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通用2篇)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 篇1

近年,海南全省农药年总销量约5亿左右,其中:杀虫剂约1.3亿元,杀菌剂约1亿元,除草剂约0.9亿元,叶面肥、生长调节剂0.8亿元,其它0.5亿元(不重复计算)。海南农业独有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特点,决定了海南农药市场空间、利润有限。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具体指出海南农药市场的现状和出路,为企业寻找一条健康的出路。

现状:

一、农药销售淡旺季与作物品种、布局相关:

总的来说:东、南部以种植瓜菜及芒果、香蕉等经济作物为主,西、北、中部以种植橡胶、甘蔗为主。农药销售围绕这些品种和布局,呈现出如下特点:1.冬、春季旺,夏季秋季淡;2.东、南部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冬、春季旺;

3、西、中、北部以除草剂为主,夏秋季旺。4.粮食作物水稻,全省均有分布,以除草剂和杀虫剂为主。

二、进岛农药数量远远大于出岛数量,近年呈10:1的比例发展

岛内市场需求以经销为主的市场达5亿元左右,绝大部分从外省调入。原因主要是:

1.岛内无大型工厂,规模较大的5家仅仅是加工、分装制剂而已,并且在岛内年销售额仅2500万元左右,如海南正业、博士威、润禾等,他们出岛的产品量很少。

2.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不适合当地、过期、不规范等原因,经销商返退回厂家的产品数量在逐年上升。

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渠道已完全成熟

海南是在全国农资渠道率先改革的省份,是最早对个体户实行“许可制度”的省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原来的生产资料供销社完成改制,名存实亡。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海南现已成为全国农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冬春季,北方市场已经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厂家将北方市场的产品、技术推广员、配送车辆等集中投放在海南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技术成果因此而诞生。

四、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品牌弱

按年销售量进行分级:

A、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有4家,其中:海口市3家,三亚市1家,但无一家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B、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的批发企业有5家:其中,琼海2家、儋州2家、澄迈1家;C、年销售在1000万左右的约有10家;D、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左右约有20家。

五、现有的民营农药企业现状

1.呈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状态,没有自发的协会、学会等组织活动,单一作战,无法与政府及社会各阶层沟通交流,获得更大的发展利益及空间,有些还会被别人利用,甚至做出坑农害农事件。

2.门坎过低,行业竞争无序,使得海南农药市场相互杀压,对外无能力抗衡,特别是对供应链的盲目跟风,引狼入室,危害行业。

3.分散经营,基础薄弱,大部分企业都是租赁办公厂地、仓库,因此对企业自身较难以发挥作用,对政府等管理部门难于监管,消防安全等隐患较大。

4.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1)资源浪费严重,以单以配送车辆为例,从事农药销售运输的车辆,不完全统计就达350多辆(含厂家的),也就好比全省高速公路上每2公里就有1辆农药配送车,但每辆车上的送货物品均达不到车载负荷的30%。

(2)由于企业多,品种重复,同质化严重,虽然农业部要求登记的农药品种从20000个缩减为2000个左右,减幅为90%,零售企业从1900多家减少到800多家,减幅60%左右,但都未能落实。

(3)人员浪费更为严重,“十个住店,有七个是农药推销员”。

5.农药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扶贫”、“扶农”行业,赊欠现象相当严重,风险加大。进入农药的旺季,欠款不少于1个亿,淡季不低于2000万元(不含重复部分)。遇到台风,风险就更大了,跑单、赖账等现象时有发生,已有多例破产倒闭的案例。

6.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都是靠厂家赊欠,获得银行、政府资金支持的很少,支农资金没有落到农药行业,很少享受到新的农业优惠政策。

7.宣传、推广不规范,“医生”、“技术员”太多,真假难分,鱼龙混杂,庸医太多,乱开药方,害人不浅。

8.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

出路:

1.修改、修订《农药管理条例》,确立民营企业在农药行业的主体地位和责任。

2.加强与农业、科技、商务等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特别是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自发成立具有约束力的民间农药组织。

3.争取政府政策上优惠支持,拓展融资渠道。

4.政企合作,建立规范、统一的专业农药市场。

5.强化行业内的强强联合,通过兼并、重组方式,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大、做细、做精、做强。

