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述我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合适的对策和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 要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更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國,农业、农业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基于此,针对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探析,介绍了当前情况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并分析了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的战略,以促进我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社会的发展给农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是时代潮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农业资源布局不平衡;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冲击大等决定了我国必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遵循3个原则,即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体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1]。

1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1.1 农业资源分类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自然资源主要由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农业经济资源主要由工业产品、人力、财力、信息等构成。

1.2 农业资源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得以发展,才能提供人们必需的粮食和食品,人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农业资源又是构成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直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再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伤害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确保当代人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目标是根除贫困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依照需求来进行生产。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态环境,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维护并合理利用土地,爱护动植物和水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技术适当可行,经济富有活力,社会广泛接受的生态农业才能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2]。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人均耕地面积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大量增加,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因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在农业生产中,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2%,远低于国际平均耕地面积。另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休耕,导致耕地土层变薄,耕地质量下降;洪涝、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也会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因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地关系紧张。

2.2 农业水资源形势严峻

经济在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非农业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用水需求量扩大,导致农业水资源危机加剧。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可以用于耕地上的淡水资源匮乏,无论是在干旱的北方地区,还是水热条件好的南方地区,都面临缺水问题。

2.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的使用,但若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化肥施用方式,过量施肥,反而会导致化肥的利用率过低,进一步污染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平衡。很多杀虫剂和化肥等的错误使用都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水资源安全,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导致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自然环境造成的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土地流失都对林地资源和草地资源造成了掠夺性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3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政策扶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完善。相关法律部门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应研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耕地质量保护等法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监督。改善执法条件,整合执法力量,健全执法队伍,做到权责明确,杜绝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等违法行为。

3.2 加强科技发展,创新农业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设备高精度、高效率、高环保的操作方式逐步代替了传统农耕。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农业发展中的地理信息、植物光照信息、植物虫害信息等都离不开移动终端系统,离不开智慧农业建设,离不开大数据。此外,我国在生物领域也培育出了抗性强的农业品种,研究出了低毒无害的农药,通过科技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并有效控制了虫害。因此,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

3.3 科学规划与组织农业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科学规划与组织农业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循环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改变粗放型经营的局面,注重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业资源紧张以及农业环境恶化的问题,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改革与创新,以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4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必然性,因为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且资金短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民应该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绿色消费,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3.5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又离不开科技领域人才的贡献。培养先进的农业科技人才,关键要抓好教育培训,有效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要积极搭建农业基地、科技服务平台,发挥人才在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在农技推广中的宣传作用以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建立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3.6 构建推广网络,加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整、科学的宣传、推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得到最大化应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乡镇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也可以在重点村建立技术站点,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打造便捷有效的转化服务平台。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乡镇基层的技术推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污染,农业用药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决定了我国要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科技人員、执法部门、农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循环经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共同致力于绘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胡辰璐.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4):145,148.

[2] 井增华,陈少林,屈彩玲.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8):251.

[3] 申建波,张福锁,Kadambot H.M.Siddique.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J].Engineering,2018,4(5):2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吕悦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设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述我国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合适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生态保护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及引出机制

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工业革命开启的近代人类文明史显然已经讓这种后果更加雪上加霜,经历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农业生产已经摆脱单凭自然地力来获取农产品的阶段,对于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试剂及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致命性的破坏,并通过生态物质循环系统对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产生诸多危害,如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已经威胁到人们餐桌上的安全,土壤重金属超标已经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的体内,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鉴于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运而生。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总结后大概可以这样来描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于通过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其落脚点在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包含农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涵盖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具体来说,生态学方面理论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理论等。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包括边际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健全的市场机制对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具有主推作用。

1.3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1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其对于资源的开发是掠夺式的,甚至是不计后果式的,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严重,尤其在当前,我们国家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这种发展已经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极限,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土壤,大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已经让国人深受其害,大面积的水污染更是形势严峻,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1.3.2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性

