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已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途径之一。结合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究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 篇1: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基模分析与对策

摘 要: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参照彼得·圣吉概括的九大基模之一的成长上限基模,针对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开发理念差额、科学规划差额、资源整合差额、高素质开发人才差额和产品开发层次5个成长上限子基模。通过对5个子基模合并运算,得到消除成长上限的管理对策。对广东省负责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如下建议:应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推广“以开发促保护”的开发理念;制订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完善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

关键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开发;成长上限基模;对策

Key words:Wus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uangdong province; exploitation; limits-to-growth archetype; countermeasure

廣东地处岭南,古为百越之地,受中原文化不断南移的影响,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均有了较大发展,广东武术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不断补充和快速发展。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滋养下,广东地区派生出了很多武术流派,除了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以外,还有蔡李佛拳、咏春拳、龙形拳、南枝拳等十余个特色拳种,由于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这些拳种近年来相继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拳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性拳种,而广东又是南拳的振兴之地,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广东还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研究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理论以及指导地方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实践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基模,并探索消除上限的“杠杆解”,为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1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1 对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认识不清

当前广东省内从政府到民间都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误解,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一直以来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存在争论,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一个门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学术大环境的影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实践就一直在争议中进行着,关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至今也未在理论研究中形成定论。在实践方面,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着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情况是过分强调对拳种项目的静态保护,视市场开发为破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洪水猛兽,完全无视市场开发对遗产经济价值的挖掘作用,一味要求政府对遗产项目给予“输血式”保护而忽略了遗产自身的“造血式”保护才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意识到市场开发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情况则是完全无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内涵和本质特征,仅借资源开发的名义追求经济效益,以致为了迎合市场而对遗产资源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改造,最终不仅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而且也损害了广东武术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1.2 法规建设不完善

当前广东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还很不完善,尽管出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只是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宏观法规,其中能够对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指导和保障的内容几乎没有,既没有对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进行专门的规划,也没有制订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相关的监督办法。整个条例中与开发利用有关的表述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鼓励和扶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鼓励采取与经贸、旅游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和传承具有生产性、表演性或者观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对于国家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表述,广东省的法规只是多了“与经贸、旅游相结合”的开发形式而已。由于缺乏政策法规的引导,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粗放式的发展状态。此外,法律的漏洞和规划的缺失也给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些过度开发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直接影响了相关文化企业投资开发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1.3 地方之间缺乏合作、资源整合不充分

广东省内各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分布地域较广,而且很多拳种都在省内不同城市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拳种的传播范围也基本涵盖了省内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如蔡李佛拳在江门、佛山和广州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咏春拳在佛山、江门、广州、惠州等地也相继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目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中,资源跨地区整合的现象非常少见,就单一拳种资源的开发而言,无论是教育培训还是文化旅游,基本都局限在遗产项目所在地进行小范围的开发。调查发现,各拳种流派之间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门户之争、相互排挤的现象,这给民间层面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障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层面也未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问题表示出合作意向,尽管佛山、江门等城市相继就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作出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但规划内容并未包含对相邻城市相同武术拳种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可见各地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由于民间和政府层面都缺乏合作意识,广东省内不同地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目前还处于各自为营和单打独斗的状态。

1.4 专业人才严重缺失

人才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对高质量人才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也成为制约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效益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存在着数量少且年龄老化严重的现象,而且传承人的培育工作进展缓慢,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拳种中掌握了核心技艺的年轻传承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其他市、县级项目的传承人缺失问题则更加严重,部分项目因为传承人的青黄不接而陷于濒危状态。此外,当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还缺少既精通技术又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和专业特长相对单一,要么专注于技术推广,要么专注于市场开发,少有能将二者兼顾的复合型人才;而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整体性事业,拥有大量的既懂专业又懂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该项事业获得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年轻传承人和复合型人才的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效益的突出问题。

