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精选7篇)

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企事业单位中

进一步深化职工民主管理,是工会组织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发挥职工民主管理在促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调动并发挥好职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各级工会组织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认真学习《决定》精神,明确任务,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总要求,这就确定了职工民主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总任务。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广泛调动。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民主管理的内涵完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推行职工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当家做主,职工民主管理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本质要求。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扩大职工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职工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工会维权的重要机制。推行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多种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通过合法有序的渠道,让职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通过职代会等组织形式审议企业生产经营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监督企业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利益关系,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利于凝聚人心,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加强职工民主管理,才能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起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职工才能得到实惠,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把职工民主管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来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就是要使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在政治平等、事业合作、利益共享的基础之上,为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搭建平台,为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畅通渠道,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维权工作提供程序保障,使之成为企事业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

深化职工民主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广泛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的管理,努力把职工民主管理融入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引导好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认真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地推动职工民主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民主管理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

推进职工民主管理,一要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凡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并逐步完善职代会的运行机制。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及时把职代会召开情况向上一级工会组织报告,以便上级工会能够有效地对下级工会职代会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职代会的各项职权落到实处;二要不断拓宽职工民主管理的渠道。基层工会要在认真落实企业民主管理各项制度,如企业重大决策职代会审议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等制度的同时,都要积极探索符

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民主管理的新模式;三要抓好源头参与,积极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在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协调好劳动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就必须加大源头参与的力度,抓好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落实;四要以厂务公开、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为主要形式,构建和谐有序的人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关键是构建和谐有

序的人际环境。

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发展与创新民主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职工民主管理历来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重要内容。纵观我国职工民主管理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我们可以看出,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职工民主管理不仅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自身的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多,内容不断拓展,逐步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因此,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在基层企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职工民主管理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事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职工对民主管理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进一步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要加强对职工民主管理的理性思考和理论研究,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和解决职工民主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许多地方在职工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度建设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对此,要进行理性思考,把这些做法总结提高,用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实施。

要坚持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代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事业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特征,符合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的要求,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为此,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确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并积极加以推进。要推动职工民主管理立法步伐。搞好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制建设,是加强和深化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要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宏观参与为依托,积极推动职工民主管理的国家立法工作。要认真总结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鲜经验,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新的实现途径和形式。职工民主管理要继续向改制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努力使职工民主管理在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中施行。当前,要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更好地维护改制企业、非公企业、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的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 问题提出

当前,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体育在担负着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任务的同时, 还要履行辐射周边社会体育的重要职责, 这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体现。职工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 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当前, 社会人口增长、体育需求增加与体育场地分布不均衡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矛盾的双方进行系统的分析, 而管理学的SWOT分析主要是以组织战略管理的内部系统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风险等角度进行组织战略分析, 符合当前解决我国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矛盾的要求[1]。通过对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 旨在为体育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全文期刊网查阅有关职工体育与学校体育相关论文, 并参考了《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论著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2 问卷调查法

研究以企事业职工和部分体育类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 发放职工问卷750份, 回收725份, 有效问卷698份。发放高校体育专业08级本科学生问卷600份, 回收574份, 有效问卷555份。

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7.0和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作用内部系统的优势分析

3.1.1 学校体育内部系统的优势分析

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是学校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最突出的内部优势。首先, 调查的7所体育类高校专职教师的平均数量为109人, 近50%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 部分教师具有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水平。7所学校共计在校的学生数量近12300人, 涵盖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管理等多个专业和篮排足、羽乒网、健美操、武术、高尔夫、体育舞蹈、健身、田径、游泳等多个专项。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和学生为学校周边职工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体育指导员、陪练员、裁判员、活动策划与组织等人力资源基础, 多样的专业设置为职工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育学科专业基础。其次, 调查的7所体育类高校基本具备篮球馆 (场) 、游泳馆 (池) 、羽毛球馆 (场) 、乒乓球馆、网球馆 (场) 、足球场、体操 (武术) 馆、健身房、保健按摩室、体质测试中心等多种体育场馆, 这些资源为职工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力资源保障。此外,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公共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等社会性质的场馆资源及社区健身路径、广场公园等公益体育资源相比在场馆数量、种类、价格、服务质量以及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

