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减负措施
和平中英文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作业减负增效措施
——和平中英文实验学校小学部 宋心琦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减负”工作的指示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好“减负”的规定。
一、观念更新,贯彻“减负”
通过学习“减负”精神,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明确“减负”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自身从教素质,以素质教育指导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二、具体措施,做到“减负”
(一)精讲、精练,以训练为主。
课堂上尽量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给学生留出尽量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5分钟,以学促讲。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前精心设计,课上精心组织,精选习题,合理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视学习为乐趣。
(三)加强学习与反思。加强学习与反思。和课题组老师多交流多讨论,借鉴学到的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实践,不断反思。
(四)每周二为无作业日。
作业减负措施
本人对全校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近两百份的问卷中,有85%的学生表示对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不满。谈到作业内容,我们也惊奇地发现,70%以上的问卷上清晰地写着作业脱离生活实际,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
显而易见,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脱离了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作业效率可想而知。鉴于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学生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体验式作业
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不仅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热情,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因此会受到遏制。教师应让学生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从被动走向主动,体验自主。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各类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这种个性化的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
二、绘画式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认识了长度单位后,我设计了“我的小卧室”作业,测量自己房间里物品的长度,本次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测量家中一些喜欢的物体的实际长度、宽度或厚度,加深了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认识,巩固使用各种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的作业精彩纷呈,房间物品一一展现,台灯高3分米;小床长2米……这样的作业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三、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内容后,我设计一个“小小超市”购物游戏,教室里摆满了各类小商品,并标上了价钱,如:一支铅笔5角,一支钢笔3元……老师当营业员:“你想买什么?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当顾客来买东西,知道要买的东西要付多少元?小组商量可以怎么付钱?钱付对了,老师就把你买的商品送给你。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并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课题式作业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如数学课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小课题“有趣的包装”“物价的变化”等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集体交流。这样的作业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情感式作业
“自主作业”把各科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联结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开启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丰富了学习的内涵。在学完“圆”之后,在“生活数学”课外主题活动中,安排了学生利用所学的图案给老师绘一幅卡片;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生自主展开了“爱在母亲节”的实践性作业(给妈妈做一次菜、洗一次脚、写一封信),让妈妈欣喜地享受孩子的爱。很多家长看了孩子写给自己的表达感激之情的、或因不听话表达愧疚之情的信后,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不少家长还给孩子们写下了几千字的回信。这种作业既增进了母子间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加以利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都可以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改革数学作业,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在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发展的舞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激发新的学习动力,扬起冲向知识海洋的风帆。
参考文献
一、设计趣味性强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
1.设计动口的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一课时,我布置了让学生动口的作业——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效果很好。
2.设计动手的作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我会拼图》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去拼图。
3.设计动眼的作业
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在教学《影子》这一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课堂上学生们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解影子的变化,说得非常精彩。
二、设计有选择性的作业,让学生各取所需
1.巩固型作业
如生字词的抄写、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课文等,不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而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优生和中等生可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选做几题;而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这部分作业必须完成。
2.能力型作业
此类作业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类作业学困生可以选择一题来做;对学优生和中等生要求应严格一些,要求其完成的作业不少于两题。
3.发展型作业
布置此类作业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学困生可以选择不做;其他学生可以选择几题来做。如教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前,我布置了如下的预习作业:(1)趣谈生活中的传统文化。(2)展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如画一幅国画、剪纸、朗诵古诗、讲神话故事等。(3)编写一份有关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三、设计合作型作业,让学生各展所长
1.设计师生合作作业
此时,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在教完人教版第五册“语文园地二”之后,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收集的名人名言多。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完成得都要好。
2.设计生生合作的作业
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定一个组长,让其根据自己组员的特点分配任务,让学生优势互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教学生字时,我采用同桌互助的形式,通过学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读生字。在朗读课文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引导他们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其朗读课文的兴趣。
3.设计父母和孩子合作的作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又能对孩子的学习能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我经常布置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配合的作业。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文后,我让学生给父母讲有关李四光的故事,再让父母对孩子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四、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开阔视野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开放的学习平台。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生活领域的生活特点,从不同角度设计作业,将作业与唱、画、做、演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联系起来,变单调、枯燥、乏味的作业为生动活泼的作业。
