beside.T: It’s beside the bottle.Ss: It’s beside the bottle.T: Near.(教师拿起玩具柯南示意与窗户的方位关系。)Ss: Near.T: It’s near the window.Ss: It’s near the window.T: It’s near the window.(教师拿起瓶子示意与窗户的方位关系。)Ss: It’s near the window.[设计意图] 用猜礼物的方式导入课题,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导入方式简单明快。StepⅢ.Presentation

从导入自然过渡新授部分,学生学习单词near, beside.依然通过柯南的图片与物体的方位关系学习句型:A: Was it near…?

B: Yes, it was./No, it wasn’t.A: Was it beside…? B: Yes, it was./No, it wasn’t..1.Learn the new words.T: Now, please read after me.(教师边板书单词near边带读)

near, near.Ss: near, near.T: ear, ear.(教师手挡住n带读)Ss: ear, ear.T: near, near.Ss: near, near.T: beside, beside.(教师边板书单词near边带读)Ss: beside, beside.T: i, i(教师手指带读部分)Ss: i, i.T: beside, beside.Ss: beside, beside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练习。

T: Oh, I can see a lovely girl.I am beside the lovely girl.What’s your name? S1: My name is …

T: Who’s beside …?(教师站在学生旁边。)Ss: …is beside Ms Zou.T: Who’s beside …? Point and say.Ss: …is beside …(学生边说边指向S1旁边的同学)T: Who’s near …? Point and say.(教师用手势提示near 的范围)S2,S3,S4,S5: …is near… 2.Learn the new sentences.①T: Please look at here.There is a sofa.I have a picture of Conan.Look!Where’s it? Ss: It’s near the sofa.(如果学生有回答It’s beside the sofa.教师把图片拉近沙发说明It’s beside the sofa.然后拉远说明It’s near the sofa.)T: Yes.It’s near the sofa.Now, let’s play magic eyes.Close your eyes.1,2,3.Open your eyes.Where’s it now? Ss: It’s on the sofa.T: Yes.It’s on the sofa now.Where was it just now? Was it near the sofa?(教师边板书句子Was it near …?边问。)Yes, it was./No, it wasn’t.Ss: Yes, it was.(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然后板书句子Yes, it was.)如果有学生用No回答,教师进行过去与现在方位的讲解,结合柯南的图片与沙发的方位关系。T: It’s on the sofa now.It was near the sofa just now.然后再问学生,学生齐答。

T: Please look at here.There’s a lamp.Look where’s it? Ss: It’s on the lamp.T: Yes, it’s on the lamp.Close your eyes.1,2,3.Open your eyes.Where is it now? Ss: It’s beside the lamp.如果学生没有说出It’s beside the lamp.教师提示说出。

T: Yes, it’s beside the lamp now.Where was it just now? Was it beside the lamp? Yes, it was./No, it wasn’t.Ss: No, it wasn’t.(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然后板书句子No, it wasn’t.)②Read the sentences after teacher.(2 times)A: Was it near the sofa? B: Yes, it was./No, it wasn’t.A: Was it beside the lamp? B: Yes, it was./No, it wasn’t.[设计意图] 利用导入延伸实际场景,学生看所需描述的对象,学说方位,自然引出新授内容。单词学习结合句型,做到词不离句,学生对新授语言有整体的直观理解和认读。在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直观方位问答中,学生不断输入提问的语言,即本课的新授句型,大大地增加了学生模仿说语言的机会。同时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结合以前所学语言,谈论某种天气适合做的事情,自然将学语言与用语言结合起来。学生增加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量。Step Ⅳ.Practice.T: look!This is my room.Oh, my god!Where was the television in my room? Please guess was it …?(如果学生没有说句子的反应教师再示范说句子。)教师点击鼠标,答案正确。

T:Yes, it was.Where was the lamp in my room? Was it …? Please try to guess!S1: Was it …? T: …(点击鼠标)T: Where was the bag in my room? Was it …? S2: Was it …?(点击鼠标)T: …

[设计意图] 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操练形式中,愉快、主动地进行模仿及语言的运用。在课件创设的情境帮助下,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意义,同时边学边用,大大的增加了语言的实践量。StepV Summary : Step VI Homework Handwriting

Unit 6 Was it in the wardrobe? 图片

A: Was it near the sofa?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篇2

过去,我研究得最多的是“教”,课堂上要如何“教”得精彩,很少想到学生的“学”,如何“学”得轻松、快乐。我们只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研究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学生学到的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功夫,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教下去,老师累、学生也累!这样的教学精彩吗?高效吗?