3.1.3 职工体育内部系统的优势分析

首先,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职工业余时间的增加, 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成为人们业余时间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 在业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职工中, 有近44.6%的职工每次锻炼的时间在61-90分钟, 每周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的职工数量占调查总数的41.4%, 职工在体育锻炼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体育健身市场需求。其次, 现今企事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大幅度提升, 职工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参与体育消费逐步被职工追求健康生活所接受。在调查的698名职工中, 年均体育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职工数量占调查总数的23.4%。同时, 各企业单位为提升职工身体健康、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90.9%的企业单位每年至少举行1次职工体育活动, 近43.5%的企业单位每年设立体育活动方面的专项经费, 其余企业单位在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时可以保证临时活动经费的拨付。职工体育消费的增加和企业单位体育活动的预算为职工体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此外, 职工体育开展多数是以车间、班组、科室、部等为单位进行, 部分企业单位人员少便于统一的协调与管理, 这也是职工体育在入校锻炼管理方面优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突出表现。

3.2 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作用内部系统的劣势分析

3.2.1 学校体育内部系统的劣势分析

首先, 学校体育的场馆开放与管理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低效率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状态。以广州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开放为例, 场馆受益在10万元以上/年的学校多数以对社会开放和有专门场馆管理中心的学校为主 (如华南师范大学) , 没有开放场馆的学校场馆受益不到1万元/年 (如广州大学) [3]。在场馆管理方面, 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形式包括专门的场馆管理中心、体育部与物业协同管理、物业公司、对外承包等多种形式, 这些多元化的管理主体难以形成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管理机制[4]。其次,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是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预先演练、提升学生体育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是, 在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些教师除了在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 很少参与其他社会性质的体育实践或服务活动。学生方面, 有45.9%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单位职工的健身指导或陪练工作, 经常参加的仅占调查总数的8.8%。此外, 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方面, 仅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能完全满足职工体育运动需求, 18.7%的学生认为很难满足, 37.5%的学生认为基本能满足, 38.4%的学生认为部分能满足。可见, 现今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职工体育运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学校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外部体育市场的多种需求。

3.2.2 职工体育内部系统的劣势分析

首先, 职工体育管理过于依赖以往的管理体制, 对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化的适应能力不足。调查显示, 大部分企业单位没有专门的体育职能部门, 有专职体育干部的企业单位不到4.5%。每年由主管职工体育工作的体育局、工会等组织的职工体育活动数量仅占职工体育活动数量的8.6%。职工体育活动组织、管理进入一个由“计划”向“市场”转化的一个真空状态, 职工体育的职能管理异位现象突出[5]。其次, 调查发现, 有69.8%的职工认为单位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竞技性太强, 自己很难参与其中;78.8%的职工认为没有场地器材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有87.1%和92.1%的职工认为影响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是无人组织和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场地器材、组织与指导仍然是职工体育内部发展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此外, 调查结果显示, 有26.4%和40.3%的单位领导对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持非常支持和支持的态度, 有27.7%和3.4%的单位领导对开展职工体育持一般和不支持态度。职工方面, 有22.5%的职工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 35.4%的职工很少和从不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要提升职工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单位领导和职工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还有待提升和转变。

3.3 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作用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3.3.1 学校体育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首先,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各项活动发展的外部环境, 体育生活与生活体育等新型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 体育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契机[6]。其次, 设有体育专业的学校大部分建立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 (远离市区的大学城除外) , 周边形成了企业单位、居民社区、商业区等综合的外部环境, 这些外部环境有利于学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再次, 调查显示有近56.7%的职工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这一时间与学校正常的教学、训练时间冲突较小。同时, 职工入校进行体育锻炼, 大多是结伴进行, 便于管理, 这些外部优势使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的协调发展成为可能。此外,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试点学校的通知》、《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等相关的法规性文件对学校体育资源进行一些界定, 并对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这些法规文件的出台为学校体育向社会有偿开放、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法律依据[7]。

3.3.2 职工体育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首先, 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是和谐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突出体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职工业余时间开始增加, 追求健康的身体和享受休闲生活为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社会环境。其次, 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促进了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调整, 企业单位周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为职工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体育资源渠道。企业单位与体育专业类院校合作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体育类院校为企业单位的定向培养提供了平台, 企业单位可以结合自身职工体育发展的需求制定体人才培养计划由体育类院校代为培养或培训。同时, 大量的体育专业与接受多年体育教育的非体育专业毕业生为企业单位提供了高素质员工的来源, 提升了企业单位职工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此外, 职工体育活动成为各企业单位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常见形式, 职工体育交流活动逐渐趋于频繁。例如, 一些年轻的职工喜欢到企业单位附近的高校进行体育锻炼, 主要是这些学校里有很多经常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和老师,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的协调与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

