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共13篇)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1

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信息化时代的综合性数字化应用人才,能够掌握教育、信息、传播、媒体、技术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各级教育技术机构、各类学校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育行业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改造、教育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出版等单位的数字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中(特别是教育IT企业)从事数字化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等工作。

二、培养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影视拍摄与制作技术,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影视拍摄与制作技术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

四、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教育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教育媒体理论与实践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摄像与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网站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设计

六、在校修业年限:3—8年;标准学制:4年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2

一、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概述

所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跨越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学科,是“科学、人文和艺术”理念的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面包括计算机语言、造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交互设计、艺术设计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总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并且代表了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趋向,是最为前沿时尚的艺术类专业之一。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但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竟是一个新兴专业,各大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不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硬件环境和设备也相对比较落后,此外还存在发展观念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尚没有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统一学科归属

虽然我国大部分师范类学校和艺术类学校都设置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但是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归属却各不相同,有的将其设置到艺术设计专业中,有的将其归属到教育技术专业中,还有的将其分配到动画专业中,当然也有部分院校直接设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种现状也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跨越了艺术学、工学、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因此,致使学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往往被授予了艺术学学位、工学学位、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等不同的学位。

2、高校尚没有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统一名称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各大高校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命名的专业名称也各不相同,包括设计艺术学、动画学、数字媒体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等。

3、高校尚没有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统一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就业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是很多高校开设这一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包括短期的培训班等方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统一课程体系,也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开设课程主要依据师资力量,而不是学科内在规律,所以,很多高校出现了因人设课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损害。

4、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面的培训质量有差距

目前各大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半路改行过来的,无论专业性还是教学水平都参差不齐,这也造成了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面的学习高低不一,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三、关于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探讨

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发展历史比较短暂,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因此,必须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做出定位,才能真正促进专业的正向发展,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长来设置专业方向

与国内部分高校相比,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设置并发展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很多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学习。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目前高校也应当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但也并不是一味的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来制定专业,也应当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在新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时充分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备自身优势。

笔者认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方向方面的设置应当以技术为重,以艺术为辅,不同高校要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特点来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侧重点做好衡量,而不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西北民族大学是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以相对于艺术力量,其技术力量更加强硬,所以在设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方向时,就应当偏重技术方面,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2、高校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类型时要以专业方向为基础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对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招生时,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还有的按照理工类专业招生,前者过于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忽略了理工科基础,后者则过分重视信息素质,忽略了学生的艺术素质。

我国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集艺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为一身的高素质人才,现实情况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相对比较容易培养的,因为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经过学习和研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非难事,甚至有可能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高等人才。与之相比,艺术素养的培养并非易事,任何一个高校也不可能利用四年时间将毫无任何音乐基础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

因此,虽然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前者更倚重师资力量,后者更倚重个人天赋,所以,高校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类的学生招生时,应当首先对自身优势和需求做出分析,并根据现实情况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是偏重艺术还是偏重技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普遍设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大势所趋,但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发展方向,而不是按照同一个模式招生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国内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类高校也相继开设了部分新型专业,其中,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国家2004年学科目录中的新专业,它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就简单介绍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概念和定位,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中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对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马炅.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80):198-200.

[2]王卓敏.浅析湘西地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地域特色体现[J].亚太教育,2015,(25):232-233.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3

【摘 要】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为例,从跨界思维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突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界思维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界思维 学前教育 专业建设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61-03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其教育质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出台区域性的政策。广西学前教育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学位明显不足,教师数量缺口大、素质不高等。据统计,到2017年需新增近50万个学位,需新增6.6万名学前教育教师,才能满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需要。截至2013年,广西全区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不到60%,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占比为35.3%,乡镇以下幼儿园仅为22%。

当下,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抓住机会,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根据一线幼儿园的实地调研,结合当前广西幼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多个方向,满足幼儿园对教师多样化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幼儿教师。下面以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为例,透视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

一、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文件精神,专业设置需要经过市场需求调研、专家分析论证,呈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程序。在国家、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形势下,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学前教育专业及方向进行探索,经过一线幼儿园实地调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详细分析,组织专家充分地论证,决定设立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需求。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学前教育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信息技能的教育远远地落后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更没有培养专门教育技术人才的计划,导致幼儿园相应的岗位人才紧缺。据调查,幼儿园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尝试了多种解决路径,但效果差强人意。一是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专业技能强,但缺乏相关教育经验,进入岗位后,沟通不顺畅。另外,由于他们专业性技能强,在幼儿园信息化岗位上感觉大材小用,加上幼儿园的工资待遇较低,很难留住专业的人才。二是招聘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他们都具有本科学历,具有教育与技术的知识背景,但他们不懂学前教育,无法带班,只能做幼儿园的教辅人员,在幼儿园的地位较低,工资收入不高,岗位的吸引力不够,离职机率大。幼儿园缺少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持,使得教育信息化方面发展不太顺利。为此,很多幼儿园园长曾多次提出希望有学校培养一些复合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幼儿园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要。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开始装备数字化、电子化的设备,如多媒体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这些设备都已经进入到各班级的活动室。而学校办公室都配备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数字化办公设备已经成为城市幼儿园标配,甚至有些幼儿园已经实现了从入园到离园全程精细化管理,而网络成为数字化设备连接的桥梁。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保障网络与数字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支持,可见幼儿园对教育技术人才的依赖越来越强。

