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电影(精选8篇)
3.1《小时代》的微博营销分析........................................5 3.2《致青春》的完整营销思路...................................6 3.3《泰囧》的创新营销策略..........................................6
4电影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处..................................7 4.1利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宣传电影...........................7 4.2利用新媒体的分众性提高了宣传的效率.............................7 4.3宣传形式更多样化,更易被受众接受和喜爱.........................7 5电影新媒体营销的不足之处与应对。..........................8
5.1宣传的受众覆盖面局限,主要是青年群体...........................8 5.2宣传手段良莠不齐...............................................8 5.3上映前宣传发力,上映后续宣传乏力...............................8 6总结......................................................8 7致谢......................................................8 8参考文献..................................................9
论国产电影的新媒体营销
摘要:2013年是国产电影的大年,在好莱坞的疯狂打击下,国产电影依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60部票房过亿影片中国产电影占到33部,超过半数。纵观这些票房大作,不难发现他们在上映之前都做了卖力的宣传。而微博、豆瓣等新媒体就成为了媒体宣传的主要平台。
我的论文,主要就是聚焦2013几部票房大作通过分析他们是如何运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推广,从而成为城中热议的话题之作,票房大卖。来总结出现如今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处与不足。想出相应的对策。
论文主要分为6部分,1 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2 小时代、致青春、泰囧三部电影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的实例分析,3 电影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处,4 电影新媒体营销的问题与不足,5 电影新媒体营销的对策,6 总结。
关键词: 国产电影 新媒体 营销
The new media marketing theory of the domestic industry Abstract:Is the annual domestic film, Hollywood in 2013, under the crazy attack of domestic film still has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60 $box office film accounted for 33 chinese-made films more than half.Throughout the box offic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y have made hard propaganda before release.And the new media such as MicroBlog, watercress became the main platform of media hype.My paper is mainly focus on several 2013 box office was blow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ow they are using new media to promote, so as to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city, the box office.To conclude now new media marketing successes and deficiencies.Come up with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hesis mainly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1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new media, 2 small age, to the youth, tai town three films using new media to propagandize the example analysis, three movies, the success of the new media marketing 4 film problem and deficiency of new media marketing, five films of the new media marketing countermeasures, six summary.Keywords: new media marketing domestic films
2013年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大年,但在好莱坞大片的阻击下,国产电影依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60部票房过亿影片中国产电影占到33部,超过半数。这其中既有中国合伙人之类的口碑之作,也有小时代这样的话题之作,既有《西游降魔》之类的魔幻巨制,也不乏《泰囧》等低成本喜剧。虽然类型较为丰富,但纵观这些电影,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从影片筹备,就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宣传。这些宣传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宣传,或是主演发的一张片场照,或是一些粉丝的探班,或是关于电影的一些新闻,虽然力度不大,却在不经意间成功勾起了你的观影兴趣,而你的观影,或是为了欣赏电影,或纯粹是为了吐槽,不管怎么样,电影的话题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票房自然大卖。
然而,目前在国内,由于电影的新媒体营销仍处于摸索与起步阶段,与之相配套的理论基础尚未成型,既没有系统概括出新媒体营销的优点,也没有总结出其弊端。
美国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王国、新媒体的发源地早就开始电影的宣传与新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大量电影在未上映前就开始利用face book、twitter 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与粉丝互动。影片为映先红,还未上映就在网上有了极大的话题度与关注度。上映后成为了票房口碑双赢之作。可以说,美国是电影的新媒体营销的典范。
目前,国内学者多是分别研究新媒体与电影的营销,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并且这样的研究多是以其中某一部现象级影片作为个例研究,并未将这些个例结合起来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目前,国产电影虽然蓬勃发展,但是自身仍存在很多问题。其地位也受到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每年出品的影片数不胜数可是能取得成功的却是屈指可数。新媒体也处在高速发
展期,但是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存在弊端。因此,现在,关于关于电影的新媒体营销方面的研究是急需的。
1何谓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
什么是新媒体,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哪些媒介可以被称之为新媒体?也是针轮不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研究对象的不同也导致了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所以,也可以说成,新媒体就是数字化的媒体。
而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那么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我认为,他必须有革新的一面,这种革新,既是技术上革新,也是形式上革新,更是理念上革新。因此,理念上的革新是新媒体的核心内容。
1.2新媒体的特点
既然新媒体是一种革新,那么,“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2.1价值
就媒体本身意义来说,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既然是载体那就要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传递条件,以及传递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个载体本身具备其价值,加之所传递信息本身的价值,共同完成媒体存在的价值。
1.2.2Originality原创性
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新在他有一定的革新性,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原创性。即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变革和创新。
