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精选11篇)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篇1

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双边关系的顺利的发展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到澳洲留学。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中国赴澳留学生数量为17580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留学澳洲原因分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中国的差异化及风土人情让中国人向往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但是和中国在地球上的经度有重叠的地方,季节相反,地域辽阔,气候宜人,环境美丽迷人。有独特的动植物,黄金海岸、大堡礁举世无双,加上热带雨林、大草原、大荒漠、大都市……组成了澳大利亚最壮丽的风景。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来自140多个国家的人选择成为澳大利亚公民。几代澳大利亚人选举的政府都支持通过政策、立法和公共计划将澳洲建设成一个宽容、包容和文化多元的.社会。

二、中澳两国良好的国际关系保证了到澳洲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

中国同澳大利亚自1972年12月21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保持经常接触和互访。自建交以来,中澳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中澳双方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中澳两国先后签有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合作协定、航空协定及教育交流备忘录等。澳大利亚的金融服务业和资金管理业非常先进,属于世界上最成熟的国家之一。例如在中国未来的退休金收入政策、退休金管理等方面。教育、科技的深度合作,必然带来了双方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对于留学生个人发展而言是个非常有利的机会。

三、教育质量之高以及学费相对欧美较低。

澳大利亚的教学体制基本上与英国相同,具有光荣的传统。院校众多,专业门类齐全。根据公认的上海交通大学评级,至,虽然澳洲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四,但在澳大利亚13所大学中,13所进入世界500强大学,占澳洲大学的三分之一。其中2家进入世界百强。澳洲教育的水准之高,这是非常可信的证据。此外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对澳洲大学的评级更高。澳大利亚人曾获得过8次诺贝尔奖。世界级的健全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与教育水平相当的欧美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生活费和学费较低。大学学习的学费一般1-22000澳元/年,生活费10000-15000澳元/年。即每年的总支出约15万到23万元人民币。 大多数海外学生被允许在上学期间每周做不超过20小时的兼职工作,在放假期间则可以做全职工作,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作补贴。

四、澳大利亚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导致更多的中国人留学、移民。

澳大利亚欢迎留学生在学成后申请移民澳洲。它的移民政策对比世界上其他的移民国家,相对比较宽松,学生学成后较容易成功申请移民。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篇2

关键词:北京,留学生教育,战略选择

过去几年中, 全国来华留学事业快速发展。北京市在全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我国首都、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大都市, 北京市名校林立, 名师云集, 独一无二的汉语普通话学习环境, 对外汉语等许多学科全国领先, 良好的社会治安, 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留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等为北京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如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北京在未来我国来华留学事业中应该怎样定位?这是北京市加快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

一、北京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2007年全国外国留学生达19万多人次, 比2006年的16万多人次增长了20.17%。2007年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为55198人次, 占全国的28.23%。从2005年到2007年,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占全国外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小幅下降, 2007年与2006年相比, 北京市的增长速度也比全国的增长速度慢, 全国的增长速度为20.17%, 而北京市为19.60%。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将会受到动摇, 在全国的影响力将逐渐下降。2007年招收长短期外国留学生总数超过400人次的学校有22所, 超过1000人次的有11所。2007年,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中的长期生为37931人次, 占68.72%, 短期生为17267人次, 占31.28%。

二、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目标定位

(一) 近期目标

《北京市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指出,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外国留学生发展规模, 力争到2010年达到8万人次左右, 这一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按此数量目标测算, 以2007年的外国留学生数作为基数, 每年需要递增13.5%才能实现2010年达8万人的目标。

(二) 中期目标

1. 总量目标:力争到2020年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总数

达到或超过全国高校外国留学生数的一半。在教育部国际司关于外国留学生的中期规划中, 到2020年全国外国留学生总数将达50万人次。而北京外国留学生人次数2020年要达到25万人次以上, 才能达到全国外国留学生人次数的一半。

2. 增速目标:

到2020年,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总人次要超过全国一半, 需每年递增速度不低于13.5%。这一增速正好与要达到近期目标所要求的增速吻合。如以13.5%的年递增率递增, 以2007年55198人次为基数, 到2019年,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的总数将达到25万多人次, 2020年可达到28万多人。

3. 全国及北京市中期规划目标论证。

全国的外国留学生到2020年完全可能达到50万人次。也许有很多人会怀疑这一目标, 但是, 统计数据表明, 过去8年中, 全国外国留学生人次数净增了3倍, 平均每4年左右人次数就会翻一番 (2007年的19.55万人次是2000年5.2万人次的近4倍, 年平均递增高达22.05%) 。这些数据说明, 全国范围的外国留学生数是快速增长的。那么, 北京市到2020年外国留学生有没有可能达到25万人次以上呢?笔者认为, 在目前的软硬件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努力创造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就可以把目前的不可能变成未来的可能, 把目前看来很高的指标变成未来的现实。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 必须树立国际教育产业理念

教育应不应该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目前在国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然而,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产业, 毫无争议。国际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在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做得非常成功。美国2004-2005学年, 外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贡献净值约为132.9亿美元。2004年, 英国高等教育创造的经济收入达169亿英镑, 高于4年前的128亿。目前, 整个英国在校大学生中留学生比例已经超过了15%, 仅高等教育对外出口净利润一项就达36亿英镑, 远远高于同期煤、电、天然气的出口总额[1]。

中国加入WTO已经7年多了, 根据WTO的有关条款, 教育也是一种产业, 在国际贸易中, 教育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全球留学生总数已超过210万人次 (2006年) , 据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预测, 2025年, 全球留学生人次数将达到760万人次。届时, 中国能从中切到多大的份额, 既需要看中国综合国力和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情况,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国留学生教育从业者的努力。为此, 我们必须把国际教育作为产业来经营,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应建立有利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

