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刘有锋
陕西延安大学
716000)
【摘 要】人们的竞争能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上,而且表现在信用、信誉上。不讲诚信,不守信用,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将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成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之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必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分析
重要性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多不诚信的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了私利,把诚信的美德置之度外。
1、就业过程中失去诚信: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在校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怕找工作时竞争力弱,便私改成绩,欺骗就业单位,结果确实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当公司收到学生的档案后,发现档案中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应聘时提供的学习成绩不符,经过与学校核实,的确是学生作假,便辞退了该生;在大学生盲目的就业过程中,先随便签了一个单位,随后找到了更好的单位,从而欺骗学校称自己将协议书丢失,最终签了第二个单位,部分毕业生的学生认为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结果部分同学最终落得就业不了的地步;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伪造获奖证书复印件、虚构经历。
2、助学贷款偿还时失去诚信: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严重打击。在比如为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国家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而银行方面对大学生们最终的还贷行为不是特别有信心,这是由于大学生在毕业后违背了还款协议,迟还或不还造成的。这不仅使自己的信誉度受损,更加剧了银行对高校大学生的不信任,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无法顺利进行。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3、考试过程中作弊,屡教不改: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管理规定,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尤其是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有时可以出现集体作弊的现象。大学生的结业考试中,往往有好多同学为了考得更好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在考试期间做一些手脚;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无处不在,它是做人的资格,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就仿佛生命一条彩色丝绸,它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但诚信就仿佛这条丝绸的开端,没有它,这丝绸永远也无法织出它的锦绣篇章。朋友们,我们的人生,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都是次要的,只要我们拥有诚信,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丝绸更完美,生命更有价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生存和一个国家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诚信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搞好诚信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必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不失诚信的的国度,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大学生既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传统诚信道德教育。
2、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忠诚于人民,对人民诚实守信。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直至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历史表明:取信于民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今天的大学生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该继承我党的这个光荣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确保执政党的地位,才能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
3、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诚信更加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1、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建立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应当充分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群众组织,其成员众多,由于开展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因此容易被学生接受,参与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多,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大,那么就可以把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宣传诚信修养的重要阵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诚信教育辩论赛、小品赛、竞选诚信标兵等,在校园内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自觉走进诚信修养的课堂上来。充分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工作教师,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如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班级,实施无人监考、开展诚信论坛、评选“诚信标兵”等,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同时,可以在学生中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设诚信教育讲座、制作诚信宣传栏、开展诚信论谈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报纸、校园网、读报栏等,在校园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人人学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校园氛围。
2、以德育教育为先导,创建诚信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创建优良的校园诚信文化。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通过培育校园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文化氛罔。在培育校园诚信道德文化中,高校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诚信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只有在两个机制的良性互动中,才能完善校园诚信文化系统。因此,学校的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诚信为本,这对学生的诚信品德的形成有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要使大学生讲诚信,我们的教育者首先要讲诚信,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良好的诚信道德文化环境中。
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抓学风建设,首先应培养大学生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坚决反对不求甚解敷衍了事。其次,培养大学生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使其在学习上永不知足,不断求取新知识。狠抓考风考纪,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考试成绩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业的主要标准。在一段时期内,高校各种考试作弊行为十分严重,这给高等教育的信用带来了负效应,人们给大学生的学识质量,乃至大学文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一个学校的考风,反映了其学校诚信品质的状况,也反映了其学生诚信品质状况。可见,在一定 程度上,抓考风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的着力点。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传统诚信观的依据是道德、良心内心信念,整个体系依靠道德来支撑,而在市场经济氛围下,人们对 自己失信行为的社会后果,仅限于道德反省、良心自责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因为在现代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它是防范和治理失信行为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在法治社会中,信用意识既是道德问题,也是一种法律意识,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这两方面的基本修养。要让大学生了解《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规范诚信行为。
3、在管理体制中要强化诚信道德建设,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