1.2.3Life生命力
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要想长期存在必须有一定生命力。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就是生命周期。近几年,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形式的创意嫁接层出不穷。新媒体也就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空有新的形式新技术新并不能决定其存在的价值。由于大量新媒体并没有把握住核心价值,因此在无情的市场面前,大部分新媒体都被淘汰。盲目生搬硬套,并不能使新媒体具有生命力。
2新媒体营销的优势
电影的新媒体营销主要兴起于2011年的黑马电影《失恋33天》当时,在电影上映前,各种类型的关于失恋的小短片以及关于主创的访谈充斥人人微博,上映后,电影出乎意料的成为了票房黑马。这看似是一次巧合、个案,其实,这是社交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与电影宣传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更是新媒体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的重大标志。
首先,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微博豆瓣等新媒体逐渐发展壮大,年轻人成为了新媒体的主力军,而现在观影人群也在逐渐向青年人靠拢。导致观影人群与新媒体使用人群高度契合。因此直接使用新媒体进行电脑的宣传也就成了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
其次,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传播信息。尤其是对于电影,公众更是已经习惯了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去选择是否看这部电影。因此,利用微博去宣传电影,可以直观地给观众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往,电影的宣传、推荐往往使用电视、平面媒体,这类宣传一般比较正式和官方,多是一些电影的发布会、主创的访谈或是传统纸媒的电影介绍。
一般的电影发布会以及访谈比较生硬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而利用微博进行的宣传的手段一般是一些主演们的剧照,拍戏的逸闻趣事或者是一些观众看电影的简短评价,这些东西更接近观众,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可以获得宣传电影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更是流行起了一种
i明星微访谈的宣传方式,电影上映前,主演们在微博上进行微访谈,与粉丝近距离交流,粉丝们可以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明星的回答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及俏皮,这无疑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电影宣传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而且一般专业影评也更侧重于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其背后的主旨以及导演想表达的想法,虽然专业行很强,并不适合所有的网友。而豆瓣上的影评则更加多元化也实用性更强。一般的影评中既有关于观影的贴士、指南也有一些吐槽,更加有趣也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看电影的兴趣豆瓣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最主要的影迷聚集地。大众也逐渐习惯了看电影之前上豆瓣搜一下电影评分以及评价的新观影习惯。相应的,一种新的电影宣传方式也在应运而生,那就是提前观影。豆瓣、时光网等主流电影社区会联合电影发行发以及院线通过抽奖的方式选取一些网友来提前观影。而对应的,这些影迷需要在观影之后写下影评、对电影的感受发布在网上。而电影上映后,这些评论就可以供更多需要观影的观众以参考。十分的直观、方便有效。
3电影的新媒体营销案例分析
3.1《小时代》的微博营销分析 3.1.1微博选角,未映先红
2012,畅销书作家郭敬明决定亲自操刀将自己的畅销小说《小时代》搬上大银幕。2012年7月小时代官方微博成立。很快,小时代开始逐一公布自己的主演,首先确认出演的是柯震东。柯震东自己的微博中出现了2千多条的评论量,11月份,电影开机,每一次定妆照的发布,郭敬明都亲自撰写了配合剧中人物性格的文案。这显然勾起了广大郭敬明粉丝以及演员粉丝的兴趣。首组定妆照的发布就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这种广泛关注显然超过了其他电影。此后,郭敬明每一次发布定妆照都会有数十万的转发量,拍摄过程中,郭敬明与众主演也不断将拍摄花絮放上网,各种自拍照,郭敬明甚至不惜拿出自己的身高来自黑,宣传不可谓不卖力。当然,取得的成效也是十分明显,《小时代》未映先红。
3.1.2骂战不止,票房飘红
2013年6月23日《小时代》在万众瞩目中上映,从上映 归的围脖更是获得了近二十万的转发量。新瓶装旧酒,仍然能取得如此的关注度,不得不为郭敬明团队强大的宣传能力称赞。
3.2《致青春》的完整营销思路
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筹备初将观众定位是在校学生,和“80后”虽然毕业了但对校园生涯保持眷恋的白领阶层。然后根据这一定位,有的放矢进行了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1王义之的论文《致青春的完整宣传策略》将整部电影的宣传划分为了6部分: ①、准备期,主要活动是概念海报以及剧照的发布,当时,电影的主题是复古小清新。②、先导期,在那段期间,先导预告片上线,重新确立了确定了怀旧、热血。伤痛的主题。
③、预热期,概念海报、制作花絮的发布,导演与黄晓明的同学情作为一个小八卦贯穿始终。正式形成了怀旧的主题。
④、引导期,影片花絮、宣传片、主题曲的发布,4.26全民致青春口号发布。
⑤、巩固期,此阶段主要转向了阵地宣传。首映仪式、地震捐款、明星交口、影厅见面会等等成为主导。
⑥、维护期,明星交口 电影上映前一周至后一周期间报道《泰囧》,或者播放预告片,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家庭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的关注度。
3.3.2影片花絮的热炒
《泰囧》与万达电影院线合作,由徐峥和王宝强拍摄了一系列个性定制宣传片,总共5款观影指南,2款定制视频。而最后,这些宣传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影片上映后,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均出现了关于一系列王宝强表情的恶搞图片。随后,全民陷入了恶搞王宝强的风潮,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与认知度,又一次免费的宣传了电影。
3.3.3口碑营销的运用
但是,纵观整个泰囧的宣传,所使用最多的,并且效果最好的,还是他的口碑营销策略。在前期的口碑营销中,《泰囧》主要利用了前作《人在囧途》在广大观众中积累的极高人气进行宣传。在影片播放后,口碑营销与微博、社交网站等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豆瓣与人人网的运用为《泰囧》口碑的快速建立与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豆瓣上关于泰囧的影评多达140228条。网友们看完电影后各抒己见,各种正面负面的影评极大地勾起了其他网友的观影兴趣,吸引他们前去观影。电影中各种精妙的包袱、出彩的桥段,甚至最后“国民女神”范冰冰的惊艳出场,都能为观众带来连连惊喜,从而在观影后进行二次宣传,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关注这部电影。
4电影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处
纵观这三部电影,虽然采取的宣传手法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的却有很多共通之处。而这些共通之处中,也就包含了这几部电影利用新媒体营销的成功之处。4.1、利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宣传电影
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理论。”21世纪,微博、豆瓣等网站的兴起,更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每一篇博客的发布、每一次的转发,分享都是一次信息的发布。而电影的宣传只需要利用这一点,在微博账号上发布一条有关电影的小微博,便会引发粉丝们数十万的转发,极大地提高了电影的宣传推广面,这是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所无法达到的宣传面。此外,利用微博的宣传也极大地降低了宣传的费用。提高了宣传效益。140字的微博就可以激发广大影迷的观影兴趣,驱使着他们去电影院观看电影。
4.2利用新媒体的分众性提高了宣传的效率
庞博在《分众、精准、个性、交互——新媒体实效营销传播趋势》中提出“分众这一概念(Audience-segmentation),分众,本质上是一种对受众的细分化,即将全体受众根据其特征制定区隔,分成子组群,并且向不同组群有针对性、有区别地传递不同信息。经过消费者洞察,对受众恰当的细分带来了精确和更高效的传播。”
而在一些电影的宣传中,一些主创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中中发一些关于电影拍摄的微博便是很好地利用了分众性进行宣传。账号中的粉丝本就是观影的潜在人群,在这些人中进行宣传会更加直接有效地刺激他们观影。这显然比以往盲目而广泛的宣传更具有针对性。
4.3宣传形式更多样化,更易被受众接受和喜爱
