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通用11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1

论文摘要:高校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仅要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而且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有经济结构矛盾、地域发展差异、专业设置不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造成结构性失业等;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择业观、就业期望值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在重要原因。解决大学生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问题。

就业主动性不够,依赖心理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较多的精力主要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高校对学生毕业考评的唯一标准仍是课程学分,对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职业素质缺乏重视。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许多高校加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仍十分欠缺,求职的主动性不够。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依赖学校、依赖老师、依赖家长现象普遍存在。

职业定位不清,职业目标不明。许多大学生毕业前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他们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缺乏了解,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缺乏自我定位。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面对就业难的现实状况,为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不少学生纷纷加入各种考证过级的热潮之中。

就业期望值高,求职功利性突出。一些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社会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身边同学的影响,一味跟风上,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求职择业过程中,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盲目奔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追求功利,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个人前途、社会需要去考虑,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就业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面对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剧,为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准备时容易产生投机心理,提供应聘材料不真实。他们往往夸大工作能力和业绩,虚填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证件,随意编写履历和实习实践经历,诚信意识淡薄。有的毕业生签约时不严肃,毁约现象经常发生,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品质。部分学生上岗后频繁跳槽,根本不考虑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扰乱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损于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也与大学生自身有着密切关系,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评价标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导致社会道德产生一些混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中随意毁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这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奉献精神和注重人生价值实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总体来看,高校就业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搜集、招聘单位的组织联系以及毕业生求职技巧指导等表层方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内在因素重视不够。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相对落后,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对大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不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师,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与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实际联系起来,很少开展专题性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两张皮”的脱节状态,人为造成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分离开来。

毕业生自身不能处理好求职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一些大学生容易受社会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有些毕业生就业时往往表现为“这山看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措施就业良好时机,最终难以就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遭遇挫折在所难免,但许多毕业生对就业竞争压力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当求职期望与现实相背离时,他们极易产生消极心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是单纯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更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全过程。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要强化世情、国情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职业定位,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建设发展紧密结合,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就业指导工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不仅要为毕业生广辟就业渠道,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更要注重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帮助他们筹划未来的发展。一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主动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三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树立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意识。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克服挫折的能力。

专业课程渗透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理想需要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自觉地把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课堂之中,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中引导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教师要结合专业教育,介绍本行业发展状况,以及该行业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经常用行业模范人物来感化学生,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强化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2

高校是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因此, 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思想工作, 用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指导高校政治思想工作, 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1 英语教育体制对当代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 常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的感叹,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原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所依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科的特殊性, 对外界接触较多, 更多的阅读国外书籍, 接受了较多的外界思想, 必然会影响到这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方法仍然是老式的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单一的、教条灌输, 严重与社会实际脱节。怎样才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适应新的社会体制, 工作方法更有效?笔者认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依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客观条件、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 明确哪些方法应该推广, 应该改进什么方法, 什么方法应该被放弃, 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进行了改进、更新, 进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得到改进、发展、更新, 只有这样,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 以学改为突破, 促进科学发展观进头脑

一是高等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就如何引导英语专业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进行学习改革和创新, 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 并通过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 将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部、团委等相关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相关工作系统整合, 形成合力, 增强英语学习指导的力度和效度。加强学习指导, 引导英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更大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学会鉴赏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二是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系列选修课, 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大学学习观, 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 课间多阅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书籍。

3 以“两课”为载体, 加强科学发展观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渗透

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上世纪的学生相比, 目前的大学生以90年代左右出生的学生构成, 这一代人特点鲜明, 具有独立的思想, 张扬的个性, 自我意识强, 且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特殊情节, 盲目崇洋媚外。他们更关注自我, 更注重实际, 灌输式的教育, 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应采取灵活的方式教育学生。例如, 通过讨论、辩论、调查访问、社会实践、观看教育影片等, 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两课”课堂材料不能死搬教材, 要与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热点相联系, 同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就业等问题, 使学生掌握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政治局势的变化, 了解市场信息、人才信息。使学校“两课”和思想政治教育, 更贴近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关键的时期, 要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的积累、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分清是非,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对“两课”, 两课的考核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评估了理论教材的内容, 也应采取措施, 例如社会实践报告、论文等,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 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感到“两课”学习活泼, 易于接受。