1.5 武术文化产品单一,品牌建设不足

整体而言,目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和开发的质量都不突出,“一流的资源、二流的开发、三流的营销”是对目前开发现状的客观总结。丰富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产品开发的竞争力,许多因为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联度较高而适宜进行联合开发的优势资源如舞龙舞狮、中医药、粤剧、庙会等,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不同项目之间的联合开发也较少,项目开发上的各自为政限制了产品开发的形式和内容,也间接影响了武术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虽然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个别项目的知名度较高,在全国的同类项目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因为品牌建设不足,项目的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以佛山为例,作为全国唯一的“武术之城”[1],佛山拥有极为丰富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目前资源的开发主要还局限在武术培训和武术表演方面,武术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武术制造业如武术器械、服装、设备等产品的开发尚不充分,武术文化产业与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融合不充分,武术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也不高;佛山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旅游景点不少,地理位置也比较集中,但是目前开发的武术旅游产品基本以参观旧址和文物为主,形式过于单一,很难吸引游客再次光顾[2]。由于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充分、开发意识不强,政府也没有及时出台帮扶政策,导致佛山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武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质量也还比较薄弱,远未形成与佛山武术文化地位相匹配的产业规模[3],“有名气无实体”已成为佛山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

2 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原理

作为管理问题动态性复杂分析的一个有效工具[4],系统基模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教授彼得·圣吉提出,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彼得从系统角度描述了现代管理中存在的9种基模,并定义系统基模由正、负反馈环和时间延滞所组成,而成长上限基模正是上述9种基模之一。“成长上限”系统基模是由左边的正反馈(增强)环路和右边的负反馈(调节)环路所组成,当箭头头部因素会随着尾部因素的增强而增强时用“+”号表示,反之则用“-”号表示;当一个回路包含的“-”号数量为偶数时为正反馈(增强)环路,对回路起增长或加速作用,当“-”号的数量为奇数时则为负反馈(调节)环路,对回路起抑制作用(图1)。成长上限系统基模还是一个会自我繁殖的环路,该环路在开始阶段会产生加速的成长或扩张,然后逐渐减缓下来(系统中的人常未察觉),继而出现停止成长,甚至可能出现加速的衰败;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加速成长期”的形成是由若干个“增强环路”所导致;而“成长减缓期”的形成则是在成长达到某种“限制”的情况下,由“调节环路”所引发,“限制”可能来自资源方面,也可能是成长遇到的一种外部反应;至于可能出现的“加速衰败期”则是由于“增強环路”的继续作用使得衰败加速,进而逐渐吞噬掉原来的成效[5]。“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杠杆解都在调节环路,要改变系统的行为,必须辨认和改变限制因素。[6]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不仅涉及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质量,也涉及地方经济条件、民众的意识和开发的环境,且每一个牵涉面都是当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子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耦合性等特征,因此,可以借鉴系统基模反馈分析法来构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问题基模。

3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基模

针对当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成长上限基模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出开发理念差额、科学规划差额、资源整合差额、高素质开发人才差额和产品开发层次低5个成长上限基模。

3.1 开发理念差额成长上限基模

开发理念差额成长上限基模由两个正反馈环和一个负反馈环组成(图2)。在正反馈环1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程度越高,相应的开发收益也越高,收益的提高又会促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于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程度就会进一步加深,如此形成了正反馈环。同理,随着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有了更加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措施和充足的资金用于强化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实现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并举,从而提升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质量并增强了资源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的提升又会促进遗产资源开发价值的提升,继而刺激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形成正反馈环2。在负反馈环1中,随着开发的逐渐深入,要求资源开发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开发理念:开发是为了促进保护,在深入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遗产资源的保护,维持资源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保护。而当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理念的不清晰则主要表现为对开发目的和作用的认识不清,将保护与开发割裂开来,“重开发、轻保护”或“只开发、不保护”,开发理念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差额,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破坏资源特色,降低资源吸引力和开发价值,最终阻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程,形成了负反馈环。正反馈环2与负反馈环1中的各要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达到平衡,之后系统不再生长,形成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理念差额的成长上限。