利用传统的纸媒、电视媒体进行的宣传往往是主创的访谈,电影预告片的播放,比较生硬。不易激发受众兴趣。然而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则更加多元化,且更加趣味性。小时代拍摄时期导演郭敬明以及演员经常放出自己的搞笑片场照,致青春关于青春关键词的大讨论,这些并不是一些直接传统的宣传,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小时代上映后,一些主流媒体、电影人纷纷发微博、博文指责这部电影,豆瓣上也充斥各种批评的影评。于是粉丝们就开始了在豆瓣、微博上的各种骂战,这些骂战,非但没有降低《小时代》的热度,反而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加入了观影大军中,造成了小时代持续大热,票房大卖。
5电影新媒体营销的不足之处与应对措施
电影的新媒体营销毕竟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仍有许多不足之处。5.1宣传的受众覆盖面局限,主要是青年群体
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介,因此,新媒体的受众也就有了很大的局限。主要是年轻群体。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的一个现象。新浪腾讯微博的用户中6成均是“80后”,而将微博作为宣传主阵地显然会忽略掉其他年龄层的观众。对于一部像小时代、致青春这样的青春电影来说,显然是利好,但如果是针对一部老少咸宜或者主打成熟群体的电影来说,在微博上进行宣传营销显然不会去的太大的成效。
应对,有主有次,多种营销方式相结合。
对于,受众比较广泛的电影,可以采用多种营销方式相结合的宣传方法。比如泰囧在宣传时就与淘宝网进行了结合,显然,淘宝网的受众比新浪微博要在年龄层次上丰富很多。此外,现在还有许多电影与公交车上的新媒体结合,在公交车上循环播放,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2宣传手段良莠不齐
现在电影在新媒体上的宣传虽然不乏一些高明之处,但大部分电影的宣传手段仍然是在依靠演员花边新闻,或是一些电影拍摄时的丑闻来博取眼球,或是如小时代一样,在电影上映后在微博上掀起一阵骂战,纯靠话题搏出位,并没有真正在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来进行宣传,只是在依靠微博上庞大的粉丝量进行低层次的宣传。
应对。有关部门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同时电影发行发也应该尽量开动脑筋,想出一些有创意的宣传金点子。
5.3上映前宣传发力,上映后续宣传乏力
目前,大部分电影只是将宣传着重点,放在上映前,上映开始后就逐渐减少宣传电影。其实从小时代与致青春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上映后进行的宣传往往是针对电影的内容,口碑等,可以吸引更多原先不准备观看电影的观众去观看电影,扩大电影的受众群
应对,重视上映后宣传,这种宣传既可以是在豆瓣微博上的影评讨论,也可以如泰囧一般在网络上放上一些电影中有趣的图片、桥段。从而取得吸引观众的作用。
6总结
2013年,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国产电影里程碑的一年。二者的结合是一种双赢,也是一种必然出现的结果。2014年更多的好莱坞大片将在中国上映,国产电影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的营销,愈发成为了电影上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成为决定电影票房成败的关键因素。而随着智能手机、城市无线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并且,目前主流的观影人群与新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有着极大的重复。而2013年的几部票房大作,无一例外都在电影营销上有着过人之处。因此2014年,电影的营销与新媒体的结合将愈发紧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年初上映的大闹天宫还是三月份的白日焰火,都在新媒体上进行了卖力的宣传推广并且都取得了票房成功。
虽然,中国的电影新媒体营销仍处于摸索阶段。关于新媒体的监管等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电影的新媒体营销也存在着很大滴缺陷。良莠不齐。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发行方将注意力放在了新媒体营销方面以及政府对于网络监管力度的加强。相信,中国电影的新媒体营销会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致谢
历时了近三个多月我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他不厌其烦的教导下,我终于解决了问题,完成了论文。
还要感谢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中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很难完成论文的写作。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也给了我许多关于论文的灵感。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和3G网络的发展成熟,手机观看视频正越来越成为人们顺理成章的选择。这个越来越小的屏幕将给电影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便将目光投注在新兴的“手机电影”上,举办手机电影节,征集到全球9700多部短片报名参赛,最终选取50部作品入围。这些大多数由非专业人士制作的“微电影”,基本涵盖了电影的所有类型,剧情、喜剧、动作、纪录片等,一个不少,在体现草根狂欢的同时也显现专业特质,有两部明星出演的短片出现:何念导演、徐峥主演的《忙碌的一天》,以及香港明星叶璇出演的《人有三急》。用手机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徐克的话来评价:“每一部作品都从被我们忽略的题材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
电影节以“发现蓝海:新媒体新疆域”为主题的产业论坛,也探讨了这一话题。参加论坛的专家大多认为,视频网站、3G手机网络日益盛行与强势,将成为院线以外电影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且,如今的电影市场处在一个“大片通吃”的状态,影院几乎只接纳大片,这对年轻导演和草根创作者而言是非常大的障碍,新媒体特有的属性会给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提供一个机遇。心中有电影追求的年轻人,可以借此平台一展心中梦想。相关的制作和发布机构也可以从中发现有潜力的原创力量。
新传播媒介又将对电影提出何种新要求?中国电影集团的调查显示,3分钟是手机电影比较合理的时长。但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网络带宽越来越广,这一时长也在变化。中国移动手机视频基地总经理王斌即表示:“手机上电影的内容已从最初的3分钟发展到现在的7分钟,而且随着用户终端的提升和习惯的改变,现在还出现了15分钟的手机电影,在TD网络上更有20分钟的手机电影出现。”此类电影的受众年龄通常在18至40岁,所以在拍摄题材和电影语言上,也要符合网民的喜好和口味。
网络“众筹”——募资与调研一举两得
对于许多“轻”电影导演来说,筹资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投资者为降低风险,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成名导演或有大明星参与的电影项目,而那些年轻导演的作品,特别是处女作电影,往往既没大明星也并非大制作,加之创作团队缺乏经验和业绩,这样的项目看似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于是筹资成为一大难事。有些导演常年拿着自己的项目为实现拍电影的梦想而四处奔波,结果到头来几年过去了,梦想越来越远,却始终无法实现。也许一些优秀的人才和一些精彩的项目就在这个找钱的艰难过程中被消磨殆尽了^而基于互联网的“众筹”成为助力新导演圆梦、新项目成型的一种全新的电影筹资渠道。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自媒体传播等特征是实施网络“众筹”的基础。
“众筹”即向大众筹资。筹资项目必须在发起人预设的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目标金额才算成功。没有达到目标的项目,支持款项将全额退回给所有支持者。筹资项目完成后,网友将得到发起人预先承诺的回报。“众筹”发源于美国IT创业领域,小企业或创业者通过社交网络公开展示创意,进而获取启动资金。后来一些独立电影、纪录片也开始利用该模式。停播的美剧《美眉校探》主演克里斯汀·贝尔利用众筹拿到500万美元资金,成功拍摄电影版,并计划近期上映,她回报给筹款人的是电影数字拷贝。
为了筹备“2013快乐男声主题电影”,9月27日,2013“快乐男声”决战当天,天娱传媒与众筹网宣布了一个“赌约”——20天内募集500万元电影预售票房。如果大家不在20天凑满500万元,将不会在大银幕上看到“快男”的主题电影。这场主要针对选秀节目粉丝的众筹项目自启动以来,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支持者可以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金融工具,对项目发起者提供支持,并留下可以收到实物回报的地址。这个众筹项目被分为60元、120元、480元、1200元四个不同等级,支持者在支付相应的金额后,会得到不同数量的电影票、电影首映礼的入场券,以及参与抽奖环节。如果项目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募集到目标金额,丰办方会将所有的资金如教返还给每一位项目支持者。《2013快男》主题电影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电影众筹项目,为此,众筹网特别引入了专门的担保公司,保证整个过程更加安全可信。结果是距离项目截止时间还有整整24小时,目标已经达成,共有28万名支持者参与此次众筹。