4 鼓励英语专业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用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

对于从学校生活到学校生活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事实上, 只有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够的, 社会大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学校的环境没有社会的配合, 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社会影响对于学生而言, 有时甚至超过学校的教育, 更生动, 更深刻具体, 更有影响力。因此, 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在思想政治工作上, 要扩大学校空间, 在学校进行教育的同时, 引导和鼓励他们走出校园, 接触和了解社会, 通过开展“送英语到农村”、深入社区、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实践英语专业, 以提供更多的生活体验, 增加他们了解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的机会, 校外的信息纳入学校的知识内, 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通过对英语的传播, 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增加社会责任和道德感, 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未来全面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5 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搞好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根本保证。当前,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政工作队伍中职称结构不合理, 缺少高级职称的教师;二是思政工作者总体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 任务分配不均;四是没有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系统、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高校应采取措施, 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 提高自身素质, 组织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方式, 努力取得成果。在论文的发表上和职称的晋升评定上, 学校应优先照顾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 每年妥善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进修或读研究生的研究生,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思想认识和不断进行政治内容的更新, 只有新知识、新观念, 才能吸引人、引导人。

6 结语

针对90年代左右出生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 研究了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精神为理论指导, 渗透研究分析过程中, 对新形势下做好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摘要: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着眼于改善和提高对90年代左右出生的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层次和建立优良的英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英语专业,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潘玉腾.寻求高校教育的新方法体系—对高校间接渗透教育的探讨[J].社科学, 1997.2.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篇3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提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这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的、开放的信息环境中,而且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渠道的。面对新的情况,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灌输模式显然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塑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适应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相距甚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受影响。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高峰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并且能便捷地获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一方面,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条,会因其知识陈旧和信息量小而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感到茫然,凭借他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无法对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整合,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创新,更新和加大信息量,同时尽可能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伦理性、政治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

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这样就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时代,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都可以查到各种信息。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和英语教育,面对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加强对经济全球化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和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要确立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网络教育为基础,突出时代性。我们既要提高互联网安全意识,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资源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网络,改变以前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及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网络提供大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资料,集思想政治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为一体,以吸引人们的兴趣,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学院要重于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在无形中积淀文化氛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重心,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至关重要,人们的许多思想问题都源于心理问题,如由心理失衡导致的观念变化和思想扭曲,由心理障碍引发的认知失调和行为偏差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思想、心理问题,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直接抓住思想问题的症结,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手段,正确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解决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将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我国每年都要有几百万的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这些学生光靠国家和学校的财力来解决他们上大学的费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也是不现实的。作为高教工作者,要通过创设多种载体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贫困大学生坦然面对困难、正视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在逆境中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同时开辟多种渠道,结合有意义的活动教育贫困生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努力使经济助困和精神助困同时取得良好的效应。

(2)解决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其次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以及校园就业网将最新就业信息提供给广大毕业生;建立毕业生就业回访制度,通过定期回访,便于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调查,同时可借助往届校友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带动关系;再次高校建立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帮助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定位。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推动大学生就业关口前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际就业之前,在学校期间就进行名义上的就业实习,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里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指的那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社会热点问题等等。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思想问题往往是因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起的。如果不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仅仅依靠空洞地讲大道理,只会引起大学生的厌烦心理,不可能真正解决思想问题。只有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何持久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如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有待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4

刘广武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的基础教育工作内容,在当前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就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明,做好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充分发挥党的这一政治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和长远意义。

