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研究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于AHP层次模型构建了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2012年省级截面数据计算得到各省区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以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子系统指数。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其省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态势,中部省区最低。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研究论文 篇1:

社会管理创新评价建设研究

摘要:社會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使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化、可操作化,实现合理有效的测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本文依据社会管理的内涵,选择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参与等评价基本框架,由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指标体系具体应用及相应实施建议。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

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是适应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十八大报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现实呼唤、社会发展、政治和学术理论客观上引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相关研究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使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化、可操作化,实现合理有效的测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一、社会管理创新指标发展现状

社会管理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管理活动。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努力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例如,在财政投入方面,以辽宁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例,2006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322.99亿,2006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469.97亿,2007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518.07亿,到2012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达到727.71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六年累计3678.92亿元。

但从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来看,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仍存留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社会管理体制。同时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放权,减缓了新制度的建立。其次,社会管理过度重视经济而忽视社会发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只注重经济建设指标,忽视社会发展指标;过于追求经济指标客观上造成了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对社会发展指标的忽视,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在社会管理的管理方式上,更多是采用行政专制和经济处罚的手段。

二、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准确、客观评价社会管理创新,不能依靠主观臆想加以判定,而必须凭借客观、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测评。社会管理科学化指标体系将借助一定的统计指标,来反映某一特定阶段、类别的社会管理的社会价值和目标实现情况,并判断其是否处于健康发展态势。

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秩序维护、民生改善和权利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依据其构成要素设定的,而社会管理构成要素与其终极目标休戚相关。依据社会管理的内涵,选择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参与等基本框架,由23个指标组成的社会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各指标赋值,测度社会管理发展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反应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各个方面的要素。只有利用好社会管理创新评价这一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对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程度与水平进行评价。

表1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指标权重认定与综合分析来判断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水平。由于社会管理创新评价以及发展水平的等级分类和影响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严格界定各等级标准。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水平。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泰(A.L.Saaty)于1977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AHP是通过专家赋权之后再进行确定具体指标的权重系数方法,是一种能将定性、定量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也是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的测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工具。

三、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首先,把要社会管理评价指标分层系列化。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的性质和实现目标,将其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要素分解,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其分层组合形成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其次,对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社会管理创新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各层次社会管理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利用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进行综合性运算。

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各层次社会管理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社会管理创新评价分析。

四、实施措施

(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等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评价体系改革进程,推动公共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模式

社会协同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注重发挥政府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树立服务理念,充分践行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义务。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创新中的协同作用。

(三) 加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管理建设工作力度。着力提高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水平和保障水平。将政府主导就业与群众自主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机制和政策。推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体制建设。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示制度以及公众听证制度,以实现更大范围公众参与机制建设。(作者单位:1.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严伯贵,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中国社会组织》 2014年第11期

[2]汤柏生等,构建宁波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年第5期

[3]庄保,建立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年第3期

[4]谭晓艳,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创新路径选择,法制与社会,2009年8期

作者:刘妍秀 张娜

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省域差异及空间格局

摘要:基于AHP层次模型构建了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2012年省级截面数据计算得到各省区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以及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子系统指数。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其省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态势,中部省区最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指数分布跟总指数趋同;社会救助、社会优抚指数在各省区差异不大;总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东部的江苏、上海两省市和广东省分别形成两个保障水平极地;基于人均GDP加权的LISA分析显示西部诸省区显著高于中东部,河北、四川分别形成两个保障水平洼地。最后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体系;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分布格局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2.010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Equalizatio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SHI Tao, ZHAO Erying, LIU Dexin

(Popul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6,China)

一、研究综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保障均等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成为政府、学术界、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1]。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并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拉动内需、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但社会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国外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公共服务问题方面的研究;二是有关均等化方面的问题,比如萨瓦斯提出了支出公平、效果公平、投入公平和需求满足程度公平四个公共服务公平提供的原则[2];三是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中,多数学者以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子指标;四是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个案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社会保障均等化内涵的研究。

李雪萍、刘志昌认为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应以满足公民生存需求、温饱需求和基本发展需求为目标,体现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其结果大体相等[3]。丁元竹认为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居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区享有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权利[4]。孙翎则强调公民有相同的选择权,相同的机会享有基本社会保障[5]。孙德超、徐文才认为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是指居民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不分地区、城乡,享受相同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6]。

