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放映出来的竞争力,是一国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张市场份额并依次获得利润的能力。它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 篇1:

吉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吉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量及所占比重、外贸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吉林省与其他省份外贸竞争力对比。力求为决策者制定吉林省外贸的发展战略和调整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吉林省;外贸竞争力;进出口

一、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量及所占比重分析

2012年,吉林省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45.72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实现出口总值59.83亿美元,增长19.7%;一般贸易完成38.07亿美元,增长23.3%;加工贸易完成13.59亿美元,增长24.2%。实现进口总值185.89亿美元,增长8.9%。一般贸易完成171.38亿美元,增长7.7%;加工贸易完成5.27亿美元,增长4.8%。吉林省2008年至2012年进口额逐年增加,出口额除2009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加,而且同一年份的进口额均高于出口额。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非常低,没有超过0.5%。而且吉林省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2012年較2008年有所下降,从0.33%下降为2012年的0.29%,2009年至2012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二、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够能够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同时也能揭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吉林省与全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2显示了吉林省历年来的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从2008年至2012年,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基本上处于12%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同全国相比,相对于全国最高水平5042%,吉林省外贸依存度极低。吉林省外贸依存度过低显然不能充分发挥其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乏力,其不能享受参与国际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应地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强度有待加强,外贸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差除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和。它反映某国或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上供应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经过计算分别为2008年:-2846%;2009年:-4668%;2010年:-4686%;2011年:-5466%;2012年:-513%。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年均为净进口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甚至2011年竟达到了近-55%。这些数据表明吉林省的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四、吉林省与其他省份外贸竞争力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现吉林省外贸竞争力状况,本文选取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省以及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些省份对外贸易情况的对比,可以揭示各省份间的差异,对促进吉林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012年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具体情况参见表3。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黑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从表3可以看出:从总量来看,吉林省2012年的出口总量只占广东省的104%,两省相差568153亿美元;从地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来看,吉林省低于广东省近2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约为029%;从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来看,吉林省都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吉林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说明吉林省出口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与东三省的其他两省比较可知,吉林省各项指标均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与辽宁省的差距更大一些,其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及这两省。经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外贸竞争力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远低于广东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尽快提升吉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必需的。(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孝瑜.浙江省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裘莉.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作者:于晶波 崔宏伟

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 篇2:

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企业的出口商品屡屡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贸易技术壁垒(TBT)的不公平对待,对广大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国际化经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本文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建立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SWOT模型分析,来剖析研究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竞争力;问题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010

河南,地大物博,劳动力丰富。在对外贸易中,一贯都是依靠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占据上风,但是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产品性能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逐步凸显,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贸易壁垒,对河南省进行技术封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此,本文立足河南省特殊的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对对外贸易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拟通过技术创新,改进河南省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性能,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

1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

11发展速度较快

2014年1~10月,河南省进出口总值为30065亿元人民币,与此前1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87%,较1~9月增速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011亿元,增长101%;进口12054亿元,增长67%;贸易顺差5957亿元,扩大176%。

12加工贸易比重增加

一季度,河南省进出口总值8274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值稳居中部六省第一,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跻身全国十强行列,实现历史性突破。河南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向国内消费者销售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集货模式,另一种是备货模式。集货模式是在网站上直接生成的订单,每个订单对准的是相应的消费者,商品到达保税物流中心后,直接配送给消费者。备货模式是企业有一批货物进来,先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存放,并同时在网上销售,产生订单后,再以个人邮件的方式配送消费者。

13产品比例发生变化

机电产品是进口主体,铁、铅、天然橡胶等资源类产品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出口产品主要是以苹果手机和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而发制品、农产品、轮胎、钢材和鞋类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是传统出口产品的代表。

2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弱势分析

21主体结构不均衡

2013年,河南省有进出口业务记录的企业为4690家,较2012年增加484家。但全省进出口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仅有2家,分别为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富士康)和安钢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而且仅鸿富锦1家的贸易值就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87%。同期,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多达4295家,占进出口企业总数的916%,而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却仅为89%。

