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非专业素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理清非专业素质内涵,解析影响就业的主要非专业素质内容,通过各类措施支持,切实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关键词]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篇1: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和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贴近的良师益友,在就业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探讨了辅导员在就业工作的角色定位问题及在就业工作中如何发挥角色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工作;角色定位

作者简介:陈双梅(1979-),女,江苏扬州人,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罗伟(1969-),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和学生联系最密切、关系最亲近的良师益友,他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环节和骨干力量,在高校毕业生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1]因此,辅导员要勤于学习,科学定位,充分发挥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保持谦虚务实的精神,成为一名学习型的专业人员

在新形势下,随着就业政策不断调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辅学员是学生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熟知新的就业政策和相关知识,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因此,只有抱着谦虚、务实的态度全方面学习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各类知识,才能成为一名业务全面的辅导员,为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握时事动态,成为一名合格的就业宣传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顺利进入就业状态,必须要改变其就业观念。而就业前宣传,是帮助大学生进入就业状态的重要保障。辅导员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直接宣传者。在熟知国家、省、校各项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要将最新的就业政策,如: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特点;西部计划、应征入伍、基层、参加选调生、选聘生、教师特岗计划报考、自主创业、提升学历、困难学生帮扶政策等方面有哪些条件和优惠政策等等,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位毕业生。[2]

3.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成为学生就业的引路人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从学生刚入大学开始分年级、分阶段地进行科学规划,系统指导。

(1)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认识自我。辅学员必须调动自己所有的经验并根据行业形势发展的特点,上好一年级学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学习目标,认识自我。

(2)引导学生科学定位,做好充足准备。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辅学员要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主题班会、座谈会、专职报告会等各种机会,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的设计,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就业目标明确的学生,要树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在求职及工作中,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态度端正,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加强考研和考编的辅导和指导;对于认识尚不够清楚的学生做好个别指导,协助他们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3)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促使充分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首先要了解就业程序,即使毕业生了解择业的基本流程、择业的程序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在整个就业准备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做好简历。随着求职竞争压力的增加,如何在简历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并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毕业生求职的关键。因此,辅导员必须对学生的求职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特点对简历进行分类指导。

其次,要帮助学生搞好面试。面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面试中,有的学生由于社会历练较少,在大学期间锻炼不足,往往会容易怯场,不能发挥出实际水平和能力;有的学生面试时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往往会无功而返。在学生应聘前,辅导员应在班级或者年级举行几场“模拟招聘会”,进行模拟面试;或者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顺利通过面试创造条件。在学生具体的应聘过程中,辅导员应针对不同用人单位和不同岗位的特点帮助学生做好面试准备。[3]

第三,要及时收集、处理就业信息。辅导员收集就业信息应本着真实准确、针对实用、计划系统的原则,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人才招聘会、网上招聘、社会关系招聘等就业信息进行处理,要认真鉴别真伪,筛选重点,挖掘内涵,在科学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求职决策,及时传达给毕业生。

在应聘阶段,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辅导员要及时地解答。特别是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辅导员要及时干预和处理,严防学生被诈骗或误入传销等非法组织。

4.畅通就业渠道,搭建信息平台,甘当学生就业的服务者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畅通,它既是学生就业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外出时和辅导员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媒体等网络技术,建立信息网络平台,[4]如:建立班级QQ群;建立与各位同学直接沟通联系的飞信系统。网络平台的利用,使与学生的动态交流和信息的收集、发布的力度大大增强,提高了就业信息的服务质量和实效。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每天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情感交流。

此外,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热情。由于就业工作的特点和特殊性,必然会给辅导员带来许多具体又繁琐的事情。辅导员要甘为学生服务,要主动了解学生在外工作进展、疏导心理困惑、解决各种难题等等,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实习的后勤保障者。

5.高度关注就业过程,成为学生就业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学生求职、实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环节,由此带来的心理适应、环境适应、生活状态问题也日益凸现。[5]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状态,及时和学生沟通联系。当学生面临困惑的时候,要主动帮其分析、解答;当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时,辅导员要不断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当学生外出求职出现安全隐患时,辅导员要及时干预,妥善处理。辅导员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就业指导的主心骨,感情交流的贴心人。

二、高校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做好高校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能否成功踏入社会,也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和体现,也是提升学校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窗口。[6]因此各高校高度关注学生就业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在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政策的支持、经费的保障等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而辅导员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