北京市以前制定的有关外国留学生管理的规定在规范外国留学生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 任何政策都有时代局限, 都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北京市外国留学生要实现快速增长必须解放思想, 加大改革力度, 走既具有中国特色, 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外国留学生教育之路。前些年制定的政策中有些内容明显滞后, 应及时修订, 如修订《北京市关于外国留学生工作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北京市规定”) [2]中不利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关条款。

1. 第一章第一条“外国留学生应是年满18岁, 具有相当于中国高中毕业或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中关于年龄和学历的要求都应该取消。理由是:第一, 这一规定与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外办和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并于2005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相矛盾。这一规定中第一条“学生资格”的第一项明确“本规定所称外国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来华学习的中小学适龄学生和在京常驻外国人的偕行子女”, 并未对外国学生的年龄做任何限制;第二,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 (2000年1月31日) 《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9号令”) 中第一章第二条对外国留学生的界定是“本规定所称外国留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 也未对留学生的年龄做任何限制。北京市法规与国家法规内容不一致时, 应该以上级法规为准。

2.“北京市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第 (二) 款“接受留学生的

院校必须是国家正式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规定也有必要修改, 这条规定引用了“9号令”中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 是不是一定要全日制普通高校才能接受外国学生?笔者认为, 凡是具备招收留学生条件的学校都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 不应该区分公立与私立, 否则就有违《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民办教育大力发展的立法宗旨。

3.“北京市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第 (三) 款“接受留学生院校至少应有连续5年以上面向中国学生办学的历史。

接受留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宜超过在校生总数的20%”这一规定应该取消。理由:一是举办留学生教育与有面向中国学生办学的经历没有必然联系;二是留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高低, 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限制。此款规定与目前的发展目标相矛盾, 所以, 应该取消。

4.“北京市规定”第一章第三条第 (一) 款中“汉语言文字是基本教学语言文字”部分之后, 建议加上如下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条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使用英语等其他外国语言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使用外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 毕业论文摘要应当用汉语撰写。理由:根据9号令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 汉语虽为基本教学语言, 但同时规定了可以用英语等其他外国语言进行专业课教学。如果只强调汉语言文字是基本教学语言, 而不提可以用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 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9号令中关于教学语言的规定内容, 二是不利于学校开发国际化课程, 不利于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5. 接受外国留学生学校是否需要审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问题, “北京市规定”第二章专门规定了从申请到审核与考察, 到最后批准的若干内容。笔者建议, 变审批为备案, 即拟招收留学生的学校将有关材料报到北京市教委登记备案即可招生, 至于是否能招到学生, 则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理由如下:一是国家行政许可法公布实施后, 国务院已公布了取消行政审批的几百个项目, 其中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国发[2004]16号) 中的第25项, 就是“学校招收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审批”, 即从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国发[2004]16号) 起, 学校招收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就不需要审批了。如果北京市仍然维持此项审批权, 就属于违法。二是只要政府批准开办的学校, 就应该允许其招收留学生。至于哪些学校能招到留学生, 能招到多少则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北京市教委需要管的是, 学校是否按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法规依法办学, 只要依法办学, 就应该允许其开展留学生教育。如果上述论点成立, “北京市规定”中第二章的全部内容都应该删除。

6.“北京市规定”中第三章第十条第 (一) 款中“接受学历

教育的留学生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与9号令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关于“高校应当对申请来华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录取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对使用汉语接受学历教育者, 应当进行汉语水平考试”的规定发生冲突, 按“北京市规定”, 似乎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的考试不管用, 还必须通过某种国家规定的考试。

总之, 要使北京市留学生实现快速增长, 我们还需要营造更具有鼓励性、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 大力发展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

据统计, 全国外国留学生中, 80%以上是来学习汉语的, 而学习汉语的首选目的城市就是普通话环境最好的北京, 笔者认为, 这就是北京能吸引留学生的最大优势, 其次才是首都、学科、文化等因素。然而, 作为学习标准普通话的最佳留学目的地,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007年北京外国留学生中的非学历语言生 (含语言生和普通进修生) (1) 的人次数只有18901人次, 仅占全部留学生的34.24%, 语言生和

(1) 考虑到语言生和普进生概念不清, 绝大多数普进生都是来学汉语的学生, 而且许多学校分不清语言生和普进生, 并在上报统

计数据时有混报的情况, 这里说的语言生包括语言生和普进生。普进生尚不足300人次的学校达47所。由此可见, 发展语言生的潜力巨大。

为此, 北京市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汉语教学作为优先支持发展领域, 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斥巨资投入建设, 不论是非学历教育还是学历教育都要大力发展, 各校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第一课堂教学, 同时要特别重视充分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普通话语言环境优势, 抓好第二课堂教学, 创造出世界汉语教学的最佳品牌。

(四) 大力建设国际化课程, 满足外国留学生直接攻读学位的需求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到中国攻读学位。然而, 许多人却由于教学语言是汉语而放弃了。目前, 北京市的国际化课程建设仍然十分薄弱, 需要花大力气建设。建议北京市教委拨出专款推动北京各高校大力开展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国际化课程建设。我国医学类30所大学已开发英语授课课程, 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一些专业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清华大学等高校也正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应该大力推广。

(五)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 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学位教育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对各国想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同时, 北京也是中国的教育中心, 北京名校云集, 名师济济, 可提供的各层次学位教育的专业众多, 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大力发展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学位教育。2007年, 北京高校共接受学历学位生18641人次, 其中专科生146人次, 本科生14943人次, 硕士生2356人次, 博士生1196人次。目前学历学位生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7所大学的学历生占北京市全部学历生的73.96%, 各校的学历学位生均在1350人次以上, 而其余58所院校的学历学位生都在300人次以下, 占北京市院校89.23%的58所院校的学历学位生总和仅占北京市学历学位生总数的26%。而且有13所院校没有一个学历学位生。因此, 建议把扩大学历生招生的工作重点放在第二集团的50多所学校之上。

