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篇1

---------英语教学中 “扶”和“放”的尝试

英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工具,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放型竞争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已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从事语言学科教学的英语教师 ,更应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机会,在“扶持”和“放手”上多研究,多探索。抛弃那种死啃教材、坚守阵地的做法。

近几年来,笔者试图从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入手,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一点尝试,即“扶持”和“放手”,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自己也当一回老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教师的指导性为辅的原则

主体参与型的课堂应是培养、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舞台。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控制课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能力的机会,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反映的问题给予指导。

关于学生的自主性,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活动处处长陈刚在《关于开设活动课的辅导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和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这样,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何体现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呢?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方向的掌握等都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

二、灵活性与创造性、交际性、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文字活化为话语,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结合;把教学活化为交际,使语言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例如,教材中出现了不少打电话的内容,教师在介绍这些对话时,应在模拟的情景中通过表演把打/接电话的模式和习惯用语活生生地教给学生,学生便可在交际表演的过程中学会这些形式。如果照本宣科,你念我跟,从文字到文字,就难以体现语言的功能,就无法将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 师生、生生双向交流的原则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的过程。课堂交际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师生、生生双向交流能力。为此,教师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改革值日报告,可让值日生随机指定一位学生进行对话或表演,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此外,在口语活动中,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原则,不纠缠小错,只要不影响表达意念或引起误解,就及时给予鼓励,并发挥诱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尽量消除学生说英语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想听、敢说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这种做法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更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受控制,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句空话。而由学生自己上课,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

二、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共同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精神

现代的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大都争强好胜,富于冒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上课”竞争。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课题,先举行“说课”竞争,即让参与者叙述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然后由全班评议,推荐出执教者,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教学方法等。他们会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觉吃透教材,甚至不放过一些细枝末节。上课前和上课时,教学双方都会通力合作,备好课,上好课,听好课,也使双方对教学内容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

受年龄、心理因素和环境制约,初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如小学生,课堂气氛一般“活”不起来。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即便教者“照本宣科”,也会给听着许多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便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他们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问难。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这时,作为“总裁判”的

[1] [2] 下一页

老师再释疑,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就常常在课堂上见到教学双方各执己见、唇枪舌剑而引发全班热烈讨论的场面。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 。

四、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及表演等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近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有的教材上还专门设计了听说训练,但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材料在内容上与学生心理需求由一定距离,况且听说都得有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这样才真正达到训练目的。让学生上课,无论教者还是听者,都有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课堂,交流的需要非得他们相互听和说不可。对学生来说,这种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听说训练。

五、有利于指导教师以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由于学生听课很多,通过比较鉴别,他们已经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在他们执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会给我们教师很大启发,从中我们不但了解到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而且还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在执教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当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并非教师自己就轻松了,只做个听众而已。教师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都要一一过问,全面指导,如在选材内容上就要注意选择那些浅显的易学易教的篇目,或创造性地自编教材。否则,撒手不管,教者准备不足、听者不感兴趣、课堂上乱七八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篇2

一、优化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如果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 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 宽容学生, 还要学会欣赏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散漫的学生, 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把闪光点放大,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二、提供舞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在教, 学生在听, 教师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课堂中显得很被动。而且,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则是围绕教师这个中心转, 课堂没有真正的互动,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这样容易产生教与学的分离, 学生的语言水平得不到提高, 交际能力也受影响。因此, 教师应该把课堂这个舞台交还给学生,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调动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

1. 值日生报告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 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而学习语言。很多学生会读、会写, 但却不会交际, 有些单词和句子很简单, 但是要一张口就说出来却不容易;有的同学害羞, 虽然知道说英语不是丑事, 却偏偏不肯说;有些同学英语书面成绩好, 却说不出几句流利的英语。值日生报告可以使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展示的欲望, 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很强, 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 和其他学生进行日常口语交际, 如“How are you today?What date is it to-day?”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 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2. 唱英语歌曲

在Warming Up中, 歌曲作为热身运动一部分,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运用歌曲和音乐手段也是外语教学有效方法之一。现在很多孩子都会乐器或其他才艺, 可以事先让学生在家准备好, 然后在课上为全班同学伴奏或领唱, 让一个个英语词句随着美妙的歌曲、轻快的节奏进入孩子的头脑。教师可以配合课文知识点, 可以采取旧谱新词的方法, 配上所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机会张扬个性。比如Unit3 Hobbies中的歌曲出现了两个短语, take photos和grow flowers, 我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并演唱, 对他们所学知识进行了拓展,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歌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3. 表演课本剧

表演课本剧是培养合作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在排练过程中, 教师负责指导, 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体现了“师生合作”。在表演过程中, 学生反复记单词, 多次看别人表演, 很容易就记住所用的单词和句子, 再通过情景表演就能较熟掌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易演的角色由他们来扮演, 尽可能多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5B第二单元A部分是课文内容设计的情景对话篇, 通过学习一个病人与医生的对话,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会话中没有难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自带道具, 请学生分组来表演这个对话。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玩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给学生带来一种愉快体验, 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交换角色

《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多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 带问题阅读课文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这一课的主要任务, 让学生明确该课应完成哪些任务,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引导学生置疑、探究。教师就课文提出问题, 让学生默读找出答案, 也可以让他们仔细地认真听教师读课文或课文录音。教师可以口头提出问题, 也可以把问题写在黑板上。提问的类型应该多种多样。比如在5B Unit3 Hobbies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理解:

(1) Where is Ben?

