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精选10篇)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

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2

一般而言, 本体论又称存在论, 它是研究存在的学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载体和本源, 它是从人的社会意义回答了人在生活的世界中, 什么是最值得、最根本、最重要的人类关注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但是由于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人能动的活动过程中, 受到了人活动的影响和决定, 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马克思在创立唯物主义的时候, 首先支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 人作为世界主体, 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人类自身和外部世界, 同时也是在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因此, 人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也是实现自身解放的主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为了谁、依靠谁、相信谁, 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史观和唯心主义史观的区别,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在90多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中, 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才取得了战争和改革开放的胜利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的依据, 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些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宗旨的体现, 诠释着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内涵。因此,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二、从认识论来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和哲学家展开对人的认识看法的探讨, 总体上来看, 这种认识是在不断深化的。春秋战国期间, 从老子提出的“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到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再到孟子的“民贵君轻”, 全部都是对民本思想的宣扬和阐释。他们都认识到人民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也是王朝兴衰的决定力量。事实上, 在社会人口中占据大多数比例的人们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 但是却一直享受不了当家做主的实际权利。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以及人的现实活动出发, 超越了对以往人的认识。马克思将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研究人的出发点, 反对把人自然化、生物化, 主张把人看成是发展着、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 人的类特征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 人的本性是人的需要, 社会生产劳动是人的根本特性。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是最终目标。马克思对于人的科学认识,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 而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人要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要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关系、能力、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的过程, 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十分深远影响。

三、从价值论来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和功效等, 又称之为是有用性。物的价值是它可以满足人的需要, 而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 同时以也是一切价值的满足者、受益者、享有者。人是先进文化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受益者, 是价值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终标准, 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完善和健全的价值尺度。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 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而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要正视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要克服部门和局部利益, 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出发点, 统筹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 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观念, 是人民享受发展成果, 成为文化、政治、经济的真正享有者。我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明确提出要把和谐惠民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也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具体体现。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要切实解决人民关系的安全生产、环保、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问题, 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司马俊莲.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关系论纲[J].河北法学, 2007, (12) :51

[2]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5

[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3

一、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故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个人的存在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关键,离开个体的存在去谈论社会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因而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和社会之间、个体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社会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但是要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彰显着社会矛盾的存在,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要解决这些矛盾和不和谐,需要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关注弱势全体。

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里所讲的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以达到最终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所谓的正义,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就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目标,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目标。因而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平正义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基础,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不是否认社会分化和利益分配,而是要在承认社会分化和人民内部利益诉求不同的基础上逐步追求社会的公正,在正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考虑社会的公平。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规则公平,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只有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很大程度上避免事业、行政和司法腐败,塑造诚信友爱的道德氛围;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劳动者的积极性,迸发出创造的激情,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只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有效的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形成安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团结统一的局面;只有构筑起真正的公平正义体系,才能有效的利用、节约资源,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主席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曾清醒的认识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向前发展。{3}”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因此“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他还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人既然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那么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必然要关注个人的发展。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构想,指出这是共产主义所向往的。1847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这样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6}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还认识到未来和谐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在那里“人终于形成了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路揭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不断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正常实现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和谐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境界,也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它要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这一根本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意义,始终坚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充分肯定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强调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包括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强调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其能力和才智,发展其自由个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强调要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成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锦涛2005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0}因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人与自然和谐,有利于公平分配人与人之间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协调其利益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占有并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然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部分人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影响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样,生态环境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其中一部分人对其进行破坏,影响的不仅是他们自身的环境,而是所有人共同生存的环境。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对象和中介的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在人们之间公平分配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共同承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风险,惩罚破坏者,补偿受害者,将人们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内,由此,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2.人与自然和谐,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在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存共融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和研究自然属性与规律,这不仅能满足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精神需要,而且还能利用这些属性和规律不断充实和丰富人的生命活动,在不断摆脱其动物本性的基础上,使人的本质日益丰富和完善,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此外,美丽的自然景观能够引起人的身心愉悦,启迪人的智慧和潜能,培养人的淳朴、自然机敏的品格和对生活的坦荡胸怀,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与自然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发展,就是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五个统筹”的根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使人与自然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为了处理好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为此我们必须做出努力。

首先,提高人口素质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一方面,坚持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多的国情要求始终贯彻计划生育,只有少生、优生,实现人口结构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人口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就多,人们的利益就会很好的实现,控制人口,人们的素质就能得到提升,更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人口的平均质量低而造成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们最大的劣势,因而,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结构和文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就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中那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类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健全环境立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国已经逐步制定了一些资源和环境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要依靠法制的保障,走法治化道路。一是要加强环境立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挂图、宣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普及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思想,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求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材、节能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社会是以人为活动主体的关系的总和,一切关系问题均包含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范畴之中。人与自然和谐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人与人的和谐则是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这两大和谐的最根本的保障条件。这三大和谐在现实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政学院)