(六) 建设国际化大学, 让外国留学生教育走集成式发展与分散式发展的两条腿并用的发展之路

国际化大学是指主要使用英语等外语授课, 师资、课程、教学内容、管理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大学。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对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 国际化大学既可以招收中国学生也可以招收外国学生。国际化大学将为有英语基础的外国学生提供攻读中国学位的捷径, 外国学生没有必要为读一个用中文授课的学位而学习几年的汉语, 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北京有这样的国际化大学, 外国留学生教育就能走集成式发展的道路, 一所大学招收2万人次, 3所这样的大学就能招收5万-6万人次。但是中国缺乏这样的国际化大学, 北京作为首都、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 应率先建立这样的国际化大学, 为全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示范。从而达到国际化大学与其他大学在外国留学生教育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使外国留学生教育走集成式发展和分散式发展的两条腿并用的共同发展之路。

(七) 创新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 为全国的留学生教育做出示范

留学生管理中, 有些是政策问题, 我们必须执行, 但有些不利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非政策性制度则应予以改革。如“202表”的审批已经纯粹流于形式, 应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设计。另外, 外国留学生是否可以与中国学生同住的问题本来不是问题, 因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外国人一旦取得在中国的合法居留权, 除有特殊规定之外, 留学生可选择居住的场所。但9号令中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八条均未对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住做出任何限制规定。至于18岁以下学生是否必须有监护人并办理监护公证才能办理居留许可的规定能否适当放宽, 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由于中亚等国的学生普遍17岁左右就高中毕业了, 如果将这一规定适度放宽, 那么就可以吸引更多的17-18岁年龄段的学生到北京留学。

(八) 建设一流硬件, 提供人性化服务, 让外国留学生愉快地在北京留学

据初步调查, 北京各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所需硬件资源普遍短缺, 主要表现在住宿条件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在量和质的方面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由于硬件的制约, 许多学校, 尤其是名校基本是卖方市场, 并由此导致房价等费用偏高, 使外国留学生留学成本增加。同时, 由于编制等限制, 留学生管理人员也存在超负荷运转、工作量繁重、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由此导致很多人性化服务没有到位。为此, 北京必须加大外国留学生硬件投入, 为留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同时增加外国留学生管理人员, 为留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以为外国留学生的增长开辟广阔的空间。

(九) 宣传北京开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优势, 加大以北京为整体的市场营销力度

据调查, 虽然北京市教委也曾组织了一些大型国际教育展, 但从总体上来看, 目前北京各高校在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方面, 基本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 北京市要快速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非常有必要把北京各高校组织起来, 以整体形象向世界推介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

(十) 建立表彰奖励机制

建议建立北京市外国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制度, 充分调动各校和全体外国留学生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北京市每年均应以北京市教委的名誉评选并表彰奖励外国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吴应辉,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100081)

参考文献

[1]马春.美、英、澳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举措和经验[EB/OL].[2006-09-20]上海情报服务平台.

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到中心 篇3

从1972年进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到2012年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退休的40多年间,我竟有21年在国外度过,从国家公派留学生到教育外交官,从英国、澳大利亚到美国,接触最多、感触最多的是那些身在海外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印象最深、结缘最深的也是这一批炎黄子孙,联络最多、相聚最多的还是这个群体。他们从寥若晨星到星火燎原,从历史大潮的背景到世界教育、科技、文化及大众外交的台前,一桩桩,一幕幕,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担当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他们吹到了海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他们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推动者,他们以厚德载物的胸怀和亲诚惠容的精神推动着中外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逐步向深层次发展,推动着中外友谊向基层延伸,推动着人类文明与进步。李肇星曾感慨地说,在美国的中国大使不仅我一人,还有数万名中国学生和学者。

一、20世纪70年代末,常被误作日本人

1978年9月,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国家公派留学生来到英伦三岛。 每年一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学校和学院领导总会强调国际学生是学校的骄傲,当时中国大陆学生是新鲜面孔,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低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学生,甚至低于越南学生。

当时,中国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单一、服装单一、学习和生活单一,年龄大致相同,走在街上格外抢眼。记得我常对着泰晤士河映照中的自己感到惊讶,黑灰色的衣服底色衬托着黄色的脸庞,一身的庄重庄严裹着一脸的活力与笑容。

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从边缘复苏,当走在街头或漫步在旅游景点时,好客的英国人和国外游客常用不准确的日语“你好”跟我们打招呼。我们虽学过或懂一点日语,却从不愿用日语作答,往往用英文客气地回敬:“对不起,我们是中国人。”但从他们的惊讶中不难体会什么是位卑言轻、国弱民穷,什么是男儿当自强,什么是民族当振兴。

也许是肤色、身高、长相使他们产生了错觉,也许是因为国家穷,没有能力和财力与日本、韩国抗衡。当时,日本、韩国的商品在英国比比皆是,而中国商品只有玩具和海鸥相机,独处一隅,颇受冷落。其实,受冷落的还有海外赤子的心。此类事情常有发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结,一个解不开的结,一种羞辱和压力,也就更加激起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的责任和义务。

二、20世纪80年代末,常被误作越南难民

20世纪80年代末,我被派往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处工作,联络中国学生和学者是工作的重心。当时,澳大利亚语言学校风生水起,有些学校片面追逐利益,不设门槛,缺乏必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只要交足3个月的学费就可签发入学通知。中国留学生,特别是来自上海、北京和江浙一带的自费语言生大潮般地涌向澳大利亚。他们之中大多抱着学习语言、谋求发展或勤工俭学、打工赚钱的初衷来到这块大陆,缺乏必要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对澳大利亚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的基本了解。语言学校的办学目的和语言生的求学目的发生了错位和失衡,致使许多语言学校进入恶性循环,墨尔本国际英语学院的学生从1200人减至100人,悉尼国际大厦语言学校的倒闭让800名中国学生失学。