(2) What does Ben like?

(3) Does Mike like swimming?

(4) Does Yang Ling like cooking?

这样不仅可以很自然地带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主动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 小组讨论, 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举行问答比赛,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根据课文的内容准备5~6个问题, 要乙组回答。乙组也准备问题要甲组回答。合作式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各有明确任务, 而整个活动完成要靠每个人的努力,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积极参与、互助、协作。这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 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整个课堂采取小组讨论形式, 学生的学习性会被大大调动起来。

3. 总结巩固

为了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把总结的任务交给学生, 由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 并对其他学生进行提问, 了解掌握情况, 遗漏的重点再由老师指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锻炼了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他人的思想, 不等于个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的舞台上彰显个性。

摘要:优化师生关系, 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究, 共同享受成功喜悦, 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性, 给学生带来一种愉快体验, 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转换角色,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创设能引导学生自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训练学生自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自主,舞台,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 (4) .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J].北京师大学出版社, 2001.

[3]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委会.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丛:第二辑[C], 2002 (3) .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让社区统计走上历史舞台 篇3

统计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统计工作应该延伸到社区。如果能将政府统计网络延伸到社区,对于国家切实夯实统计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构建社区统计顺应时代呼声

所谓社区统计,在笔者看来就是按照我国行政区划中最小界定单位社区为界限,运用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对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实行统计监督。

首先,构建社区统计是深化“四大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单位结构、利益主体、经营模式的改变,无主管部门的单位越来越多,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主管部门的“条条”管理的统计管理模式已经退出统计工作的舞台,然而新的统计组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从现实情况看,基层统计基础薄弱,源头数据采集困难,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充分适应政府对市场经济管理的需求。按照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的要求,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统计组织体系,才能为实现“三个提高”增强后劲。基层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和分工已经到了需要重新调整和整合的关键时期。

其次,构建社区统计也是缓解县级统计机构现实困境的重要出路。目前,县级统计机构存在的困难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级统计机构工作压力过大。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统计定期报表还呈现有增无减趋势,在各种统计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的同时,县级统计机构还要承担接连不断的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任务和临时性快速调查工作。同时,各专业统计分类越来越细,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报表间逻辑审核、历史数据衔接等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复杂。县级统计机构工作量繁重、统计基础薄弱,人员不足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的更高需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使统计人员不堪重负,工作疲于应付,这势必制约统计事业的发展。二是县级统计机构面对来自外界的干扰增大。统计数据质量是提高统计公信力的核心。统计考核体系的不完善、不规范、不科学以及各级政府对考核指标不能有效地分解,造成县级政府统计机构已经无法抗拒来自外来因素的干扰,已经无法正常完成统计法赋予的统计调查任务。个别地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现行的统计体制、机制以及方法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咨询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推进统计工作深层次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三是县级统计机构实施统计监控的难度加大。县级统计机构承上启下,上连地市级和省级统计机构,下连统计调查对象,担负着直接面对广大调查对象采集原始统计数据的重任,是各类原始数据的汇集点,是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石,在统计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县级统计机构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用户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县级统计机构的监控范围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借助在“四大工程”实施过程中调整和整合统计组织体系,建立社区统计,延伸统计网络,夯实政府统计工作基础。

社区统计要有“位”也应有“为”

确定社区统计的法律地位。近年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基层统计机构不断完善,地方各级统计机构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领导关于机构改革中稳定基层统计机构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依法维护市县两级政府统计机构的独立单设,确保统计组织体系健全。一些地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派出制”、“撤科建所”、“代理制”等多种乡镇、街道统计管理模式。但对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由于统计制度改革滞后,县以下统计机构一直延续行政管理模式设置,始终没有形成依据统计业务流程设置机构,统计组织体系一直处于研究探索之中。几次大型普查的实践证明,以社区为“块块”的统计管理模式越来越适合当前统计工作的需要,社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因此,县以下基层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和工作分工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为适应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体制改革的需要,建议整合乡镇、街道统计管理机构,依法设置社区统计,实现县级统计机构对社区统计的垂直管理。

将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工作定为社区统计的中心工作。基本单位名录库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四大工程”的首要工程。马建堂局长在辽宁调研时强调指出,加快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是当前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重点是维护,难点是及时更新,这是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成败的关键性标志。要完成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好由谁维护和怎样更新两个方面的问题。