注释: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 20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4

一、因地制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二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不断凸现,使贫穷落后的乡村与现代文明的城镇处于对立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消除城乡分割和城乡对立,构建城乡和谐社会。三是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会深层次突出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由“三农”问题引发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东得益于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城乡经济社会严重失衡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城乡差距扩大的势头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这是构建和谐广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我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省加快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四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五是抓好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六是在农民中树立起勤劳、自强、互助精神,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七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管理服务效能;八是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上,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如韩国“新村运动”着力于在农民中树立起来“勤勉、协同、互助”的精神,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美好家园。江西省赣州市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的“五新一好”的经验,以及海南省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目前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体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珠江三角洲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当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衔接的模式,二是徐闻、德庆县和云浮市云城区农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模式,三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以解决“一保五难”为重点的模式,四是部分农村以社会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为重点的模式,等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孤军推进

最近,省委省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初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整治村容村貌,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我省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等、靠、要思想观念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大体有五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的问题。二是教育农民逐步树立“勤劳、自强、互助”的精神。三是大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加强村容村貌整治,重点是抓好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的五改。五是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孤军推进,必须纳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考虑和统筹安排,增强城关镇、中心镇以及专业镇的功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水平,辐射、带动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

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主要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理顺乡镇管理体制;科学设置乡镇机构,提高乡镇政府的效能和办事效率;推进乡镇事业机构改革,增强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效能;进一步理顺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延伸;加强乡镇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乡镇管理体制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建设新家园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篇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发展的理念理解人。

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建设的改革大潮中,人的思想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一方面人的思想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的思想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我们要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人的思想发展的关系,坚持以发展的理念理解人,做到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和正确看待人的思想、需求、价值观等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人。

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是当前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观念沟通和形成共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着眼于企业中人的良好精神状态和组织风气的塑造,形成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群体竞争意识,把企业的目标变成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追求。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通性、相容性。把

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无疑是做好“人”的工作的重要法宝。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体,能极大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

郑州卷烟厂近几年狠抓企业能力文化建设,今年又把执行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有效载体,使企业迸发出极大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郑烟特色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三、以科学用人机制激励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而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用人机制激励人。

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愈加显现。企业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激励人、调动人,无疑是当前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用人机制,建立竞争、规范、有序的用人新环境。

首先在用人理念上要创新思维方式,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传统陋习,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新的用人理念。

其次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建立科学的员工教育培训机制,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搭建员工竞争平台,打通员工晋升通道,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铺平道路。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管理体系。包括人才培训规划、人才发展规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等。

烟草行业近几年十分重视人事制度改革,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家局提出了“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按照这一总体要求,郑州卷烟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过去的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能力管理”,着力体现岗位价值和绩效贡献,开展了全员竞争上岗工作,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以全面方法协调人。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变得空前活跃。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人们更加关心物质利益的需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现象,在极大地促进和增强了我国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对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开始由过去的“言不及利”到关注甚至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机制已在无形中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杠杆。因此,只靠过去的空洞说教,仅靠大会表扬、榜样学习等传统工作方法已不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当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应注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的协调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那种“一块黑板报、一根广播线、一个喇叭喊半天”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早已成为历史。在新的形势下,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管理、优化载体,改变落后的形式,强化硬件投入,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要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内容的局域网管理,推进互联网应用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使职工思想脉搏随时可知,思想政治工作信息随时可传,思想政治工作文件随时可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6

摘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落脚点,尊重人的利益和权利,尊重人的自由和个性,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人、引导人、改造人,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把人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才有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分别从教育、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抓好五方面的教育

(一)抓好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干部职工。当前,着重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打牢理论根基,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指导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政治路线上辨明方向,在执行政策上划清界限,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分清是非,在关键时刻毫不含糊。

(二)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人之理想信念,?q如鸟之翼、楼之柱、桥之墩。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破除“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和“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错误观念。结合单位的“两学一做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入党为什么,为官干什么,将来留什么”和“该怎么做人,该怎么用权,该怎么执法”的思想大讨论,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宣誓,教育他们,带动队伍,增强党性观念,牢记根本宗旨,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三)抓好爱岗敬业教育。要教育干部职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安心本职,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要教育干部职工增强公仆意识,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想方设法为船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要教育干部职工坚持原则,依法行政,自觉维护单位和自身的良好形象。

