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孙子兵法》是指导战争的,战争是你死我“修道保法”分两个层面:一是修道。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孙子兵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子兵法》论文 篇1:

临沂汉简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两部《孙子兵法》的流传

《孙子兵法》也称《吴孙子》,是中国迄今流传下来的时间最早、内容最完整、影响最深远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该书的作者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今山东惠民一带),为逃避齐国的战祸,辗转到南方的吴国,因为熟知兵法,吴国大将伍子胥将孙武推荐给吴王,于是孙武向吴王献上自己的兵法,并做了吴国的将军。此后孙武帮助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由此,《孙子兵法》流传于世。由于其经历主要在吴国,故人称“吴孙子”。可见《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两汉时期官方曾经三次组织人员整理各家兵书,《史记》、《汉书》均提到了《孙子兵法》,东汉末,曹操认为当时流行的《孙子兵法》过于“烦富”,且没有抓住“兵书”的主旨,因此曹操专门为此书做了注解,名为《孙子略解》。南北朝至唐,为《孙子兵法》注解者渐多。北宋时期,由于边塞军事吃紧,朝廷特别重视“兵书”,于是组织人力编纂了《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列“武经”之首,第一次被当作官办教材进行讲授。而且自宋代始兴起了《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一些文人将以前历代(东汉末至北宋)名家注解的“孙子兵法”收集起来,合称《十一家注孙子》。《武经七书》和《十一家注孙子》是后世《孙子兵法》传本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孙子兵法》的研究仍热度不减。

《孙子兵法》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唐代,由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传至日本;18世纪又由传教士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据说拿破仑经常词读《孙子兵法》,20世纪初期,《孙子兵法》被翻译成英文,开始在西方国家流传,并被各院校当作必读的军事教材:到20世纪80年代,《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出现全球性“孙子热”。不过,现代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已不局限于战争和军事及政治的方面,而上升到经济管理、人事关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孙膑兵法》也称作《孙子兵法》、《齐孙子》,作者为孙膑本人及其弟子。孙膑出生地在今山东鄄城、阳谷一带,是孙武的后世子孙,晚孙武百余年。“孙子膑脚”和“马陵之战”是了解孙膑最好的两件事例。孙膑原与魏国将军的庞涓同师学艺,但庞涓妒才,自觉不如孙膑,于是将孙膑骗到魏国后软禁起来,并施以膑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故此后人又以“孙膑”呼之,真名倒忽略了。后来孙膑被一位来魏国的齐国使者偷偷运到齐国,推荐给齐国的大将田忌,并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史记》记载,在围魏救赵战略中,齐宣王采用孙膑的计谍,最后孙膑以“减灶诱敌”的计略,在马陵大败魏军,击杀魏将庞涓,俘虏魏国太子申。马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以谋略取胜的战例,此战也使孙膑举成名,名留青史。现在据学者考证及新出土的《孙子兵法》记载,擒庞涓实为桂陵之战。由于其经历主要在齐国,故人称“齐孙子”。虽然早期文献还见有孙膑其人其事的记载,但《汉书》以后,就几乎失载了。人们推测《孙膑兵法》大约在东汉后期失传,已失传近1800年。