由谁维护,笔者认为应该由社区具体负责。目前,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的初级平台是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从数据采集和信息收集的视角看,县级范围太大,不适合名录库的维护和更新。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最小的界定单位是社区,社区的范围不大,而且相对固定,作为单位名录库维护平台非常适合。社区有国家法定的、惟一的行政区划码,可以从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上保证名录源头数据的真实准确,从根源上解决名录重复和遗漏的问题,可以实现“就地”监控,“在地”统计,形成新体制下统一完整、不重不漏、真实准确、及时更新的国家法定调查单位库及抽样框。同时,经历两次经济普查已经形成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第六次人口普查又将完成基本家庭户系统,如果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和基本家庭户系统这两个系统能在社区这一平台进行适时维护和同步更新,那么社区统计工作将在我国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次走上舞台作文 篇4

演出开始了,1、2、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马上到我了,妈妈带着我去后台准备,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是害怕,是紧张,是忐忑,是不安……总而言之那种感觉有些像“刺激”,而正因为它刺激,我又更兴奋、更迫不及待。我看了看妈妈,她似乎比我更紧张,她紧张的样子十分滑稽,使我轻松了许多。

轮到我表演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妈妈之前教好的动作忘得一干二净,心里只有两个字——下台。音乐响起,不知不觉间我已站在台中间,不得不唱了,台上并不冷,但我却觉得像被冰冻住了一样,身体凉凉的,脸却烫烫的,我就这样唱了起来,唱完后我看了一眼评委,像被狼撵着似的下了台。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看一眼评委,就像台下练习时唱完一遍我会看一眼老师一样,一切都是不经意的,正是这些不经意让本来胸有成竹的我变得手足无措。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5

常红芳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这些学生往往也都想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改正,导致成绩进步缓慢或很难有什么进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可以养成,也可以改变,但是培养起来容易,改变起来困难。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状况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学习习惯上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七、八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学习用具的收拾没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没有次序,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开学时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训炼, 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开始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组织“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象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合理安排,讲练问相结合,动脑动手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提问的良好习惯,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通过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在家里,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如写好数字、加号、减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等,经常组织学生展开作业展览,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在评分时也采用“双轨制”评分,即有正确率等级和态度等级,如果做得全对、态度又好,就可得“优优”;有的错了一点,但态度很好,则可得“良优”,这种“双轨制”评分法学生很喜欢,只要态度端正,肯定会得一个优的,特别优秀的在旁边再加在★,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

在教养方法上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起点要低。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欲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该如何做,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训练要严。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绝不姑息,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劳动习惯的培养,有文明习惯的培养,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内容都由老师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允许。为此,平时我大胆任用小干部,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每位学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劳动委员负责检查每天班级的值日工作和环境卫生情况,课间侦察员负责课间纪律,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这样采用教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记得学生刚开始做值日时,地总扫不干净,桌椅总排不整齐。只要学生做了,我就表扬他们,毫不吝啬。即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话语,希望的语言提出,保护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的激励中学生劳动越来越积极,打扫情况也越来越如意。

六、示范要多。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师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园上的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篇6

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必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如何让写作教学走上“坦途” 篇7

一、培养写作兴趣, 促进主体 参与

兴趣是成功之本, 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去完成。而现实中学生往往是一提到写作文, 就唉声叹气, 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干巴巴没有味道。带着畏难情绪去写作, 哪里能写好作文?脑中无物一是缺乏语言积累; 二是不善于观察生活;三是缺少写作训练, 不能把“大白话”形成于笔端。越是写不好, 内心深处对写作就越拒绝, 久而久之, 学生的兴趣点越来越低, 失去主动参与的意愿。

作文课, 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事, 叙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看相关媒体新闻报道, 然后把关心的结果写出来, 学生就比较感兴趣。还有班级内图书角里的中国青年报、青年杂志等, 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多读多看, 积累典型素材。只要学生心中有事可写, 有话可说, 就会有表达的欲望。

如学习专题“向青春举杯”时, 可以根据文中对“青春”的吟咏, 引导学生歌颂“青春”, 引导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阳光事件”, 体悟“十八岁”应该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你所了解的成功人士又有哪些青春轶事?话题摆出, 学生众说纷纭、兴致很高。学生有了积累的兴趣, 就会逐步产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 写作过程就变得更容易。

二、点拨写作技巧, 下笔有章 可循

写作技巧不同于“八股文”的“起承转合”, 不是格式的限制。平常所说的“龙眼、凤头、猪肚、豹尾”即是最概括的说法。“龙眼”要亮, 尤其是考场作文, 一定要旗帜鲜明。如老舍的《想北平》, 鲜明地表达了要“想”的地点是“北平”。“凤头”开题也有很多方法, 修辞开头, 生动感人;引用开头, 彰显功夫;特写开头, 抓住读者。文章的开头, 一要结合文章内容, 根据需要而定;二要根据作者的喜好, 善于运用哪种方式。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开头一段“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所谓“豹尾”就是收束有力, 简洁明了。或与开头相呼应, 或再次点题, 或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或渲染气氛升华感情。如毕淑敏的《我的五样》结尾:“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 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 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与开头“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我拿着笔, 面对一张白纸, 周围一下静寂无声”相呼应, 使文章浑然一体。“猪肚”当然就是内容充实, 可读性强。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 下笔方可有章可循。只要选好材料, 运用相应的方法组织出来就是“佳作”一篇。

