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通用9篇)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1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

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乡镇;追求大专院校,不愿到中小学;追求大企业、大单位,不愿到小企业,小单位:追求到东部地区工作,不愿到西部和边疆工作。有些大学生受

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有业不就,宁可当“漂”族

当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上火时,“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我们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建立 了一整套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就业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 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增大

造成就业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大学扩招是一个重要原因。”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新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增长却较缓慢,客观上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吻合。

毕业生就业难与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颇为吃力,要么就只有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升格成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不少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时,社会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同率不高,这造成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难。

3.薪水与预期相差较大。

大学生的薪水预期与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二)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更新滞后

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原因主要有:

1.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特别是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不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就事论事多,长远设计少,过多地考虑待遇、地区,抱着“就高不就低,往东不往西”的思想找工作,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自我认知的偏差。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个性、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评价。现在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盲目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不少毕业生在自荐书上写道:给我一个机会,我为你创造一个辉煌!他们在显示自信的同时,也暴露出过于理想化的求职心态。

3.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学生的智力得到了比较好的开发,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有相当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阅历的磨练,思维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浅表性,导致认识问题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肤浅性,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简单化的心理。一方面不善于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加以分析、综合与判断,作出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不肯降低择业标准,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错过了

许多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生如果缺乏科学、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思想道德约束感和现实责任感低下,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为国家、不能很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就看不清社会的前途,认不清前进的方向,走不好人生的道路,担不起社会的责任。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的教育。

(三)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加强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岗位需要,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有的毕业生掌握着许多用人单位有效需求信息,却不积极就业,有的毕业生手里却没有任何需要信息。“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加强就业指导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在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上, 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能力方面还是在非专业知识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做法,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1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主要经验和做法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追求实训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入, 没有充分发

挥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效用和切实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必须要加大实训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入。根据本人对广州市几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了解和调查显示, 它们都在不断加大对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建设和投入。以某院机电工程系为例, 无论是在实训场地面积和实训设备数量都上了一定的规模, 与2005年相比, 在面积上整整扩大了3倍, 设备数量上也增加了3倍, 而实际的招生规模却只是原来的1.8倍, 人均实训面积和实训设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部分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却存在着使用频率不高、设备闲置的现象, 在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同时, 也导致大学生基本上只能在上课时间能进入到实训场地接触到实训设备, 课后基本上没有太多操练和实践的机会, 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提升。

1.2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号召, 努力推进校企合作, 但却忽

视顶岗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就业能力的培养, 造成部分企业以顶岗实习为幌子雇佣在校学生进行生产盈利的现象。

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上, 国家鼓励校企合作。各高等职业院校也都在积极地寻求合作企业, 大力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努力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但是却没有根据专业是否对口、岗位是否符合学生自身需求以及是否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安排顶岗实习, 而是较为草率地组织大学生去企业参加所谓的“顶岗实习”。这一做法使大学生陷入一种既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实习生的尴尬境地, 而是变成了被企业老板赤裸裸剥削的对象, 变成了一个临时雇用的廉价劳动力。尤其是在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和出现用工荒的时候, 部分企业就会以招聘顶岗实习生为幌子, 实则为招工, 与高职院校进行接洽。由此可见, 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怎样合作才能符合顶岗实习的真正内涵,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3 未能根据市场与行业动向以及切实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

业能力有目的地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大肆举办各类考证培训班, 造成金钱浪费和“考证无用”局面的产生。

技能证书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从事该技能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某专业技能方面达到的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就业能力。以广州某高等职业院校为例, 该校共有20多个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举办的各种各级技能证书培训班却有60个之多, 其中不乏跟该校开设的专业不怎么相关的技能证书培训班, 比如说, 质量内审员培训班、报关员培训班、机动车驾驶培训班等等。从“多一种技能、多一份机会”角度来说, 开设这种技能培训班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 为数不少的在校大学生在考证的选择上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 致使他们也不能够正确认识考证的意义, 而是“盲从考证”或者“被动考证”。同时开设技能证书培训班的负责人也未能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择业取向来进行有效的指导考证, 而是将考证收益作为第一出发点, 这就违背了考证的初衷, 造成了大学生金钱的损失和“考证无用”现象的出现。