当时中国经济并不发达,很多人为出国留学几近砸锅卖铁。为了降低成本,不少中国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澳大利亚北部打工赚钱,采香蕉、刨土豆、收甘蔗。即便在学的学者也经常徒步或开着破旧的车辆上学上班,出没在低廉超市和菜市场,甚至旧货市场。由于语言文化沟通能力差,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交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被抓被押事件屡见不鲜。当时,澳大利亚接纳了大约20万名越南难民,中国自费生常被误认为越南难民,堪培拉的临时拘留所里不乏这样的中国留学生。当然,也有中国留学生成为澳大利亚顶尖大学的佼佼者,甚至有的中国学者成为这些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但与中国学生,特别是自费语言生大潮相比,不过是浪花几朵。

三、20世纪90年代末,常被捧为座上宾

20世纪90年代末,我被派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工作,工作对象是出国的中国才俊和精英。当时,在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逐年攀升,特别是攻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中国学生更多、更优秀。马里兰大学巴尔迪默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llege, UMBC )常被戏称为“U Must Be Chinese”(你一定是中国人);杨伯翰大学化学系(School of Chemistry)被学生称为“School of Chinese”(中国学生系)。

中国学生的增多和出色表现壮大了美国高校师资和管理队伍,如有的成为校长助理和副校长,进入学校决策层或美国主流社会。他们的涌现吸引了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中文学校也应运而生,学习中文,特别是学习简体字的热潮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催生了大批校友会和专业协会,如清华大学校友会、南京大学校友会、山东大学校友会,以及全美数学、化学、生物、政治协会等。校友会和协会的平台不仅推动着校友和同行间的联谊、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服务美国当地社区和周边经济建设,助力中国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推动中美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引起美国社会的重视。

大陆学者走上美国主流社会推动着美国高校的中文项目和重心向中国倾斜,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杨伯翰大学等纷纷邀请中国驻美大使和高级外交官到学校访问、演讲。这些高校的地位和影响不言而喻,推动着美国各州州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我有幸陪同时任驻美大使李肇星和杨洁篪先后访问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20多所大学,也有幸陪同他们到犹他州、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明尼苏达州等访问,推动美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州教育委员会联盟(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美国州教育厅长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到犹他州访问时,该州州长曾当面问李肇星大使:“李大使,您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李大使当即回答:“我最大的幸福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我最大的苦恼是世界上依然有部分国家和人民不了解中国、不理解中国、不支持中国;我最大的愿望是中国尽快强大起来。”这一席话让我刻骨铭心。

中国高级外交官的高校访问提升了中国学者的地位,促进了他们与校方和本州各界的交往,甚至成为校长或州长的座上宾。有些学者逐步进入州政府或全国性专业协会,也有些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人才。每逢国家领导人到访,他们常出现在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活动中,成为使馆和国家的座上宾。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期间,使馆派出以沙海林公参为代表的工作组进驻盐湖城,将中国冬奥会代表团的接待、访问和中国春节庆祝活动结合在一起,深入犹他州和盐湖城各界,合力推动中国宣传和犹他州与中国的交往。在这项活动中,当地中国学者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21世纪,敢对社会不公说“不”

2006年,我被派往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教育组,工作对象和重点是领区高校的中国学者和学生。当时,我领区已有几万名中国学生和数千名大陆学者,走上知名大学副校长及以上岗位的学者、获得讲席教授职位的就有几十位,如莱斯大学的孙月萍、周京,佐治亚理工大学的王中林、包刚,休斯敦医学中心的丰建伟、王鲁华,西南医学中心的王晓东,得州农工大学的隋殿志、兰玉彬,佐治亚大学的徐鹰等。其中,王晓东和王中林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现已回国工作。在美国,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市政府甚至州政府的决策,推动美国与中国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组建实验室等;举办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行;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北京奥运会和孔子学院是中国的两张名片,“中国”二字开始出现在美国各大学网站头条,中国成为美国年度“国际周”的亮点。

海外的老华侨主要依赖手艺为生,秉持节俭和勤奋的优良传统,遇到欺凌和不平往往采取忍让或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便抗争也难以形成合力。因此,歧视和侮辱华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些大陆学者和新侨民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法规,已融入美国本土文化和主流社会,成为推动中美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生力军、中美人文交流的中坚力量,以及中国和平崛起、人类和平与命运共享的使者。他们不仅把中国历史文化带到了国外,繁衍生根,并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开放出崭新的花蕾,也把中国人的形象带到了国外,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人的亲诚惠容,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世界各国的优质教育、科技、文化资源带回国内。在遇到意外事件时,他们懂得用当地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敢于面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平说“不”,维护中华民族的形象和尊严。

2013年10月16日,美国广播公司(ABC)《吉米鸡毛秀》脱口秀出现的“杀光中国人”言论引发美国华人的强烈抗议,并在白宫请愿网站要求“相关方删除节目并诚挚道歉”。几周内,请愿人数超过10万。由于华侨华人的不间断抗议,ABC终于就此事件正式公开道歉,并承诺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节目环节。

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大国迈进,身在异乡的中国留学生正在从国际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走上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舞台,推动着世界迈向更加文明灿烂的未来。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篇4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称,当时中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约62500人。截至2006年,中国公立研究机构中的博士总数才不过18493人。2007年,被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各国留学生之首。

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发达国家培养人才。

话题再回到清朝后期,看看那时候国家是如何吸引人才回国的。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对数量稀少的回国留学生实行直接授官的政策。1871年,清政府陆续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政府规定:这些官费留学生不准半途而废,不准加入外国国籍,学成后不准在外国自谋职业。1877年,沈葆桢对福建船政局派遣的35名留学欧美人员规定:对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记载他们的学习成绩、肄业学堂、实习工厂、毕业文凭、可胜任何种工作等,以此作为回国后任职、奖励的凭证。1890年,总理衙门又对留学生规定:出洋留学3年,回国后可保送各道府直接任职。

