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社区建设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城市社区建设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要求和实践载体。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和谐社会社区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谐社会社区建设论文 篇1:

浅谈和谐社会中的社区建设

[摘要]本文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区发展;社区建设

一、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上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十七大的最强音。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是关键。

所谓社區,是指由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而通过社区建设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对于凝聚社区居民力量、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社区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完全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三大和谐”思想内涵的具体体现。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必须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当前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从开展社区建设工作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当前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1)社区建设目标错位问题

在当前的社区建设中,许多地方把社区建设只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忽略其社会人文特征的本质,把高度的物质文明作为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而对精神文明和人的发展重视不足。比如,在评价社区建设状况及社区组织绩效时,多以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情况及社区经济发展情况为标准,这就造成了不少社区建设重在办企业、修广场、栽树、建标准活动室等,而忽略了对社区精神、社区参与意识的培育,忽略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满足。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空间,“人文和精神特点是社区本质”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应是社区建设目标所在。而简单的将社区建设看作是一种社会的经济现象,以市场机制运营管理,只注重物质建设,忽视人文精神建设,将使社区建设误入歧途,社区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基础。

(2)社区建设中政府失范问题

在当前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的失调和行为失范,导致社区自治发展滞后,这是影响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政府的“越位”“缺位”及“错位”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由倡导者、指导者变为控制者、领导者,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例如,许多地方政府把对居委会的指导责任变成领导责任,直接任命居委会的有关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居委会的日常活动。“缺位”目,是指政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没有扮演好支持者等应扮演的角色.没有很好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其一,大多数的基层政府及其官员没有很好地履行对社区自治性组织的指导职责。其二,政府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培育还不到位。“错位”是指政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没有分清角色的主次和轻重,突出表现是有些城区政府认为搞社区建设首先得搞好社区的经济建设。

(3)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问题

现阶段社区建设实践中,社区成员参与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一,社区参与主体不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现实生活中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多是社区中的离退休老年人、妇女,在职的中青年人士、专业技术人员则漠不关心,很少主动参与。其二,社区参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但问题是,社区主体仍把社区管理工作完全看作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事,对社区的管理工作不关心甚至不配合,如社区居民参与较多的是社区文体活动,社区经济组织参与较多的是社区经济建设。社区非政府组织参与较多的是社区服务建设。而社区主体对于民主选举、监督、决策和社区治安、环境、医疗卫生、教育等活动的参与普遍不够。

(4)社区观念和管理滞后问题

目前社区硬件建设普遍较好,但管理方面跟不上。原因是:其一,社区管理工作者队伍薄弱,专业化程度低。目前,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且大多缺乏社会工作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其工作方法多是行政方法,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社区建设中的新问题,无法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其二,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体系不完善。“我国有关社区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舶来品,在很长时间没有实践支撑的情况下,本土化研究严重不足,”这使得国内社区建设和管理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必要的指导,社区建设实践多了些盲目性和非理性。

三、加强社区建设的措施

(1)加强社区文明建设,构建社区文化体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指标。社区建设也应该把文化建设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培养社区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现代意识,培育高品位的社区精神,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量,增加社区的约束作用,从而提升和谐社区的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二是通过拓展社区服务,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项目,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三是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2)完善社区管理体系,推进社区自治

在社区建设发展中,一方面要维护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导地位: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高尚情操。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会、妇联、共青团、残协、红十字、爱卫会、计划生育协会、义工协会等社团的基础作用,为和谐社区建设增添活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人才。

(3)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参与意识

只有社区公民认识到和谐社區建设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社会自治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社区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举措,社区公民才会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情,这样也才能树立起社区公民的社区意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关心社区建设、关心社区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这样的机制,提高对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社会评价,增强其社会地位,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作者:刘倩

和谐社会社区建设论文 篇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城市社区建设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要求和实践载体。南宁市兴宁区望州南社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先后荣获了“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40多项荣誉称号,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城市社区建设 望州南社区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城市社区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旨在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群体的聚居地,建设和谐的城市社区成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和谐的城市社区,要实现社区成员的自身和谐、社区成员之间的和谐、各个社区之间的和谐、社区与党和政府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社区作为一个基层区域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民主建设和管理的机会,使居民们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渠道,加强了基层了民主建设。居民的的积极参与、政治权利的保障,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党群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居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巩固了党的基础性地位。这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民主监督与公平。城市社区是由不同学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收入的人群组成的,价值观的不同难免会影响居民之间的沟通,没有交流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膜,这很不利于社区的安定团结。这就需要社区能多组织居民一起学习、参加社区活动,增加各成员间的互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经常举办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形成社区特有的文化,会使整个社区看起来都充满活力。目前城市社区的医疗保障使居民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比如发放社会救济、落实医疗保险等,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此外,加强社区的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维护社区的安定有序。如果每一个社区都能积极的进行民主建设、保护社区成员的公平权利、维护社区的安定秩序,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实现了和谐发展。