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院校,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能否落实执行,关系到党和国家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能否成功,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至关重要。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1,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今世界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由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单级化政治格局逐步走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但是天下仍然不太平。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企图和经济利益,随着形势的变化交替使用物理的“遏制”与和平的“接触”,一直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发动各种攻势,以各种手段方式施行“西化”“分化”。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也是阶级斗争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主要表现。国内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局面影响,诱发一些人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倾向,加上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种取向,形成正确思想和

错误思想相互交织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用过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群众分清是非、排忧解难,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群体,是西方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一个战略重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民族素质提高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坚定政治立场和先进思想信念的有为青年,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实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高等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实施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积极探索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工作。

二: 面向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努力作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总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永远利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心拥护者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站在时代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入思考如何让外面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这一重大主题二作出精辟论断。“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立党之本、执行之基、力量之源。为我们加强改进思想整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2,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高校思想教育阵地。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思想阵地。这些年来,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向违背的思想言论时有出现,有的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题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在经济上

主体和西化,在思想文化上主体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价值观上提倡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错误思想对高校师生员工势必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使一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对一些深层次基本理论问题产生模糊认识,这些错误思想观念、尽管是滞留,但必须认真对待,不能任其滋生蔓延和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树立阵地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侵蚀,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师生员工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就是要用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用马列主义占领学校思想阵地,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克服,抵制错误、落后、腐朽的思想影响与侵蚀。

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工程。当前做好这项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邓小平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送一批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调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来院任教。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到基层群众之中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国情,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巨大威力。也让师生了解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了解党何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三是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从师生员工实际出发,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员工正确认识国家和自己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人民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之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只有这样,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才能够得到贯彻落实,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己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和对其的分析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了浅析,并对当代在校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较为切实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 现状 建议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 2010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1 年的毕业生人数 650 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袁贵仁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尽快就业,适应社会需要。

(1)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新增就业来看,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 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 年达559 万人,2009 年达610万人,2010 年达630 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2011 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16 日在浙江宁波参加 “2010 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 活动启动仪式时说。650 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解决他们的就业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

(2)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非对称性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速度缓慢,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尚有1 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向非农领域转移,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计划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00万人,每年需要转移就业900 万人。

(3)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

从总量看目前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状况,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部分在职劳动力由于技能或经验知识即人才资本存量不能适应新的产业及其带来的新就业岗位,造成结构性失业,成为新的失业群体;同时由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风险率增大,工作稳定性减弱。

(4)劳动力市场失灵

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健全,形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障碍的特点。一方面,增加了就业者职业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发育的前提下,劳动力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优化配置劳动力的职能,造成劳动力市场“失灵”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1.“ 蚁族 ” 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

“ 蚁族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 “ 蚁族 ”,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 10 万 “ 蚁族 ”。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 “ 蚁族 ”,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面:

(1)自身原因

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2)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3)社会原因

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 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 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 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 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 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三、作为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和应对当前就业形势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

第二,要有良好身体和道德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

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宜勇.200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傅东“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专题[A].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G].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8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6

王俊锋左欣

[摘要]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上升,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压力策略

[作者简介]王俊锋(1976-),女,吉林辽源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吉林长春130022)左欣(197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吉林长春13000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03-01

一、引言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战略任务。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 无论是从探索与努力的程度上, 还是从实施的内容体系上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显著地提高, 思想主流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但从大学生整体行为表现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上来看, 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与进一步努力的领域, 仍需要我们去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和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活跃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他们在教育上舍得花大钱、下大力气, 很多在校生都有一技之长, 或音乐美术, 或舞蹈体育等, 再加上他们接触的新事物较多, 所以在很多场合上表现出了自信、张扬的一面。

由于当代大学生与“网络”一起成长, 迅猛发展的网络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塞于他们的生活, 正面的负面的都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无论是手机、宽带, 还是MP4、MP5等数码产品, 他们的熟悉度和使用度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群体。