三、写作内容自由, 发散想象 思维

发散思维是学生作文写作的重要思维品质, 因为作文是创作过程。可以给学生话题, 训练学生多角度立意。每一个“话题”会有“表面意”和“隐含意”之分, 也有“正面意”和“反面意”之别。面对话题, 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 深刻解剖话题, 然后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作文。如:话题“沙子与珍珠”, 可以从“沙子”的作用来立意, 可以从“珍珠”的奋斗方面立意, 还可以从沙子经过自身的努力变成珍珠的角度来立意。无论学生从哪个角度立意, 只要与材料有关, 理由充分即可。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就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不断拓宽写作的思路。这样学生准确立意, 快速行文, 可以写出具有新意的“上乘之作”。

写作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开创一个无拘无束的写作空间,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如作文题目的选择, 可以结合时事, 贴近生活, 不必围绕课本上一成不变的陈旧话题而写, 题目的选择可以灵活多变, 也可以尊重学生的喜好, 或者多出几个话题, 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高写作 效率

因为学生对写作存有畏难情绪, 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 学生对写作总有一拖再拖的“借口”。考场作文无论完成的结果如何, 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进行限时写作。一节课的时间, 必须完成一篇文章。拿到话题以后,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构思、立意、选材、行文。开始在规定时间内只看内容是否充实, 字数是否达到800字。训练一段时间后, 再考察卷面和书写。两个月以后, 再看文章的构思是否巧妙, 立意是否新颖, 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每一项要逐步训练, 最终实现写作技能的全面提升, 写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篇8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数学是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也因此怕数学这一课。那么要攻破数学这一关,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就要真正起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老师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我所选的科目提出我的见解:

学生在求学期间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本身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向师性,教师的情感的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要好,学生要从心理上认同教师。学生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会喜欢这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数学,并逐渐对它产生兴趣,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则自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教师本身应该对学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兴趣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师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完全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课堂上老师的兴趣、激情可以感染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正确引导也会唤醒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感染学生兴趣

一个老师的艺术修养对数学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气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作为数学教师同样要有良好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板书,博学的知识,更要有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的“阳刚”之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美的特点,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

3、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阶段,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很难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更别说理解与掌握数学规律。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是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以导、疑、动引趣,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4.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5.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激情来自于教师自身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让课堂充满活跃、民主激励的气氛,并使学生与你一起参与进来,达到一种共鸣。对学生充满爱心、无私心,既不偏重优生,也不歧视差生,而是多鼓励关心差生。课后多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度。教师应从点滴做起,关心爱护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情感融合,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反应,在言行上去效仿这位老师并乐于向教师谈论自己的思想,进而主动接受教育和指导,即产生“乐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6.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逐步让学生具有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教学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猜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激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对这些思维方法的训练、掌握,我的做法是在解题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思、总结,并教会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一些未知的问题进行“先猜后证”的方法。

7.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人注入新的活力,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即使学生偶尔回答还不够准确,解答还不完善,教师也不应有丝毫的责备,而应去发现他们的一丝丝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

一位教师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他的学生会在数学这方面有大大的挺高,甚至会让学生终生受益,他会是一位成功的受学生爱戴老师。

如何让学生自己自觉主动学习 篇9

雪莹是个六年级的女孩,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很好,但是数学有些差。新学期开始,妈妈问她:“这个学期有什么打算?”她想了想,说道:“我会继续保持语文和英语成绩,同时努力学好数学。”妈妈又问:“那要怎么学好数学呢?”雪莹说:“我会多做一些题!”但是过了一会儿,她又有些沮丧地说道:“可我觉得不够,以前我也做了很多题!”妈妈提醒道:“做题应该建立在你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之上,盲目做题是没有效果的。”在妈妈的帮助下,雪莹确定了自己的短期目标,就是力争每天完全吃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习题能够基本正确,并做一些同类型的题目,多思考总结,力求举一反三。每月小结考试中都要在本班提升三个名次;长期目标是在期终考试中进入年级前20 名。在明确的目标的引导下,雪莹的数学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

点评: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篇10

从最初悉闻GFSI, 到通过几次采访对其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时至今日GFSI在中国国内市场不断前行, 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已小有成就。此次“活动日”期间, “推动中国食品安全进步, 共建全球食品安全文化”的活动主题让本刊记者再次走近GFSI, 再次关注GFSI在中国的推广举措和发展动向。

感谢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主席暨达能集团质量总经理奕傅睿先生、中粮集团副总裁万早田先生, 以及华润万家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硕先生接受本刊采访。

