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对中职学生厌学原因的分析,就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来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论文 篇1: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 要 当前在小学校园里,厌学逃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农村小学出现此类现象更有其特殊的原因,本文结合农村小学出现的厌学逃学现象,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小学生厌学逃学问题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厌学逃学;对策

目前,在西部不少农村小学不断出现在校小学生厌学现象,甚至逃学事件。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逃学则是厌学心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逃离学校生活环境的行为。学生逃学,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逃学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此类现象呢?

一、学生厌学逃学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现在的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所以父母把他们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对孩子视如珍宝,百依百顺,这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刁蛮任性的性格,稍有不满就对父母发脾气,而父母也只是一味迁就。我们学校四年级有一个同学经常逃学,而他的父母却替他撒谎,说他生病了,家长对孩子溺爱如此,孩子更是肆无忌惮,逃学成瘾。

(2)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让家长觉得读太多书没什么用,上完大学照样没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早成家。家长的这种“读书无用论”导致学生不关心个人前途,没有远大的理想,也就没有了向上的动力,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情绪。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出息。这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有的孩子喜欢学习,也非常努力,但不是每一次都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父母的百般挑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关心的只是分数,而不是自己,从而感觉苦闷和焦虑,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

2.学校方面的因素

(1)片面的评价观。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唯一标准是教学成绩的高低,因此学校背上沉重的包袱,学生的包袱就更重。学校对班级、对老师的唯一评价标准是看所教科目的成绩在全乡、全镇、甚至全县的排名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是看分数的高低或在班上的排名情况。老师对学生的苛刻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老师急切的心头使得老师口无遮拦,一些过激的话语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他们的自卑心理、负疚心理就越来越强,学习成绩不但上不去,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体美等副科形同虚设。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欠缺,音、体、美等科目由语、数、英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在副科的课堂上写语、数、英的作业或练习。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得不到承认和发挥,长期的压抑使他们脆弱的心理难以承受。长期如此,小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和逃学事件。

(3)作业负担过重。有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视同仁”,不分层次。同样的作业,优秀生会很快写完,然后到教室外玩耍。而一些写字较慢、学习较差的学生却很费劲,他们会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埋头写作业却总也写不完,自己那么辛苦,成绩却很差,而那些在教室外玩耍的同学成绩却很好,这样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认为自己笨,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在学习上丧失信心,从而厌恶学习,逃避学习。

(4)校园活动单调。现在各地对校园安全抓的都比较严,学校也害怕外出活动出现意外自己承担责任,索性就把一些春游、九九登高等校外活动都取消了。校园生活的单调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无心恋校,进而逃学。

3.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中缺乏文化氛围。学生经常见到的活动多为喝酒、打麻将、聊天、玩台球等,很少见到有文化气息的活动。

(2)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茫,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逃学。

二、解决小学生厌学逃学问题的对策

(1)家长要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家长每天要多过问、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外打工不能亲自照顾孩子的家长,应该经常打电话回家,跟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孩子,给他们学习的动力。

(2)家长对孩子要严慈并重。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对其要求百依百顺,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也绝不能让孩子屡屡受挫,不能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就非打即骂,打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督促,多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严慈并重,宽严有度。

(3)家长要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也应该多创造机会加强家校合作,促成教育合力,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4)老师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要恰当,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教师要多抽出时间与学生谈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时,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与沟通,而不能采取不尊重、不信任的教育行为,导致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厌学情緒。

(5)重视素质教育,讲求教育艺术。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向素质教育转变。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既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6)学校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以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和牺牲学生活动的时间的方式来换取教学质量。否则会严重增加学生负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7)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文艺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可自制体育活动器材,如毽子、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经常开展集体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校园生活不再单调。

排除厌学心理,防治逃学现象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孩子的厌学逃学行为,使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卢翠艳

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论文 篇2:

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 要:通过对中职学生厌学原因的分析,就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来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 厌学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一线的中职教师们经常有感而发“现在的学生上课不听讲,学习积极性差,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那么,现在的中职学生为什么会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呢?近来,笔者做了调研,分析总结了中职学生厌学的一些原因。