1.充分发挥学生就业培训师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就业观念。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就业工作应与教学教务过程紧密结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在大学三至五年的学习期间,辅导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帮助学生改变高中阶段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低年级阶段,通过素质拓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创业意识的培养。[7]

(2)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实用技能和求职技能。大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辅导员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不断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各种实践训练、专业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辅导员要对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进行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对毕业生抗挫折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2.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和指导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一,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求职前的就业意向调查,了解每位就业同学的就业意向,由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在意向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包括学生就业领域、地点、薪酬标准,以及对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做好个性化、针对性指导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如何针对个人特点、知识能力、求职意向等制作个性化简历,并对求职面试技能进行培训。

第三,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教师资源等,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广泛收集有价值、安全的就业信息。如:辅导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关系、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关系、校友关系、教师社会资源关系等,开拓和稳定就业市场,以提高学生就业信息的质量和实效。

第四,辅导员要在广泛宣传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户口、人事档案管理等指导。

第五,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缓解就业压力。在求职应聘的就业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社会环境和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他们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面对新形势下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烈。[8]这时候辅导员就要发挥重要的辅导作用,帮助学生消除就业焦虑。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克服懒惰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积极的心态,走出宿舍多跑招聘会,提高就业机率。此外,要对后进生、贫困生及其他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第六,在学生外出求职过程中,辅导员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强就业和择业的诚信和安全教育。

3.及时完成毕业生就业管理和就业发展跟踪调查工作

辅导员不仅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学生就业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生在外是否就业,就业状态如何,学生所递交的就业证明等材料是否真实、有效,辅导员必须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确保每份就业材料真实、有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及时统计,上报上一级组织。

为了及时了解已就业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就业状态、现实表现等情况,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就业发展状况开展跟踪调查,以便了解毕业生工资待遇、发展空间、专业技能等情况,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对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建议;专业发展特点和趋势。通过开展跟踪调查,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学校发展的关注,激发毕业生爱校、为母校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的热情;有利于建立就业市场;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高校的职责和使命,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民生工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的直接责任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指导水平,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嫱,张宇.试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09,(18):34.

[2]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Z].2009.

[3]宋珂慧.论辅导员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角色扮演[J].经营管理者,2009,(16):251.

[4]张凤成.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52-53.

[5]黄秋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角色转换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6]周利亮,胡承波.做好高校就业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41-42.

[7]黄才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徐敏华,王毅.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93-94.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陈双梅 罗 伟

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篇2:

强化非专业素质培养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摘要]非专业素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理清非专业素质内涵,解析影响就业的主要非专业素质内容,通过各类措施支持,切实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就业能力;人才培养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就业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构性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就业过程中,专业能力区分度并没有想象中明显,而非专业素质则成为判断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成为用人单位选择员工的必要条件。国内外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往往将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态度、合作技能、基本性格等非专业素质排在专业素质之前。然而,从实际情况看,非专业素质却是毕业生就业的“短板”。因此,切实提高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对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有助益。

一、非专业素质内涵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现在所称的素质一般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按照不同标准,素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果从与学生专业相关性大小划分,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

业务素质代表了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它要求一个人具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非专业素质是一个与专业素质相对的概念,与专业素质相比,这些方面的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征。非专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性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文化知识、通用能力、必备人格等。

二、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几种非专业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

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灵魂。对求职的毕业生而言,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应包括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举止。

然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优秀思想品德素质的缺失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1、缺乏奉献精神。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获得的收益,并没有考虑对用人单位的贡献。2、缺乏诚信。主要表现在编造虚假个人经历和荣誉以及随意毁约两个方面。3、缺乏吃苦精神。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4、恶意竞争。择业过程中部分同学为获得较好职位抬高自己、贬低他人。

在用人单位看来,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比专业素质更重要,甚至是考虑是否录用的首要标准。

(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对个体而言是一种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能力、客观的社会角色定位、实现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某种或某几种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技能、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完善与适应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等[1]。

大学生就业现实显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是特殊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1、自我定位不准确,不能客观认识社会发展现状导致眼高手低。2、缺乏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部分大学生缺乏与他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达成一致的能力。3、团队精神差,个人主义严重。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不具备团队精神、个人主义严重的毕业生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为这决定了新员工能够较快创造价值、能否较快与单位发展相协调从而成为单位发展的新力量。自我定位明确、积极表达、努力沟通、善于协调的毕业生多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心理素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影响其顺利就业。