根据这些规定,清政府对陆续回国的部分留学生实行了直接授官。1879~1880年间,当首届32名留欧学生相继回国后,清政府对其中成绩优异的7名留学生,授予了一定的官阶、军职。如刘步蟾、林泰曾、陈兆翱给予游击军职,魏瀚被任为知县,留德学生袁雨春为守备,查连标、刘芳圃为千总。1886年、1890年,清政府分别对第二批、第三批留欧学生给予官阶、军职。另外,清政府对回国不久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生给予直接奖励。1886年,闽浙总督杨昌浚对中法战争中表现优异的11名留学生通令嘉奖:提拔郑清廉为游击、陈兆翱为参将、魏瀚为知州、陆麟清为都司、陈和庆等4人为守备、程好等3人为千总。

20世纪初,清政府对日益增多的回国留学生实行考试后给予文凭和官职的政策。起初是举行一次性考试,即举行给出身(文凭)与授官职合二为一的考试。1905年7月,学部对回国留学生进行了审查,并在保和殿举行了考试。考试内容按理化、经史分别命题,其结果有13名留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出身和官职的奖励。其中金邦平、唐锷两人被授予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曹汝霖等4人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主事分部学习行走;陆宗舆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内阁中书;林启等6人被授予举人出身,被任命为候补知县。

后来,清政府发现一次性考试存在很多弊端:回国留学生日益增多,来不及考试;考生资格不严格,造成学年、专业不分,导致一些学习速成科或普通科(培训班)的留日学生考场走运;给予文凭和官职混为一谈,导致获得文凭者越多,授给的官职也越多,以至于官太多无法安排。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清政府决定将学业考试和授官考试分开。学业考试定期举行,被录取者由学部统一颁发文凭,分别授予进士、举人出身。该文凭可作优先分配工作的条件,又可作参加授官考试的依据。授官考试不定期举行,被录取者,可直接获得各种官职。1906~1909年,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先后举行了4次学业考试,共有432名留学生获得学业文凭(出身),从考试科目来看,参加法、工、农、商科的考生较多;从留学国别来看,留日、美的学生录取者最多。这些情况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留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为了对回国留学生实行官职奖励,学部仿照中国历代廷试和外国文官考试办法,制订了授官考试章程11条,其中规定:廷试由钦差大臣和学部共同主持;廷试参加者必须事先获得学部颁发的学业文凭;廷试录取者可直接获得官职,并加以委用。1908~1911年,清政府对归国留学生先后举行了4次廷试,录取了824名,其中799名被授予官职。

授官考试后,清政府对被录取的留学生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内阁中书、七品小京官、知县等,并按所学专业,将他们中的大多数分配到外务部、度支部、学部、陆军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中央政府部门,少数则被分配到各省任职。

清政府采取考试给予留学生文凭和官职的办法,对回国留学生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千百年来官本位盛行,许多青年学生都把科举做官作为唯一上进的出路,正当老式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之时,清政府开辟了留学做官的新路子,这无论对鼓励青年学子出国深造,还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做事,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对于回国多年,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留学生,清政府实行了间接提拔的政策。早期留美学生表现优异得到提拔的很多。在邮电管理方面,吴焕荣负责铺设了江西第一条电报线,后任该省电报局长、汉冶萍煤铁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主任;陶廷赓先执教于上海吴淞学院,后任湖北电报局局长;此外,袁长坤、唐元湛、周万鹏均担任过邮传部(交通部)电报总局局长。在工矿界、铁路界,他们都得到重用,比如詹天佑。早期留欧学生表现优异者也得到重用,如留欧的刘步蟾、林泰曾、叶祖、萨镇冰、刘冠雄、魏瀚、陈兆翱等,在海军界均获得重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魏瀚等人于1883年自行制造了“开济”号铁甲快船。该船拥有2400马力,载重量为2200吨,时速为15海里,均超过以前所造各船。紧接着,他们又造出了均为2400马力的“寰宇”“镜清”两艘铁甲快船。中法战争后,魏瀚等人又赴英国考察更为先进的钢甲快船,并采购了相关原料和配件,经过3年精心设计制造,终于在1887年年底建成了第一艘钢甲快船——“平远”号。

此外,回国留学生在文教方面也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如严复早年留学英国时,兼习文学、法律,回国后历任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京师大学堂教习、校长、编订名词馆总办、学部丞参上行走。他学贯中西,博综经史,译著最多,风行国内,成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

对归国多年,在工作中贡献卓越的留学生,清政府除了间接提拔外,还实行授予文凭出身的奖励。1907年4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上奏朝廷,建议将回国10年以上、政绩突出的留学生詹天佑等人,免试破格授予进士出身。随后,学部向朝廷提议将袁世凯这一建议推广到全国,命令各省督抚广加察访,对归国10年以上、贡献大的留学生赐予出身,以奖励后进。后经朝廷批准,各省督抚推荐了23名预备人选,其实绩、著述均上报到学部。1908年11月,朝廷委派钦差大臣梁敦彦等人会同学部,分别对这23名预备人选进行了反复审查,最后确定了19名回国留学生免试获得出身,其中詹天佑、魏瀚、郑清廉等7人获得工科进士,严复等5人获得文科进士,刘冠雄等7人获得工科举人。

总之,清政府以文凭、官职为诱饵,刺激了留学生回国投身洋务和新政活动,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地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它对清末乃至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取决于人才,人才立国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曾经多次呼吁留学生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然而,这种呼吁收效甚微。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篇5

英伦范 / 绅士 / 女士 / 年轻人

对于在英国的留学生而言,在衣着上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都需要穿对应的合适衣服。比如学校的舞会、主题party、求职面试、圣诞聚餐甚至葬礼等,都有对应的服装风格,可以平时多关注这些信息。千万不要觉得看到某些英国同学不那么讲究就觉得自己也可以不遵守这些礼仪文化,正因为是外国人,社交礼仪的缺失更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槽点,反之,如果做得好,那会大大的提升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印象和评价。特别提醒的是英国的葬礼非常讲究衣着,男生务必要注意戴黑色的领带,女生一般要戴黑帽。

英国是一个比较重视服装礼仪的国家。服饰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最直观的表达,去英国的童鞋不妨深入了解一下英伦时尚,一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食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好像对英国人不管用。

欧洲的流行谚语,最坏的生活是:有一个美国太太,住着中国的房子,有一个英国的厨师。著名的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是不是对腐国人民的厨艺充满敬(Yuan)仰(Nian)?

