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精选8篇)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篇1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概述,并结合网络的固有特性与中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问题的提出:

1、4月7日凌晨,深圳光明新区初二男生周荣猝死在距离一家黑网吧不远的路上,事发前周荣多个晚上通宵上网。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湖北谷城县15岁的高一学生小文连捅制止他上网的父亲5刀,导致父亲不治而亡。

2、据中国中学生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在青少年的犯罪中,约7成与网络影响有关。

3、重庆市12355中学生服务台2008年下半年所接听的5000多例热线求助电话中,超过40%都是关于网络成瘾的求助。

4、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青少年占据网民规模的一半左右,上网成瘾的孩子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全国至少有600万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并且一周内玩游戏在5小时以上的有72.9%。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网民普及率呈偏态分布,其中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

暑假就要到了,又将有很多痴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终日浪迹网吧,多少家庭又将伤心欲绝。网络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危害之大有目共睹。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老师,面对都是中学生,每当看到这类新闻时,我总是不断在思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可爱的孩子深陷“网瘾”误区,又有何对策能够解救他们,避免他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问题的分析:

一、“网瘾”形成的原因

(一)网络自身具有成瘾特质

据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

(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有作为,被关注。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在网上通过玩游戏来不断地使自己升级强大。他们也在网上通过聊天极尽所能地吹嘘自己和取悦对方。然后在班上眉飞色舞、自鸣得意地给同学叙述自己在网上的精彩业绩。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发泄他们潜在的攻击性,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卸掉伪装,展示自己人格的另一面,使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以师傅自居,从而获得别人的羡慕和崇拜。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是脱离家长老师,向往社会交流最强烈的时期,但由于交往心理不成熟,导致在现实中交往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又由于父母只重说教,只关心成绩,很少与孩子交流情感。这样伴随学生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寻求慰籍,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空间的无限性,内容的随意性,身份的隐蔽性,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他们没有了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同时也容易使他们迷恋。

(三)家庭温情教育不断淡化

据调查,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家庭教育中,母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母亲角色已经由传统的家庭主妇转变成劳动力。父母都忙于工作或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减少,家庭不能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不能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例也不断攀升。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更容易叛逆,从而更容易到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

(四)学校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单一的教学评估方法以及高考压力等因素,使得学校通常以分数为标志构成单一评估体系,注重知识的刻板灌输。学校过多着眼于自身需要的学生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单纯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各种兴趣的培养和追求。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但仍有相当一批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人文教育,心理素质差。对学生来说,人文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淡化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领悟和体验。而网络以特有的方式进入中学生的生活,网络缓解了中学生的个性压抑,满足了其心理需要,由于中学生处于转型期,个性不够完善,心理不够健全,自制力差等特性,因而容易成瘾。

解决的对策:

要减少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建立以疏通为主的预防措施,并依靠社会环境、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及中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合力。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选择“学习兴趣、学习记忆、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等

几个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开展集体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焦虑有关的科学知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并从中进行学法辅导,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记忆,科学用脑,对于学生产生的焦虑现象,可启示他们采用注意转移法,心理补偿法、自我暗示控制等方法来平息紧张的情绪。

(二)以良好的亲子关系预防或戒除网瘾

父母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不要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网瘾患者,因为父母对孩子有情绪的传染。如果你焦虑的话,孩子会更焦虑。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进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相信孩子们会转变过来的。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民主、和睦、丰富多彩以及充满希望的家庭中出来的小孩是很少网络成瘾的。因为这样的环境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平等和快乐。

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的优劣上。我们知道,在学校的考试中,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前3名或前5名。如果家庭评定他们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了,那么他们更可能去网络寻找虚幻的成功。作为家长要千方百计让孩子有成就感,包括学业、特长、交友等各个方面,而不是逼他们走向网络世界。

家长要注意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网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逃避;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就算要逃也是无处可逃。所以父母阻止孩子上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正确地引导和科学地监督。家长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允许他上网,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比如,限制上网时间;未成年人若无成人陪同不得与网友见面等。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孩子上网的内容,如发现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引导。

(三)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

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减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抑,使网瘾学生从自暴自弃的心理阴霾中走出来。大多学生第一次上网都是被同学朋友带去的,一个班的班风很重要,好的班风能把同学从网上带回现实中,而一个差的班风会不断带动更多的同学去上网成瘾。①对那些上网成瘾的学生,全班师生要一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鼓励他们走出网络阴影。并且要指定专人(二对一)进行重点监督、教育和帮扶。让成瘾的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称赞和真诚以及同学的友情、信任和尊

重。②创设条件鼓励和支持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使他们真实地了解异性内心的情感世界,缩短距离,减少神秘感,消除学生上网聊天交友的心理冲动。③建立校级网站,开设班级博客。在网络中架起交流沟通、互助互爱的桥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发展学生的网络技术能力。④严格管理、规定时间、规范内容,允许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在学校电脑室上网。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网络中直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律意识。让学生上好网、用好网,从而发挥网络的教育教学功能。⑤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四)重视学生手机上网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中国中学生网民已经达到1.75亿,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其中有300万左右为10岁以下的网民。在上网的方式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截至2009年8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81亿,其中5000万是中学生用户。现在的中学生对于手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个手机拿在手上,上网下载图片、铃声、游戏之类的,几个小时都能玩。手机网络不良信息很多,一不留神随意点都有可能进入包含色情信息的网站,但对学生手机时刻进行监管也不现实,出于对学生的尊重,老师和家长基本都不会强制查看学生手机。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篇2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就中学生而言, 不管手机还是电脑都是产生网瘾的罪魁祸首。面对网瘾, 中学生受到的危害非常严重, 改变与引导他们已经迫在眉睫。网络成瘾其实就如同药物成瘾一样, 让人对网络欲罢不能。对人的精神与思想都构成了巨大的伤害,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 网络吸引了他们过多的精力与时间, 导致他们无法专心地进行学习与生活。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外部原因。

