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对项目管理进行不断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论文 篇1:

企业管理中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针对项目管理领域当中系统管理理论及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对策,希望可以在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往几年当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起来,因此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假如想要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使用传统型管理模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让企业脱颖而出,因此应当将企业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找寻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管理方法,系统管理理论是一种有效性较强的管理方法,企业如果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及方法,就可以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

过程型激励理论,这种激励理论是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行为变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当成研究对象,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的积极性和自身报酬多少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报酬获得过程中的公平向,也会对人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除去会关系自身获得的报酬之外,针对付出相同劳动的其他人也比较感兴趣,会将自身得到的报酬和他人进行相互比较。因此企业管理者使用激励理论的过程中,应当将激励过程的公平性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才可以让激励理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激励理论形成较为深入认识的背景下,才可以正确的应用激励理论,将员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以便于可以让员工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为企业创造出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应用系统管理模式的原因

系统管理理论将既定的系统当成研究对象,并将需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当成一个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整体,从而使用系统理论及方法,得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时间花费少的效果,系统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是将两个以上的要素依据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系统当中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动态的相互作用,任意一种要素发生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各个要素造成一定影响,甚至有可能让整个系统发生变化。一定需要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当成是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将各个分散的专业管理当成是子系统,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站在生产经营运动学的角度上,针对人力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开展系统的研究分析,将系统理论、信息理论以及控制理论作为引导精神,科学合理的组织销售、技术以及人力等管理系统,以便于可以让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种类型的要素最优化的组合在一起,并使用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市场当中夺取到一席之地。

系统管理是将系统论的思想作为基础,综合使用控制论、信息论以及系统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是将各个要素集合在一个运动流程中,具备连续性以及均衡性,假如将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当成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销售、技术以及人力等领域中的专业管理就是各个子系统,虽然管理职能是各不相同的,却可以在相互之间密切配合以及相互监督的情况下,构成一个完整性较强的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构建系统管理机制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是由下文中所说的几个子系统构成的,研究开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及生活服务子系统以及管理子系统。这不仅需要将市场当中的实际要求作为依据,也应当明确的将各个子系统的职能划分出来,逐步构建拥有特定职能和较强对接性的子系统,构建出来一个完整架构的系统管理机制。

(二)优化调整系统管理机制

人力流管理,从本质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现代企业管理也就是对人进行管理,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除去逐步引进人才,将人才稳定下来,并对人才施行激励措施之外,也应当使用一些培训管理措施,争取可以在企业当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态势,提高企业内部的造血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让企业人才质量得到保证。

物流管理,在产品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开展成本设置工作,使用设计承包模式,从本质的角度上让物资消耗得到有效地控制,在物资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在物资采购领域当中使用严格的控制措施,除此之外,也应当将库房管理工作妥善完成;在工序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编制出来较为严格的工艺要求,以便于可以将浪费问题得到有效地控制;在制品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在包装、保护以及运输等领域当中,需要编制有效性较强的管理规定,科学合理的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开展材料投放工作,制品领域当中的资金占用数量应当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成品管理领域当中,需要在出库以及入库等环节当中编制出来适应性较强的管理机制,在对交货及时性做出保证的同时,应当让产品库存数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三)信息流管理

信息系统是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当中的核心内容,信息流的畅通性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因此,信息反馈、决策以及关键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以便于对信息收集结果的正式性、通用性以及系统性做出保证,逐步构建出来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反馈机制。而构建出各种职能类型的信息管理程序,依据其在企业经营的权重比例、决策权限开展等级划分工作,并编制出来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法,以便于可以对信息流的畅通性做出保证,最终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促进性作用。

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逐步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企业管理者如果可以构建出来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那么就可以将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的调动出来。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付出努力的基础上,除去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之外,自然需要在物质及精神层面上得到科学合理的回报,才可以让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员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价值感和认同感。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可以让员工将所有精力放置在日常工作当中,也可以让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都幅度提升,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自然可以得到保证。在企业管理者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让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将员工的才能作为依据,将其安排在适应性较强的岗位上,以便于可以让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融合

人类生存过程中提出的基础性需求就是物质,所以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让员工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物质激励实际上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激励模式,比方说企业目前普遍使用到的绩效工资、绩效奖金等模式,都可以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与之相对应,精神激励是让员工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比方说,充分肯定给员工的成绩,在公司的宣传栏当中通报表扬,也可以在员工大会上对员工进行鼓励。

(三)多角度应用激励机制

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激励理论实际是一种层次多样化的动态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激励机制,应当将企业环境以及员工本身的变化作为依据,来进行优化调整。在各项激励制度编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员工需求的层次性以及变化,而后再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编制出来针对性比较强的激励机制。企业管理者应当对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需求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才可以对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做出保证,以便于可以将员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员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创造出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义勇,段云龙.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3):302-307.

