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新的课程改革在不断地发展推进,现如今,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出发点,而非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引导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以及技能素养的同时得到综合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 篇1:

小学篮球运球训练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中小学体育课程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运动教学、体育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综合性的成长和发展。在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中,存在训练方式单一,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缺乏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困境问题,严重影响了训练的实效性。为了解决小学篮球运球训练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符合小学生篮球运球训练的方式和方法,既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训练;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篮球这个项目得到了全面普及性的发展,促使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也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学生兴趣差异、身体差异、意识差异的影响,篮球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即使是基础的运球教学,很多学生也主动参与。这降低了打篮球锻炼身体素质、培养篮球技能等的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落实生本思想,全面优化篮球运球训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喜欢打篮球这一项运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球技术水平,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一、小学篮球运球训练的问题分析

(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改下虽有了教育思想的转变,但是在教学的方式上却很少有所改变,还是以机械化的反复练习为主,缺乏变化和兴趣激发,所以,体育课程中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消极训练,不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在篮球运球训练中,训练方式大多都是硬性任务,要求学生规定拍球,如排球时走多远,要拍多少下。可见,篮球运球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的变化。这造成部分学生不喜欢篮球运球训练,认为篮球运球训练没意思。因此,学生掌握不了篮球运球训练的基础动作。那么,变化性的创新也就没有实践,从而影响了课程训练的实效性。

(二)学生能力差异较大

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初期,其身高、力量都略显不足,并且身体的能力差异较大,很多高年级学生也出现无法完成篮球训练的情况。针对学生能力差异较大的情况,一些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去做教学调查和解决问题,依旧以统一化的训练形式和进度进行教学,这让很多学生感觉篮球运球训练很难,从而挫伤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学生能力差异是小学篮球运球训练教学中肯定会遇到的困境,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就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运球训练教学的开展也会陷入困境,影响学生对于篮球训练兴趣的建立,制约运用意识的建立。

(三)学生对于运球训练不够主动

小学篮球运球训练还呈现出不够主动进行运球训练的问题,依赖教师的安排,并且在运球训练的过程中不做思考,也不做创新。这制约了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水平的提升。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训练的过程中过于理论化,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成长状态,所以学生的训练主动性就会下降。此外,学生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化的训练不能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会影响学生对篮球训练对于提升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让运球训练得到延伸和应用,并且增加学生的训练需求,促进自主性的训练。

(四)缺少运动兴趣培养

现在的体育课程需要以技能教学、体育精神培养、运动意识培养作为核心,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篮球运球训练,其教学设计缺乏新颖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且运球训练只发生在课堂当中。受现今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学现状的影响,很多家长限制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这就造成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体验感较差,在主观上将之作为一个简单的任务,无法建立终身运动意识,因此,影响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篮球运球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中的问题,在解决对策上要从学生的训练参与和综合成长出发,建立符合小学生兴趣,能够推动篮球运动兴趣建立和意识发展的内容。

(一)建立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篮球运球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各种变化的运动,所以,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将教育思想的转变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建立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训练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球感。比如,做完简单的原地运球动作后,教师可以设置左右手交叉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的基本动作,然后再提升难度,如,走路运球、跑步运球,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运球训练,从而能够提高运球训练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训练内容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但是,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中,教师要强调篮球运球规则,明确两拍和带球走步,建立正确的篮球运球习惯。

(二)建立共生性的训练小组

针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上的差异,运球训练的开展要建立共生性的训练小组,增加教学的精准性,保障训练的效果,并且培养积极训练的心理,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进而可以提升运球训练的快乐属性。共生性的训练小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有一个相互帮助的过程,构建训练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应以能力综合为策略开展分组,并将之作为常规的训练单位,同时,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字。小组人数以5人为最佳,可以建立一支篮球队,而且这样的小组人数也使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身体特点。分组之后,教师要从小组训练的角度出发,设计合适小组运球训练的内容,比如,运球接力、运球指导等,使小组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表现的机会,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相互帮助,可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训练小组的建立要注重动态评价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作用,进而能够建立和发展集体意识。

(三)建立竞争性的训练比赛

体育比赛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可以解决小学生运动不够主动的问题,并能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小学篮球训练中的竞争性训练比赛开展要结合小组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训练,让训练比赛具备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参与其中,自主性地学习分析。在开展训练比赛时,不仅需要注意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还要落实篮球运球训练的内容。比赛时间应设置为10分钟,保证训练的效果,也避免因过量运动而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比赛的内容可以是专项的篮球运球,也可以是运球、传球、投篮的结合,但是一定要有趣味性,以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强化运球技术的锻炼。而在训练比赛的开展中,需要注意比赛的评价。不仅要对于胜利的队伍和小组给予鼓励,对于失败的队伍也要激励。

(四)创设校园篮球教学环境

小学篮球运球训练一定围绕要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这一教学目标进行。这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增强运动能力的必要教学目标,也是推进篮球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策略上,教师需要创设校园篮球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篮球,感受篮球的激情。并且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建立篮球运动意识,对运球训练产生需求。校园篮球环境的营造不仅体现在篮球教学的开展,还体现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因此,教师要搭建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篮球赛,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篮球技巧。在篮球教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配以专业化的运球教学,以培養小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同时,教师要提高运球训练的精准性,以推动学生能够掌握篮球技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训练的开展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要加强兴趣的激发、意识的引导、技术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在训练中积极主动,以及能够提升运球技术水平,建立篮球兴趣和运动意识。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实时状态,做好动态评价和动作指导,让运球训练能够得到完善,并且要在形式上增加多样性、灵活性,推动学生自主训练和自主发展,保证篮球运球训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永龙.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之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110-111.