陶行知先生有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我想,我校实施的生本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认识和把握了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搭建课堂平台,促进学生愿意自主探究、想学、乐学、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放手——顺应天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由此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造成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育效果常常事倍功半,直至师生身心俱疲,关系疏远。为此我想到,是该放手的时候了,放手不是“放任”,而是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动力之库、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的内驱,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2.交付——唤醒潜能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在生本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能动的主体。为学生做简单又实际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把可以交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潜能得到空前的发掘和运用、创造新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3.相信——生成智慧

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教你学,课堂上老师要把知识讲懂、讲透,才感到欣慰。而课堂上没有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唯恐学生不会,这实际上禁锢了学生的头脑。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份信任,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会给你许多意外的惊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尊重——看见花开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看见花开!

二、迸发智慧、多维的课堂——我的课堂教学片段

我的课堂充满着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随处可见孩子充满智慧的发现!

1.案例片段1:放手——顺应天性

记得几年前的一节公开课,我沿用了“前辈”们的经典的“完美”设计。课前总是幻想着精彩的课堂画面……心里暗暗自喜。可现实是“残酷”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很认真,很配合,也有不少孩子举手,目标达成,但课堂却不见得精彩,总是缺少创意!怎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设计应该没什么问题,到底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呢?我反复推敲、琢磨,我为什么上不到“火候”?我特意找了听课的老师指点迷津:“你说得太多了”“你的问题切得太碎了,牵着学生走”“你都没给予足够的时间思考,结论就出来了”……一语道破,我恍然大悟——要学会放手。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吸取经验教训。教学中遇到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我绝对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我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答案的,我绝不再作指导。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我不急着解决,而是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我才作补充说明,绝不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的对话才有闪光的生成。在教学中究竟怎样的对话可以触动学生的思维呢?我尝试运用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如:

“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启发学生思考全面的很好途径。

“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反思和有条理说明思考过程。

“如果……,会怎么样?”——这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策略。

“他对吗?你怎么想?”这是理解他人思考方式与从他人的思考过程中探索新的思考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原来的研究更多的“如何去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如何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如何放手,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2.案例片段2:交付——唤醒潜能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开课上,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预设3—4种常见的验证方法。可是孩子们用了许多简单但新颖的方法去论证了这个结论:

生1:我是用量角器分别测量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生2:我用“偷懒”的方法论证:使用已知的三角板的度数:45°+45°+90°=180°;30°+60°+90°=180°。

生3:我也是测量的方法,但我的更全面、更完整,我分别测量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三角形(展示图形)……

生4:我们不用量,我随意拿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动手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5:撕下来太可惜了。把图形都弄坏了。我们可以不用撕,用折一折的方法。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折起来,还是能拼成一个平角180°,而且不用撕烂图形。

(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生6: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是90°,内角和是90°×4=360°,沿着对角线连线,就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360°÷2=180°。

生7:不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这样。我们上学期已经知道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我们可以把四边形沿着对角线画出虚线,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2=180°

生8:我想补充刚刚××同学的说法。他们把三个角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我也觉得这个方法不好,撕坏了图形。我拿着三个一模一样(相同)的三角形,分别标上角1、角2、角3。我从这三个一样的三角形里分别选一个角1、角2、角3,把它们拼起来,也是一个平角。说明这三个角的和就是180°,也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又是一阵掌声,更有甚者捶胸顿足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一点想到)

生9:我还有一种方法,是我爸爸教我的。(利用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原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移成一个平角。(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引来了大家赞许的目光,个个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样子,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我太激动了:你们太了不起了……

我们不得不为孩子的精彩叫好!在这里,孩子们自主研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孩子是快乐的,我也是愉悦的!快乐的本源在于发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自然乐趣无穷。

听课老师议论最多的是:“学生好聪明啊!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的方法。”那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彩?要是按照以前的“一言堂”模式,怎么能有如此精彩的一刻,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发现呢?是老师简单明了的课前小研究设计,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开放的设计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生本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先学”就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唤醒了孩子们的潜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了这些精彩!

