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1

参保人员延长缴费,若符合条件、在企业继续就业参保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未在企业继续就业参保的,可以申请在继续缴费地参照当地灵活就业人员的办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按照规定,参保人员延长缴费,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继续缴费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其中,符合条件、在企业继续就业参保的,须经用人单位同意,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据了解,该政策自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6月30日。2011年7月1日至本通知施行之日期间,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参保人员可按本通知规定补办相关手续。

谁来解决养老问题?商业养老保险如何选择?

我们退休后养老生活需要的资金数量与工作时并不一致,主要是资金用途发生了变化――日常的交通、交际、应酬开支将有一定的降低,所以养老金替代率不一定要到100%才能满足养老需求;但是退休后休闲旅游、享受生活的时间却更多了,而这也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辛苦打拼几十年,谁愿意在退休后能够甘心放弃这些享受的机会?而养老金有多少,才能满足我们的养老资金需求,保证我们的养老生活品质呢?

根据国际经验,养老金替代率保持在70%-80%之间的时候,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才不会有明显的下降。我们也参考了经济发达社会的养老保障运作模式――每个人的养老保障并非单纯的依赖社会保障,而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主要是商业保险,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

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仅仅能做到低标准、广覆盖,那么对于社会精英、中产阶级,如何保证生活品质不降低呢?

针对退休计划,除去社会保险,我们百姓能做的也不过几点:①储蓄:最稳定,但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我们存在银行的钱随时面临贬值的风险;②房产:涨跌具有一定风险,变现较难,并且土地70年产权等因素也导致在我国“以房养老”还有一段距离;③养儿防老:随着4-2-1家庭结构成位主流,养儿防老带给下一代的压力太大,是最不稳定且最容易形成家庭问题的,生命的尊严可能得不到保障;④企业年金: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长期福利,可以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但企业年金相对不够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服务企业的年限和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养老的有益补充,但难以作为切实的倚靠;⑤商业保险:收益稳健,给付确定。尤其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可以在年轻时投入较多资金购买年金给付额高的养老保险,从而有效解决养老经济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业养老保险是对社会保险的一项重要补充,可以作为人们养老规划的有效手段。

在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最重要的保险责任,即养老金给付,给付年限要尽量拉长。很多养老保险产品的给付上限截至70-88周岁,这就无法真正规避被保险人的长寿风险。由于终身年金功能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未来给付压力很大,很多公司不愿或没有能力设计终身给付的产品,而实际上,终身给付型产品才是商业养老保险里的“黄金”;

2、现金流的分配要合理。很多养老保险产品为迎合消费者希望“早返钱”的心理,在被保险人步入年迈之前也安排了很高的现金流返还,这类产品的代表是中国人寿的“美满人生”。实际上,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在于其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如果过早地大量领取保险金,会导致真到养老所需的时候账户积累反而会显出不足。因此,在产品的现金流上,应选择前期仅有少量生活补贴的产品。

3、缴费灵活。我们在投保前应当结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财务规划选择合适的缴费期。有比较多缴费期间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提供便利。

4、保费豁免。为自己存养老的钱,一旦缴费中途出现意外导致收入减少,威胁到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那么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养老计划就面临中途搁浅。因此,对于这类产品,保费豁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个功能,可以确保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正常领到养老金,这对于养老金功能的确定实现是一个重要保障。

5、保证资金的购买力。我们购买养老险到领取养老金之间一般有几十年的时间间隔,这也使得我们在真正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候,资金的购买力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极大的可能是购买力出现一定的缩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利用很多养老年金保险带有的“分红”功能。长期以来,由于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分红存在很大误解,“分红”一直被视为保险公司的营销噱头,其功能没有引起消费者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保单的分红主要来源于该保单项下资产的投资所得,这部分所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保证资产的购买力。我们大多数人的养老金都要在投保多年之后才开始领取,并用于领取当时的日常消费、生活所需,因此保证其购买力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选择产品养老保险时,应选择有分红的产品。当然,万不可将分红当作取得超额收益的手段,一定要明确知道――养老金投资属于非常保守的投资,不可能取得高风险产品如股票、基金那样的收益,但可以确保一个长期、稳定的给付,并且通过分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年轻时攒下的养老金还具备当年的购买力。

以上是养老保险在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在选择养老保险产品时,应充分重视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保证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2