1 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学生的原因

学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学生入校时学习成绩都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持消极被动态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总认为自己学不懂,不肯用心去学。更有甚者上课就睡觉、说话、看闲书,久而久之就缺乏了对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二是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不强。通过调查,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愿意继续读书,迫于家长的无奈才及不情愿地读书,认为在学校读书只为了“混”,还有少数家长根本管不了孩子,他们是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三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够。通过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情况:(1)自己喜欢;(2)父母要求;(3)受朋友的影响。总之,根据自己喜欢而选择该专业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根本就不够全面,不知道学习该专业以后干什么,往往就“背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1.2 教师的原因

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枯燥、呆板、单调,有时照本宣科、强压硬灌,调动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对学习充满着热情和好奇,他们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但往往因几次考试不好而留下阴影并始终走不出来,总是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而老师对于他们受挫的心理又缺少关心鼓励,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三是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些老师上课时不喜欢与学生相互交流,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例如:有些学生不喜欢某教师上课,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好、不关心,对该教师产生反感,产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课程,对该门功课的学习采取消极态度,以至于对该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和布置的作业有时也不喜欢,甚至加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构成了学生与学习之间的障碍。

1.3 其他原因

主要包括:一方面是社会舆论环境的原因。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扭曲学生思想的社会舆论,认为就业找工作就是靠“关系”、靠“走后门”,认为“学与不学,学习好与坏都一个样”。因此,学生受此影响变得学习态度消极,常常是人在教室心在外,学习不努力,考试常作弊,整天混日子;另一方面是班级学习风气的原因。班级学习氛围差,不团结,缺乏上进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针对于以上原因,如何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或专业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可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有决心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二是教师可采取名人榜样激励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名人故事来启发学生不断追求进步,传授一些格言警句或把名人名言抄写成条幅通过美化教室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2.2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其情感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是否端正将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决定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说服教育来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识,促使他们把“学习好与坏都一个样”,“在校读书不如早出去挣钱”,“没有文化知识照样也能挣大钱”等这些错误认识通通转变过来。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只图眼前实惠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学生放眼未来。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或实证材料来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以转变其消极的学习态度。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许多因素有关,教师可以从下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过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当学生对教师的这种“爱”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这正如《学记》所指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要敢于创新,结合所教学科或专业特点,积极采取一些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

关心学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巨大情感动力,特别是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是最不受关注的群体,很少听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其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有时候教师的一点关心、一句赞扬,一句善意的提醒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甚至认为:“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所以,关心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协调参与,只有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和适时的鼓励,才能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徐国庆.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式[J].职教论坛,2005(3):1.

作者:陈燚

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论文 篇3:

关于医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摘要:高校扩招后医学生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其中既有生源素质下降、就业压力大、学习重心“失调”、逃避心理“作怪”和家庭经济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学方面的原因,比如授课的内容及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课程设计不甚合理,应试教育体制“助长”学生逃课,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另外还有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学生活动管理不规范,辅导员工作不到位等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医学生;逃课;原因

高校扩招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符合我国教育精英化向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转变的需要。但伴随着扩招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如:生源素质下降、专业教师短缺、逃课等问题,其中逃课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加深入、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本人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对医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浅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生源素质下降。高考扩招之后,招生分数线下调,生源素质不均衡,学生的学习、纪律各方面出现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科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大,他们虽然想学习但终因基础太差,确实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因此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处于升学后的大放松状态,学习、纪律等方面都不重视。部分学生由于适应能力差,很难适应医学的学习方式,这也给学生的上课和学习带来影响。

2.就业压力大。高校扩招后,新办医学专业增多,新办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发展不明确,对于自己将来要在所学专业上的发展前景表示怀疑,特别是在日益严峻的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总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适合社会的需求,就算是读完大学也未必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没有树立好自己的目标,失去了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公共课、选修课或者是一些与专业联系不是很大的科目经常是学生选择逃课的“重灾区”,因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变得淡漠,相反,其他技能考试学习畸形繁荣。学生当中普遍都比较注重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所以很多学生跨专业去学习其他课外技能知识,例如:职业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等,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某项技能资格的认可,甚至置专业知识于不顾,本末倒置,把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摆到首位,经常逃课去苦读那些技能知识以通过技能考试。