网络之所以具有吸引力, 是因为它是一种高科技产物, 具有非常丰富的资讯, 让人足不出户, 就能掌握外部时事。因此这样的性质, 对于每个具有探索欲望的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 由于现在科技与设备的发展, 网络游戏也成为了网瘾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的学习压力大, 在日常的生活中, 又难以得到合理的发泄, 负面的情绪得不到宣泄, 所以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得到成功和自信的体验。这往往就是网瘾少年的最大特点, 现实生活不如意, 与人交往困难, 导致了逃避的想法, 网络游戏却恰恰给了他们可以逃避的空间和所谓的自信。其次就是学生在学校经常接受过于严格的管理, 导致学生的思想与人格有不同程度的扭曲, 产生不良的行为与意识。这些负面的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认可的, 只有通过虚拟的网络才能表达出来, 同时还不受人管制。这些外部因素对中学生网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 自身原因。

中学生染上网瘾这种恶习也有很大的自身原因。上网成瘾的学生, 很大比例上都是那些成绩不好或不善于社交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但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中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 一方面单调的学习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 而丰富的网络世界, 却给了他们无尽的乐趣。对外界新奇事物的求知欲, 以及对事物判别能力的不足, 导致他们很快地陷入到网瘾的漩涡之中。这种情况的发生正是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在这个年龄阶段, 正处于学生的发育时期, 虽然身体上发育近于成熟但是心理上却远远没有跟上, 缺乏自制能力, 对事物的判别能力又低, 但是又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喜欢标榜个性与独立。这种特点使得他们在网络游戏面前很难抗拒住诱惑, 最终导致学生染上网瘾。

二、中学生避免网瘾的对策

1.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管理,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学生在成长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学校, 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教育就成为避免学生染上网瘾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家长与老师, 不应该视网络为洪水猛兽, 正所谓堵不如疏, 正确地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地对网络进行了解, 非常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 同时还要在家里制定相应的上网管理方式, 经常进行监管与了解, 是有效防止学生走上歧途的最好方法。同时家长与教师还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尽可能多地和他们进行交流。让学习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主题, 而不是天天沉浸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和谐温馨的环境, 是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和找到自信的重要条件。

2. 参加体育和社交活动, 丰富日常生活, 抵制网瘾诱惑。

除了家长与学校的教导与关心之外, 想要让学生摆脱网瘾, 还要靠充实的生活与社交活动来做到。通过体育与课外活动, 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好奇与探索的心理, 从而分散对网络的关注。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让他们感觉到校园生活的美好, 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经过体育锻炼, 可以让人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 缓解低落的情绪, 减轻压力, 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 并且产生轻松和愉快的感觉。当然学校方面, 也要注意教育方式, 让“以人为本”成为办学宗旨, 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与理解。因此面对网络, 教师与家长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可因噎废食, 全盘否定。此外学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 适当地对学生减压, 并且增加课外活动, 是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的一个重要手段。总之, 合理的情绪排解是避免网瘾的重要方式, 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远离网瘾, 健康成长。

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网络成瘾 原因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中国网民中的特殊群体——青少年学生影响颇大。诚然,网络有助于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审美鉴赏能力。然而,它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而且10-19岁青少年成为网民主力;学生占网民总数三分之一。学生过度上网现象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有关报告显示,13—17岁的中学生网民中患有不同程度的上网成瘾达到17.10%。中国卫生部承认该疾病与强迫性赌博或酗酒类似。

本人则从农村中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帮助农村中学生有效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分析其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一、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家长原因及对策

本人发现男生在网络成瘾上显著多于女生,而在年级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等,也与男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发育有关,还与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相关,对男孩较缺少情感温暖。

如果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敌对情绪,长期下去既阻碍了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导致他们依赖网络来寻求平衡。如果父母对子女经常责骂、缺少宽容,或过分溺爱,则容易使子女产生情绪不稳、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从另一方面阻碍了他们与社会人群的正常交往,也同样导致他们成为网瘾人群。

家庭是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一般来说,从民主、和睦、丰富多彩以及充满希望的家庭中出来的小孩是很少网络成瘾的。因为这样的环境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平等和快乐。

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的优劣上。我们知道,在学校的考试中,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是前3名或前5名。如果家庭评定他们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就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了,那么他们更可能去网络寻找虚幻的成功。作为家长要千方百计让孩子有成就感,包括学业、特长、交友等各个方面,而不是逼他们走向网络世界。

家长要注意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网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逃避;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就算要逃也是无处可逃。所以父母阻止孩子上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正确地引导和科学地监督。

二、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学校原因及对策

网络成瘾在年级上看,初三学生最多,初二其次,初一最少。可能的原因在于农村初三学生要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既要应付学校老师的压力,回家又要面对父母的期待,可想而知其压力的巨大,一些心理素质不够强的学生就会产生适应不良,转而寻求网络的安慰,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在预防网络成瘾方面,学校要注意和家长联合。学校和家庭对农村中学生同等重要,网络成瘾问题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教育失败的共同结果。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家庭的作用。