鉴于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从食品的源头把好关至关重要。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通过清洁生产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走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确保农产品结构合理,生产出让百姓放心、安心、舒心的生态有机食品来。这一切都需要建设成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机制,所以从体统论的角度来说,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情况

2.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地域不平衡性

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迥异,各有自身特色,因而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性。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在西北干旱地区,因为气候干旱,年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有限,农业发展的层次比较低;而在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便于农业发展,适合机械化耕作,农业发展的层次比较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都有尝试和推广;在西南地区,耕地面积狭小,人均占有的土地少,土地质量差,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开展绿色养殖业;中原地区,沃野千里,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高,当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农业的发展以家庭为中心,农业发展的潜力有限,土地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最大开发。以上种种都说明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

2.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制度不平衡性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是一个成功的模式,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再到“中国模式”这无不说明我们的模式是有成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再搞推广;先成立自贸区,再逐渐增加自贸区的数量和范围,让成功的经验得以积累又能排除改革带来的风险。所以东南沿海地区的制度先行,让其赢得了不同于内地的发展机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流转和抵押贷款等一些农业土地政策制度在一些试验区先行实施,对试验区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所以说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具有不平衡性。

2.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的现状

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山水林田湖等缺乏统一保护和修复。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循环农业发展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种养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污染成本过低。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

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未得以推广

减量化和清洁化是清洁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减少使用化肥量,经测土配方后定量实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优先选用低毒、低残留和对生态环境危害较轻的农药;推广环保型畜禽养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低压输水、高压冲洗”发酵床等环保清洁型畜禽养殖技术;积极回收废弃农膜;积极回收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

当前,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还是建立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基础上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重金属污染严重,甚至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转移最终转移到人的体内,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这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食品卫生安全,而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药滴灌和增施有机肥等先进的减量化农业生产技术都未得到大力推广使用,这成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短板,急需解决。

3.2 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有待健全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高质、高效的目的。可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推广应用也不够普遍,相关农业经营生产者也缺乏相关的意识和获取培训的条件,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农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较高的产业化组织程度和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

3.3 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亟待完善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以往大都依赖农民自身的投入,种子、化肥和农资等,虽然近些年有了国家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但以往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绿色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农业方式,但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仅靠农民自身的农业积累很难凑效,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看,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是一种外部经济性的行为,国家需要对其进行利益补偿,但是当前我国在这块还没进行专业性的研究和实施。

3.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末端治理”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其涵盖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畜禽粪夜入沼;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农产品加工后的下脚料作为食用菌种植的肥料。凡是能够这样实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给以法律上的保护和财政上的补贴与支持,凡是不能够采取新技术做循环经济生产的经营主体则采取提高其产品的入市门槛。通过奖惩办法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

3.5 耕地质量保护意识和提升行动有待强化和提高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着对耕地保护重视不够的现象,不单是种粮农户,甚至连一些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都忽视了耕地质量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也未加以合理的引导和宣传教育,土壤地力被过度开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大量使用化肥又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得高产田数量少,大部分都是中低产田。所以耕地质量保护意识不足和提升行到不到位已经成为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6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部分存量资金和新增补贴资金的政策倾斜力度还不够,财政支农的重点还不突出,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机制有待完善,对农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过慢;同时,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没有得到合适的补偿。

4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

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立并增加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的数量,进而在全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争取进行全覆盖,化学农药施肥量进一步降低,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回收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以处理,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建设美丽乡村。

4.2 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

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是以农业生产为对象建立的制度,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把农业生产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来制定和实施标准,最终成型为制度加以执行。在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健全农业标准化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举。

4.3 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

国家要进行顶层涉及,从宏观视阈来审视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制度来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对于采取减量提效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适当的补贴和降低其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的门槛,对于未采取减量提效的农业经营主体则做出限制,对其农产品可以征收一定的税费作为制裁。另外,国家财政要配合政策实施,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之外进行必要的补充。

4.4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又名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生态循环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但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选择,更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4.5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先在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中树立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进而采取行动共同来保护耕地。首先制度上需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保有量1.2亿hm2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确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优先的原则,实行永久保护。