⑴、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
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让全体师生在诚信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谓诚信道德建设制度,是指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决不能让投机者得逞,也决不应该让守信者吃亏。在诚信制度中,违背了诚信原则,不仅要受到遣责,而且要受到惩罚,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手段,它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中体现出来,如就必然能起到约束的效果。
⑵、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或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网连接,收集学生在各方面的诚信表现,并将其作为就业、毕业、评奖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信用在银行的地位甚至比其他抵押物更加重要,就如同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而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也使之成为学习工作的第二张身份证。比如针对助学贷款到期不还,恶意拖欠的现象,研究和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
⑶、在高校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
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负责学生诚信和道德素质的认证和考评。进一步加强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良好“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
⑷、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道德建设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各种自育自理组织、团体蓬勃建立,为学生自我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学生自育中强调诚信道德建设。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
4、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构建社会诚信文化系统,在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建立由诚信管理系统、诚信评价系统、诚信监督系统组成的诚信监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还可以建立个人的诚信查询系统,最终把社会建立成一个人人都讲诚信的诚信系统。个人诚信、信用的建立,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监督,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诚信服务中介机构提供诚信测评、管理、监督的服务。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在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舆论环境中,体现诚信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艺术素养教育对于人心灵的塑造、情感的激发、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 艺术素养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品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为我国艺术素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逐步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素养与艺术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教育所难以替代的。而“和谐河北”建设的起点和落脚点也都是“人”。因此, 重视艺术素养教育, 培养全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才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河北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实施全民艺术素养教育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北省作为文化历史大省, 拥有像河北大学、燕山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高等学府是一个文化摇篮, 是一片张扬人类文明的沃土, 更应该把构建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作为最基本的职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 他们的素质与品质如何, 体现了社会精英阶层的整体素质。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 都是教育最基本的内涵。大学生的素质包括很多种, 比如专业技术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 而在目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下,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迫在眉睫, 它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内容。
一、艺术素养教育与构建“和谐河北”的互动关系
1、艺术素养教育的重大意义
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素养教育, 可使他们完善品格, 丰富感情, 开拓思路, 增长才干。
大量事实证明, 许多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都怀有某种审美情感, 而这大都与他们青少年时代所受过的艺术熏陶有很大关系。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同时艺术修养所特有的对心灵的松弛作用和自由感还可以适当消除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过度的紧张与疲劳, 从而为创造性想象的充分展开提供了条件。青春期的大学生, 正处于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难把握的时期, 是一个人一生中心态情绪最不稳定、最容易冲动的时期。艺术教育对于疏导人们情感, 保持心理平衡, 促进身心健康能够产生明显的作用。
其次, 艺术素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活动与艺术教育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为, 艺术欣赏与创造, 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 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 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 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 是一种顿悟, 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像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 又实事求是”。艺术教育并非局限于几门艺术类的课程, 它是融合了相关人文艺术的精华, 在融通的基础上, 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 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创造力。
另外, 艺术素养教育还有利于大学生集中精力, 在轻松愉快中解决难题。我们通常提到的“乐学”是在重视广大大学生有限发展的潜在性前提下, 通过创造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成功的心理, 发展自我学习的内部机制, 帮助大学生取得成功。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重要的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 总是会主动愉快地去接受它、研究它。以兴趣入手进行艺术教育能使大学生产生乐学, 创造成功的心理, 产生主动学习的因素, 特别是面对非艺术类大学生, 在艺术方面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更为重要。艺术教育中欢乐、宽松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自发力, 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唤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2、“和谐河北”为艺术素养教育提供基础优势
河北是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省份, 拥有许多历史文化脉系, 出现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 艺术作品及军事设施, 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此丰厚的历史积淀上构建"和谐河北", 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环京津和环渤海的区位, 为构建和谐河北提供了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两环”优势, 构筑我省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实施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实现全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是河北独特的优势。同时, 京津两市已开始由过去对周边地区的吸纳效应为主向扩散效应转化, 这对河北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为构建和谐河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保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河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炎黄部落的定居, “禹治水自冀洲始”的记载, 万里长城的起点, 地势险要的“天下第一关”, 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陵, 赵县的赵州桥, 定州的开元寺塔, 正定的大佛寺等等, 每一处都是久远历史的见证。思想家荀况、政治家蔺相如、军事家廉颇、哲学家董仲舒、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等等, 这些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 每一位都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丰富的内容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探古求今的好奇心理, 而且能够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既弘扬了河北的传统文化, 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 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整体审美品位, 能够在审美情趣的提高、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心灵情操的陶冶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达到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终极目的。