学校要注意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在学校,学习是生活的主题,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学校要注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可避免地要重视成绩,但要注意,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里组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并通过各种竞赛肯定这些专长,使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能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引导的途径通常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内容;开展一些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电脑作品评比、个人和班级网页制作展示;建设健康的网络虚拟世界,建立校园BBS等。

三、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个人心理健康原因及对策

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等因素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网络成瘾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正是网络成瘾所带来的危害。中学生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而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学生时期的众多需要。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正常交流。而在网络世界里,如QQ、POPO等聊天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聊天室,能够很轻易地满足他们这一愿望。

同时,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而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另外,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中,性是个禁忌的话题。早恋现象在农村更是被视为洪水猛獸。而另一方面,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有这一方面的需要。网络为他们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便利。不必忍着羞愧开口要求,不必冒着风险偷偷摸摸,他们只需动动手指,各种黄色音像、淫秽图书等铺天盖地而来。缺乏自制力,又对性充满好奇的中学生只要沾上就难免着迷。有人统计过,每天黄色网站的点击率是各种网站点击率中最高的,而中学生网络性成瘾的比率也是比较高的。

网络成瘾重在预防。通过对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网络使用的特点;二是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三是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网络使用的特点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改善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从而对“网瘾”免疫。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说网络就一定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及工作学习带来了便利,很难想象在我们适应了网络生活的今天再回到没有网络的过去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既然不能杜绝,那就好好引导!

参考文献:

[1]李先忠.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研究和调查.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0)

[2]张日辉.远离电子游戏脑.沈阳万卷出版社.2005(10)

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与对策一 篇4

一、项目背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 计算机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教育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引发诸多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网瘾症”就是 “网瘾症”又称“互联网成瘾症”其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心理疾病。,最早由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 Goldberg 提出。“成瘾”是医学用语表明人对药物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和 “反复性”等特点。生理上的依赖且不易根除具有“突显性、“病理性网络使用”正是具有这些类似的特点所以被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瘾”的主力军是青少年特别是广大学生居多这部分人里又以中学生和大学社居多。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初中生上网比例已 39.3高中生上网比例已达 49.9。中学生上网本无可非议但让人担忧的是有 6.39的学生每周上网都在 10 个小时以上更有 3.62的学生在 15 个小时以上。中学生虽然占全部网民数的比例相对较小 但是如果上瘾了危害却最大 不可以等闲视之。中学生“网瘾”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听成瘾 这在中学生中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网络上有许多诸如“音乐在线”网站和“在线影院”网站,利用自身的便利优势吸引众多的中学生沉溺于网络音乐和电影资料的视听。二游戏成瘾 这在许多中学生中特别是男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 23.3。三交际成瘾 指上网中学生利用各种聊天软件诸如腾讯 QQ、E 网通和网站的聊天室或专门交友网站进行虚拟的人际交流。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显示这部分学生占 46.03。四色情成瘾 在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的调查中有 8.75的学生明确回答“不止一次”浏览过未成年人不宜的网站。在这些网瘾中中学生最容易沉湎其中的就是游戏瘾和网聊瘾就是这两种瘾让许多家庭产生危机处于困境甚至是产生家庭悲剧。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市一个初二男生上网成瘾宁愿不吃中午饭也要省钱上网。父母藏在枕头下的钱经常被偷。其父母采取强硬手段加以管束但该男生却已无法自拔。在家中反省时竟整日哈欠连天如吸食了毒品一般。扬州一位心力交瘁的父亲说其 18 岁的儿子上网成瘾一天 24 小时里中午 12 点至晚上 12 点在网吧“沉着应战”晚上 12 点到次日中午 12 点在家里“闭目养神”天天如此。为让其子完成学业一年多竟换了 5 所学校但都不能断绝其子的网瘾。这些报道在报刊及网络上并不鲜见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也时有耳闻。这些网瘾者走向人生歧途的几率大大增加是平常人的几倍乃至十数倍。共青团武汉市委与武汉大学在武汉市进行了一次“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以证实互联网对上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程度。调查组对全市 21 个社区和少管所的 7 至 18 岁的 2300 名未成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中97的人热衷于上网而在所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上网行为中网上聊天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网上游戏。五总结 既然网瘾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何中学生还是甘之若饴趋之若鹜呢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有关专家认为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他们容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还不够因而他们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另外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到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的诱惑。专家表示目前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的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 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充斥着社会的各种不良诱惑无疑是青少年成长途中的毒果。如何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抗拒诱惑顺利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展开了研究,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发现在家庭功能领域方面的研究很少。本项目认为,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原始归属地,从出生到现在,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环境就是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早期教育以及理念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早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一些在家庭中的缺失会让他们希望能从其他地方弥补,如学校、社会中,而这些地方,是取代不了家庭的位置的。

家庭环境是一切行为的基石,它是人们心中最为重要的地方。网瘾青少年多数的家庭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让孩子在情感方面极大的缺失。所以本项目决定从家庭功能视角出发,通过增强孩子还家长的互动,改善家庭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的方式,进行一次实践上的探索。