1.4 技能竞赛的开展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未能以提升大学生专

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实际就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片面追求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 目的是检验在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种体现,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院校间的专业建设竞争力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着以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出发点, 来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的技能竞赛, 而不能够以“以赛促学、以赛扬技”来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部分院校甚至疏于建立技能竞赛的长效机制, 而是临时性的搭建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队伍, 为竞赛而竞赛, 造成技能竞赛流于形式。

2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在非专业知识能力方面主要经验和做法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指导课程课时比重偏少, 学校重视不够, 未能建立就业指导的专业化队伍和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根据对广州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调查显示, 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基本上都已纳入了必修课程, 但是课时量非常少, 其中不乏每学期只有两节就业指导课的例子, 而且授课教师只是局限于党 (委) 总支书记或者辅导员老师, 造成就业指导只能简单的从就业形势多么紧张、就业压力多么大、就业竞争多么激烈等角度来进行讲述, 不能够深入到实际专业领域内来进行具体指导, 造成就业指导也只流于形式, 没有起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意义。

2.2 各类活动泛滥且流于形式, 学生参与度不高, 参与激情不

够, 未能够从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出发打造精品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在非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提升。

以广州某高校为例, 一个学年内, 包括校一级的、系一级的、班一级的以及各个兴趣组织和协会开展的活动大大小小不下于1000项, 而真正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精品活动却不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主办方未能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大学生的自身情况来进行摸底调查,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而致使活动成为只是几个活动决策者的活动,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却变成了一种负担。因而导致活动的泛滥和流于形式, 未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意义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非专业知识方面能力的提升。

2.3 顶岗实习的开展未能够真正做到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这种非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就业能力。

顶岗实习是在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是在校大学生将知识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机会, 也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这种非专业知识方面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众所周知, 学校是以培养社会有用的人为目的的, 而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对于企业而言,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员工也是他们所青睐的, 然而,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无论是校方还是企业都忽视了这种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非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顶岗实习的这部分学生处在一种两不问的边缘地带, 从而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对工作环境、待遇不公怨声载道、对工作任务挑三拣四和辞职返校等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校企合作关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孙, 蔡学军, 孙宏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6 (10) .[1]孙, 蔡学军, 孙宏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6 (10) .

[2]温宗和.论高职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8) .[2]温宗和.论高职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8) .

[3]管园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J].文教资料, 2011 (6) .[3]管园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J].文教资料, 2011 (6) .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自我教育

伴随着女大学生人数比重的增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性别歧视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总体上来讲,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及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会有生理因素的困扰,还会有心理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生理结构,会导致在其职业分工和职业选择上的差异性。例如,女生在体力上弱于男性,不适合从事一些特殊的岗位,如繁重的体力劳动、野外作业等;女性同男性相比,生理上的特殊性(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限制了她们对某些职业的选择。另一方面,自卑心理在一部分女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低,对择业缺乏一定的勇气和信心,不敢参与竞争。而且女大学生普遍具有更明显的依赖心理,把就业希望寄托在父母或者男朋友身上,不愿意主动出击。

一、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一般来说,女性在体力、智能、心理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这并不能说明女性比男性弱。女大学生应该学习优秀女性榜样,树立“四自”精神(自尊、自强、自立、自信),坚信“巾帼不让须眉”,同时善于发现自己在语言、思维、忍耐力、交际、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自己的肯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积极同男大学生一起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

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女性自我教育活动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反省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等。自我学习能力是指女性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要求女性学会反思,学会自我学习,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任务,遵循学习规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符合学习内容、特点的有效学习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自我反省能力是指女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有意识地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检查和对照,寻找差距和不足的能力。培养自我反省能力可以充分运用日记、交谈、自我总结和自我鉴定等方式,及时地、敏捷地、全面地对自身言行做出反省,为自我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女性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激发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自我教育向前发展的能力。培养自我激励能力应该在引导女性树立明确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正面典型充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动力,同时结合具体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女性自我激励的能力。