同时,全省区域发展不均衡。2013年,郑州市进出口值为4275亿美元,占全省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13%,是其余17个省辖市进出口总额的25倍,是第2位焦作市的189倍,是第18位商丘市的1695倍,全省外贸过度集中于一地的现象突出。

22商品结构过度集中,失衡凸显

随着富士康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所占比重迅速提高。2013年,河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值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与手机产业链相关的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占2013年全省进出口值的五成以上。同期,全省钢铁业、农产品、石化产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进出口值,合计仅占全省外贸进出口值的16%。河南省外贸越来越倚重于机电产品,商品结构明显失衡。

23资金运作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差

河南省虽然地大物博,劳动力众多,但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国家中等水平,这就使得河南省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存在着普遍的欠缺,使得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在正常运营的时期,企业能够顺利实现产品出口,在一旦遇到TBT使得产品滞销的时候,资金就很难运转,使得风险抵御能力普遍较差。

3河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问题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31内部优势(S)

(1)河南省经济后发优势明显。2012年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部分事关河南省长远发展的规划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二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得批准建设并由国家着手编制规划;三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米”字形高铁框架等重大项目相继纳入国家规划;四是郑州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批启动。2012年河南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列第5位,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将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2)富士康入驻带动全省外贸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以来随着富士康企业在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扩展投产规模,河南省外贸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加工贸易形式为主的进出口业务大幅提升,并成为全省最主要的贸易形式,其中电子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带动河南省外贸出口实现了大幅增长。2012年富士康旗下企业对全省的外贸贡献率为1042%,促使河南省外贸进出口稳居中部地区之首。

(3)口岸建设取得快速发展,辐射作用增强。近几年,河南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海关等口岸建设也日趋完善。新郑综保区短短1年时间内顺利封关运作,申报和建设均创造了“河南速度”,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河南省开放性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同时,郑州海关积极支持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积极推进郑州出口加工区B区和洛阳、南阳、新乡综合保税区申请设立,焦作、三门峡、新乡、信阳和鹤壁海关正在筹建中,将陆续开关办海关业务,海关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拓展,为打造中原外贸开放高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4)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充足。河南省人口众多,为河南省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劳动力保障。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不高,这就为企业节约产品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32内部劣势(W)

(1)中小型企业生产分散,抗风险能力弱。2012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全国排名第12位,占全国的比重仅有134%,提升了044个百分点。河南省区域外贸发展不平衡,郑州市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693%,其中802%的份额来自富士康注册于郑州的旗下企业。河南省8个地市进出口下降,排名在11~18位的地市外贸进出口仅占全省的52%。河南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2012年,全省共有4207家企业有实际进出口业务,进出口总值突破10亿美元的企业仅有1家,进出口在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仅38家。其中,仅富士康旗下的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全年进出口总值2825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546%,对河南省的外贸拉动作用明显。全年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2584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14%,大量中小型企业生产分散,抗风险能力弱。随着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国际贸易风险加剧等不利因素,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增大,全省外贸发展后劲不足。

(2)人力资本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低下。由于经济发展的局限,河南省人力资本程度偏低,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这就导致了其经营生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生态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在包装材料和标签设置、技术要求等方面,很容易被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抵制,这就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

33外部机遇(O)

我国国民经济的先抑后扬和增长性恢复,将为外贸进出口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加大了经济政策的预调和微调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需求相继出现触底回升迹象,我国2012年经济呈现出“增长放缓、通胀较低、结构优化”三大特征。截至12月,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已连续3个月走高,全年经济增速达到78%。党的十八大确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大大刺激投资需求,促进城镇交通、水电供应和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预测,若欧元区和美国的情况不再明显恶化,2013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82%左右。

34外部挑战(T)

(1)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2012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元影响力大幅下降,欧盟经济体遭受严重冲击,经济运行质量劣于主流预期,受此影响,欧元区国家消费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2012年9月欧元区和欧盟失业率分别上升13个和09个百分点。随着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全球经济前景恶化,经济运行风险加剧。2012年10月IMF将全球的增长预期由之前的4%调降至33%,通胀预估则由之前的37%调高至4%。