3.2 科学规划差额成长上限基模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各资源项目的地理位置分布比较零散,而且不同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整体开发时,为了保证开发的效益就需要根据资源本身的条件来制订科学的开发规划。图3的负反馈环显示,随着市场开发的逐渐深入,为了保证开发质量和开发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内容、手段、步骤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而且对开发规划的精细度和科学性的要求随着开发进度的加深也逐渐提高。而当前广东省尚未制订关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虽然省政府制订了促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以及用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条例,但这些规划或条例并不能具体地指导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形式与音乐、戏剧、手工艺等类型的文化资源之间也肯定存在差别;由于针对性的开发规划或指导意见缺失,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于是形成了负反馈环2,并与正反馈环1一起构成了科学规划差额成长上限基模。

3.3 资源整合差额成长上限基模

图4中负反馈环3显示,随着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为了提升资源品相、增强资源的竞争力,客观上要求对各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进行整合,借助资源整合形成的合力来推动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但目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力度并不高,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资源集中和优势互补,不仅各大拳种之间的技术交流、商业合作开展得不多,而且拳种内部的各宗支之间联系和互动的程度也不深,通常的交流方式就是彼此礼节性地出席对方的庆典活动,这种互动离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资源整合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各拳种资源的开发和相关企业的市场运作也普遍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无法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产权界定不清、多头领导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产权和领导权上存在的整合差额也拉大了资源整合的整体差额,从而制约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展,形成了负反馈环3,并与正反馈环1一起构成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成长上限基模。

3.4 高素质人才差额成长上限基模

图5中负反馈环4显示,随着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市场对高素质开发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既精通武术文化又擅长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必然会受到市场青睐,但是目前广东省从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工作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无论是技艺精湛的武术技术人才还是熟悉文化产品开发和营销的商业人才都十分欠缺。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广东省内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市场营销的相关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营销培训,对于网络营销、体验式营销等文化产业流行的营销手段了解不多,还有相当比例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自己正在推广的传统武术项目,对于拳种的技术风格、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也不多,这与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差距较大,高素质的市场开发人才的数量差额必然会影响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度,于是形成了负反馈环4,并与正反馈环1一起构成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高素质人才差额的成长上限基模。

3.5 产品开发层次低成长上限基模

图6中最右侧的环路显示,在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开发程度的深入,市场对多元化的开发产品的需求会日益强烈,此时,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开发如果只局限在传统的教育培训、竞赛表演、装备制造等领域,就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效应,武术非物质文化产业只有与休闲旅游、健身娱乐、医疗保健等朝阳产业相互关联和融合并产生产业集群效应,才能提升自身的开发层次和开发效益;而目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形式仍旧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武术竞赛和武术教育培训,武术文化与旅游、演艺娱乐、医疗保健等产业的结合较少,虽然广东省的旅游和演艺市场巨大,但是与武术文化相关的旅游或演艺产品几乎没有,武术与文化事业还没有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就武术文化产业链的完善程度而言,广东省与河南、山东等武术文化大省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产品的类型单一,开发层次不高,这与市场对产品开发的多元化需求產生了矛盾,该矛盾将会限制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度,于是形成了负反馈环5,负反馈环5与正反馈环1共同构成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开发层次低成长上限基模。

3.6 成长上限基模的相互关系

以上5个基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开发理念差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学规划的缺失,科学规划的缺失又直接影响了资源整合的效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开发与保护无关的开发理念差额、科学规划差额、资源整合差额和高素质人才差额又都限制了产品的开发层次,导致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产品的类型单一、开发层次不高与市场对产品开发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催生了产品开发层次差额(图7)。可见,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长上限基模中,从开发理念差额到产品开发层次差额之间存在着一个逐级影响的层次递进关系,其中,开发理念差额和科学规划差额为上层差额,资源整合差额、高素质人才差额为中层差额,产品开发层次差额为下层差额。

3.7 成长上限基模的合并分析

将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开发理念差额、开发规划差额、资源整合差额、高素质人才差额、产品开发层次低共5个成长上限子基模进行合并,最终得到了完整的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基模。而根据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管理原则,即不应推动增强环路而应辨认和改变限制成长的因素,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长上限的“杠杆解”就是要弱化基模中5个限制因素,即校正开发理念、制订科学的开发规划、加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加大资源深层次开发的力度(图8)。此外,由于5个基模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关系,对上层的开发理念差额和科学规划差额的校正应居于主导地位。