二、望州南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一)望州南社区建设的成效

1.社区组织建设较为完善

望州南社区在组织建设中,发扬民主与自治建设,重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居民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建设中来。社区党员还经常带领群众开展奉献社区的活动,维护社区治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充分展现了社区党员高尚的思想觉悟,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望州南社区的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度也比较高,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居民知道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并且有70%的居民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找社区的自治组织帮忙,仅有5%的居民会选择单位,其余25%的会找亲朋好友或者邻居,可见,望州南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

2. 社区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望州南社区在社区服务建设方面会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心理咨询、生活常识知识讲座等。在社区居委会门口的宣传栏里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民热线,有邕武派出所值班电话、市长热线、医疗急救服务、工商3·15服务热线等,这些热线电话在保护社区居民身心安全及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人们遇事不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在侧面提高了人们对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的信任度。望州南社区在南宁市率先开通了社区宽带网络,建立服务专线,将服务指南、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在网络上公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就业安置、文化教育、医疗等提供了信息保障,实现了社区服务网络化。

3. 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南宁市第一家社区110服务中心于2001年在望州南社区成立,社区110坚持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的原则对居民提供二十四小时服务。社区成员也自发组织治安队同社区民警、居委会成员一起维护社区的治安,保护居民们的人身安全。黄红芳老人说她们每天巡逻的时间是从早上八点钟到下午五点钟。每次轮到她们队值班的时候,她都积极的同队员们一道在社区里巡逻,维护社区的治安和卫生。

4. 社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说到望州南社区的文化建设,首先想到的就是“六种精神”,即互助精神、榜样精神、关爱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自强精神。这六种精神已经成为“南宁精神”的核心,并逐渐在全国进行推广。望州南社区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有90%的居民表示会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调查中有95%的居民表示社区经常进行有关“构建和谐社区”的宣传教育,这就保证了大家能及时了解国家新的方针、政策,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区还积极组织其他形式的文艺、民俗等活动,比如戏曲表演、元宵趣味猜灯谜活动、排球比赛、社区书法展等,在活动中既丰富了社区成员的头脑,又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加深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友谊。

(二)望州南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区居民参与政治活动形式单一

居民有权参与社区的政治活动,包括实行他们应有的选举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但在调查中发现这三项权利的实施并不完全到位,有一半以上的居民表示他们参与社区政治活动的形式就是对社区居委会的选举,但对于社区的重大决定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具体工作并不知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的议事权和监督权的实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工作宣传上的欠缺所造成的,不能做到让居民们及时了解社区建设的最新情况,居民们无法真正实行他们的权利,这对推进社区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人多力量大,只有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并参与到社区的政治活动中来,才能集思广益,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才能及时地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而加快推进本社区的和谐建设。

2. 社区多项医疗卫生项目的建设有待提高

在目前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中多数是以社区疾病预防为主,比如为社区居民进行的体检、注射预防针等,望州南社区也是如此,问卷显示有85%的居民表示在社区保健、社区理疗及护理方面还有待加强。之所以在这些方面建设不到位,和政府的政策调控、社会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政府在逐步解决人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加大了对社区医疗卫生的投资,但在建设项目上还是存在欠缺,在医疗设备、医疗护理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投资。但政府的资金扶持必定是有限度的,完善社区的卫生建设项目更多的要依靠社会团体的力量来拓宽资金渠道,这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分不开的。

3.社区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望州南社区成立较早,去实地调查发现社区的建筑较为陈旧,楼间距较短,造成居民活动空间狭小。在社区内几乎没有现代化的锻炼器材,尤其是待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他们娱乐的方式就是坐在一起聊天或者打麻将。社区的生存环境一般,有一定的绿化,但也有提高的空间。这也是社区居民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也有一小部分社区成员认为社区的绿化很好,环境优美。究其原因,不少居民表示,社区的生存环境之所以有待于改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路边小吃造成的大气污染、白色垃圾,工业造成的水污染,居民平时生活不注意保护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等。

三、建设和谐望州南社区的启示

(一)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区管理的组织机构

构建和谐社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核心作用。那么党内和谐与否就成了城市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和谐与否的关键所在,又或者说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落实在基层,就是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社区居委会应遵照《城市居民委员会法》,加强社区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也可以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各种各样有益的活动,对其进行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望州南社区党员在开展工作中,就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其他的城市社区党员做出了表率,值得各社区党员学习。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的规章制度