[2]杨波. 基于TRIZ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08):93-100.

[3]林海芬,苏敬勤.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2):110-119.

[4]谢洪明,任艳艳,陈盈,程聰,程宣梅. 网络互惠程度与企业管理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学习能力和成员集聚度的视角[J]. 科研管理,2014,35(01):90-97.

[5]周琼婕. 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J]. 中国投资,2013,(S1):211.

作者:张云峰

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论文 篇2:

浅论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

【摘 要】近年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对项目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基于此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优化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项目管理不仅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项目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必须重视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借此本文就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进行浅谈。

1 加强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地将相关人员、工作方式以及系统等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在预期的时间内以及预算目标的约束下,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特殊运作方式决定了项目管理存在的必要性。可以说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的一种指导方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征,当项目管理制定以后,工程项目后续阶段的所有工作均需按照预定的管理规划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相应地确保了工程质量。

1.2 有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组织协调以及信息管理等等。从项目管理涵盖的内容不难看出,其对项目的目标及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也对生产时间、过程及资源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必要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项目管理不仅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也为改善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提升企业效益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建筑市场更是如此,业主对工程项目工期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建筑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等,都给企业项目管理的实施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不断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进行优化,以此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 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为了使项目管理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筑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 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建筑企业在建立项目管理时,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为主。为了能够协调、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施工现场各项生产活动在实施时必须按照统一的管理模式运行,这样能够有效地克服主观随意性,进而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使现场作业的秩序更加规范化。

2.2 科学化、合理化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均应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这样可以彰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设备,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施工工艺,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同时还应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作业环境,以此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3 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所以项目管理必须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创造精品工程的同时,应尽量降低工程成本。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分清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做到该节约的绝不浪费,该使用的绝不节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 优化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的具体途径

项目管理具体是指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方法、技能以及各种专业知识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有效地应用到项目当中,以此来确保在有限资源限定的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或是超出预期目标的管理方式。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工程项目,这也是每一个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源,换个角度去思考,建筑企业只有认真完成工程项目,才能使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优化企业项目管理对建筑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的普遍特点之一就是工程参与方较多,其中包括业主方、监理方、设计单位以及多家施工单位等等,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的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在工程现场经常都是多家施工单位共同作业或是交叉作业,从而使得项目管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监督检查工作也不可能滴水不漏。所以,必须从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素质上着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工程现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落实到位。

3.2 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及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成本管理,为此,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运行机制及责任体系,并始终坚持低成本、高效益、高质量的理念进行项目建设。建筑企业应完善成本核算制度,这是控制工程成本的一个主要手段。在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时,应遵循项目以成本为中心、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企业与项目之间的责权利进行划分。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处理好项目成本与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实现最佳结合,以此来发挥成本管理的最大作用,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3.3 强化风险控制

通常情况下,可将项目管理所要面临的风险划分为四类,即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人才风险和产品风险。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些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控制。可以通过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强化风险管理,同时还应了解并掌握当前建筑市场的最新动态,并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对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防范风险于未然。

3.4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应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并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防止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只有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使整个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 结论:

总而言之,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并且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但其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却是其它管理手段无法比拟的。现阶段,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绝对不能忽视项目管理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对项目管理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始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磊.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问题的思考[A].010(南昌)中西部第三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10).

[2]黄理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3]李育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体会与探索[J].广东建材.2008(2).

[4]李菲.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实施与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0).

