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篇1

 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9月07日05:46 来源:齐鲁晚报 纠错|收藏将本文转发至:

来自潍坊的泥彩塑传人聂希蔚和他的泥老虎。

精湛的传统“泥人汤”。

烟台牟平的棒槌花边传人王家卿为参观者讲解制作过程。

本报记者师文静

6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作为展会的重要部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单独列馆展出,这里集中了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东昌葫芦雕刻、莱芜锡雕、伏里土陶、聂家庄泥塑、枣庄柳琴戏等山东省非遗保护的代表性项目。在诸多非遗保护中,掌握着老手艺的非遗传人成了重点保护对象。除了力推传承人,我省还侧重借助市场手段让非遗在生产中得以继承。

搭乘非遗保护顺风车,泥娃娃走出国门

虽然非博会现场偌大的场馆内囊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产品和非遗项目,但是山东的非遗保护成果还是受到了参观者的特别关注。

今年75岁的聂希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密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他从12岁开始做泥塑,产品以泥老虎、泥娃娃不倒翁为主。6日上午,刚开馆一会儿聂希蔚就卖出了一套价值近百元的泥老虎,他带来的种类繁多的泥娃娃也让大家爱不释手。聂希蔚告诉记者,以高密本地泥土为原料制成的泥娃娃造型朴实、色彩艳丽,具有很好的寓意。但之前聂家庄泥塑只局限于做给当地人,需要赶大集时才能卖掉,导致学这门手艺的人很少。

“现在,泥娃娃这么受欢迎,得益于政府对它的保护。这两年政府加大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宣传非遗产品,所以我们的泥娃娃知名度越来越高。泥娃娃和泥老虎的销量这两年大了很多,不仅有国内经销商过来批发,有些产品还通过中介公司销往国外。”聂希蔚告诉记者,由于制作泥塑是纯手工,产品生产得很慢,需要一年的周期,虎年的时候泥老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比平常涨了一倍。

随着泥塑受欢迎程度的提高,聂希蔚的泥塑产品扩展到八仙人物、十八罗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京剧脸谱等多种类型。聂希蔚称,虽然泥塑还没能发展成大规模产业,但是对于做泥塑的手艺人来说,以此为生完全没有问题。如今跟他学习泥塑的学生中,有30多人靠泥塑为生而且过得很好。

聂家庄泥塑只是山东省支持非遗发展的例子之一。在非博会上,记者采访了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曲阜楷木雕刻、枣庄柳琴戏等非遗项目也因受到政府的宣传保护逐渐扩大了知名度。

鲁锦带动2000多人就业

在非博会现场,胶东花饽饽传承人林荣涛和王爱凤正在制作一个超级大饽饽,这个饽饽上有象征吉祥的龙凤造型,让在场观众看得饶有兴趣。

林荣涛称,胶东花饽饽是一门传统手艺,之前以此为生的人并不多,也很少有年轻人学习。但是,如今的胶东花饽饽加工厂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50万元,最重要的是,随着花饽饽市场的拓展,很多年轻人在生产花饽饽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作为胶东花饽饽的传承人,我们可以在加工厂内带学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如果没有市场、没有销量,年轻人是不会对花饽饽感兴趣的。”

菏泽鄄城鲁锦制造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山东的老字号,鲁锦之所以能完好保存下来并且打开市场,与鲁锦较早企业化生产有关系。鄄城县鲁锦工艺品公司董事长路维民告诉记者,公司拥有鲁锦品牌,并邀请鲁锦的非遗传承人在公司内做研发工作。如今公司拥有1000多台手工织布机,年产量100万米鲁锦原料,年销售额达到1400万元。“我们不仅生产鲁锦原料,而且生产鲁锦制作的床上用品、衣服、沙发套、壁挂、包袋等衍生产品。我们的企业已经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鲁锦这个非遗项目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篇2

一、彰显西施文化品牌的基本做法

1. 全面普查, 整合非遗资源。

2005年借着“西施传说”这一优秀非物文化遗产申报国遗的契机, 我市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 挖掘整理了265项民间艺术项目, 精选了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80余个项目, 编辑出版了《诸暨民间艺术大观》。2007年根据省里统一部署, 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传承现状等, 认定了一批重点保护项目, 为科学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奠定了基础。

2. 举办节会, 营造品牌效应。

2006年申报成功后, 又把“西施传说”的保护纳入“文化强市”战略, 列入诸暨“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 每年举办西施文化节, 变单一模式“传说传讲”为融“传讲、表演、研究”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纪念活动, 以搭建展示平台, 推介西施文化。到目前为止, 西施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两届。

3. 普及非遗知识, 注重传承。

首先, 送“西施”进校园, 把文化的种子植入少儿心中。为在学生中普及西施文化, 市文化部门新编纂了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西施传说》普及读本,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施传说的精华实质;和教育部门一起, 制定了诸暨的乡土教材, 大篇幅地介绍诸暨的西施文化。其次, 送“西施”入民间, 做好西施文化在民间的动态保护。市文化旅游部门经常利用传统节会, 如元宵节、三江口水灯节和西施文化节等, 现场组织优秀传讲手开讲西施传说, 以保护弘扬西施文化。

4. 创设载体, 开展学术研讨。

为挖掘整理、发展弘扬西施文化, 广泛开展西施文化传承保护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2007年4月, 诸暨市成立了“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成立, 既是诸暨利用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创新的表现, 也是文化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中心成立后, 已编印了《西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果汇编》一书, 收到特约研究员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多篇。