二、高等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近年来, 高等艺术素质教育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创新意识, 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二是有创新的灵感, 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三是思维相当敏捷, 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 四是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耐性, 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性解决措施:
1、改革培养模式, 激发创新意识
在艺术素质教育中, 应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通过教师的指导来予以实现, 教师由讲转向导,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预设、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创新能力。教师既是艺术魅力的传授者, 也是创造艺术的实施者。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 如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浓缩艺术类的专业课程、开设人文综合课程、实施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改善教育环境, 营造民主气氛
创造人格的形成与创造思维的形成, 有赖于长期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 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 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 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 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利的创新教育。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 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 又能充分发扬民主,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又要迎合学生的多样化职业兴趣, 这样就要求学校多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 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增强管理效能。而且, 我们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
3、营造良好氛围, 激发创造力
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 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 与同学们见面谈心, 做学术报告, 巩固专业思想, 吸取经验, 培养成才意识;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 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 克服心理压抑感和自卑感, 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不断提高认知水平, 使之具有文明开放观念, 懂得交流与沟通,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4、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是一个走向。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 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 举办“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艺术素质教育是和谐河北的重要任务, 其根本就是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 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大学是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积累和传承的地方。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有效的文化传承, 并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人心, 是大学发展的动力;而学生的优秀综合素质、教师的表率行为以及鲜明的学校精神文化, 是大学和谐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谐文化的内涵与要求反映在大学人才培养上, 即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传承民族精神、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大学应以和谐文化为指导原则, 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艺术素养教育要落实到教学之中, 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中,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大学美育》, 仇春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8月第一版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心理特点 心理咨询 应对策略
培养“四有”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青年学生思想敏捷,接触面广,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容易受到一些社会思潮和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的重大变革,政治形势的发展,国际风云的变化,毕业分配政策的变革等,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很大压力,通过心理疏导或干预,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法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处在18~24岁之间。他们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正处于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为激烈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活动正逐渐走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必须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
首先,开展心理咨询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信息量急剧膨胀,社会生活节奏迅速加快,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这些因素使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灵深处的震荡,伴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障碍增多。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心理咨询,能缓解人们的心理紧张和心理矛盾,帮助人们恢复心平衡,从而提高人们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开展心理咨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把人们思想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必须看到其中有不少是心理问题,有些思想问题则是由心理问题所引发的,任何把二者等同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思想与心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人的思想对心理有决定作用,同时,人的心理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制约作用。因此,开展心理咨询,清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开展心理咨询是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会碰到大量的令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如青春期的“心理断乳”问题,求学、择业、人际交往以及恋爱中的心理困扰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人们的健康成长。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处境的人们开展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就有助于化解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最后,心理咨询与其它教育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心理咨询建立在咨询对象“自愿”的基础上,因此,心理咨询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对象“自觉”接受教育的过程。二是心理咨询注重个别指导。在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重视每个个体独立的生活经历、心理历程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个性特点,因而一般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提供了“心理渲泄”的场所。教育对象心理烦恼得到正常渲泄后,有些能产生戏剧性的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心里咨询应对策略