临沂两部汉简本《孙子兵法》的问世

汉简本《孙子兵法》源于一次不经意的发现。

1972年4月10日上午,“临沂文物组”工作人员接到群众报告,说在临沂地区卫生局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基建工地位于临沂市南部的一座名为银雀山的山岗上,这里原是一处汉代墓地。于是有关工作人员连忙赶到,并和工地负责人协商有关发掘事宜。4月14日,“临沂文物组”工作人员正式清理先前已被建筑工地挖开的一座墓葬,4月17日清理完毕。这是一座岩墓,墓坑直接在岩石上开凿而成,长314、宽226厘米,墓坑内有木质棺椁,木椁长264、宽176厘米;木棺在木椁内西侧,棺内放置人体尸骨,已腐朽,另放置少量的漆木器、铜镜等随葬品:木椁东侧为器物箱,放置大量的陶器、漆木器、钱币等随葬品。两部《孙子兵法》竹简就放置在器物间隙之中。4月14日下午,是这次发现值得铭记的日子。杨殿旭、刘心健等先生的名字同样值得铭记在册,他们来自临沂文物组,是他们首先发现竹简。据后来回忆,杨殿旭在墓葬中清理器物时,看到一根竹片从水中漂浮上来,很不经意地漂洗了一下竹片上的泥浆(清理墓葬时,墓坑内有积水),并说“你们看,这上面有字”,并把竹片递给了墓坑上面的人。刘心健先生在现场,经仔细辨认后,确认竹片上写的是“齐桓公问管子日”几个字,当时就兴奋起来,大呼:这是古代的“竹简”!在发明纸张之前,古人把书籍文字写在制作好的“竹片”或“木片”上,分别称为“竹简”和“木牍”,也就是说,“竹简”就是古代的“文书”。因此,文物工作人员当即要求施工人员停工,并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上报临沂地区和山东省上级部门。山东省文物部门随即派遣山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前来发掘指导。该墓被编号为“伍沂银雀山一号汉墓”,不久在号汉墓的西侧又发现二号汉墓,也出土一批竹简。事后经初步整理统计,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大部分为“兵书”,二号汉墓出土竹简32枚,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

临沂汉简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发掘出土后经过了保护处理,至今一直保存在山东博物馆。2011年,此批竹简被评选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两部竹简本《孙子兵法》的意义

汉代以前的正史文献虽然多次提及孙武、孙膑及其兵法,但均极简略而零碎。最早记载孙武、孙膑的文献有《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可见战国、秦代之时两位孙子的“兵法”均为世人所熟知。两汉时期的《史记》、《汉书》也均有所记,《汉书》“兵书略”中将《吴孙子》排在第一位,《齐孙子》排在第二位,并明言《吴孙子》有八十二篇,《齐孙子》有八十九篇,可见两位孙子确实均有“兵书”流传于世。但不知什么原因,战国重要文献《左传》中没有此二人的记载,并且汉代以后的文献也不见“齐孙子”的记载。由此,引发了一场聚讼千年的悬案。从汉代至唐代,人们对《孙子兵法》的作者一直没有人提出异议,但宋代以后,开始有人对这两部兵书及其作者产生诸多疑问,大致有以下几种论断:其一,支持《史记》中的记载,认为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并分别著有“兵法”流传于世;其二,认为历史上并无孙武其人,只不过是一位战国时期“山林处士”所作的“兵法”而已,以其为吴王所用乃是夸大之词,其三,不否认历史上有孙武这个人,但《孙子兵法》不是孙武自己编著的,而为后世之人伪托“孙武”之名而作的:其四,《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膑,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武”是其名,“膑”是绰号。其五,历史上有孙武和孙膑这两个人,但现存的《孙子兵法》作者是孙膑;其六,认为《孙子兵法》是三国的曹操所著,“兵法”中提到的“孙子”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直到1972年临沂银雀山竹简出土之前,各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近代甚至还有外国学者也参与其中。临沂汉简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同时问世,使得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历史大讨论一下子戛然而止,历史原貌不辨自明。临沂汉简的出土,向世人昭示,孙武和孙膑不但是历史上真实的两位人物,而且分别有“兵书”流传于世,同时也证明了《史记》、《汉书》等早期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临沂出土的两部竹简本“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吴《孙子兵法》现存200余枚竹简,记2300余字,对照宋代版本的《孙子兵法》,竹简本“兵法”所保存内容约全书三分之一强。尽管是残书,竹简本仍然与宋代版本有100多处不同点,有的不同点无关紧要,但有的不同点表达的意思决然相反,甚至竹简本还保留了少量的佚文,十分值得研究。竹简本《孙膑兵法》使得该兵书失而复得,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作者:陈辉

《孙子兵法》论文 篇2:

对《孙子兵法》与《战争论》中政治对战争影响的认识比较

【摘要】《孙子兵法》和《战争论》被称为中西方兵学“双璧”,其作者孙子和克劳塞维茨被尊称为中西方兵家“双圣”,分别代表着中西方古典兵学的最高水平。这两部巨著都谈到了政治对战争的影响,本文即通过对二者关于政治对战争影响的认识进行比较研究,为我们今后研究、认识、指导战争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孙子兵法;战争论;政治;战争;比较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战争环境和不同文化土壤下产生的两部经久不衰的军事理论名著。2500多年前,作为东方兵圣的孙武,透过对冷兵器时代战争规律的敏锐观察,以独特的视角思维从用兵之道、追求全胜思想、以情带兵、重间用间等,写下了《孙子兵法》这篇历史光辉巨作。而作为19世纪有西方兵圣之称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则根据从古代到拿破仑战争的历史经验,以及自己亲历战争的体会,写下了《战争论》这部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奠基之作。作为不同军事理论体系的代表作,《孙子兵法》与《战争论》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中西方两位兵圣孙子和克劳塞维茨都也各自在自己军事著作中进行了阐述,两人对政治对战争的影响认识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孙子和克劳塞维茨对战争对政治影响的认识异同竟究表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将从多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说明两者在认识政治对战争影响方面的异同,为今后研究与认识、指导战争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孙子和克劳塞维茨都把政治作为影响战争进程的首位因素,认为政治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元素

所谓的政治就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极大的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在《孙子兵法》里孙子把政治讲成是“道”,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治,讲的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孙子把政治作为影响战争胜负五个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来论述,并把它位于影响战争进程几个因素之首。而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争战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指出政治决定战争、产生战争、操纵战争,并贯穿于战争始终。同时战争也会反作用于政治。如果政治向战争提出违背其性质的要求,那么一切作战计划和企图都会招致失败。在分析政治对战争的影响时候,孙子始终把所谓的政治“道”贯穿全文,上至全局的安军固国思想,下到将帅带兵之道,把战争中含道(政治)的多少,而决定作战应采取伐谋、伐交、还是伐攻等,从而影响战争的进程。而克劳塞维茨从唯物辩证法入手,文中多次从事物的绝对性谈到相对性,反复阐明为什么战争不能走向绝对战争,归根结底政治是战争的幕后操纵手,影响战争的进程,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战争。

二、孙子和克劳塞维茨都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的继续”,政治的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方式

“战争无非是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个观点,虽然克劳塞维茨率先提出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成为经久不灭的话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而已。“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一切战争都可看作是政治行为。”这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无非通过另一手段的继续”意思的表述,政治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方式。然而在具有几千年的《孙子兵法》经典著作里,对战争无非是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方式,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谋攻》篇里经典名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说的是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战争的最终取胜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阐明了开明的政治主张、能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会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中西方两部具有较高成就的兵书,中西方两位兵圣在对政治对战争影响的认识时,也表现出两者在这一认识上截然的不同:

一、孙子和克劳塞维茨对政治影响战争程度认识不一致,前者把政治因素看作战争胜负决定因素,后者把政治看作战争胜负的从属因素

《孙子兵法》中孙子把政治看作战争胜负决定因素,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可以说把“道”(政治)看作举足轻重的地位,老百姓的政治意愿与帝王的意愿是否一致决定国家的安危和战争的民心士气。接着又把“道”(政治)列为五事之首,以及后续篇章里提到“修到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不言而喻指明了平时注重加强政治建设方面对战争胜负均有决定性作用。而克劳塞塞维茨在看待政治对战争影响的认识上,把政治作为战争的从属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认为战争只不过是政治手段表现形式,当政治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才开始了战争。甚至克劳塞维茨在文中提到“在战争中,任何源于慈悲的错误思想都是有害的。在提到民众战争时,克劳塞茨也把民众战争,即使具有较强政治因素的民众战争,也只是作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辅助作战手段,没有把民众战争提高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来认识,把民众进行战争中所包含的政治因素也只是作为影响战争的一个从属因素,没有看到像毛泽东所说的战争的伟力在于民众之间。

二、孙子和克劳塞维茨对政治决定战争性质认识不一致,前者通过政治来判断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而后者几乎没有涉及到