3.4 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作用外部环境的风险分析

3.4.1 学校体育外部环境的风险分析

首先, 体育市场化竞争日趋明显, 社会性质的体育服务机构对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构成一定竞争的外在风险。社会性质的体育服务机构其特点是时间自由化、服务多样化、管理灵活化。而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首要前提是不影响学校正常体育工作 (教学、训练及课外活动) 的开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资源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其次, 在调查的698位职工中, 仅有占21.6%的职工选择到附近学校进行体育活动, 而在生活小区和单位运动场进行锻炼的职工数量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1.4%和29.5%, 明显高于入校进行锻炼的职工数量。当前, 职工体育活动正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在此过程中学校体育若想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走市场化道路, 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发掘自身的人力和物力优势。再次, 一些职工对附近学校提供体育指导和必要的场地器材等体育服务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非常愿意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职工仅占调查人数的31.5%;43.0%的职工根据看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4.6%;另有10.9%的职工不愿到学校锻炼, 这些职工认为到学校去锻炼麻烦事太多。可见, 学校在为职工提高服务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但职工入校接受体育服务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此外, 一些学校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外部地理环境的劣势开始显现。如广州大学城校区集中了华南师大、广州大学、广州中医院大学等多所有设有体育专业的高校, 由于校区边远化和集中化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服务周边社会体育的功能造成了部分体育资源的浪费。

3.4.2 职工体育外部环境的风险分析

首先, 学校体育相关领导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属性认识不足, 保守的管理理念造成部分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缺乏灵活性。大部分学校为了保证学校的安全, 对外来入校人员管理要求严格, 影响了职工入校锻炼的自由性和积极性。其次, 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与职工自身的体育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场馆方面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最为普遍的是羽毛球馆和游泳馆, 部分场馆由于管理费用太高在向社会开放时存在一定困难 (如篮球馆、足球场) 。在健身时间方面, 职工要入校进行体育锻炼必须是在学校正常的教学与训练时间之外进行, 缺乏灵活性和自由性。同时, 体育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管理等与企事业单位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多需要协调的问题。此外, 相关政策法规的禁锢、缺失影响了职工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与发展。当前, 我国出台了多个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法规文件, 但是这些法规文件多数是在行为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立法规定, 而对于法律后果极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条文较少出现。而有关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的不明确, 限制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程度, 成为影响职工体育发展主要的外部环境风险[8]。

3.5 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

3.5.1 推动了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建立与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研究显示, 人力资源将成为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9]。因此, 职工体育的发展需要企事业单位顺应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需求。转变传统的劳动力观念, 积极树立健康、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为职工提供更多的调整情绪、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和环境。通过与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可以为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平台, 通过职工参与体育活动提升职工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 职工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学校体育及时调整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机制, 以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的发展带动体育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要求体育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总的发展趋势。因此, 学校体育传统的学生社会实践必然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社会实践对象和范围也必然打破中小学校实习的传统模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休闲体育陪练、体质健康监测与运动处方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3.5.2 传统的体育资源管理壁垒得以突破, 促进体育资源的协同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各方面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对资源等进行综合的分配和合理的利用, 借以实现社会发展的高效性。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 但从社会角度来界定学校则是社会的一种资源。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下形成了教育机构、企业单位、军事机构、事业单位等行业的分布格局, 在一定形式上具有便于管理优势的同时, 也无形中形成了行业间的壁垒。这些壁垒的形成在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成为制约各行业协调发展的障碍。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的协调与发展过程中, 学校体育利用其特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采用人员的陪练、指导、聘用、培训、委托培养和场馆租借等多种形式为职工体育提供体育服务。职工体育的财力资源和职工健身需求市场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动力。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在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推动了社会体育资源的综合分配与合理利用, 使传统行业间的壁垒得以突破。体现了体育社会资源的公平与正义, 这种社会资源发展的高效性、协同性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3.5.3 社会体育发展的角色与职责得以明确, 构建了和谐的体育发展环境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要发挥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必须要统一指挥和统一方向, 发挥组织的秩序与公平性。目前, 我国学校体育管理隶属于各级教育主管部分, 而职工体育大部分归于各地体育局或工会管理。因此, 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和职工体育协调发展过程中, 势必会出现一个管理的真空状态。在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过程中, 转变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资金对政府投入的等、要、靠等被动局面, 积极主动的适应和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角色与定位, 寻求符合自身体育发展特点的市场化路径成为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此外, 有关职工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法规文件, 在宏观上规定了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的权利和义务。在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发展过程中, 一些具体问题责任划分的法律界定为解决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矛盾提供了依据。这些法规文件的逐步完善, 正确处理和妥善协调了学校体育、职工体育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构建了公平和正义的和谐体育发展环境。