(2)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现状研究。

①关于地区间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研究。对地区间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研究多是从实证角度出发。朱庆芳分析得到养老水平地区差异较大[7]。吕栋鑫等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影响[8]。张建中分析得到三大地区社会保障资源配置很不均等,但呈现缩小之势[9]。

②关于城乡间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研究。对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的研究还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比较少。景天魁认为,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不是城乡统一规划,而是整体的保障体系[10]。张弓长从分税制改革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非合理性的内在机理与动因,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问题[11]。郭钰主要分析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异是显失公平的”这命题进行了论述[12]。陈正光、骆正清研究发现城乡养老保险机会和结果最不平等,社会救助最为均等,而农村居民获得医疗保障的机会更多,但保障水平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13]。③地区和城乡两个维度的结合研究。丁元竹认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实现全覆盖,但地区和城乡差别仍然较大,养老保险制度框架还需在宏观层面上进一步搭建[4]。孙德超、徐文才从城乡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领域差距论述了城乡基本社会保障服务的不平等[6]。

(3)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评价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所构建的社会保障评估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以社会保障项目为基础构建。将社会保障体系划分为社会保险系统、社会救助系统、社会福利系统和社会优抚系统;再在每个系统内设定子指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滕玉芝、李瑛珊,张立光、邱长荣,曹信邦,张平等的研究[14-17]。②以社会保障的环节为基础构建。一般从社会保障覆盖率、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庆芳的研究[7]。③全面构建法。前面两类评估指标体系全部选取客观性指标,而缺乏公众满意度指标。缪青等则从主客观两方面全面评价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18]。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体系横向的项目划分和纵向的环节划分,都对综合评估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绩效提供了维度设定的依据,现有的学术研究也基本遵循这两个方面的思路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单纯的横向项目维度,或是纵向环节维度,都难免因重视某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因而指标体系的完整性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集中在GE指数分解法[19],泰尔指数[9],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等方法上[20],研究方法相对单一。

(4)社会保障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各地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不断完善,都为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分别从微观(比如完善政府转移支付、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城乡统筹发展等)和宏观(明确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推进综合体制改革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对策建议,为我国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评述

综上,学界对社会保障均等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指导着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但具体到关于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的研究,却存在以下不足。

(1)基于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较多,且有较强的同质性,即基本观点和结论都趋于一致,研究思路都大同小异。这种现象说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缺乏创新,定量研究的滞后将使得研究陷入困境。

(2)定量研究明显不足。这个不足既表现为研究数量稀少,也表现为研究的深度不够。在仅有的定量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间或城乡间的差异,仅有少数文章研究了省际或省内地区间的社保差异。选择的地域(城乡或地带)较宽,难以更准确反映出实际水平;研究方法单一,还只停留在传统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说明同仁对新方法的掌握还欠缺。

(3)评价方法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指标选择方面还没有出现有代表性和公信度的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对策上,多强调区域财力和保障制度的差异,忽略了政府自身的能动性和外部环境的客观性[21]。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居民应当不分地区、不分城乡地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能够实现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文章进一步从社会保障均等化内涵的理解出发,基于AHP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构建“我国省域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劳动年鉴2013》、民政部网站获取指标数据,计算得到各省区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和各子系统指数,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省域社保总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社会保障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研究方法

(1)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将决策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评价方法。首先用德尔菲法设计评价指标,构造判断矩阵;然后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求和计算最终权重,其中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此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不隔断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且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简洁实用,在统计综合评价中应用比较广泛[22]。

(2)空间自相关分析。

鉴于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本文借助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省际差异和空间格局。空间自相关反映一个省区与其邻接省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因其考虑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而成为认识评价指标空间分布格局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计算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和空间异质性指数LISA。①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正值且接近1,说明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呈集聚格局;Moran’s I为负值且接近-1,说明存在空间负自相关,呈离散格局;Moran’s I=-1/(n-1),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呈随机格局。②LISA异质性集聚图就像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对应的空间统计学解释如图1所示。

图1LISA集聚图四象限含义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研究的重点放在横向比较各省区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上,暂不考虑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因此,均等化指数通过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均等程度来评价。