3.案例片段3:相信——生成智慧

2013年3月,我要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公开研讨课。关于这个内容,教材上是没有专门的一个例题来学习的,它只是零散地出现在习题中。当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专家指出:这个内容比较简单,有必要专门去上一课吗?我犹豫了!为了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这个相关内容,我还是觉得有必要,所以,我坚持了!于是我整合教材,设计了这一课,预设本课的新知识点,如大家所说的,应该很快就能交流完,课堂的相应练习会更充裕些。但是我担心的是,需要学生尽量带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框架实物模型来说明方法,更直观、更清楚的表达公式的意义。他们将如何带着实物来说明,来阐述他们的方法呢?这个对于笨手笨脚的我来说,有点难度,我自己就做不出来了,所以,我很忐忑。

上课前,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藏”在抽屉里的实物模型各不相同,堪称艺术品!孩子们的潜能和创意真是无限的!我课前的忧虑是多余的!

课堂上,孩子们用了自己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棱长和的公式推理:

生1:(指着模型)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4×宽+4×高(4条长、4条宽、4条高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模型)

生2:我把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看做一组,共有4组,也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宽+高)(指着他一组涂上相同颜色的长、宽、高的模型实物)

生3:其实这两条公式可以看做用乘法分配率来变形得来的。

生4:来补充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时,那么其余的4个长方形就是相同的了。长方体棱长和=8×宽+4×长。

师:谁听明白了?

生5:也就是特殊的长方体,宽=高时,就有8条一样的棱和4条长。我还有模型呢。

学生将特殊的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全班。(掌声再次响起)

我为孩子的精彩而喝彩!

生6:长方体如此,正方体就更简单了,正方体棱长和=12×棱长

想着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响起:“老师,我还有补充。”我心想:不是已经很“完美”了吗?但看着这个同学很坚定而渴望的眼神,我决定再给她一个机会,哪怕是让她“重复”一遍。“请说!”这位同学自信大方地走上讲台,拿出另外一个模型——一个用纸条做成的长方体框架。我心想,还不是一样吗?突然,她把纸做的框架,沿着长方体的对角,将长方体分成相同的两部分。部分同学惊叫了一下,都疑惑不解。“我们就像研究长方形周长方法一样,把它分成一样的两份,再分成两份(最后被剪成只剩下一个顶点上的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高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看做一组,共有4组,也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宽+高)。”多么精辟啊!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长方体的棱长和公式推导!全场听课的老师都发出赞叹的声音!

貌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如此精彩,可以从这么多的角度去阐述,孩子们能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满智慧的思考!孩子们的这种探究学习精神再次震撼了我!颠覆了我的某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我庆幸自己选这个教学内容的坚持,我庆幸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才给我带来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感慨:相信孩子,为他们搭建个平台,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