5. 借助传媒, 宣传西施文化。

为发展西施文化、扩大西施对外的影响, 诸暨市不断地借助影视传媒的力量传承西施文化, 排演了大型越剧《西施断缆》, 赴香港、芬兰进行文化交流, 扩大西施文化的国际影响;邀请66个国家和地区使节、百名记者, 寻访西施故里, 推介诸暨;邀请节目主持人杨澜和湖南电视台《天下女人》栏目组到诸暨西施殿, 现场录制专题片《寻找西施》;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西施》等,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使西施传说以活态化呈现, 并逐渐走进现代乡镇和城市生活, 成为大众文化娱乐的一部分。

二、建设西施文化品牌的主要成效

1. 提高了诸暨知名度。

从2006年起通过举办三届西施文化节, 穿插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的授牌, 西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层论坛, 《话说西施》的首播、“魅力——诸暨”全国西施故里旅游电视专题片大赛启动等活动, 使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施传说在世人眼中更加形象、更加丰满。利用西施文化品牌效应及诸暨地域经济特色, 把西施文化节与富有诸暨特色的节会资源 (中国国际珍珠节和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 结合起来, 做大做深了节会, 更进一步提升了西施文化品牌知名度。

2.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 诸暨市加深挖掘地方历史文化, 倾力打造以西施文化为纽带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自2006年4月18日以来每年举办的西施文化节, 有效带动了“广场千人演出、社区千人唱戏、农村千场电影”的“三千工程”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使全市群众文化生活“四季常青”。去年来则推出了以“欢乐家园, 和谐生活”为主题的群众文化“送、种、赛”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起到了惠民乐民的积极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 推动了经济发展。

西施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把西施文化节与本地特色产业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办, 助推着全市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持续上升。诸暨连年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市) ”称号, 2008年诸暨城市创新能力总体评价居全国第9位。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495、89亿元, 增长9.5%;财政总收入50.33亿元, 增长15.6%;自营出口36亿美元, 增长370%;2008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678元和11612元, 分别增长12.8%和12.9%。

三、培育西施文化品牌的几点启示

在建设西施文化品牌上, 诸暨市政府深深地意识到西施文化离不开本土最全面的呵护, 但仅依靠本土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西施文化要在传承中广大、要在传承中创新, 离不开全社会推动。纵观打造西施文化品牌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 有以下几点:

1. 基础保护是彰显西施文化品牌的重要前提。

经过数千年的流变, 西施传说早已经融入了诸暨的人文、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之中, 如果缺少物质性的保护, 没有可以依附的物质形态, 西施传说会很快消亡。为此, 近年来, 诸暨市加强了对西施传说依附点的保护, 把与西施传说有关的重要遗存如浣纱石、四眼井、范蠡岩、鸬鹚湾、白鱼潭等作为西施传说重要依附点, 树立了保护性的遗存标志;在原苎萝村, 对遭到破坏的重要遗存点西施殿, 投入百万元进行了重修;扩建了西施故里风貌区, 修建了浣纱女群雕、郑氏宗祠、郑旦亭及范蠡祠等, 力图更完整地保护跟传说相关的景观及遗迹。此外, 还在一些公共场所, 借助铜雕、石刻等形式, 宣传西施文化, 以增强社会对西施传说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重点保护是彰显西施文化品牌的关键问题。

为进一步保护西施传说, 诸暨市把它放在突出位置, 加以保护, 从2004年开始实施十年保护计划。根据这一计划, 诸暨市在全面普查, 彻底摸清“西施传说”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故事篇目、传讲人才、流传区域及艺术价值的基础上, 建立“西施文化生态保护区”, 对西施传说的原生地实现重点保护;发展“西施传说”传讲队伍。并努力保持其民间性的特点;开办“西施民间艺术职教班”, 在学校广泛开展西施传说教学活动, 培养下一代故事手, 解决传承问题;组织专业人员对西施故事开展全面研究。抓好理论基础研究和相关民俗研究, 编纂出版研究成果。

3. 科学保护是彰显西施文化品牌的动力之源。

加强科学保护就是根据全面普查结果, 制订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规划, 对不同类别的非遗资源, 开展分类分批的传承保护工作。对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西施传说”和“西路乱弹”两个项目, 建立相应传承基地和传承教学基地, 使传承队伍有保证、传承活动常态化。对濒危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那些生活困难的重要代表艺人, 以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传承人或单位, 政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召开传承人座谈会, 加强与他们的沟通, 激发其积极性, 让他们身传口教, 不使“绝技”湮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机制, 公布第二批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 出台传承人管理办法, 明确传承人的权利义务, 使各个重点项目后继有人。同时, 积极创设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载体, 通过组织西施文化节、元宵节踩街、“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活动搭建平台, 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成果展示展演。

4. 申遗保护是彰显西施文化品牌的根本之策。

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诸暨市决定抓住申遗的机会, 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为此, 诸暨市专门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 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参与, 并吸收了18位文史专家参加。申报材料7易其稿, 完成了申报材料的起草;电视组则沿西施赴吴国经过的萧山、嘉兴、无锡、苏州等地进行沿途拍摄, 制作申遗电视片。“西施传说”作为浙江省93项申报项目中为首的项目上报国务院, 2006年6月10日, 国务院公布了首批获准名录, “西施传说”获得批准。

摘要:以西施传说为核心的西施文化品牌, 是诸暨市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本文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出发, 剖析了诸暨市在非遗保护中彰显西施文化品牌, 在西施文化品牌活动中推动非遗保护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基础保护、重点保护、科学保护西施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遗保护,西施文化,品牌培育

参考文献

[1]《西施文化传承与保护高峰论坛专家发言摘要》.文化传播网.

[2]《西施文化:流芳千古历久弥新》来源:诸暨日报.