(三)目前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幼儿园需求。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由于专业总课时的约束,本科类师范专业为3个学分,而专科类师范专业为2个学分,换言之,学时数只有48或36学时。据调查,大部分报读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宽裕,较少学生购买计算机设备,在硬件上缺少相应的支持,加上课时的限制,而缺少必要的实践时间。如果没有大量的操作实践,要掌握全部课程内容,达到熟练的操作技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者,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其他课程无所谓,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发展的巨大支撑作用,对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课程的学习不到位,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理念,技能训练无法落实,以致进入岗位后,不能较好地适应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特别是在城市的幼儿园,园方需要一些既懂学前教育,又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专任教师。

(四)学生的信息素养难以满足幼儿园需求。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她们之所以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就读,一是学前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就业形势好;二是师范类专业学费较低,相当于同层次专业收费的三分之一。另外,由于学生95%以上都是女生,她们对技术类的课程兴趣不高,而操作技能的训练光靠上课时间是绝对不够的,希望她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技能操作的困难可想而知。综上所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幼儿园信息化岗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开设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招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且拥有个人电脑,对信息技术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培养幼儿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跨界思维的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

在2008年诺贝尔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当不同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结合,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我们学科培养体系都是独立的学科,没有关注到‘跨界培养的优势。”综观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实现复合型目标,完成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的融合,必须有跨界思维。要整合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两个专业,必须用跨界的理念去思考,从目标设定、师资结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一条融合发展的专业建设路径,促进专业的发展。

(一)目标跨界,教学与管理双层次。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在于目标的定位。目标是否清晰、明确将决定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有一定特长,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专科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复合型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定位,首先要求保证培养对象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学前教育实践技能与一定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开设幼儿园需要的“三学五法”课程,具备一名合格的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求培养对象掌握幼儿园日常教育与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技能,以满足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二)合作跨界,构建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因素在于师资。专业的发展,没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将无法达成培养的目标。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专业的课程团队,打破原有单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打破系部与教研室的界限,先从校内进行整体调配,参与部门涉及学前教育教研室、艺术教研室、信息中心、艺术系等;然后从校外其他高校聘请教育技术专业的教授,构建结构合理、理实结合、专兼结合的复合型课程团队。打破原来的界限,实现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同时,与幼儿园的实际需求深度整合,实现多元化与复合型队伍建设,应特别重视教育技术课程专任教师的历练,可分批次到幼儿园顶岗、跟班或挂职锻炼,加强幼儿园一线的实际岗位的体验,更加明确幼儿园的真实需求,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实现校园、校校、多部门之间的跨界合作,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

(三)课程跨界,学前为主,技术为辅。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根本,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方向之一,决不能脱离母体——学前教育。第一学年应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强调专业的基础性,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二学年增设专业方向课程,即教育技术类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技术、教育影视制作、课件制作等,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以满足幼儿园对信息技术岗位的相关的要求。如开设幼儿园课件制作,不仅可以帮助同事完成幼儿园教学课件的制作,也可以辅助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实用技术课程,根据幼儿园信息化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些在幼儿园切实可行而又迫切需要的技术,通过实践强化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特别注重与幼儿园的实际结合。开设幼儿园教育影视制作课程,针对幼儿园的宣传与发展的需要,让培养对象掌握教育影视制作的技术,怎么样从幼儿园的角色,从教育的角度去摄影、摄像。这些方向技能课的开设,一是让学生能维护幼儿园内的计算机设备,判断、处理较简单的软硬件技术故障,进行相关的维护;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运行与维护的相关技能,保障幼儿园园内网络的正常运行;三是让学生能制作较好的教育影视作品,掌握摄影与摄像技术,满足幼儿园教学、活动等录制工作;四是制作较高质量的幼儿课件,辅助支持其他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

另一方面,必须基于跨界思维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与整合,如用跨界的理念改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没有找到把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整合得很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根据教学团队多次深入幼儿园一线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多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打破原来的课程内容体系,重新建构了学前教育与教育技术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目前已经编写讲义进行实践。从试用期间的学生调研反馈发现,基于跨界思维的课程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

(四)方法跨界,凸显能力与合作。根据专业与方向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特别是方向类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方式,突出技能培训。依托信息中心强大的实践场所,与信息中心合作让学生分批次轮流实践,以信息中心技术助理的身份参与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让其亲身体验信息化岗位工作。这样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让学生增强了岗位适应能力。二是评价方法改革突破学科的评价,以技能培养的过程性评价为主,从实践顶岗的日常表现,与专业理论的学习结合进行总结性评价。三是学习方法改革结合学科交叉的特点,突出以信息技术支撑学习的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生的探索技能,实施小组学习、协作学习,作业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利用自媒体实现资源分享与推送,鼓励学生在技术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前教育(教育技术方向)建设的探索,尝试用跨界的思维不断摸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跨界势必成为潮流,而教育跨界的实践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将沿着跨界的方向不断努力探索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跨界人才。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目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广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问题·路径·目标[R].南宁:广西教育厅,2013

[2]教师教育也需要加强“跨界”思维[EB/OL].(2014-11-10)[2014-11-15].http://www.jiaojianli.com/3505.html

[3]佘雅斌,赵海燕.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G].南宁: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25