二、研究综述 网瘾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网络的欲望。同时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早就开始了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比较发达,教育开放,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早就成为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外国学者都开展了很多这方便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1、美国 徐耀聪在《国外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中提到,2007 年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 大约有 6的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上网成瘾其症状与服毒完全相似。2009 年Keith J.Anderson 对 8 所中学7 所美国学校1 所爱尔兰学校1300 名中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显示有 1/10 的学生表现出对网络严重依赖。由此可见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美国已经存在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问题会变得日趋严重。因此,帮助中学生有效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明确界定网络成瘾的症状和鉴别标准,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预防、矫正和治疗进行相应研究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2、德国 在周世杰的《德国青少年网瘾问题实践与探究中》中指出,去年 4 月 26 日德国爱 2尔富特市一名中学生开枪打死了 13 名老师、名同学和 1 名警察后自杀 引起社会震惊。据调查 德国有 60 万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难以自拔。德国一项调查显示 德国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 约占青少年罪犯的 50。为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毒”侵害 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日前在博腾哈根市成立了全球首家帮青少年戒除上网瘾的诊所。该机构可容纳 60 人就诊 服务对象为 10 岁至 17 岁的未成年人。机构负责人加尔纽博士认为10 岁至 17 岁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弱、最易被网络侵害 “病人”的时期 最需要社会的帮助指导。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和运动专家组成。进入诊所后 他们会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然后再研究制定详尽计划。诊所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 一是艺术疗法 如绘画、舞台剧、合唱等;二是运动疗法 如游泳、骑马、静坐、按摩、蒸气浴等;三是自然疗法 如种花、种菜接触大自然。另外该机构的部门 “整个治疗过程中 最关键的是父母的支持。主管加歌卓女士表示: ”该机构在设计课程时 把家长谈话列为重点 请他们亲自操作电脑游戏 然后才讨论对孩子的具体“治疗”方案。治疗师特西尔女士说信息时代使人与人之间接触减少电脑和电视成了青少年最重要的朋友。诊所提供的课程 就是帮助“病人”离开虚拟世界重新发现周围社会及自身才华使其回归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中。由此可见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该问题会变得日趋严重。因此在国外,很多专家早就开始提倡帮助中学生有效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并开始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明确界定网络成瘾的症状和鉴别标准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预防、矫正和治疗进行相应研究。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近些年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展开了研究,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成瘾问题的原因近几年有很多学者都对中学生的网瘾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其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瘾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如徐耀聪余雯雯王立新等人从青少年自身的出发,阐述了他们的观点:网络成了青少年宣泄和倾诉情感的重要渠道,不但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而且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还满足了青少年的性需要。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认知能力有限,并且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互联。而姜洪艳,呼勤、焦荣洁等人则从宏观的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学生网瘾主要是由于中学生个人、网络、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影响产生的;曹祖耀,安民兵认为认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对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设施监管力度不够,不能给中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造成的。

2、网瘾患者的表现有形式 从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瞿鸿雁、王晓宇,安民兵等人认为,让你表

现出以下几点症状时,你便可判断为网络成瘾患者;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有失落感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3、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的方法 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很多人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去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戒除网瘾,当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所呈现的方式方法也都迥异。瞿鸿雁、王晓宇,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戒除网瘾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治疗。

2、家长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3、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4、社会加强网络传播管理,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文化环境。吴玉胜,周世杰提倡运用外界力量帮助中学生,首先要冷静分析,耐心引导,逐步提高“ 网瘾”学生自身的免疫力,然后让他们感受现实生活,培养热爱真实生活的情感,最后创造男女学生正常交往的条件和途径,进行切实有效的青春期心理教育。周丹红则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贯穿、介入,使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得到转变。青少年小组活动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参与者的热情,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姜洪艳提出要通过完善中学生教育体系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1、要坚持学校正面教育,落实德育首位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辅导站,正常开展性知识教育;

2、要健全完善家庭教育,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家庭上网要文明适度,是要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爱好,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3、要正确组织社会教育和防范,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树立良好风尚,社会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消除“网瘾”形成土壤,大力抓好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

4、家庭功能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陈秀红,《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家庭干预研究》,高夹丽,侯春在,《家庭功能理论的研究进展》,他们指出透过家庭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干预这一动态过程,可发现网瘾青少年家庭在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与情感表达、卷入与控制以及价值观哥哥唯独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大体上说,家庭在问题判断过于表面化,片面化,问题处理办法的实施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被迫延伸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母的角色作用并不平衡。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沟通,而沟通更离不开情感的表达,需要形成平等对话的民主机制。价值观则是行为背后的主宰。网瘾青少年家 ring 中的代际价值观差异较大,这可能是造成家庭内部矛盾与冲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三结论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课题,它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于和谐社会的长远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多年的不断探索,使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出现一套真正的人们认可的治愈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瘾中学生的人数俨然成直线上升的趋势,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偷窃、抢劫、打架等网瘾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屡见不鲜。种种的现象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急需解决,并且十分紧急。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我了解到现在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的方向颇多,如心理、社会、学校、自身等,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中学生网瘾原因的分析中,很多人都认为家庭差异是造成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因素之一,并且影响很大,因为家庭是孩子最依赖的港湾,父母也是孩子最崇拜的偶像,家庭中的一切变化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科学的调查显示,网瘾中学生 90以上家庭都出现了问题。然而,相对于家庭在网瘾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而实质的研究,还处在一个理论假设的层面。因此,从家庭功能视角出发,用家庭的整体功能来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瘾,对于中学网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项目开发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有关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人做,大多数是纯理论分析、解释性的说明、经验总结等,这次服务项目是为理论研究作了一次实践探索;在学术界,对于网络成瘾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种种视角,在这次项目中,我也结合实务工作,从家庭的功能视角出发进行了探索,推动了网瘾的实务研究;项目在实务研究基础上,我结合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调查方法,spss 数据分析等,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二实践意义: 从个人层面,让每一个家庭成员能够正确区分健康上网和网络成瘾,改善亲子沟通的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建立家庭民主平等的对话机制,让他们用共同观点和态度去应对和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于家庭层面,解决家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让他们相互理解和支持,缓和家庭矛盾,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在价值观上形成统一,让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去解决中学生的网瘾问题;对于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对于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关注,也加强对于家庭问题的关注,为下一代的成长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四、理论架构 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家庭的各种日常任务,包括完成危机任务,每项任务都需要家庭一起去应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庭及其成员得到成长,并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发挥好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各项功能。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任务完成是核心维度,任务完成的过程包括:确定问题、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实施、评估解决的效果。其他六个维度围绕在任务完成的周围,要想很好地完成各项家庭任务,需要家庭成员分配并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角色的分配就需要沟通,沟通过程必然存在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可以阻碍或促进任务完成和角色承担;家庭成员相互卷入程度也对家庭任务完成有影响;控制是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的过程;家庭应该能够维持自己的家庭功能,同时在任务发生变化时去适应变化的需要;最后,家庭任务的确定以及家庭如何完成任务受到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家庭规则特别是家庭背景的影响价值观和规则是家庭任务完成的背景。由此可见,家庭功能理论的七个维度实际上表明了家庭在完成某项家庭任务时的内部处理机制,也即家庭成员在围绕某一核心问题解决时的沟通与互动模式是怎样的。在本文所做的研究中将聚焦中学生摆脱网瘾这一核心家庭任务。在项目的展开中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参加,旨在通过增强他们之间的互动,改善他们的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重新找到位置,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营造一个完整性的家庭,利用家庭整体功能去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控制。在此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将发挥角色、沟通与情感表达、卷入与控制以及价值观等作用。

