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专业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新媒体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人才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新媒体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完善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内涵,针对当前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优化新模式,以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地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专业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专业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

摘 要: 随着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的学术实现了发展,但是随着大学生扩招现象普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受到挑战,大学生浮躁的风气见长,这些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可以结合一些新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诚信教育 大学生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是当代大学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支撑力量,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广泛应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网民达到4.2亿人,其中大学生占主要部分。新媒体技术结合了一些网络客户端的使用,如微信、微博、QQ等技术,为人们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数量非常庞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可以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诚信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特征,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他们遵守诚信的意识,使大学生坚定信念,不能为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有损道德的事情。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内涵。

媒体指的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媒介,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也是一类新的工具。新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提出的,最初意思是电子录像的意思,经过长期演变后,成为一个新的词汇,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可以实现广为传播的媒介,可以针对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媒介,实现不同交流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在技术范畴提出的,是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形成的一类新的技术,必须以技术为依托,代替传统媒体,如搜索引擎、网络、博客等都可以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而且新媒体是一个时间上的范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多样化,实现了数字化的传递方式,而且实现了立体化的信息传播。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1.实时性

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方式上,更具有时效性,让人们可以更及时地获取信息,人们可以将身边刚刚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传播到网络上,新媒体的反馈机制是及时的,借助新媒体技术,信息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边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传递。

2.交互性

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具有单向性特征,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传播形式更多元化,而且实现互动,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实现双向互动,大众可以借助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心声,人们的言论自由权得到充分发挥。

3.共享性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共享性,不论是任何年龄、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实现交流,信息的传递具有开放性,人们可以通过下载和分享的方式,传播各类信息,信息传递更便利。

二、新媒体环境对学术诚信的冲击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进入信息化时代,他们在学术分析中常常借助网络查找各类资料,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各类资源,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导致大学生治学方式转变。大学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研究课题后,缺乏学术的诚信教育,导致过多地引用他人的文献,甚至出现剽窃的问题。新媒体为大学生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学术失信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为培养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采用新媒体技术,借助各类有效的传播途径,使大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大学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学术性特点非常突出,诚信建设是推进学术教育的重点。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措施

(一)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媒体素养。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应该树立有为的理念,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是高校的责任,面对网络技术时,高校和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对诚信环境教育的优势和挑战。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核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发展的支撑,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支柱,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祖国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老师和学校都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实现以德树人。高校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点,积极参与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力量和技术理念,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各类需求,建设以新媒体为阵营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新媒体运用产生的影响是多面的,网络上也有一些不良信息传递,对大学生身心造成侵蚀,因此,学校组织领导应该实现主动有为,结合新媒体进行正向能量传递。

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特征,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平台,如QQ、微信等,达到良好的网络交互效果。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道德素养是通过不断学习构建的,所以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合作为方式,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的互动学习环节,借助智能化的网络互动手段,实现实时交流,在相互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新媒体交互性的理念和特征,掌握新媒体环境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会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节中,新媒体环境的交互性可以充分发挥其辐射性作用,让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诚信教育,可以受到感染。而且新媒体环境的改善需要诚信教育实现,在诚信教育的实效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中,应该充分分析多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声音、影像等元素,使诚信教育更生动形象,改变原有单一说教的气氛。借助传统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其宣传的时效性比较差,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且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是单向的,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是比较被动的。借助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中可以畅所欲言,对诚信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

(二)践行诚信规范,提高诚信自律能力。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诚信教育时应该结合社会、政府等层面进行系统建设。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诚实守信的原则,在良好氛围和机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才更具有凝聚力。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诚信教育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这些改变的发生,一方面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我国市场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合理市场机制的形成有待发展,这就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产生削弱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社会上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很多人由于利益驱使出现道德观念扭曲的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诚信风气,投机取巧行为时有发生。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各项制度在建立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这就导致诚信机制的建设存在局限性,在很多不良道德观念下,大学生会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还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辐射的作用,对绿色诚信教育环境建设还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功利化,甚至具有享乐主义思想,过于追求安逸和财富。面对一些负面的社会情绪,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诱惑,推动绿色教育机制的传导,政府和社会等应该不断制定规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