(四)抓好服从大局教育。要教育干部职工一切在大局下行动,自觉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主管部门决策保持一致;要教育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觉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要教育干部职工懂得“集体兴旺,个人荣耀”的道理,明确个人离开集体寸步难行,自觉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抓好遵纪守法教育。一是抓好法纪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常识,使大家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二是抓好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正、反典型教育干部职工。三是抓好廉洁教育,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酒绿灯红”侵蚀的能力,保持清正廉洁,一尘不染。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离开人去谈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启发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时刻置身于广大群众之中,贴近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多做一些得人心,顺民意的实事。

一要以理服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用事实说话,多作调查研究,它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具体体现。群众的思想在日渐地升华,群众的觉悟在日渐地提高,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但是,只要用事实教育人,用道理说服人,而不是对群众采取空口泛谈,趾高气扬的态度,群众是可以理解的,是能够虚心接受的。这样既解除了与群众之间的隔阂矛盾,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也就游刃有如了。

二要以情感人。关心群众,尊重群众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情基础,同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以真情换取真爱,关心、体贴、理解和信任群众,用真情实感的态度,去感动群众,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要以诚待人。对待群众要以诚相待,诚恳朴实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工人员要持诚恳的态度帮助解决,决不能拖延推诿,阳奉阴违,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把自己置身于被教育对象,对群众要谦和、要诚实,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贴近群众生活,以诚感人,以诚教人,以诚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要以德育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对群众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树立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世纪60年代的雷锋精神一直感召着几代人,90年代的李素丽、徐虎等一大批优秀代表无不闪烁着崇高的道德情操胸怀,他们无私奉献、辛勤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推动了社会新风的兴起。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管理制度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起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才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应建立和坚持以下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和坚持定期教育和经常谈心制度。坚持集中教育是最基本的思想工作方法。结合形势任务和思想实际,一般应坚持每月一次集中教育,采取所领导轮流授课,必要时可聘请党校教员或老革命、老干部讲课。另外光靠集中教育难以解决个别人的思想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采取上门走访、促膝谈心的方法,一人一事,针对性强,既可以密切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又容易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

二是建立完善和坚持思想汇报和思想分析制度。必须严格要求每位职工每周向班组长汇报一次思想,班组长每旬向部门领导汇报一次思想,部门领导坚持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一次思想,由主管领导认真分析影响干部职工思想情绪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是建立完善和坚持个人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一般情况下,每年应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工作述职,既利于锻炼他们的演讲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大家的相互了解。结合年终总结和工作述职,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发动大家打破情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一种“思想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有意见摆到桌面上,不在背后搞小动作”的良好风气。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伟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刚刚从国营农场通过体制改革转换成农村的来讲,要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关键在人。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关键,突出内涵,坚定不移地坚持以

人为本,具体要做到“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坚持全民参与,激发热情

以人为本建设新农村,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广大人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因此,我们要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力量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责尽力。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定位、工作顺序、模式方法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好事办实办好。

管理区2004年4月属地管理,2005年3月撤消农场成立管理区。属地管理以前,管理区各项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属地管理以后,管理区从切实改善交通条件、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出发,扎实推进社会事业进程。二年时间,管理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对外交通日趋完善,居民住宅道路得到全面改造,河道得到彻底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陈旧的生活方式得到摒弃,落后的社会习惯得到改变。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并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实践塑造一代新型农民,做到有领导、有指导、有引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不搞大包大揽,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管理区下辖7个农村社区,早期的规划使农村居民居住成埭成块。因此,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区别于城市社区建设,也区别于乡镇的拆迁集中居住,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管理区的生态农业的定位,实行“老村改造”,重点把握“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指导思想,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因地制宜,从整洁村容村貌,方便群众的实际出发,做到“三个不”,即:不拆房、不砍树、不填塘;做好水、路、桥、绿地绿化四篇文章,河道清洁,拆坝建桥,清水流淌,小桥横卧,马路平坦宽敞,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家前屋后绿色葱郁,体现绿色、水体和自然环境的水乡风貌,保持原农村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既展现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江南农村水乡的文化底蕴。

三、必须坚持富民为先、繁荣农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富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推进农村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这一点,新农村建设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我们管理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始终把握致富群众这个关键,主要在“四个千方百计”上下工夫:一是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利用管理区生态环境资源,发挥管理区土地成片的优势,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开发;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增收。要认真做好“双加双减”文章: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弱势群体,实现地头庄稼丰收,肩头负担变少,手头收入变多。大力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积极性,鼓励农民创业致富;三是千方百计减少农村劳动力。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力转换,减少农民,实现少数人种多数田,促进规模效应。四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开展争创“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小区”等活动,用市民的标准培育农民,用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水平。积极引导和教育,努力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发挥好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他们争做五个方面的模范:争做执行政策、带头致富、和谐稳定、服务群众、文明新风的模范,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农村,新蓝图;新使命,新征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细致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这方热土将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8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发展

2.下列不属于需要平衡的三种阶层关系的是?