4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长上限的化解策略

4.1 强化“开发是为了促进保护”的思想认同

调查发现,当前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自发状态,社会各界对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目的和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能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理论创新的角度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要么借资源开发的名义追求经济效益,要么完全无视市场开发对遗产资源经济价值的挖掘作用,一味强调外界应给予“抢救性”保护而忽视了资源的“自身造血”功能。破解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成长上限,首先必须正视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正确理解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方针的思想内涵;认识到开发利用是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必要手段,开发与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强化“适度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思想认同,为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创新局面,必须改变原有的“开发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或“开发的目的与保护无关”的开发理念,将促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当作是开发的首要目标。另外,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从官方到民间都清楚地意识到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辨证关系,并在“以开发促保护”的开发理念上达成统一,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才能开创出新局面。

4.2 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开发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只有遵循规划先行的思路,才能杜绝为了短期效益而随意开发的现象,才能根据资源条件和开发环境实施个性化开发。广东省应该尽快制订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并通过规划来加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丰富产品开发的层次和类型。资源整合则包括项目整合和产业链整合两个方面。广东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散乱,而且产品结构单一,较难形成规模效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合后实施集团化开发则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也有助于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益。项目整合的具体策略:首先,在已经成立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内部建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委员会,由省武术协会牵头组建并积极发动省内各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主任委员,吸收从事文化类经营的企业家担任理事,通过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来促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次,在省内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置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体投入生态保护区之中,实现武术与其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整合省内各传统武术项目表演团队,综合打造一支高水准的武术演出队伍,在省内各大旅游景区开展商业演出,在扩大宣传的同时也实现了创收。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链包含了产品设计、生产制作、广告宣传、流通销售等环节,而建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既有利于改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产业环境,又有利于实现武术文化产品与大众文化市场的对接。如河南打造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把少林武术与禅宗文化以及登封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7],创作了一出集艺术表演、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新概念山水实景剧,让人们在欣赏音乐、武术和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形成了少林武术与禅宗、音乐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特色。广东省也可以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产品和产业集群,以资源相对集中的传统武术拳种聚集区为增长极区域,如将蔡李佛拳、咏春拳等代表性拳种的聚集地江门、佛山分别打造成不同风格的武术文化区,在一个文化区内重点完善一个拳种的产业链,形成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同时各文化区要强化自身特色,在错位竞争的格局中实现合作共赢。

4.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中存在人才质量不高、结构失衡、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弱、市场意识差、知识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广泛吸收熟悉文化产业环境和规则、具有文化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吸纳文化产业领域中从事项目策划、文化经纪、产业融资的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二是在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从业人员中开展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培训,设置相关实习基地,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着力培养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资本运作等专业人才以适应当前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8];三是将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通过广泛开展在职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的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探索与少林、武当、峨眉等武术产业重镇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为本土武术人才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四是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武術技术人才以及武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广东省体育专业院校的办学优势,设置相关专业方向,培养出既精通专业技术又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队伍。

4.4 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完善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