2.集体观念弱化, 承受能力差, 责任感缺失

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其群体特点和个性需求更加鲜明,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由于成长环境的特定性, 他们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中, 什么是忍让谦虚, 什么是团结协作, 什么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认识上模糊;由于长期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 使他们无法体验到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而离开小家庭来到了大校园, 每天生活在竞争, 受制约的环境中, 这些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和承受力, 一些人能够逐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难以适应, 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过渡。由于没有经过太大的风浪, 致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心理比较脆弱, 甚至有极少数人遭受一点小挫折就会感觉人生无前途、生活无意义, 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 重者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到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出现偏向。

3.乐于“档次”消费, 缺少吃苦精神, 自由权利意识强

在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一代骄子, 可以说是吃穿用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这就养成了他们消费观念超前, 获取欲望强烈, 日常用品追求品牌, 生活消费讲究档次。许多大学生对父母、学校一些他们不能接受的做法和规定总会提出质疑, 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剖析周围的人和事, 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 易用个例否定理论, 用少数现象解读政策。在吸收西方现代观念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上产生思想碰撞, 思想价值、行为方式更为明显的带有西方色彩。

4.主流崇尚责任, 个别缺失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不断提升, 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予以重视, 他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上表现积极, 领悟也很快。他们能够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关注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和现实社会的领导核心作用。现在许多大一学生入学不久, 便能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 有的还主动提出入党申请, 这就充分说明他们中的多数是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 是崇尚先进和追求理想的。

当然, 由于多年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 没有体验过大的经济波动, 他们中也有一些人把价值取向锁定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社会整体, 行事注重实际, 没有艰苦奋斗、逆境成才的思想准备, 甚至信奉金钱至上、享乐至上, 社会价值观缺失。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在校大学生这个年青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我们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寻找新方法。

1.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打铁需从自身硬”, 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 怀着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赤子之心, 矢志不渝、痴心育人, 甘当铺路石、传递正能量。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二要在工作中“充电”, 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采取正确、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 达到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目的;三是转换角色, 变师生为朋友, 从交友到交心, 使学生们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 放下心理包袱, 更主动更愿意与我们交流。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 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单纯是学生工作者的事, 任课老师和家长也有积极配合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形成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家长三方的统一协作,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辅导员是思教的主体, 要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任课老师、家长沟通联系。任课老师接触学生时间长, 而且是课堂上的零距离接触, 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如果辅导员能够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 获取他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就能够更准确更便捷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使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家长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最了解孩子、最牵挂孩子、最盼孩子健康成长。辅导员一要定期与家长互通情况, 交流学生们的基本信息;二要在出现苗头性问题时及时向家长反馈,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形成校内校外互通互补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3.整合时政教育资源

目前高校实施的是教育部统一下达的四门课程, 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四门课程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 重点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 以及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如果单纯以这四门课为指定内容, 相继开设或并列授课, 从课本到课本, 势必会因内容的抽象性、交叉性, 而导致大学生们的厌学情绪, 进而产生厌学行为。如果我们在授课的同时, 以专题的形式, 就某一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就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政策, 采取报告、解读、讨论等方法与四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使我们的理论教育不抽象, 实际问题好理解。

充分整合时政教育资源, 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时政资源, 而且在动态的时政资讯传递过程中, 诱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精神和学习热情。

4.优化思想教育氛围

青春年少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是大学生的自然优势, 他们除了对知识的渴望, 对理想的憧憬外, 他们还有着活跃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应该因势利导、“投其所好”, 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僵硬模式。一是要创造实践机会, 做好实践这篇文章, 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鼓励他们在寒暑假期间, 自行组团、自拟调查课题, 采取旅游、实习、打工、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 并通过一些读书会、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活动, 二是鼓励他们多读史书和中国著名作品, 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而认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 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三是有效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门, 涌入社会, 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的良好品德;强化他们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尹红领.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7 (9) .