社区管理体制的完善,仅仅依靠政府在政策上、制度上做出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社区本身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望州南社区在这一点就做的很到位,他们根据社区存在的问题,或者有待改进的地方,先后制定了《辖区党员联席制度》、《社区服务监督评议激励制度》、《社区一站式服务制度》等规章制度,从而提高了社区工作的办事效率。所以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者和服务者能够真正的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经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发现困难并及时的给予帮助。此外还要有为民服务的能力,也就是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专业素质。这是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当然,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是新制度实施的保障,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社区制度的变化,多提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人性化的制度总会赢得居民们的支持。

(三)加强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靠的是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社区去落实。只有把小家的环境保护好,才能有一个干净的社会。望州南社区在社区环境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社区组织要多向一些工厂、路边小贩、社区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告诉他们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环境污染后果的严重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社区也可以组织成员成立绿色协会、环保小组等,负责义务宣传和监督社区的环境。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首先要保证社区的治安安全,做好社区的人口管理、消防工作、社区交通管理等,做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对刑满释放人员要多给予一些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帮助,使他们尽快走出阴影,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保证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安定的社区,才能谈发展,才能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望州南社区有其特有的文化,如“能帮就帮”,通过对望州南社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社区建设在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提升的空间。建设社区的卫生环境,要求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的投资,增加医疗服务器材,配备足够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望州南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应加强社区保健、理疗以及护理方面的服务,其实就是对社区公共卫生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四)建设社区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望州南社区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宣传社区特有的文化,愉悦了人们的身心,也保护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比如元宵节猜灯谜、吃元宵;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这是爱社区文化,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城市社区的宣传专栏,或者举办每周、每月学习日,聘请一些老党员、劳动模范代表来给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区居民热爱自己的小家庭、热爱自己的社区、热爱自己的国家。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有趣的图片展示、有奖知识竞答、学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努力建设创新型社区。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优势,可以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业型社区、绿色环保型社区等。社区的创新还体现在社区服务的创新,增添社区服务的项目,改善传统的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的服务。

(五)关心群众疾苦,践行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

做到以人为本,首先应转变社区管理者的职能,坚持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为主,真正做到社区管理人性化。在对望州南社区进行调查中,有接近一半的居民认为社区的人性化服务不到位,比如缺少残疾人无障碍专用通道。这就要求健全社区的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设施,尤其对老弱病残人的服务更不能忽视。做到以人为本,其次要注重调解社区之间的关系。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现在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一部分人真正富裕起来了,但贫穷的人还没有被带动起来,这就造成了贫富差距的加大。这在社区方面表现的也越来越明显。富人住进高档住宅区,穷人住进经济适用房。这就造成了社区发展不均衡。做到以人为本,再次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向居民提供多项便民服务,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像望州南社区设立便民热线专栏,成立社区110求助服务中心,定期为居民进行体检都是很好的体现。开展多种便捷的信息渠道,让社区居民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居民的共同需求,不断完善社区建设的各项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要闻)[N].人民日报,2005年06月27日.

[2]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闫怡(1988年生人),河北邢台人,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李萌、金微、宗家鸣,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项目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gxun-chx2012003资助”

作者:闫怡 李萌 金微 宗家鸣

和谐社会社区建设论文 篇3: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社区的社会学内涵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又译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他围绕自己提出的“社区”和“社会”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形式的、超历史的范畴体系,并根据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勾画了一条联结“社区”和“社会”的发展路线。在该书中,他把人们的交往联系和由互动的个人形成的联合称之为“社会”,在这些联系和联合中,作为个人意向总和的“选择意志”占统治地位。“社区”则是在亲族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和社会联合,在这里,本质的“有机的”意志占优势,个体的、个人的意志则被本质的、有机的、共同的意志所抑制。他认为,“社区”和“社会”都不是以其纯粹的形式存在的,它们相互渗透、交错在一起,有时这一个占优势,有时另一个占优势。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和“社会”则是两个对立着的时代,“社区”时代在前,后来被“社会”时代所代替。[1] 在滕尼斯看来,“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共同体里的生活”,[2]即就是说在社区共同体中,人们之间有着频繁密切的互动,因血缘或地缘关系而缔造了一种共同的精神氛围,每个社区居民都对其所在的集体有归属感。[3]

乔纳森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认为:“至少可以从地理要素(区域)、经济要素(经济生活)、社会要素(社会交往)以及社会心理要素(共同纽带中的认同意识和相同价值观念)的结合上来把握社区这一概念”,其对社区的定义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并指出它应该包含以下特征:(l)有一定的地理区域;(2)有一定数量的人口;(3)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4)彼此间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5]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建中认为,社区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共同性,主要指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意识或价值观等;(2)非正式性组织;(3)社区居民间的互动;(4)具有一些基本社会功能和一定规模;(5)地域性。[6]