(三)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建设。

新媒体作为一些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是一类新型的技术,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迎合大学生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生活一直被新媒体技术包围。在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中,可以将共青团作为牵引,完善正能量的辐射功能,增长新媒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到主要作用,所以高校领导应该分析学生的心态,对他们使用新媒体的趋势进行分析,广泛运用信息平台宣传诚信教育的内容,定期为学生发送手机报的形式,在实名认证的人人网、QQ群等平台上进行积极引导,通过互动方式,让大学生处在诚信大环境中,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共青团系统的方式,在共青团系统中,实现对新媒体的宣传工作,请专业人员对新媒体环境中的诚信环境建设进行评估,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环境构建进行整体指导,然后领导全校进行诚信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尽管效率比较高,但还是需要人管理,如果高校领导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中的心态,可以及时收集有效的信息,并且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对于涉及诚信问题的时事加以总结,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该实现共青团与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诚信教育的深层次传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努力学习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强化新媒体的互动效果和服务的多样化,完善诚信教育理念,并且将这些理念深入实际行动中,大学生如果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认识到新媒体的便捷性,便会增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认同感,自觉采用新媒体技术接受诚信教育。在对高校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中,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各类网络资源分散,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节约大学生在新媒体上搜索各类内容的时间。

(四)强化高校诚信制度的建设。

考场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大学生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对学校校风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考试作弊最基本地反映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差,因此,高校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标准化考场建设,强化诚信教育效果。

高校应该建立相关诚信机制,积极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各类考场建设的标准,将其作为标准,然后在校园中实现校园一卡通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信息化服务方案,防止徇私舞弊现象发生。高校在考场标准化监控应该采用实名制刷卡的方式,完善考试信息一体化制度建设。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完善诚信评价的体系,使诚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

(五)强化社会诚信环境建设。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完善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高校应该通过各类政策,促进新媒体具体运用,积极创造和谐的环境,为大学生提高自我形象提供良好的软件、硬件和文化的烘托,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应该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明确网络文明规范。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下,多数大学生是可以明辨是非、公正分析社会热点的,但是还存在少数大学生迷失方向的现象。高校应该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让他们通过解读案例的方式,了解在网络上宣传虚假信息的严重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具有时效性,而且受众可以互动,避免单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传递更有效。与此同时,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特征,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就导致很多虚假信息,或者很多不良风气的传播,对大学生产生侵蚀作用。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应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03:110-115.

[2]杨敏.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2:182.

[3]刘洁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路径探究——基于佛科院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的调研[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203-204.

作者:王丹

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专业论文 篇2:

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新媒体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人才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新媒体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完善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内涵,针对当前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优化新模式,以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据《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电子商务行业中有大量招聘需求的企业所占比例高达85%,其中新媒体方向的人才尤为紧缺。新媒体电子商务人才的庞大缺口已直接制约电子商务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一、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内涵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进行商业活动。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不同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微信媒体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电子商务新媒体,是指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才作为当前市场最大的竞争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型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补充电子商务人才的不足,推动电子商务新媒体行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职业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结合当前电子商务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探索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然而,纵观当前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优化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发展探讨的时代主题。

二、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培养专业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意识不强

从当前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培养专业目标不明确和培养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电子商务新媒体是电子商务与新媒体的融合,在其专业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培养,又要把新媒体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有效培养。然而,从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把电子商务新媒体归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电子商务专业未能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涵括了生产、营销、管理和技术应用等各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媒体运营、策划、数据分析、构建模型等,其对应的人才目标为融媒体记者、数据分析师等等;其营销环节主要涵括了营销过程中所有的能力以及新媒体关系处理能力,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强大的关系保障。但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意识不强,很多高职院校以电子商业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而对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停留在营销和管理环节中,即注重人才的运营能力、战略管理等层面中,对一些基础性的生产能力,如构建模型、数据分析、媒体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足,不完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强的人才培养意识,使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能力不全面。

2.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相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市场不相符

从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很多职业院校采用“2+1”或者“2.5+0.5”的教育形式,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之后,第一年学习的是基础性课程以及专业的理论課程,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二年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其中会增加一些实操性课程,课程覆盖面相对比较广泛,剩余的一年或者半年会主要以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形式,以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作为专业学习的总结。这样的专业课程设计,看似科学合理,学校通过这样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社会。但事实上这样的培养与市场相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专业岗位的理解不透彻,对职业定位模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停留在理论表层,其转化和实践不强,违背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人才的素养和技能有待提高。