1 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客观需求分析

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居民财产时常处在险情的暴风眼, 1994~2011年每年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119亿元。同期广东省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为97.33万hm2, 占全省农作物平均播种总面积的20%多, 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平均为11.13万hm2, 绝收比例为11%;每年农业自然灾害的受灾人数为1990万人, 最严重时, 受灾人口占到农业总人口的65%, 平均的受灾比例也达到45%左右;倒塌房屋134454间, 因灾死亡牲畜5亿头 (只) ;年平均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平均12%, 较严重的年份有1994年, 1996年和2006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7%、31%和26%, 其中农业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年份为2006年, 约318亿元,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的还有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分别为230亿元、119亿元、258亿元、118亿元、112亿元。广东省每年承受着严重的农业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对农业保险有客观的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广东省就开始兴办农业保险, 期间分别尝试过政府全额支付保费、代政府办保险, 只提业务费、统保经营、合作经营、自主经营等模式, 而承保机构始终仅有广东人民保险公司一家, 承保的对象包括农房、商业性养殖、种植、生猪等。在此期间, 农业风险的高费率、高赔付率高及巨灾损失频发的特性导致农民与保险公司的成本与收益严重背离, 虽然各级政府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 但大都停留在口头上的鼓励而缺乏实质性的财政或政策支持, 导致农民不愿投保、保险公司不愿承保的“供需双冷”局面。来自广东保监局的资料亦显示, 1985~2004年的20年间, 广东农业险保费总进账68776万元, 但综合赔付率高达120%, 亏损足足13999万元。保险公司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导致其不断收缩业务规模, 农业保险的风险补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造成这种局面, 表面上看是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和高风险, 但实质上, 农民和保险公司的成本与收益严重背离,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太小才是造成农业保险供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商业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其后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各国也都相继走上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道路。从2004年起根据中央指示精神, 农业保险被明确为“政策性”保险, 我国掀起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高潮。

2 广东省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广东省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在一系列中央决议及配套政策的指引下, 2007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启动, 并选取了广州、佛山、中山、肇庆、云浮、茂名、阳江、湛江和惠州9县市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在2009年, 在总结各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广东省委农办、财政厅、农业厅、保监局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方案》等。至2009年底,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广东省各县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目前已开展的保险补贴项目有种植、养殖、农房等12个品种, 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一是养殖业保险得到大力开展。自2007年以来, 广东省陆续开展能繁母猪、肉猪以及家禽、水产养殖、特种养殖等保险业务。能繁母猪保险成效较显著, 截至2011年底, 承保数量690多万头, 保费收入4亿多元, 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近70亿元;经济补偿近3.5亿元;二是农房保险逐步推广。农房保险是广东省首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由于广东省多发风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 农户投保积极性较高, 参保农户成倍增长, 2007年参保农户95.5万户, 2008、2009年分别增加到166万户和555万余户, 风险保额570多亿元, 承保覆盖率达46.57%。三是政策性水稻保险取得突破。10个地市已开展试点, 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达60%~80%, 从2009年开展以来, 截至2012年10月份, 承保面积115.33万hm2, 赔偿经济损失0.6亿元, 提供风险保障近52亿元。近年来, 广东省农业保险发展较快, 保费收入和保险赔款都有显著提高。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广东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统一的牵头部门, 各险种由不同部门分别牵头, 如能繁母猪保险由省畜牧局牵头, 水稻保险由省委农办牵头, 农房保险由省民政厅牵头, 沟通协调效率较低, 未形成政策体系。

(2) 巨灾风险严重, 而巨灾险保障机制缺失。普通商业保险承保的都是非系统性风险, 要求各保险标的风险相互独立, 以确保总体的风险可以通过扩大保险标的物的数量来分散。但是农业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影响区域广, 经常造成广大地域内的农作物同时受灾, 使得各标的物的风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系统性风险无法象普通商业保险一样通过扩大保险标的物的数量来分散, 相反随着承保标的物数量的增加总体风险呈几何级倍数增加, 具有发生巨灾损失的潜在风险。但是目前广东省尚未建立健全巨灾风险补偿机制, 给保险经办公司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遇到大灾之年, 有可能把保险公司几十年的盈余都搭进去。从表3也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很不稳定2009年、2010年均超过了保费收入, 如果考虑到占保费收入约20%的经营成本, 那么, 保险公司这两年经营农业保险项目的亏损是比较严重的。