6.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合作与交流,重视人才培训及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海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运作较为成功,值得推广。

7.加强与生产厂商合作,建立与健全以厂家、企业、农民为一体的营销团队。

8.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增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 篇2

1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1.1 气候条件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 属热带季风气候, 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 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22~27℃, 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 200℃, 最冷的1月温度仍达17~24℃, 年光照为1 750~2 650 h, 光照率为50%~60%, 光温充足, 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 升温快, 日温差大, 全年无霜冻, 冬季温暖, 稻可三熟, 菜满四季, 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1.2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 土地总面积344.2万hm2, 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0.48 hm2。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 生物生长繁殖速率较温带和亚热带为优, 农田终年可以种植, 不少作物年可收获2~3次。按适宜性划分, 海南岛的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目前, 海南岛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15.2万hm2, 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6万hm2, 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 开发潜力较大。

1.3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 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和小麦, 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粱、粟以及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和茶等;水果种类繁多, 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 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橘、芒果、西瓜、杨桃以及菠萝蜜等;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海南岛热带作物资源丰富, 岛上原来生长有3 000多种热带植物, 建国后, 从国外引进1 000多种, 并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出1 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 均取得显著成绩。目前, 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槟榔、胡椒、剑麻、香茅、腰果以及可可。

1.4 植物资源

海南的植被生长快, 植物繁多, 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目前, 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 000多种, 约占全国总数的1/7, 其中60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4 000多种植物资源中, 药用植物2 500多种;乔灌木2 000多种, 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 (包括野生果树) 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

1.5 动物资源

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 其中, 两栖类37种 (11种仅见于海南, 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 ;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 (21种为海南特有) 。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云豹等亦很珍贵。

1.6南药资源

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 素有“天然药库”之称。4 000多种物中可入药的约有2 000种, 占全国的40%, 药典收载的有500种, 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 最著名的是4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和巴戟。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以及海龟板等近50种。

1.7 水产资源

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具有海洋渔场广、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 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全省海洋渔场面积近30万km2, 可供养殖的沿海滩涂面积2.57万hm2。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 鱼类就有600多种, 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40多种。

1.8 其他资源

另外, 海南还有丰富的海盐资源、矿场资源、能源资源。目前, 尚未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能源资源还有海洋能、太阳能和生物能。

2 发展热带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海南既有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资源基础, 又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 发展前景广阔,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

海南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脆弱, 因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全省耕地面积41.91万hm2, 人均0.081 hm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其中, 水田17.69万hm2, 旱田4.6万hm2, 旱地19.62万hm2;旱涝保收面积9.83万hm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质量整体水平较低, 中低产田面积34.48万hm2, 主要分为:一是区域性和工程性缺水耕地, 排灌设施简陋或老化、淤积, 面积约5.33万hm2;二是土地盐碱化或土壤中含有障碍因素, 限制肥力提高, 面积约5.33万hm2;三是肥料资源配置不合理, 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失调, 再加上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耕地养分消耗大, 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约23.33万hm2。

另外, 全省除橡胶、糖蔗和部分水果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商业化、规模化外, 其余众多农业生产领域基本上是维持分散的、个体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低。

2010年, 全省农机总动力425.24万k W,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8.59%;其中, 机耕、机收、机播面积分别为43.47万hm2、19万hm2、0.6万hm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机总量不足, 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3%;二是农机配置结构不合理, 满足热带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机具少, 设施栽培需要的精密播种、穴盘育苗、钵苗移栽和嫁接等农机设备几乎处于空白, 产前、产后处理机械少。

2.2 农业布局还不完善, 规模化程度相对低下

热带作物产品是海南具有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的特色产品。目前, 在海南省面积较大、产值较高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槟榔、胡椒、木薯和剑麻等。其中, 尤以橡胶、椰子、槟榔和胡椒四种作物面积最大, 已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 全省热带作物面积共计79.79万hm2, 产值达110亿元。其中, 橡胶、椰子、胡椒、槟榔种植面积分别为49.04万hm2、3.916万hm2、2.16万hm2、6.92万hm2, 产量分别为34.64万t、2.3亿个、3.6万t、15.21万t, 均居全国前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种植布局不合理, 栽培品种单一;二是台风等气候灾害威胁大, 防灾抗灾能力不强。