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通常会遇到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此时,相关经营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的产业联盟,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同类企业或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也能够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而且也便于企业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本、人才和技术[9]。为了促进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质量,广东省首先需要完善武术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这可以通过武术文化主体产业向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延伸来实现;而在横向拓展方面,将武术与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联合起来进行开发则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产业集群,并借助产生的集群效应来推动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其次,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开发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比如武术之乡佛山除了有丰富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外,还有工艺陶瓷、粤剧、醒狮、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地方政府可以将这些资源纳入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的整体规划,将包括武术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到一起进行整体开发;政府部门还可以考虑建设一座集生产研发、观摩培训、娱乐休闲、教育比赛等功能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园内还可以汇聚旅游、餐饮、演出、影视、会展、出版等相关产业,产业园为武术和其他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借助该平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实现由资源向资产进而向资本的转化。另外,广东省还可以依托省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娱乐业优势,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开发的重点设定在武术文化旅游、武术竞赛和武术演艺业上,专注于这几项业态的推广,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和品牌来提高广东武术文化的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系统基模分析法是运用动态性分析来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也是制定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策略的有效工具。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5个成长上限基模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其中开发理念差额和科学规划差额位于上层,资源整合差额和高素质人才差额位于中层,产品开发层次差额位于下层。化解成长上限应以校正开发理念和制订科学的开发规划为主导,同时加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加大资源深层次开发的力度,即以强化“开发是为了促进保护”的思想认同和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主要应对策略,并通过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产业集群等手段综合提升广东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思麟,刘永峰,荆治坤.佛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以佛山蔡李佛拳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4):25-27.

[2]冯娟,刘永峰,黄丹,等.佛山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3):89-92.

[3]黄心豪.政协委员呼吁规划建设“佛山武术文化中心”[N].中国体育报,2012-01-12(007).

[4]肖教燎,贾仁安.因果关系图系统基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0,34(2):131-136.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6]樊珍,唐震.基于系统基模的新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8):96-102.

[7]胡妍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15(8):87-89.

[8]宋天华,罗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63-66.

[9]苏华,廖文杰.基于动态反馈分析的苏州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104-107.

[10]郑玉梅.體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51-53.

作者:张龙

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 篇2: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已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途径之一。结合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究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变迁,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具有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力,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承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良环境,是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作为承德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7年4月,承德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4项,分布广发,门类齐全,资源丰厚,逐渐营造出了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相应旅游资源开发的氛围,日益成为承德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承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客源,2016年共接待入境游客3000余万人。目前,承德独具民族特色和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源泉,呈现如下特点: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承德的各区县均有不同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保护与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承德市政府、文化局到各区县文化馆、博物馆等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管理规范,增加了经费投入,并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申报、保护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2.已产出了较高旅游价值。在表演艺术类(如:承德避暑山庄皮影演出团、热河二人转、二贵摔跤、清音会等)、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传统工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一百家子拨御面、平泉羊汤烧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开发积极性逐年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承德定位为“生态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区”、“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助推了承德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都希望借助旅游市场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提高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4.开发主体多元化。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但主要有三大类:企业运作(如:山庄老酒集团、承德颈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介入(丰宁满族吵子会、清音会等)和个体小作坊(杨茂昌根雕艺术、何清华剪纸等)等。

5.产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因其发展历史、管理方式、开发模式、市场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性,产出的经济效益参差不齐。多数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产出的经济效益较低或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精品的民间美术类(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等)和传统技艺类(山庄老酒传统酿造工艺、平泉羊汤烧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获得了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缺乏整体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目前承德市旅游管理部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相对集中、便于管理、较快产出经济效益的避暑山庄、外八庙、乡村旅游等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整体规划和布局,资源开发较分散,基本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县区镇村等部门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演等活动,人力、物力、财力及外宣工作投入不足,忽视了旅游市场结构分析和可行性论证,难以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2.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源性和多样性特征,门类齐全,涉及文化、工业、艺术等众多行业领域。〔1〕承德市各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之间及资源开发企业期间缺乏联合和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未形成有效合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开发企业、传承人、大众等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和谐,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够,资源开发受阻,较难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

3.地方性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承德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的地方性管理体系,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规范依然空白,没有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起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保护承德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在传承人法律地位、资金投人、保护性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限制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不够突出,缺乏竞争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成旅游产品,需要灵活的商品市场化运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进行“商业包装”,树品牌,造精品。〔2〕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没有从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上进行深入内涵挖掘,旅游产品品种单一且档次偏低,庸俗化、雷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市场竞争力偏弱,效益普遍较低。同时,相关部门及媒体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导致市民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5.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资金投入不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仍生活在乡镇甚至偏远山村,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传承人数不足20%,多数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生活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传承人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及观念,导致部分传承人生存状况堪忧,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消失殆尽。同时,由于在产品开发、创新推广、宣传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足,导致许多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无法转化成旅游产品,目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仅在15%左右。