(3) 保费补贴比例逐年提高, 但有效需求仍显不足。根据表3, 2009年, 农业保费收入为11223.39万元, 扣除约80%的财政补贴款, 农户实际缴纳约为2244.7万元;广东省农村人口为3528万人, 农业保险密度为2244.7/3528=0.64元/人;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比例即投保率约为20%;除了水稻种植保险2012年的保险覆盖率达到76.62%外, 其他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率均不足50%。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比例即投保率约为20%;造成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一是农民收入总体偏低, 且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 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06.9元,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1574.7元, 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若按照农户收入五等分分组, 最低组人均纯收入为2796.92元, 最高组人均纯收入为14923.87元, 为最低组纯收入的5倍多, 收入差距很大。中低收入户中多以种养两业为主, 没有固定收入来源, 收入很不稳定。因此, 中低收入户对农业保险有潜在需求, 但购买能力明显不足;而高收入户中, 农业收益的比重不断下降, 收入增长中大部分来自非农所得, 农业收益的重要性下降, 他们虽然有购买能力, 但没有购买意愿。且目前农民的收入仍以基本消费为主。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但主要消费仍然以衣、食、住等基本消费为主, 约占总消费的70%。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 保险属于安全需求范畴。安全需求是在生理需求实现之后的需求。因此, 保险需求首先取决于基本生活需求有没有被满足 (张跃华等, 2007) 。在一定程度上讲, 保险对于收入低下的农户来讲是一种奢侈品 (魏巧勤, 2002) 。二是部分农民存在“搭便车”行为, 作为准公共物品, 农业保险的消费具有排他性, 即不购买就不可能获得发生灾害损失后的经济赔偿, 但是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的过程中, 为了使农业风险降到最低, 往往采取防灾、防损措施进行预防, 在这个环节中就无法排除非投保农户受益了。比如预测有雹灾而用人工干预天气技术化解了雹灾, 这笔经费必然要从保费中支出, 但是没有投保的农民也从中受益 (“搭便车”) 却没有承担任何成本。当年投保的农民在下一年就会产生不投保的动机, 如此恶性循环, 致使农民农业保险需求不断缩减。

(4) 未能合理确定各区的财政补贴资金, 补贴金额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 有些区要投入大量资金补贴, 造成地方财政压力大, 引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比如以佛山试点为例, 作为农业大区的高明区, 能繁母猪、农房、水稻三项保险的财政补贴每年要500万元左右, 市政府财政下拔只有200万元, 每年要自掏腰包300万元, 对一个财政收入较少的农业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另一方面, 像禅城区比其他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窄得多, 已基本没有可保的农业项目, 农业保险补贴连市财政那部分也用不完。由于未能合理确定各区的补贴资金, 使农业越多的地区, 财政补贴越难以为继, 导致这些区域的基层政府缺乏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推广。不合理的资金安排, 也降低了农业保险补贴的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对农业保险的补贴还没有法规, 地方补贴的持久性是一个问题。作为经办人的保财险公司, 也没有整合一个专门的部门与地方政府对接。目前人保财险公司按险种分类产品线管理, 能繁母猪、水稻种植保险属“三农”保险事业部管理, 农房保险属财产险部管理, “政银保”属责任险部管理, 涉农保险的多头管理是一种人力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严重影响与地方政府的沟通, 把政策性项目打入商业性经营核算, 这种管理是否合理, 值得商榷。

(5) 农业保险的理赔金额较低, 投保农户避险性较弱。根据保险条款规定, 肇庆市水稻种植保险的金额为300元/667㎡, 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率为10%, 达到赔付标准时, 予以赔付, 分绝产赔付和综合陪付。如农民在水稻生育期间绝产的, 则按投保后至绝产日止按生产周期比例×300元计算赔付给农民, 如农民直到收获时才遭灾害绝产的, 每667㎡赔300元;如果还有收成的, 需要减产率超20%以上才能获赔, 且计算时减掉10%的免赔率, 即:农民减产20%以下的, 不能赔偿;农民减产25%的, 减掉10%免赔率, 赔15%, 即45元, 保险金额与农民期望要求有一定差距。如肇庆市2011年全市水稻保险报损面积188hm2, 赔付金额20万元, 平均每667㎡才赔偿71元, 对农民的损失帮助不大, 需求不断缩减。目前水稻保险责任与范围只局限于风灾、雨灾、雹灾、冻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对干旱、病虫害引起的水稻失收不予补偿, 保险责任与范围较窄。综上,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主要是由农业保险既定效用低下前提下农民保险负担过重所导致的。

3 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方案

3.1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立法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 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 而我国尚未建立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由于无法可依, 使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着法律空缺, 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 即使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同时, 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管理原则、基金运用、保险责任、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各级政府职能、农民的参与方式、税收规定、再保险机制、保险费率、理赔方法、政府对农业保险企业的补贴等均宜予以明确规定。

3.2 构建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基金, 构建一个包括原保险、再保险以及政府共担风险的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一是在灾害水平低于平均灾害水平的年份, 由原保险公司及法定再保险公司承担赔付责任。二是在灾害水平超出平均灾害水平的年份, 确定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限额, 超出的部分通过以下途径建立分散机制:由作为国家再保险公司的中再集团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签订超赔再保险合同, 对约定的超额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灾保障基金。如, 对特别严重的飓风和洪涝灾害风险, 制定类似美国的《州洪水保险计划》的巨灾保险方案。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或特别贷款, 即由政府 (主要是省级政府) 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另外, 还可加强国际农业保险合作, 寻求国际再保险支持。