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面对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2、过分依赖。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主动性不强,幻想依靠学校或者家人等其他社会关系帮助自己进行选择。3、攀比与从众。不能正确认清个人发展目标、不懂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出现与其他同学进行单位好坏攀比或者盲目从众、毫无主见的两种极端心理现象。

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能够积极面对,正确选择应对措施。用人单位也希望大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单位和个人发展过程中遭遇困难、挫折时勇敢、坚毅,迎难而上。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而言,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大学期间参加各种科技、学术等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争夺的“香饽饽”。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三、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探讨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在立足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从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从教学科研上不断探讨和研究非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平台。

(二)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从教授学生求职择业技巧的“成品包装”向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人生,有目的选择职业发展道路的“产品设计”转变[2],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其次,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 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在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有目的地开展各类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锤炼学生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三)广泛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生科研氛围。在学校教学中应该增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应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校内科技创新比赛或者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感性上把握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高校应积极建立更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实训结合起来, 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双重身份的育人基地。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在教学观念上要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在与专业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在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组织、资金、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积极探索非专业素质的更深层次内涵,研究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注释:

[1]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 2007年3月,第9期,44页.

[2]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 年9 月,第5 期,61—62页.

[作者简介]温旭明,男,(1978—),河北张家口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晁怀翔(1971—),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温旭明 晁怀翔 刘 宝

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篇3:

陇东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其中的缘由,既有社会、用人单位,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因而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用人单位创建合适的岗位,学校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全面、科学地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求职意向,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现状 对策

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难问题更加的突出,陇东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亦很突出,陇东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反映陇东学院的办学发展,也影响着陇东学院的教育改革,因此,实现陇东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稳定社会和促进庆阳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陇东学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陇东学院自建校35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尚实,自强不息”的校训。立足陇东,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注重专业基础,突出实践应用,提升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先后培养各类人才5万多人。

二、陇东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简历弄虚作假,漏洞百出

大学毕业生用各种手段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不惜在个人简历上做手脚,夸大自己的成绩,有的甚至仿造他人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学校个别工作人员也参与到包装学生的行动中来,结果签约后,问题就出现了,协议也解除了。据调查,用人单位发现有大约25%左右的应聘资料有假,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业绩的现象很普遍。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誉社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良好的信誉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根

本。但他们不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费心思的包装自己,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自作主张的结果是使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自毁前程。

(二)求职心切,签约、毁约的速度极快

陇东学院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履行承诺,在临近毕业求职时,往往会到处撒网,向许多单位投简历,散发自荐材料。他们一旦接到用人单位的通知,便会马上签约,这样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首先,毕业生签约了他们不喜欢的单位,如果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马上解除与前一个单位的协议。这样就造成用人单位的极大被动,给用人单位的招聘增加成本。其次,毕业生不了解协议的内容,盲目的签约,当毕业生察觉自己已经吃亏时,就只好违约,因而造成事实上的诚信缺失。最后,有的毕业生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往往与许多家单位签约,再接着一一作选择,逐个淘汰单位的协议。

三、陇东学院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合理化教育和引导。陇东学院应通过多渠道、多阵地的开展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程,讲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法律知识,政策也能改变人的思维,改变大学生对择业的观念,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树立崇高就业理念。古今中外,即使在相同的背景下,有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从事的事业平凡,却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赞扬;有的人虽然名噪一时,却最终遭到人们的唾弃。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努力、奋斗程度,主观意识的发挥情况,因而陇东学院应鼓励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多多努力,勤奋上进,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三)学校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诚信意识,增强责任感。

1.大学生的择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随着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长,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也相应的提高。但很多毕业生对自身条件和人才市场用人的标准都不清楚,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择业观的教育是学校的主要任务。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陇东学院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力度,努力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

2.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推动大学毕业生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以奉献精神提升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实中,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时,多以品德为重,要求毕业生有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能够与用人单位同甘共苦的精神。因而陇东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强化他们的功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推动大学毕业生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 2011.8(12)

[2]董楠.硕士研究生知识失业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建[D].东北师范大学 2010.9.12(25)

[3]白冰.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4]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2006(14)

[5]杨丽.龙梅.试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2.10(16)

[6]胡静颖.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0(30—38)

作者:王玉岳

上一篇:年终社区信访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新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