海淀:文化强区,“非遗”进校园 篇3

文化强区,文化惠民。近几年,海淀区充分尊重本土文化习惯,在主动引导文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民间文化机构和文化创意企业,不断给文化土壤施肥灌溉。其中,以海淀区文明办为代表,调动政府、教育、社会团体等诸多力量,为文化共建创造了良好氛围,也强化了海淀区文化体系的交融力、影响力和浸染力。

高举“非遗”金字招牌

教育下一代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科技大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然而,多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

近几年来,海淀区正在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丰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内容,更好地在未成年人中普及、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4月5日,“我们的节日——清明”海淀区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启动仪式在海淀区西二旗小学举行。仪式上,北京龙在天皮影剧社的演员们为学校师生表演了纪念革命先烈主题皮影戏《火烧圆明园》和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皮影戏《雷锋日记》,勉励孩子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今年起,海淀区将陆续在西二旗小学、西玉河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皮影文化课堂、端午文化课堂、曹氏风筝文化课堂等活动项目,以普及讲座、实地参观、动手实践、观摩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非遗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在10月开展“非遗大课堂”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活动。海淀区文明办还将积极与文化委、教工委等有关单位协调,尝试将传统技艺和动漫、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陈出新,在演出内容、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強非遗项目的时代感和凝聚力,“大手拉小手、携手护非遗”,力争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十一五”时期,海淀区建立了上庄镇李家坟、苏家坨镇和北太平庄街道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让更多的辖区居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人。2011年,海淀区新增曹氏风筝、曹雪芹传说、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和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止目前,海淀区共拥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全部十个非遗类别,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十二五”期间,海淀将建立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筹备建立集展览展示、资料存储、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另外,还将重点扶持一批“非遗”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并将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资金平台,以“传承人保障金”形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与发展环境,加强对非遗接班人的培养,支持传承人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共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培育、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文化产业。2011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传达着一个信号:即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就是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方面,文化产业凭借广大的市场能够不断补充文化事业所达不到的“满足需求”的目标,从而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要靠文化事业来涵养。

海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里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近80所高等学府,有以总政歌舞团、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一流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创意产业是海淀的特点和优势,是海淀的招牌。据统计,目前,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占北京市的四成,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2%。

2012年1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海淀区要形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成为首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排头兵。

融入非遗文化 打造育人特色 篇4

打造育人特色

济宁是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济宁留下了无数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城,济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作为济宁高职院校,承担非遗保护与传承责无旁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院文化素质教育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基于我们在非遗文化进校园方面所做的工作,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鲁政字〔2015〕264号),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

一、搭建非遗传承保护平台

2013年,我院在全省首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重要阵地。该体验馆分为课程建设开发中心、作品展示交流中心、互动参与体验中心及研发创作推广中心。课程建设开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发非遗课程体系,作品展示交流中心为非遗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场所,互动参与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研发创作推广中心主要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作场所,推广设计作品,促进作品转化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学生体验非遗的快乐,更提高了对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与

传承的认识。

二、开发非遗特色课程

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选择、整理,开发了具有济宁地方特色《济宁非遗文化》《鲁西南民间织锦技艺》《烙画技艺》《圣绣技艺》等“非遗”课程,搭建课程体系,深入开发课程,让教师和学生有本可依,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嘉祥鲁锦等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和合作,使课程开发更有实践性。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比较规范化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比如艺术设计系每年都要举办《鲁锦服装展演》,既锻炼了老师,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

三、开展非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创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我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为平台,给“非遗”传承人设立工作室,鼓励师傅带徒授艺、创作作品、转化推广成果。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园传艺,举办文艺演出、专题报告,还成立剪纸艺术协会、大学生非遗学社等学生社团,结合学生活动,打造品牌社团。这些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

其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提高艺术素养。

针对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发挥非遗在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我们将非遗活动与全省挑战杯系列活动、调研山东系列活动相结合,广泛发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收集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深学生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如我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组建的“大学生非遗学社”,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收集资料,结合实际开展各类创作并参与各类竞赛,将作品不断推向社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服务队,为各类非遗保护活动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发展。

四、打造非遗师资队伍

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我们派教师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非遗项目及传承情况,同时聘请非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利用各种形式培训在岗教师,更鼓励传承人将相关项目带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为系统规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帮助,为民族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服装设计系为例,通过邀请鲁锦传承人来院讲学,深入讲解制作工艺,既让学生接触到鲁锦织造流程,又能推动安排学生进入鲁锦生产基地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2010年以来该系学

生制作的鲁锦服装在服装设计大赛多次获奖。

五、创新非遗传承手段

牵头成立了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手机报、微信、Q Q 群等各种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播放各类非遗保护宣传片,宣传国家及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政策,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这些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手段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实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六、喜结非遗文化硕果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实现了紧密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在校期间会普遍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最终实现光彩就业,赢得用人单位普遍赞誉。山东如意集团、山东圣大建设集团、山东鲁抗集团等单位称赞我院毕业生“不但业务水平高,而且很有敬业精神,对公司忠诚,对客户诚信,勤奋刻苦,谦虚上进,表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篇5

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强调,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立足本土非遗,深入研究非遗课程化模式和探索多校联盟区域性推动非遗传承的实践研究。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探索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昌平区中小学深入践行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创新点和突破口。

一、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确立项目推动模式

近年来,昌平区中小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突破口。调研发现,昌平区有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艺术价值很高的传统艺术品种。如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汤山镇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是北京乃至全国保留最为完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60多年历史的流村镇漆园村的龙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村镇长峪城村的社戏“山梆子”也同样历史悠久……它们很适合青少年学习,如花钹大鼓注重将丰富的节奏与有韵律的形体动作相结合,漆园龙鼓则鼓钹合奏、气势恢宏。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鲜活的民间艺术,也特别适合引入校园。