3.3 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投保方式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使得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非常突出。在自愿投保的条件下, 逆向选择难以防止。因此, 大多数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部分农业保险业务规定为强制性保险;一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和牲畜的相关保险实行强制保险。尽管有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并不对所有农作物实行法定保险, 而是实行自愿的原则, 但政府对农民在发放贷款、救灾的支持上则对已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民予以较大的倾斜。实际上, 这也属于一种有条件的强制保险。有的国家对法定保险标的也是有选择的。例如, 日本对稻米、麦类、蚕茧和牛、马等实行强制保险, 而对果树、蔬菜等作物和小家畜实行自愿保险;菲律宾只对那些有生产贷款的农户实行强制保险, 免得受灾后贷款收不回来。从险种方面来看, 对农作物保险实行强制投保的国家多, 而对饲养动物实行强制投保的国家则较少。

3.4 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风险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政府要结合广东实际, 对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实行差异化保费补贴政策, 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均衡发展, 充分发挥其支农惠农的功能。对农户实行保费补贴的同时, 也应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给予必要的费用补贴和税费减免。目前, 广东省仅对水稻、能繁母猪保险等险种实行税收优惠, 而对颇具广东特色的渔业保险及经济作物保险没有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对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3.5 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创新防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应着眼于创新保险产品

一是对传统产品的改造创新。如, 在产品设计上, 合理使用免赔额, 既可以降低道德风险, 又可以减少处理小额赔案的费用, 节约资金, 降低保险成本;实行无赔款优待条款, 对于当年没有发生赔付的农户, 续保时按一定比例降低保费。这样, 有利于调动农户防灾防损积极性, 减少道德风险。二是开发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目前, 国际上主要开发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和区域产量指数保险两类创新型产品。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以事先规定的气象事件如气温、降雨量、风速等的发生为基础, 是一种根据灾害性气候出现的频率与强度来确定损失补偿金额的合同。它直接以系统性气象风险的测度确定赔付标准, 而与被保险人个体的损失情况无关。区域产量指数保险是以确定区域的平均产量为基础, 损失补偿取决于区域当年实际平均产量与指定水平 (如该区域一定时期内的平均产量) 的数量关系。当该区域的实际平均产量低于指定水平时, 所有投保人都可获得相同差额的补偿。这两类产品直接以同一区域的气象风险或“平均损失”确定赔付标准, 不以投保人个体的损失情况为依据, 从而从源头上消除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隐患, 既降低了风险成本, 又强化了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胡炳志, 彭进,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最优边界与方式探讨[J].保险研究, 2009, (10) :96-102.

[2]刘京生, 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孟春, 中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4]庹国柱, 王国军, 段家喜, 朱俊生, “三农”保险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5]温铁军,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3

关键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为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党中央国务院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把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以东平县为主要调研单位,通过对调研的几个村镇的多次走访,居民的参保率高达百分之百,每户居民无一例外地全部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说明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山东省的推行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我们队伍于8月3日开始对山东省东平县下属接山村、刘所村、后口头村以及东平县卫生局、社会和劳动保障局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调研的方式主要包括发放问卷、访谈纪要等,通过这些形式,我们对东平县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们具体进行论述。

(一)实施现状的特点

1、“新”的特征明显,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合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系统服务功能,提高了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两保合一”的新转变。

2、资金筹措的方式更加多样,政府部门对医疗保险事业的投入更大。与2012年相比,基金的使用率大幅增加,然而居民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没有明显增加,而且有下降趋势,表明政府对医疗保险的支出日益扩大,对全市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全市医疗事业的发展。

3、由医疗卫生部门的“单独作战”转变为全市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统筹配合、通力协作,做好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项艰巨的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督促落实,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做好政府补助资金预算安排和拨付、资金专户管理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参保人员的户籍身份的认定工作,教育部门负责配合做好在校学生参保缴费相关工作。民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管、残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4、参保居民收益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一个医疗年度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6万元,按照一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0%、55%,按照二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5%、65%,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发生的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其门诊、急诊费用,符合统筹支付范围超出100元以上的部分,统筹基金给予70%的补助,每个医疗年度最高补助10000元;全部伤残或死亡的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0元、20000元。

二、政策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参保居民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差。通过调研,很多农民因为科学文化素质的限制,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其与新农合的区分不明白,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申报的程序和步骤也缺乏必要的知识。然而,又因为缺乏专门的宣传和推广讲解的机构,导致居民在现实情况中,遇到该报而未报、想报却不知如何去报的困境。

(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繁琐,而且报销的过程缓慢。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居民对一些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都不会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程序太过繁琐。繁琐的登记、来回的核实、理赔程序的缓慢都让一些农村居民望而却步。而且据了解,目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需要由各村统一缴到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划拨。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居民在大病面前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即使勉力支付也已经致贫,虽然在事后报销机制的作用下,但只是对贫困局面的缓解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报销地点存在局限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体系包括村卫生所、镇卫生院、县医院,而由于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建立大城市医院,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医院的投资建设,对于乡镇地区的卫生所卫生院的投资往往很少,但是乡镇的卫生院又是参保农村居民就诊的必要一环,然后才能转诊到县医院。这样就导致农村居民对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信不过,小病宁愿去私立的大药房,大病多愿意去大医院就诊。但是因为报销地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得不选择指定报销的医院。