在《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中,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两者都提到了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始终,但两者考虑的角度不同。在《孙子兵法》中,孙子通篇几乎考虑的是对待战争要慎战、备战、重战,考虑较多是以谋取胜,几乎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认为作战既要符合本国的利益,又要不使敌国生灵涂炭,所以在其作战方式上,考虑的是伐谋、伐交等智慧的运用,最终的结果都要是安国全军(注:安定国家,保全军队),双方百姓都能够正常生活。虽然古代多数战争是为帝王之战,但孙子始终把政治贯穿战争始终,阐明了敌对双方都不要随随便便对一个国家开战,对战争的性质,战争正义性还是非正义性均有个清醒的认识,认为战争要考虑战争的正义性,才会得到民众支持,否则的话只会给国家、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克劳塞维茨在认识政治决定战争性质的过程中,可以说几乎没有提到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虽然他也把政治作为影响战争的结局因素来考虑,但只是认为政治影响战争的局部,考虑最多的是政治对战争的胜负的影响,而没有通过对政治的考察去认识一下战争背后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而考虑最多的是通过政治怎样去为统治阶段服务。观其《战争论》著作,几乎没有提及到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德勤石宝江,细品《孙子》,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6(1)

[2]邱崇丙,《孙子兵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7(1)

[3]薛国安,《孙子兵法》与《战争论》比较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1(1)

[4]夏征难,解读《战争论》,解放军出版社,2003,1(1)

[5]夏征南,《西方战争理论经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6(1)

作者:罗剑 马春华 陈良武

《孙子兵法》论文 篇3:

当《孙子兵法》碰上《蓝海战略》

与其说《蓝海战略》是对《孙子兵法》理论精髓的继承和抄袭,不如说是对其的批判和扬弃。

《蓝海战略》提倡企业跳出以价格战主导的血腥“红海”,致力于开拓没有直接竞争的“蓝海”。《孙子兵法》把“不战而胜”视作战争的最高境界,在这个层面上,两者有惊人的相似性。《蓝海战略》表达了人们对价格竞争的厌倦,迎合了人们对非竞争市场领域的渴望。流传2500年的“不战而胜”思想却与这种“普遍渴望”失之交臂,着实让《孙子兵法》推崇者们震怒、愤慨,甚至惊呼“《蓝海战略》抄袭了《孙子兵法》的精神要义”。

真的是这样吗?

把《孙子兵法》的要义运用到战略决策、企业管理和营销策略中的案例比比皆是,《孙子兵法》被推为中国式管理和竞争思想的源泉。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将“不战而胜”的兵法精髓应用到软银投资的战略并购中;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并因此享誉“经营之神”。 “汽车大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老板罗杰·史密斯明确表示:“我成功的法宝是《孙子兵法》。”殊不知,正是这些世界商业领袖对《孙子兵法》的推崇,造成了当今市场竞争的“红海”。

在战略思想上,“不战而胜”出发点是“零和”,而非“多赢”。《孙子兵法》提倡:“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无论是“百战百胜”还是“屈人之兵”,其结果只有一个:消灭对手,让对手臣服。“以正合,以奇胜”的出奇制胜思想,同样把打败对手放在了首位,而无视竞争对手之间的和谐。

在战术原则上,“不战而胜”推行的是诡诈、伪装和攻其不备。“兵者,诡道也”,即战争就是要采用诡诈的计谋而制胜。从这一原则出发,竞争者应该游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不远,远而示之不近”,最终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在营销策略上,则强调机会主义,寄希望于对手的失误。《孙子兵法》倡导:“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机会主义思想,更是强调将更多的资源应用到夯实自己,把致胜的希望寄托在对方的疏忽和失误上。

综观《孙子兵法》,其核心是强调竞争对手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而不顾及利益共同体和和谐环境的营造。这是战争与商业竞争的差别所在,战争只能是竞争的极端形式。把极端形式的战略要义灌输到普通商业竞争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客户的欺诈、对市场的涸泽而渔,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情报间谍、不正当竞争等。眼光盯着竞争对手而非客户,必然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蓝海战略》看到了这一点。通过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个战略行动的研究,《蓝海战略》提出: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只盯对手竞争,而应致力于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难看出,《蓝海战略》是以“价值创新”为指导思想的企业战略,而非《孙子兵法》的“零和战略”。所以,与其说《蓝海战略》是对《孙子兵法》理论精髓的继承和抄袭,不如说是对其的批判和扬弃。

作者:张建设

上一篇:对外贸易竞争力论文下一篇:职业教育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