4 结束语

体育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体育的和谐与发展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我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 既存在着如球场暴力、运动员资格作弊等国际性的体育问题, 也存在着各类体育发展失衡、侵占体育场地设施等我国体育自身的发展问题[10]。如何引导和解决这些体育社会问题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的尝试对于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实际范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体育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要求, 借以实现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05-208.

[2]刘勇, 刘鸣鸣, 石岩.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长效机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1) :22-25.

[3]黄桥贤, 杨效勇, 陈流.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 2010, 17 (7) :113-117.

[4]杨震, 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 (1) :91-96, 101.

[5]赵子江.我国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社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 2006, 13 (2) :30-33.

[6]陈文纲.体育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6 (4) :46-48.

[7]刘勇, 刘鸣鸣, 石岩.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长效机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1) :22-25.

[8]徐鸿鹏.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立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2 (1) :61-68.

[9]Lado, A.A., Wilson, M.C.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4, 19 (4) :699-727.

浅谈发展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和谐 群众文化 队伍建设 全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94-0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社会稳定、环境优良的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的协调合作,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中,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十分有必要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构建群众文化的和谐社会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中国的群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自原始社会先民的生产劳动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之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的美好社会理想,洋溢着和谐精神。群众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区域特征以及它的丰富多彩,共荣共茂,更呈现“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和谐既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又是群众文化流传的千古不变的社会功能。所谓的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指的是群众文化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所产生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是由群众文化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组成,并通过三大基本功能的发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因此,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繁荣社会,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创造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壮大群众文艺队伍,提升文艺队伍的素养,是发展好群众文化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此,石柱县始终坚持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放松,选派音乐、美术、舞蹈、舞美等专业干部到高等艺术院校定向培养,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级专业院团挂职锻炼,选派文化馆(站)干部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参加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文化人才培训。在完成县内专业团体改制的同时,留住专业骨干人才和文艺创作和表演方面的领军人物,特别注重加强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举办培训班、文艺汇演等形式促进业余群众文化队伍素质的提高。坚持以县文化馆为基地,利用音乐、美术、舞蹈、摄影、花鸟根雕、书法、民间文艺等协会组织培训和举办展演比赛,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一支热爱并投入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的志愿者队伍。

三、着力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构建和谐社会

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断创新群众文化内容,丰富群众文化形式,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社区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通过群众的共同参与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增强了群众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在公共娱乐场所开展教唱革命歌曲、教跳适合老、中、青、少的各种舞蹈、创作具有土家民族文化特色的相声、小品、快板、三句半、音乐情景剧等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反映时特征、寓意深刻、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不仅吸引广大居民积极自发参与,而且使广大居民在美的艺术感染中受到教育,身心得到陶冶。在策划文化活动时,先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群众的需要,根据群众需要设计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倡导举办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单位的主题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重庆石柱县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目前,在工作时间外的石柱县城参与打牌的少了,全民健身的意识强了,文化氛围浓了,每天晚上7点到9点半,共有上万人参与适合自己特点的歌舞,处处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处处充满了融洽与和谐。