从政府机关、高校、普通公众中挑选10人作为评价专家,借助德尔菲法选择评价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研究方法的通用性,专家一致选择应用社会保障项目为基础,并划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4个子系统,借助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设置为“A 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指数”,准则层Ⅰ设置为“B1社会救助”、“B2社会保险”、“B3社会福利”、“B4社会优抚”4个子系统,准则层Ⅱ下设C1-C10共10个方面,准则层Ⅲ下设D1-D17共17个方面,最后方案层设置了E1-E26共26个具体的观测指标,构建了省区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五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好层次结构模型后,专家两两比较各层级各观测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构造判断矩阵;借助DPS 13.0软件分别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得到各观测值最终权重wi。如表1所示。

3.应用统计软件

应用DPS 13.0软件进行层次分析,计算权重;应用SPSS 17.0软件计算指数值并绘制趋势图;应用GeoDa 1.4.6软件绘制四分位地图、Moran’s I散点图、LISA集聚地图。

三、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观测指标的权重。接下来利用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每个观测值数据标准化,剔除量纲;然后加权求和分别得到31个省区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和各子系统指数值。如表2所示。

图2为依据表2结果绘制出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趋势图。

从图2中黑实线显示的总指数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态势,

中部省区最低。东部较发达省区的社会保障水平总指数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78),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省市明显高于其他省区,而河北、辽宁、福建三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的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新疆五省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总指数与各省区的人均GDP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596(p=0.000)。

“社会救助”子系统趋势图显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765)的12个省区中,东部占了1个(8.3%),中部占了5个(41.7%),西部占了6个(50%)。国家在社会救助方面,明显向中西部倾斜。

“社会保险”子系统趋势图显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25)的13个省区中,东部占了9个(69.2%),中部占了0个(0.0%),西部占了4个(30.8%)。社会保险落实方面,东部明显高出中西部省区。西部的青海、宁夏、新疆、西藏高于平均值的原因与其人口总数较少也存在一定关系。

“社会福利”子系统趋势图显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443)的12个省区中,东部占了5个(41.7%),中部占了2个(16.7%),西部占了5个(41.7%)。东部的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社会福利水平最高,尤其是浙江、江苏两省把全国平均水平拉高了。

“社会优抚”子系统趋势图显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146)的11个省区中,东部占了4个(36.4%),中部占了5个(45.5%),西部占了2个(8.1%)。山东省在社会优抚方面做得最好。

根据城镇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总指数大小绘制四分位图(见图3),图中颜色越深说明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图3显示:东部的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四省市颜色最深;西部颜色次之,中部颜色较淡,显示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格局。全局Moran’s I=0.19(P=0.04),说明省域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在地理上表现为空间集聚格局,图4中的趋势线即为全局自相关指数值。

四、城镇社会保障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省域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显著,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明显。下面联系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其原因。

1.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开始就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整体设计,采取的是地方化的福利保障供给制度。因此,生活在不同领域的人所享受的保障是不一样的。至今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还未完全确立,社会保障项目的进展也不一致。各地区、各省政府都有自己的社保政策,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标准,从而参保范围、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方式、机构设置等都不尽一致。

2.省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经济是基础和命脉,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其对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成为阻碍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实现的主要原因。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差异,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也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23]。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区域内各省区的差异也较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不言而喻。

五、我国社会保障均等化发展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居民应当不分地区、不分城乡地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能够实现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要实现社会保障水平的均等化发展,政府必须要解决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均等和地方政府供给能力的均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发展的建议。

1.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社会保障制度是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的保证。从全国范围看,社会保障的均等化首要问题是实现制度的全面覆盖。就基本权利而言,全体居民都应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否则社会保障均等化也就无从谈起。就机会公平而言,我国虽然立法强制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但在单位和个人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则国家可以通过补助或税收减免等方式,确保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的连续性。就结果公平而言,政府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形式,化解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社会救助发挥兜底作用,不论发生何种情况,政府都必须确保全体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2.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标准制定和转移支付体制

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中西部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尤其是中部省区普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要推进社会保障均等化的进程,中央政府应当更多地集中在标准制定和转移支付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上,通过标准制定明确均等化的技术和要求,通过转移支付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项目的供给能力[24]。合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安排,成为缩小地区差别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时涛,苏宝利. 基于时空尺度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测度[J].中国卫生统计,2014,4(2):307-315.

[2]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8-49.

[3] 李雪萍,刘志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对比与城乡比较——以社会保障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25.