三、引导自我教育的过程

要引导女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女大学生自主参与教育过程,可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教学和课堂展示等方式,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她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享受教育创造的乐趣和发现知识的喜悦;引发女大学生主动进行教育探索,鼓励女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问题选择主题,通过社会调查、撰写论文或组织实例论证等形式進行自主探索;激发女大学生不断发现自身的内在需求,强化女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鼓励女大学生不断地增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引导女大学生逐步实现自我发展,正确了解自我性格和需要,合理设定自我发展的目标,积极调动女大学生的知情意行,深入挖掘女大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塑造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四、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自我教育是女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辅助之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同样需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要求尊重双方的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通过语言交流的中介,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认真倾听、真诚交流、相互理解,促进双方心灵的沟通和视界的融合,激发女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女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同时,创设女大学生自我教育氛围还应该注意构建灵活的自我教育情境,一方面,通过具体、形象、真实的事物,采取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出直观、生动且能体现深刻教育内容的教育情境;另一方面,以实际生活经验为依托创造较为真实、完整和全面的生活情境,把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女大学生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氛围,使女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受到陶冶,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管红.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

[2]朱小桃.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3]葛琛佳.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4

1.黑中介:顾名思义就是没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没有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中介,一般都是

以优越的条件来诱惑你去上当受骗,最常见的就是以虚假信息赚取登记费。近年来还流行黑中介、用工单位和培训学校联手欺骗求职者。职介收取中介费后把求职者介绍到用工单位,该单位以需要培训为名让求职者到某指定学校参加培训,交一定数量的培训费。求职者参加培训取得“ 合格证”后上岗,所被要求做的工作往往无法完成既而自愿辞职。黑中介、用工单位和培训学校三家再分所得到的“油水”。这种骗术往往穿着合法的“外衣”,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让出入社会的大学生防不胜防。

2.传销:有些大学生对由于对传销和直销区别认识不清,或因为巨大利益诱惑,或因为当

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而深陷传销不可自拔。

3.试用期:用人单位将试用期和实习期概念混淆,让毕业生一直被试用下去降低他的雇佣

成本,或在试用期结束被莫名其妙的理由辞退,或降低试用期的工资等欺骗就业者的行为叫做试用期陷阱。

4.合同陷阱:我们大学生常见地回遇到三种合同陷阱。一口头合同。一些与求职

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许诺,以为对方许诺的东西就是真能得到的东西,宁可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不愿怀疑对方的诚意。可是,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是君子,如果碰上对方是小人,那些许诺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格式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好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旦发生纠纷,招聘方总会振振有词地拿出这种所谓规范式的合同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吃亏的还是应聘者。

单方合同。一些企业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如,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这是最典型的不平等合同,如果接受这样的合同,无疑是将自己送上砧板,任人宰割。

5.押金、保证金陷阱:这是就业者遇见最多的骗局了,单位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如押金、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

6.虚假招聘:一些单位虽然常年打着招聘广告,实际上他们不缺人,只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利用校园招聘来做免费广告,有得更是以考试、培训为由,赚取考务费培训费。

7.高薪招聘:这对许多求职者无疑是充满极大诱惑,对不熟悉行业的求职者,别有用心的企业会通过开具诱惑力的薪水标准,诱使求职者上当,最终不予兑现。

如何规避:认真删选招聘信息,尽量去合法正规的网站去找招聘信息,不要去那些简陋的中介。对

于高薪低能力的招聘信息要理智,留一份怀疑。慎重提供个人信息。特别是在网上,要认真核对单位的有关执照等,在确认对方身份之

前不要透露自己信息。规范签订就业合同。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细心察看合同条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我们就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等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避免传销一夜暴富的思想诱导和高薪招聘的利益诱惑。认清什么是

直销,什么是传销,使能够分出直销与传销的区别,充分认识传销的本质及其危害。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5