[2]范奕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1(12):154-155.

[3]吴德进.小学体育篮球课教学模式探讨[J].智力,2021(11):169-170.

[4]廖海燕.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6):161.

责任编辑  杨  杰

作者:朱伟文

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 篇2:

高中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新的课程改革在不断地发展推进,现如今,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出发点,而非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引导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以及技能素养的同时得到综合发展。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高中阶段;篮球运球技术;教学

引言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学习、工作之余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十分必要,篮球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喜爱的运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上加强篮球运动训练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1篮球运球教学技术的作用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能够堂上对学生进行篮球运球技术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篮球运球技巧也是对学生身心进行锻炼的过程。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球技巧,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篮球运球技巧,使学生对于运球技巧有一个更加直观地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明白篮球运球技巧的重要性。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仅体现在篮球的突破与防守、运球传球中,同时也包括整个篮球队伍的默契度、成员之间的配合度上。基于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篮球运球技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更容易胜利。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亲身示范篮球运球技巧,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学习相关技巧,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篮球比赛中良好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篮球,积极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加实战训练课堂环节,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

2在高中阶段进行篮球运球技巧的教学方法

2.1创新教学设计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体育课程经常被其他考试科目占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格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运用求知与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在进行篮球运球技巧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入篮球运球技巧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制作生动有趣的篮球运球技巧PPT,在PPT中加入NBA比赛的精彩片段,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篮球运球技巧,在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环节,选择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或者球队,讲述篮球明星或球队的某一次精彩比赛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有效地调动,有助于学生在后期的篮球运球技巧学习中更加投入。

2.2培养学生的基础球感

在现如今的高中体育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状况,即学生在前期的训练中十分认真,一旦进入中后期就会对篮球运球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得知,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总是对一个动作进行反复训练,练得越久就会觉得这个动作越生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篮球运球技巧失去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解决策略。为了避免学生反复锻炼一个动作而出现肌肉记忆,导致无法真正地掌握这一技巧,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对篮球的体积、重量以及弹性进行初步的了解判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训练,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展示基本的训练动作之后,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内部不断地巡视检查,在发现学生训练动作错误时及时进行纠正,提升学生的连续性、稳定性。学生在了解篮球的体积与弹性后再进行训练,就能够将动作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经过球感培养后,学生就能够更进一步的掌握篮球运球技术。

2.3实战技术训练

对学生进行了拿球运球技术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战中发挥更好的技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动作技巧培养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地进行实战技术训练,在实战训练中为学生讲解方法与技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篮球比赛为学生讲解篮球运球技术,引导学生明白篮球比赛中运球技巧的作用,学会保护自己、防抢断等技巧,通过这种篮球实战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还能够使学生具有篮球竞赛意识。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单手运球以及左右手交替运球,学会此技巧后,就能够在自身陷入对手包围后用另一只手保护自己以及找准时机阻挡、护球。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现如今“全民体育”理念的影响下,在高中阶段提升学生的篮球运球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學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理念。教师是篮球运球技术训练的引导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运用趣味性、生动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边江.篮球运动运球突破技术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1).43-44.

[2]赖宇球,邹植阳.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中男生篮球运球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6).7-8.

[3]王科,杨康.高中篮球运球技术教学训练设计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3).92-93,145.

[4]庞志斌.篮球运球技术教学训练方法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3-85.

作者简介 :姓名 周旭峰,出生年月:1991.6.2, 性别 :男,民族 :汉族,籍贯 :广西柳州市,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体育

作者:周旭峰

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 篇3:

新课标下初中篮球教学的思考

【摘要】篮球教学是体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新课程以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为主,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技术,战术的教学方法。本人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分析法、实际观察法,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篮球教学进行探索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篮球;教学;思考

前言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技能性课程。篮球运动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运动,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在多年教学的改革中,球类教材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因此许多教师都认为球类教材没有改革的必要。实际上,除了篮球教材内容的安排需要改革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形式和方法等等。

1.篮球课程目标

篮球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它是评估篮球课的重要依据。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达成的。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1)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战术和篮球的运动技能。

(2)重视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竞赛中的合作精神。

2.篮球教学内容

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效果,从基础技术方面来讲有:传球、接球、运球、投篮。从实战技术方面来讲有:防守对手,抢篮板球等等。

3.篮球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它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称。