[4] 丁元竹.我国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初步评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6):43-45.

[5] 孙翎.包容性增长与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N].光明日报,2010-10-19(10).

[6] 孙德超,徐文才.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不均等的现实考察及均等化途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06-210.

[7] 朱庆芳.养老问题及养老水平的地区差距[J].社会,1999(5):65-68.

[8] 吕栋鑫,李正龙,杨胜利.基于社会保障水平指标的全国各省市聚类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0(11):54-57.

[9] 张建中.中国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均等化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与2008年地区差别的对比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6):34-35.

[10] 景天魁.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J].行政管理改革,2010(3):98-99.

[11] 张弓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成因解析与对策——基于分税制改革的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3-24.

[12] 郭钰.公正视野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差异探析[J].学习月刊,2009(6):65-67.

[13] 陈正光,骆正清.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均等化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5):76-77.

[14] 滕玉芝,李瑛珊;对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3(2):35-37.

[15] 张立光,邱长荣.几点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3(1):55-57.

[16] 曹信邦.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上)[J].社会保障制度,2006(1):13-15.

[17] 张平.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2010(7):21-23.

[18] 缪青,陈孟平,龚明.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指标设计[J].北京社会科学,1996(2):54-56.

[19] 彭海艳.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J].财经研究,2007(6):90-100.

[20] 徐倩,李放.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与结构:1998-2009[J].改革,2012(2):47-52.

[21] 黄语平.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水平的定量研究:以厦门为例[D].厦门大学,2012:7-10.

[22] 时涛,周国富,徐笑腾,孙鑫.我国文化软实力时空演变的空间统计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9):105-108.

[23] 时涛,孙奎立.我国出生性别比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4(4):1-7.

[24] 郑功成.实现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既定目标[J].理论前沿,2008(18):12-15.

[责任编辑武玉,方志]

作者:时涛 赵二影 刘德鑫

社会养老保险评价研究论文 篇3: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

摘 要:社会发展观与社会文明观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社会评价结构内在统一的视觉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在于:在物质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坚持生产力尺度,建设物质文明;在精神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坚持人的发展尺度,建设精神文明;在制度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制度尺度,建设制度文明;在生态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环境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社会评价结构;文明意蕴

文献标识码:A

Civilized Implication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UO Hao-bo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Zhejiang Industrial University Western Zhejiang Branch,Quzhou,Zhejiang 324000,China)

Key words: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ocial system structure;civilized structure of society;society valuation structure;civilized implication

社会系统结构是由物质系统、制度系统、精神系统、生态系统构成的统一体。社会系统结构决定社会文明结构。社会文明结构是由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统一体。社会系统结构还决定社会评价结构。社会评价结构是由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发展尺度、生态尺度构成的统一体。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社会评价结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这一视觉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社会的物质系统、制度系统、精神系统、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就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共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尺度就是社会的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发展尺度和生态尺度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贯通。本文基于“社会三大结构”的内在统一性,揭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

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互动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1]因此,它在客观上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因为,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直接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以及生态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关系的总和。其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质是社会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而社会大系统再生产的过程就是这一系统良性运行的过程,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实现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社会大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完成,人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个人、群体和组织来体现和实现的。

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源和人口具有关键作用。就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国家和地区说来,资源丰富不等于发展速度快、发展程度高,资源贫乏也不一定发展速度慢、发展程度低,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但从人类社会长期历史发展和世界整体来看,人口与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资源,一切发展都是资源的物质形态变换。发展同资源紧密相联,是自己已有资源和通过贸易手段取得所需资源的物质变换过程,直接或间接受制于资源的供给。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密切相关:一是人口数量与生活资料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二是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三是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人口分布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劳动人口直接关系着就业途径、就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直接关系着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

制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因素。广义的制度是人们为反映和确立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规范体系。制度涉及到社会系统的各个层次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社会建立、实施、完善和发展各种制度,并非仅仅是为了社会风气的形成,也并非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制度还有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人各方面素质等重要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因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规范、调控、凝聚、驱动等作用。其一,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的实事解读,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会“应如何”的价值判断,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能够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其二,文化是社会状态的调控器。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内涵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意蕴,通过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能够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其三,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规范作用,化作维系社会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其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