公共管理学院 李琴 0744013060

摘要: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方政府征地范围的扩大,农民不断从土地剥离出来。没有特殊技能,没有高等教育的被征地农民面对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失去了基本的长期生活保障。要促进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农民本身要转变观念,加强技能学习,积极就业。政府要对被征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组织就业培训,建立充分就业的机制。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就业 社会保障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在此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日趋庞大。地方政府在GDP 诱惑下大力推进土地非农转用,许多被征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弱势群体。1987—2001 年,全国征占耕地160 万hm2,有3400 万农民因此失去或减少了土地,而以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2010—2030 年期间占用的耕地将达到5450 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 万人[1,2]。

改革初期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还是采取“谁征地、谁用工”、以就业为先导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农转非”一揽子保障计划,因而不存在失地农民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镇劳动用工制度由计划走向市场,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也随之由就业保障转变为货币补偿安置。

近年来,企业与个人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和技能不高,很难再就业市场找到满意的工作。被征地农民面临着收入下降、就业困难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的问题[3],其中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4]。

二、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难的原因

1、被征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就业空间狭小。

农民在征地前主要靠从事农业劳动生存。农民不重视教育,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而且农民除了务农,没有其他技能,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征地后的农民,没有较好的教育和学历,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薪酬高的工作。被征地农民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型服务业这类对文化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作。在其他就业领域,农民的就业机会相对小的多。

2、被征地农民对职业薪酬期望较高。

被征地农民的身份比较微妙,一方面他们在征地后面临着就业的转型,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市民转变;另一方面,他们的许多内在特征,如学历水平、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网络等等还仍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这种矛盾的表现也出现在对就业的态度上。

将被征地农民与外来劳动力(农民工)进行比较,发现被征地农民与外来劳动力对于收入水平的参照物有所不同。对于被征地农民而言,他们的参照物通常是自己原来的收入以及周围本地人的收入状况;而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参照物则是其家乡普遍的收入水平。因此面对相同工资水平的工作时,二者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差别。另外,被征地农民的心理适应过程与农民工相比也是不同的。被征地农民的工作热情往往来自于未来的压力,而并不是现实的压力。被征地农民在工作经历上与外来农民工的差别不大,同样需要知识、技能、心态、价值观等全面的转变。外来农民工由于巨大的现实生存压力可以较快滑过这一过程;而被征地农民由于身份的转变,产生了更高的生活目标,从而使这一转变过程显得比较漫长。

被征地农民虽然知道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愿意选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对于就业的种类要求不高,但是他们对于薪酬的要求比农民工高。被征地农民已经脱离了土地和农业户口,有些拿到了城镇户口,从心理上说,被征地农民希望融入城市生活方式,也就相应的希望有更高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3、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不佳。

从经济环境上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与就业结构、就业形态的失衡,以及各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发育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转移。乡镇企业曾经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关、停、并、转与改制中的货币化处理,以及征地过程中村办乡镇企业被迫撤、停、转,都使一度对农村劳动力流转做出巨大贡献的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作用减弱。有数据显示,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为13000多万人,但是,直到2002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始终没有到达1996年的水平。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和被征地农民争夺就业岗位,更增加了被征地农民就业的难度。

从社会环境上讲,被征地农民的社会环境在征地前后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其社会关系网络仍然以亲戚、朋友为主,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仍然十分狭窄。与外来农民工相比,被征地农民呈离散状态,组织化程度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力量来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

从制度环境上讲,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费用并不高且大多数是一次发放,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自己创业,也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用安置费用进行投资。失业农民缺乏足够的生活保障,缺乏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网络。

三、改善被征地农民就业的若干对策

1、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把被征地农民就业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对于已就业的农民,与城镇职工一样,由用人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后享受城镇职工失业保险金同等待遇。对于年龄较大,缺少就业机会的人群,发放失业生活补贴。

2、政府积极构建被征地农民就业平台,拓宽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关部门要为失地农民提供职业介绍场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失地农民招聘专场,畅通择业信息。建立政府协调的被征地农民就业通道。由政府进行主导协调,大力鼓励用地单位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失地农民,明确社区保安、道路保洁、绿化管理、河道保洁、交通协管等采用公开招聘形式,优先录用被征地农民。还通过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设招聘专场的形式,帮助被征地农民求职就业开发社区工作岗位,用足用好政策。政府倡导被征地农民积极就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鼓励失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倡导农民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化就业方式,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政府要建立社会参与的全员培训机制,提高被征地农民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政府要着力构建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基地和服务平台。展开农民素质教育、择业指[5]