众筹网站也强调,很多项目存在着风险,发起人可能无法完成承诺。这需要支持者了解创意项目本身的风险,网站一方面监管项目发起人,另一方面也鼓励支持者直接联系发起人,充分的沟通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与“快男”电影相比,更多众筹项目的发起人是默默无闻的新导演。表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微电影《最后的战士2》就通过“众筹”获得了网友68万元的支持,该项目目前已开拍。心怀梦想的还有梁旋和他的动画片《大鱼·海棠》。2005年从清华大学辍学的他和清华美院的张春成合作成立彼岸天动画公司,并想将这个源自中国神话的故事拍成动画电影,但八年过去了'资金一直没到位。2013年6月4日,他们将做好的短片放上新浪微博,寻找“可以帮到我们的人”。微博得到网友们的热情转发,国内最早做“众筹”的网站“点名时间”也找上门谈合作,经过一个多月,3598位网民为这个项目筹款超过158万元。项目给支持者的回报是,捐款50元送剧照6张、捐款100元送剧照和海报一张。对于回报定得如此之低,梁旋说他是想在众筹结束后再向网友公布惊喜:任何资助者都将分享电影的股份。但点名时间网站认为,如果将股份明确作为回报,“众筹”就变成了“非法集资”。结束“众筹”两个多月后,《大鱼·海棠》正式进入了制作阶段,虽然158万的“众筹”资金只占到总投资不到10%,但这场众筹活动引起了专业制作机构光线影业的关注,它让光线看到了项目的潜在市场价值,最终决定投资。
电影项目投资需求较大,完全依靠“众筹”而完成融资,目前还不现实。但“众筹”能起到市场调查的作用,能让制作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目标受众群对于影片的期望值以及他们的观影取向。由于每一位支持者在捐款或预购电影票前,都需要在众筹平台上填写相应的个人资料,而通过这些资料的抓取,则能够使电影的创作和宣发团队了解到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什么职业、什么收入、什么地域、什么喜好、什么教育背景的观众居多,这些指标将对电影创作和营销起到重大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众筹”确实对电影行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并很有可能成就那些正在追梦的新导演和那些具有潜力的好项目。
“大数据”——票房预测系统面临深层变革
过去几十年以来,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在新电影上映前使用“票房预测系统”来预测观影大众对于电影的喜好和期待。这个系统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票房成绩,还可以提前为市场部提供有利的营销信息。“票房预测系统”创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操作方式是在电影上映前举行试映,并且根据观后的问卷调查和分组讨论来判断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好程度以及目标受众群的各种特征。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在以往较为准确的“票房预测系统”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过去的这个夏天里,好几部电影都受到了不准确“预测”的影响,包括商业大片如《独行侠》《金刚狼2》和《宿醉3》。年底越来越近,拥有获奥斯卡大奖潜力的大片纷沓而来,传统的“票房预测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入网络大数据协助票房预测,成为变革的必然。通过人们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的关键词频度以及微博、微信的话题集中度,票房预测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推算出影片的受欢迎程度。
目前在国内运用大数据协助影片进行市场调研的案例还比较稀缺,但这必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被称为“1秒定律”,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业界将其归纳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利用社交网络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票房预测,可通过记录在网络平台上有关某影片的话题出现次数以及被谈论的内容来判断大众对于该片的期待程度。“轻”电影的主体受众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也正是社交网络的主流使用者,因而利用社交网络产生的大数据对“轻”电影进行受众分析和票房预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但不可回避的是,大数据解决的是“相关性”问题,而非“因果关系”,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大数据对票房预测系统的重大变革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大大数据的功能。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票房预测再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场试映、几次分组讨论和几十份问卷就能完成,票房预测系统的深层变革正在到来。
新媒体营销——争取排片份额的有效渠道
许多中小成本影片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影院不愿给他们足够的排片量份额,从而大大影响了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而“轻”电影往往属于这类中小成本影片。虽然说随着好口碑的传播,排片量会有所上升,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电影,如果束手坐等,也不可能等来好口碑,更不可能等来影院经理的重视。只有通过积极的营销才有可能换来受众和影院的关注,从而为自己争取到较高的排片量。
某发行业内人士指出,宣传营销在排片量份额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上映首周的排片量份额是票房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纵观今年以来的几部高票房“轻”电影,首周排片量都获得了较大优势,例如《中国合伙人》排片量36%,首映日票房2400万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首日在全国二十大影院排片量超三成,当日票房近5000万元,《我想和你好好的》首日排片量占据全国排片总量的24.4%,首日票房达到1660万元。
通过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与受众交流,制造便于传播的话题,采用贴近目标受众群的营销方案影响和打动受众,能够为影片起到很好的预热作用。当年《失恋33天》就是有效地利用了微博这种社交媒体,并通过“失恋物语”、“失恋博物馆”等传播策略,为影片最终获得好口碑和高票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暑期实习任务总体要求
(一)暑期实习任务时间安排
各年级暑期实习任务安排在2011年7月10日—8月20日完成。
(二)暑期实习任务内容安排
根据我系教学目标和在校生的培养计划,特针对08级、09级、10级布置如下假期实习任务:
2009级暑期实习任务安排
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期创作,作品必须原创。展示自身风采,鼓励创新。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形式不限、手法不限,需要有剧本,文字分镜本和图片分镜本。
2010级暑期实习任务安排
1.创作摄影作品至少20张,内容不限。
2.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专业特点,对该领域国内外认可(如获奖、知名)的优秀作品进行观摩,不少于5部作品;优中选优地挑选出3部作品,认真分析该作品的制作流程后,以PPT的形式完成对该作品的完整解析;
3.进入业界单位或者传媒机构进行工作实习,并认真完成暑期实习报告。(见附件。)
2011级暑期实习任务安排
1.进入业界单位或者传媒机构进行工作见习,并认真完成暑期实习报告。(见附件。)
2.创作摄影作品至少20张,内容不限。
二、暑期实习任务检查与考核
(一)指导要求
1.各级辅导员、各班班主任为督导老师,要求在实习前开一次班会布置暑期实习任务及安排(可以分组)
2.督导教师做好监督辅导工作,并做好指导意见(包括选题讨论、创作方案、每周一次工作进度)的记录。
(二)作品提交与汇报
1.开学第一周内收集暑期作业,内附图片或影片电子版、PPT、作品、实习报告制作成光盘上交给班主任。
开学第二周班主任召开班会,组织考核,评选出优秀作品、优秀社会调查报告,优秀作品和社会调查报告可以编纂成书出版。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一、引言
自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问世到现在,中国电影默默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如今中国电影早已走出国门,搬到世界的舞台。然而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却汇聚了百年的沧桑和辉煌。
二、中国电影的三个时期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三、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简介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中国以文化部的名义对于优秀影片颁发的电影奖。1957年对1949年以后的优秀影片颁发过一次。从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组成的评奖委员会,对各制片厂提名的前一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进行评选,授予选定影片以“文化部优秀影片”的荣誉称号,并发给有关影片摄制组奖品、奖状和奖金。评奖的宗旨是:鼓励创作,表彰先进,总结经验,推动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
华表奖全称中国电影华表奖 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的三大奖.金鸡奖是专家奖 百