生态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仅应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该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社会的需求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供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社会的排放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人类需要在促进生态的平衡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通过一定的社会结构来实现的。所以,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规律体系中,与社会发展的其他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规律处在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规律是社会系统内部结构的规律,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是社会系统和外部环境关系的规律。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社会—环境关系结构在人们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中彼此耦合,使内部关系的规律和外部关系的规律彼此联系、互为前提、互为中介,共同制约着社会发展过程。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结构及运行机制

社会系统结构决定社会文明结构。这是因为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文明结构。由于现代社会这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包括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制度系统和生态系统四大基本要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表现为四大系统不断变革、完善和进步。而这四大系统的进步、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就分别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也构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内涵和结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这四大文明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过程。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它包括物质生产方面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方面的提高。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文明生产和文明消费的过程。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绝不是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破坏程度越高,而应表现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更科学更文明,表现在人类消费方式更合理更文明,表现在人类对自然利用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兼顾代际代内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因此,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与发展,表现为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满足、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使人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发展。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高层次追求。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人们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充分增长,而且要求精神世界的充实,其中包括共同理想、信念的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伦理道德力量的支持,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等。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这就需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解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制度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制度成果,也是人类创造的制度经验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国家产生以后,这些制度就组成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我们将这些制度总称为社会制度,而且可以把政治文明都归属制度文明之范畴。制度文明就是各项社会制度的进步以及人们参与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能力的提高。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是制度文明的内在基础;竖立其上的政治制度和具体制度是制度文明的主体;而以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依托的民主制度是制度文明的关键和重要标志;科学化法治化的管理则是制度文明的实施系统;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是制度文明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它反映制度文明的性质和水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标志着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生态化的体现。生态文明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性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可以视为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三是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生态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等,这可以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制度成果。[3]173-174

在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中,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其中,生态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存在与发展的自然性前提和基础,而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性前提与基础,它们共同对人类社会文明起着基础性和支配性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整个社会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制度文明是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它以其自身的中介性地位和整合功能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联为一体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并保障和推动着它的整体发展。

社会文明结构决定社会文明的运行机制。人作为社会文明的主体,是实现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物质方面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人去建设,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成败和成效。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是进行政治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各领域的体制改革,说到底也要靠人去建设和改革,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成败和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环境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保护生态平衡,说到底也要靠人去建设,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和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主体性建设,主要内容是进行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或人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也要靠人去建设,人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自身的建设的成败和成效。此外,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的终极目标和根本标志。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文明观。[1]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自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文明生产。这就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在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制度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这就要求人类做好制度安排,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为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社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主体保证。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这就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并在良性循环情况下确保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达到最佳效果。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尺度及制度分析

社会评价尺度是社会价值论和历史观的研究课题之一。社会评价尺度理论的研究视角不应仅停留在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和技术机制的借鉴和取舍上, 而应强调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制度分析。所谓评价尺度就是衡量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的标准, 即衡量客体是否满足了主体需要及其满足程度的尺度。[4]55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再生能力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其看作“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机体”。[5]125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规律和特点, 规定着检验社会有机体发展状况的尺度的实质内容。所谓社会评价尺度,是指在社会有机体运行过程中, 具体、现实和全面地检验和评判社会有机体现实状况(性质和程度) 符合和满足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要求的依据。

作为社会有机体自我检验依据, 社会评价尺度的必备条件是:第一,充当社会评价尺度的东西必须是“内在的”,即是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及其运行之中的。第二,社会评价尺度必须是能够将社会有机体现实状况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实联结的“纽带”和“显示器”。第三,社会评价尺度必须具备真理性评判和价值性评判的双重功能, 即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第四,社会评价尺度应当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体。第五,社会评价尺度必须是历史尺度和现实尺度的统一。社会评价尺度固然还需有其它一些条件, 但上述几点是最基本的。那么, 符合上述条件所构成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要素有哪些呢? 目前, 学界对此主要有四种观点, 即以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整合或各种因素的综合改善作为社会发展的尺度。[6]42-43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系统结构进行探讨, 有助于把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看作是以生产力、制度、人的发展和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尺度体系。