3.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得学生应用能力不足

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只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和证书就能够顺利毕业。在教学中,很多电子商务新媒体教师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依照教材进行讲解,缺乏一些实质性的案例应用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把过多的中心放在教学活动中,对课后巩固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缺乏。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和平台,一些实操性的课程虽然配备了计算机教学设备,但是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并没有提供课后或者微课、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学生接受的职业教育大部分是来自于父母的选择,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和阅历为孩子选择他们认为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并不强,另外由于自身的基础素质不扎实,只能通过职业教育铺砖垫石,学生存在侥幸的心理学习电子商务新媒体相关的课程,然后通过一次次的专业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参加专业证书的考试,如电子商务师等,拿到毕业证书,再找到一份与专业相类似的工作。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其实际应用能力欠缺,专业自信心不足,与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目标相悖。

4.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师资素养不高,对学生的能力评价不全面

电子商务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对师资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师作为一门专业的教师,只要具备电子商务相关的职业素养以及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能够围绕电子商务应用活动展开实践指导即可,而这样的师资素质并不能满足电子商务新媒体师资的需求,新媒体师资不仅要求具备电子商务相关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熟悉新媒体,能够应用新媒体为电子商务服务,其应用过程中还涉及到新媒体技术相关的应用,而这些,当前的电子商务教师能力远远不够。很多职业院校看到了电子商务新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相关的专业设置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好,电子商务和新媒体两头抓,很多教师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重新找到新的突破口。此外,职业院校对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评价也相对不全面,大多采用考勤加期末考试来评判学生成绩好坏,这样的评价比较单一,并不科学,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实践应用

1.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培养意识

针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新媒体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状,首先从明确专业目标培养入手,电子商务新媒体是电子商务与新媒体专业融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第一,重视电子商务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电子商务知识与新媒体相关的知识形成系统,把新媒体技术应用贯穿于整个电子商务教学活动环节中,无论是在生产、营销、管理还是技术环节,都应该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确保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完整性;第二,提高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意识,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意识提高。作为学校,看到电子商务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完善各种教学资源和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联合企业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发展的教材,并根据社会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人才为重要目标,积极探讨各种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致力于高素质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作为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应该看到电子商务新媒体发展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执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深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把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培养意识,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使人才更好地定位。

2.促进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的融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

要想提高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那么必须要融合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由于当前社会企业对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需求,由于当前职业院校对专业的划分比较细,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比较单一。由于社会企业实际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不是单单研究某一种行为或者活动,而是要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这种行为或活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案,而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除了建立在电子商务专业和新媒体专业知识的层面上,对一些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培养局限于大一年级第一学期或者第一年,这样的培养远远不够,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研究企业某种经济行为或者活动中,因此必须结合社会企业的实际,把技术、管理、经济、文化等市场方面结合起来,使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与市场相符合,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岗位理解、经济预判敏感度、职位定位等都有比较深的理解,促进高素质的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社会企业岗位。

3.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调

电子商务新媒体是一种创新应用,对于其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统的应试教育照搬套用理论式讲学方式并不能应用在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掌握电子商务新媒体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多元化,让师生“寓乐于教,寓乐于学”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活动,并激发其自主探究的能力;电子商务新媒体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例如电子商务社团活动、电子商务新媒体赛事、企业实习等,为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使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冷静分析和处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除了教学活动和实践之外,教师应该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加以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让学生针对某一案例进行设计和总结,加快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提升自我思考和创新能力。最后,应该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价。对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的考核评价应该以平时的考勤和期末总评为依据,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考核,细化考核目标。例如,借助电子商务新媒体平台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短视频平台进行主题内容创作。以组建团队的方式进行,可以教师指定组成团队或者学生自由组成团队进行,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每个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制定相关的主题内容视频,然后每组做好PPT,并派选代表进行视频讲解演示,最后,教师总结,对创作内容进行点评,对在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纳入到考核评价系統中,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调。