五、需求评估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需求评估的方法

1、文献法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整理,了解中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和问题解决思路,确定自己服务的切入点和方向。

2、访谈法 设计访谈提纲,主要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开放式的访谈,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具体需求。

3、问卷法 设计问卷,对中学生关于网络知识和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后回收、统计,用 SPSS 分析来得知这些学生的现状和需求。

4、评估对象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及其家庭的所有成员。

5、评估内容 家庭成员间关系、沟通、情感互动状况,对于家庭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家庭成员对于健康上网的认识。二需求评估的工具 本项目的需求评估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因此,在评估过程当中所运用到的工具有网络文献资源,spss 问卷统计分析工具和访谈提纲。三需求评估的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法查阅有关中学生网瘾方面的的文献资料,从资料当中获取信息,寻找项目的方向和现状以及存在为解决的需求问题。其次,通过对受益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在网瘾问题的需求,然后根据对个别家庭及其中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真实情况,确定方案,最后走访社区联系相关资源,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四评估结果分析

1、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的评估结果分析 网瘾青少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需求:

1、对于家庭温暖的渴望;这里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孩子缺少父母在生活上的关心和关注,很少能够有机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使他们的情感和情绪都积压在内心世界中,寻求情感的发泄点。

2、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网瘾青少年在学校往往都是那些被身边的人忽略的同学,他们寂寞,缺乏沟通,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们渴望被关注,但现实总是与愿望想违背。

3、自信心的提升。他们一般都存在着胆怯的心理,害怕犯错误、怕被指责,这

些都严重的限制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行为,不敢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但渴望辉煌的心又期望自己能被关注,而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条件。而网络的虚拟、自由的环境很容易满足他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2、网瘾青少年家庭其他成员的评估结果分析 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或其他,使他们主要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们在学习上能够很优秀。缺少和孩子的沟通,不了解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内心的想法。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加强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2、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父母多关心孩子,满足孩子的缺失感。

3、加强家庭成员间互动,让他们重新获得互相间的信任,共同解决网瘾问题。

六、项目设计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情感互动,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进,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利用家庭的功能来帮助孩子成功的摆脱网络控制。二项目实施地 唐山市虹桥社区 三项目简介 此次项目旨在通过一些社会工作专业人事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对帮助中学生解决网瘾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改善网瘾对于中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加强人们对于中学生网瘾问题的认识和全社会对于网瘾中学生的关注。四项目主要提供的服务开展服务/活 时间规 预期目标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及内容 动 划

1、个案辅导 帮助家庭成员解决 社区 一星期 心理疏导;讲解网络知识。一些问题,澄清疑 一次个 惑,了解他们的真 案 辅 正需求。导,具 体次数 视情况 而定 能够正确认识网

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篇5

控制上网时间。控制好每周上网的时间要比控制好每天的时间更有效。给自己一个限定“我每周上网的时间不能超过×小时”,自行调节避免过于死板。

控制上网地点。未成年人不去网吧上网。同伴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学习”的作用,如果遇到一些成天泡在网上的“榜样”,就会加速网络成瘾的形成。

控制网络的使用内容。学习网络的使用技巧,学习网上获取资料的技能,保护自己的电脑不会受到病毒或“不良网站”的进攻。

不能放弃监督。把电脑放在客厅、书房等有利于家长或者他人监督的地方,也可以在电脑旁放一个小闹钟,事先就定好下网的时间,这些都能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

此外,青少年发生网络成瘾还与个人的心理品质有关,一些在现实中应付困难的能力差、自我认同度低的人容易上网成瘾。

因此,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学习处理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认识并且接受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而不是否定自己,对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都非常重要。另外,除了上网,培养一些其他的课余活动和兴趣爱好对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篇6