把上述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运用于检验和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适用的,而且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尺度的系统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 同样可以得到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尺度的系统结构,其中每个尺度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力尺度是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尺度。生产力之所以能够成为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本尺度, 是由生产力本身的特性及其在社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物质性。马克思所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 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以往的活动的产物。”[7]321第二,生产力具有发展的持续性。生产力发展的持续性不仅表现在它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还表现在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它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第三,生产力具有始终进步性。因为生产力作为社会文明的果实,其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生产力正是通过这些合规律的嬗变来表明自己是始终进步的, 始终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尺度。第四,生产力具有最终决定性。衡量各个社会形态的进步性的共同尺度只能是生产力。当我们把某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作评价的对象来考察时, 生产力不是唯一的尺度, 它不能代替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进步作考察时所需要的其他尺度。生产力只是在它归根到底决定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进步的意义上, 才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作“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8]72

制度尺度是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尺度。制度文明对整个社会文明系统起着组织、协调和整合的作用, 不仅维护、保护和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而且是连结这三大文明的中介环节。制度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结构中的关键部门和领域。它既根源于并服务于物质文明, 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又直接地制约和作用于精神文明, 积极影响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否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而不至脱节和背离, 关键在于制度是否先进以及制度是否健全、合理, 即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制度文明的协调功能和整合作用。所以, 制度文明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判断某种制度文明如何,可以综合下列基本因素去进行:第一,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和所包含的、为之服务的对象广泛程度如何;第二, 制度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况如何;第三, 制度对改善人的生存和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状况如何;第四, 制度所包含和体现的社会公正、公平原则如何;第五, 制度的权威性如何。

人的发展尺度是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尺度。人的发展尺度之所以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尺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其一,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二,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积极的首要的因素。人的综合素质高低,“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 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9]3其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如果社会生产力是判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尺度, 那么人本身的发展则是判定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虽然是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但同时还应当有利于整体的人类的发展。因此, 必须树立如下一些价值观念: 一是代内平等观念。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平等观念, 即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样具有发展自身的机会, 有权利获得生存基本需求的满足及接受教育, 得到培训和从事工作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区域和国家平等观念,即在社会发展中, 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其他地区的利益作为自己持续发展的条件。二是代际平等观念。既要关心当代人的发展问题, 也要关心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环境尺度是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尺度。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主人。人类不仅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环境,而且能够自觉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之综合尺度,是因为:第一,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中,能否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保护的程度,是评价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和程度的尺度之一。第二,社会公众是否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环境自觉性和良好的责任意识,也是评判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第三,在制度层面上,人类是否能够制定和执行良好的环境保护制度,从而有效规范人的行为,保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状态,也是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重要尺度。所以,环境尺度实际上是一个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程度的综合性的尺度。

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

基于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和社会评价结构内在统一的视角,我们可以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物质层面上,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既要发展经济,坚持生产力尺度,又要文明生产、文明消费,建设物质文明。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生产力尺度是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尺度;文明生产、文明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言,既要通过经济发展为一定数量的人口提供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物质资料,又反过来要求人口的增长与物质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即人口的增长既要与生产资料增长相适应,也要与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要做到文明生产,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要不断开发新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精神层面上,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既要通过精神生产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又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人的发展尺度,建设精神文明。这是因为,精神产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的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保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说到底离不开人,要靠人去实现的。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效。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种关于人自身的主体性的建设,是人把人或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建设的对象,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特定素质的人,才能不断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主体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确立以人为本位的根本原则,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制度层面上,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通过制度建设为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保证人权的实现,又要通过改革健全和完善各项社会体制与机制,对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制度调控,坚持制度尺度,建设制度文明。只有通过制度文明的中介作用和整合功能,才能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联系并协调起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调控来保证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层面上,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改造自然和利用资源,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造福,又要自觉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持生态尺度,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因为,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仅应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该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人类应该在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总之,正是社会文明的要素、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之总和,构成了整个社会文明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有机系统。社会文明是人类实践的积极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人类对这一目标和境界的追求,就是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克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过量索取、破坏,以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与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处理人与人的矛盾中消除剥削和不平等,实现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就是要在处理各种文明要素的关系中克服孤立片面割裂的倾向,以求得到并达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浩波.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趋向[J].新华文摘, 2002(6):29-32.

[2] 田雪原.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1996-04-11(9).

[3] 邱耕田,张荣洁.大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走向[J].江苏社会科学,1998(4):173-177.

[4] 万光霞.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理论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5-61.

[5]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孙晓莉.90 年代社会发展尺度和模式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7(2):42-4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罗浩波

上一篇:房屋合同(通用3篇)下一篇:工程总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