A.平衡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关系 B.平衡普通阶层间的关系

C.平衡失意精英与普通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 D.平衡强势阶层之间的关系

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4.“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一个阶层指的是?

A.工人阶层 B.农民阶层 C.知识分子阶层 D.服务业阶层

5.下列不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划分的当今中国社会群体的十个阶层的是?

A.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B.私营企业主阶层 C.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D.大学毕业生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地区是?

A.甘肃 B.贵州 C.青海 D.深圳

7.2002年,全国总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达到了多少?

A.0.55 B.0.65 C.0.75 D.0.85 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发展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9.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需求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B.需求结构越来越平民化 C.需求结构越来越差别化 D.需求结构越来越高级化

10.我国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组织结构 B.就业结构

C.阶层结构和家庭结构 D.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

11.下列哪些内容属于我国社会变迁的特点?

A.现代社会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结构趋向复杂化和高级化 B.阶段性特征突出 C.变迁机制发生变化

D.价值的整合功能弱化,利益的整合功能增强

12.各级党政官员转变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点和执政的观点方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共建共享 B.公平公正 C.服务意识 D.差别对待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3.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差已达到3.3: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形收入,实际差距大概是5:1~6:1。

正确

错误

14.弱势群体只包括绝对弱势一个层面。

正确 错误

15.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正确 错误

16.需要的满足和权利的保护和实现没有关联。

正确 错误

17.改革开放前,人与人之间由分散的社会个体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社会,组成一个群体主要靠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确 错误

18.平衡失意精英与普通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防止失意精英利用普通弱势群体对政府、对社会的不满,挑起社会矛盾。

正确 错误

19.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分化标准为经济能力。

正确 错误

20.强势阶层占有资源比较少,但是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

正确

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 篇9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和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寻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始

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大局。没有公平正义,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只有广大群众都享有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发展机会,才能真正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坚决纠正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切实改进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发展,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和交通安全等的监管,尽快扭转事故多发状况。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近年来,青岛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5年青岛居民生活质量总体上已由生存型的生活层次进入到享受型的生活层次,有一些方面已由享受型层次的小康阶段进入到较高的富裕阶段。青岛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又明确提出,要围绕实现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奋斗目标,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理由相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会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本文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联系和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及“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应当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说明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以气势恢弘的大手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决定》中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立足当前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我们应当怎样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十六届六中全会基于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全面分析和科学判断,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知道,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他们之间是紧密相联的。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着眼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这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人类寻求自我解放的理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而作为这个前提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是一个自然生命体,也是一个社会存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包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这些都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

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三、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特别应当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按照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当前,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告别“GDP崇拜”,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扩大就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

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时一地、一部分人的事情,需要集全党、全社会之力。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行真抓实干之举,充分发挥城乡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

(三)坚持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应该由人民共享。“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当前影响人们平等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各种消极因素,切实解决城乡贫困人口仍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等问题,努力建设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专题 篇10

从“以人为本”浅淡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以人为本”浅淡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来,“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本文分析了与和谐社会的现实统一,着力论述“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指导原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真正构建起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提出及其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发展理论的当代应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中“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才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对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人的权益和人的发展,这适应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结晶,是人类社会历史经过千锤百炼后的必然归宿。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既宏观地指人民群众,也微观地指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现实的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他们的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是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与外部世界之间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将其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以人为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制度安排能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各阶层对社会管理和生活现状感到满意,从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GDP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

发展观,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和受惠者。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

(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人既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其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来。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一)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落实在经济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进一步表明,GDP 的多少,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并非“发展”二字的所有内涵,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应让广大人民能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同时我们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走人民路线,“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因此,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落实在经济发展上是坚持走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路线,走符合中国长远利益和人民根本福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用“以人为本”发展理论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缺一不可,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根本经验。在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从“以人为本”价值导向出发建立和完善保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群众利益,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保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注重整体安排、制度创新,不断健全保障内容,逐步扩大保障范围,适时提高保障标准,持久、规范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努力疏通、拓宽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引导机制。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建立和完善人民利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财政投入比重,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资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和公共事业;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摘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长期平安的社会秩序,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进步。“以人为本”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全社会人人有责,社会的强势群体、高位置群体更是责任重大。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杰明,齐彪.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际大学出版社.2009.9

[2]薛德震.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40论(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3]杨芷英.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哲学原理,2005(10)

[4]陈正良.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2005(1)

上一篇: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下一篇:三校教师暑假培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