3.1 球类运动具有与人对抗,组与组比赛的特点

如何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何种分组练习方式更受学生欢迎,是每个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所以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法。随着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教学方法越来越多,但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2 传统的体育课强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即教师尽力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去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而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开始呼唤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和寻求建立一种真正能给予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广泛采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3.2.1 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是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教学中可采用多样分组多种投篮,有效教学等等。在课堂组织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不注重编程、极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可以从改造教具、灵活组织,培养学生投篮兴趣三方面入手实施有效教学具体如下:开发课程资源,降低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大小不一的呼拉圈代替篮圈,用钢丝绳将一排排呼拉圈固定在高度不同的空间,改变篮框的直径与高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降低女生和篮球技能基础差的学生对3.05米标准框的畏惧感,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得到自己练习的最佳点,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篮球的兴趣。

围绕学习目标,选用不同分组形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应当选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人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不同的作用)。教学中可选用不同的教学分组形式,有男、女混合组,随机分组。不同的分组形式,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达成不同阶段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初期采用男、女混合分组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异性面前为了表现自己,情绪高涨,这种分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导入,铺垫作用。

关注个体差异,自主选择投篮方式。采用不过早地限定学生的投篮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对技术方面的“共性”做出讲述归纳及要求,使学生明白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什么,关键的要领是什么,如用力,抛物线,瞄准点,球的旋转等方面对各式投篮动作都是需要掌握的要领。

在不同的投篮技术体验中,各组归纳出投篮技术共同的特点,在掌握了“共性”的技术后,再去纠正自己喜欢的投篮动作技术。因此,不过早限定学生的投篮方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挑自己喜爱的投篮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投篮技术的热情,提高投篮技术的掌握效果,发挥自己的“个性”。

具体来说,学生在自主进行学习和活动时,教师不是撒手不管,不闻不问,而是巡回给予指导和帮助,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确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程进行自我调控,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确立。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个体时,他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学习潜能才能得到最好的挖掘。

(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从“学会体育”(学会一些运动技能)到“会学体育”,(掌握全面的学习体育的方法)从而形成体育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主要不是由教师教多少决定,而是由学生如何接受,如何学习,如何练习决定的。只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想学”“乐学”、“会学”,体育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2.2 探究学习法

所谓探究学习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精神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要求学生事事都要创新,有些学习内容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明确的结论,教师可以不必先告诉学生明确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得出结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例如,为什么篮圈的高度是3.05米?高一点行吗?低一点行吗?再如,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要领是经过前人几十年探索后形成的这种最能提高投篮命中率的要领。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不告诉学生投篮动作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摸索怎样的

投篮动作才能提高命中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以及不断体会动作,最终既能较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也能提高投篮命中率。

探究的结果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学会了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索,求异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特的见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篮球技术学习学习活动过程中,采用让水平接近的学生困绕在相同高度,相同直径的篮圈下体验投篮的乐趣和成功的经验,并将小组探讨出来的成功经验,记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共同探究,一起分享。以下是教学实例。

教师:下面请每组推荐出一名同学介绍你组的成功经验。

学生一:“要投进就得注意抛物线和用力。”

教师(微笑):“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二:“我的抛物线很好,也用了力,怎么球没有进呢?”

教师:“你讲得很好,请你们组织讨论,思考一下,应该怎么才能将球投进篮框?”

学生到不同的练习点进行练习体验,小组积极讨论。

第四组的一位学生:“老师,我们知道了投篮时用力要适当,抛物线较高……”

以上是采用的分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片段,在篮球游戏教学中将学过的差异性作为可充分利用的资源,让不同的学生在一起挖掘每位学生的智力、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让同学间更能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3.2.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依靠小组的力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

互补学习:在合作学习方式中,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进行互补,这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在合作派对中,一个篮球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与一个意志品质坚韧的学生形成一对组合,前者可以帮助后者提高一些基本技术,并在后者身上学到坚强的意志品质。又如,一个运动技术较好的学生与一个体能较好的学生形成一对组合,在双方合作中,后者向前者学习到一定技能,而前者在后者身上能学会提高体能的方法。在组织互补学习时,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组合,教师不要过多地包办代替。

互动学习:如在篮球运动学习中,传统的教学强调在两分罚球区外,一分钟投进去多少个来评价学习效果,而现代体育教学则更普遍采用两人一组,多人一组,组织攻防派对来提高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互动来达到熟练运动技能的目的。互动是一种在运动中双方均衡得益的学习方式。

集合学习:合作式学习可以是较多的人群组合,3-5篮球赛固然可以,7-10也并无不可。也就是说,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形式来进行合作学习。如篮球赛中传球、运球、传切配合等等。

4.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内容、形式和方法

传统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突出表现为过分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评价,相对忽视学生行为,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新的评价从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公正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更多样化,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评相结合,打破以往采用统一的教师对照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简单打分,评价的方法既在意终端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注重绝对性评价,又重视相对性评价。改变过去过分注重定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

5.结论与建议

在体育课程实践中,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行为要积极的转变,要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为主,在球类教学过程中从趣味教学着手,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由此引发学生学习基本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重视全面、合理、公正和动态的评价,注重学生在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季浏.走进课堂—一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2] 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作者:黄群英

上一篇:初中学生真情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信用社信贷岗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