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坚持“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涉及行业和领域广,难度大,建议由承德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協调编制《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在充分调研目前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明确制定原则、目标、措施方法、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职责和协调机制,统筹兼顾,全面科学指导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将承德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碎片化转变为整体性、标本化转变为活态性。

2.坚持“制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做到制度先行,监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制度保护与政策保障相支撑、政府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力量相补充、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照应的科学、协调制度体系,制定《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为开发企业设“红线”,要求合法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要保护好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传承人生活社会保障制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有序传承;建立健全传承人和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特别要保护好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成果,激发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服务社会,惠及大众。

3.坚持“打特色,创精品”的原则。特色游、精品游已成为各地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原则。推进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民俗街、民俗村、民族镇建设等工作,树立典型,建设代表区城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体验区、聚集区和示范区,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生产性保护先进经验。针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散、弱”的特点,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等方式,不断培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群或产业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把双桥区、丰宁县、平泉县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丰富、项目数量多且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区域作为开发试验区,重点建设成承德特色文化旅游的理想目的地。承德市旅游局和县区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及企业联合设计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精品旅游商品、推介一批特色演艺场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小吃等,从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3〕

4.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承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第一,全面开展遗产普查工作,运用大数据、互联网、VR、软件开发、数字化等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及保存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根据类别进行体验项目、创意产品、文化演艺、展览展出、医药产品、饮食等项目开发。第二,增强群众、传承人、管理人员、旅游资源开发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创设环境,科学决策,自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一体化观念。第三,针对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建议承德市政府必须强化管理,对于民俗类、节庆类等具有较深文化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重视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

5.坚持“加大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首先,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重流失、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承德市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研究基地、传承人和相关的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以市场化运作模式配置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实现自我造血、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目标。其次,加强市场宣传,迎合现代市场需求。在今后的承德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借助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实现有效结合,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第三,拓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群体,实现客源市场多元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观光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产品,打造项目,尤其要重视开发潜在市场人群,这一群体更易于被这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4〕承德作为一个知名旅游城市,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开发资源。在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有助于弘扬承德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带动承德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晓东,等.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09).

〔2〕肖刚.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12).

〔3〕张希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08).

〔4〕茹子晏.浅谈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大众文艺,2010,(10).

〔责任编辑:陈玉荣〕

作者:赵翠华 张永利

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论文 篇3:

梅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与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结晶,是地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该文采集整理梅州非遗物质遗产资料,解读梅州非遗的现状,采用区位熵量化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旅游开发非遗的人才开发、市场开发、项目开发和商品开发路径的可行性。开发好非遗旅游项目,将对梅州“世界客都”的城市旅游形象起到内涵深化作用。

关键词:非遗;梅州;保护;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结晶,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特色的记录与表现,同样也可以满足人们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具有审美艺术价值、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开发价值。[1]由于非遗所具有的异质性、动态性和脆弱性,决定了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转型上,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新手段和推动力,处理得当便会促使非物质文化生存基质走向适宜化,取得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2]

据CNKI数据库显示,近10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旅游”为关键词的研究成果共计2601篇,其中以2015年达到高峰,当年的研究成果就有318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行政管理研究。[3]

众多研究成果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保护经费投入不足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细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取得保护与开发二者之间的平衡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背景下,保护性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4]梅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还未能实现非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从梅州非遗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地非遗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梅州非遗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1梅州概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境内梅县机场有航线11条,可通航国内外16个城市;有广梅汕和梅坎2条铁路,以及在建梅(州)汕(头)高铁1条,规划建设双龙高铁(龙川至龙岩)、梅广湛高铁、瑞(金)梅(州)铁路3条;有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3条,在建大潮高速、梅州东线、梅平高速、大丰华高速4条。

梅州地势北高南低,兼有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面积1.59万平方公里,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人口543.79万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与特征