记者:据了解, 自2011年11月7日, GFSI与国家认监委首次签署食品安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 一直与中国政府部门就食品标准的基准评估工作保持深入合作。目前的合作进程如何, 能够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 GFSI已经和中国认监委关于HACCP体系的标准评估签署了合作, 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就GFSI第六版指导手册的内容进行对标。这是对中国HACCP体系使用认可的一个过程, 使其能够与GFSI接轨。如果中国HACCP体系使用被GFSI认可, 就会与全球范围内被GFSI认可的体系标准具有等同的效益。这可以使中国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程序更加简单和便捷, 同时也可以使国内相关企业因避免重复认证而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从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 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积极支持和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在中国积极传播食品安全先进理念和先进管理技术, 为提升中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增进世界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将为中国吸收借鉴食品安全的国际先进经验,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提供良好的契机。

记者:中粮集团和华润万家是目前仅有的两个GFSI中国董事会成员。这两者, 一个是生产商, 一个是零售商, 请简单的谈一下加入GFSI的初衷?

中粮集团2011年加入GFSI董事会。GFSI在IFS、ISO等的基础上提出GFSI标准, 通过推行其认证标准体系, 得到了消费品论坛成员的认可, 这一标准将会成为食品安全认证的主流体系, 会对未来国际食品安全体系带来巨大影响。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国有企业, 中粮集团一直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管理, 而GFSI的理念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标准比对和标准的互认, 实现“一处认证, 处处认可”, 最终实现处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的愿景。

华润万家于2011年加入GFSI董事会, 其作为一家央企, 一直致力于改变大众生活, 强调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 在各个环节都实施了严格控制。践行GFSI食品安全标准, 华润万家希望给消费者奉献更多、更好、更放心的产品。

中粮集团、华润万家作为GFSI在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名董事会成员, 其代表的是中国零售商和生产商。目前, 国际食品相关领域来自于中国的声音很弱小, 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让世界知道中国食品行业在做什么, 这是很有必要的。另外, 中粮集团、华润万家这两家国内名企也肩负着将国际上主流的标准体系引入国内, 积极改善国内食品安全环境的责任。

记者:中粮集团如何践行GFSI食品安全标准?

目前, 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参与和推进与GFSI的交流和合作, 正在考虑将中粮工厂质量安全认证工作逐步集中到GFSI认可的审核公司, 一方面提高对工厂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也为应对今后零售商可能要求供应商具备其认可的食品安全审核公司证明做好先行准备。

食品安全是粮油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最低控制线和突出特征, 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是中粮所承担的首要使命。通过打造“全产业链”战略, 中粮构建了各类产品全过程控制体系, 控制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具体来说, 中粮集团正在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加强食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严格进行检验检测、大力构建可追溯体系、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等工作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随着与GFSI的深入合作, 中粮集团将进一步提升集团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充分接轨。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GFSI在中国市场推广的情况及其长远意义。

首先, 目前GFSI的几大认证体系与中国的标准不一样, 但相信在技术环节上的一些认证会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加大需求, 所以对于中国相关企业来说, 对GFSI进行认知是很有必要的。其次,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 具有快速发展的市场, 中国的企业加入GFSI具有重要的市场战略意义, 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角度看, 生产商最重要的是找市场, 零售商必须找合适的供应商。而GFSI在国外发展10多年, 欧美国家对其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好, 全球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650余家成员, 因此,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打开国际市场, 提升中国食品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形象, 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加入GFSI是一个有效的选择。特别是中粮集团和华润万家成为GFSI董事会成员后能够增加中国企业与国际社会的有效沟通, 促进相互了解。

记者:中国食品行业受国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决定了其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 那么如何使GFSI的相关标准在中国实现本土化?

每个国家都有特定的食品安全文化, 要科学和客观地来认识和了解食品安全, 引入GFSI的相关标准要符合我国国情, 实现本土化, 就要用中国的形式去推广。GFSI在美洲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推广的很好,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 因此对于中国市场, 很多东西必须要本土化, 如语言的表达方式, 现在GFSI也推出了中文版指导手册 (第六版) , 之前都是英文版。除此之外, GFSI也加强了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合作, 充分考虑到中国食品行业的现状特点, 积极向适合中国本土化发展的方向努力。而且, 食品安全体系在中国的实践是公开和透明的, 期待国内更多企业参与交流和互动。

关于GFSI

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 篇11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信任、互尊、互敬、互助关系,要使学生热爱老师,老师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他们从内心中感到快乐。学生只有喜欢教师,才会喜欢其所教的科目,才会对你敬佩,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能把对教师的这份情感迁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教师还应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位学生,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和同伴,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敢想、敢问、敢创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还有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示范,在课堂上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亲切愉快之感。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在学习后,他会产生满足感,觉得书是他的良师益友,自己从中受到了启迪,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

三、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1.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喜欢受表扬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激发他们从小对学习产生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采用激励式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学数学。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机会,适时鼓励、表扬、赞赏,不断让学生体验成功。