三、对东平县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政策解读

为响应中央政策号召,切实为广大人民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确定了山东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的目的、对象、原则、资金筹集管理等众多问题。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发布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根据上级指示制定了《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并完成了将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并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

下面我将重点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分别进行法律、政策解读。

(一)《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优点

(1)分工明确。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过程划分为组织实施、经办、基金监督管理、基金收缴四项工作,分别对各县市区、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类学校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分工进行了划分。

(2)资金监督渠道多样、公开。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资金监督的渠道有三个,分别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最后规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使用情况,允许社会公众对资金进行监督,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另外,学生的资金还由泰安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监管,切实保障了学生医疗保障基金安全。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不足

(1)资金管理分散,不利于统一规划。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全市基金统一管理,但是其他条款又分别赋予了泰安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泰山区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资金的管理、监督等各项权利,这样可能会导致基金管理不统一,使得基金规划、使用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错误。对参保者切身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优点

(1)进一步明确了分工。《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负责“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12所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泰安高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将主体与对象一一对应。

(2)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未涉及内容进行了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针对学生的不成规定,另一个部分是对定点医疗机构义务、责任的补充规定。

《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负责“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统计上报等工作”其中并未涉及中小学学生,《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将中小学考虑在内,规定10所市属以上中小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进行了补充。《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大学生实习、寒暑假期、因病休学等符合规定的不在校期间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享受市内三级医院住院医疗待遇”,补充了《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空白。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总额控制指标,不得无故推诿拒收病人,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给予病人更大的权利保障。

(3)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涉及内容进行详细规定。《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发生的无责任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补助金额。《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提供“伤害经过详细说明”、“相关机关调查取证”、“门诊病历、费用清单及相关检查报告单、有效报销凭证等有关材料”、伤残证明、死亡证明等过程中发生的程序性和实体性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大大增强了规定的可行性。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不足

补助力度有待提高。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一个医疗年度内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6万元”,对于某些病人如果能够将16万元限额尽数放在其所患病上还可能勉强维持,例如门诊慢性病病人、发生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但是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门诊慢性病甲类病人只能补助30000或4000元,乙类病人限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或4000元,而未发生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如果全残或死亡只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0元 、20000元,对于严重患者而言不过杯水车薪,因此应当放开对这些病种严重患者的最高限额,使其与最高支付限额16万元相一致。

四、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山东省已经获得了较好的落实,绝大部分地区的普及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农民们正不断因这一优惠政策持续受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有所缓解。不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项政策在落实上依然有许多问题,许多村民虽然在村里的宣传下参与了此项制度,但并不了解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的步骤及承包范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网点不够密集也为村民从中真正获益增加了难度。未来仍有许多的困难等待政府施政人员克服。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山东省政府对此项制度大力落实取得的成效。就目前来看,在山东省内本项制度落实已经初具规模,所欠缺的是对更进一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付晓光.汪早立.张西凡.程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问题的谈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 (3):166-168.

[2]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89-99.

[3] 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山东养老保险补缴政策 篇4

三类职员包罗:我省企业职工中仍与单元存续劳动相关、未达到法定退休年数,因各类缘故起因应保未保、间断缴费或欠费的,可补缴2011年6月30日(含)早年应保未保年限的企业职工根基养老保险费;具有我省户籍,曾在我省构造、企奇迹单元、社会集体等有过事变经验,但因各类缘故起因扫除劳动相关或分开原单元,未介入企业职工根基养老保险或间断缴费的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职员,可凭有用原始原料,以个人身份补缴2011年6月30日(含)前的企业职工根基养老保险费;具有我省户籍,2011年6月30日(含)早年领取工商业务执照的个别工商户,可以个人身份补缴领取工商业务执照至2011年6月30日(含)早年的企业职工根基养老保险费。

以单元职工身份补缴的,补缴用度全额到位后,社会保险包办机构将补缴用度按划定别离计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以个人身份补缴的,补缴用度全额到位后,社会保险包办机构以上年度在岗职工均匀人为的60%为基数,按8%的比例为参保职员计入或补建根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男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未满55周岁的职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一次性补缴年限不得高出10年,补缴时刻不得早于地址市实验根基养老保险“统账团结”的时刻,个中个别工商户补缴时刻不得早于领取工商业务执照的时刻。补缴后继承缴费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补缴及现实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可按划定治理领取根基养老金手续;不满15年的,可延迟缴费至满15年,再按划定治理领取根基养老金手续。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职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可一次性补缴15年,按划定治理领取根基养老金手续。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5