刚去英国的同学总深深的被同宿舍的英国同学煮的菜震惊了……煮土豆、炸土豆、煮豌豆、煮扁豆、快捷食品……五天一循环……但是之后你也会淡定的炒起菜……接下来的故事就简单了……英国同学开始频繁蹭你的饭,交换是免费帮你批改论文……于是几个月下来,你的英语写作突飞猛进,他的厨艺降为负值。非常建议要去英国读书的童鞋,在出国之前好好练习厨艺,这样真的可以帮你结交到不少国际友人。

那么英国这么一个各种讲究的国家为什么在美食上如此放任呢?按英国人的说法是:贵族不应被食物所诱惑和折服,克制食欲在以前被认为是成为贵族的一种修炼和姿态,贪食被认为是缺乏自控与教养的表现。是不是很傲娇的说法?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其实也不乏一些道理。无论怎样,当未来我们再吐槽英国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不妨也从另一个角度自省一下?凡事没有绝对的真理,跨文化交流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发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惊喜。没有人会为了食物而选择来到英国,但来到之后除了惊吓,却也会从异文化交流中收获一点类似这样的小小的思想惊喜,这些恰恰正是我们选择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留学的根本原因,不是吗?

住欧洲的流行的俏皮话:“中国的厨子,英国的房子”

少有高层 / 重视浴室厨房 / 保温

上面说的欧洲流行谚语其实还有下半段,最好的生活是:拿美国的工资,住英国的房子,有一个中国的厨师。由此可见对英式住宅的推崇。中国首富王健林也在英国豪掷几亿买下肯辛顿花园街的豪宅。那么英式住宅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总的来说,英国的房产有几个特点:

1、少高层。在英国生活过的童鞋都会发现,英国很少有高层建筑。除了屈指可数的伦敦、伯明翰几个大城市以外,英国的城市规模普遍不大。小编当时大学的新学生宿舍有6层楼在当地已经是最高建筑了。当然,这也是大部分人口密度低的发达国家的特点。独立建筑普及而且分布广泛使得英国房产种类丰富,不是千篇 一律的盒子式住宅,各有特点能够满足每个人的不同喜好。

2、喜旧。与国内“大家喜欢买新房,地方政府喜欢拆老房子”完全不同的是英国房产市场上95%以上都是旧房,新建的房子占少数。英国也有严格的建筑保护法――非必要不可拆只可修,因此保留了大量有文化特色的住宅建筑。英国当地人会花钱买新房来住的也几乎是零。多数新房买来都不过是用于投资和出租的,自住的极少。目前一般人住的,主要是维多利亚时期,爱德华时期,30年代时期的百年老房子。英国的房子坚固扎实,冬暖夏凉,外观老而不旧,内部装修精致现代。英国老房经过时间的沉淀有历史文化底蕴,备受名流推崇,被认为是身份的象征。如果你能买到维多利亚时期的房子,一般都会有大客厅,屋顶很高,进到房间给你感觉很敞亮。所以在英国越老的房子越值钱,17-18世纪的好房子卖到百万英镑以上的非常多。小编当时在学校住的宿舍有幸是维多利亚时期建筑,自带旋转楼梯、大后花园和高顶落地窗,住起来非常舒心。

3、重视厨房和浴室。英国人不像法国人那样讲究美食,但注重下午茶和室外聚餐。大部分英式住宅厨房就像客厅一样大,可以在优雅宽敞的环境里喝茶。后花园大多连接着厨房,节假日可以呼朋唤友享受花园烧烤。除了厨房,英国好房子也很讲究浴室。常常可在好房子见到浴室不比卧室小。原因嘛,同学告诉我是因为浴室要承担起一部分卧室的功能嘛,当然要宽阔舒适便于活动……

对于留学生而言,想要真正体会到英式住宅的魅力的最好机会是在外租房生活的时候和旅游的时候。下面为大家介绍这两种情况常遇到的几种房子。

非大城市读书的留学生租房大多是这一类房,叫terrace house,联排独户,一般两层,多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的住宅。一般三四个朋友一起合租一套下来,人均周价在100英镑左右。在伦敦等大城市市中心读书的留学生出来住的有些选住公寓Flat。这种flat一般有三到五层楼高,现代建筑风格的层数一般会更多。非豪华地段一间人均要到150英镑左右一周。大伦敦地区各个区域价格差别很大,但总体而言租金一直都在涨。第三种留学生比较常遇到的房屋类型就是cottage,别墅。去英国一定要去住一次这种英式的别墅,叫上五个八个朋友一起,去湖区lake district租一套农场别墅住上一周,才能真正体会到纯正的英国田园生活。(7个人分担一下费用,人均一周只需要1500元人民币,远比五星级酒店值得多了。)

英国别墅大多数都有百年历史,很多外部甚至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中古时代风格,但不少内部都装修精致现代化,住起来非常方便舒适。

对留学生的建议是,刚去还是住在学校宿舍最好,到了下学期可以约几个好朋友一起出来租房感受一下英国本地的社区。注意安全,不要贪便宜,小城市治安普通都很好,但类似伦敦、曼彻斯特等大都市都有治安较差的街区,识别这类街区一般是看council house的比例高不高。council house又叫政府公房,相当于国内的廉租房,一般是提供给救济人士居住,大多是劳工阶层和外来人口。街区如果council house高一般代表附近人杂且贫民比较多,治安问题较多。留学生如果经济负担不重的话应该尽可能避开这类房源。

行饱受争议的英国火车

票价波动巨大 / 私营与公营 /罢工

到过英国的人都会对英国的火车又爱又恨……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时候英国的火车都是这样的……