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培训。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这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其次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失地农民技能教育。关注转移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根据本地多数农民外出就业的需要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信息的交流和获得信息的技能。尤其是要加强他们的能力开发。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同时还要引导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观念关键是理念问题。要重点加强对失地青年的教育,把转变就业观念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失地青年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使其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化就业方式。

4、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受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但在农村因物质条件和社区特点等因素的限制,社区服务尚处于空白状态。然而农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如孤寡老人供养、军烈属优抚、婚丧服务、失足者帮教等,实际上比城市更为迫切。所以在农村更应加快社区服务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因地制宜在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娱乐、社区医疗保健、社区心理咨询等方面逐步建立起非赢利社区服务组织。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社会发展,而且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发农村社区服务。是解决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社区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未来就业机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应大力推进。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对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促进未来农村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 李剑阁,韩俊.解决我国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政策思路[J].改革,2004,(4): 56.[3] 张晓玲,卢海元,米红.被征地农民贫困风险及安置措施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 245.[5] 洪睿.被征地农民生计问题研究 [ J ].经济论坛,2009,(1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 篇6

从名称上就不难看出该专业各学科的交叉性,以前有人这么解释过过控专业:学过控的比学化工的多懂些机械,比学机械的多懂些控制,比学控制的多懂些工艺,这是一个比较生动的说法。过控学子具有综合型人才的特点,能够涉及与这四个工程相关的工作,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国的化工类行业是相当繁荣的,并且一向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化工企业,过控学子能够在这两类企业中大显身手,很多毕业生分配到企业的管理机构工作,个性是在中层的管理方面凸显出本专业的优势。就业形式在近几年来都比较乐观,基本能到达90%以上。但是高薪的工作不是很多,就业面比较广。

阅读精选(2):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7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现状下, 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价值观错位, 自我评价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客观性, 盲目自大, 脱离实际等情况。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之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主要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功利化”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一些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 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学校园里竞争日益激烈, 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各种压力, 身陷互相比拼的激烈“斗争”之中。

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 使得部分大学毕业生以自身利益作为就业选择的首要依据, 而社会利益只能作为自身利益实现后的补充因素予以考虑。他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高薪、高职位上, 希望能够在大城市或热门行业就业, 而不从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发展需求来考虑。他们在选择单位就业时过分强调金钱实惠, 以工资高、效益好为唯一的择业标准, 很少就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进行考虑。他们的观点是“其他都不要, 挣钱是第一”。可见, 一些大学生就业目光短浅, 就业观念功利化, 就业期望利益化, 只图眼前利益, 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二、诚信意识“缺失化”

“以诚取信”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然而,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种种不诚信的现象, 这种现象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 信用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修改学习成绩, 伪造各类等级证书, 谎称自己是学生干部, 等等, 严重违背和损害了就业过程中的公平原则。二是求职态度不端正, 有些毕业生已经有工作去向了, 但为了增加自己的经验, 甚至只是想检测一下自己的能力, 以及被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程度, 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层层筛选, 最终决定要和他们签约的时候, 这些毕业生却开始以这些用人单位开出的条件不合适, 或者认为凭自己的条件还能找个更好的工作等借口不去签约, 甚至连个致歉的电话都不打。三是违约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信誓旦旦, 一旦拿到录用通知书却满口托辞, 左挑右拣, 签约不久又毁约或签约之后不去报到, 随意撕毁就业协议书。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事后又不履行就业协议书、合同规定的义务, 更不愿意按章缴纳违约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三、心理素质“问题化”

面对就业, 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 他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 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但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时, 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由于职业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 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的就业心理, 主要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择业中盲目比较而产生的攀比心理, 自我期望值过低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及就业心理期望过高而产生的自负心理四个方面。