2014年养老保险新政策与2013年养老保险新政策回顾

2014年养老保险新政策展望:社会保险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缺失,覆盖上没有遗漏,衔接无缝隙的社保制度,使全体人民在养老、医疗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其正式实施,标志着“全民社保”跨越设想,进入实施阶段。在过去的2013年养老保险新政策里,累计缴费满15年,是养老保险参保人领取养老金的的必备条件之一,”长期以来,那些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只能选择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存储额,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他们的老年生活缺乏稳定长期的有效保障,对此,《社会保险法》进行了重大完善和拓展,增加了两种处理方式:允许个人缴费至满15年;转入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种途径都可以让参保人获得养老保险长期待遇。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养老保险新政策对个人的影响

养老保险新政策一直牵动受老百姓关注,尤其对于即将退休和马上退休的人员来说,政策的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可能对他们的退休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养老保险政策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就进行的一项民生长远大计。而2014年养老保险是否又有新的政策推出,以保证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实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很可能延长。2014年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讨论,除了延长缴费年限以及养老金并轨两个焦点问题之外,针对企业缴费的问题也达成了共识,与会团队一致认为,企业的缴纳费率太高,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就此从多渠道筹集资金,用来减少企业相关费率的负担

补交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6

你好,父母是市政单位下岗买断职工,养老保险下岗后就停交了,请问到退休年龄时,需要把下岗到退休之间的养老金全都补上吗?还是只要是交满15年就可以?为什么单位其他人说不行要补全呢?还有医疗保险是不是必须要年年交,交到退休才可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应如下:

关于养老,享受退休待遇的条件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养老保险缴费最低达到15年,缴费年限和退休待遇相关,所以你父母可以自愿选择缴费15年还是缴到退休年龄。

关于医保,市政原国有集体关停破产企业下岗职工需从1月1日缴费至退休,加上19以前国家承认的工龄后,累计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不少于30年、女不少于25年,即可办理医疗保险退休手续。

社会保险之养老保险新政策最新消息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延长已有共识时间点未有明确结论。随着养老金并轨和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和明确,养老保险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

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满15年,即必须满180个月。中间可以中断,不影响领取养老金,但如有中断,会影响养老金待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二局人士曾对外表示,“最低的缴费年限是15年,从社会保险可持续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这个问题在业内已经得到共识。”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人社部曾经研究过,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问题。”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肯定地认为:“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应研究适当延长。”

苏海南解释道:“当初制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的时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建立社保制度,那时许多企业员工已经40、50岁了,以前从未缴过社保费,从建立社保制度开始缴费只有十多年就该退休了;另外还有自谋职业者、非全日制工,为了吸引、鼓励他们参加社保,就把最低缴费年限定为15年。”

“但是,这个政策放在现在,已经不大适用了。”苏海南举例说明,“现在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如果一个人22岁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加上15年,她37岁就不再缴费,那怎么可能?实际上现在人们对最低缴费15年的理解也有偏差,按规定,凡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在单位一年就应缴一年社保费,一直缴到退休,并非只缴15年就可不缴;而自谋职业者如只连续缴费5年,到退休年龄时只能领取很少的养老金。所以,适当延长缴费年限,既是适应人们预期寿命延长的需要,也是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生活的需要。”

资料显示,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法国从开始,退休者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的工龄从41年零3个月提高为41年半,计划到2035年法定工龄年限达到43年。德国规定被保险人想要领取养老年金,必须达到设定的年龄界限,正常要求缴费满35年,德国正常退休年龄是65周岁。截至本报发稿时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本报记者的询问,未予回复。

缴费长短对领取养老金影响不明显

而养老金缴纳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每个人账户,而个人账户的保险费多少,并不能对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明显影响。

人社部相关研究部门人士表示:“现在,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收益非常低,按照规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大部分省的参考同期的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有的省是参考上年度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居民消费价值指数的因素确定记账利率。还有的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上年度存款基准利率及其调整变动后测算的加权平均利率执行的。

相关阅读

农村社保办理

1、农村医疗保险办理

(1)乡、村干部上门集中收缴方式: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本村、组指定的地点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2)村集体经济代缴方式:实行由村集体经济统一交纳参合资金。村负责人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册、户口登记册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填写、汇总《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3)农民主动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缴纳方式: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2、农村养老保险办理

(1)参保登记:农民申请(填写参保登记表,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村级初审→乡(镇)审查并建立参保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县农保中心审核,建立参保信息库。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7

1 广东省民营医院发展状况

1.1 医院总数不断增长, 但规模偏小

随着新医改的政策导向, 在2009年后, 公立医院有所减少 (由2009年的792家减至2013年773家) , 民营医院则如沐春风, 至2013年总数达449家 (其中综合医院226家, 专科医院205家) , 比新医改前 (2008年) 增加211家 (其中综合医院增加88家、专科医院增加119家) , 占医院比重36.7%。总体而言, 在新医改后民营医院总数增长较快 (表1) 。