4.案例片段4:尊重——看见花开

课堂的美,往往来自自由、民主、轻松、和谐、信任、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记得有个特殊的孩子——智障儿童洲洲,在我任教的班级,尽管他时不时带来很多的麻烦,但班上的其他孩子早就把他视作班级的一份子,处处包容他,关爱他。从早上家长送他到学校,我们老师就开始关注他。我在数学课时也时不时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上课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是否已经回到座位上,还是课间溜到哪里玩了,是不是躲在楼梯角底下、或者在各个楼层之间闲逛忘了上楼,还是在操场上奔跑、或者躲到洗手间里面……每次折腾好一阵后,才开始上课。课堂上要找到一节能够让他安心专注的课是多么困难!他对我的数学不感冒,很少抬头看我的板书,而他偏爱语文,任何时候桌面都会有语文书和临摹字帖,甚至在数学课上饶有兴致地朗读语文书或东倒西歪地临摹字帖。但是每当小组合作交流,尽管他不懂,也都会凑凑热闹,或许干扰一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有一天,班上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孩子回答不出来。“小数大小不变”!不知什么时候,洲洲冒出了一句。全班同学哗然,停顿几秒,接着掌声雷动。他得意地笑了起来。意外的惊喜!“你这节课上得真不错,很认真!”从那以后,他似乎慢慢地进步着:课间休息结束以后,听到上课铃响都会及时回到教室,他很少到处乱跑,有时甚至在楼梯口等着帮我拿教学资料;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时,也很少胡闹了,他在课堂上被附近同学“投诉”越来越少了;不管他有没有听懂,有时他还会跑到讲台上来,看着黑板,认真努力地一笔一画地做笔记……他开始喜欢上数学了!现在,洲洲已经转学到启智学校,接受更专业的教育,我祝福他!

三、我的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对我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

1.重视自学引领,做好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前置性作业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所以设计非常重要。设计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抓根本,即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设计;二是浅入,问题的设计要浅入,要让学生能自学完成;三是简单,每个孩子至少都能想到一种方法,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有一定的成功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开放(深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使不同水平能力的孩子都能有各自不同层次的观点、收获,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资源,不管是对的或错的,完整的或零零碎碎的结论,都将是宝贵的课堂资源,从而丰富了课堂内容。

2.搭建平台,展示多维、智慧的课堂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不难想象当“思维之花”开始随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不断“舞动”之时,那灵性的绽放、智慧的生成是多么令人振奋。每当听到或上到一节令自己兴奋不已的课,总是和学生充满智慧的回答紧密相连。课堂迸发着智慧的火花!有了前置性的先学,提前调动、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而迁移到新知,构建有准备的学习,呈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课堂;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开放议题,多交流多互动,互相补充,互相碰撞,形成多维、智慧的课堂。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89-1

【案例描述】

我的课安排在下午第二节课,第一节课后我拎着满满一袋子自制实验材料走进了开课的教室。这时学生们带着惊诧的目光也走进了教室,我就用事先设计好的自我简介来导入这节课。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节生物课,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江宁区陆郎中学,陆郎是南京市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那儿山清水秀。美丽乡村黄龙岘就在那里,每逢周末很多骑友结伴骑车去那儿郊游。(图片展示美丽乡村风景和骑友照片)请问同学们:他们完成骑行路线主要依靠人体的什么系统?生答:运动系统。想一想在骑行的过程中主要靠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生答:神经系统。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二章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多媒体展示活动一、问题导学,初探神经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3~94页,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2~3分钟后,我通过巡视,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任务。我请同学们回答屏幕上的三个小问题,同学们个个踊跃举手回答,同时我又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就这样轻松地解决第一项活动。

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认识神经元。多媒体展示活动二、手脑并用,再探神经元 1.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玻片标本,识别神经元的结构组成。现在我们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神经元标本,同学们你们知道显微镜的操作要领吗?(大部分感到疑惑)屏幕图示显微镜操作要领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按照观察指导的要求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标本,(屏幕出示观察指导:(1)使用显微镜认真观察快速找到神经元。(2)将一个完整的神经元移至视野中央仔细观察!(3)找出树突、轴突。)同学们很快就按要求观察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起,他们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成功完成了观察任务,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

我们现在已经观察到神经元的结构,请同学们两人一组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制作一个神经元的模型呢?屏幕出示2.同伴互助,制作神经元模型。(提供材料供学生合作制作模型,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用所给材料制作模型,并标出神经元的结构;小组展示各自的模型)