[4]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题组.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8(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B2014480);2015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佘雅斌(1977- ),男,湖南邵阳,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4

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牢、专业面宽、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亦成为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人才。

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热爱本专业,有事业心与责任心。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与环境物探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掌握矿产资源与能源勘查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2、具有常用地球物理勘探、勘查地球化学和遥感方法施工及资料解释推断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物探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对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了解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工程勘察、建筑工程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国内外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8、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水平考试。

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电磁场论、计算方法、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C和F)、弹性力学、地质学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勘查技术工程学、应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工程与环境物探(英)、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石油地质等。

就业方向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5

一、廖祥忠,男,出生于1968年,汉族,籍贯湖北,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十部委扶持动漫产业部级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年鉴》主编、“全国新媒体艺术”院长论坛首任轮值主席。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学习简历:

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1999年,获得电视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1.07—2005年,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2.09—2002.11在日本朝日电视台研修日本广播电视业务;

2002.06—2005.05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科学艺术系主任;

2005.06—2007.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7.02—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

科研状况:

(一)发表的论文:

1、《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2003年,《河南师大学报》

2、《信息社会与数字艺术》2003年,《社会科学辑刊》

3、《走向未来的网络文学》2005年第六期《河南大学学报》

4、《网络游戏——带刺的玫瑰》2005年第五期《现代传播》

5、《“超越逻辑”:数字人文的时代特征》2005年第六期《现代传播》

6、《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 2006年第三期《现代传播》

7、《网络艺术及其发展态势》 2002年,《现代传播》

(二)已完成项目:专著《数字艺术论》(上下):该项目为国家211重点学科项目,此论著共五十万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本专著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艺术著作评选一等奖”;

(三)作为主编完成的项目有:

1、《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优秀论文集》

2、《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优秀作品集》

3、《 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优秀作品集》

4、《中国动画年鉴》20065、《中国动画年鉴》2007

(四)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课题有:

1、国家211重点科研项目——《互动艺术研究》

(五)在研项目(部级):

1、《面向二十一世纪电视从业人员的知识架构研究》:该项目为部级科研项目,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教育部2008人文社科重大科研项目:《我国动画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3、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动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负责人;

二、贾秀清,女,出生于1964年11月,教授,现任动画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学历背景

大学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研究生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人类文化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博士200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电视艺术家学会会员,韩国中央大学访问学者,南昌大学特聘教授,浙江传媒学院“中国动画教育基地”专家,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专家库成员等

个人工作简历:

1985年7月-1999年9月,就职于甘肃电视台,从事纪录片、电视剧创作,编导、制片人;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学于中国传媒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2年7月-今,先后在信息工程学院科学艺术系、动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工作; 科研项目:《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项目成员2,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结项,成果出版

《数字艺术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五”211重点科研项目,2006年结项,成果已出版,学术著作10册;

《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与现代电视传媒》,项目主要成员和执行主编,国家教育部人文基地重点科研项目;

《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十五211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已完成结项,成果出版; 《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新探》,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十一五”教改项目;

《动画教育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博士后研究项目;

《动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专著:《纪录与诠释:电视艺术美学本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国家邦博电影电视总局科研项目评奖一等奖;

《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合著,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出版

《美学重构: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数字媒体艺术系列丛书》(10册),执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中国动画年鉴2006: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编》,责编/撰稿,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论文:《关于电视文化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中国电视》2004第5期,2004年第四届金鹰电视艺术届优秀论文二等奖

《一种值得关注的电视剧创作理念》,2004年第四届金鹰电视艺术届优秀评论二等奖;

《冷思数字媒体艺术建构》,2005年,中国首届杭州国际动漫节高层论坛二等奖;

《“故事”氤氲中的中国电视》,《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4期;

《“实用”所带来的——电视艺术创作中价值链研究》,《当代电视》2005年10期

《“娱乐”:从功能到本质》,《现代传播》2006年1期;

《动画频道广告运营瓶颈的突破》,《当代电视》2006年2期;

《核心竞争力中的动画产业》(合作),《当代电视》2008年1期;

三、李停战,女,1953年6月,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系(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剪辑师。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剪辑工作三十余年,共剪辑了近四十部电影(文艺片、武打片、歌舞片、戏曲片)、近三百部集电视连续剧及若干专题、广告等。所剪辑的影片十几部获国家“华表奖”、电影“百花奖”、电影“百荷奖”、国家电视“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本人曾五次荣获吉林省电影百花奖“优秀剪辑”单项奖。其代表作有《蒋筑英》、《毛泽东与斯诺》、《任长霞》。获“优秀剪辑”单项奖的影片有:《红、白、黑房间》(1988年)、《蒋筑英》(1992年)、《灯塔世家》(1998年)、《毛泽东与斯诺》(2000年)以及《走向太阳》(2002年)。现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有着丰富的影视剪辑实践经验,所授《影视剪辑艺术》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著作有《数字影视剪辑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四、曹云生,男,生于1951年,汉族。1978年1月,北京广播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电视视频指标的测试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成果名称:

1、字幕信号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1994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实施,本人署名次序为第二位。

2、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1998.1.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怒实施,1999年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研成果三等奖,本人署名次序为第一位