从床位规模看 (表2) , 目前约80%的民营医院床位数<100张, 床位≥800张的民营医院为2家, 与新医改前无明显区别, 而床位数<100张的公立医院比重从2008年的44.7%降至2013年的33.1%, 床位数≥800张的公立医院增加近一倍。概言之, 民营医院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而新医改后公立医院扩张速度惊人。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广东省卫生统计信息简本》, 2007、2008年数据经作者整理所得, 下同。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除“国有”、“集体”之外的医院。

1.2 专科医院为其主流, 以妇产科医院为主

表1表明, 专科医院是民营医院的主流之一, 其中民营妇产 (科) 医院发展势头较猛 (表3) :2007年仅为3家, 到2013年则达44家。新医改后, 口腔、眼科、美容、康复等专科医院势头逐渐显现, 其他类型专科医院总数也不断增加。但总体而言, 妇产科医院逐渐成为民营资本办院的主要选择。

1.3 服务区域有所拓展, 但仍以珠三角大中城市为主

新医改启动以来, 民营医院服务区域有所拓展, 逐渐从珠三角地区扩至其他地区, 如湛江市民营医院2009年—2013年就增加了16家, 增幅已超部分珠三角城市。但就目前而言 (以2012年为例) , 全省民营医院仍主要集中于泛珠三角地区 (指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9个城市) , 其中广州高达71家, 其次分别是深圳、佛山、惠州、东莞。该地区民营医院床位数、执业 (助理) 医师及注册护士各占民营医院总量的76.0%、79.1%、83.8%。

1.4 服务量持续增长, 但以增加成本为代价

2013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达0.28亿人次, 与2007年相比, 几乎翻了一番;2013年入院人数达96.7万人, 是2007年的2.72倍 (见表4) 。表面上看, 民营医院服务量持续增长, 占医院服务总量比重逐年提高, 但实际上, 除难与公立医院匹敌外, 其服务量能持续增长是以医院数量的增加为前提的 (结合表1) , 即是以更大的成本投入为代价。

1.5 吸引了一部分人才, 但其结构仍不合理

广东省民营医院虽凭借自身管理体制、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等优势吸引了一部分人才, 但其人才结构仍不合理, 呈现“哑铃式”格局[1], 且人才学历总体偏低, 集中在比例逐渐增加的大专及以下学历:民营医院从2009年76.1%增至至2012年的76.7%, 而公立医院比重则从65.9%下降至61.1%。可见, 2009年的新医改未能成为民营医院调整人才结构的转折点。

2 讨论与思考

理论上新医改为民营医院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2,3]。在近5年的实践过程中, 民营医院数量不断增加, 总体服务量也有所提高, 似乎印证了机遇之说, 但也存在不少的发展困惑与困境, 究其原因则为当前政策仍存在盲点。

2.1 民营医院发展局限于以消耗更大的成本来带动服务量

尽管相关研究[4]习惯性以民营医院服务量占比来说明民营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从表1、表4数据可推测民营医院服务增长量源于医院数的增加, 即服务量的提高需要牺牲更大的成本。而平均每年新增35家的民营医院则大多扎堆于小规模、“门可罗雀”、短视复制品之列, 未能形成“鲶鱼”效应, 难以倒逼公立医院改革。这主要源于政策对民营医疗资源整合、大型民营医院的举办缺乏强有力的指示性作用。

2.2 惯性规律操纵区域医疗市场, 民营资本进入代价大

医疗卫生体制犹如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刻版, 其行业“棋局”早在“有形之手”操控之下形成严密阵势。时至今日, 区域卫生市场已被公立医疗机构分割完毕, 而新医改以来, 惯性的规则操纵依然存在, 民营资本若想与公立医院“正面相逢”, 必然损耗不少的“精力”与“兵卒”。在这样的规律之下, 民营医院只能选择快速有效的差异化、缝隙经营等战略模式, 如入手公立医院薄弱、利润大而高风险的妇产专科, 以及转移、扩大服务区域等。

2.3 民营医院为公立医院的市场补充, 二三轮病人为其主要病源

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 民营医院是卫生服务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员, 承担着大部分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任务, 但在我国, 民营医院被定位为医疗服务体系的补充。而新医改未能改变其偏颇的定位, 如国办发[2010]58号[5], 其提法是:“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这意味着民营医院仍将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 以公立医院超负荷的病患为主要服务对象, 即服务对象为医疗服务链的二三轮病患。此外, 在现有制度下, 民营医院又时常跌倒在获取优质病源的路径上——医保定点。因此, 民营医院服务量只能小碎步而行。

