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重大论断,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从1982年9月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历经各次党的代表大会,一直到十八大修改后的党章,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直都沿用这个说法,谁也不去触碰这个金科玉律。
现在,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体现了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也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同时,用“转化”的说法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关键词:社会矛盾,特点,和谐
1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特点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并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特点。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式、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等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1]总体了解了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表现,我们还须加以分析,把握其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在体制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其产生的根源和内容具有利益性这是我国当前社会矛盾最鲜明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财富的分配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的矛盾被淡化,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利益矛盾的潜伏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效率是建立在不平等和不平衡基础上的,而改革的实质有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的一种调整,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矛盾,同时受市场经济的驱使,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实际利益。这样就使得存在差距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并且随着差距的逐步扩大,这样矛盾更趋激烈。并成为社会的核心矛盾。“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发生了国有企业破产,农村土地广泛征用和居民房屋拆迁这几件大事,引发了大规模职工下岗,农民失地和住户利益受损,大大加剧我国社会利益矛盾。”[2]
1.2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矛盾复杂且解决起来难度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庞大的人口数量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人口越多,资源与环境所承担的压力就越大,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在人口基数非常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其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一部分地区,个别群体的局部、短期利益受到影响。但是从绝对数上看,这种利益受到影响的群体是巨大的,例如广大的下岗工人,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与生存压力的大学毕业生,辛勤劳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巨大动力,但生活依旧艰辛的广大农民兄弟们等等。这些群体存在,必将导致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加,如果不能尽快、尽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再次,解决农村与农民贫困问题成为新阶段的一项重大课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灭贫穷,消除贫困。然而,“当前我国没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人口仍有2000多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残缺现象严重。因此,新时期的减贫工程,特别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任务将相当繁重。”[3]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逐步的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2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及主要特点,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的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式,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个系统的、伟大的工程,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式下,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2.1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4]国情,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利弊得失,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个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这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最后,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发展形式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2.2着力构建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们说“中国的关键问题在党”,党能否达到高度的团结统一、和谐一致,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5]社会和谐首先要党内和谐,只有党内关系和谐了,党才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领导作用。对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党内和谐,将是一项系统的、伟大的工程。在这里,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2.1以先进的理论教育党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党制度,一般是指有关行为的法则和标准。党的制度就是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也就是党内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制度好与不好、严与不严对党的生活构成极大的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论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6]这要求我们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政治制度的各项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相互配套,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且必须保证我们的制度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得以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它的标尺作用。
2.2.3以民主的气氛活跃党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重要保证。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2.2.4德法并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
2.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7]
和谐社会要全社会共同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决不妄自菲薄。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4][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政协报,2007,10,16.
[2]周罗庚.把握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02).
[3]祝灵君.一致与冲突[M].人民出版社,2007:10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380.
关键词:利益 利益矛盾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40-02
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追寻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继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更要切实协调好各利益群体间关系,不断凝聚人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别从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和生态指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涵。它们互相区别,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体系。
利益关系历来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历史经验证明,利益关系失调之日,就是社会不和谐之时。利益关系和谐,就是人们在利益需要和获得上的均衡,或者说是社会成员都能够相互认可彼此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彼此所获取的利益的质和量。整合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促使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一、促进利益矛盾和谐与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国际社会经验的警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现状的综合背景下提出来的,除了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之外,社会稳定、利益矛盾等因素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得以提出的关键性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益差距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必需的动力。一个社会需要运用利益杠杆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让人们获得的利益产生差别,形成和促进不同利益的追求者之间发生竞争,推动社会充满更多生机和活力。同时,利益也是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如果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利益分化严重失衡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将最终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进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利益分化严重失衡,贫富极端不均,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将从根本上受到威胁。利益分化的首要问题是贫富差距。普遍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贫富差距悬殊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任由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会落空,给中国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同时,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从一个侧面加剧了贫困问题,加剧恶化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更加远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已有权威专家预计:如果不平等程度增加1个百分点,贫困率将增加3.7个百分点。放任贫富差距扩大,还会继续导致贫困率的快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贫困者的相对掠夺感更为强烈,摆脱贫困的心理困境和现实难度也更大。这样,贫困者就有可能面临着持续性和长远性的贫困,整个社会也就可能因贫富分割而陷于非常严重的不和谐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的。