请看:“网吧吞噬孩子,网游色情暴力让纯真心灵堕落”、“花样年华迷失在网吧”、“沈阳‘恐怖网吧’教孩子解剖半裸女尸”、“黑网吧‘囚禁’孩子5天4夜”,多么触目惊心的标题,看到这些,我们不禁十分恐惧,我们要大声疾呼:“救救我们吧!”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不少同学上网,我班还有一名同学因上网旷课。我们生活环境周围的网吧更是人满为患,而我们接受的教育却是禁止出入营业性网吧,老师、家长更是把此事看成头等大事。2001年底颁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注意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互联网上网业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周围200m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刚8务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现实与法律

法规之间矛盾的存在,激发了我们探索事物真相的热情,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看清网络的本来面目。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二、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不少媒体对网络都有很多报道,家长、老师几乎是谈“网”色变。但是有关青少年自身对网络的看法和观点并不多见,甚至是没有。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如何看待网络,以及家长、老师对网吧的态度,我们展开了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相关调查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网络,并且找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三、活动的总体计划

活动大体分为三步。首先走访新华区文体局,了解我区对网吧管理的情况;第二、实地考察,对新华区的网吧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尤其是学校附近的网吧:第三、对中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了解和调查,找出青少年对网络的正确和错误的认识及原因

帮助我班的同学树立正确的观念,戒除网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时间安排

(1)9月上旬走访新华区文体局,对新华区的网吧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基本情况。

(2)9月底调查讨论。我们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调查内容,设定调查范围。

(3)十一长假期间对自己所处小区的中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4)10月8-25日进行问卷分析。利用课余时间,将问卷内容进行归类并汇总走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5)10月26 151-11月3日撰写活动总结,并进行整理。

(6)11月份以后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教育,帮助同学正确对待网络。

(7)向学校提出建议,建立我们学校自己的“网络家园”

五、活动的具体过程

1.走访新华区文体局,了解我区对网吧管理的情况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新华区有40家网吧,大多分布在居民区和学校周围,有的距离学校只有200m。

2.提出活动内容

调查中学生上网的原因目的等。我们将调查对象锁定为中学生及其家长两类对象调查范围锁定为新华区的网吧:

基本方案设定后,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

(1)家庭电脑的拥有情况。

(2)学生去网吧的经历。

(3)家庭上网与网吧上网的区别。

(4)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性。

(5)去网吧所产生的后果。

(6)学生对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程度及渠道

(7)老师、家长对网吧的态度。

(8)对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措施有哪些了解

3.对各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我们走访的大多数是生活小区的居民,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基本是一一对应的,即在一个家庭中同时对孩子和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这样有利于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所在,也易于获得答案,因而我们采用了相对应的方式分析数据。

六、活动总结评价

1.中学生上网成瘫的原因

(1)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中学生在心理上需要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在调查中,我们接触到这样一位同学,他说:“他们(父母)管得太严!”他说的时候头也不回地盯着屏幕,显然还沉浸在游戏中。当我们再细问为什么时,他终于说出了实情:父母在家中的管教方式让他受不了,成天没完没了的说,再加上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经常有挫败感,经过“好友”一说,他几乎立刻就迷上了网络。

(2)虚拟空间满足了每个孩子的成就感。在我们了解情况的时候,有个同学反过来问我们:“在网上你可以号令天下,在现实中,可能吗?在网上你可以攻城拔寨,在现实中,可以吗?”答案都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位女生说:“在网上有人欣赏你,有人表扬你,你还可以对别人倾诉不快乐,而在现实中,跟谁说去啊?”

(3)游戏闯关的过程使每个人感觉到有吸引力。有个同学这样说,如果学习也能像游戏闯关这样一步一步有吸引力就好了。游戏的魅力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隐的原因之一。

2.电脑普及的速度在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速,效率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电脑的应用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电脑的昔及率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配备了电脑。家庭电脑拥有率的不断提高反映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3.互联网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向它走来

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及时、互动、信息量大、资塬丰富等优点,同时它的自由性、科技性和时尚性更吸引着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并且可以收集资料、查阅信息、收发信件。但是互联网也使部分目的性和意志力不强的青少年迷恋网络,盲目随大流,他们认为如果不上网就是老土,跟不上时代。

4.网络自身的两面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人们通过网络能及时、快捷地获取信息。中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可以提高知识储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网络的另一面是会让人沉溺于其无限制的自由空间中,让一些消极信息进入青少年的大脑。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分析辨别力较弱,这就需要来自外在的引导。

5.网吧分布的不合理性

在我们走访的新华区39家网吧中,其分布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离学校近,二是分布在各生活小区周边。例如,九中街不足800m的距离就有4家网吧,虽然这4家网吧都在距学校200m外,但是仅仅是多走几步路的问题,这里聚集的大部分人是中午不回家的学生。处在生活小区的网吧里聚集的多是家长不在家的学生。

6.青少年上网缺乏必要的引导,存在盲目性

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有限,辨别力不高,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且学生的压力能在游戏中得到最大的释放,再加上有的学生生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学生上网的盲目性。但是他们这个年龄逆反心理强,他们需要的不是强硬反对,而是老师、家长的必要引导。

7.现代家庭亲于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调查结果显示,91.5%的中学生认为在家上网与去网吧上网没有区别,却有90%的人选择去网吧上网,这正是因为家长过分强调网络消极的一面,不允许孩子上网导致的。亲子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既然不允许在家上网就选择去网吧,最终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或学习,或娱乐,既增进感情,家长又能有效地监督和引导孩子上网。