同学们随后就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很快,风格迥异的作品就呈现出来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展示各自的杰作。同学们在活动中既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同时又直观地认识了神经元的结构。最后,我也把课前做好的神经元模型展示给同学们。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神经元的结构,为什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呢?屏幕出示3.对比神经元和普通人体细胞结构,理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神经元。(图示:神经元和普通人体细胞的结构差异——神经元具有突起:树突、轴突)通过图示比较方法和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同学们一下就明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同学们,神经元的结构中有很多新生物名词,请辨析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屏幕出示活动三、理清概念,熟知神经元 1.理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神经元、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树突、轴突(通过图示神经元、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等,大部分同学都能识别图中的各个结构)2.思考:若将神经和神经纤维看作网线和网线里的铜丝线之间的关系,则铜丝线可看作 ,网线可看作,外面的胶皮可看成是结缔组织的膜。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答对这道思考题,原因可能是,学生思考时间不够;学生对神经和神经纤维概念混淆不清。

【教学反思】

1.要主动地去尝试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本人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主旨是“问题引领、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有效生成”,教师主要起一个引领作用。通过上课的实际效果来看,由于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同伴互助的生教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设计的第二个原则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多动手、多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体验。

2.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在教学中发现,我们老师设计的很多问题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当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比如本节课中的一个问题——理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神经元、神经、神经纤维、神经末梢、树突、轴突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若将神经和神经纤维看作网线和网线里的铜丝线之间的关系,则铜丝线可看作,网线可看作,外面的胶皮可看成是结缔组织的膜。我们认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图片和书中的文字描述,学生可以是很容易把网线比作神经,网芯线比作神经纤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的同学并不能达到效果,这说明我们用成年人的知识储备去思考一个要求初中生解决的问题,想得不到位,我们在“备学生”这个环节上做得不深入。所以,只有充分融入到学生中去才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样在备课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学生更容易去接受。

陈敏10分钟教学片段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操作和有序观察的能力,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区别线段、射线和直线;理解角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老师请你们来猜个谜语。有始有终,打一条数学中的线。

(注意手势和动作)生:线段

师:真聪明!(板书:线段)回忆一下,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师在黑板上画出)师:真不错。接下来请大家观察这幅图。

二、教授射线

师:从这个手电筒出发,穿过小孔的光线有什么特点? 生:只有一个端点、直直的、可以向一端延伸。

师: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叫射线。(板书:射线)师:想象一下,接下来这条射线将延伸到哪?

生:穿过屏幕,穿过教师,穿出地球,穿向茫茫宇宙…… 师:射线就这样向另一端无限的延伸延伸,永远没有尽头。师:既然射线向另一端无限延伸,我们可以把一条射线画完吗? 生:不能

师:对,射线永远也画不完,但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我们只画出射线的一部分。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观察,射线还可以怎样画?老师只可以由这个端点出发向右边延伸吗?

生:不是。还可以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斜着画。(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拿直尺演示)

师:由这个端点出发可以向各个方向画出射线。

三、比较线段与射线

师:请你们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认识直线

师:接下来,还有一位线条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出示直线)师:瞧,这位神秘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没有端点、直直的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向两端延伸)生: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叫直线。(板书:直线)师:(在黑板上画出)还可以画得更长吗? 生:还可以向两边分别画长。

五、比较三条线的区别

生:端点个数不同;直线、射线可以延伸……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量量这三条线的长度吧。

生:线段长30厘米、直线、射线不能量出长度,因为直线、射线可以延伸。

六、总结

《草地夜行》教学案例片段 篇5

大屏幕展示文字:

干粮早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师:这段写在长征途中的情形,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生:“干粮早吃光了”中的“光”用得好!

师:好在什么地方?

生:“光”是一点也没有的意思,暗示饿了很久了。

生:“光”是一点也没剩的意思,早就吃没了。

生:“光”字写出了行军途中忍饥挨饿,吃不上饭的情景。

师:是啊!长征途中生活条件艰苦,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饿死人、渴死人的事经常发生,长征是多么不易啊!

生:“空”和上文的“光”相照应,表明没有吃上饭。

生:“拖着这条僵硬的腿”中的“拖”用得好。

生:“拖”表明已经抬不动了,一点点地挪。

生:“拖”字表明走的时间长,人已很疲惫了。

师:分析的很有理。“拖”字写出了红军战士夜行军的艰难与辛苦。

生:“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起来。”“枪和子弹”比作“山”,运用了比喻的写法。

生:写出了红军战士身体疲乏,这个比喻很生动、很形象。

生:“喘不过起来”,写当时的感觉,十分难受。

师:大家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很好!还能举个例子吗?