花奖是观众奖 华表奖是政府奖.这三个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三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华表奖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华表奖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每年评选一次。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1994年该称华表奖。2005年后经文化部正式改革后.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现今,中国电影华表奖共设立17个奖项:优秀故事片奖、优秀戏曲片奖、优秀纪录片奖、优秀科教片奖、优秀美术片奖、优秀对外合拍片奖、优秀电视电影奖、优秀电影技术奖、优秀数字电影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优秀电影歌曲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男女演员奖、电影新人奖、优秀出品人奖和市场开拓奖。
四、中国经典电影100部(时间顺序)
001.1923:《孤儿救主记》 张石川 002.1933:《姊妹花》 郑正秋
003.1934:《神女》 吴永刚 这部影片代表了中国无声电影的思想艺术成就 004.1934:《大路》 孙瑜 诗意电影,左翼电影的经典作品
005.1934:《渔光曲》 蔡楚生 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006.1934:《桃李劫》 应云卫 中国有声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007.1937:《马路天使》 袁牧之 风格极为独特,典型的中国式影片 008.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 史东山 最优秀的进步电影之一
009.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郑君里 中国传统电影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010.1947:《假凤虚凰》 佐临 早期经典喜剧作品 011.1948:《万家灯火》 沈浮 中国早期电影艺术杰作
012.1948:《小城之春》 费穆 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经典佳作 013.1950:《我这一辈子》 石挥 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电影
014.1951:《误佳期》 朱石麟、白沉(香港)香港经典喜剧作品 015.1956:《祝福》 桑弧 1957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016.1959:《林则徐》 郑君里、岑范 具有民族化风格的历史传记片
017.1959:《林家铺子》 水华 1983年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滋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018.1962:《李双双》 鲁韧
019.1963:《农奴》 李骏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020.1963:《早春二月》 谢铁骊 中国具有争议的禁片
021.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翰祥(台湾)1963年第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
022.1964:《养鸭人家》 李行(台湾)台湾“健康写实”电影代表作 023.1971:《秋决》 李行(台湾)反思文化电影作品 024.1972:《精武门》 罗维(香港)中国经典功夫片
025.1973:《侠女》 胡金铨(香港)新派武侠片经典作品,1975年第2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综合技术大奖
026.1979:《蝶变》 徐克(香港)香港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027.1979:《疯劫》 许鞍华(香港)
028.1980。:《天云山传奇》 谢晋 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
029.1982:《城南旧事》 吴怡弓 1983年第2届马尼拉电影节金鹰奖最佳故事片
030.1983:《风柜来的人》 侯孝贤(台湾)台湾新电影里程碑作品 031.1984:《一个和八个》 张军钊 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 032.1984:《黄土地》 陈凯歌 第五代发标之作 033.1984:《玉卿嫂》 张毅(台湾)
034.1985:《黑炮事件》 黄建新 黑色幽默经典佳作
035.1985:《警察故事》 成龙(香港)中国功夫片和西方警匪片的有机融合
036.1986:《盗马贼》 田壮壮
037.1987:《晚钟》 吴子牛 1989年第39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038.1987:《芙蓉镇》 谢晋 “伤痕电影”的重要作品,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039.1987:《老井》 吴天明 1987年第2届日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 040.1987:《人鬼情》 黄蜀芹 一部真正的女性电影
041.1987:《红高粱》 张艺谋 1988年第38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42.1988:《天安门》 时间(曹节)(纪录片)
043.1988:《顽主》 米家山 著名的王朔“痞子电影”
044.1989:《悲情城市》 侯孝贤(台湾)1989年第4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45.1989:《本命年》 谢飞 1990年第40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46.1990:《流浪北京》 吴文光 新纪录电影的开篇之作
047.1991.《阮玲玉》 关锦鹏(香港)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48.199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台湾)台湾电影里程碑式作品
049.1991:《双旗镇刀客》 何平050.1992:《杂嘴子》 刘苗苗 051.1992:《北京杂种》 张元
052.1992:《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1992年第49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53.1992:《霸王别姬》 陈凯歌 1993年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054.1992:《无言的山丘》 王童(台湾)1993年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055.1993:《冬春的日子》 王小帅 056.1993:《头发乱了》 管虎
057.1993:《活着》 张艺谋 1994年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58.1993:《喜宴》 李安(台湾)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59.1994:《爱情万岁》 蔡明亮(台湾)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60.1994:《背靠背 脸对脸》 黄建新、杨亚洲
061.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 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062.1994:《感光年代》 阿年
063.1994:《被告山杠爷》 范元 比《秋菊打官司》内容更深刻的新农村电影
064.1994:《东邪西毒》 王家卫(香港)后现代武侠电影 065.1995:《民警故事》 宁赢
066.1995:《女人四十》 许鞍华(香港)1995年第4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67.1995:《大话西游上下集》刘镇伟(香港)周星驰“后现代主义解构”作品
068.1996:《巫山云雨》 章明 1996年第1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奖
069.1996:《太阳有耳》 严浩(香港)1996年第4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70.1996:《爸爸》 王朔、冯小刚 灰色电影 071.1996:《食神》 周星驰、李力持(香港)
072.1996:《八廓南街16号》 段锦川 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 073.1997:《长大成人》 路学长 074.1997:《小武》 贾樟柯
075.1997:《爱情麻辣烫》 张杨 076.1998:《那山那人那狗》 霍建起 077.1998:《荆轲刺秦王》 陈凯歌 078.1998:《赵先生》 吕乐 079.1998:《天浴》 陈冲
080.1999:《非常夏日》 路学长
081.1999:《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 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82.1999:《过年回家》 张元 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83.1999:《月蚀》 王全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
084.1999:《一声叹息》 冯小刚
085.1999:《鬼子来了》 姜文 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86.1999:《男男女女》 刘冰鉴 同志电影一朵奇芭 087.2000:《苏州河》 娄烨