2.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将制约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影响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居民收入差距在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扩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中国的贫富悬殊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分配方面,也体现在收入分配的结构方面。除了城乡差距外,还有地区差距、行业差距、职业差距等。如果利益过度分化,社会主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必然会导致社会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效用低下。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联系。拉动内需是当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拉动内需关键是让资金循环起来,这其中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在于收入分配上,分配要公平合理,同时对于风险进行弥补。而悬殊的贫富差距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对于富裕阶层而言,大部分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于贫困阶层而言,虽然理论上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购买力,所以并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这样,国内市场的拓展就受到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无疑就会因此受到制约。
3.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将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稳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古希腊的政治变迁时写道:“无论在什么地方,不平等总是动乱的起因。”在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在新旧规范交替之际,既有因规范缺乏而留下的空隙和漏洞,又有因人们在两种规范之间无所适从而出现的盲目行为。对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来说,制度创新需要连续、逐渐地推出,而且每一项新制度的产生往往要经历一个从实验到推广再到完善的过程,因而现实生活常常会出现政策先于法律或者新的政策与法律因为不配套而相互冲撞的现象。在人们的利益观念和利益欲求普遍上升的年代,这些漏洞和矛盾便成为违背规范和悖于主导矛盾而不择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分割公众利益的行为与动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托辞。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社会财富的行为,其本质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无偿占有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创造的社会财富,这将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引发对立情绪,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极大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结合和谐社会提出的深刻背景,可以看出,促进利益矛盾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二、促进利益矛盾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人。本文前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而这正是促进利益关系和谐的价值尺度。同时,就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而言,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个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这五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最大的公平正义,是根本意义的和谐。一方面,利益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是“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活动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说明对利益的需要与获取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内驱力,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现存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同时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益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如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正当利益和非正当利益等等。利益的差异以及获取方式的冲突,必然导致利益关系的矛盾。当人们之间的利益处于相对一致的均衡状态时,社会才处于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和谐社会从本质上并不回避利益矛盾,但却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利益矛盾,并努力实现利益关系和谐。
另一方面,人们对利益的需求与获取或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会对人们的其他行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一旦激发,甚至会产生关键的、有时甚至是带有决定性的作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利益关系是任何社会关系的核心关系;社会利益协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任何社会实现和谐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满足利益需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投入付出和选择交往对象的价值取向。人们的利益需要不同,价值取向就会不同,而价值取向不同,人们投入付出和选择的交往对象和行为方式就不同。因此,利益作为人们确定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就影响、制约乃至决定了人们对交往对象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时,人们在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作为这些关系定型化的产物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深层次上都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这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对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文化关系和文化结构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这些关系的存在方式、具体内容和发展变化。在这种意义下,我们可以说,利益关系和谐影响甚至制约着人与人之间其他关系的和谐,从而牵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
2.高尚全.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挑战与四大问题.人民论坛,2005(5)
3.蒋京议.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经济时报,2005.1.11
——浅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一、迈进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了?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发展起来后”的中国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二、站在新时代
怎么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与发展状况的评估,要讲两句话:一句是发展水平已经不低了,有了相当的发展积累;一句是发展水平并不算很高,发展的总量并没有绝对充裕。这两句话任何时候都要一块讲,不能只讲其中一句 ●“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这种结构失衡不再主要是绝对短缺背景下的“八个木桶七个盖”,而是相对短缺背景下的发展偏差与发展短视 ●“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
三、拥抱新时代
发展如何才能更平衡更充分?
●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攻方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我国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社会财富的意义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是或者说不再主要是一种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是成为一种保证人生存与发展的、不太稀缺的“一般公共品”
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攻方向是通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体系,不同的经济体系在促进平衡发展、推动充分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
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着力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制度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其背后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用制度创新来纠正不正确的发展理念;用体制机制来保障发展主体的权利,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
伟大领袖毛泽东教导我们:“堡垒最容易从内部冲垮”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网上网友的评论中很容易看出群众对社会的不满的表现,对社会不满的主要是年轻人,70后80后,主要不满的方面是:腐败普遍性,贫富差距广泛性,领导特权,社会机会不平等性,工资及收入差距悬殊,和民主的落实性,领导干部不关心社会和群众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得不到政府的关心或者不够关心,或者根本不关心!