生:“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是好的啊!”“躺”字用得好,说明累极了!

生: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饿着肚子,走长路的辛苦。饿得一点劲都没有,筋疲力尽。师:好!刚才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分析的很深、很透。的确,长征途中吃不上饭,空着肚子行军,得不到休息,累得死去活来的,梦想着休息一会,这是多艰难困苦啊!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苦和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我们该如何学习?(学生发言)

这样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表达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性高涨。

体现了团结协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与新课改观念相吻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创造性地实践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使学生悟文、悟理、悟学法。变教会为学会,使学生学会学习。

实现了生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共同与文本对话,达到了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目的,实现了三者的契合,引起了师生的共鸣。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关键还在于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分析含义,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课文的内容,学到知识,培养了学习的能力,重视了个性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走出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进了山谷,师生来到了广阔的天地,放飞思想的野马,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纵横驰骋。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实现了角色互换。

创设了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人人动脑,人人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篇6

以有关《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出现的几幕情景作为案例来说明以《大气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学习。

第一步提出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

幻灯片1:《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这一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今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不履行《京都议定书》,并借口称,如果发展中国家不作出削减排放量的具体承诺,美国绝不会在议定书上签字。

幻灯片2: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在丹麦召开,此时,具有讽刺意义的一幕出现了:欧盟和美国的谈判代表轮番登上同一个舞台,瑞典环境部长安德里亚斯.卡尔格林强调,“如果没有看到美国和中国拿出更多的行动和更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欧盟不会将自己的目标提高到30%。”而美国首席代表乔纳森则回应说。“全球碳排放有五分之四来至其他归家,如果其他国家不做行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美国目前做的努力。”(南方周末1347期A2版)。

幻灯片3:12月7日,贝拉中心上演了会场最感人的一幕。来至斐济---一个因为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沉没的太平洋岛国的拉维塔述说自己的故事时,不由掩面而泣。“我有一个希望,15年后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有一个家。而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岛屿。”拉维塔哽咽地诉说,“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可是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却最大。我们需要一份对穷人和穷国都公平的协议。”(南方周末1347期A2版)。

幻灯片4:而我说:不同的措辞,无外乎表达了同一个立场---“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

启发学生思考:材料涉及哪些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学生思考、讨论后,确定探究主题。

(1)论通过《京都议定书》的环境背景?为何二氧化碳增多使全球气温升高?

(2)二氧化碳增多原因?为何规定主要是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削减?

(3)对美国政府不履行《京都议定书》以及欧盟和美国的态度,你的立场怎样?为什么?

(4)对全球变暖的事实,你认为人类应该给以怎样的态度并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步讨论,解决地理问题。

学生个别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最终达成共识。如问题

(3)可组织学生扮演美国政府、专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角色进行辩论,从而展示学生才华,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环境观和全球观。

第三步拓展,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讨论: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支持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二是反对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观点列举略)。你的看法如何呢?简述理由。

全球气候变暖案例是大气环境遭破坏的一种表现,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通过案例拓展,培养学生了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篇7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从原来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一种甚至是几种学习方法。教师要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更是一个亮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文章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笔者在教学《行道树》的时候作了一点尝试。二.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行道树的图片,并出示一个问题,即()的行道树,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行道树》这篇文章,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做好这一道填空题,并大胆输出你的理由。(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文章)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是要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效果)

生1:我认为可以用“痛苦”这一个词语来填空。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文章写到了行道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感到孤独,同时自己制造清新,却不被人们珍惜,所以我觉得是痛苦的。

师: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内容,确实证明了行道树的痛苦。

生2:我觉得可以填“奉献”这个词语。我的理由是行道树虽然痛苦,孤独,但仍然在固执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为了人们,自己却得不到好处,所以行道树是在奉献。同时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固执”这个贬义词,而不是用执着这些褒义词。

师: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说明你在阅读的时候对课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你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学生,不知道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生3:我以为“固执”用在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就是执着的意思,但我觉得要对自己表达执着这一个意思,用固执比较好,如果是对他人的评价,则用执着比较好。可见,对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语。

生4:对,而且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嘛。(众生笑)

师:这两位同学的分析很有见地,还涉及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个人在补充一点,我觉得用固执更能体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生5: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到外面去找词语,其实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我们这道题目的最好答案。那就是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

师:那你为什么要说它是最好的答案呢?