088.2000:《卧虎藏龙》 李安(台湾)2000年第73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089.2000:《一一》 杨德昌(台湾)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090.2000:《站台》 贾樟柯
091.2000:《十七岁的单车》 王小帅 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92.2000:《那时花开》 高晓松 具有视觉探索的电影 093.2001:《海鲜》 朱文
094.2001:《爱你爱我》 林正盛(台湾)2001年第51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
095.2001:《谁说我不在乎》 黄建新 096.2002:《蓝宇》 关锦鹏
097.2002:《盲井》 李杨 2003年第5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
098.2002:《我最中意的雪天》 孟奇 099.2003:《手机》 冯小刚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我怕穷,可我一直很穷。我又怕无聊,可我每天都过得很无聊。也许这就是命吧!越是怕的,就越跟我有缘…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祝你一路顺风,英年早逝。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我是真心真意的,我真的想要照顾你一生一世。” “你是真心真意,还是一时冲动啊” “就算是冲动,也是真心的冲动!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天还是那么蓝,云还是那么潇洒。因为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所以你不应该哭`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人同妖永远都不可以在一起,不要贪恋了。都是镜花水月,一切皆幻象。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对不起,让你想起了我!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人有人路,妖有妖道,你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呢。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我们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蓝魔手札上说,找到了真正的爱情,不管是人是魔,根本没有分别。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我在这里你们还想有得吃?吃屎吧你们。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可以流血可以流汗但是不可以流泪。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杀人,而是让一个人,迷失了自己。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世间所有的事情,都要我们做出选择。正如一份感情,结束的时候,要求么是你忘记她,要么是她忘记你。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刚才的话,你再说一遍,我立刻就杀了你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当你知道一段爱情快要消失时,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忘了她。或者......让她忘了你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说不定,能给小倩幸福的人,是你,不是我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你好点了没有?如果你还想要,我想我顶得住,Come on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上茅房去找糖果?
——叶伟信《新倩女幽魂》
世间所有的事,都要我们去做选择。正如一份感情,注定要消失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忘记她,或者,让她忘记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院线是电影发行的主要渠道, 票房收入能够直接体现一部影片的商业价值。传统电影发行模式主要是电影院线、音像制品和各电视台, 从影院开始进行渐进式的发行, 逐渐扩展到付费电视、音像制品、有线电视。我国电影发行的票房收入主要依靠国内票房, 对国外票房的依赖程度较低, 其次就是在CCTV-6电影频道的放映收入。而美国电影产业的传统发行模式则将销售渠道的时间间隔最大化, 从一轮影院→二轮影院→付费电视→音像租赁→音像零售→开路电视, 每个渠道的间隔都在三个月左右, 全渠道销售周期长达一年半左右。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性消费产品, 这样一种渐进式的发行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延长一部电影的商业价值生命期, 实现利益最大化。
我国传统的电影发行模式还很大程度上依赖院线,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院线发行的势头很猛, 《人在囧途之泰囧》截止1月25日创造的12.55亿票房很好地证明了目前我国电影院线发行的实力。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泰囧》创造的票房奇迹与其选择的上映档期密不可分。受时空限制, 我国电影市场的淡旺季已经形成, 多部影片在旺季蜂拥而上, 引发票房大战, 而院线的“消化能力”却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可以看出, 院线没有触及的市场还有很大的规模和潜力, 内容提供方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其他的发行渠道, 我国的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新媒体的出现则为电影发行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新媒体发行的特点和渠道
1、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 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服务的新兴媒体,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 使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进行。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今所呈现的新媒体形式不下三十种, 主要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宽带网络、门户网站、网上即时通讯群组、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电子杂志、电子报刊、机航视屏、车载视屏等等。
2、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发行的特点
(1) 电影发行的时间趋向灵活化
传统电影的发行是遵循一定时间顺序的。这样相对固定的发行时间是为了获得电影收入的最大化。新媒体语境下, 网络平台和移动网络平台为电影制作方提供了新的发行途径, 以前由于院线限制而不能上映的电影有了新的出路, 中小成本电影也可以采用院线排档期之外的更加灵活的时间安排发行播映, 在不同的平台采用不同时间的放映表, 方便受众自主选择。
(2) 电影发行的窗口趋向多样化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 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媒体融合, 因此对于电影发行来讲, 新媒体无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发行窗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手机已经成为电影院、电视、电脑之后的第四屏, 而机航视屏、车载视屏、楼宇视屏、户外视屏等等屏幕发展迅速, 这些荧屏无疑都是电影发行的可行窗口。尽管目前对于这些新型屏幕在联网上还有很大政策限制,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 电影发行终究会占领这些新的屏幕。
(3) 电影发行的内容可以“微”化
新媒体语境, 使各种微内容可以方便地进行传播和扩散, 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都是新媒体语境下出现的微内容。电影发行可以不仅仅限于一个版本的电影内容, 针对多个平台发行多种版本和时长的内容可以实现多样化创收, 如在手机电视上发行精华版或预告版, 在IPTV平台发行互动版, 网络电视发行超长版等, 电影经典对白集锦等也可以作为新的微内容发行, 实现多种创收。在衍生品开发中, 电影微内容也可以走APP之路, 发布相关应用等。
3、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
现代的电影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院的范畴, 人们在影院之外的很多场所观看电影, 最经常的是在家里的电视荧幕上, 通过点播频道、家庭录像系统、付费频道、网络观看;即使在飞机上、医院里、中小学校、大学校园、监狱, 甚至是在牙科诊所的座椅上, 人们都可以看到电影。目前电影通过新媒体发行的渠道最主要的渠道有四类: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电信运营商、网吧。