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理知识的培训是目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国家,但很少教育学生认识自己同周围人的关系,学会正确地生活。对于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处理同异性关系,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等。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怎样改进和加强?这是当前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学习和掌握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对我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可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理论很多,但以下四个方面更显重要。
1.追求心向一致,或曰目标一致。这是说社会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和促进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的战略目标,提倡一部分人可以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地区和个人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在有些人那里,这个目标就被肢解了,仅仅成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置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这个前提于不顾,也抛开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远目标。这种目标认识的差异导致了操作上的差异:国家是把“共同富裕”作为导向的最终目标,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政策上和步骤上的必经阶段,作为示范和带动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但在有些人那里,这种意义被抹煞了,“先富”成为“快富、大富、暴富”,并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成员的操作目标既有兼容(即一致)的一面,又有冲突(即矛盾)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此类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心向一致的原理,对工作对象讲清楚“大河与小河”、“锅与碗”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导他们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一致起来。以往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偏重于政治说教。如今运用心理学原理加以解释,将有助于在利益的基础上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认同,避免出现说而不听,不听就压,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的现象。
2.实现心理沟通。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在互动过程中要相互理解、谅解和信任。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要帮助人们有一个正确的角色认识和克服角色转换的障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应该学会换位思维,即考虑问题不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而是同时兼顾对方角度和立场,亦即通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唯其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双方,才能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才能找到共同的语言,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应有的威力。
3.着眼于心理激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要着力于心理激励,使工作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贡献聪明才智,发挥身心潜力。在激励手段上,这些年来有“重利轻义”倾向,即偏重金钱物质激励的多,重视荣誉和道义激励的少。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种不同性质却又不可偏废的手段。选择偏重物质还是偏重精神,需视不同对象的心理需求而定。适当运用批评和惩罚的手段也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激励。批评和惩罚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挫折,应用不当会造成较深的心理伤害。但是,适度的心理挫折对具有正常心理状态的人往往会变成一股较深的实现冲动,沿着正确的途径释放出来,变成一种激励;而在心理不健全和受到心理伤害的人那里,则会成为引起怨恨和攻击的根源。因此,批评和惩罚绝不是首先的激励手段,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和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
4.掌握心理平衡。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化解各种心理冲突与矛盾,使工作对象心理平衡。改革的本质在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每个社会成员都期望通过改革使自己的利益得到较好甚至最大的实现,但改革并不能保证人人的利益都得到相等的增加或补充,而是有多有少,有先有后。特别是现在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更增加了心态失衡的可能。尤其是多年来我们常常是以最终结果来认定“公平”的,以致被一种假象、被一种消极的嫉妒感所蒙敝。其实人们的公平感的产生完全不是或主要不是取决于最终结果点的平均,而是一种比较的结果。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理解和尊重人,化解大学生心理失衡途径来解决。只有首先尊重人,才能获得他人尊重。只有听得进他人的话,他人才会对你说心理话,也才能听得进去你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运用很广阔,值得研究的课题还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这些理论,就会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作者介绍:
(一)、在诚实教育方面:
诚实待人,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拾到东西要归还或交公。作业和考试要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在守信教育方面: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勤奋学习为己任,认真做事负责任,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具体做到:
1、待人诚信,不虚伪;
2、信守诺言,不失约;
3、做事负责,不推诿;
4、遵守校规,不违纪;
5、学习求实,不浮燥;
6、作业独立,不抄袭;
7、考试认真,不作弊;
8、学会节俭,不贪小;
9、孝敬父母,不淘气;
10、知错就改,不重犯。
.1、真诚的对待同学、老师、朋友、家人,相互帮助,不说谎话,不做表里不一的事情。
2、答应别人的事情,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失约。
3、完成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不推卸责任。
4、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5、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
6、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切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7、认真遵守考试的要求,不用任何方法作弊。
8、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9、在家做一个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好孩子,做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好少年。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制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首先从稳定局势看,需要深入普法,进行校园法制教育。
在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校园的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法治思想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做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的老师,我们对法制的意识还不强,还没有较好的法律观念,甚至还是个十足的法盲,这怎么行呢?难道要等到我们犯法,我们的亲人犯法,我们的学生犯法的时候,我们才来学法、懂法吗?
多少正处青春的少年每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对社会的好奇踏上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却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遇到阻碍,遇到黑客,遇到老虎,遇到太阳黑子,被摧残、被谋杀。这个时候又没有某个好心人来拉他一把,给他暗示,给他警示,给他温暖,给他力量,给他希望,难道他要到了监狱里才被唤醒他的良心吗?太可惜了,太可怕了,术可悲了,呼吁哀哉啊!我的同胞们,我的同事们,我的朋友们,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起来,良心发现起来,拉青少年学生一把,让他们爱法、认法、懂法、学法、跟法用法、这样的社会者和谐的社会,可爱平衡仁爱的社会。