[2]韩东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河南农业, 2008 (8) .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当代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0 前言

本文结合音乐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代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了加强当代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提高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了有利依据。

1 在音乐学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在音乐学院开展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音乐学院中开展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目前一些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养成了自私的不良习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其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只有当代学生具备了以上精神,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不断地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其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我国国民教育目标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国民教育最终目标的关键,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们专业素质和生存技能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使其掌握专业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才能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1]第二,人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综合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人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和联系,使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的发展,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的心理成长较为缓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现象缺乏正确的判断标准和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掌握衡量事物对错的标准,对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当代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

当代音乐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力,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认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属于成年人,没有必要像对中学生那样对其展开过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音乐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年龄上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标准,但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一些问题和现象理解不到位,容易模仿社会中一些不良行为,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非常不利。音乐学院校方和教师的片面理解和落后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正确规范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念。[2]同时由于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音乐学院的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强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综合素质较差,毕业后找不到适合其发展的岗位。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的发展。

2.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传统

目前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案例和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在教师单纯的讲解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缺乏兴趣,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效果。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也列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范畴当中,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音乐学院中的开始只是流于形式,因此在考试之前教师都会将考试资料发给学生,使学生局限于记忆考试资料的内容,通过对资料的记忆能够保证顺利通过考试。这种传统、形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影响了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实际意义。[3]此外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内容,没有涉猎到生活现象,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学生无法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因此使思想政治教学缺乏实效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脱节

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一些艺术院校强调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部分艺术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来,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与专业知识脱离开进行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报告。一学期只有有限的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政治教育中没有体现出在音乐专业知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无法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学生意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会产生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最终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掌握不足,影响其专业知识的运用与职业生涯的发展。

2.4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理论实践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将其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泛泛之谈,并没有实际应用意义,更不可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注重与现代观念、生活相结合,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也无法说服现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共鸣,目前大部分音乐学院所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还比较陈旧,其教育内容中的观念和案例也相对落后,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当代音乐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由于当代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首先需要学校和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以往落后的教育观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发现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中的不良因素,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判断是非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的能力。[4]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约束自身的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3.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针对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传统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应注重研究丰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网络搜集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案例,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案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兴趣。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使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设置研究性题目,使学生自觉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题研究资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尤为重要。

3.3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在当代音乐学院中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专业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人生的发展首先要满足大环境下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才能发挥自己在音乐艺术领域的优势,进而取得进步。[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专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的展现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建立在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基础之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采用案例讲述艺术人才的发展道路与其道德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还要使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职业生涯遇到困难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音乐专业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说服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3.4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相融合

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此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教师创造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了解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以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想法。从走进学生的心理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请教一些生活中的困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4 结语

当代音乐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完善,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和研究音乐学院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和丰富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此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希威,孟丹.现代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提升途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

[2]蔡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企业,2016(05).

[3]董文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

[4]明丽霞.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6(08).

孔孟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 篇9

姓名:阳彬

班级:文学院2011级1班

学号:201102140132

摘要: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可以说孔孟之学已经深深的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孔孟关于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注孔孟之道,关注孔孟的教育思想,对于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孔孟教育思想历经两千余年的沉淀,不断被新人解读与应用,本文从孔孟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简单的说说其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启迪。

关键词: 孔孟

教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

启迪

孔孟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瑰宝,自西汉开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孟教育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对现代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古有儒学继承人董仲舒,朱熹等人弘扬孔孟教育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我们应该以弘扬和推广孔孟教育思想为己任。下面具体讲讲几大孔孟教育思想对于搭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终身教育观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孔子一生好学,他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自己一生治学的过程和感受。他十五岁时有志于学问,明确了治学的目的。学到三十岁,才树立了对道的自觉信仰,具有了君子的立身之本。四十岁时对道有了基本的理解,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不被外界虚假现象所迷惑。学到五十岁时,已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六十岁时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能耐心听取对自己的各种批评。七十岁已是古稀年龄,但孔子仍好学不止,学习境界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程度:一切随心所欲而没有过错。孔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素质才能不断提 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当抓住学习的大好时光,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知识,养成一个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态度。不管是在课堂的学习专业知识中,还是在课余丰富自己的学识兴趣,都应该保持着一颗敏而好学的心。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虚心求教。当然至于我们毕业了,我们也要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才能真的将孔子的终生教育观念继续传承。