(1)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主要是指综合性门户网站, 以新闻、信息、娱乐资讯为主, 国内代表网站是新浪、搜狐、腾讯等。目前中国门户网络集中度高, 用户规模大, 资金充足, 四大门户网站的视频频道先后上线, 搜狐是门户网站中最早、最大型的电影发行网站, 搜狐在网络视频市场中仅次于优酷和土豆, 国产影片中的首播、热播片, 搜狐视频拥有90%以上。腾讯采用P2P的网络直播模式, 一次性购买网络播映的版权或运用点播的形式。经过十多年发展, 门户网站总体上发展的比较成熟, 据Enfo Desk易观智库统计, 2012年第3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已达到26.4亿元, 门户网站“内容视频化”是大势所趋, 这一渠道的发行价值不可小觑。
(2) 视频网站
目前大约有3000多家视频网站获得了牌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较2011年底提升3.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3.50亿人。国内的视频网站基本可以分为互联网业务运营商和广播电视台及广电传媒机构。互联网业务运营商包括专业视频网站和门户网站, 在这一部分主要指专业视频网站, 包括P2P网络电视、视频分享网站、视频点播网站等。广电系统参与运营“网络电视台”则包括CNTV、芒果TV、新蓝网等。国内的视频网站正在对于电影独播版权和首播权争夺上大下功夫, 并且为影视机构建立专区, 在获得了电影的网络播映权之后, 也会发布预告片、片花、幕后等视频助力电影营销。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视频时代”, “有图有真相”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视频网站存在超越门户网站的潜力, 电影通过专业视频网站发行的收益将不可估量。
(3) 电信运营商
2008年后,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全部成为全媒体运营商。互联网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成为电信运营商开展视频业务的一个支点, 电信运营商转型为电影发行提供了新的渠道。
在电影所隶属的内容在电视中存在着三个业务:维护终端的网络视频、电脑和电视双终端的IPTV, 以及手机移动电视视频。宽带门户和IPTV是电影发行的两个主要子渠道, 电影在电信渠道的发行过程中, 电信运营商只负责平台支持和收费, 内容方面由内容集成商负责。两者之间的利润分配主要有两种:用户点播产生的收益集成商和运营商按比例分账, 第二种是运营商向集成商缴纳固定费用。
电信渠道的优势在于带宽资源丰富, 网络稳定, 用户基础雄厚,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 IPTV和手机电视将像宽带门户一样, 不断扩展发展空间, 政策的不断放开也将为电影在电信渠道的发行提供便利。
(4) 网吧发行
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 年增长率达18.1%, 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 由69.3%上升至74.5%, 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网吧作为重要上网场所受到了手机终端和家庭终端的威胁。随着政策限制对网吧发放新的牌照, 以及网吧时机费逐渐降低, 网吧积极开展各类增值服务, 其中, 影视服务是除网络游戏之外最重要的增值服务。内容集成商与网吧在电影发行方面的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 最新影视网民付费观看, 第二种, 影视内容销售给网吧之后, 网吧免费提供给网民, 第三种, 影视内容免费提供给网吧, 集成商通过广告分成。
政府对于网吧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调控, 将使网吧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传统电影通过网吧发行创收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
三、新媒体对电影发行口碑营销的影响
新媒体对电影发行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在发行特点和发行渠道, 对电影口碑营销也有重要影响。首先从电影宣传来看, 新媒体提供的一系列平台使电影在口碑营销方面可以大展身手, 新媒体语境下电影的口碑营销, 即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 对电影进行口碑营销, 也可以概括为是指消费者或网民通过网络渠道分享的, 对电影的相关讨论以及对电影质量的评分。
这种口碑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从传受关系上来看:长期以来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单线传播方式转变为受众可以参与其中的互动共享传播方式,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从传播效果看:新媒体口碑营销能够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是WEB2.0时代网络中最有效的传播模式。
从参与方式看:第三方点评类网站成为当下中国观众观看电影重要的参考渠道。它们以兴趣为媒介, 通过群组强化了“内容型关系”和“关系型内容”的生产, 不仅具备了“分众化”的信息提供特质, 还具备了“聚众化”信息汇集优势。
专门的点评网站, 如时光网、豆瓣网;SNS网站对某些电影开设的公共主页, 如人人网、开心网;视频网站的影片新闻、特色专题等;微博的话题榜, 论坛的特色帖子等都可以成为电影建立口碑的切入点。
时光网作为第三方点评网站, 不仅为用户提供电影上映、海报、简介等信息, 还提供打分和影评平台, 时光网与电影公司合作对电影进行宣传推广, 与影院合作售票分成, 并且与搜索引擎合作提供电影搜索。这种经营模式下, 时光网这类网站在电影的口碑营销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OTT给电影发行带来的启发
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 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 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 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节目, 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上。
在我国, 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 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广电总局于去10月底出台了互联网电视的监管政策181号文件, 这个概念所指的互联网电视仅限于电视机屏幕, 电脑屏幕、手机屏幕、PAD屏幕不包括在内。当前我国互联网电视牌照有7张, 分别是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从电影发行角度来看, 电影制片厂对内容安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运营商想要尽早的获得高清内容的播放权利, 就需要确保内容只在“封闭”的机顶盒设备或平板电脑和联网电视等具有硬件安全的设备上播放。由于其具有一流的内容, 即可采用与电影院同时放映电影的“家庭首映”模式。
目前OTT电视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实验性阶段, 还没有形成较大市场, OTT发展的政策不确定性和运营模式的不明晰, 使有线电视运营商面临一些问题, 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OTT模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是, 广电业内的共识是应对三网融合, 广电运营商必须全业务发展, 成为全媒体服务提供商, 受众需求个性化也促使OTT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电影发行如果能尽早抓住OTT电视发展机遇, 必将开拓出一种新的发行渠道, 使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发行手段更丰富。
五、总结
在当前主流电影产业中, 新媒体发行并未显示出特别大的经济效益, 尤其在中国, 人们更热衷于对电影票房的探讨, 但随着整个新媒体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OTT电视等进一步的发展完善, 中小成本电影的逐渐增加, 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多渠道发行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新媒体发行必然会在未来的电影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为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并为新媒体的壮大提供生机。
摘要:百余年来,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与技术的互动, 技术对电影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行是电影实现产出效益的最重要环节, 近年来, 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媒体对电影发行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语境为电影发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 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对传统电影发行模式、新媒体电影发行渠道和特点、新媒体语境对电影发行中口碑营销的影响以及OTT模式对电影发行启发的探讨, 观察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发行的趋势和变化。
关键词:新媒体,电影发行,口碑营销,OTT电视
参考文献
[1]潘彧.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发行模式流变探究[J].中华文化论坛, 2011 (3) 147.