我曾记得妈妈说这样一句话,你就好比一颗树苗,风开始生长是树干是直直的,但在生长的过程变歪了,这时我们当父母老师长辈的不有义务帮你扶正,俗话说:儿是母亲的心头肉,是父母唯一希望。所以我们要多多建立、建全、建设更多的家长学校,多印发家长通讯录、多在学生中间宣传法律世界,树立他们(学生)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主张,让他们懂法、更依法。
比如,今天下午我校(三中)的学生在学校领导干部的安排下,聆听了我校法制教导员的法制讲座时间虽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却颇多。
在我胶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甚至屡教不改,“三斗油麻倒没一颗入耳”,这怎么行呢,现在的青少年,不是到学校就变坏,就是到校外就变坏,不是遇到小朋友就使坏,就是遇到大人就使坏,不是无钱就耍坏,就是有钱耍坏,不是白天上网、就是晚上上网,不是偷自己的钱,就是偷别人的钱,他们都要到监狱里才反省自己,才认识自己,才后悔,才追悔,才反悔。这时我真想引用我们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救救孩子”。
虽然我们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现在尽管有老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在每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父母会老、会死、会怒、会离开我们,这时我们就要冷静反思,仔细思考,认真反省,是什么造成青少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是电视的暴力情节,是广告的纯洁侵略,是音乐的自私侵犯,特别是电脑的毒害,亲爱的父母亲啊!你们认识到这一点了吗?你们知道了吗?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02-0232-01
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大众热点话题,而作为学生在校情况凭证的学生档案,也存在诸多不全面、不准确、不真实等诚信问题,给学校及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麻烦。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学生档案的诚信管理。下面,文章就当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诚信方面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就其如何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渗透和加强诚信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诚信水平。
一、目前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存在的不足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2006年[教育部文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就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地位和工作职责,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1.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以此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2.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积极主动与任课教师等共同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 在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 常深入学生课堂、宿舍、餐厅、班级,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困难, 并有效解决问题。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及时处理学生违纪行为, 做好各类奖评工作。
3.通过第二课堂与学生交流,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二)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在组织和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许多成绩,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现今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也多样, 与以前相比有巨大差异, 使得辅导员在工作时遇到许多困难, 从中也凸显了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工作深度不够, 对学生的信息管理不畅。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量很大, 一个专职辅导员要负责管理200名左右甚至更多的学生, 这就要求辅导员充分掌握信息, 以便更好地管理。而在现实工作中, 由于工作深度不够, 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综合信息管理是模糊的。辅导员如果不去走访了解学生, 即使现成的信息也不会综合加以使用。可见, 管理信息之所以不畅, 是因为辅导员不去了解学生, 辅导员只知道其名, 不知道其人。另一方面, 辅导员得到的信息多是从学生干部、公寓管理人员那里得到的, 而这些信息由于不全面、时间滞后、信息不完整, 也导致管理信息不畅。
2.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当, 与学生关系不够友好。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 总是用命令的、批评的管理方式, 与学生之间明显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管理方式存在浓厚的家长式作风, 使学生对辅导员敬而远之。
在宿舍生活中多数学生亦有诸多问题需要向辅导员请教, 如:宿舍人际关系、课后学习、宿舍内务、作息时间等问题。而辅导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 总是敷衍了事, 特别是同学间出现矛盾, 内务出现差错, 辅导员总是严加处罚。“出现错误就批评”,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最主要的是, 这种命令的、批评的管理方式, 使辅导员失去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3.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存在偏差。有些辅导员存在这种思想:“不出乱子就是做好了工作”, 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有时候学生出现问题扮演着“灭火员”的角色, 认为“解决好事情, 那就做好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够到位。
4.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滞后。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生的, 性格独立, 追求自由,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 对于知识是渴求的。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却用“填鸭式”教育, 久而久之,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极大影响。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 目前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未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不够了解学生的综合信息和日常行为。因此, 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宿舍, 全方面了解学生, 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辅导员要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需着眼于现实, 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中抓起, 深入学生宿舍。因为宿舍是学生学习、休息、娱乐、交往的重要场所, 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深入了解学生综合信息, 做到建立和完善学生信息库。
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综合信息。现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 学生中使用电脑、手机极为普遍, 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与老师面对面接触沟通的机会更少了。手机、电脑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沟通的一种常见方式, 许多学生不爱走动交流, 更是越来越少出入老师办公室, 有事情直接打电话、QQ交流等等, 这使得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变得更少。不断深入学生宿舍, 与学生多进行沟通, 适时地与学生一同用餐、住宿, 才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喜好、个性, 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既能随时地掌握到学生们的情况, 也能迅速地解决突发事情。高校辅导员应当以学生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 与学生要随时进行沟通, 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也可将学生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毕竟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 这样工作起来会效果倍增。
(二)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一般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都在办公室中进行, 但是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学生由于环境问题顾及太多而对老师有隐瞒, 或者不愿意多交流。然而在学生宿舍当中, 学生们会感觉比较自在, 老师与学生们在宿舍面对面交谈, 会使得学生更愿意亲近老师。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向辅导员请教, 如宿舍人际关系、宿舍内务、个人职业生涯、了解专业就业情况等问题。但是在办公室学生们就不能自如地去与辅导员交流, 而在学生宿舍中, 学生们就能够做到畅谈, 主动去询问辅导员。因此, 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宿舍当中, 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三) 做到预防矛盾、化解矛盾的管理目标。