2.4 人才流动性弱, 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作为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多点执业被视为是解决人才流动性弱的理想方案,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 如深圳市就遭遇从试点到紧急撤回[6]的尴尬。同时, 医联体、医疗集团等资源共享机制网络群往往剔除民营医院, 压迫其发展空间;而在学术科研、职称评审等方面, 民营医院又难以享受公平待遇, 致使人力资本增值空间狭窄, 加剧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2.5 政策意图不明显, 模糊两可的表述造成民营医院发展的困惑

新医改中“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与“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 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存在歧义。同为“主导”,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将“政府”角色化为“公立医疗机构”。表现在: (1) 行政部门未及时转变角色, 惯性认为公立医疗机构才是政府主导及公益性的体现; (2) 市场机制简单的认为是举办非公立医疗机构。又如“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是举办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医院, 是举办大型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 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及指南。在这样模凌两可的政策意图下, 民营医院面临多种发展困惑。

3 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打破市场垄断, 对部分大型公立医院进行改制

珠三角是公立卫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若一味鼓励民营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则相当于资源的变相浪费。因此, 在空间布局上, 行政主管部门应打破市场垄断,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 以盘活存量方式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一级、二级公立医院进行资源重组, 对小部分大型公立医院进行股份改制或民营化转型。一方面, 有利于打破行业惯性规律, 促进政府卫生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增强资源流动性及医院运营弹性;另一方面, 新转制后的民营医院有良好发展根基, 能有效提高需求性医疗资源的效率。

3.2 构建平等的医保制度, 营造公平办医环境

能否获得医保定点资格, 在病源质量和范围上将有本质区别, 对于民营医院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探索的医保制度改革应考虑民营医院诉求, 将符合定点资格的民营医院纳入基本医保、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中, 使其在起付线、支付标准方式上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 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7], 营造公平办医环境, 为公立医院减轻服务供给压力。

3.3 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鼓励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医学院校实行战略合作

医师多点执业能加快医师资源的流通, 促进医疗技术的切磋, 缩短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差距和缓解民营医院存在的危机[8]。行政部门应牵头促进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帮扶合作, 允许公立医院医生到民营医院多点执业, 制定权责利分配的指导政策, 建立医责险制度, 有序为民营医院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此外, 鼓励医科院校与规范、有实力的民营医院形成人才战略合作伙伴, 借鉴全科医师“定向培养”经验, 为民营医院提供人才来源, 同时, 民营医院可资助贫困医学生并使其成为后备人才, 赢得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又为自身发展预留了空间[9]。

3.4 落实社会办医配套政策, 以体现医改的初衷

医改初衷是以多元化办医体制满足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解决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自新医改启动以来, 对于民营医院的扶持政策仍处于“面多点少”的状态, 具体职能、实施细则依然短板。在此, 广东省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 理应以身作则, 积极落实各项政策, 在土地、税收、融资、服务定价、学术科研等方面出台专项细则政策, 发挥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以体现医改初衷。

3.5 厘清政策意图, 明确政府、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三者之间的定位

一方面, 应尽快厘清政策意图, 探索最适宜卫生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势的做法及方式, 鼓励引导民营资本举办老年、康复、皮肤病等专科, 以避免民营医院过度同质化经营;另一方面, 变革部分政策叙述, 如将“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 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改为“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导, 营利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以呼应“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表述。此外, 应明确政府、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只充当行业监管者、服务购买者、市场指挥员等角色, 公立医院则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正外部性医疗服务, 而民营医院可提供由政府购买的基本医疗服务, 也可开展高端医疗、专科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

摘要:促进民营医院发展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7年-2013年广东省民营医院的数据, 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医院总数不断增长, 但规模偏小;专科医院为其主流, 但以妇产科医院为主;服务区域有所拓展, 但仍以珠三角大中城市为主;服务量持续增长, 但以增加成本为代价;吸引了一部分人才, 但其结构仍不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整现有政策:打破市场垄断、构建平等医保制度环境、开放医师多点执业、落实社会办医细则等。

关键词:新医改,民营医院,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广东省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院, 2013, 13 (8) :1-5.

[2]邓娅, 邓世雄.新医改形势下民营医院的发展方向[J].现代医院管理, 2011, 9 (1) :9-11.

[3]孔令大, 刘国恩, 李林, 等.新医改为民营医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9 (9) :641-645.

[4]向前, 王前, 邹俐爱, 等.我国民营医院发展趋势及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3, 32 (5) :14-15.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 2011 (8) :10-16.

[6]邓飞.深圳医生多点自由执业搁浅引热议[N].中国经济导报, 2013-09-28 (B06) .

[7]朱莎, 高广颖, 丁欣刚, 等.北京市丰台区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 2011, 15 (1) :33-36.

[8]麦陈耀.开放医生多点执业对民营医院发展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 13 (4) :421-423.

上一篇:飞行棋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下一篇:幼儿园安全事故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