[2]马为公, 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9.
[3]韦笛.简论新媒体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J].青年作家 (中外文艺版) , 2010 (5) :87.
[4]潘彧.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发行模式流变探究[J].中华文化论坛, 2011 (3) 149.
[5]谷国庆.电影发行的新媒体渠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 (1) :9.
关键词:电影;新媒体;发展;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81-01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而最近几年,博客以及其衍生产品“微博”的诞生与发展,也使得“新媒体”这个新的概念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最近10年,中国电影业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春天。让我们用数字来看看2010年中国电影业的情况: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526部,较2009年的456部增幅达15%,目前已高踞全球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101.72亿元,较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63.9%,已跻身全球十大市场。甚至有人预言,2011年票房可达150亿元。
数字显示的似乎是一片“盛景”,但中国电影业背后的软肋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电影重视票房,忽视文化;重视造势宣传炒作,忽视与观众深度交流;马太效应突出,优质的导演、演员、资金聚集严重,造成电影业后劲不足,潜力缺失。难怪有人说中国电影业“万般皆下品,唯有票房高”、“中国电影离票房很近,离产业很远”。
本文试图结合新媒体这个语境,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应的经营思路。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发展
紧张、碎片化、快节奏是现代都市生活最突出的特点。时至今日,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说的,我们已经进入了眼球经济时代,也就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电影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这个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应该如何营销、如果推广,如何摆脱“唯票房论”的束缚呢?
(一)了解观众需求,实现双向沟通
营销学里面有一句经典的话:“你如果不好好照顾你的顾客,没关系,有别人争着抢着来替你照顾。”网上有媒体评论说中国电影业“万般皆下品,唯有票房高”,我们的电影人更多的是迎合观众的低级审美需求,而非真正的满足顾客内在的价值观、深层次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电影离票房很近,离产业很远”。
在传播学上,根据主导动機之不同,将受众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A:“主智受众”:以满足认识上的需要为主要动机的受众,选择信息或传播受众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及了解相关的动态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更多的是得到一种“延迟性报偿”,即在未来活动中应用于解疑排难,得到方法指南,因此关注的往往是严肃类的电视节目。
B:“主情受众”:是以满足情感上的需要为主导动机的受众,主情受众选择信息或传媒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追求更多是“即时报偿”,即在试听中“实时”地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压力的释放,满足好奇心。
而我们的电视与电影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定要在主情受众上下功夫,因为这一部分份更多的是“三高人群”(即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他们的行为以及言论深刻的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他们的购买能力更强,更符合商家推广的受众。
(二)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
我们说不能陷入“唯收视率陷阱”,并不是说不要收视率,同样,我们说不能陷入“唯票房论”,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票房。收视率、票房,对于电影电视起着发动机和指挥棒的作用,这一点过去、现在是这样,将来基本上还是这样。但是,存在并不一定要唯一,唯一的票房论是一个“杀鸡取卵”的事情。
这两年,随着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植入式广告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从幕后走到台前。诚然植入式广告保守诟病,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植入式广告是一种趋势。现代人处于紧张、快节奏的环境中,传统广告越来越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了。2009年5月,有着“定位之父”之誉的营销战略家AIRies推出了全新观点著作《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一时引起学术界、营销界及广告界的极大关注。从刘易斯(Lewis)提出的经典的广告学AIDAS原理我们知道,广告对消费者作用的五个阶段包括Attention(引起关注)、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引发购买欲)、Action(促进购买行为)、Satisfaction(获得满足感),而现代社会的许多广告都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有一个笑话说每天晚上央视黄金剧场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时间是城市用水的高峰期,许多人趁着这个时间去上厕所。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间接地说明了现代消费者对于商业广告的反感与抵制。而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如果应用得当,恰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三)开发伴随电影产品和后电影产品
影院中的爆米花、饮料、杯子都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形式,如果和电影方达成合作,借助一些这种媒体,可以实现更好的宣传与更多的收益。而媒体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需要营销人不断的创新,如诺基亚在一场电影的放映前,提醒大家关闭手机,某种化妆品在电影院进行香味营销,将自己的香水喷散到影院,都实现了良好的效果。迪士尼通过开发卡通玩具等一系列后电影产品,也实现了创新式发展的独特模式,这也是我们营销人需要学习的。
(四)借助微博营销、构建网络语境下的句式符号
经历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我们现在进入了碎片化的“点播”时代,在这个人人皆记者,人人做报道的时代,要借助微博为代表的碎片化工具进行传播,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营销推广中用网络语境中独特的句式结构,制造话题,引发争议,引起媒体的放大传播。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曾红华(1989— ),女,汉族,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研究方向:管理学。
参考文献:
[1]钟乙华.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J].当代电影,2010.4.
【新媒体电影】推荐阅读:
新媒体与新媒体下广告11-07
新媒体vs传统媒体10-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比09-28
新媒体写作10-02
新媒体时代论文05-23
新媒体营销作业09-27
新媒体计划方案10-04
新媒体受众分析11-15
新媒体的广告12-06
新媒体专业求职简历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