为此,昌平区体美教研室牵头成立了非遗入校园项目,以本土非遗资源为依托,通过课程化设计、课内外整体推进,探索以基地校为试点、以校际联盟为引领的区域化普及项目推动模式。

二、突破关键难题,引发文化共鸣

受非遗传人和主要表演者年龄偏大、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效率较低、“技艺不外传”的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以传统模式很难将非遗引进校园。鉴于此,昌平区从易于学习、不受人数限制的角度出发,首先选定了漆园龙鼓和花钹大鼓进行课程化资源开发,采用实地“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通过动员非遗传承人积极配合,最终以影像采录、现场采访、后期整理与核对等多种方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了严谨、规范的整理。这个过程,使教师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传承人因受到关注与尊重而倍感自豪,使家长和学生深表认同。这种文化共鸣成为顺利推进这一项目的重要支撑。

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整理非遗资料,物化艺术形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严谨、规范的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昌平区组织了几十名专业人员,对花钹大鼓和龙鼓的全部乐谱做了严谨、规范的记录,为其舞蹈动作撰写了详细的分解说明,为民间传人拍摄了完整的表演录像,不仅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也为非遗的记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引入高水平的指导,不断扩大影响。为确保项目的专业性,在做项目规划时,昌平区就向北京市教研中心和教育学会的有关专家领导作了汇报,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而且祁德渊、梁洪来、许洪帅等专家还多次亲临昌平区进行跟踪式深入指导,一些民族传统音乐和非遗校园传承研究专家也提供了许多支持,区内的特级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更是全员参与,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昌平区还通过各种形式搭建高端平台,吸引更多的专业团队参与其中。自2015年至今,昌平区相继组织了北京市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研讨会等八个市、区级现场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2017年5月16日,北京市中国传统音乐“神州大地,鼓乐铿锵”主题大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昌平区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以一场中国鼓乐盛宴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坚持以教师为主体,鼓励直接指导。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昌平区聘请民间传人培训教师,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比如,教授锣鼓经时,民间传人依靠口耳相传的逐句强记,然后在乐器上实践;而音乐教师则运用规范的乐谱,将鼓谱中的节奏元素化,用识读乐谱的形式指?а?生学习。有些学校更是创造性地将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培训专业指导队伍与打造师生共舞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使项目的推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组织专项教研。要想使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北京市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提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梯度适当,不能间断”的原则,为昌平区的教学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此,昌平区组织了多次高层次的非遗进课堂专项教学研讨会,以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以专项教研的方式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和研究课、公开课活动,加快了非遗艺术深入课堂的步伐。

五是组建学生社团,普及与提高并进。非遗艺术社团是推进项目实施的另一个践行者。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更具体的专业指导,既使非遗艺术得到了普及,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学校在学生的挑选、活动的设计上都做了精心安排,同时在乐器定制、服装设计上也严格要求。各校指导教师边学习、边排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方式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项目实施更加高效。

六是进行合理改编,实现传承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艺术,激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创造力,昌平区特别注重在传承中创新。比如,漆园龙鼓原本形体动作较少,不容易体现欢快、活泼的特点,鉴于此,流村中学的指导教师就专门编了一套适合龙鼓表演的形体与舞蹈动作,大大提高了龙鼓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四、积极总结项目成果,推动项目持续发展

一是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内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使学校形成了特色品牌,找到了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二是形成了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从刚开始的两所中学、数百名师生逐步扩展到区内十一所学校、三千多名师生,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校际联盟,使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逐渐凸显。

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拓宽了教师的文化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是为非遗进校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昌平区把非遗艺术传承落到了实处,其“行政与教育、中学与小学、课内与课外、非遗与教材、音乐与其他学科、专家与教师、尊重认同与传承传播”的七个“一体化”是让非遗项目在学校生存发展的保障。

多年来,昌平区一直力图通过非遗艺术项目的稳步推进,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弘扬了文化的精粹,使区域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不断落实着对民族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尊重。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篇6

缪雪峰

【摘要】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农耕文化节提供了文化内涵的支撑,彰显了庆阳的文化品格和追求,使其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迈向世界的自信心和亲和力;另一方面,农耕文化节又为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展示平台和机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使其获得了新的生机,并且为其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搭建了平台,培育了潜在的巨大市场。

【关键词】 农耕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

九月的庆阳,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2011’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8月29日在庆阳市体育馆隆重开幕。农耕文化节以“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为宗旨,旨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加快老区发展、共建美好明天。在这个难得的节会期间,庆阳人民积极地、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记忆, 保持非物质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增进人类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和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农耕文化节提供了文化内涵的支撑,彰显了庆阳的文化品格和追求,使其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迈向世界的自信心和亲和力;另一方面,农耕文化节又为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展示平台和机遇,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使其获得了新的生机,并且为其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搭建了平台,培育了潜在的巨大市场。

一、处处彰显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收稿日期:2011-9-20 作者简介:缪雪峰(1984-)女,汉族,甘肃环县人,庆阳市文化馆,主要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庆阳,745000。