3、数字电视播控中心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实施,本人署名次序为第二位。

4、会议电视会场环境设计和测试规范,2003年为化为技术有限公司制定,本人署名次序为第一位。

五、姜浩,男,1970年11月生,籍贯:江西南昌,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职务:系主任,职称: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个人工作学习简历:

学习经历:

1992年7月,在南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电子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

1997年6月,在北京广播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电视工程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

2006年9月—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动漫艺术与技术”。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1994年8月,电子部第十二研究所,1997年4月—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艺术系,副主任。

主要科研情况及成就:

科研项目:

2002年完成,第二期教改科研项目,“教材《combustion教程》”。

2003年完成,司局级科研项目“计算机图形图像与数字视频技术及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2006年完成,教育部211二期 “互动影视艺术”项目的子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与互动影视应用”。2007年完成,广电总局高校科研项目,“基于新技术的高校专业课立体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环境构建”。

著作:《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1998年9月,新华出版社,参与编著,主编其中的“技术篇”;40万字。

《影视多媒体》,2000年11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副主编,撰写其中的若干章节;59万字。

《combustion教程》,2002年4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一作者,30万字。

《中国广告年鉴》参与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的编撰和制作工作。《DV数字影视制作》,2004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第一作者,51万字,全彩印刷。

《数字影视合成与特技特效--combustion 3教程》,2004年11月,清华出版社,第一作者。《数字媒体技术与互动影视应用》,2006年5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一作者。

六、李海燕,女,生于1974年1月,籍贯山西,199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数字艺术学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个人工作学习经历:

199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

主要科研工作:

“211”重点科研项目“互动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 2005年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数字图像合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第一负责人;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移动多媒体传输方式及其仿真”,第三负责人;

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多媒体技术》,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

《多媒体原理及应用》,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

《动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主要成员,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发表论文《On the Communication of Space-Time Codes with Eigen-Beamforming in Spatial Correlated Fading Channels 》、《数字图像合成技术的实现与发展》、《基于TD-SCDMA的蜂窝小区两跳结构的覆盖性能研究》、《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等。

七、王利敏,女,出生1972年3月,籍贯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任教于动画学院艺术基础部。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导师。

个人工作学习简历:

2000年至今,承担本科生的艺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讲造型基础课程。

2002年顺利完成了在职攻读中央美术学院同等学力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美术学硕士学位。2004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进修,进行艺术教育考察活动。

2005年获副教授职称。

2007年面向研究生开设数字化与现代艺术课程。

主要科研情况及成就

已完成项目:

与Adobe公司北京代表处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的数字艺术教育图书两本。

1、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规划教材之一:《Adobe Photoshop7.0中文版设计师常用效果实例手册》,专著,44万字。

2、Adobe College中国计划标准教材之一:《Adobe College Photoshop7.0C标准教材》,编委及第二作者,本人承担10万字。

3、完成教育部211重点科研项目“数字艺术”系列丛书之一 ——《数字化与现代艺术》,合著。

八、江逐浪,女,主要教育经历

1997—2003, 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3—1997, 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文艺编导专业

主要工作经历

2003年——, 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校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社会服务项目科科长

主要著作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历史戏说剧之喜与历史正剧之悲》 , 《当代电影》2006年第三期

《背景重建:挑战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界限——从《庞贝古城》看纪录片的新发展》, 《现代传播》2006年第一期

《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 《当代电影》2004年第一期

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授予优秀论文奖

《不同时期历史剧人物体现的文化意识》, 《电视艺术》2003年第三期

第二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论文三等奖

《究竟谁是主角──中外电视颁奖晚会比较》, 《中国电视》1999 年第三期

科研项目

参与2006年:中国百年戏曲电影研究, 北京市社科重点课题

参与2009年: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2009-2011:中国电视栏目剧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电视艺术学学科理论创新研究”课题

主要创作

2001—2003年 于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为文化类专题栏目《锦绣梨园》、《戏曲采风》担任多部文化专题片策划、撰稿。其中,由本人担任策划、撰稿、编导的文化专题片《清宫戏文录》(50分钟)获2003年中国电视星光奖专题片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2003—2005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担任多部对外形象宣传片策划、撰稿.其中,《中国创造》(30分钟)2006年获罗马尼亚第8届“生态—人文—民俗”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杰出影片奖;《昆曲》(30分钟)获2004年中国电视星光奖专题片组二等奖)

2006年北京电视台《红楼梦中人》栏目策划

2007年至今担任多项文化部外宣项目策划人

室内设计方向专业介绍 篇6

室内设计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空间艺术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具有较全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现代设计和科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前景分析

室内设计是21世纪最具增值前景的朝阳专业。全球建筑装饰行业正以30%年增长率飞速发展,中国室内装饰设计行业的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市场需求旺,服务领域广泛,已经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住宅业的兴旺,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室内装饰设计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室内装饰工程量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07年已超过了5000亿元,到2008年全国室内装饰工程量将达到9000亿元以上,这就需要大批量优秀的室内设计师。

室内设计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

1、建筑设计部门

2、房地产行业

3、城市市容规划部门

4、园林与景观行业

5、展览展示行业

6、家具设计与制造行业

7、家装和公装公司

8、橱窗展柜行业

9、广告公司与美术社

10、装璜公司室内外效果图制作

11、工程监理部门

12、工业产品设计单位

13、生活日用品设计单位

14、装饰装修工程以及经营与管理工作

15、各个企事业单位与平面以及三维制作相关的工作

16、设计院

17、装饰设计单位

18、电脑艺术设计工作。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7

一、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颁发的“湖南省高职学院、成人高校2014年招生备案专业点名单”统计,湖南省现在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21所,约占高职院校总数的31%。