2.1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早在北宋时期,梅州已是客家人较为集中的地区,但真正成为“客都”则是从元代末开始的。久远的历史形成了梅州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7年底,正式公布的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439项(不计重复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市级98项、县级302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5人(国家级7人、省级31人、市级72人、县级195人)、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其中,梅州市大埔县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2018年度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包括: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曲艺和民俗10种。梅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及分布,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二、三、四批名录,广东省文化馆第一批至第六批非遗名录和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整理

2.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2.2.1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共10种,梅州有9种,种类丰富。以同是地级市的客家人主要聚集地惠州、河源、韶关和清远作为比较,梅州无论是在种类、数量还是级别上看,都独具优势。以省级以上非遗为例,梅州国家级6个,省级25个,种类9种;惠州国家级2个,省级19个,种类7种;河源国家级1个,省级10个,种类4种;韶关国家级5个,省级14个,种类8个;清远国家级5个,省级19个,种类7种。

梅州非遗的种类偏向也非常明显,国家级的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传统舞蹈三类藝术性和欣赏性较强的种类;数量最多的集中在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和民俗三类。

梅州非遗项目众多,主要原因有三:一者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梅州大量的文化成果;二者梅州地处粤东山区,远离珠三角经济开发前沿地,为保证文化血统的纯正提供了条件;三者当地对于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传承文化的执着为非遗传承输入了内在动力。

2.2.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态势明显

采用区位熵量化分析梅州地区非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类型非遗的集中程度,公式如下:

Q ij=(G ij /G j )/(G i /G)

其中,i表示非遗旅游资源类型,Q ij为各县区 i 类非遗旅游资源的区位熵,G ij为各县区i类非遗旅游资源的得分值,G j为各县区所有非遗旅游资源的总得分值,G i为全市i类非遗旅游资源总得分值,G为全市所有非遗旅游资源总得分值。

表2显示: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的区位熵在各个县区间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非遗项目各有千秋。区位熵差异最为显著的是民间文学,最高值为5.82,其他7县区全部为0,集聚态势尤为突出。其次,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以类非遗的区位熵差异也比较显著,最大值分别为 2.36、3.30、3.09、2.83、3.30,最小值为 0的县区达到3个以上,集聚态势明显。民间文学高度集中在梅江区,该区作为市区所在地,是梅州的文化中心,也是客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阵营,以下市话和对山歌为主题的民间文学题材丰富、特色突出;传统音乐高度集中在蕉岭、梅江区、丰顺、大埔和兴宁市,贯穿梅州东西部,各具特色;传统戏剧高度集中在五华、梅江区、梅县区和大埔,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和采茶戏知名度高,文化内涵深厚;传统美术高度集中在兴宁市、五华县和梅县区,这些地区工匠艺人普遍,石雕匠人“五华阿哥硬打硬”,艺术特色鲜明,代表作品丰富;曲艺主要集中在蕉岭、平远、梅县区、梅江区和兴宁市,说明竹板歌流传者众,备受人们喜爱;传统体育与杂技高度集中在平远、梅县区和兴宁市,拳术类型多样,足球运动魅力不减。

2.2.3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基础深厚

文化认同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客家人的文化信仰融合北方汉族文化和岭南土著族群文化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信仰。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根植于百姓生活,山歌一唱大家爱,竹板一打闹洋洋,蒸酒磨豆腐,唔敢逞师傅,元宵看火龙,中秋上歌台,百姓的热情焕发着非遗的生命力。

2.2.4 梅州非物質文化遗产展现形式多样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为例,有山歌节,有山歌擂台,有山歌剧《等郎妹》《山魂》《客魂家风》等,有客家原生态艺术电影《等郎妹》,有电视剧《围屋人家》等。除此之外,还有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山歌进校园、出省出国展演等活动。形式多样,氛围良好。

2.3 梅州非遗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

据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第一批至第五批传承人名单显示,梅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其中国家级4人,最年轻76岁,最年长84岁,平均年龄80岁;市级34人,最年轻43岁,最年长91岁,平均年龄64岁,传承人老年化严重,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3.2 非遗项目资金渠道单一