择业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是让每一个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难题。他们在困惑面前无所适从, 从而表现出焦躁、烦恼、困惑、恐慌等。在求职中, 学生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 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 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 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不如他人, 或者求职屡遭失败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对自己评价偏低, 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 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 自己能力不行, 等等。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 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严重影响了择业和就业。相反, 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地自大, 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 又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 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高期望驱使他们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 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 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 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 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容易出现“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 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 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四、创业意识“荒漠化”

很多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投资, 多年的寒窗苦读后, 他们渴求走上社会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 一些人从小就在优越的家境中长大, 存在着依赖性强、怕吃苦、讲享受的现象。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明显淡薄, 尽管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他们在就业时还是过多地为个人利益患得患失, 在职业的选择上, 盲目攀高, 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公司、高收入、高福利、公职和干部身份, 而不愿意到基层、农村、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去开创事业。

可见, 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它, 认真去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 从而为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根据。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学校关心和大学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 要想让大学生顺利就业, 就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要认清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 才有可能让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主要从就业观念、诚信意识、心理素质和创业意识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过程,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亦名, 张炳申.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教探索, 2006, (01) .

[2]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06) .

[3]周甲禄.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N].经济参考报, 2007, (06) .

[4]李洪彦.大学生就业制度创新探析[J].交通高教研究, 2007, (07) .

[5]沈履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8) .

[6]杜祥军.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2008, (2) .

[7]高凡茜.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3) .

[8]蒋凤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河南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篇8

关键词:大数据;就业指导;针对性

一、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维克托·迈尔和肯尼思·库克耶作为大数据领域的权威学者,在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给“大数据”界定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價值观和方法论”。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指出:“大数据(Big Data)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

大数据的概念呈现多个维度,4个维度最为显著,分别是容量(Volume)、种类(Variety)、速度(Velocity)、价值(Value),统称为“4V”。容量(Volume)是指大数据所涵盖的海量数据与数据的完整性。在“大数据”时代,得益于各种先进电子通信仪器设备的广泛运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接收、存储、传输、发布等。种类(Variety)是指“大数据”突破以往结构化数据的界限,将各种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也囊括其中。这就使大数据更加完整详尽地体现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规律,既给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挑战。

在当今的社会,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并引发了不同领域的深刻变革,且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价值。我国广东省于2012年12月已明确提出“大数据发展战略”。我国科技部于2013年2月提出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在信息科学领域重点支持大数据计算的基础研究。

二、大数据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1.分析就业倾向,增强指导预测性

《周易》有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利用大数据对所在高校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以及用人单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类,总结归纳出学生比较青睐的职业类型,并分析出学生对哪些职业要素更为看重,如福利待遇、发展空间、地理位置等。另外,可从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每年的整体就业情况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分析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变化以及各个专业的就业市场饱和度,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通过定期公布相关数据,使在校学生在进入毕业班前就可以尽早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就业领域以及职业要求有初步了解。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职业兴趣对其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大数据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能预测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问题,如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发的安全隐患等。

据大数据显示,现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物质待遇的追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个人价值以及高新金、高待遇的同时,努力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随着国家“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项目的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到西部去就业,对大学生来说不仅提供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同时也蕴藏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就业从基层做起”的目标,不可好高骛远。

2.明确人职匹配,提高指导针对性

大数据让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可以从宏观走向微观,为就业指导教育个性化提供了基础。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大学生永远处于变化中的思想,依托大数据全面、分析、预测等特性,可分析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不同程度。如,通过对近年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职位对应聘者要求的变化。以此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以及信息服务。在一定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较长时间在求职方面的关注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其提供就业信息,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因为专业认知不足、社会经验缺乏以及在甄别、筛选就业信息时的疏漏等造成的就业信息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提出的要求

1.进一步强化运用大数据的意识

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来说,如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借此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意识。即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提高对数据信息的重视程度,主动地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与合理预测。其次,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育工作方法,更加重视影响学生思想行动的不同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对学生去不同类型企业宣讲会的次数等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学生的就业参与积极性以及就业倾向,从而向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服务等,以此更好地推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进一步提高运用大数据的技术

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就需要首先在辅导员、就业指导理论课教师等队伍中间大力培养相应的技术能力。例如,需要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队伍中开展网络技术、统计学等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培训,尽快掌握并提高运用“大数据”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将具有针对性以及时效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与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相结合,在保护学生应有隐私权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腾讯QQ、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获取更多、更真实、更直观的原始信息数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解决就业指导方面的具体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技巧,更好地进行人职匹配,不断地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04.