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性较强,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虚拟现实等领域,湖南省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了相应的专业方向,如表所示:

从专业方向来看,湖南省高职专业方向设置与地方经济结构较为匹配。长沙作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四大基地之一,致力于“科技引领和支撑动漫产业发展”,受长沙发达的动漫产业影响,此类专业方向所占比重最大,占专业方向总数的35.3%;湖南电视传媒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数字影视制作专业方向较为普遍,占专业方向总数的29.4%;广告设计与制作和网页设计作为传统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方向还保持着一定的比例,而在游戏、交互多媒体等领域尚未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此外,仍有部分院校未开设专业方向,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培养目标也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比城公司合作的数字城市技术专业方向,极具特色,在湖南省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从人才培养规格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明确,侧重“工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注软件操作技术与能力的训练,出于生源学习基础的考虑,较少有高职院校培养数字媒体技术开发类人才。

二、课程设置

(一)课程模式

1.“本科压缩版”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在本科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简化,课时与课程门类有所缩减,但是依然呈现出理论性过强、通识类课程课时比例偏高等特点,且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如有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法律基础等通识类课程所占学时比例超过50%,还有些高职院校在影视制作专业方向开设了较多课时的影视传播学、影视概论等理论性课程。实践操作类课时较少的课程体系会导致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不足。

2.“技能优先型”课程体系

这一体系根据专业方向设置若干软件技术类课程,加大这类课程的课时,而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量进行缩减。这一体系优点是学生训练量大,软件操作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数字媒体软件操作能力,较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但这一课程体系往往会导致学生人文艺术修养与文化底蕴不足,进入工作岗位后增长空间有限。

3.“双证融合型”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前者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后者主要以市场所需的专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该课程体系课程教材与考证内容相对应,学生既能拿到学历证书,又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就业有较大帮助和促进作用。但这类课程体系难点在实际的专业操作技能与考证之间的统筹与融合,且容易导致所学知识的断层,缺乏系统性。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与高职应用型技能人才定位较为契合,除一些必要的通识类课程外,专业课程主要以软件操作类课程和职业资格类课程为主,较少涉及程序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创意类等人文艺术课程开设较少。软件操作类课程包括平面图像类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动画制作类软件Flash、3ds max、Maya,影视制作类软件Premiere、After Effects等;职业资格认证类课程中平面设计工程师、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多媒体应用工程师等证书居多。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湖南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类培养模式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专业定制化程度高,一般在高职院校传统优势或特色专业进行改造和定制,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比城比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数字城市技术方向,专业基础课由学院教师授课,专业核心课由企业资深设计师授课,并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实训。这一模式是职业教育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基础性投入,培养了合格、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师资与专业实力。

(二)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

这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面向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毕业后获得高等学历和高级职业技能资格双证书,这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的模式,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资格证书较多,这种培养模式在湖南高职教育中也较为普遍,大部分高职院校选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多媒体应用工程师和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系列证书,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毕业后即能持证上岗,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三)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这类培养模式将整个专业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学生低年级在校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时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注重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校办企业湖南艺工厂传媒有限公司,实现“系企一体”培养模式,同时还与全国知名动漫企业山猫卡通、空行动画合作办学,实行校企共同育人。

四、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湖南省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与本省数字媒体产业存在较为对应的互动关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一些典型专业方向设置能够紧跟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强化专业特色,有较强的师资队伍,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实习、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实行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就业。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如高职院校强弱分化的“马太效应”在湖南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依然存在,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学科定位过于宽泛,专业缺乏特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高职院校特别关注计算机技术、各种专业软件使用技术的训练和培养,在艺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除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外,湖南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结合优势学科,强化专业特色

数字媒体技术跨度广、涉及面宽,一些高职院校对数字媒体专业定位不够准确,没有设置明确的专业方向,影视、动漫、广告和网页设计等方面均有涉及,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泛而不精,就业时缺乏核心竞争力。湖南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以前中专学校升格而成,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某些领域如建筑、机械、教育等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活性”,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将湖南省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自身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进行资源整合,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形成清晰明确、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只有专业定位精准,拥有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生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匹配区域经济,拓展专业方向

湖南高职院校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设置较少,跟区域经济匹配度还有待提高,2006年,长沙成为第四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为湖南省高职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发展契机。动漫游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实现技术相对简单,高职学生也能较快上手,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开设动漫游戏等专业方向。此外,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在3G通讯和安卓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数字媒体在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网站等领域均大有可为,高职院校应努力拓展数字媒体专业的应用领域与空间。

(三)根据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集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数字媒体作品也是技术与艺术和谐并存的表现载体,创意更是数字媒体作品的灵魂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首先考虑到技术制作、艺术表现与创新三方面的有机融合,不能过分重视从业资格证方面的课程,数字媒体职业技能不仅是软件操作技能,还包括艺术创新能力,否则会造成产业从业人员“有技术无思想”的尴尬局面;其次,应注意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尊重学科的内在规律,切忌课程之间的简单堆砌,可根据专业方向开设“项目课程”体系,将系统化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后融入实际或模拟项目中,避免学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再次,数字媒体技术更新快,应适当引入新的课程内容。