3.学习重心“失调”。现在大学课余活动日益丰富,很多学生都选择在辛苦的学习之余参加一些校园活动,但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分清主次轻重,不把上课当作一回事。学生干部的逃课也是屡见不鲜,通常表现为工作比较繁忙的学生干部。这些学生干部认为在学校除了学好医学专业知识之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比较重要的,但他们没有合理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所以就出现逃课的现象。迷恋网络和谈恋爱也是医学生逃课的常见诱因。

4.逃避心理“作怪”。部分学生进入医学院校之后觉得医学院校的生活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有较大的区别。表现为,学习任务繁重和学科复杂、学习枯燥单调等,这些都会促使学生产生失落、抵抗、恐惧等心理感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逃课就是他们“爆发”的一种表现。

5.家庭经济因素。高校扩招后招生区域扩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贫富悬殊很大。贫困的学生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兼职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一旦遇上做兼职与上课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逃课。再者这些贫困学生由于难以承受贫困带来的压力和自卑,他们似乎总有许多难言之苦,在郁郁不欢的生活中,逃课应该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靠山,从来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有的甚至是为了混个大学文凭,于是“读书无用论”再次在他们脑子里滋生,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逃课成了他们的家常饭。

二、教学方面的原因

1.授课的内容及方式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医学知识迅猛发展,医学教材都已经改朝换代了,但有些教研室的讲义资料却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学生对这样的上课水平根本就不感兴趣。为了满足高校扩招后教学的需要,年轻教师的比例扩大,资深教师相对较少。学生普遍认为年轻老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他们上课时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照本宣科”,其个人经验和见解不多,而且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是自顾自的在上面讲,很少顾及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学生认为自学也能达到与上课一样的效果,没必要上课。

2.课程设计不甚合理。本身是以医学专业为主的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范围而开设了一些与医学联系不大的新专业,但在课程的设计上却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做出调整,基本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案,医学专业的学生觉得学习非医学专业的科目不重要,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却觉得学那些医学专业的课程也不是很必要。这样学生上起课来就觉得枯燥乏味,他们表示去上课只是为了了解考试的重点或者是拿到选修课的学分而已,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就是敷衍了之,到课率自然也就降低了。

3.应试教育体制“助长”学生逃课。与其他学分制的综合性高校相比较,在医学院校,专业课、公共课到最后基本全靠考试成绩来检验学习成果,很少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因此,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考试能够合格就可以了,平时上不上课是无所谓的。

4.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扩招后,每个老师在课堂上所面对的学生增多,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部分老师认为只要自己做好授课的本分工作就足够了,至于如何去引导学生,那是分外事了。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很容易对付,课堂上对于逃课的学生也不闻不问,这些做法无疑是在放纵学生逃课。

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1.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本来每个学校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当一个学生逃课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及时对逃课的学生进行教育,而是等到学生逃课已经很严重的时候才进行干涉。学校对逃课学生的检查一般都是依靠老师或者是学生干部的点名,但是,单靠学生干部或任课老师偶尔点名是不够的,有的班干部出于同学情面开“绿灯”,而有些同学也根本不理会班干部的点名;有的教师精力有限,有的老师只是象征性点名,这样都会给逃课的学生有机可乘。所以学生对这样的执行力度总是心存侥幸,犯了又犯。

2.学生活动管理不规范。学生增多后学生活动必然会增多,诸如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等组织的活动,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活动要规范管理和协调,才不至于出现学生为了参加某些活动而逃课的情况,更不会出现类似于学校的某个部门为了要完成某项活动(例如开会、学术讲座等)而找学生凑人数甚至特批某些学生逃课的现象。

3.辅导员工作不到位。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本来就有很多工作要开展,扩招后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增加,工作量增大,这必然会出现有些辅导员在工作中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辅导员对自己所管的学生出现逃课的状况不了解,有的即使了解也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的辅导员没有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造成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疏远,在学生中的威信逐渐减弱,失去了对学生的教育力度。

以上就是本人所分析到的高校医学生逃课的基本原因。从上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但其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有专业课程的设置、老师教学的能力以及学校的管理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当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只要高校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把学生逃课的问题做好、做细,营造一个人人爱学习、人人重视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那学生逃课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参考文献:

[1]章剑锋.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12).

[2]刘道富.大学生逃课原因及应对策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程芳玲,杨百勤.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4,(4);

[4]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

[5]孙燕.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作者:林荣文

上一篇:学院党政干部工作报告下一篇:弘扬高尚师德演讲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