二、有教无类观

“有教无类”即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不受到其类别的影响。

孔子注重情感教学,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有教无类”,既是孔子扩到教育对象的主张,也可以说是他对学生钟情的表露。孔门弟子,有“箪食瓢饮身居陋室”的颜回,贫病难辨的原宪,也有“衣敝縕袍”的仲由,有躬耕瓜圃的曾参,也有父为“贱人”的仲弓等等。孔子对于这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总是怀着极大的教师热情来进行教育,因此孔门出现弟子三千、贤人七

十二、人才济济的昌盛局面。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千古中华的教育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当中也应该继承这样一种优良的传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保留这样一种思想,不管是成绩优异的同学还是成绩稍微落后一点的同学我们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思想,他们都是可以学习的,也是可以在学习上有所成就的。当然,作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思想。

三、知行、学思结合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 感到迷惑不解;只一味空想而不付诸行动就会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效果。他总结出了深入思考与学习的九个方面,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聪,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时时离不开思。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知,情,意,行”之说,都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法,任何孤立的教学都是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

我们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的关系,在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停留一下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讲学会的东西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学习中我们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学习。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学识。

浅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性 篇10

摘要: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学校乃至整个民族的振兴发展。本文通过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理解,分别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方法和治学理念,坚信我们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创新,从而取得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思想教育艺术性创新

一、由内而外的思想道德教育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一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二、抛砖引玉、广开言路 将“因其势而利导之”的方法引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要求我们每一个思想工作者都善于疏通引导。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就是敞开思想,广开言路,集思文益,创造条件让教育对象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充分讲出来,畅所欲言。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正确的思想观点,旗帜鲜明的给予肯定,并促进其向好的方面发展,暴露出来的错误思想观点或不正确的意见要通过民主讨论说服教育和开展积极的批评以理服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次,必须坚持说理。说理教育就是说服引导教育。它主要是能过摆事实,讲道理,指明方向提高受教育者的思

想认识。之所以要以理用人,是因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无论是对他们进行激励,还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都必须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明晰道理,让大家心服口服。

再次,要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下面教育为主,以表扬为主,但也要正确开展批评。它是一项经常性的“洗脸扫地”的教育方法。

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带头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不仅要大胆批评受教育者,也要欢迎受教育者批评自己,教育者自己有过错,也要作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且要让受教育者自己学会用这个武器解决他们之间的内部矛盾。

三、教育过程的自主与探究

对不同思想观念的自主的、独立的分析和比较是决定接受正确观念过程的重要环节。个体总是在权衡价值的相对强度或正误的过程中,决定自己相应的价值取向的。在当今充满变革的时代,青年学生总是热衷于探索。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们,要防止独立探索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及个人与社会关系,把现实生活中不同价值观的冲突、社会道德困惑中的问题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于调查实践中,于不同思想体系的比较和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要求变成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获得的过程。通过精心组织的、深入的调查和实践与分析,他们就会从自己的观察、论断中激发出正确和信念、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当然,采取参与、引导和选择模式,进行思想政治问题解决和管训要复杂得多,取得效果也要慢一些,可是其最终的效果却会真实、牢固而持久。

四、思想教育手段的艺术化和技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与否的前提之一在于它应被感觉为是真实的客观的。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那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内容,我们不能一概地封堵,而是要去巧妙地利用他们来彰显我们的正确性。西方的思想教育是很具有其国家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但他们在宣传的时候又处理得很有技巧。他们一般不进行说教,而是运用编辑权,巧妙地宣传于娱乐之中。有时它们也不忘适量加一点反对意见,在貌似真实和客观的帽子下推销它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世界舆论的西方传媒的惯用手法。在这点上,也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如加强实验心理学和传授学的研究,在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以思想政治教育总质和量