4.提高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师资素养,优化学生的能力

提高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师资素养为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提高师资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第一,提高专业师资待遇,从招聘的源头抓师资素质,提高电子商务新媒体师资的入职门槛,制定完善的招聘计划和标准,防止一些专业素养不高的教师鱼目混珠,招聘的教师最好具有电子商务企业相关的从业经验,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经历,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证;第二,定期或者不定期为现有的电子商务新媒体专业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训机会和平台,可以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团建活动的形式以及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的形式进行,促进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高;第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评价以及同行评价结果反馈,不断完善自我,针对自己的不足,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弥补和完善,积极深入探讨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第四,深化校企合作,教师积极与学生进入到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深入到企业基层中,参与生产、营销、管理和技术应用各个环节中,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不断促进能力的提高,不断向“双师”素质靠拢;第五,加强电子商务新媒体相关的科研、课题的申报、设计、参与,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把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采用一定的量化深入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人才培养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优化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师资团队素养的目的。

四、总结

总之,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电子商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对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商务新媒体要立足时代发展的变化探究更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提高人才培养意识出发,明确培养的目标,促进专业课程与市场的有机融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实际教学出发,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人才理论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此外,还应该从师资素质方面去优化学生的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电子商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作为一名出色的电子商务新媒体教师,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电子商务新媒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电子商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艳.高职新媒体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新媒体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英才计划”项目实施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梁燕.基于高校新媒体工作室模式的互联网媒体行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传媒科技,2019,(004):113-114.

[3]全丽,吴玉,田雨鑫.新商科背景下“学创融合 实岗育人 助推脱贫”贵州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9.

[4]蔡娜,李明,杜一鸣.新媒体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明日风尚,2018.

[5]高洪波,黄道华.跨境电商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通开放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02):138-140.

[6]刘娟.以电商平台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18,No.315(19):145-146.

[7]蔡琳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011):101-103.

作者:陈永遥

新媒体环境下电子专业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探讨

【摘要】信息时代,新媒体环境更趋成熟,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基于新媒体的网络环境,网络新闻的编辑也备受关注。新媒体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传统的编辑模式中摆脱出来,获得重赋生命力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内容,时效和形式的多元化创新挑战。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的编辑为研究对象,在综述新媒体环境和网络新闻编辑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的整改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新闻编辑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环境;新闻编辑;多样化

新媒体带来了更为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支持下,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各类新闻阅读APP层出不穷,更多的人参与自媒体建设,从而引发网络新闻编辑的新思考。网络新闻编辑的有效性,关系到媒体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群众新闻需求的合理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

1. 新媒体环境概述

新媒体环境的“新”在于其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现实区别——由新的媒介技术构成新的媒体环境。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持,基于网络力量而发展,是一种多媒介形态的组合。我们常说的数字技术、网络移动技术都属于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媒体环境带来不小的冲击,改变了人们新闻信息获取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信息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传播途径等。新闻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自由的传播共享,呈现出全球化与跨文化的特征,多种媒体综合发力。当新媒体时代来临,其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但也是机遇,面对崭新的新媒体环境,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新媒体环境也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2.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变革必要性

2.1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应用更为成熟与广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报纸阅读到电子化阅读再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发送,人们信息获取渠道愈加多元化,更加追求新闻信息的趣味性与价值性。基于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网络新闻编辑要求提升。只有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元新闻需求,凸显新闻的趣味和价值。

2.2 应对压力的必然选择

新媒体环境促进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纸媒积极改革,推出了更多的新媒体信息平台。新闻信息电子阅读逐渐代替报纸阅读。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才能应对市场冲击,保证自身的市场影响力。新闻内容要贴近实际,要通俗化、大众化,这是新闻编辑发展的一大主导方向,让基层群众看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听到真实的社会声音。而传统的新闻编辑过于官方权威化,与群众关联不够密切。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在内容上有所丰富与创新,