是不是觉得美爆了?但……

我不会告诉那位童鞋,我买的`从约克去布里斯托的票只花了8镑……这位同学比较会打算,不仅买了青年打折卡,还注意了非高峰期,约克到曼彻斯特16.96镑,而且是往返,是很便宜的价了。要知道约克到布里斯托比到曼彻斯特近……

是的,英国火车的票价浮动极其之大!这一点是英国火车最受诟病的地方。想便宜有两招,第一早点订票,第二就学第二张图的童鞋,办理一张YOUNG PERSON CARD(票上会有Y-P字样标记)另外避开高峰期off-peak,YP是一张专为年轻人设计的打折卡,便宜很多。但乘车记得随身携带,以备万一检票检到。

除了票价,还有罢工也是英国火车的一大问题。当然,跟法国比起来还是大巫见小巫。但是同学们一旦遇到罢工,对行程影响还是挺大的,更别说改行程的成本了。所以童鞋们出行之前得记得关注下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到罢工通知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话说小编有次去爱丁堡也遇到过,收到邮件通知,当时就懵了,还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那一趟车又正常运营了……只能说两个字:人品。

虽然火车让英国人又爱又恨,但是火车依然是小编推荐的首选城际出行的交通工具,只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很好的享受舒适、便捷、风景好的英国火车了。

顺带说一下地铁,刚去英国的很多童鞋恐怕都被伦敦地铁的陈旧“震惊”了,而且贵的肉疼。确实跟国内崭新的地铁设施相比,伦敦地铁大多线路已经运行了上百年了。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铁道。也因此,伦敦很多老站连电梯都没有,通道又长……所以打算拖着行李箱挤地铁的童鞋们可要三思了。英国出租车贵的也很肉疼,最好可以的话,召唤几个小伙伴合打个车吧~第一次到达希斯罗机场想去往各个城市的,不熟悉路线的,最好的是联系几个师兄师姐包个车来接机(有的学校会提供付费接机服务,这个最方便),其次火车和巴士是最好的选择,班次很多。

中国高中生留学选择学校的原则 篇6

专业选择别扎堆热门

高中生留学一般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专业跟着热门走。大多数的高中生都喜欢选择读商科或者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而国内形势越来越好,那么随着海归的日益增多,留学生回国后彼此之间就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如果都跟着眼前的热门专业走,几年后回国就业形势就不会那么乐观。

二是喜欢听从家长意见,大多数父母往往关注的是留学经费以及学校的知名度同,留学目的.国的经济、教育的发展情况,专业前景如何等,至于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还是学生的理想选择,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家长和学生很少沟通;

首选教育发达国家

留学专家建议,高中生留学最好选择那些留学成熟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理由是,留学成熟国家会专门针对高中学生不够成熟以及处理能力差等方面,建设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像上述提到的国家都有国际学生接待中心,对国际留学生经常遭遇到的麻烦和问题准备充分,经验十足。

学生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错,选择经济教育发达的国家和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较为合适。

考虑新兴留学国家

如果学生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可以考虑刚刚开放国门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国家。比如韩国、意大利、阿根廷等。

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都很不错,有相当成孰的教育体系;其次,这些国家因对中国留学生开放不久,考虑到树立整体国家教育形象,他们往往会提供最好的教育,在收费上也会采取国民待遇,甚至一些国家会减免一些学费。一个中国学生在英国留学的花费是本国学生的几倍,而一个中国学生在韩国留学的花费往往和本国学生持平甚至可能更低。但在新开国门的国家语言学习上要花费比较大的功夫,但掌握一些小语种将面临更大的升值空间。

能力型专业有前景

尽管现在的高中学生留学中,商科以及计算机专业仍然热得烫手,但建议高中生还是尽量避开这些当前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闲置着大量此类海归,如果自身能力不强,找工作都很麻烦。相反一些工科、市政建设等国内人才稀缺学科,不妨多考虑。选专业说到底还需要家长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结合孩子能力,给他们一个相对好的职业发展方向。

留学专家表示,最好不要选择那些大而全的专业,像很多学生出去学计算机,学的都是计算机管理这样非常宏观的方向。学生应该尽量选择专业性强的职业能力型专业,如精算、保险、资产评估、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

各国高中生留学政策

爱尔兰:

凡参加过中国高考并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以直接攻读爱尔兰各国立大学的3年或4年制本科。

英国:

高中毕业生通常需要修读为期一年的大学预科课程,其中包括英语强化培训。

新加坡:

新加坡语言学校不需考试,但一年学费要5万多元人民币。另外新加坡委托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代招学生,如果学生考上这些代招学校就有条件申请去新加坡读大学。

加拿大:

澳洲留学生住宿最好的选择 篇7

澳洲留学生住宿怎么选择最好,想要在澳洲求学,我们必然要安顿好自己的生活住宿情况,同学们应该如何去选择呢。

【澳洲留学生住宿怎么选择最好】住宿家庭是澳政府为留学生专门提供的一种方式,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每天和住宿家庭的成员之间的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熟悉澳大利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而且对于语言也有一定的提高,虽然这种方式对所有的海外学生都开放,但是,此方式比较适合未满18周岁的学小学生和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年纪小,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但是学校语言的能力很强,用这样的住宿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澳洲留学生住宿怎么选择最好】相对来说,学生公寓适合那些成年的学生,并且喜欢和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这样的环境对于结交朋友,融入当地的文化非常有利。因此比较适合这些类型的学生。学生公寓最大的一点好处是,在坐落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比较方便。、

澳洲留学值得选择的特色高中院校 篇8

澳洲私立中学通常有悠久的建校历史,在当地均有很好的口碑和信誉,由于学费昂贵被喻为贵族学校,在校学生基本出自于律师、医生、高级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等高收入阶层的家庭,因此学生来源和素质比较有保障。虽说澳洲私立中学数目众多,教学质量有好有差,其中许多非常有特色的院校还是值得中国学生选择的。