方面的强大优势,在思想领域开创强大的精神导向力量。我们还可能通过一些传受技巧,如用一些学术观点,从学术讨论的角度来反映我们的观点,体现自己的立场,这样做更易于为教育者所接受。也许有的人会对这种做法持有异议,但须知,温室里培养出来的鲜花经不起风雨,负面影响和反面教材的存在有时可能是好事。正是有了各种不同观念的撞击,正确的思想信念才能百炼成钢;有了回流、支流和逆流,才会更彰显出主流的浩浩荡荡。

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于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了教育的内容,表现出相应的、期望之中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而接受与否,接受和表现的程度,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在新的时代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青年人的心理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模式显然在许多情况下已不能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研究较多,而对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不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要研究现代高校教育的策略,借鉴世界各国,甚至西方国家的教育方法,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性课题。总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最关键的是从接受主体入手,研究青年学生在失道寡助教育中的心理过程,从而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作为教育工作者,当采取教育措施或开展活动的时候,必须千方百计地创造一定的情境,不露痕迹地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深深地隐蔽起来。在绝大多数学生心理认同,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当教育意图被隐蔽,教育色彩被“淡化”之后,表面上看,似手出现了“真空”,其实,在这种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了,过程显得轻松,效果更明显。同样,“淡化”教育色彩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自为的过程,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淡化”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思想政治教育就渐渐接近了它的本质。

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用老办法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必须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与创新、加强与改进是辩证的统一。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原则和积累的丰富经验,要继续坚持与发扬,同时要

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所创新,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关注、提出、分析和解决现代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善于在平等讨论和交流中沟通思想。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定要既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注重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惑学生的实际问题。要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性。在按照《学生手册》的各项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要与创建良好氛围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利用校园里的学术活动、文化氛围、电视广播、绿化卫生、网络环境、周边治安等对大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创建整体育人环境,借助环境氛围的渗透,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 篇11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11-006-02

一、当代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也被称为“人性教育”,即以人文价值为基础,以人的终极关怀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完美人性为途径,最终实现人的精神自由超越。[1]这个概念产生自古希腊,后来一直被发展,人文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人性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自由不断扩大的图景”;反映了人类不断克服人性异化,获得精神解放的历史。

随着经济和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们的素质逐渐下降已成不争的现实,尤其各学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使得研究生人文知识浅薄,人文素质低下,这个现象在工科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了。当前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的是其动手实践能力,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样的现状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当代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的缺失,人文素质的缺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比如,缺乏全局观,责任意识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功利主义、个人色彩较为浓厚。个人兴趣单调,经常以玩游戏来消磨时光,缺乏创新思维。我们知道,科学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的人文修养的,如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小提琴高手,因为这个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爱因斯坦一个又一个科学灵感。人文素质的缺失也导致了部分研究生道德修养不高。做事缺乏认真履行的精神,认识与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

二、多方面着手加强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

“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学术化的专业教育,更是精英化的人文教育,即培育拥有爱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的、具体的、真实的、和谐的人。”[2]但要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精英人才还得从当前人文教育缺乏的现状出发,反思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把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工作抓起来,达到对研究生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思考从以下几发面来加强对工科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1.立足《自然辩证法》主课堂,拓展作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二课堂,优化课程设置,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本科学的都是理工类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也主要是以做项目和参与公司实习为主,人文知识的接触会比较少,也不系统。高校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考虑多开设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着手课程设置的改革,例如可以增加科学史等专门讲述科学历史的课程等等。其实早在200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着手在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改革,例如2000 —2001 学年第一学期和2001 —2002 学年第一学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洞察创造进路;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自觉地沟通文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学生为建构2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