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想法, 清楚学生需要什么。在宿舍中, 同学会因为性格等因素或者一些小事而存在矛盾, 矛盾的双方都是不快乐的, 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化解矛盾。这时辅导员的管理目标:就是及时化解矛盾, 甚至预防矛盾,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中, 不让其爆发出来。一是辅导员要充分掌握信息。只有掌握信息, 才能知道学生的动态, 知道矛盾的出现。所以辅导员要成为“千里眼”、“顺风耳”, 及时掌握信息, 及时预防矛盾和化解矛盾。二是辅导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上了大学后, 很多学生都感觉与老师距离疏远了, 自己有什么问题, 特别是与别人出现了矛盾, 也不愿意向老师请求帮助。辅导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这样学生有了问题会向其倾诉, 从而及时预防矛盾、化解矛盾。三是创建和谐宿舍。辅导员要经常组织茶话会, 让同学加强沟通和理解, 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做个剖析和总结, 本着“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的原则, 减少自身问题达到整个宿舍的和谐。而且让学生加强沟通达到了理解, 预防了矛盾, 从而完成管理目标。
(四) 能够做到“寓教于乐”、“知行统一”。
有些辅导员称:有时候到学生宿舍不知道跟学生聊什么, 久而久之就不想去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讲究方法, 不能每次去宿舍就找学生谈话, 要适当采用活动等形式来与学生沟通, 教育学生。“寓教于乐”、“知行统一”应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如举办宿舍卫生评比、球类竞赛、棋类竞赛、舞蹈大赛等活动, 这样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 增进友谊, 从而利于和谐宿舍的建设、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五) 深入宿舍, 使得辅导员能做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现在的学生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 会产生许多不安烦恼的情绪, 在此同时也会有很多的困惑、不解来迷惑学生。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辅导员用敏锐的眼光, 去了解学生的内心, 细心地观察学生。宿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 每个人的习惯又不相同, 加上年龄关系许多同学很难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内心, 在这时, 辅导员就要经过多种渠道, 深入到学生中去, 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全面的观察, 与其进行密切接触, 进而了解学生。辅导员还可以从学生的家长、任课老师那里收集资料。高校辅导员老师要深入宿舍去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疑难问题, 要充分利用学生宿舍这块重地, 做好学生心理排查和心理疏导工作。
(六) 发现和预防某些突校园发事件。
校园安稳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 加入到学生宿舍管理当中, 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进宿舍、进楼层, 有利于维持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辅导员白天教授学生们知识, 晚上也可以到学生公寓去值班, 这样既能随时地掌握到学生们的情况, 也能迅速地解决突发事情。辅导员应当以学生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 与学生要随时进行沟通, 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王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2].张丹.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J].学术论坛, 2010 (9) :223
[3].姜丽.关于“90后”高职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J].职教论坛, 2012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10-01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均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二)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三)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一)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个大舞台,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就自身自查自纠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查摆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做以汇报:
一、加强理论学习,奠定坚强的政治素质
为了做好个人剖析分析,开好民主生活会,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报告,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了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学习了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同时还学习了《中国建设银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全局意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坚定了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的根本道理。使自己深深地明白了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通过对照新《党章》、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我做为XX党组织成员,做为一名副职,能够按照胡总书记提出的“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的人品标准,去做人;能够以较强的党性、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加强学习,勇于进取,认真履行职责。
二、强化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011年,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是在思想上,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同时还加强学习了党的各项纪律和廉政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自身的权力观、发展观、政绩观和群众观以及自律观教育;强化党性修养,认真履行职责。二是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做到“两个务必”。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做到政治清醒,信念坚定。三是在廉洁自律上,带头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使自己经济上清白,人格上清正,作风上求是,做到 “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工作”。
三、认真查摆对照,深入查找突出问题
通过对2011年履职工作情况的回顾,自己深深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
1、学习上。在实际工作中对新知学习储备的不够。
2、业务工作上。业务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结构和质量仍然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
3、管理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有时工作失之于软,管理失之于宽,争创一流工作的信心不够坚定,只满足于用习惯方式方法干工作、做事情,特别是大胆探索,创新思维有差距。
4、作风上。不够深入扎实,有时存在重虚轻实、重表轻里的思想倾向;业务工作还需努力,面对头绪繁多的工作时,常把务虚的工作和面上急需应付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导致自己沉不下去,难以集中精力抓业务。
四、对照问题,深挖根源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和理性分析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力不强。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在学习内容上,只注重与本身业务有关的内容,跟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2、在业务工作上,措施不够,开拓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竞争手段。今年五月业务分工调整至今,所分管的工作抓得不到位,起伏较大。虽然存在基础薄弱等固有的客观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主观上:一是意识不强,分析不够,新的发展点开发不够。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增长缓慢,使得发展滞后。三是工作中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整体的联动性、协调性做的不够,对偶尔出现的转机盲目乐观,对整体业务的严重形势估计不足,对业务走势判断不足,对困难程度预测不足。四是对突发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手段,致使整体业务处于低迷状态,停留在落差大、徘徊不稳的阶段。五是在理念上和观念上还需要更新,还需要创新,真正树立起快速发展的意识。
3、在经营管理上,存在满足现状的思想。由于平时工作任务大,自己精神和心里压力较大,因此,平时只想着在经营管理上,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出差错和漏洞就行了,缺乏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更缺乏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上的开拓创新。