[2]涂子沛.大数据[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作者简介:秦琳(1984—)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论文 篇9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表现 从职位因素、年龄因素、婚姻生育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在 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录用男性。一些国家政府 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招聘条件中 明确提出“只要男生”,由此就见,“只要男生”的性别歧视,使同样具备应聘资格的大量女生失去竞争机会,宁可岗位空缺也 不招聘女性。[ 2.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隐性歧视女生。与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 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不同,有的用人单位不写明 招收人员的性别,但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或以“名额已满”为由 拒绝女生。

3.招聘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一些招聘单位对女生的要 求近乎百般挑剔,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外的一些额外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做文章的。2003湖南省在录用公务员的过程中,竟把“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是 否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快”列入招聘的体检标准中,使20%的通 过笔试和面试的女考生因这一条而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4.在劳动合约中限制女生的基本权利。在就业过程中,即使 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但单位在签约时规定三五年内不 得结婚或生育。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影响

1.对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随着大学生就业中歧视女性 现象的增多及女大学生自身对这一现象的切身体验,使得越来越 多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抱希望,如果用人单位不招收女性劳动者,就会造成社会对女性在教育、培训、提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没有用处的,那么势必会对女性 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2.对家庭的影响。“丁克”家庭突增,男性承担的负担增加。3.对社会的影响。女大学生失业率高、就业率低引发的家庭 不和谐最终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 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我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虽然今天已进人知识经济的时代,法律也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是这种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一方面,社会在对女性的理解上,普遍认为女性的优势在于心细、有着较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但是却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开拓力恰恰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因此一些企业尽量避免录用女性应聘者。另一方面,受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角色期待的影响,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结婚之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开拓,这使得许多单位拒绝接受女性。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得用人单位片面夸大女学生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的女大学生,连参与面试进入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用人单位冷酷无情地拒之门外,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用人单位利益驱使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讲求“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单位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的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首先,女大学生工作不久便会面临婚育等系列问题。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承担岗位空缺填补成本,造成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生育问题使女性产生工作生涯的中断,重返工作岗位后又需要一段时期的恢复和调整,由于相关法律的制约,重返者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退出时的水平,这样用人单位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成本负担。其次,从长远来看。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一般要比男职工提前5—10年,这就意味着,她们比男职工们要少贡献5—10年,而多拿几年的工资,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单位的成本。再次,由于生理等多种原因,女大学生到工作单位后,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意安排工作。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单位对女性实行非准入机制。还有我国尽管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男女平等,但由于对违法主体缺乏具体的罚则,所以对用人单位难以约束。

(三)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关于性别歧视,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关乎于此的综合性法律,《反就业歧视法》的制定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关条文只散见于各种法律之中,而且仅有禁令却无罚则,劳动监察缺失,司法渠道不明。以我国《劳动法》第13条为例,“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之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禁令虽有,却无任何可操作性,哪个部门负责监察、将采取何种惩戒措施惩罚违法企业都不得而知。因为无论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都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将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落在实处。可以讲,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

三、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思考

(一)改变传统性别观念,树立平等意识 消除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固有的“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推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从思想意识的根源上消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从而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维护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媒体宣传方面,消除带有性别歧视和不良性别导向的宣传,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同时,性别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帮助人们树立两性平等、共同发展的新型社会性别观念。用人单位应纠正性别歧视的做法,转变观念,使男女在同一能力标准面前公平竞争。

(二)健全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积极的公共政策,创造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社会制度保障,对就业中的机会均等和公正程度加以调控。立法部门要加强立法,出台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生育的社会价值,要树立生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的新理念,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必要保障。

(三)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方面,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歧视的现象,实施差别教育。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加快构建、完善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加大创业内容的比重。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女大学生要给予积极支持。

(四)提升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女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缺陷。

上一篇:有关《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000字下一篇:高一英语教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