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3.1 追求网络新闻内容的多元化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体现为新闻内容的多样化。新媒体时代,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扩大,信息更新速度快,新闻时效性短。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追求内容的多样化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新闻阅读需求,要基于新闻内容与属性要求进行网络新闻的编辑。在编辑的过程中,加强多样化的展示,从不同的素材整理到不同的视角,呈现出具有差异性的新闻解读与新闻内容,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匹配读者的阅读需求。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希望更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希望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必须要站在读者的视角,全方位分析,深入挖掘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与传统新闻报道所不一样的内容,新闻内容的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以两会新闻的编辑发布为例,专业的播报是官方新闻的风格,长篇的理论讲解,往往很难吸引到读者的兴趣。而进行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尝试从百姓的视角解读两会内容,对两会新闻进行通俗化的编辑,这使得《全民看两会》系列节目深受好评,以往权威官方的两会报道逐渐大众化,贴近百姓的生活。新闻内容的丰富也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如面对“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多数新闻媒体对女排精神大加赞扬,同质化的网络新闻内容,让读者产生阅读的疲惫感。很多读者一看到题目便猜到了内容。而转换视角尝试从女排训练背后的故事,中国女排夺冠历程的梳理等方面进行报道,或者是关注女排队员的私下生活,富了网络新闻的内容的同时也能有效吸引读者关注。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网络新闻的诉求也是不断增加的,提升网络新闻的内容性,让新闻报道在诸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无疑对新闻编辑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体的新闻内容丰富及多元化尝试方面,要求媒体人必须转换思维、更新角度、深度剖析、创新思考,确保网络新闻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3.2 追求网络新闻形式的多元化

网络新闻编辑如何吸引读者除了内容上的丰富与多元,也必须展现形式的多样化,带给读者更优的新闻阅读体验。而新媒体技术也使得其展示形式具有了现实支持,带来了形式上的突破。未来新闻编辑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契合人们的基本需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短视频阅读、碎片化阅读更为青睐,因此网络新闻的编辑也必须关注到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变化,追求形式的多样,对网络新闻中的优点加以借鉴,不断创新突破。我们以腾讯新闻为例,其受众面广发展成熟,借助微信的传播载体每天推送两到三次的新闻内容,而新闻版面对应不同的模块,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社会民生、娱乐报道等几个方面,也兼顾一定的电影资讯。精选优化的新闻内容短小精悍,满足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也借助微信推送,方便人们的阅读。视频、图文的综合呈现,内容简单但新闻要素不变。当前有很多主流的新闻平台,如微博、网易、新闻、抖音等,这些不同的网络新闻平台,无论是内容风格还是受众类型还是时间长短,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也给予我们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多样化的启发,可以再向微博平台推送新闻,内容要考虑到人们刷微博时间零碎,信息阅读浅显化;在新闻形式的编排上,以图文展示为主,配以简短精悍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艺术画加工了的图片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核心的新闻内容。而网易新闻其在新闻传播形式上更考虑到用户的功能划分,设置不同的模块内容,让读者自由选择。简单地以匡威排队购鞋事件没报道,可以分事件阐述品牌价值、国内国外对比、明星代言等几个方面进行新闻内容的综合呈现,增强新闻评价与互动的价值。,新闻结尾展示,选择经典的网友评论进行新闻内容的扩充,这种带有互动性的新闻报道,强化了读者的新闻阅读体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也必须重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轻阅读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大前提下,要求重点做好图片、漫画、插画等资源的利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新闻内容。

3.3 提高網络新闻编辑的创新和策划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的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呈现,也对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具有时代关注意识,抓住时代热点,站在时代的前沿,基于创新意识,深入实际深度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显新闻的价值,提升新闻编辑水平。具备创新意识,学会使用现代化的编辑方式,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将新闻编辑与时代结合,创作更有特色的网络新闻。要提高自身的新闻组织策划能力,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选题意识专业的选题能力,做好新闻素材的选题。确保新闻内容的新颖、新闻形式的新颖、语言的趣味性及主题的深厚性,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4. 结束语

经济产业的迅速发展,媒体产业竞争更为激烈。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作为主体的媒介传播渠道和载体,要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关注时代的需求和群众的需求,做好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优化,这也对网络新闻编辑人员提出了能力要求。加强能力学习,提升思想素养,积极做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以高质量吸引化的网络新闻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群众的思想指导。

参考文献:

[1]谢丽艳.新媒体环境下报社网络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J].记者摇篮,2019(10):57-58.

[2]陈彬彬.新媒体环境下报社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2):111.

[3]毛梦婕.新媒体环境下报社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J].传媒论坛,2018,1(14):107-108.

[4]薛飞.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能力提升的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0(09):180-181.

作者:江萍

上一篇:秘书处工作计划下一篇:自治县应急防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