2.3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科技含量不高

海南丰富的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大多用于直接消费或仅处于初级阶段的加工利用, 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 竞争力不强, 经济效益低。

2.4 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农产品供求信息预测等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省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471家 (其中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有7家) , 建筑面积130万m2, 年交易额73亿元, 遍及全岛各产区和消费区, 并已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40多个物流链节点。全省瓜果菜预冷库企业有116家, 总容量16万t, 预冷保鲜能力320万t, 全省出岛瓜果菜经预冷保鲜处理比例达到50%。海南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环节多、运距长、损耗大, 总体成本偏高;缺乏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流通设施总体较为简陋, 功能不完善, 不能完全满足岛内果蔬产品出岛前预冷保鲜贮藏需要;流通模式较为传统, 主要依靠个体经销户, 营销比较薄弱, 农产品进宾馆、进超市的份额还较小。特别是农产品供求信息预测等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造成海南省反季节瓜菜以及其它大宗鲜活农产品滞销积压现象经常发生, 既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又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 发展海南热带现代农业的建议

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又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虽然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但相信只要全省人民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上下一条心, 坚持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一定能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笔者以为, 关键要做到“一硬一软一结合”, 也就是加强硬件, 发展软件, 两者充分结合, 相互促进。

3.1 一硬即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为发展海南热带现代农业提供硬件支持

实践证明, 农业是一项生产周期长、投资大、比较效益低、风险大、社会效益大的产业。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 就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海南省“十二五”热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 已经出台, 规划指出要实施十二大工程项目。一是现代种业工程建设, 重点建设瓜菜良种繁育、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繁育基地和畜禽良种繁育场, 提高省内良种的供应能力和质量;二是冬季瓜菜基地建设 (含常年瓜菜基地) , 重点新建6.67万hm2标准化瓜菜田、3.33万hm2瓜菜坡地, 1万hm2瓜菜大棚和万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三是热带水果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200个热带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0.67万hm2水果生产基地和3.33万hm2喷滴灌设施;四是热带作物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60多个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2.67万hm2热带作物基地的基础设施;五是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国家南繁科研公共开放实验室工程、国家南繁试验区生态与生物安全工程、国家南繁资源信息与技术交流工程、国家南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程等4大工程, 创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南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六是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畜禽出口基地和海南特色品种养殖基地;七是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重点完善十大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 扶持农产品企业发展;八是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批发市场、销地专柜和冷链运输实施;九是休闲农业发展, 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 初步形成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十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包括以专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农技服务站、农业科技110网络等科技推广平台, 绿色植保示范展示园、省农民培训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十一是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动物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基础设施,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信息站、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等植保设施;十二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程, 农机化推进工程、农村沼气工程, 积极开展以土地流转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心的机制改革和创新。

实现这些目标, 就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基础地力, 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增加大棚园艺设施面积, 增强蔬菜水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布局中心库、田头库, 基本实现全省出岛瓜果菜都经过预冷保鲜商品化处理;增加农机装备,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2 一软即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发展海南热带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热带现代农业的发展更需要一大批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需要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科技支撑。只有持续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必须有计划地建立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的农业科研队伍。

3.3 坚持产学研结合,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发展热带现代农业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道路。农业科学研究不能只为做学问而研究, 农业生产也不能脱离科学的指导, 两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根据发展规划的要求, 围绕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建设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畜禽兽医等专业研发中心, 动物病毒、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资源保存、农作物抗性鉴定等研究服务中心, 重点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和重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围绕优势产业, 整合建设区域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 全方位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围绕农民的技术需求, 建设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通过参与式、培训式、带动式、示范式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围绕目前农技推广的薄弱环节, 重点改善市县农技中心, 乡镇、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 使其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改良、品种区域试验展示、良种繁育、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等重点环节, 着力提高良种供应保障能力。整合农业信息资源, 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切实提高海南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确保农民获得便捷的信息服务。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基于此, 就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热带,海南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1/04/content_1502531.htm, 2010-01-04.

上一篇:加工承揽合同下一篇:春节里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