4、在工作作风上,缺乏闯劲。自满情绪,畏难情绪,带来工作责任的弱化。一是工作上有了成效时过高地估计估计成绩,安于现状,思想上产生了自满情绪;二是在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展开、难出成效、压力大的情况下,思想上产生畏难和歇气情绪,丧失信心;三是对自己要求有所放松,对一些消极的东西缺乏警惕性,工作节奏有时跟不上工作的节拍。由此带来了“顺其自然”思想,带来了事业心、责任感的差距。最终造成在个别工作上的被动,增加了个别工作上的难度,导致了在个别工作上不能达到十分的满意。
五、制定措施,认真整改
通过召开这次民主生活会,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使我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我要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建设,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不断改进自己,净化自己,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优良作风。
一是培养自己良好的学风,做到善于学习,注重积累,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工作。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积极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增强现代管理意识,依法做事,依法经营,按章办事。四是带头转变作风,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五是要发挥先锋作用,勇创一流业绩。要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扎扎实实干好自己负责和分管的每一项工作,不求“过得去”,只求“过得硬”,努力当好表率和榜样。六是要强化执行力,用心去做事。主动谋事、大胆管事、扎实做事,做好主管的工作,要多沟通、少依赖,多联系、少等待,努力从小的方面做起,管好大事,办好小事,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七是要艰苦奋斗,勤奋敬业,廉洁自律,珍惜手中的权力,做到“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一身正气,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尽心工作。
通过此次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使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想干好工作,要想真正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方面的建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就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强化执行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抵制安于现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我行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尤其需要激扬民气,尤其需要树立良好的作风,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以真干的实际行动去干好自己的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髓,突出时代特征和电网特色,形成人人讲诚信、人人重诚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员工的执行力,为实现“两个转变”,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更好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总体要求
以加强诚信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诚信机制为保证,以提升诚信形象为重点,以打造诚信文化为目标,建立健全公司诚信体系,深化内质外形建设,形成对公司党组高度负责,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人执行规章制度、层层遵守公司纪律的诚信文化,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共记录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诚信企业。
三、重点任务
1.抓教育,增强诚信意识。要围绕诚信主题,广泛开展“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干部员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广泛开展信用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了解诚信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要广泛弘扬诚信理念,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培训班、论坛、演讲、征文、签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员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
2.抓制度,健全诚信机制。要建立诚信教育培训机制,把诚信教育纳入干部员工的各类培训中,全面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要建立干部员工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干部员工诚信档案,对诚信等级高的员工在待遇、荣誉、职位上给予适当倾斜。要建立诚信评估监督机制,重点强化对信用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员工的跟踪监控。要完善决策信息通报制度,高度重视落实员工对事关公司发展改革等重大事项的知情权。
3.抓整治,提升诚信形象。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按照“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团意识、提升执行力”的要求,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诚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要结合河南省开展的“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员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强化组织纪律,严格检查考核,对违反公司“三不指定”有关规定、统计数据不实、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4.抓文化,营造诚信氛围。要将诚信教育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要深入贯彻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守则》,引导干部员工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要把诚信教育与弘扬抗冰抢险、抗震救灾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努力形成具有公司特点的诚信文化体系,使诚信价值观根植于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深处,转化为公司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组决策、齐心协力推动公司发展的自觉行动。
5.抓典型,树立诚信导向。要高度重视诚信建设中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挖掘、发现和选树,特别是结合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部室和争当文明员工等,把诚信建设贯穿于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正确的诚信导向。要通过自办媒体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诚信典型的宣传,在公司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四、时间安排
为确保“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取得实效,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8月25日—9月25日)
主要任务:制定方案策划专题全面启动
1.成立公司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机构,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2.制定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方案,并做好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3.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党组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部署和要求,特别是准确把握“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团意识、提升执行力”的内涵、标准和要求,深刻领会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4.开展信用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员工了解诚信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5.充分发挥“一报两站三刊”的作用,并利用宣传栏、板报和编印活动简报等形式,及时反映各单位活动进展情况,大力宣传诚信先进典型,形成全面动员、全方位参与的良好局面。
6.举办报告会、培训班、讲座、演讲、征文等载体活动,集中开展“诚信大家谈”和“讲诚信、庆双节”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诚信理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完善机制阶段(9月26日—11月15日)
主要任务:认真查摆集中整治建立机制
1.在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查找在诚信建设特别是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团意识和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