第一类为国际中学 ,主要收澳洲以外的学生。通常这类中学的名字中都冠以国际名称。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一套专门针对海外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帮助海外学生过语言关、适应新环境等专门措施。澳洲留学专家提醒学生这类学校的缺点是相对独立,不利于融入当地社会。有些学校招收的中国学生比例过大,语言环境不好。

第二类为教会学校 ,有些院校为男校或女校。这类学校秉承了英国传统教会学校的教学方式,除了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教育,还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训练。中国家长对这一类学校的了解不多,其实教会学校是西方教育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类别,通常教学质量和学生成就好于一般学校。

第三类为优秀的独立中学 ,通常以创始人名字命名。通过自身优秀的教学声誉吸引生源。这个类别中的一些学校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是澳洲中学里最优秀的`一类院校。

第四类为大学附属中学 ,澳洲许多大学均设有下属中学,利用大学的教学设施、师资等开展教育。这类学校通常位于大学校园内,学生在校学习可以感受到大学学习氛围。澳洲留学专家告诉大家进入这类中学学习并不意味着是进入相应大学的保障。

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留学的原因 篇9

日语水平普遍高:国内学习日语或文科类的学生众多,且多数学生已达N1水平,从中国直接申请日本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

中日文化共通点多:中日关系一衣带水,学生赴日后能够迅速的适应日本的学习及生活,因此日本成为学习日语的学生的留学首选。

日本留学费用比欧美低:与欧美国家留学相比,去日本留学的费用相对较低,各种奖学金、勤工俭学的优惠政策,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是工薪家庭量体裁衣的.选择。

京都府提案设大学生特区: 日本京都府提案设大学生特区,给与在京都留学生永住权。该提案能否通过虽然未知,但却是日本政府向外发出的一个信号,即日本欢迎大量优秀的外国学生去日本留学、就业乃至永住。

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的分析 篇10

澳洲留学以优越的教育环境在世界闻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设置的自由,本文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为例,简单的说明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学校如何使学生在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中更好的接收教育。

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学校根据教学大纲自选教学内容

因为没有教材,澳大利亚学校会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来选定教学内容。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课程设置里,教师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题材、项目代替先前的历史、地理、公民、道德等内容,反对死记硬背姓名、年月、地名、条文,注重理解、讨论、经历、活动等形式;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给当代社会带来的变化,倡导运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从这些课程内容来看,能够感受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课程设置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使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校里学会适应社会生活。

混合班级进行教学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另外一个教学特点。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上课,三、四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上课等。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学生的人数不是很多,可以进行整合。另外一个原因是混合教学更能使学生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他的数学能力不是很高,所以他还要跟着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学数学。如果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他的英语非常好,那么他也可以跟着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英语。

一般来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各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都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例如,一位教师通过阅读马严君玲的《落叶归根》一书,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对信仰的影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一些章节,了解书中有关首饰盒的故事,并画出这个首饰盒的草图,预算出制作这个首饰盒大约需要多少钱,并亲手制作一个这样的首饰盒,最后制作出课件进行汇报交流。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字词句篇的理解、写作渗透其中,把数学预算、几何观念、动手制作、艺术装饰包含其内,同时将信息技术、演讲等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各个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极具个性化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课程为例,虽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课程设置是综合的、多元的,在各个学校实施的过程中,却又极具个性化。例如,笔者所参观的赖德小学引导教师如何关注学生,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阿什菲尔德小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用思考启迪学生的人生,重建自我的教育行为。

查茨伍德区小学是新南威尔士州音乐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最好的学校,学校通过加强艺术教育,设置音乐、美术、体育专任教师。作为学校“一把手”,校长可以设置专业学科,也可以不设置。总之,校长和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设置更科学、更合理,如何让课程更有特色,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澳洲高中留学课程自由选择:高中会考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修课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小学课程内容广泛,学校还通过校际协作和竞赛组织戏剧、音乐、辩论和演讲比赛以及团体和个人项目的体育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小学还为才华出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提供特设课程,专门的学习中心和体育设施可为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提供理想的环境。

澳洲留学院校如何选择 篇11

澳洲留学申请分三个阶段,即学校申请,预签证申请和正式签证申请。澳洲院校开学一般是在2月和7月,雅思成绩是申请澳留学签证必不可少的,高三毕业生如果准备澳洲留学,专家则建议在高考结束后应尽快参加雅思考试,同时着手准备申请学校和材料,争取赶上202月份开学。当下,要准备的是对年澳洲留学院校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选择学校

澳洲的大学教育体制和中国相似,以公立大学为主,因此除了少数历史悠久的大学教育水平遥遥领先外,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相近。

学生高中三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

澳洲大学一流的大学一般要求学生高中三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赴澳后一般要读1年预科课程进入本科,预科阶段是让学生适应澳洲的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以及专业的学习内容。澳洲的大学一般都设有自己的预科或有指定的学院,开设的预科课程得到他们学校的承认。比如:阿德莱德大学的预科是布拉福德学院,墨尔本大学的预科是春内提学院,悉尼大学的预科是泰勒学院。

要求平均成绩要求在75分左右

一般院校的要求平均成绩要求在75分左右,有些院校对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免预科课程,比如墨尔本的迪肯大学,阿德莱德的弗林德斯大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其本科学习,学制也就减少1年。

留学生应根据经济情况选择学校

澳洲留学需要资金担保。经济状况好、学生成绩好的家庭可以考虑1+3模式,即预科1年加本科3年,总时间为4年,担保金为4年的总费用。也有少数大学的本科专业是4或5年的,那么资金担保依次增加。

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可以考虑8个月+2年这种模式,即快捷课程(IBT)8个月,成功毕业后进入大学二年级,总时间2年8个月,担保金为2年8个月的`总费用,这类学制的课程是对于高中毕业生直接选择去澳洲读本科课程比较经济实惠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1+3(预科+本科)的模式时间短,总体花费便宜,学制与专业设置上也比较灵活。此外,0+3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即学生成绩优秀,不读预科直接进入本科学习,总时间为3年,担保金为3年的总费用。

上一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下一篇:西方哲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