庆阳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唢呐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窑洞营造技艺等五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陇东红色歌谣、民歌、荷花舞、庆城徒手秧歌、道情戏、木偶戏、南梁说唱、西峰泥塑、石雕艺术(合水、宁县)、西峰陶塑技艺、宁县皮影雕刻技艺、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合水面塑风俗、公刘祭典,周祖祭典等十五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镇原传统筵席习俗、西峰祭祀纸扎制作技艺,宁县高跷艺术等三项。为了弘扬庆阳市优秀非遗资源,反映普查保护成果,促进民俗文化传承,庆阳市文化出版局启动了“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农耕文化节到来时,已完成了《庆阳民间剪纸》《庆阳香包绣制》的编纂工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以全貌或以部分因素渗透在农耕文化节的各个角落,如庆阳剪纸与周先祖不窋乘飞凤来庆的传说是农耕文化节节徽的题材来源。农耕文化节的节徽图案由植物草叶变化而来的吉祥剪纸凤凰衔种图案和周围围绕的麦穗图案构成,农耕文化的内涵由剪纸造型托起。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对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影响最深广的要数开幕式与民俗文化产品展厅。从大型运动会的历史传统来看,组织者往往会把开幕式看作是展示主办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理想和愿望的一扇窗口。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一个最成功的例子。它将中国武术、风筝、飞天、昆曲、木偶、《论语》中孔子三千弟子求学等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出来,尤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字, 用活体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让世界人民通过开幕式, 见识了中华文化的悠远浩大, 领略了五千年民族的历史厚度。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虽不能与奥运会相比, 但对开幕式既要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又要展示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的期待是一致的。开幕式中的文艺演出有原生粗犷的环县道情,剪刀嚓嚓嚓的剪花舞蹈,如同水上荷花摇曳的荷花舞,绣针舞动着的绣金匾,欢歌陇原的民间唢呐吹打,使黄土地沸腾的南梁腰鼓。民俗文化产品展厅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火红的反映农耕文化生活的剪纸背景立在舞台后,舞台上是各县区轮流表演节目,如《徒手秧歌》,《南梁颂》说唱,《传统唢呐联奏》,歌伴舞《荷包飘香》等等反映庆阳老区人民生活的文艺节目。舞台周围是各县区的小展厅,华池以民间故事绣片、巧儿布贴画为主;合水有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刘志丹、习仲勋参加的包家寨子会议的大型刺绣屏风;镇原有反映先民农耕文化的大型壁挂与传统剪纸;西峰是以创新布老虎等创新作品居多;庆城县以岐黄保健枕、颈椎枕、龙凤拖鞋、鞋垫为主;环县以古老的皮影及皮影刺绣为主;宁县与正宁以传统香包、五毒肚兜等传统刺绣为主。除此之外,还在庆阳下辖的庆城县举行了周祖公祭、环县举行了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等活动。

二、使非遗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发端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现代商业文明, 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之下, 大多处于濒危状态, 因而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使其代代传承下去,是当务之急。而农耕文化节正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搭建了平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方式之一,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在为期五天的展览展销活动中,各县区民间艺术大师都出售了一些作品,庆城的一位大师乐得合不拢嘴,告诉我们她五天内共收入一万多元。一定的物质收入可以使民间大师们更积极地投身于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去,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的队伍。加之各县区的作品都凑齐了在一个地方展览,各展厅的艺术大师都要到其他展厅转转,看看,互相学习、借鉴,以提高自己的技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美院王炜民教授不但带着他的研究生在庆阳展示了他们开发的创意作品,而且还做了庆阳文化产业开发课题报告会,这次的会议除了相关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外,绝大多数是农民艺术家们,他们看中国美院带来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作了细致的比较,还向教授请教了许多问题,王教授都耐心地一一作答,讲座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钟,与会人员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在与王教授带来的作品比较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们才意识到自己的许多作品之所以市场占有量不大,是因为香包实体上的刺绣虽然非常精致,但整体的配色、选料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庆阳香包绣制品中选用最多的是便宜的丝光面料,在这个年代,这种布料看起来确实有点劣质的感觉,香包上的吊穗轻飘飘的,也许被人摸得多了就有抽丝的可能,更别说长时间的佩戴了。

参加了本次展览的作品都被纳入到了评奖的活动之中,通过评奖,民间艺术家们不但知道了自己作品的优缺点,而且奖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励。这所有的活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研讨会上讨论的焦点: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意

当庆阳的民众走进王教授的展厅时,都被他们展品的时尚、精致、典雅等特质所吸引,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的了不得;而当王教授及他们的研究生走进庆阳的民俗文化产品展厅时,他们被肚兜上的五毒,鞋垫上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绣片上的民间故事刺绣等传统纹样所感染,但他们也认为展品的雷同性大,刺绣品中的红绿搭配实在不是很雅观,绣品的材料太差,绣品看起来太土气,不时尚等。就这些问题在王教授所主持的研讨会上展开了讨论,本地的民间艺术家们承认自己展品的材料不够精致外,认为大红是喜庆的标志,别的颜色无法取代,而王教授的作品则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味道。在笔者看来,讨论的焦点正是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所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统”,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系到一起,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创新,就是过去如何为现在服务。这两者的合理结合一方面可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使这些遗产以新的方式造福于当代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这些遗产中有活力的因素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使含有精神特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如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是保护而不开发,那这种保护一定是有限的,并且保护力度相对脆弱。只有把保护和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保护的范围扩大,也才能使保护成为延续历史文化的有效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使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延续过去的基础上再创造出符合当代人要求的新形式和新形态,并通过市场化经营和产业规模的有效结合,满足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这种由思想创新而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的转向使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成为一体,并以当代的形式和多样化的媒介再现了历史,成为可触可感的新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之间存在着一种在传承中创造,在创造中传承的互动关系,并且两者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延续过程中缺一不可。回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代,都是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所以,适应新的时空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而且也必然在延续着一个民族悠远的精神血脉。但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总是与文化认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化认同是文化存在和传承的重要动力。庆阳的民间艺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多处在艳俗的审美范畴之中,比如乡下的姑娘多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这可能和庆阳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有关,在花花草草不多的黄土高原上,大冬天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土黄色,当然是不能再穿素色的衣服了;当住在窑洞里时,墙壁全部是土黄色,挂个香包挂件当然是大红色最醒目、最鲜艳了,而且庆阳的香包绣制品有很多都是婚俗用品,是姑娘们的嫁妆,这只能用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红色了。这正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说。“保护一种非遗项目和实体,并不在于其在艺术形式上如何精致,重要的是其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保护该项目的传承人才能得以保留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社区、群体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能丢失和忽视这种珍贵的情感诉求。因此,尊重庆阳民众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文化情感,保护非遗项目传承人,守护精神家园应成为非遗保护与文化创意的根本前提。