[5]程建安.现代国有建筑企业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作者:赖潮亮

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论文 篇3:

浅谈中国小微企业应用ERP软件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中国小微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了谋求更快更好发展,经常寻求ERP软件的协助和支持。本文就中国小微企业在应用ERP软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为企业未来更好发展做出参考。

关键词:小微企业 ERP软件 企业管理 项目管理

ERP意为“企业资源计划”,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即,通过标准化流程与规范,将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资金、物料、人力、信息、设施、时间等——整合起来,应用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准确数据,使得企业统一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ERP不仅仅是一种企业资源统筹的理念,计算机软件已经将其成功实现,成为一类成熟的企业管理软件。

ERP软件在中国的应用始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引进了一套MRPⅡ软件,这使得ERP系统在中国得以推广与应用。在ERP进入中国的这近四十年来,有些企业视其为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也有企业因其为企业带来的种种问题而对其深恶痛绝。然而,不论是褒是贬,中国应用ERP软件的企业在逐渐增多。这其中不仅包括如沈阳第一机床厂、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大型国有或股份制企业,也包括各类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可以说,ERP管理了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包括很多小微企业。

一、ERP软件在中国小微企业应用现状

(一)ERP主要应用模块

一个成熟企业所包含的所有模块都是ERP系统所涉及的应用模块。这其中包括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主要业务模块,也包括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辅助部门的业务模块。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ERP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二)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的。而我国企业的大群体中,有一部分企业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小微企业”。

在2017年9月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主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至此时指出:“从国际上看,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不仅仅是国内,国際上对小微企业都有着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小微企业非常重要,但也非常脆弱,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弱势,需要国家政策予以特殊支持。如,德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心脏”,是“增长和就业的发动机”。瑞士把中小企业誉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脊梁”。(引自中国青年网2017年9月2日“国家工商总局张茅: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已成国际普遍趋势”一文。)

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小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仅包括外部环境,如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的业务挤压,也包括企业内部的问题,如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发展没有明确认知,对市场预测不准确,融资困难,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够高等。这些问题使得小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尽管国家已经提出一系列帮扶政策,但是基于企业基数大、行业分散等各方面局限,如何自救才应该是企业管理者考虑的问题。

(三)ERP软件在中国小微企业应用现状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小微企业管理者开始寻求解决方案。首当其冲的就是引入更高效的工具来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即安装ERP软件。如前文所言,ERP软件包含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模块,而小微企业对于其中的某些步骤可以进行省略或简化,如一些企业并没有生产步骤,所以很多简化的或有针对性的ERP软件应运而生。速达、智商、金蝶等财务软件,就是财务模块的企业管理化应用。这些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模块的功能性软件受到了小微企业管理者的一致推崇。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问题,总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石。下面就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小微企业应用ERP软件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不重视

正如在地处广东的居民家中安装可制暖的空调一般。在冬季只能持续一两个月的广东,制暖空调带来的作用看似微乎其微。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待ERP软件的态度,正如广东人民对待制暖空调。他们知道,ERP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因为企业自身规模所限,或者对ERP软件的错误认知,他们并不能正视ERP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用。试想,尽管广东地处祖国南部,但是冬天的时候室内的潮湿和阴冷并不亚于北方。这种时候,一台可以制暖的空调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而只考虑到全年的平均气温,并不能让用户正确判断这次投资是否值得。

很多企业管理者引入ERP软件是从众和猎奇的心理。但是当得知买入软件只是开始,之后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来建立完整体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维护和定时更新,他们便退缩了。宁愿现在少进行100元的时间、人工投入,也不愿在将来获得可能因系统化而带来的100万元的回报。这种行为看似不合逻辑,但目前大部分的小微企业管理者都会如此选择。

(二)责任分配混乱

有些企业顺应市场潮流,买入并安装了ERP软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财务、采购、库存模块是企业管理者的首选。然而,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大致的布置之后,便放松了对系统的监管。因小微企业人数较少,很多员工身兼数职,很容易出现责任分配不到人或者责任重叠的混乱情况。例如,甲员工以为,录入今天的采购单是乙员工的职责,而乙员工偏偏认为是甲的责任。最终结果便是这一天的采购单并没有录入进系统。责任分配混乱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管理者对ERP软件的认识不足,没有直接责任到人。可行的解决方案会在下一章列出。