(2)贸易摩擦大量增加,企业成本压力不断上升。2012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先后陷入深度衰退,诸多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国内政治压力增大。为保护国内经济实体,缓解就业压力,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提高进口关税、禁止或限制特定商品进口等贸易保护措施,全球贸易争端数量趋于增加,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之一。

(3)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企业经营风险增大。2012年以来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汇率表现不稳,人民币汇率变动起伏较大,市场升值和贬值预期交替出现,为国内企业进出口前景带来了较多的未知因素。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表现偏软,自7月底开始出现逆转,10月中旬以后升值节奏明显加快,11月对美元的汇率触及1%的波幅上限。在2012年下半年的剧烈波动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升值告终,涨幅为025%。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而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对河南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众多中小型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明显升值,海关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近期人民币欧元汇率升值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

4SWOT分析结论

河南省在对外贸易竞争力中,内部优势和外部挑战比较突出,因而应采用优势—挑战战略(ST战略),也就是指企业应想办法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回避或缓解外部挑战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富士康入驻带动全省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口岸建设取得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产业发展。加之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充足,为河南省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劳动力保障。用这些突出优势来规避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摩擦大量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等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挑战,保证企业资金良好运转,企业产品顺利实现资金价值,从而保证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立足。

5对策建议

依据相关理论,河南省出口型中小企业应该以技术与创新为突破,来寻求竞争力上的突破,具体对策建议为:

(1)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

(2)完善出口的相应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

(3)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改进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

(4)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10,139

[2]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2(5)

[3]胡艺创新对美国经济增长与贸易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2006

作者:闫红珍

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 篇3:

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关系

摘要: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以29.5%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RCA)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测算指标,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随后分析技术引进和模仿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最后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竞争力;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

加入WTO后的四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以29.5%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增长。2005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已高达1.42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贸易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然而,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和知识产权侵权调查,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等,这说明当前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对外贸易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我国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技术创新是我国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一、以RCA指标衡量的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通常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竞争力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贸易分工指数和RCA指标等。由于RCA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该产品的相对优势,因此,本文采用RCA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RCA指标是Balassa在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国家i在a产品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用一定时期内a产品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显示出来,即:

RCAia=(Xia/Xit)/(XutXut

其中,Xia是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wa是全世界a产品的总出口,Xit是国家i所有商品的总出口,Xut是全世界所有商品的总出口。

一般地,若RCA>I,则该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取值越大优势越大;若RCA

从表1可看出,我国处于竞争优势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商品和由外资企业占很大比重的办公室及信息处理设备等商品上,这充分表明了现阶段我国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现实。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产品、专用机械产品和高端电子产品上,我国则处于全面的竞争劣势,这表明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竞争力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并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这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优势,但这类产品的技术性不强,生产的进入门槛低,国家间的替代性也较强,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因而容易遭受各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已连续12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仅2005年外国对我国就发起了51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17.9亿美元,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交往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出口产品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纠纷

我国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低,这使我国出口产品经常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2003年4月,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完成的《200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的调查报告》,首次勾画了我国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2000年我国66%的出口企业、25%的出口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损失金额110亿美元;2002年,上述指标分别增长为71%、39%和170亿美元。1997年至2000年间,因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总值达700亿美元,几乎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

此外,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严重依赖技术转移和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专利技术,这又使我国企业频频遭受外国的知识产权侵权调查。如2002年,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诉我DVD生产厂商侵权,使我国的生产厂商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2003年初,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思科公司起诉我国华为公司,称华为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路由器抄袭了思科公司的软件,这些都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例。

3.加工贸易比重过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

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在缺乏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参与国际竞争,其能够选择的主要方式就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使我国企业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和销售渠道,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只能赚取低廉的加工费。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为690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8.6%,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444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58.3%。这表明我国企业的出口严重依赖国外的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而自身所获的收益较小。

综上,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强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

二、中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方法就是提升我国的技术能力。按照一般的理论,提升一国技术能力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引进能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收益,被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视为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但本文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引进,当本国与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临界值时,仍通过技术引进提升本国技术能力,以提升本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1.技术引进的速度和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完全受制于技术领先国