1.设计与校园生活有关的作业
教师要积极创设和校园生活相关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用语文。教学《欢庆》一文后,我和学生们一起合作,举办有关国庆的班级黑板报和手抄报;每天开展“讲故事”活动,让每个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创建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读物,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2.设计与家庭生活有关的作业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家庭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有很多可挖掘的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回家为你的父母做一件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孝顺。
3.设计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作业
生活是语文实践的大舞台。我们的语文作业要与生活接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充满生机与活力。如学了童话后,可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学写短小的童话故事。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扩展学生的课外空间,让他们乐于接受、易于完成,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做,从而在作业中体验成功,实现轻松作业的目标。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烈。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人才、教育的竞争。而要想教育发展,就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在减“负”不减 “质”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
(二)作业是常规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作业问题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小学作业也因为机械重复、以量取胜、过统过死而广受诟病。目前,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学杂费的免除,学生学习的物质负担降了下来,但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依然很重,而进行作业改革是减轻学生精神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举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作业的理解、定位和实践操作也日渐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作业不仅仅为了巩固“双基”,还有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作业不只是一种训练方式,其本身还应成为一种学习行为,一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挑战性活动;对于作业的设置,应该引导学生能够恰当、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学会迁移、得到发展。近年,综合素质考查已列入招生参考内容,这些对作业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虽然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沉重,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作业布置上的观念老化、形式单
一、总量超标、难度过大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导致学生作业负担有增无减,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学生作业现状不容乐观。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现成知识,而是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教师专业生活方式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思路、模式的更新,所以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政策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作业”作为教育术语和学科课程的本原含义及其启示。“作业”在教育发展史上,源自产业革命以后的现代课程,其本原含义主要指“手工劳作”和“身体技术训练”,最先是作为一种强调劳动、实践、手技活动之于发展儿童创造力重要作用的思想观点而呈现,因此,其含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作业”内涵显然有所差别,但是,考察“作业”在教育发展史上的变革及其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小学关于作业改革依然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二)时至今日,纵观国内外教育的发展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仍然具有巩固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作业问题研究十分活跃。据悉,美国的教育体制中对于作业方面起认为:首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应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其次,父母对家庭作业的介入应保持在最低水平;应当确定和说明家庭作业的目的;再次,一旦布置了家庭作业,就应当有批改。
(三)根据我国教育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当成为听评课的重要关注点,教师不应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量的追加,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同时,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工作者,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时间标准,防止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必须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能力,在作业布置上应该加强协调。
三、研究本课题的方案
(一)研究目的。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1、促动教师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作业观,做到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进而加强作业设置及评改的针对性。
2、设计利于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作业体系还学生自主作业、自我选择作业的权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3、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检验知识,获得自我完善和主动发展,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了解当前中小学学生的作业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现状,根据所获资料分析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的种种因素;指出其中不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改进教育体制改革的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我国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方案的实施及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
(二)研究内容。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其主要指向和侧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新体系建构及其具体设计、操作。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作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新型作业体系主要由三种不同类型作业组成,即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综合实践性作业,2、作业改革与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的矛盾关系。纵观国内目前的作业改革,虽然涌现出不少典型经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但是,这些改革基本上还是就作业论作业,还没有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还没有触及整个课程改革。其实,之所以出现作业负担过重等不良征象,与教师课程意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存在密切联系,通过转嫁作业负担来弥补低效课堂的做法依然大行其道。怎样才能使作业成为承载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有效教学的载体与平台,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关注的教学问题。
3、学生作业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在推进作业改革的道路上,没有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最优化,决难取得实质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改变以往围绕作业问题而开展教育实践的老套方式来教育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
四、研究方法与保证措施