四、全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社会

为了改变群众文化覆盖面仅仅局限于县城和中老年人群这一局面,石柱先后成立了33支“幸福山寨”宣传队,开始群众文化向农村的强势扩张。独特的内容设立和还原生活的表达方式,使“幸福山寨”魅力四射,赢得了农民的青睐。农民将活跃在农村院坝和田间地头的“幸福山寨”宣传队,亲切地称为“流动的活电视”。几年来,“幸福山寨”宣传队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490场,观看群众突破20万人次。近年来,石柱又启动了“红喇叭”宣传队、国乐飘香民乐队、“玉带河之夜”群众文艺健身、“滨河之夏”音乐会、“青春飞扬,共建和谐”动感舞台等广场文化活动,为声乐、舞蹈、器乐的青年爱好者搭建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以“流行前线”、“炫彩校园”、“团情八点半”、“青春合唱团”等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展示学生文化活动,石柱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广泛开展,如火如荼。

伴随系列活动的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骨干培养,以及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也不断加强。目前,石柱已拥有32个乡镇文化站,建起了241个村级文化室,全面加强了农村文化骨干力量的培植,声乐、摄影、美术、等艺术门类培训辅导经常性地在各地开办。薅草锣鼓、土家啰儿调、咂酒歌、土家斗锣 、土家摆手舞、铜铃舞等大量土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其中石柱土家“啰儿调”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丰富群众文化方式,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避免以往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的传统模式,摒弃群众听不进、记不了、坐不住的呆板枯燥的宣讲,“将知识改编为文艺,在文艺中融入知识”,县文化馆“红喇叭”宣传队统一印制了宣讲提纲,宣传全国、全市、全县的经济形势和基本概况,宣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队成了农业科技知识、农村法制建设和安全知识以及卫生知识的“聚宝盆”。相声、小品、快板、话剧、歌曲中都融入了知识,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田间地头上起了“大课”。为了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参与性,宣传队还实行了有奖问答,答对一个问题,就可以将一包洗衣粉或者一件T恤衫领回家。这些城市里属“小儿科”的促销手段,在石柱的农村派上了大用场。随着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石柱科技兴农的氛围越来越浓了,人们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也越来越透彻了。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安全生产 篇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谐”已成为一个最响亮的词语,它包括六个方面含义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觉得这六个方面都和安全生产都是紧密相关的,试想生产过程中安全没有保障何以保稳定、何以促发展,疑与政治之“和谐”空谈乎?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证,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有保障。在当今处于世界和平、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安”之于中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从安全生产的现实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无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这些私营、个体中小企业安全责任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企业作为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其担负的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常常有工人为了赶产量而不顾工厂领导的警示,违反设备操作规程野蛮作业,导致缺胳膊断腿、甚至威胁到生命;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欠规范,安全措施未到位,职工的培训教育无很好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设备设施老化和陈旧。三是“三合一”、“多合一”企业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生产车间等消防设施配备不足,运行不正常,防火措施落实不到位。四是不少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低,“三违”现象严重。五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与车辆、人流与车流矛盾越来越突出,机动车(摩托车)无牌、无证、无照现象仍有存在,乘驾人安全意识薄弱,交通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种事故背后是对安全的轻视而付出的血的代价。据统计中国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比俄罗斯高11倍,比印度高15倍,比美国高182倍。中国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安全本没有语言、没有声音,在沉重的代价面前,可见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没有得到遏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其中,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和谐带来破坏。社会的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本身的和谐、社会运转的和谐。而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身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使人类的物质生产被迫中断,不能有序进行,人与自然不能和谐。事故导致职工生命的丧失,家庭的破碎,造成人身心的创伤,造成事故受害人家庭、亲朋的伤痛,并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阴影,造成人与人、人本身无法和谐。事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中断,政府机关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使社会不能和谐运转,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安定有序,安全促进安定,安定则社会有序。可见安全生产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对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行业和企业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文化,充分发挥县普法机构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常识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二)规范工作制度,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安委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安委办的职能,根据工作阶段和重点,定期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研究、安排、协调相关工作。三是安全生产情况督促通报制度。结合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联合检查活动,采取包括联合排查事故隐患、联合督办隐患整改、联合应急救援、联合查处安全事故的工作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相关执法部门、企业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强化防范,及时发现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实证明加强安全预防、可以有效的事先预测到事故隐患,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则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底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实质就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上狠下功夫,安全才有保障,只有确实搞好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安全,真正实现“安全第一”。安全预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只有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

(四)分清安全责任,加大资金投入。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企事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要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设备老化、安全设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永无宁日。要解决历史欠账,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改造,需要解决资金渠道,建立安全投资机制。