通过技术引进来提升本国的技术能力,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技术转移的控制权不在本国手中,技术引进的速度和引进技术的先进性都受技术领先国家的制约。技术转移的国际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技术的供给者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和其他利益的目的,在其自身技术创新减速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加速而出现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到一个技术差距临界点时,就会严格控制技术的输出。

2.技术引进不能实现经济和技术上的超越

通过技术引进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缩小技术差距,提升本国经济和技术能力,但在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缩小这种差距就不现实了。即是说,将技术引进作为提升本国技术能力的最主要措施甚至唯一措施,所带来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在经济和技术能力上赶上技术领先国家,而不可能实现超越。日本作为技术引进和模仿的成功典范,已经在经济和技术的追赶上做到了最好,但之后它的经济发展就陷入了瓶颈,不能不说与其技术引进和模仿的政策有关。

3.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天然的矛盾

既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缩小技术差距,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仅仅通过技术引进使技术差距缩小到技术的临界点后,再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赶超呢?因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于过于迷信技术引进所产生的魔力会形成一种惯性和定式,不仅在思路上,而且在开发方式和能力上,都会形成一种只求引进和改造,而没有创新的死胡同中。我们知道,技术引进的吸收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在思维方式和研发能力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这也造成了政策上的差异。如,在国家对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上,强调技术创新者可能会更加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才的投资,而强调技术引进者通常会更加重视对实用性研究的投入。一旦这种思维和方式形成定式和传统,要在短时间内扭转过来是相当困难的。即使能够扭转过来,在研究的能力上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在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进上具有最先进的能力,但日本缺少重大的突破性的技术发明,其把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明显不如美国。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过于强调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在研究方式、整体科研布局、科研经费投入上都是建立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定式,而当经济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之后,技术引进难以为继时,再开始从事创新型的技术研发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4.政治因素也是阻碍技术引进国继续缩小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技术成果的拥有者和输出者,然而美国一直对我国的技术输出持谨慎态度,采用非常严格的出口限制措施,禁止高新技术向我国输出。欧洲是我国技术引进的重要来源地,然而欧洲出于抑制我国制造商品的成本优势,采用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起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欧洲国家会大量的持续向我国输出技术,进一步增强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日本更是一直将我国作为其在亚洲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出于其自身的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因素,日本不可能向我国提供高新技术。

总之,将技术引进作为我国提升技术能力,进而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存在很大的弊端,自主技术创新才是我国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条件。基于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三、中国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世界上通过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案例有很多。如美国,其有效的技术创新促进政策、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高技术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中都具备超强的竞争力,成为超级的国际贸易强国。又如印度,凭借其良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再加上语言上的优势,政府制定了符合其自身条件的技术创新政策,使印度在过去的近10年里,软件出口额增长30多倍,软件业已成为印度增长最快和最重要的出口部门,在软件行业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贸易强国。我国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提升贸易竞争力,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对研发投入,提升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

现代技术创新不再是偶然的发明和发现,而是在保证高投入条件下有意识的、系统的工作,寄希望于低投入产生先进创新成果的小概率事件既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美国作为世界贸易强国,其对研发的投入规模是非常大的。2004年美国研发费用总额高达3120.6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66%,而2005年我国研发费用总额仅为236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约为1.30%。无论从绝对数看,还是从相对数看,我国与美国在创新投入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与美国在技术水平上有着巨大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可以更好地克服创新过程中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2002年美国非制造业公司研发费用占净销售额的比重为4.1%,其中软件业、科学研发服务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和相关服务三个行业,分别高达21.4%、17.6%和14.3%,制造业公司研发费用占净销售额的比重为3.2%,其中比较高的是化工、测控和科学仪器及机械三个产业分别为5.9%、5.4%和4.3%,而这几个行业既是美国技术创新成果最丰硕,又是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我国要提升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就必须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

3.健全和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国已开始建立一整套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在法律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财税政策上,积极营造刺激创新的环境,充分重视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政策上,要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鼓励外商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来华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采购上,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4.加强国民教育,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为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是拥有悠久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现阶段,要进一步弘扬我国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部分,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多渠道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从而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积极吸纳海外高层次人才。

责任编校:周全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胡 艺 吴 宏

上一篇:原材料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孙子兵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