(一)研究方法设计本课题采用惯常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1)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及与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作业的量、学生对作业的需求、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师的作业
设计等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从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证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2)文献法。全面搜集国内有关作业改革研究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学习借鉴相关的经验成果,以对课题研究提供科学而实际的理论指导。((4)个案法。在调查过程中,以不同类型的城市、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他们的作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6)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育体制的历史发展,了解一些我国的 教育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国外教学体制的吸收和借鉴的经验总结,从而分析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作业减负的措施及改进办法。
(二)保证措施(1)明确责任,强化领导把推行中小学作业改革作为深化我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重要任务,认真听取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防止工作表面化保证作业改革落到实处。(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的认识,提高作业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3)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一是建立作业年审制度。研训中心每学期末对各学校上报的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作业样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合格的在全区进行公布,不合格的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建立作业检查制度,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掌握实际情况,做出科学量化,纳入学校业务考核,并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此外,并建立作业改革成果申报制度,对完成实验任务,做出成绩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导性意见。
——减负提质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摘要】重视作业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是当下“减负”有所作为的切入口。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本论从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现状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从趣味性、精确性、相关性、服务性、创造性五方面来寻求有效作业设计的途径,为学生成长开启明灯,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作业成为孩子的期待。
【关键词】 减负提质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面临着学生不爱做作业、作 业照样完成而学习进步不明显等问题。我也曾经在某刊物上看到过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发表的一首小诗:
无题
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个五彩的天地,那里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里有飞翔的鸟,游耍的鱼。
可是到了六年级,如山的作业摧残了这柔弱的小花,父母的加码践踏了这无声的草地,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再也找不到那五彩的天地。
我问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问飞翔的鸟,游耍的鱼,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在一起,奔向那五彩的天地。
这首小诗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痛恨作业,渴望美好童年的心境。想到身边的孩子们,这首小诗引起了我的震动,使我陷入沉思: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老师布置作业为了帮学生巩固新知识,学生却并不领情。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可是,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学生想减负,真是难上加难。班级一个学生家长和我沟通时说:“看孩子读书这么辛苦,做家长的哪个不心疼?我们也想给他们减减负啊,但只要一想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出路,就只能硬起心肠„添砖加瓦‟。现在一些名初中报名都要求孩子小学五、六年级语数英等主课等级全要优,否则名都报不了,你说,能放松孩子的学习吗?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吃苦、不多做练习能行吗?”相信除了家长还有学校,想要的“减负”是减轻负担而不减成绩,只有这样的“减负”才能被家长、学习认可。但减什么、怎么减,也是学校面临的课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质量不能降低,那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外作业布置,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学会做加法,课外作业就要学会做减法。
二、优化策略
课外作业不仅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以前,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不管有用没用,是否重复,布置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因此,要减负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具体策略如下:
1、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即使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如通过让学生扮演“医生”“啄木鸟”“小老师”等不同角色,来完成修改病句的练习,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了修改,使学生的参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的效果也很不错。
(1)做一做。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语文作业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中的感悟、思考借助动手实践外化,从而深入、科学地理解、验证。如学了《乌鸦喝水》、《称象》,在课后作业中设计按课文揭示的步骤做个实验,一定能让学生在边动手边动脑中复习了课文知识。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实践一下。
(2)画一画。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艺术享受。如教学《荷花》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3)查一查。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本地特产的图片、资料,感受家乡特色;开展环抱调查,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在教学《莫高窟》、《变色龙》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去书店,上网等查一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习。
(4)问一问——开放五官,扩大视野,用“摸触、感受”的方 式完成作业。鼓励儿童走出课堂,到街边、到田野、到公园、到展览馆,向农家、向花匠、向长辈,询问了解课外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5)读一读——主张“多开放,少束缚”,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所喜爱的各种健康的读物,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经历阅读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
(6)配乐朗读。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陶冶情趣,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
(7)演课本剧。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如教学《谁的本领大》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演一演。
2、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是: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机械做题多,探究学习少。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我们要开阔作业设计的思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使作业设计多样化。
(1)口头型作业。如学了《蜗牛的奖杯》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听,并阐述蜗牛为什么会从 飞行冠军变成只会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软体动物,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2)视听型作业。小学生热衷于电视动画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在周末布置学生看动画片时,应记取片中主人公的精彩台词或精彩镜头若干,而后在班上向老师、同学们“转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阅读性作业。教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既使学生对课文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会,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观察性作业。学会观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等。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学生由课文出发,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如教学作文《我的妈妈》之前,布置学生回家细心留心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脾性爱好等,学会向生活要素材的方法。