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5

南开区副区长 朱 峰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大力发展民主政治为它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它提供牢固的精神支柱,同时更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运用法治等手段在不断地社会调节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赖以建立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它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等活动,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法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法治建设。

首先,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律体现公平、正义,体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重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健全民主制度,营造新的机制和环境,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法治手段,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其次,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没有社会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就会失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法治是构建有序社会最主要的手段,法律以其特有的强制力和威慑力,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并运用特定的法律规则解决纠纷、缓和矛盾,从而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

第三,法治所倡导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权益。法治在促进和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资源、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公正性的分配。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从而使得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

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法治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并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调整,推动与保障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首先,法治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

想变得更加独立、多变,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以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时存在,要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就需要法律的有力保障。

其次,法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发展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优良的法治环境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法律为正常的经济发展及竞争提供有力的规则保障,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第三,法治是维护人民生活安康的重要保障。法的功能在于:确立一种保证的规则,即通过宪法和法律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确立和维护机会平等的规则, 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确立和维护合理分配的规则, 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使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能得以合理分配;确立社会调剂的规则, 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法治正是通过在全社会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法治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还有不少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治能否在这些方面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直接关乎法治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作用的发挥,也关乎法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自我发展。

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活动本身纳入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拓宽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确认法律至上原则,树立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其次,必须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方面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立法价值的良恶、状况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增强立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表达意见。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0及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

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立法,实现立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第三,必须坚持依法执政,牢固树立新的执政理念。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个富有远见的新的执政方略,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执政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在当前法治建设中,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全面提高行政理念、施政目标、制度规则、组织运作、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法治化水平,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和一切社会活动服从于法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第四,必须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保障。必须确立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全力构建维护社会公正的司法体制,使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平台。必须完善司法监督,加强内部监督,规范外部监督,确保司法机关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在发挥司法机关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裁判与调解的关系,使社会矛盾与纠纷能够以一种更为和谐的方式得到解决,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第五、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守法要求公民等一切社会主体依照法律正确行使法定权利,忠实履行法定义务。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谈职工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篇6

社会化服务管理的思考

徐伟民

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和关心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企业退休职工就养老、医疗待遇等方面仍有较多诉求。如何加强和创新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服务管理也是目前我市丞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企业退休职工现状

全国总工会对企业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其中90%以上信仰共产主义;“让老年人高兴的事情”选项中“增加养老金”排第一,第二是“身体好”,第三是“家庭和睦”,第四才是“国家、当地的经济发展”;“让老年人伤感的事情”选项中“养老金偏低,物价偏高”排第一,第二是“腐败现象”,第三是“子女找不到工作,啃老”,第四才是“身体差,医疗负担重”。我市虽未做过调查,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退休职工的学习、活动没人组织,思想工作没有人去做,一部分人生活有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退休职工中许多人有一技之长,且身体健康,退休后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继续作贡献,但无人去组织或许多企业不再任用退休职工;加之老年人的选举权、知情权、财产权、赡养权、再婚权等权力经常被侵犯,所以退休职工迫切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继续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心,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管理力量不足。当前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职工每年大幅增加,退休后主要由生活所在社区服务管理。尽管每个街道、社区均按要求配备了相关的专(兼)职人员,但是从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来看,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人手不足问题。目前,全市企退人员约21700余人,在杭州市五县市是最多的,其中1000人以上的社区有4个(罗桐社区、沧滩社区、府西社区、健安社区),其余均在1000人以下,现每个社区基本配备2名工作人员,但该人员需要同时承担就业、社保、民政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事务繁杂,且待遇不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人员流动较大,很难吸引优秀人才长期负责该项工作。同时,我市企退人员正以平均每月100余人的速度不断递增,单每月办理退休手续就需耗费不少时间,再加上原先庞大的人数底盘,极大地增加了各个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运作难度,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密集的社区,根本无法满足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只能疲于应付,因而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很难提升。