生5:我觉得“忧愁而快乐”这个短语很好的体现了前面两个同学所说的两个方面。行道树离开家乡,忍受孤独,制造清新却不被珍惜说明很痛苦,很忧愁。但文章或作者的用意应该是侧重在快乐的,所以用了一个“而”字,行道树快乐的原因就在于奉献。在文章中说事业是神圣的,我们有最自豪的时刻,我们固执的制造清新,都表明了快乐。所以我认为是最好的,如果我是行道树,我就要大声的说,“我奉献,所以我快乐”。

(师鼓掌,众生鼓掌)

师:非常精彩的发言呀,文章把握的很到位。三.后记

这一课堂实录片段的精彩在于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所蕴涵的问题。之所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在于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它就好象是一个串珍珠的丝线,只要把这根线抓住了,那么珍珠也就到手了。在这一个片段中,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学,快乐的去探究。可以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的轻松。真正达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几乎没有,这个有待加强。

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教育案例 篇8

枨冲镇青草中学

李振泉

2012年11月5日第一节晚自习下课后不久,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124班班长带着噙着泪水、痛苦地捂着手的金明朗急匆匆地来找我,急忙告诉我:“李老师,金明朗的手被刀划破了。”拿开他的手,我看到他的手上正在流血。我马上联系他们的语文老师汤老师,请他开车送学生去卫生院包扎。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刚才下课的时候,他被前面的女同学李晓红用美术课用的小刀不小心给划了,李晓红边讲话边拿刀在空中比划,而金明朗恰好也伸了一下手。

反思事件:虽然事后因为手上伤势轻微,简单处理过后使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一次玩耍不慎,已然给金明朗带来了身体上的痛楚,在同学中会有一定的影响。刚下课就出了这档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的课间十分钟,如何才能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安全有序的活动起来?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由于老师也忙于批改作业或准备上课,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应对策略: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安全活动带来的危险,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为此我想到抓住这一事件,将它“小题大做”。

1、认识危险,防在心里。第二天利用午间读报时间,我让金明朗和李晓红一起走上讲台,叙述了他们昨晚经历的危险一幕。大家开始看到他们,全班同学都觉得好笑,但是听了他们的叙述后,同学们又都笑不起来了。“现身说法”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不安全的学习用品、危险的游戏,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痛苦,还会让家庭担负不必要的支出。

2、预知危险,防有方法。利用班会课,开展了“课间十分钟安全活动”的大讨论。活动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寻找校园内课间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哪

些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存在的隐患,思考预防的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各小组纷纷根据自己的观察指出了三方面存在的危险:一是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大家来到初中不久,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二是追逐伤害。在操场或走廊上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在急转弯时也很容易发生碰撞。三是游戏伤害:一方面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如互相扔石子、书本,推搡等,还有跳绳时乱甩绳子;另一方面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廊上、教室讲台前,人多经常踩踏的地方经过打磨,十分光滑。四是学习用具伤害和风扇插座等使用危害。如小刀、圆规、笔尖,插座口等。汇报的学生一边指出危险,一边讲出预防办法,并提出了各自的不同观点,使在场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我们尽情玩耍的同时,存在着那么多的安全因素,预防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预知危险,避免事故。

3、落实人手,防有督查。每天都设立一个安全监督员。刚进初中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像小学生一样不自觉,需要不时地提醒他们。根据这一特点,我安排了五个能干、自制力强的学生,每名学生负责在课间不同地点观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如有危险行为,及时提醒并制止。

注:学生被小刀割手这件事过去近2年了,当时及时记录了这件事的发生和解决办法及处理结果。现在要安全培训又想起来了,如发生在昨日一样。安全无小事呀!

上一篇:有关成功的初中生优秀作文下一篇:1.《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