8.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力度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相关规定也很明确,但是仍有1/3的学生不知道这些规定,大部分家长对相关规定也只了解一点点,这就说明法律宣传力度不够。

在网吧管理方面,从我们调查的新华区39家网吧来看,上网的几乎都是未成年人,可是却无人管理。现实状况是虽然有法可依,却未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网吧自身管理的不规范性

网吧作为互联网的载体本身是合理的,是人为因素导致网吧成为众矢之的。网吧老板为了赚钱,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让未成年人进入;一些不法之徒将网吧作为自己盘居的聚点。这里没有道德约束、纪律约束,使一些消极事物不断发展;加上缺乏法律严管、政府部门监督,网吧这一合理事物被参进了不合理的因素。

七、收获和体会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认清了网络,而且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此项活动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了我们的耐挫力,培养了分工合作的意识,大家可谓受益菲浅。

通过召开“远高网吧”主题班会,参加班内、年级的篮球比赛,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以及在老师、家长的共同配合下,我班的几个有“网瘾”的同学纷纷将兴趣转移到了各项活动中。他们的自制力增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家长也开心

我们还针对网络,从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1.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功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

 

;

学校完全可以采用“兴趣转移站”,为中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孩子们从电脑、电视前面暂时拉开,使青少年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我,实现价值。另外,学校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中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培养科学上网的习惯。

(1)开设特长班,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帮助那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

(2)开展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说,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比赛,卡拉OK比赛,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健美操比赛等等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充实中学生生活,把学生的精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中来。

(3)开展科技活动,这类活动既能普及科技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兴趣。

(4)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适当延长上网时间,将每天的第八节课设置为网络学习时间。

(5)发放校园网卡,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上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

(6)采取低收费或免收费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园网玩网络游戏,可以加强引导、控制时间。

(7)建立学校资料库和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甚至可以在校园网上公布教师的课件、上课录像,让学生可以自己查漏补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在我们的建议下,学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专门设有学生频道,可以网上聊天,还可以同老师进行网上交流。学校还准备建立我们自己的“网络家园”,在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过滤软件,不良网站和游戏无法运行,还配备专门老师为我们指导,为我们科学利用网络提供良好的条件。

2.提高家庭的引导职能,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1)父母要为孩子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过老师的努力,许多家长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我们感觉和家长谈话多了,也更能理解家长的苦心。虽然有时也有小的摩擦,但是家长更信任孩子了,唠叨少了,沟通多了,家里就温暖多了。

(2)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和计划,做到有章可循,形成自觉遵守约定的习惯。

(3)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让孩子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例如,暑期夏令营、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3.建立健全网络法律规范、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政府要坚决治理黑网吧,适当关闭部分网吧,特别是学校附近的网吧。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使其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间,午夜12点必须关闭。可以利用电信部门对宽带严格监控,到点切断信号,同时应加强经营者思想道德建设,违法者一经发现,应处以终生不得经营网吧。

4.对网络实行分区管理

将网络有效的划分为资料区、信息区、游戏区等,严格各区的开放时段及开放对象,对网络实行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例如,游戏区的开放时间为晚上8点至零点。

该措施的实施可能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必要的技术人员,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天定会早日实现。

5.采用身份证管理

可以在网络中采用出示身份证的方式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接触某类信息。进入某网站时必须输入身份证号码,得到确认后方可进入,对不适合青少年进入的网站,系统可以拒绝其进入。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网络失信,对策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 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 并已经深入人心并深深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学生人群, 无论在校园里、宿舍中还是在课堂上玩弄手机者已经成为生活的正常现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队伍的主力军, 手机世界已经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网络成瘾和网络失信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对青年大学生身心、言行、学业、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成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原因很多, 分析起来,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客观方面。

1.手机自身的诱惑力。

一是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调查数据看, 目前大学生手机持有率为100%。二是手机功能日趋丰富, 在某种情况之下可以充当电脑。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软件应用层出不穷, 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三是手机的交流方式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具有匿名性、即时性的特点, 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丰富, 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等功能在改变着主流的交流模式, 其新颖、时尚和便捷等特性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重视不够。

高校教育方法上存在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者还是以以前的教育模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启发、灌输、通过长期的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来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意识, 这就致使一部分学生觉得大学生活的空洞, 理论的虚幻, 流于形式, 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网络的开放性、直接性、即时性则更易迎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另外, 高校中缺乏对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的教材, 抓不住大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即使一些高校已经开展网络教育, 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不尽人意。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提供了空间, 在现实社会中, 道德的维系主要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 有时是以国家法律作为最后保障, 体现了他律和自律的相互结合, 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 仅仅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是行不通的, 要真正遏制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 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建设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 各种网络法规、条例相继出台, 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应用的纵深发展, 已有部分明显滞后, 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或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 对大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 主观方面。

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是引发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重要根源。大学生出现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有其自身的原因, 大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中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 更是一个人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阶段, 虽然大学生在生理方面已趋向成熟, 但是, 在心理的发展方面却不趋于同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 模仿能力强, 但是他们人生阅历少, 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 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并且大学生往往精通于网络知识及技能, 却缺乏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法制观念, 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 丧失道德感。特别是许多大学生青睐富于竞争的网上游戏, 并痴迷于其中, 又易造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 产生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严重的甚至会患上“互联网综合症”, 对其学业、生活, 特别是个性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 从众心理的影响。