(二)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现在全社会虽然比较重视心理疏导机制的建设,但专门针对退休职工等老年群体的较少。部分退休职工攀比心理严重,认识产生严重偏差,在与政府打交道过程中,自认为某些事情政府或部门处理不公,但又无法疏导,导致心理失衡,出现仇官仇富仇政府的心态,而且该类人员组织性较强,为了达到共同目的,极易被煽动抱成团,一旦他们认为自己利益受到侵害,就会上访、骂政府,甚至组织串联群体上访。如:虽然国家多次为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彰显了对退休职工的关心和爱护,但企业退休职工仍忿忿不平,认为同在一个县(市)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要比他们高出1-2倍,这是种分配上的不公平;认为自己年青时在企业吃黑馍,干重活,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到退休还不如机关一个清洁工拿得多,实在想不通;还有退休职工认为,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和幅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我市企业退休职工中在企业转制时期下放到建德的原部、省、杭州市属企业退休人员较多,占全市企业退休人数的近1/4,他们在原渠道享受的待遇较优厚,认为移交到建德属地管理吃亏了,因此,一直以来都在要求退休待遇要与杭州市一致,这些因心理失衡产生的错误认识也是今年我市退休职工多次群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三)娱乐活动开展不够。快乐生活,健康长寿,是退休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他们参与快乐、寻找快乐、创造快乐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高的。喜欢参加的兴趣爱好活动有书法、绘画、唱歌、跳舞、下棋、打牌、摄影等传统的娱乐项目方面,但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退休职工很多空闲时间,主要靠看电视打发。加之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社区大家庭的观念尚未形成,仍然局限在家庭、亲友这一狭窄的社交圈之内,不愿意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还有老年人能参与的活动开展较少,无法满足新时期企退人员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需求。

(四)老年学习环境欠缺。退休职工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坚持学习,关心时政,喜欢看报、听广播、看新闻,已成为一种良好习惯。但是,热爱学习的这代老同志,却因经济紧张,难以畅快购买喜欢的书刊;互相借阅、到市图书馆借阅成为退休职工学习资料的主要来源。退休后,很少有组织会组织退休职工集体学习;偶尔组织,也只是传达个文件,念念报纸,没有吸引力。现在大多数社区没有老同志学习的场地(如图书馆、阅览室等),市老年大学也只有机关单位离退休人员才能参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辽宁、福建、广东、江苏等省的部分市、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退休职工委员会(以下简称“退委会”)。“退委会”由地方政府领导负责牵头,工会、劳动保障、经委(发)、财政等部门和一定数量的退休职工代表参加组成;下设办公室,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指导下,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人员实行“专群结合”,主要是聘请部分退休职工,依靠退休职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为自己服务。

三、几点建议

(一)整合资源,健全机构,完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企业退休职工服务管理是社会管理工作中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人数日益庞大,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一是建立健全市级“退委会”。由市领导牵头,市老龄委、总工会、劳动保障局、经发局、财政局等部门和一定数量的退休职工代表组成;下设办公室,在设在市总工会,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完善街道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以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依托,配齐配强从事企退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完善相关制度,在经费、活动场地上提供保障;指导社区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集中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三是加强社区服务管理队伍。各社区要按照每管理500名退休职工配一名工作人员的要求,充实社区服务管理队伍;对退休人员多、工作任务重的社区,可以通过增加社工或增设公益性岗位吸纳有一定文化水平、热爱老年工作的失业人员担任协管员,进行企退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配备人员时要考虑到此项工作的性质、老年人特点和社工的本人特长,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创造留人留心的氛围,确保管理服务队伍的稳定。四是建立自我管理队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鼓励、发挥退休党员干部和一般人员的奉献精神、潜在的热情和创造力,激发和引导其发挥作用,对曾担任过领导职务、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善于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的退休人员,请他们参加社区的企退人员服务管理理事会或担任自管小组长,使这些退休人员既是被服务的对象又是管理工作者,从而提高此项工作的质量。积极鼓励年轻的老人为年老的老人服务,成立组织严密的退休人员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组织,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健康的友爱互助、扶危济困活动。市、街道(镇)、社区要加强指导。