(5)调查作业。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调查作业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搜集材料,了解情况的作业方式。
3、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生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1)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设计作业。改革作业设置,把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新改编的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还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
(2)结合教材,拓展相关的知识领域设计作业。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美术、音乐、地理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能主动探索,动手实践。
4、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服务性
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别,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如果作业难度太大,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甚至会视作业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如果作业太过简单,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感觉作业太一般,得不到 更好的训练。为了兼顾到各方面的学生,设计作业时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术能力题,布置作业时应分别指定哪些要完成、那些可以选择完成、哪些属于较难的补充题。对优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这样分出层次,既有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又照顾了学困生。
其实学困生不是天生就是差的,大多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没能把握好,思想认识跟不上,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他们的心理包袱比别人更重。我们不能再往他们疼痛的伤口上撒把盐,而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和鼓励。
如我班学生罗云霄,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接受能力不强,成绩较差,家中经济条件差,自卑感很强。一次我发现他基础作业完成的相当认真,于是当堂对他进行大大地表扬了一番,他很意外,也很受感动。那天让他回家认真完成当天的指定作业,他也很认真地完成了。尽管还不是很优秀,但是我还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说:“你进步了!看,只要自己努力了你一定行!”在我不断的鼓励下,现在罗云霄在学习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不再像以前做作业拖拖拉拉的了。作业设计为学生服务,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5、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过程 中,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变换形式,也应在内容和完成时间、方式等走向“多元化”不要天天都是书面作业,使学生一回家就是不停地写作业。
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能够动手、动口、动脑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各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全方面的发展学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时,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汉字的相关知识,并自己动手把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合理排版,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手抄报。学生的完成速度完全超出预料,而且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刚过三天,大部分学生就兴致匆匆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交给我看。拿着孩子们的作品,那一副副生动的插图,一段段关于汉字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搜集资料时的兴奋劲和在制作手抄报时的认真劲。做过这么多年的作业,也布置了数不清的作业,我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作业。经过评比和删选,我们共选择了二十张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角。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优秀作品,还能学习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既鼓励了做得优秀的学生,也激励了还需改进的学生,让他们为下一次的创造性作业打基础、做准备。通过此次作业,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叹息,不如处处留心,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作业。
三、结束语
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地把握作业设计的源头——价值取向,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求有效途径的突破,用蝴蝶效应铺路搭桥,敏感效果抽丝剥茧,以多元理论让孩子们顺学而为,不再感觉到学习的无奈与负重,也才能让作业成为语文教学的鲜活养分,最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灯!
【参考文献】
[1] 张会超.浅谈小学生作业的批改[J].教学实践平台.2006年5月
[2] 张兰英.新课程之下的作业创新[J].教学管理.2004年5月
[3] 陈利平.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
如何看待学生“减负措施”?
黄作财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就要截止了。近一周时间来,由此引发的全国范围的“学生减负”话题关注度颇高。(8月28日中新网)
笔者认为,小学生减负喊了很多年,收效甚微。相比之下,《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让人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尤其是其中“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等条款,如果能够严格落实到位,必将产生颠覆性的教育效果。
制定小学生减负措施,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好“高考指挥棒”。听听家长们的担忧:作业没了,考试少了,升学选拔更扑朔迷离了,名校更遥不可及了。应该说,“减负十条”指向的,都是大家关注已久的.问题。学校之所以屡屡逆势“增负”,甚至连家长们都自愿给孩子加压,还不是因为那根高高举起的高考指挥棒。
要保证《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严格落实,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古代,“唯有读书高”说白了是“唯有做官高”,做官了以后就可以不读书了。同样,我们现在教育孩子们小时候要苦读,也通常是以长大了找到好工作赚大钱作为愿景,言下之意还是有了钱有了地位就不用再那么辛苦读书了。于是,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很多学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享受“混”的“成功生活”了。
一、课堂的教学是提高减负增效的根本
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在课堂上,课堂也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知识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的关键,更是减轻学生作业的保证。只有不断优化课堂上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模式中解脱。让学生甩开课业负担沉重的包袱, 把兴趣发展还给他们,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他们喜欢的领域,给学生们更大的,多元的发展空间。想要课堂上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备。备课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因材施教也是重中之重,认真研读课标,将其细化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吃透教材, 理清知识前后的联系及教材编写的意图,摸清学情,优化教法是调动学生学习情趣的根本途径。
二、优化作业设计,有效指导作业方向
国家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明确指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根据我国减负的新规定,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为了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在作业问题的处理上可采取如下方法。