3.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学数学。

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篇12

--浅谈《小学生“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

兴化市戴南镇中心小学 姚年旺

12月,我校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立项。该课题是针对当今小学生不注意体验生活,在作文中写假话、空话、套话的现象而提出来的。11月,我校荣幸地被中国教育学会“生活作文”课题组接纳为教育科研基地以后,我们立即将课题放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进行研究,使我们的课题内涵更加深刻,外延更为广阔。我们高举“以生活为舞台,以学生为主角,以体验为剧本,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倾情献演”的旗帜,着眼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一、“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诞生背景

长期以来,作文对于学生的学或教师的教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教师为作文而教作文,许多学生为作文而写作文。我们曾做过调查,发现学生最怕的是作文,最重视的也是作文。平均每位学生有五本以上的作文参考书。但还是没有把作文学好。75%的同学在写教师布置的作文时,都感到很困难,都要参考或模仿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把“优秀作文选”看作写作文的“法宝”。究其原因,有四重四轻:

1、重形式轻内容。教师只关注学生作文的形式,对如何安排篇章结构重视颇多,而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关注甚少。学生远离生活,不注意体验生活,无法获得生活的体验、感受,因而作文无话可写、无情可抒,成了新一代的八股文,枯燥乏味。

2、重文轻人。教师只注重埋头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却很少抬头看人,没有把学生看成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对学生作文中的空话、假话,视而不见,致使学生越写越不真实。

3、重教轻学。“师授作文”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基本上按“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奉命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程序进行,教师包揽全程,把学生看成是作文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重课内轻课外。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封闭型的,除了完成每单元一次的作文教学任务,上好每周两节的作文课之外,很少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观察、练笔。

以上四点,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要想扭转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这一倾向,我们认为唯一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路子就是:把作文教学融入生活,与生活保持零距离。在生活中教作文,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它包括两层含义:①在生活中学会体验生活。②在生活中学会表达体验。这里的“体验”有两种词性,前者是动词,指学生认识周围事物,感受生活情趣。后者是名词,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的内心感受。

在此,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即从生活到作文再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会因学生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可以优化这个循环,从而促进生活与作文双向目标的达成,促进人的整体的和谐发展。

二、“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研究天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理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即有多广。“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2、写作理论也为我们“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充实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生活体验的能力。

3、“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也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4、“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也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根据活动心理学的原理,与生活零距离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

三、“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实践运作

在具体运作中,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体验,一手抓表达。

1、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把学生引进生活,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

小学生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不细致,思维水平不高。要这样的孩子独立地观察、认识,表现多维复杂的生活,显然难度太大。首先,小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的意识,观察不能持久,即使对某事物感兴趣,但得到的印象也往往是零星的片断,妨碍对该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认识。其次,学生难以选准观察生活的切入点,很难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取生活的实质,更难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有意识的生活,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从许多老师的教学中受到启发,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 “再现生活”“表演生活”“实践生活”“创造生活”等几种形式,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

A、再现生活

所谓再现生活,就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逼真再现,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深入思考,全面把握。如摄下炼钢工人在高温环境下挥汗如雨工作的情景;拍下在烈士墓前祭扫烈士的场面;录下夏夜百虫不同的叫声等。在作文课上展示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进行重点观察,帮助学生完成头脑表象的多次积累,为学生的再次情感体验创设条件。

再现生活时,所有的声像媒体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请学生参与,以学生做主,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生活。这些声像媒体采集回来后,具体在课堂上展示哪些,还是由学生做主,请他们参与剪辑筛选。在体验生活的舞台上,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主角,以便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

下面是一位学生根据一幅照片写成的一篇回忆性作文。

我给小兔写对联

在我的影集里,有许多有趣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特别有趣,那是我与小兔的合影。

去年大年三十,一吃过午饭,爸爸就忙着贴对联。我一边在旁边打下手儿,一边给我饲养的小兔添草,摸摸它的绒毛,和它逗着玩。大约过了两个钟头,我家的对联都贴好了。看着崭新的对联,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兴高采烈地读着刚贴好的对联。读着,读着,突然发现兔窝还没贴对联。“没对联,小兔怎么过年呢?”我自言自语道。于是,我去问爸爸:“您有没有给小兔买对联?”爸爸笑了笑,说:“哪里有适合小兔的对联卖?不过,你真想给小兔贴对联的话,那你就自己动手写吧!”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赶紧拿来毛笔和墨汁,又找来一张红纸,照对联的样子裁了两条儿。我拿起毛笔刚想写,又犯难了:写什么对联好呢?总不能也写“夫妻恩爱,家庭美满”之类的吧!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问我:“你天天给兔子喂草,是为了什么呢?”我想:还不是希望兔子“多多吃草,快快长大”吗?咦!这不就是对联吗?于是我一笔一画地写起来。写着,写着,我发现“快快长大”的“长”字写小了,这可怎么办呢?我准备另找一张红纸重写。爸爸看见了说:“不用重写,你不是希望小兔长得大一些吗?那你就把‘大’字写得大一点。”