1,、腐败,如果继续发展,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使社会底层的公平被随之剥夺,并给分裂分子和黑社会造成可乘之机和借口。
2、新疆西藏的分裂**因素始终严重存在,发展严重时,有可能使中国进入内战和分裂局面,并给美国日本等企图颠覆中国的国际势力造成可乘之机和借口。
3、社会黑势力和邪恶势力对政府工作的严重威胁,会削弱党的权力和党的威信,使社会成了正不压邪,邪强于正的局面,党和政府成了名存实亡的样子政党政府!使社会成了强者得天下。甚至最终成了政府怕黑社会和邪恶势力,反过来还听和黑社会的话。邪恶强于正义!
4、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使人民对党产生不满。
5、政府和国家机关官员权力绝对一人领导,而不是集体领导,没有别人监督或者监督名存实亡。
6、贫富差别加大,由腐败造成的社会有失公平,社会投机钻营成为风气。
7、公安系统成了黑社会、不法分子和有钱有权人的保护伞。
8、一些丧失共产党员信仰的党员混进了党的中央,就像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一样,造成党的性质和纲领的根本改变。
9、更严重者,很有可能腐败分子、分裂分子、黑社会,流氓团伙、打砸抢者以及国际颠覆势力会乘机在关键时候相互结合,造成社会大混乱。
10、党内和政府内,失去党性,把为党和国家干工作变成了为自己“升官发财”,所以才弄虚作假,徇私枉法,假公济私,不正之风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是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状况。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穷困县,80%以上的在中西部地区。从去年全国GDp的比重看,东部占60.5%,中西部占3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4年为1.7:1,2003年扩大到3.24: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到6倍。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要搞好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带动全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采取了更有力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明天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经济取得了急速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持续提高, 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得到了调整。西方资本主义总结吸收自己以往发展中存在的经验, 同时, 也在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从而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西方资本主义在不断学习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 他们更加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的优越性, 从而改变着其相关的产业结构。第一,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比重在加大, 并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宏观调控, 但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其称作未来宏观计划, 其实质是相同的;第三, 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 而不是单纯依靠经济市场自由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 尤其是中国的成功, 因此, 加大了相应的改变。
(二) 资本主义国家也在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经济的发展, 他们也进行了发展模式的改革。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人才发展、就业方向发生转移。第二, 缓解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第三, 加强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 促进收入平衡。可是我们也要认清楚, 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夺剩余价值是不随着这些而改变的。
随着西方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进而又加大对社会的保障力度, 减少了工人阶级危机意识, 降低了反抗的热潮。可是, 当今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我们更能从中看到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方向和经济发展模式。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提出, 城市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可是,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 就是房价过高。房价过高, 收入增长过缓, 这些因素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 推迟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其次, 经济发展不平衡, 收入差距较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 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 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 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 这样做不仅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方向, 也符合我国国情,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显。最后, 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发展不足。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和完善面向全民的、均等化的基本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不仅是各国发展过程中缩小收入差距的普遍做法, 也是减小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党中央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科学地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决定。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伟大思想的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因此,我们更加需要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原因,正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从而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回顾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956年,受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始出现一股混乱的思潮,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相继发生。同一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也得到基本建立,为了不受国际共产主义社会的不利影响,我国的领导人开始进行科学探索,由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科学政策逐步上升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出现的矛盾,成为了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所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他们对矛盾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国家的安定,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
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系我国实际,经过艰辛的科学探索,最终完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光辉著作的创作。并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院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这也标志着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日趋成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这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对巩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其中有关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他创造性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大类,并把它们作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的政治问题来加以研究。它所提出和阐明的基本理论点,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表现及缓解途径
·我国现阶段形势下存在的几大矛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俨然成为一门科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复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目标的实现。
虽然在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状况是和谐的,但是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矛盾仍然存在等等。
·对我国预防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建议
正确认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人民内部矛盾存在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出解决矛盾应遵循的原则及有效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质之根本,以人为本原则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更需要我们把科学发展经济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只有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从而缓解或消除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而且,经济若是得到快速稳定发展,还能使人民群众看到希望,起到稳定人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还必须靠发展经济。
3、加强依法执政,依法化解矛盾
依法执政,不仅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更加需要加强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努力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按照法定程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诉求。所以,当某些具体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得不诉诸法律时,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才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解决各种矛盾。
4、注重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原则,是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全体人民本利益的条件下,统筹各方利益,全面安排、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解决人民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协调解决原则,是指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需要有关各方通力合作,通过协调的方式来给予解决。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人人都应该关心,各种社会组织都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对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矛盾时,有关方面更应该加强合作,协调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矛盾。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推荐阅读:
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09-28
如何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10-01
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07-10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06-20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07-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