提升耕地质量。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綠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

严格控制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防止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

4.6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3]

要健全配套制度体系,加快出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推进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提升全社会生态补偿意识。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使生态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同步推进[4]。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计发[2015]145号[R].2015.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OyZqKYGITVgDf8y1CfZi0vyyl8QZs5LBX_MEW2d3gwx48L2hSYHkot8nqVsenrE0I4GDw6qC6CB-krSA6OqZK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EB/OL].(2015-11-02)[2015-12-2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2/c_1117016978_2.htm

[4]关注新常态下缺位的生态补偿制度[EB/OL].(2015-03-16)[2015-12-25]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503/t20150316_1345197.htm.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郑建

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严重、粮食安全基础薄弱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应通过构建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尽管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按照WTO规则的要求,结合已实行的支持政策,构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方面。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要把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结合起来,在开发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同时,减少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处于永续的良性循环之中,使其能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永久性支撑,实现代际公平。

粮食安全供给不能仅从经济方面考虑,还必须从政治、外交、贸易等诸方面加以综合考虑。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就是要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只有在收入预期好的前提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提高,粮食供给才能稳定,政府的粮食安全目标才有保障。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目标的实现也有赖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只有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民所接受,才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成就显著。但是,人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严重

1.耕地面积锐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1.2174亿公顷,接近于我国划定的1.2亿公顷的“红线”,比2000年减少65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921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0.28公顷)的33%。

2.水资源危机加剧。2007年全年水资源总量2.47万亿立方米,比2000年减少10.87%;人均水资源1 873立方米,比2000年减少14.63%,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3]。

3.水土流失严重。2005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08%,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特别是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损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表土,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 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4]。

4.森林资源功能降低。我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人均0.132公顷,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森林蓄积量124.6亿立方米,人均9.42立方米,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为12.54%,而西北5省区只有5.86%;树种单一,林地流失、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因而,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脆弱,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5]。

5.草原灾害较多,退化严重。2006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3 733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接近2 053.3万公顷;虫灾发生面积1 680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726.7万公顷;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面积占半数,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总的看,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4]。

二、粮食安全基础薄弱

1.农业技术装备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2005年底,我国共有农村居民家庭25 222.6万户,乡村农业从业人员29 975.5万人,每户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5 179.46元[3]。据此推算,2005年底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总计为13 063.94亿元,每个农业从业人员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仅为4 358元。农业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应以政府提供为主。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基建支出用于农业的比重一般在10%-20%(1998年除外),2005年为12.68%,512.63亿元[3]。2006年,全国耕地中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为8.25亿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2]。

2.自然灾害频发,损失严重。我国是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成灾比例一直在40%-70%之间,尤以旱涝灾害为主,对农业和农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2006年,全国受灾面积4 109万公顷(其中旱涝灾害占69.94%),成灾面积2 463万公顷(其中旱涝灾害占72.99%),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59.9%(其中旱涝灾害为62.56%)。2007年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899万公顷,因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611亿元[3]。

3.农业科技投入少,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低。1981-1985年,最低收入国家政府农业科研投入强度(政府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0.35%,中等收入国家为0.57%,高收入国家为2.23%,世界平均为0.76%,而我国1988-1999年仅为0.193[6],此后有所提高,2001年为0.24%,目前约为0.5%[7]。1981-1999年,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强度一直徘徊在0.22%-0.36%之间,平均为0.25%。而20世纪80年代初,113个国家平均水平为0.96%,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0.44%,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许多科研成果没有推广,因而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较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达到70%-80%;而我国“九五”期间(1996-2000年)只有45%,2005年为48%[8]。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基础薄弱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进入缓慢增长期,由1997年的4.6%降为2000年的2.1%。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了农民收入的绝对下降。2001年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增速有一定回升,但由 于增速长期低于城镇居民,因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自2002年突破“3”后,2008年扩大为3.3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削弱农民的积累能力,而且也削弱了农业的市场贡献。1992年以前农民消费一直超过城市居民消费,1993年后开始发生扭转并连年大幅下降。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县及县以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已由1978年的67.59%下降到2008年的32.03%,比城市消费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要晚10-15年[9]。