对联写好了,我在对联的反面摸了些胶水,然后小心翼翼地贴到兔窝的两边。我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的“大作”,觉得非常满意。这时,我看见小兔在窝里一会儿蹦来蹦去,一会儿把小爪子伸出来让我摸摸,看到小兔那么高兴,我也很高兴。爸爸说:“给你们来张合影怎么样?”我说:“行!”,并迅速摆好姿势。于是,随着“喀嚓”一声,我与小兔的合影就这样诞生了。

(本文发表于《小学生作文向导》.04期)

B、表演生活

所谓表演生活,就是把生活搬到课堂上来表演。剧本由学生编写,剧中人物由学生扮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戏演完了,作文也成功了大半。

与“再现生活”相比,增加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展现的是概括性的真实。因此更集中,更形象,是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为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表演生活时,教师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大多数学生在表演中体验生活,获取生活的体验。

下面是一位学生在参加了小品表演之后,写成的一篇作文。小品是根据班上一位同学的真实事件改编的。

我们班有个“海力布”

我说的“海力布”不是《猎人海力布》中的海力布,而是我的同桌缪媛怡。大概是我的外婆姓缪,她也姓缪的缘故吧,我们的关系非常亲密,如同亲姐妹一样。

她很大方,每当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总分给我们玩,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一天中午,缪媛怡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摸奖”,摸到了许多好玩的奖品。她把奖品一股脑儿捧到教室,兴高采烈地喊:“快来看,看我摸的奖品!”同学们听到喊声,一下子围了上来。缪媛怡撕开“奖品”的包装纸,奖品“哗啦啦”地摊了一桌子。哇,这么多奖品!有花绳子、水枪、剪刀,还有小卡片……同学们翻翻这个,摸摸那个,越看越喜欢。缪媛怡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就对同学们说:“你们每人挑一件自己喜欢的拿去玩!”她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挑选起来。黄宇抢到了他心爱的小飞机,陈小燕选中了塑料小鱼,陈倩云拿走了花绳子,我早就想有一把小剪刀,于是,我就挑选了这把小剪刀。一会儿,桌子上的“奖品”就被“抢劫一空”了。

这时,我发现缪媛怡正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我们。我突然想起我们刚学过的课文《猎人海力布》来。海力布每次打猎回来,总把猎物分给大家,缪媛怡不也正是这样的吗?于是,我对缪媛怡说:“你真是个‘海力布’!”缪媛怡不高兴地说“海力布是个男的,我是个女的,而且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我才不愿意呢!”看着缪媛怡那迷惑不解的样子,我解释说:“海力布是个好人,他助人为乐,人们都敬爱他,我说你是个海力布,是在夸你呢!”缪媛怡听了,这才高兴起来。

就这样,我们班有了个“海力布”

(本文发表于《作文与考试》.03期)

C、实践生活

所谓实践生活,就是让学生直接走向生活,亲自体验。如实地参观我镇的不锈钢企业;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到低年级去指导学生写字,帮助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大风扬沙的天气里带学生走上街头,去观察大风中的人事景物等。由于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零距离体验,所以获得的感受是闭门造车所不能相比的。

下面是一位学生在观察了大风扬沙的情景之后写的一篇作文。

春风,你为什么不温柔

春风,我想问问你:“你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不温柔了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特别地喜欢你。那时的你是多么温柔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脸,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可是这几年,你好像是一个学坏了的孩子,变得暴躁起来。一到春天,你就干坏事,给我们增添了许多麻烦。

春风,你到北京去看看,你给北京人民带来了多少麻烦!近几年的沙尘暴已经给首都北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北京的人们,大白天不敢出门,要是非得出门,只好穿上厚厚的衣服,围上围巾,戴上口罩,再戴上一副墨镜,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那模样太滑稽了,那滋味也一定很不好受。最严重的时候,你把白天搞得伸手不见五指,十米以外的东西就看不清,白天不像白天,黑夜不像黑夜。人们为沙尘暴而烦恼。春风啊,这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你啊!

春风,你再看看我们这里吧,我们这里的风虽然没有北京的沙尘暴厉害,可也害得我们好苦啊。就说今年3月20日下午3点的那阵狂风吧,刮得街上的一个货运站的广告牌掉下来,险些伤着人,就连我家的窗玻璃也碎了好几块,我还听说有人骑自行车被你连人带车刮下了河……

春风,我知道这不能全怪你,你也是有苦说不出,实际上最应该惩罚的,是那些只知道砍伐树木却不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是他们使得地球上的沙漠地区越来越多,沙尘暴也越来越频繁。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你蒙受了不白之冤!

人们啊,请不要再向大自然伸出你们贪婪的双手吧!我们必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别无选择!

春风啊!你何时才能像过去那样的温柔呢?