纵观2011年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它既是现代农业科技界的盛举,也是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幸事,值得我们作多方面的期待。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展产品设计 篇7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1]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琳琅满目的文化载体中, 一些文化载体正蓬勃发展, 亦有一些载体正日渐落伍。纵观这些被大多数人认为落伍的文化载体, 其主要构成者, 多是一些老祖宗独创, 传承已久,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载体一方面作为地区的特色文化, 纳入地方的文化建设和重点考评规划;另一方面多数载体远离时代背景, 呈现难以吸引观众关注, 商业开发潜力薄弱和后继无人等尴尬局面。社会在不断转型升级, 而传统文化却在不断萎缩。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既要弘扬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又有恪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历史包袱, 于是所开展的工作往往与人们的期望大相径庭。

对于这些自身毫无造血功能的传统文化载体, 大多数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用财政拨款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基本可以理解为“包养”。这种保护的方式虽然能在一段时期内保证该载体不至于灭绝, 但长远来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从文化载体的内部进行改造, 而全靠政府“包养”, 这种载体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局面, 还谈不上发展。而且群众文化的本质力量在于人民, 这种“文化寄生虫”存在时间过长, 从“祖宗的礼物”变作财政的负担,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 必定受到人民的唾弃。因此, 唯今之计, 传统文化也必须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 同时转型升级。但是, 如今各地文化载体的传承情况不一, 而转型升级也不能一刀切, 应该有规划、有步骤地挽救一批, 吸收一批, 发展一批, 拔尖一批, 如此一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融入时代, 才能获得长促发展的空间。

一、挽救一批: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

传统文化载体要有生命力, 就必须进行现代化、产业化的转型, 然而这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实现的浩大工程。纵观当今, 能真正迎合市场需求的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当属凤毛麟角。可以说, 大多数的文化载体并不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 尤其是一些缺乏时代背景支撑、受众面极少的载体, 对于它们而言, 能存活下来已经极不容易。

所谓“留得青山在, 哪怕没柴烧”, 这句中国古语, 揭示的正是当今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载体, 唯一可以选择的生存之道。前面说道, 政府财政的“包养”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可以保证这种文化载体短时间内不会灭绝。例如,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有一种非物质文化叫“老人歌”, 实际上是一种哭丧之词, 其产生在于旧社会。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一些富裕家庭有人逝去, 家人便请来所谓的“孝子贤孙”, 代替他们哭丧。可是时代变了, 如今社会移风易俗, 这种以替人哭丧为业者早已失去了市场, 而当年的从业人员也相继离开人世。目前, 东城区只有一人尚能完整地演唱这种曲目, 在没有市场推广价值, 没有传承者, 暂时看不到发展空间的现实中, 唯一能做的便是申请财政拨款, 以录音、摄影、摄像等方式把这些曲目和演唱者的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种方法与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是类似的, 就像苦于寻找野生华南虎无果的专家, 着力率先保留现在华南虎的基因谱系, 只要这些谱系还在, 就有重生的可能。

除了拯救气数将尽、濒临灭绝的载体外, 还有更加极端的状况, 便是重新发掘失传不久的文化载体, 以史为鉴, 通过全新的包装, 使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待这些载体就像对待已经停止心跳的病人, 使用人工呼吸和电击等手段, 期待奇迹的发生。纵观东莞非遗的“起死回生”工程, 既有遗憾, 也有奇迹。失败的例子如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与张裕、汾酒、茅台齐名的东莞棉酒, 由于其主要材料香皮纸早已失传, 当时政府缺乏保护意识, 经过多年的遗忘, 这种酒无论史料还是工艺都没有任何保留, 终于永久失传, 回天乏术。成功的例子如近年失传已久的东莞传统民俗又获重生, 失传近六十年的茶园游会、温塘游会又以全新的方式和公众见面;“文革”以后销声匿迹的莞城千角灯, 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传人, 不断制作出产品, 于是重获新生。作为文化工作者, 对待已经灭绝的文化载体不要轻言放弃, 应该提高认知, 不断发掘, 只要有一分希望, 就付出百倍努力, 奇迹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二、吸收一批:“拿来主义”力促精益求精

“一个穷青年, 因为祖上的阴功, 得了一所大宅子,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 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 怎么办呢?我想,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2]这就是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论断。“拿来主义”的本质在于先占有, 再挑选。而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道, 正是应该以“拿来主义”作为指导。而这传统文化中的拿来主义, 在于拓宽文化载体和受众的渠道。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应该多到基层走访, 发掘更多尚未被广泛熟知、失传已久或从未备案的文化载体, 在这一方面, 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颇有建树。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东莞人民政府颁布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保护发展规划》和《东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意见 (2011-2020) 》等纲领性文件, 分两批吸收各地非遗项目达72个, 有了更加细化的吸纳渠道, 项目基础更加雄厚, 于是在此基础上, 不断精益求精, 通过大力的宣传和商业推广, 使这些载体更富有竞争力。目前, 东莞有千角灯、龙舟制作等5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东坑卖身节、七夕供案、沙田咸水歌等19项则入选省级名录。