2.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保障基础薄弱。进入本世纪,到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稳定在2 000-3 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左右。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数由近6 000万减少到3 55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则由2002年的7.44%下降为4.8%。2007年,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和比重降幅较大。由此推断,我国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具有明显的成效。但是,贫困人口脱贫的难度更大。贫困人口更多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脆弱,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民的素质较低。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农民很难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贫困人口数量巨大且难以脱贫,主要源于我国土地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靠土地、靠家庭。但是,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多,农业效益差,同时还要面临自然灾害和入世后国外发达农业冲击的风险,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也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

四、构建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按照WTO的有关规定和中国的有关承诺,构建与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不仅有利于人们系统地理解中央的支农政策,而且可为今后农业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或思路,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建立农业支持政策的法律体系。对已有的法律,如《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各项支持政策的力度、支持标准和条件、支持方式、投入资金来源等具体内容,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可操作的依据;针对农田保护、农业投入、良种、农药、农资生产与流通、农业保险、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地区援助、灾害救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出台专门法律法规,建立农业支持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

2.建立农业支持政策的管理体制。借鉴国外“从田间到餐桌”一体化管理的成熟经验,对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强化农业管理部门对农业产业链条和乡村综合发展的一体化管理职能,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措施配套、职能完善的农业管理部门,真正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农业管理体制。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从横向看,除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外,还应包括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如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资源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与推广、农民组织和农村发展等,突出乡村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纵向看,除了管理农产品生产这一“产中”环节外,还要管理农资生产等“产前”环节和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质量及卫生检查监督、消费指导等“产后”环节,从而实现对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管理与协调,突出农业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发展理念。

3.建立农业支持政策的预算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职责和界限,并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鉴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县乡财政困难,重点是要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责任,形成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以市(地)、县、乡为辅的政府财政支农投入体制。中央政府重点负责对全局性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事项,包括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要农业科技项目、全国性或跨区域性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地方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于地方经济有重要作用的农产品科研、公共服务,则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的基建投资范畴。这既符合我国现行的财政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也有利于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4.增加绿箱支持总量,改革绿箱支持结构。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加强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教育与培训为重点,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改革农业科研与推广体制。根据产品特性、技术类型、公益性程度及产权保护程度,调整现有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与布局,提高农业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政府农技推广投入,多渠道筹集农技推广资金,改革和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2)强化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3)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稳定和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4)以政府投入为基础,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农业信息和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5)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公司/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等经营模式的发展,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类服务。

5.充分利用黄箱政策的空间,调整黄箱政策支出方向。以建立新型价格支持政策、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完善农资补贴为重点,优化黄箱支持结构,提高支持力度。(1)从保证粮棉等大宗产品有效供给和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针对大宗农产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2)运用挂钩的直接收入支持方式,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民的生产行为;(3)建立良种补贴制度,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在现有的稻谷、玉米、小麦、大豆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增加补贴的强度和规模,并逐步向棉花、油料以及部分畜禽品种延伸,形成规范运作的良种补贴制度;(4)建立农资储备调节基金,增加对农资的直接补贴;(5)对符合国家补贴方向的农业投资给予补贴和政策倾斜。如,对规模经营的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投资补贴。

参考文献:

[1] 李传健.从可持续发展系统观视角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33-35.

[2] 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N].人民日报,2008-04-18.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EB/OL].http://www.stats.gov.cn.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2006)[EB.OL]. http://www.zhb.gov.cn/plan/zkgb.

[5] 国家林业局.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EB/IOL].http://www.forestry.gov.cn

[6] 彭新德,蔡立湘.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政策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23-25,28.

[7] 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民日报,2006-12-09(3).

[8] 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概况[EB/OL].http://www.farmers.org.cn

[9] 尹成杰. 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05(4):4-10.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李传健

上一篇:商品房销售活动方案下一篇:能源消耗调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