1. 优化设计将事半 功倍 。 若想真正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就应当将学生从大量的作业中间解放出来。首先, 作业的选择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这个过程中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作业仅仅是提供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手段。其次,教师应适量布置作业,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写字的笔顺、笔画上需要下足大量工夫。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应当提升他们的阅读量及其阅读水平。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次不齐,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说,应当提升他们的基础知识,达到中等水平即可;而对于优等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大量、熟悉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课内的知识,此时应当扩大他们的课外阅读量,进一步突破他们现有的水平;而对于大多数的中等生来说,首要的是提高他们阅读层次,全面掌握目前书本上的内容,加深对课堂上讲课内容的理解,对此要进行阅读基础训练。
2. 随堂作业 应及时指导 。 国家教育部拟定的减负十项规定中,明确提出小学生一律不留书面作业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当堂作业的布置、指导。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长久以来习惯将课后作业作为指导学生课后学习能力的指标,但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作业,糊弄对付成为他们的惯用手段,这就让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应当在每节课留出十分钟的作业时间给学生。低年级识字的教学里, 每节课要留给学生书写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字的规范上逐步正规化,提高写字的效率,在课堂上便达到预估要求。此外,高年级在习作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固有的讲评作文模式, 固有的作文批改时间长,学生忘记得快,作文随堂评改,使学生记忆清楚,印象深刻。
三、增效要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
若要评定增效是否有明显效果,首现要看学生是否拥有独立的思考方式。教师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力的辅助,在语文的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善于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们自发地寻找答案,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一来,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更能够培养出来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化被动为主动,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发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忙于准备答案。
总结:若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教师就必须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益,立足于课堂上的教学。 因此,作为语文任课教师,须不断的提升自己授课水平,优化课堂,根据学生个性化的要求,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感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才能让课改的春风真正地沐浴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关键字】优化 作业设计 提质减负
关于作业,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疼不已,那是由于作业的难度系数偏高,作业的数量大,应试训练浓墨重彩。尽管社会上也大声疾呼,但是似乎人人又都崇尚着“严师出高徒”、“熟练才能生巧”的信条。对于学生来说,“减轻课业负担”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幻想,这和当前的素质教育的根本思想是相违背的。近几年教育界的主流话题便是“提质减负”。减轻学生高压的课业负担是提质减负的关键。为此,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理念浅谈一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让学生提质减负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提高学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学习乐在其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度,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因此,我在作业形式设计上,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结合,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如在学完了《自选商场》这一课后,我拿出自制的商标卡片,上面贴的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食品和玩具的名字,当他们在共同努力下兴致勃勃地念出或者认出它们的名字后,一张张小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我趁机让他们放学回家后也自己做做,仔细观察任何一样东西的名字,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第二天,学生们果然拿着他们自制的商标来到学校,一到教室就高兴地拿出来,舍不得放下。趁机,我又让他们同学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一说你新认识了哪些字。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在学完《画风》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风,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为什么这样画;学完《小小的船》,学生们当起了小小歌唱家,开始唱起赞美月亮的歌;学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
二、设计层次化作业,让学生都能成功“消化”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教学。于是我按以下几方面对作业进行分层练习:
1.按作业量分层
教师应根据自己班里学生的智力情况,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就应该要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但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按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对大部分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就弄懂题目要点,允许少部分学生课后再加加工,辅导一下;要求优等生完成的拓展题,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甚至放弃。这样就能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3.按作业难度分層
我们要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我根据学生的发展区不同主要设计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三类,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如我在教学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设计以下三种题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型。
基础题 背诵、默写古诗,解释古诗的意思。
综合题 古诗描写了怎样的一番情景?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拓展题 选读一两首送别诗,并比较一下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异同。
三、设计生活练习,让学生与实践相结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深入生活,让学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体验、感悟,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拓宽学习的渠道;让学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大街小巷纠正错别字;在学习了《秋天的图画》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秋天,画秋天,沿着秋天的足迹去看一看,还可以写和秋天有关的习作,拍摄一组反映秋景、秋趣的照片等。春节期间,让孩子去别人家门口摘抄春联,根据春联的意思配上图,制作一本《春联集》。
四、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索中快乐成长
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我们应该设计一些以学生观察、调查形式的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在探索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快乐。
1.设计观察性作业
观察是打开思维窗口的一种办法。学生要想不再受传统作业的束缚,就应靠自己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通过观察完成作业。如学《小蝌蚪找妈妈》后,让学生养几只小蝌蚪,观察小蝌蚪生长发育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更准确的地了解小动物的生长情况。
2.设计调查性作业
设计调查性作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走向社会,搜集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该如何对待这些环境污染,写成建议书送给有关单位。这样显而易见地调动了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更有效地完成作业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对作业的优化设计是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手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一种新型的语文作业观,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设计出真正适合每位学生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高效地完成语文作业,真正达到提质减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捷.《作业的革命》,《江西教育》,2008、