(本文发表于《作文与阅读》2003.07-08合刊)

D、创造生活

美好的生活由谁创造?由学生创造。精彩的写作素材由谁创造?还是由学生创造。所谓创造生活,就是将一个活动交与学生,由学生来策划,并要求学生以富有生活意味的作文来表达。比如:清明节前夕,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布置各班都要举行一系列的革命传统教育。这个活动怎么搞?交给学生来设计,并要求以文字形式写下来。由于这里面涉及到许多文体,因此这是对学生的一次考验,也是一次锻炼。请看我班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

《烈士,我们心中的丰碑》活动方案

时间 内容 形式 文字材料

3月22日 制定活动方案 班委会 通知、计划

3月23日 公布活动方案 发倡议 倡议书

3月26日 祭扫陈兴泰烈士墓 扫墓 注意事项、墓前讲话稿

4月 2日 革命烈士诗朗诵比赛 主题班会 节目单、串词

4月 5日 观看电影《江姐》 观看电影 通知、观后感

2、全方位为学生松绑,让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小学生在实际作文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教师的喜好,同学的评价,时空的限制,文体的束缚等。所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体验之后,不一定能尽情地表达出来。因此,排除影响学生自由表达真实体验的因素,成为实验成败的关键。我们受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启发,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口号。

A、思想解放

作文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表情达意。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好坏取决于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根本上感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高症”“神秘感”。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上,鼓励他们在习作中述说自己的真感觉,真性情,使每个学生的习作中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辉。

B、文体解放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淡化文体”的观点,是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解放。形式服从内容,是我们一贯的理念。学生认为哪种文体更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采用哪种文体,哪怕有时有些文章的体裁属于“四不像”。

C、方式解放

这里的方式是指文章的表达方式。我们规定,除了使用文字方式表达意思外,还可以用表格、插图、剪贴等方式。从实践看,学生挺喜欢这种做法。尽管有时作文花花绿绿的,但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创意。

D、评改解放

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改,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真情表达呢?我们的做法是:多元评,自己改,将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因此,我们致力改变“作文评改是教师的专利”的弊端,让学生参与评改、学会评改,构建多元化的评改形式,力求尊重学生的原意。如“自己评,自己改”。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评改的意识,我们强调首先自己评,自己改。再如“同学评,自己改”。同学之间,年龄相仿,认识相近,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又如“教师评,自己改”。我们要求教师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或后进学生的习作进行全班或个别点评,不提强制性修改意见,让学生有选择的接受,自由修改。

E、时间解放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对生活的观察中获得体验之后,会产生一种急欲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如果被干扰或延缓之后,就会淡化甚至消失。许多作家在谈创作体会的时候,都强调在体验产生之后要尽快动笔。过去,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之后,总喜欢花大力气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口述。其实这样做,会因为少数口语好的学生说得太多诱使其他同学丢下自己的观点群起仿效,造成所写文章千人一面的局面。因为这些学生的发言往往会赢得教师的充分肯定,是具有极强的诱惑力的。同时也会伤害了口语较弱的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认为,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口语较弱的学生不一定是作文上的弱者。因此,我们对写作时间不作统一规定,学生有了写作的愿望就随时动笔。动笔早的,在观察体验的同时就可以动笔;动笔晚的,在观察体验之后,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动笔。这样做,为学生的书面表达赢得了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较高的热情中让自己的体验淋漓酣畅地流于笔端。此所谓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F、空间解放

空间解放与时间解放密切相关。学生作文,有人喜欢静,有人喜欢动。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努力营造一个学生自由活动的氛围,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自由组成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可以在教室写,也可以室外写。

四、“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

两年多的研究,实验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从学生角度看,发生显著的变化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从实验以来,学生由原来的怕作文,转变为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了。学校文学社的报名人数直线上升。学生不断地将作文“点子”(我们把作文素材和构思成为“点子”)送到语文老师的案头。随着学生作文接二连三地在各级报刊发表,更是激发了学生爱作文、学作文、写作文的积极性。

2、表达个性体验成为一种时尚。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放《三国演义》。我们布置学生回去看,数天后,我们布置了以“我说《三国》人物”为题的日记。在日记中,学生不满足人们对其中人物的一般评价,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人们一般都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有学生不喜欢诸葛亮,认为他只会用兵,不会打仗,比不上曹操;多数人同情刘备,但也有学生说刘备只会哭(有这样一条歇后语: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没有其他本领……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认识,反映了他们独特的自我体验,都反映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喜可贺。

3、在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学用合一。

学生爱上作文后,作文就不再是作文课上的作业,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如果班上有人遇到困难,就会有人写出倡议书,号召同学献爱心;如果班上有人生病住院,就会有人带上慰问信前去慰问;班级图书角的新图书上柜了,就会有人替它写出内容简介;如果班上搞委员选举,就会有人拿出自荐信或推荐信。总之一句话,作文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4、学生在“生活-作文”的“体验-表达”中,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做人。

“自我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周围人、事、景、物的良好情趣,培养了“爱我”“爱人”之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下一篇:移动卓越班组汇报材料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