如果说“拿来主义”体现了政策的包容, 那么精益求精的过程, 便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如诞生于东莞水上居民群体中, 有种独特的非遗项目叫做咸水歌, 而水上居民群众不足东莞人口的1%, 其文化载体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发展这种载体, 东莞市沙田镇有关部门成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在充分听取渔民对于保护非遗的意见后, 他们全镇范围内搜集咸水歌唱本、开办传习班, 并组织年青一代学唱咸水歌。在会唱咸水歌的人渐渐增加的基础上, 他们在辖区范围内挑选文艺骨干对咸水歌进行器乐伴奏、演唱和伴舞, 增强咸水歌的艺术观赏性, 将其打造成精品本土文化节目。经过循序渐进的培育, 咸水歌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从小众到大众的蜕变, 在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拆字眼》、《大海驶船》两首咸水歌表演作品参加2007年6月24日举行的“首届国际广东小曲王争霸赛”,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发展一批:引入市场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各种‘传统纽带’, 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存赋予了意义。如果说人们不能通过刻意选择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那就更不能任意抹去他与传统的联系。我们不仅要把各种‘传统纽带’视为被动的限制性因素, 还应将其理解为一种积极的资源。”[3]事实上, “祖宗之法”也是可以发展的, 并非一成不变。如自明清以来历久不衰的厚街腊肠, 近年来进行了资源整合, 各腊肠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流水生产线, 积极发展品牌商标。目前, 其产品除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外, 还远销欧美等地, 每年出口过万吨, 成为东莞食品类非遗的成功转型升级的典范。

又如东莞地区传统迎神赛会, 除了大型的群众团体巡游外, 适当增加了如泼水、美食等现代的资源, 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使之成为老少咸宜的地方庆典。通过庆典,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该地也创造了许多商机。自古以来, 在政府的牵头下, 这种弘扬传统的文化载体当然少不了“乡绅”的参与, 而这种“乡绅”如今可以理解为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再如东莞市茶山镇的茶园游会, 便有当地的企业家鼎力支持, 使得游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又如寮步镇的香市文化旅游节, 该节延续近一个月, 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吃喝玩乐服务。惊险刺激的滑翔伞表演, 呼之欲出的香市小姐, 香气扑鼻的香市广场“香博会”, 让人垂涎的东方商业街上的“香飘四季”美食嘉年华, 无不让群众倾倒, 由此既能提高文化软实力, 又能实实在在地创造商业价值, 政府、商家和群众皆大欢喜, 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政府动用财政的援助, 非遗项目的“自救”也至关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在于这些载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作为政府, 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服务工作, 为这些文化载体的发展创造出更优厚的环境。今年五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 我市莞香、龙舟制作技艺等7个“非遗”项目集体亮相, 并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形式向外整体推介东莞文化。这是东莞市首次整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同参与文博会。通过这种集体推广模式, 不但展现了东莞的魅力, 还带来了可观的商机。

四、拔尖一批:品牌力量推动地区繁荣

传统的文化载体并非千篇一律脱离现实和脱离市场, 有些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可利用的商业开发价值十分巨大, 作为政府如果能正确引导, 适时创建系列文化品牌, 以这些文化载体为中心的产业一旦发展起来, 可以使这个地区的经济获得大丰收。

以东莞市东城区的非遗项目——春节登黄旗山为例。黄旗山是东莞八景之首, 东莞八景有首歌谣云:“黄旗岭顶挂灯笼”, 即此。黄旗山是东莞最重要的名山, 据康熙《东莞县志》载:“黄岭在城南十里, 峰峦秀拔。迤如展旗, 草多黄色, 俗呼黄旗岭治之朝山, 亦祖山也。”[4]崇祯《东莞县志》引《唐书·十道地理志》云:“以为岭南第一名山。”[5]由此可见, 黄旗山在东莞乃至广东的地位。

据《唐书·十道地理图志》载:“邑人九日登高于此。”[6]可见东莞人登黄旗山览胜, 已经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春节登黄旗如今已成为东莞人新年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以及文化意义衍生而来的巨大经济价值。

围绕黄旗山麓, 自宋代以来有不少民间传说和故事, 如黄旗岭顶挂灯笼、厉布衣传说、廉泉故事、游蛇地求子掌故、青紫亭陈进士故事等, 这些典故因黄旗山的知名度提升而被广泛宣传, 变得家喻户晓。由于知名度高, 由此衍生的品牌可谓不胜枚举, 其中最著名的商标“旗峰”今年已经走过57年的历史, 被评为第一批“东莞老字号”。该企业产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莞特产:腊肠、腊肉、腊鸭三大系列产品, 产品名扬四海、走俏市场, 历经半个世纪巍然屹立, 丰富了东莞的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此外, 鉴于黄旗山作为东莞地标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围绕黄旗山进行的文艺创作也逐步繁盛。大量的涉及黄旗山的文艺作品在各大媒体频繁出现。2009年, 由东城本土文艺工作者创作拍摄的歌曲《黄旗山放歌》MTV于国庆前夕发行。东城的音乐工作者亲眼目睹了东城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他们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赞美自己家园的歌曲《黄旗山放歌》。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在东城传唱。由此可见, 作为文化职能部门, 只有抓住机遇、对症下药, 一些地方习俗不但能传承古典文化, 更促进了现代文化的繁荣。

同样围绕着黄旗山麓, 随着黄旗山这个品牌的深入人心, 一个新兴的商圈正在冉冉崛起。特别是房地产市场, 一场黄旗山争夺战正悄然打响。以黄旗山作为主要卖点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东城中心、新世界花园、东泰花园, 到2000年以后的景湖花园、新世纪豪园、峰景高尔夫, 再到近几年陆续兴起的星河传说、天骄峰景、黄旗印象等骨干项目相继立户, 高端住宅市场持续红火, 进一步带旺了该区的饮食、娱乐、文化休闲等产业, 使该地段成为东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由此可见, 登黄旗山习俗衍生出来的人们对于黄旗山的信仰, 使黄旗山声名大噪之余, 由此强化了该区文化软实力, 更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贡家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A].探索者学刊.2003年.第1期