当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使用智能手机, 高档手机 (Iphone4s、三星等) 亦成为时髦的追求, 对手机和其各种功能的使用便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 甚至使用某特定功能的学生形成自组织。此外, 部分学生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 无法进行教育;大学生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校园文化生活的单一、社会有关部门对其关注不够也是造成大学生手机网络危机的客观原因。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网络失信危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范和矫治失范行为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此问题, 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和完善。

(一) 重视法律法规, 加快网络立法。

法律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环节,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隐私保护、网络侵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和“网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 在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中, 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 有关部门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也是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危机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994)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01) 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在大力宣传和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还必须不断健全网络法制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关部门应根据网络自身特点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并结合网络这一特殊思想阵地, 制定网上管理规定, 如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管、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其次, 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作斗争, 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 为高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 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 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提倡网络成瘾与网络失信观念。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依法管理, 依法惩处才是切断网上犯罪和网上不良信息的关键所在。

(二) 家长要与子女沟通和交流, 引导学生抵制手机成瘾。

一是手机成瘾是青年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 作为家长要能够正视它。二是家长要尊重子女, 平等沟通与交流。三是父母要鼓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学校和社会之类的活动, 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四是应该主动和老师、班长或同学联系, 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三) 加强学校管理和引导,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规范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 就必须重视学校的作用。首先,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活动, 教育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不要让手机影响自己原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第二, 学校必须以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规范上网行为为目标,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提高大学生的规范意识, 告诉大学生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 营造大学生文明上网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 帮助“手机成瘾群体”调整心态, 逐步摆脱手机成瘾的困境。第三, 学校可以顺应时代需求, 建立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因势利导, 并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优势,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 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认同感, 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三、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诚信建设问题日益迫切, 中国互联网的前途在于诚信,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依赖于诚信, 我们期待政府、社会、网络业界、高校共同为大学生和全国网民打造繁荣诚信的互联网络, 创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苏美香.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综合治理[J].武夷学院学报, 2008

[2].王小运.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王晨.网络媒体要担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N].计算机报, 2009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篇8

所谓的网络成瘾,指的就是在没有实际的成瘾物质的情况下,一个人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从而导致其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损伤的一种行为。

从网络的出现到如今的发展壮大,它的发展确实给人们在很多方面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好处,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供人们进行娱乐活动,实现身心的放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它在给人们带来这么多好处的同时,很多人也正在承受着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依赖而带来的很多负面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网络成瘾”问题。这其中,大学生就是一个主要的受害群体,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的特点,使他们相对于其他的人群来说更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

2 网络和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网络和网络游戏成瘾其实首先是和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的,对网络和网络游戏过于沉迷的人,一般来讲,他的性格是比较倾向于低自尊感以及那种感官的体验给自己带来的虚荣感,这种处于低自尊感的人往往是无法适应现实的生活或者是不注重自己身处的现实生活环境,从而沉迷于网络和网络游戏的世界中;而那些具有比较强烈的追求感官刺激的体验的大学生,就会经常来借助网络实现自身对于虚荣感的追求,把自我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幻想当中,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体验到的生活,尤其是对于网络游戏来说,他们可以在其中征服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愉悦的快感。所以具有以上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在接触了网络和网络游戏之后,就会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事实上,大多数的网络成瘾者也都属于这种性格特质。

2.2 网络及网络游戏的本身特点

我们知道,网络和网络游戏都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具有很高的先进性,同时还有很好的变化性,它可以让我们的操作越来越便利,游戏的玩法也越来越新颖等,因此拥有着和传统的游戏所不同的很多特性。另外,大多数网络游戏都是可以匿名玩的,这样玩家就可以随意的变更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这就给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逃避的管道,他们可以借此来投入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谁的网络世界当中,他们可以暂时的不用去面对自己在现实当中的一些不良的负面情绪。另外,由于现在的网路游戏的开放性和知识性,往往可以使玩家在虚拟的世界当中既得到了身心娱乐的同时又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另外还可以经历到很多真实世界当中经历不到的体验,比如说友谊和团队精神。也就是说它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极大的超越现实的平台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使玩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3 学业表现的影响

其实,喜欢玩网络游戏的同学一般都是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所以成绩的优劣也是影响一个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往往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更多同学的关注,所以在内心里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失落感,他们觉得只有在网络游戏当中才可以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就导致他们更加地依赖网络和网络游戏。

3 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3.1 要明确上网的动机,正确地看待网络游戏

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是有动机的,因为动机是激发一个个体的行为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地了解自己上网和玩游戏的动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正确地来使用网络。

在现实当中,可能有很多我们难以控制的事情和东西,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失落感,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和迷茫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只能试图在网络和游戏当中寻找那种现实当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就会引起他们对网络产生一些心理的依赖,以至于更加无法面对现实环境,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但是,我们知道,现实中的问题也只能是在现实当中才能够解决的,一味的逃避是完全没有用的,只会增加自己的迷惘。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清楚网络对自己产生的利弊关系,把握好自己上网的东西,处理好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避免网络成瘾。

3.2 积极参加实际活动,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理

为了分散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学生应该尽可能积极地去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类的活动,因为在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时,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并且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可以帮助自己养成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人和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正确地面对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惑,去想办法解决它,而不是把网络和游戏当作一种逃避现实生活的工具,也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不会一味地在网络和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继续堕落,逃避失败与挫折。

结束语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的危害,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优化家庭环境、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的教育,从而帮助每个大学生能够端正他们的上网动机,并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2] 游森期.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之研究[D]. 彰化: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2001.

上一篇:烟草栽培课程论文下一篇:2024年水利协会资料员考试 试题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