(四)针对学生特点,细化培养模式

高职学生的优点是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动手能力较强,在音乐、书法、绘画等某些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而缺点是自信不足,自控能力较差,责任义务意识弱,敬业奉献精神有待提高②。因此,对待这些学生要实行更加细致的培养方案。首先,要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优点进行数字媒体作品创意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将创意与自己的特长融合,在专业技能课程中用作品形式表达出来,举行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担任评委,选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其次,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此外,针对学生的缺点应加强学习监控和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沟通能力强、有责任心、讲诚信的优秀人才。

五、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尚处于探索性办学与调整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从宏观上调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匹配;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应在问题中反思与进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自身的优势专业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注释

1韩建敏、李杰:《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载于《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5期,第104-105页。

数字印刷技术热点与产业发展方向 篇8

数字印刷技术热点

自drupa2012开始,数字印刷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焦点都聚焦在喷墨印刷技术和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上,呈现出印刷幅面不断扩大、印刷速度不断增加、印刷质量不断提高以及印刷油墨日益精细等特点。

1.喷墨印刷

喷墨印刷是一种不需要图像载体,通过极小功能要素(喷嘴)以及极短路径,依据所需要印刷的信息,将墨水直接喷射在承印物上的成像技术,具有应用领域多、承印物适应性广、印刷质量好和印刷速度快的优势。

(1)喷墨印刷技术热点

当前喷墨印刷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喷墨打印头精细化和阵列化。喷墨打印头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喷墨打印头喷嘴孔径随喷墨打印分辨率的提高而不断降低,喷墨频率不断提升,喷墨墨点点径逐步达到相片级水平;喷墨打印头的阵列化主要体现在可将更多小尺寸单个打印头集成制造与印刷幅面宽度一致的多个打印头集成阵列。

二是喷墨墨水的通用性与可替换性。印刷材料的通用性与可替换性是印刷企业选择设备和技术的前提。目前,喷墨印刷设备制造商与喷墨墨水制造商都在力图突破因大多数喷墨打印头与喷墨墨水的整体性研发而存在的通用性和可替代性不足问题,探寻喷墨印刷设备普及应用的整体性解决方案。

三是色彩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这些系统将从适应用户色彩设计环境、保证用户色彩再现精度的层面来确保喷墨印刷系统能够满足多元化色彩设计环境和色彩再现需求,并智能化地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满足印刷买家对承印物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成型加工需求以及表面整饰需求,确保每一位印刷买家的产品能够按时交付,达到生产作业冗余与成本最低的目标。

(2)喷墨印刷应用热点

喷墨印刷应用热点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B2幅面的高速喷墨印刷机。目前以HP T410高速喷墨印刷机为代表的B2幅面数字印刷机已经在出版印刷等领域获得实际生产应用,实现了印刷业的全数字化、高品质和高效率,开始改变甚至撼动传统印刷市场。

二是在线涂布、UV墨水、纳米墨水(Nano Ink)的工业化应用。在线涂布解决了不同承印物与喷墨墨水之间的印刷适性问题,UV墨水和纳米墨水满足了成像质量更高、色域更广、在承印物上渗透更少的需求。目前,兰达的系列设备、HP T系列、柯达Prosper 6000XL等都开始采用各自开发的纳米级墨水,不仅环保性能更好,产生的VOC非常少,无臭氧生成,而且通过颜料包覆、改善树脂性能,改变了固化形式,可实现300米/分钟的高速印刷,承印材料范围更广,使用安全性更高。

三是喷墨印刷技术与胶印技术的融合。目前,防伪码、防窜货码、药品监管码等赋码已成为包装产品监管的必要手段,而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印刷这些赋码是包装印刷企业获取包装产品印刷业务的前提条件,包装印刷设备连线喷墨印刷成为处理该类别业务的新选择。例如,海德堡XL106可配备用于可变数据的按需喷码系统;高宝利必达105可配备大西洋蔡瑟公司的Delta 105iUV高速喷墨打印系统,用于打印监管码或二维码。此外,喷墨印刷与胶印的更深度融合还体现在兰达纳米喷墨数字胶印机上,其采用橡皮布作为转印介质,喷墨墨水先喷在橡皮布上完成叠印,固化后再100%转印到承印物上,不仅降低了对印刷设备的多色套印精度需求,还有效提升了印品质量和作业效率。

2.静电成像数字印刷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以光导体为静电成像载体,经过成像、着墨、色粉转移(印刷)、定影以及清洁等过程来实现数字印刷,具有承印材料广泛、印刷速度快等优势,应用较为广泛。

(1)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热点

当前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光导体及其制造技术。目前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的光导体主要采用有机光导体(OPC)和单晶硅(a-Si),含硒化合物的应用逐年减少。成像器件(感光鼓/感光带)主要采用在铝质鼓或易弯曲带的表面上涂布多层光导体涂层的技术来制造完成。其中,感光鼓/感光带的幅宽、感光涂层的均匀性以及耐印率是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实现高品质、大幅面和高效率印刷的关键,也是其能够替代传统印刷机的核心所在。