由此可见,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守望相助、共享文化传统的人的集合,兼备人和地域两重性。实际上,传统中国农村是一个类似于滕尼斯所言的社区,或迪尔凯姆区分的机械团结的社会,同质程度很高,是“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7]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和谐的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农村社区的具体要求

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无论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还是狭义上仅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占我国总人口近七成的农村社会的和谐。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以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契机,加快农村经济转型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二者兼顾为目标的三种类型。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8] 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却隐藏了单个农户无法应对市场经济浪潮的瞬息万变,囿于个体经营模式而缺乏竞争力,即我国农业面临规模效应的瓶颈。如上所述,我们所要致力于建设的和谐农村社区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经济共同体,既不影响单个农户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又因为整体联动而规避了风险。

(二)弥合村民自治缺陷,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

村民自治即乡村民主自治,是基于在农村社区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改变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管理方式,从以往单纯由政府主导和干预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向国家——市场——社会联动、双向度互动的新型治理模式转变。但是,自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将近十年的村民自治化进程推进中,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却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表面现象既有“代理人”村委会及村党支部内部的矛盾,又有其与基层政府、作为“委托人”的村民之间的矛盾。深层次的则是“制度文本与实践对接的困难,外缘式引进与内生型需要的分离,党政关系新场域中的纠葛。”[9]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民主氛围浓郁的乡村社会与之相匹配。正如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所言,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载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与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0]既然社区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彼此关系非常密切、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团体。[11]那么,联系和谐社会建设中诚信友爱的具体要求,在构筑农村社区自治网络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发掘乡土社会内生的“长老统治”逻辑,辅以现代国家法制的指导和监管,民主地选举社区领导者,共同商议社区公共事务,就会有助于把社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繁荣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文化具有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的整合功能、有塑造社会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为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行为提供系统行为规范的功能等。[12]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同样的文化权益,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贡献,也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而向农民群众提供的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将会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尤其是农村社区文化作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将会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四)加快以改善民生为主要举措的农村社会建设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外出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稳定的收入,更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希望和社会的安定。教育公平是切实保障所有公民起点上的公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医疗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对于人权的重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将会实现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穷有所济”, 是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给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以改善民生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建设,是在为居住在社区之内的社会成员提供生活和活动条件,提供情感和心理归属,是和谐社会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

三、发挥农民在和谐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性

简而言之,构成社区的两个主要维度是人和环境,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社区建设就是要凸显人的主体性,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达到人与人和睦相处,诚信友爱,人们之间良性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弥漫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气氛,显现的是一片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但是,农民对政府、对政策的惯性畏惧;农民长久以来的弱势群体地位;政策执行变味;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很难“嵌入”到社区建设中来。[13]因此,针对这些影响发挥农民主体性的桎梏,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来达到农民更加自觉地“嵌入”到建设自己家园的行动之中。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是一定时期的产物,现实已经证明了它继续存在的不合理性,由此而伴生的负面效益严重制约着城乡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新的有助于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共赢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的政策倾向,淡化业已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次,农民的素质问题,即受教育程度不够一直以来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即应该从培训青壮年劳力使之尽快转化为新型农民和加大农村基础教育设施两个方面入手,既解决燃眉之急,又有良好的教育作为基础,有望实现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夯实。

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制定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政策,加之有些政策本身具有的钢性或迟滞效益抑或会伤害农民对政策和政府应有的信任,抑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无论是政府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的时候,要运用政策的柔性,即政策的灵活性,遵循“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要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村情,摸清底子,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功。

最后,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而言,农民无疑是这一诗篇的灵魂。但是,和谐农村社区建设的四个维度: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全面统筹,而且需要这场伟大的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九亿农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

参考文献:

[1]《社区和社会》,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68.

[3] 张润君,刘红旭.《村庄精英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角色扮演》.《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 C .T. Jonassen,1959,Community Typology,in Marvin B. Sassman :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nalysis,Thomas Y. Crowel1company,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5]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1991:356-57.

[6]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人民日报十七大解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2007-12-1.

[9] 戴玉琴.《政治文化视野下对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贵州社会科学》,2007,(6).

[10] 姜力.《让农村社区建设造福广大农民群众》.《中国社会报》,2007:3-22.

[11] 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210.

[1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6-76.

[13] 胡传明,周跃龙.《农民主体性“嵌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刘红旭

上一篇:致辞稿(精选2篇)下一篇:高一军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