(三)直接引入标准化流程,缺少客制化设计

所有的ERP软件都是依据标准的企业管理流程设计的。为了满足市面上大多数企业的规范,每一个出厂的ERP软件流程都是简单的,基础的,并且有着很大的配置空间的。ERP软件开发商希望,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ERP软件之后,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配置或自开发出适应自己企业的软件。

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领会ERP软件开发商的良苦用心。他们并没有对自身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不了解企业的特殊需求,使得在引入ERP软件时,不能为实施商提供有效的配置需求。实施商因此只能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配置,而这些需要进行客制化设计的部分就被遗失了。最后很有可能导致软件应用不顺畅,或者根本无法应用等问题。轻则该软件使用率大幅下降,重则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未正确应用ERP软件而使得企业破产或重组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起来。

(四)数据不准确或更新不及时

即便企业管理者重视ERP软件的使用,缺少即时更新和准确录入,ERP软件依旧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在软件使用初期,需要将企业原有数据以人工的方式导入到系统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员水平差异、企业原先的账务可能存在的问题、数据量过大等等原因,很难保证初始数据的百分百准确。不仅如此,因为员工对ERP软件语言的不熟悉,即便是在安装顾问的帮助下,企业员工也不一定会为安装顾问提供准确的数据。这可能导致数据的错误或冗余,而这些是非专业人士无法解决的。

在软件使用過程中,因为责任分配不当、企业特殊业务流程、系统自身问题等,也可能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的现象。这对于软件的准确性也有着致命性的影响。

三、解决ERP应用问题的方法

(一)引起负责人重视,从上至下改变企业对ERP软件的态度

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指路明灯,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标。尤其是小微企业,老板与员工直接面对面,管理者的情绪和态度很容易对员工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企业管理者对ERP软件持漠视或怀疑态度,即便企业引入了ERP软件,员工也会同样选择不将其当成重要的事。

ERP软件供应商应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详尽培训课程,用数据化、图表化详细讲解ERP对企业的影响,使企业管理者对ERP软件及其对企业的优势和缺陷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软件供应商应对企业进行细致的市场评估,并与企业管理者协商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绘制蓝图,建立日报周报等汇报形式,在项目实施进程中与企业及时沟通改进,使得软件最大限度地贴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某项目蓝图示例,如图2-1。

(二)建立企业内部专业ERP软件管理部门,对软件实施监督管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便是只有几十人的小微企业,也会设立市场部、财务部、仓库、售后部门等等。同样,在引入ERP软件之后,也可以设立ERP软件管理部门,对软件自身性能进行监控,同时对其他部门的员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有些企业管理者会质疑,设立这样的部门是否是资源浪费的行为。但正如无论飞机晚点多长时间,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一样,只有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正常,才能使企业的飞行更加稳妥,更加迅猛。

(三)与软件供应商做好详细沟通,明确企业目前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正规的ERP软件供应商不仅仅售卖产品,也提供安装调试的服务。在这些服务中,软件实施顾问会与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中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道,详细分析企业的现状,市场需求,面临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等等。之后依据这些详尽的调查,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总体实施计划,详细的月、周、日计划等。图2-2所示为蜀汉集团K/3 Cloud系统总体实施计划示例。图2-3所示为某项目内部实施日报示例。

(四)建立明确的软件使用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运行准则,也是每个员工必须遵从的原则。将软件的使用正式化、程式化,让员工从根本上重视起来,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推广方法。

成立对应的监管部门,依据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不仅可以将企业管理者从中解放出来,也会让员工更有责任感。如果企业管理者觉得单独设立一个部门太浪费资源,也可以委派各个部门中的某个人形成监管小组,负责监管自己部门内部的系统问题。这样可以避免监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引起的问题,更加高效地完成系统产生的问题,及时更新数据,发挥系统的最大作用,提升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总结

本文针对小微企业在引入ERP软件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当然,小微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以及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态度,都会影响其发展。ERP软件只是辅助的工具,不是救命的良药。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是企业发展切实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周玉清,刘伯莹,周强.《ERP原理与应用教程》.

[2]宋晓梧.《未来十年的改革》.

[3]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

[4]石伟辉.浅谈ERP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2年.

(作者任职于沈阳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作者:于泽楠

上一篇: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险论文下一篇:市场部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