二是色粉及其制造技术。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的色粉由着色剂、树脂以及添加剂构成,主要通过物理研磨和化学研磨来制造,所研磨的色粉颗粒形状、尺寸一致性、呈色性以及介质附着力是关键。目前,色粉制造技术正在向应用纳米技术、高饱和度呈色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其中,色粉颗粒形状设计与呈色剂筛选技术最为关键。

三是网络化、数字化的色彩管理技术。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的应用离不开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色彩管理技术,其可通过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依托色彩管理引擎,将印刷买家、设计师以及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机有机联系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全数字化印刷流程所控制的色彩复制系统。

(2)静电成像数字印刷应用热点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应用热点主要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满足文化传播、按需出版等印刷品质多样、承印物多样以及产品价格多样的图文印刷品的印制需求。目前,以富士施乐、奥西、柯尼卡美能达、赛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设备制造商,推出了不同印刷幅面、速度、月产能以及色彩再现品质的生产型数字印刷机,通过生产细分、产品细分与服务细分构建了多层次的印刷生产与服务模式,占领了不同的应用市场。

二是满足商业目录、商业促销产品以及商务产品等多类别商业印刷品的印刷需求。目前,柯达、惠普、富士施乐等都结合自身设备,集成了各种网络化的设计软件及数据管理体系,形成了针对不同商业印刷需求的作业模式和管控方法,初步形成了可盈利的数字印刷生产经营模式。

数字印刷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数字印刷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数字印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高市场附加值的新领域。笔者认为数字印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如下。

1.数字出版和数字影像的精耕细作

目前出版业和商业目录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需求日益多元化,使得广义数字出版和数字影像的需求倍增、优势凸显,成为能够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并获得巨额利润的数字印刷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而精耕细作数字出版和数字影像已成为行业共识。从数字出版来看,部分电子书刊、网络地图、数字动漫、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媒介产品将演变为个性化纸媒介产品,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市场容量和获利机会很多。从数字影像来看,“图说时代”所带来的无限量图片信息将给影像印刷带来巨大机会,印刷企业可在个性化的婚嫁、游记、个人影集以及各种纪念册中挖掘出无限商机和盈利机遇。

2.数字化功能印刷与物联网智能包装的集成制造

数字化功能印刷与物联网智能包装是数字印刷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正在成为数字印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依托集成制造技术,数字印刷技术能够将许多功能性材料和信息嵌入到各种测试试样、包装、标签等产品中,一方面使产品具备某些特定的、个性化的功能,如温致变色,另一方面也能使产品具备特殊识别功能以及防伪功能,从而使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未来,数字印刷产业将进入集成现代IT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的高附加值领域。

3.企业经营业态重构与管理创新

目前,印刷市场、工艺技术、作业方法以及营销手段都在因数字化而改变,因数字印刷而纠结。从企业经营业态重构来看,印刷企业应采用新的数字信息采集及数据管理技术,形成面向跨媒体、多介质、多需求以及互动体验的作业模式,依托互联网和DIY软件来让用户感受到作为设计师的乐趣与成就感,构建高产能的集中式加工中心与分布式定制服务中心以及分布式数字印刷标准化作业流程,抓住“数据”,让印刷买家能够随心所印、随地所印、随时所印,充分发挥企业每一个人、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作业的最大价值,创造产品服务与用户体验融合的印刷产品高增值制造新模式。

从企业管理创新来看,首先要实现印刷流程管理的数字化以及印刷品质、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数字化,使作业流程顺畅、作业冗余降低;其次要实现印刷数字化与数字印刷的管理集成,使数字印刷真正成为印刷企业拓展市场、优化制程、精细服务的必要手段,降低印刷品制造成本,增加印刷品的附加值以及与IT技术的关联。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9

【说明】

1、许多人想到京津就业,但是京津院校一般在各省招生学生数量都极少,所以现在为大家推荐部分在京津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来有可能到京津去就业的大学。

2、所推荐大学围绕华北地区高校加以推荐,根据学科实力推荐三所大学。第一名为学科实力占据全国排名前10%的学校;第二名学科实力占据全国排名前10%--20%的学校;第三名学科实力占据全国排名前20%--30%的学校.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考分酌情分档次报考。

一、土木工程

推荐院校:

1、天津大学

2、河北工程大学

3、河北大学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院校:

1、燕山大学

2、河北工程大学

3、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1

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推荐院校:

1、华北电力大学

2、河北工程大学

3、河北师范大学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AA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院校:

1、燕山大学

2、河北师范大学

3、河北工程大学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五、通信工程

推荐院校:

1、燕山大学

2、河北工业大学

3、河北工程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

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六、自动化

推荐院校:

1、燕山大学

2、河北工业大学

3、河北工程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机电体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七、建筑学

推荐院校:

1、天津大学

2、河北工程大学

3、太原理工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房地产业中前景看好。

八、车辆工程

推荐院校:

1、北京科技大学

2、河北工业大学

3、河北师范大学

主要就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及轻轨车辆、动车组、公路汽车的研究教育、设计制造、运用管理等,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可以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车辆相关的研究所以及汽车、机械相关行业各技术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九、材料科学与工程

推荐院校:

1、太原理工大学

2、河北大学

3、河北科技大学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能在科研、教学、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

十、环境工程

推荐院校:

1、太原理工大学

2、河北工程大学

3、河北理工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篇1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毕业适宜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或到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崇高职业道德,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深入认识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就业前景