2.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直接影响力,以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达到对研究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一般来说,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际关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具有针对性强、威信高、影响深等优势。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比普通的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这种关系决定了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学、人文素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常言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导师所具备的高尚品德、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卓越的才能、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宽容合作的精神、真诚的情感、美好的心灵等对研究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前工科研究生都以实验室为主要学习场所,以我们学校南邮为例,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仅次于在宿舍的时间,甚至更多。一个实验室就有一个实验室文化,在导师的领导下都有自己的各项管理规定。规定不等于执行,一个实验室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导师的严格要求密切联系。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主要人物,导师的言行对研究生的言行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有的研究生会在很多方面去模仿自己导师的言行。所以,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不可低估。要充分运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专业课和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立业先立人,“授业”、“传道”、“解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师如能将专业训练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有关人文社科教育。这就要求导师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三者有机的结合,自然会使专业训练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都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敬业态度、技能水平、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想,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生动教育,是学生学习、工作的一面镜子,无时不在感召和激励学生。另外,导师也是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来自指导教师的综合影响,导师在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塑造和培养中起着直接的关键的作用。导师的治学精神,学术人格,教学实践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影响。

3.发挥研究生思政工作者搭建实践人文教育平台的能力,构建人文校园文化,调动研究生参与人文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针对工科研究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开展有创新意义的校园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校园的活力与激情。从小事着手,提炼人文意义,并将其发扬光大,给研究生们一种感动的情怀,让他们懂得宽容、责任、同情、奉献等道德品性的重要。创造机会,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班级、研究生会和社团的作用,让研究生加强交流、沟通乃至碰撞、冲突,让其在反思彼此观念和行为差异性的过程中逐步校正自身,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总的来讲,研究生思政工作者要从研究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合理定位工作方法与工作思想,更多地要在教学培养部门、导师群体、研究生群体、校外各方力量之间“牵线搭桥”,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提供平台、提供服务。

三、做好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不仅要与时代相契合,而且还要考虑到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针对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欠缺的现状,加强对工科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工作是做思政工作的要求所在。

1.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求真,求新的科学精神品质。研究生教育阶段是树立科学精神,走向科学生涯的重要驿站,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实践锻炼,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品质和潜能。研究生培养并非大学本科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出高层次的研究人才。首先这样的人才应具有坚持求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第一要义。其次,创新能力与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成为高层次人才的保证,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创新精神,产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创新精神其实质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研究生培养工作者注重研究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表达自己意见,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互相尊重、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

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人独有的特点,动物是不能思维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水平也是千差万别的。恩格斯说过:“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独立思考着的精神。”根据科学研究,人的思维有两种,即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技术工程的领域有关,而形象思维与文化艺术活动有关,所以,人文教育对开拓认得思维极有好处。工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习惯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人文教育的培养无疑会改善这个情况。爱因斯坦讲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表明人的形象思维是无限的。彭加勒讲得更直接:“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灵感是发现的工具。”“真正的发现、创新只能靠灵感、直觉,而直觉不是来自科学本身,是来源于人文,人文保证了人的原始性创新。所以人文教育关系到人的思维的智慧。”[3]

3.有助于工科研究生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的历史观与民族观,培养研究生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社会进步及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是自然历史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挥,又是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满和人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它不仅意味着人的智力、体力多方面的充分自由发展,而且也包括人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自由自在的发展。

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研究生,必定会具有成熟的心智,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思想品德境界高。这样的研究生群体,也必定会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研究生社团文化。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走上社会之后就越容易融入社会,也就越能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展望

总之,加强工科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其宗旨就是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研究生“为人”、“做事”所必备的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良好个性的养成,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研究生自觉消化、印证、体悟、实践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达到潜移默化、环境育人的目的。”[4]只有创设一个具有研究生独特文化内涵的人文教育环境,才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反过来,良好的人文素质及其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及道德情操,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研究生振奋精神,激发活力和凝聚力,有助于研究生开阔眼界,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只有在工科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才能全面发展,更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要求,既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又有人文精神,还有健全的人格。这样,也就达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了。

参考文献:

[1]曾水兵.西方人文教育思想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4(07):116 .

[2]郭宇,李明.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8.

[3]杨叔子.科学人文相融:育人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2):6.

上一篇:网上商城合作协议下一篇:桥头镇卫生院2013年执业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