(二)收集信息,健全制度,做好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退休职工基础信息的收集、更新,建立健全资料归档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考核监督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定期例会制度等机制,做好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基础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库。各社区接收退休职工,应及时将企业移交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表》和《退休人员进入社区管理移交花名册》录入计算机,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库,并定时核对,及时做好退休职工增减变动和有关情况变更的申报录入,准确掌握退休人员信息;同时,也可为退休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二是健全基础台帐。对企业移交的相关资料,要分类存放,妥善保管。社区工作人员要做好日常工作记录、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对新入社区管理的退休职工,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逐户登门走访。向每位退休职工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注明社区办公地址、经办人姓名、联系电话、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等项目,有关内容变更要及时更换。对高龄、特困、鳏寡、重病住院等特殊群体,要一一登记造册,重点加强联系。通过社区宣传栏、黑板报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退休职工宣传相关政策规定,工作动态,重要事项等。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退休职工会议,沟通分析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是建立统计报表制度。按月统计进入社区管理的退休职工人数、已纳入社区管理退休人员减少(死亡、户口迁移)人数、走访慰问人次、发放慰问金额、组织开展活动次数、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次数以及社区退管工作机构数、社区退管工作人员数等等。

(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做好退休职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各级需要加强对职工、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参保意识,尽可能引导他们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对已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责任感。通过广泛宣传与正确引导,努力营造深入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工作的推进上,要形成政府重视,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开展管理服务活动时,突出“政府管理,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科学、完善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本地新闻媒体要经常宣传退休职工的相关政策和他们的先进事迹;街道及社区要通过宣传窗等张贴宣传海报,及时传达有关信息;通过主动上门动员,入户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相关政策,把社区大家庭的观念灌输给每一位退休人员及其家属,动员他们积极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来;在传统的春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尊老爱老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在开展社区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和场馆建设、居家养老等老年工作时要想到退休人员,自觉把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融于其中。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篇7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 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反之, 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徘徊不前的现象。因此,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只有保持经济和谐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所谓的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社会,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人口多, 底子薄, 生产力不发达, 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2009年GDP虽然已经突破33万亿, 但人均仍排在世界108位。因此,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 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就是坚持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 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没有质量和效益的保证, 再多的数量、再快的速度也不能实现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要实现统筹协调, 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国际空间的拓展,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 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而推进经济健康地发展。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社会不和谐, 人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机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 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 因为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 物质财富匮乏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 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 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 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 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 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时深刻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构建和谐社会。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 消除经济发展不和谐因素, 解决各种矛盾, 平衡利益关系, 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 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二)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

经济是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 根本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不能凭空想象, 更不能刻意求新, 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没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 从经济发展来看, 随着经济总量增加, 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 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 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 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 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 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 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 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 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不断发展,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 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经济发展不放松, 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只有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 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健康稳步推进。

(一) 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而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自然经济社会, 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细胞是家庭, 这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经济组织, 是为消费目的而进行的简单再生产;而在市场经济社会, 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细胞是企业, 这是突破血缘关系限制而靠资本、技术、人才等组成的经济组织, 是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

目前, 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 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 拉大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利益差距。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开放, 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扩大, 带来经营的机会增多, 风险也更多, 竞争也更加激烈更加理性。这样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求企业要有更加开阔的经营视野, 更高的经营智慧以及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系统, 同时要求企业实现企业文化的全面创新。因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 以发展本地区经济, 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第二, 培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基因, 如面向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 自主经营, 敢于竞争和承担经营风险, 强化质量、服务、效率意识, 积极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依法经营。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只有从自身做起, 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严格依法程序, 才能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发展, 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产城一体、产城融合, 加强农业基础, 重视解决好“三农”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低碳产业为先导、绿色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环保高新技术产业, 发挥其对经济整体发展的领军作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不断提升品牌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是通过资产重组, 采取跨行业, 跨区域的强强联合, 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定合理地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制度保证。为此, 十七大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 并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第一,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的不断完善, 有利于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格局。但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 中等收入者数量较少, 在全社会比重过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关键是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使人们劳动付出的多少、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技术的先进程度、管理的优劣等, 能够根据统一市场经济规则, 按照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大小, 获得相应的收益分配。

第二,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规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续工作。”要加强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 完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再者要“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规范灰色收入, 严厉打击非法收入。”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公民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进行掠夺和侵占。对一些借助于权力、垄断和不平等竞争手段获取高收入的行业, 有必要引进并完善竞争机制, 对过高收入的人员进行有效调节,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实现税负公平, 才能逐步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四)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我国的传统行业大部分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的产业, 不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 为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以低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为重点, 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 有利于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率, 从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 有利于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努力创造一个安定有序、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秩序良好, 人们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扬炳忠.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N].广西日报, 2008-01-24.

上一篇:商务礼仪填空题下一篇:重阳节村支书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