权威发布根据人事部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属于社会需求较多的20类专业之一.但近些年医科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分布不平衡.一方面是尽管大中城市的大医院人才饱和,但药业求职者还都想往里挤;另一方面是小医院、街道医院、乡镇医院缺乏人才,可毕业生又不想去.临床医学工作中风险低

目前国内各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五年学习期间,除了要学习医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的理论.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应聘时,不少医院都要求求职者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要对外科熟识,动过多例手术,而且还要在内科或者是专科干过几年.而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解释说,学了这些专业,在将来工作中风险系数较低,自己开私人诊所也比较容易。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11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具备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者或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 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1.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应当具备较高的定量分析能力。

2.市场营销方向:应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参与组织策划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本专业二年制专科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8学分。学生修满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3.选修课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选修课由省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4.有实验和平时作业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没有做实验、实验不及格或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5.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论文),集中实践不得免修。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篇12

我今年报考的是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总分382,历史240,顺利录取,作为考研网的受益人,最后给同学们贡献点什么,按照我的理解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思想史这个研究方向,包括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学术史、院校实力、阅读书目,最后无偿奉上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思想史研究理论述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研究对象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没有统一的说法,在民国时期,哲学史和思想史无异,后来随着学科专业的划分,出现了思想史和哲学史之间的争论,思想史逐渐脱离哲学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时间上看,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各个时期各阶层的各种思想,但中国思想史一般分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和近现代思想史,他们隶属于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一般招生简章直述中国思想史的,为中国古代思想史。

从内容上看,中国思想史包罗宏富,用不同的分法,就表现为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军事思想史、哲学思想史、教育思想史、科技思想史等;地域思想史,如江南思想史、湖南思想史等;阶层的思想史,如士人、农民、商人、官人的思想史等;

从学术史上看,中国思想史可以研究思想家、思想著作、思想派别、思想事件、具有思想意义的物象(如泰山、麒麟的名号)等;

总之,中国思想史就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思想及其流传,它包括各时期各阶层各地域的各种思想。

二、学术史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诸子百家,庄子的《天下篇》,司马谈的《论六家旨要》等,再到后来的学案体,《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伊洛渊源录》等,再到近代的学术史式,梁启超、钱穆诸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再到哲学史式,胡适之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再到思想史,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五卷本,再到张岂之的.《中国思想史》,再到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再到南京大学匡亚明先生任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三、思想史院校及奖学金问题(学术)

思想史和哲学史相同,凡是治哲学史强的高校,思想史自然不差,这里主要是推荐几所最重要的思想史高校。

清华思想史主要是张岂之老先生。

复旦文史学院主要是葛兆光教授。

南开的政治思想史主要是刘泽华教授。公费,一年4000补助。

西北大学主要是哲学思想的研究,偏哲学,因为方光华校长、谢维扬教授、张茂泽教授都是哲学出身。全额奖学金比例少,大部分为半公费,8000一年学费,每月100――200补助。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则主要是以历史的角度研究思想,所以偏史,主要是由许苏民教授、颜世安教授等组成,实力强大。公费,每月500.

社科院主要是崔大华教授、耿云志教授等。8000一年学费,奖学金比例低。

还有比如四川大学的罗志田教授,岳麓书院的中国思想史,中山大学等,酌情选择。

在难易程度上,清华>复旦>南京>南开>西北,社科院只招一人,不详。

在学术成绩上,术业有专攻。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篇13

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1.中国古代史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史、明清史等。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成果的高级人才。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

2.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从历时性方面讲,中国近现代史主要研究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从共时性方面讲,则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中外关系等方面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的某一段或某一方面的历史做过专题研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在高等

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及党政军等有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研究范围包括历史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现代史学思潮、现当代史学研究、史学名著研读、学术大师研究、方志学、历史研究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西方史学史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专门人才。最终成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历史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高级人才。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天津师范大学等。

4.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变迁等。

(3)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历史地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历史地理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5.历史文献学

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研究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

(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

(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

(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

历史文献学专业培养掌握历史文献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文献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专门的文献整

理工作,也能胜任出版社、新闻单位,以及一般行政部门的工作,具有较广阔的需求前景。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6. 专门史

研究方向主要有中国边疆民族史、中国边疆民族理论、中国法律史、中国文化史等。研究内容包括:

(1)中国自古即为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各民族都为当代中国的疆域版图、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今日仍然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学科侧重研究历史上的族源族属、疆域版图、族际关系、文化接触与融合、人口流动、民族社会变迁、边疆民族学术文化、民族理论诸问题,倡导多学科、多视角交叉的研究范式。

(2)中国历代积累了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又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本学科方向着重研究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分支领域的重大成就、内在奥秘、原创机制以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状况,通过全面而系统、深入而准确的理解、诠释,总结和继承古代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为提升民族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为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供精神资源,储备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边疆民族史方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既熟悉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现实状况,又具有良好理论及学术素养的专门人才;中国文化史方向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有正确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化轨迹和重要贡献有较深的认识,对本学科领域在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和动态有清醒的把握。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

7. 世界史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本专业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联系与交流诸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广角度地深入探讨,科学地揭示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胜任世界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8.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研究范围包括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人类学和环境考古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保护与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文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上一篇:信息化成果总结下一篇:行政公文处理规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