[2] 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减负”工作,把它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增强“减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素质教育的精神得到贯彻执行,学校将坚决把 “减负”规定贯彻落实到教学行动中,真正还学生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针对学校实际,细化制定了12条,作为学校“减负”制度和工作措施,并将其作为“减负”规定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减负”规定在教师教学工作中能够得到落实。具体规定如下:
1.学校、教师有义务加大关于“减负”文件精神的宣传,公开向社会做出“减负”承诺,并接受监督。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时课程。
3.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每天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总量不超过6小时。
4.加强校本教研活动,认真执行教师教学常规“六认真”要求,确保“减负”不减质量。
5.严格上下课时间,教师下课不得拖堂。
6.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7.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和“阳光体育课外锻炼”活动。
8.不私自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未经教育局批准使用的教辅资料。
9.认真组织开展考试评价活动,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不得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的名次。
10.严禁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家教活动,更不得从事有偿家教活动。
11.学校每个学期将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座谈会,听取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落实“减负”工作情况的意见反馈。
(一年级)
为培养创新型人格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首先从每天的作业布置体现:(语文)
1.书面作业
一年级主要是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所以作业不多但要精,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要学生能观察字体结构,一笔一划书写,慢慢写出汉字的运笔。
2.复习作业
将当天所学知识复习巩固,采取读一读,背一背,给家长讲一讲的方法。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家长了解到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
3.课外阅读
以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品行;在大量的阅读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去积累好词好句为将来的习作做好文思泉涌的准备。
4.实践与观察作业
众多能力来自于生活,如劳动能力:学洗自己的小件物品,学扫地,学拖地等,培养劳动意识,知道劳动很光荣,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又如观察能力:春天来了,出门走走,在大自然中感受春的气息,调动五官,看、听,嗅感受春的脚步,其次将感受表达出来,说说这美丽的春天。
二年级F班作业布置内容
作业种类:
1.基础作业2.拓展作业3.思维作业4.实践作业
作业内容:
1.基础作业:抄写生字、词语和练习册练习题。
2.拓展作业:例如搜集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
3.思维作业:用集中识字中的生字和词语编儿歌。
4.实践作业:例如让学生观察春天等。
三年级作业布置(减负课题)
作业类型:知识型、拓展型、思维型、实践型
具体内容:
知识型:听写每课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册 拓展型:完成作文、仿照课文内容完成小练笔、完成学习运
用中的相关题目、查找作者的简介、搜集与课文相
关的资料等
思维型:根据课文题目或内容质疑、根据课文编一编,演一
演、完成动物调研报告、写想象作文、完成阅读与
写作等
实践型:制作感恩卡、感受春天、感受季节变化、观察植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负担 形成原因 解决措施
一、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材复杂
如今,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复杂多样,经调查,一本语文书,其中包含多个单元、几十篇课文,以及一些要求必背的古诗词,并在每单元的课后活动中安排了学生掌握有关语法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测试。内容之多足以将教师和学生击垮。
(二)学生学习任务重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需要大量的业余时间感受世界的美好,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在繁忙的学校学习生活之余,在家长的监督下参加一些辅导班,加重了学习负担。
(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仍单纯地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死板的教学气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文学著作时,只是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陌生词汇,疏通课本内容,最后进行课后总结,丝毫没有任何新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仅在任务繁多的课堂中感到疲惫,更不能认真对待所学知识,课堂中教师、学生均处于迷糊状态。
二、语文学习负担形成原因
经大量语文教学实例研究,我发现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如此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排斥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点。
(一)教师的教学思想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路人,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教师需耐心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师资力量不足
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要求更加严格。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做一名素质教育者。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往往容易疏忽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经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研究、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普遍具有懒惰的缺点,始终依靠教师的安排,只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讲解,不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习动力不足。
三、减负方案
(一)更新教学模式
小学生比较喜欢新颖的东西,教师需要投其所好,在课堂教学前认真研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新型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需要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课本,节选某些著名作家的作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趣的文章,锻炼学生对其写作方法的应用。
(三)制定恰当的教学进度
部分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掌握当日所学知识,安排较多内容,只会使学生感到任务繁重,不愿学习。对此,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在课上解决疑难问题,以减轻他们的课后负担。
(四)分层次实施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若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必须迅速掌握全部语文知识显然不现实,也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一定要分层次实施教学,将知识由易到难逐渐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结语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均面临着压力大的问题,我们必须提高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共同努力,以帮助他们摆脱学习难的问题,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0(5).
[2]魏婷婷.“多”中的“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3]江小姜.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
[4]王红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J].新课程:小学,2012(1).
[5]赵世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
【小学生作业减负措施】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作业改进措施06-20
小学减负报告10-19
渴望减负的小学生作文500字09-16
九田小学减负工作计划05-26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总结10-07
小学生寒假作业总结07-18
39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11-04
小学生家庭作业调查报告06-11
小学生暑期作业计划表09-11
小学各科作业规范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