2.针对在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本单位、本部门和自身践行的重点、标准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加强对查摆问题和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继续组织开展各种载体活动和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5.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培训、干部员工信用管理、评估监督机制,初步建立公司诚信建设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1月16日—12月30日)
主要任务:总结成果`选树典型`制定规划
1.及时巩固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并认真查找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2.评选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做好宣传工作,在公司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局面。
3.各单位、各部门在全面总结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制定公司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规划,提出短期、中期、长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确保诚信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一、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材是基础性的课程资源,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尤其是高中思品课教材,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责任教育因素,较之其他课程具有更大的优势。如《经济生活》就强调从不同的责任主体出发,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纳税人要树立依法自觉诚信纳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投资者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做到谨慎投资等等。《政治生活》中则强调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依法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文化生活》重视引导学生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有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对这些丰富鲜活的教材资源,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弃之不顾,要找准教材与责任教育的结合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责任教育。
例如,在执教“企业的经营”这一课时,笔者针对当今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有人据此认为,衡量企业好差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你同意这种观点吗?”通过师生共同谈论、探究,最终全班同学,或者说一些未来的“企业家”、“经营者”们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无可厚非,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和社会效益实现统一,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
二、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情感
课堂是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应当精心打造好每一堂课,摆脱空洞的说教,把责任教育有机地、不留痕迹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责任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责任情感。
一是榜样激励法。就是指选择并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其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这里的榜样既包括伟人、科学家、劳模英雄,也包括学生身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的教师和同学。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形象具体而真实,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激发起学生的敬仰之情、效仿之心。
例如,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中,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公益广告歌曲《好人就是你我,好人就在身边》,请学生边欣赏边思考,短片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好人?这些好人、最美人物,好在哪里?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南通、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好人、最美人物吗?这就一下子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归纳视频中的好人好事,还历数发生在南通大地上的好人、最美人物。如颠覆传统富二代形象的周江疆、通州最美奶奶宋英、南通最美教师周福如等。有的同学还讲起了发生在班级里、校园内的好人好事。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上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心寒的事情,但我们生活在最美人物如雨后春笋,最美之风遍地尽吹的时代,我们有理由有义务向这些好人看齐,勇敢地承担起学习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做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
二是情境教学法。责任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法,是指执教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进而激发学生责任情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通过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获得责任情感的熏陶感染。
例如,在执教“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过程中,笔者意识到,该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教育元素,但如果针对教材中“努力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等抽象观点,简单地采取划重点或者生硬的讲解灌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逆反心理。笔者联想到央视曾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街头采访普通百姓,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后成为热门话题。于是将这一情景搬到了课堂上来,现场问学生:“你幸福吗?请与大家分享你的幸福时刻。”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谈特谈父母、朋友、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这就是他们眼中的幸福。笔者话锋一转,“质疑”学生:“这就是幸福吗?难道幸福仅仅是你从别人那儿得到吗?”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被人需要”同样是种幸福。虽然被需要意味着责任与付出,被需要时自己可能格外忙碌与辛苦,但同时也会体验到充实快乐,甚至是尊重、信赖、欣赏和爱戴,这就是被需要的幸福。
三、重视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责任能力
如果说课堂学习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情感的话,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将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转化为责任行为的重要推动力,是提高学生责任能力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教师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时事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等课内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例如,教学《基层民主:共创幸福生活》这一课时,笔者将班上学生分成几组,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自愿选择参加“民主管理,服务社区”系列活动,主要有参加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如法制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城乡文体活动、科普活动等;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城乡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等。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提高责任本领的过程。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我们一定要将责任教育渗透到思品课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
【诚信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荐阅读: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06-25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06-18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11-13
作文:诚信教育06-20
诚信教育记录11-15
中学诚信教育材料06-18
诚信教育系列活动06-26
开展诚信教育通知09-26
“诚信教育与做人”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05-26
小学诚信教育倡议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