非遗保护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每位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为2万元/年和3万元/年,政府扶持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仍无法满足非遗项目发展的需要。非遗产业创收方面,非遗项目缺乏文化附加值高的精品,直接导致其长期无法扩大市场份额,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从业者也无法从中获得理想的报酬,间接导致非遗传承人的流失。

2.3.3 非遗项目量质未能均衡

统计数据显示出梅州对非遗的重视,非遗申报数量逐年递增,但是其后续传承和发展的质量仍显粗糙。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技艺的理论总结和持续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基于客观的薪资、技艺水平和个人追求,年轻一代多对艰苦的技艺传承工作无感。因此,无论是非遗传承队伍、项目质量和规模,都相当有限,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

3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

旅游开发是提高非遗市场需求的有效方式,通过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更多产业资源,激活非遗内生发展活力,以新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5]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1人才开发路径

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实现保护的核心是人。非遗传承人数量少,需要潜心研究,因此,非遗的弘扬需要依靠传承团队的运作。可构建“高校+传承人+导游”的非遗保护团队,鼓励地方高校师者为传承人提供理论指导,共同梳理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探索创新路径;传承人师徒工于技艺,强大传承队伍;导游面向旅游市场,宣传非遗文化。集三方所长集体发力,发扬团队精神。

3.2 市场开发路径

产品开发先分析市场,精准定位后再行研发,做到立体地实现人们的需求。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满足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里面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旅游目标市场中,可把目标市场定位在寻根祭祖团和研学团,前者基于梅州庞大的外出乡贤人士和华侨华裔,他们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渴望,有乡愁,更有乡情;后者源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鼓励研学旅游;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两份文件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教育为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据广之旅研学旅行业务调研显示,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规模达到1400万,市场开发潜力大。青少年唯有了解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方可树立文化自信。两者的旅游需求都可以通过非遗的旅游体验项目获得。

3.3 项目开发路径

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对应不同的开发路径。开发创新必须尊重非遗,保存非遗本身的文化环境和语境。客家人的民俗与劳动生产有关,与时令节气有关,与生活习惯有关,不时不食,应时而作,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因此,此种模式在开发中需要避免“过度开发”“泼水节”“火把节”在景点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损害了非遗的性质和风味,也损害了非遗地区人们对节日的神圣感。旅游对非遗的包装和设计也应有“度”,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不能本末倒置,用华丽的包装替代非遗表演的质朴;不可只停留于形式,而要深挖非遗的文化内涵;更不能求利心切,违背非遗的文化品位和工匠精神。

3.4 商品开发路径

用创意不断驱动产品发展,体检经济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做出精致感。梅州的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特色食品类,显单一,品味不够。需要注意的是,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并非故步自封,因为保护非遗同时要求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生活在变化发展,非遗也应与时俱进。比如,结合非遗文化和“创新性、市场性、科技性、实用性、文化性”的旅游商品设计原则,设计非遗明信片、创意文化用品(钥匙扣、书签、石雕印章、花灯台灯、版画U盘等)、文化家居用品、小型工艺品等,把尺寸缩小一点,素材接地气一点,包装精致一点,让游客“有得带,值得带,带得走”。只有把传统技艺和当下时尚相结合并被大众喜爱,非遗传承才有了意义。

4结语

梅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有"文物由来第一流"之美誉,众多的“非遗”项目生动地体现了地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客家人的精神命脉。在时代变迁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嬗变和自我完善,从而在民族或群体中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上,除了本文所探讨的人才开发途径、市场开发途径、项目开发途径和商品开发途径之外,在实践过程中还会有新的业态形式产生。无论是哪种方式,必须注意的是,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因地制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实现旅游与非遗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荣天,管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4):37-41.

[2] 刘社军,吴必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差异及旅游发展转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1):76-80.

[3]胡晓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及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1):55-59.

[4] 许忠伟,林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9):18-27.

[5] 张玉玲.非遗旅游:趣相投景无限[N].光明日报,2018-04-09(10).

作者:杨红霞

上一篇:校长演讲稿范文2下一篇:新员工考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