[2]周树人 (鲁迅) .拿来主义[A].1934年

[3]杜维明.对话与创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4]郭九鼎.东莞县志[M].广东:东莞市人民政府.1993年.卷二.山川

[5]张二果..东莞县志[M].广东:东莞市人民政府.1993年.第60页

张翔和“梅葛”的非遗文化碰撞 篇8

梅葛,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梅葛,是一种说唱艺术,同时《梅葛》也是云南楚雄彝族的一部创世史诗,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姚安、大姚、永仁、牟定等县广为流传。在彝语里“梅”是“说”的意思,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把远古的故事说出来。

张翔,一个简单的名字。早些年出现在大家视线里的他是记者身份,因为他的很多深度报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个印象是主持人身份,记不清是从何时起,他出现在各种电视晚会及户外大型活动的主持现场,阳光、干练、睿智是他显著的主持特色;一天,大家突然发现他不仅能主持,歌声也不错,于是一些歌唱现场他又成了歌手。所以在很多年前就有采访他的念头,可我一直无法给他定位是主持人还是歌手,亦或是资深记者?再了解他还远不止这些,幕后的大型晚会导演、策划、执笔都有他的名字,所以我不知道该定什么主题来约访他。2015年,我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因为张翔转身去做了一件没有人看好的事,去做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而且他真的做到了把尘封千年的非遗文化——梅葛引入了时尚的、前卫的夜场娱乐会所,他用他自己的眼光认知着什么叫非遗文化,用他的理解来做着别人不认可甚至不看好的事。

夜色下的春城昆明妩媚娇羞,坐在我面前的张翔阳光、干练,还是那么帅气,极具彝族特色的蓝布衫上红色的彝绣马樱花显得格外醒目,这样一身随意的打扮让他显得很有彝族范,让我一时无法把舞台上那个睿智的形象和他联系在一起。当我说出我之前无法把他身份定位时,他笑呵呵地说:“我就是一个心灵打工者,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他就是一个心灵的行者,天马行空地想象着自由着,也为之拼搏着、努力着。他喜欢家乡的大山,喜欢在火塘边听彝家老阿爹讲故事,更喜欢彝家汉子吼梅葛时山谷里回响的声音,他说那是全世界最美的声音。梅葛这个词对于张翔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在彝山长大,早就耳濡目染,只是由于离家较早一直生活在昆明,逐渐地身上多了些城市的气息。用他的话说是城市把他熏陶成了双面人,骨子里还是喜欢自然、随意,而钢筋水泥束缚他如风的思维。于是,他一个念头就驱车离开昆明,回到彝山,他要把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艺术变成一种时尚,这似乎有些异想天开,更有些幼稚。可他就是这样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种文化之旅。

作为非遗文化的梅葛,对张翔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概念上的梅葛是彝族的一种唱腔,传唱时没有文字,都是用彝语,而且每一个村寨的彝语都有区别,别说听懂,连说话交流都很困难。说熟悉是他打小就听过,说陌生是他从来就没听懂过。可他啥也不顾,开始行进在彝山村寨,一去就是大半年,不间断地采风、聆听、感受,愉悦着也放松着,更多是享受着。他说我不是一个学者,他只是用他的心灵和眼光来打探、来认知,所以听不懂也并不重要,因为他要摄取的是非遗文化中的一些精髓,而不是收集整理。一个能够保留沿袭几千年的乡村民族文化,它有精髓就有糟粕,习惯性传播的东西未必都是优秀的文化,它只是在某个时间段特定的区域和环境中存在。他用他的方式来诠释他心目中的乡土文化,用其的理解和思维来演绎梅葛,至于算不算传承,那不是他的事。这,就是独行者思维的张翔。

在昆明的夜场活跃着一支最有名的舞队,名叫CC舞队,他们引领着昆明高端娱乐会所的时尚和前卫。2015年的夏天,热心观众发现CC舞队的时尚中有了彝族梅葛元素,而且独领风骚,展示出另类的时尚美。这个创新就是张翔奔波大半年的成果,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舞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梅葛演艺团。他说,梅葛是彝族文化的根谱,可谓包罗万象,彝家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所涉及,但如果我们把原生态文化搬到时尚前卫的舞台就好比把西餐搬到彝家人的火塘边,肯定是不搭。然而要把民族元素融入到时尚尤其是商业高端娱乐场,也并非易事,因为这是娱乐夜场的大忌,没有哪个商家敢做这样的尝试,但张翔用他独到的思维和大胆的创意成功地做到了,当然期间的辛苦和付出不言而喻,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很多觉得不可能的事,被他演绎后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文化没有界限,不同的人的眼中有着不一样的梅葛。在张翔的眼中,梅葛文化是多元的,多元到生娃、娶亲、恋爱、盖房等等,可谓雅俗共赏。在他眼里,彝家人的羊汤锅、骨头生、苦荞粑粑等一大批都是令都市人垂涎欲滴的生态美食,也就是梅葛中的饮食文化。还有独特、夸张、大胆、色泽鲜明、内容丰富的彝族服饰。他说,彝族服饰的个性鲜明到令全世界有名的服装设计师都叹为观止,他们的颜色搭配火热、泼辣,就像彝家人的性格热情、粗犷。彝家人离不开歌和舞,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他们跳起来可以围着篝火通宵达旦,喝酒有酒歌,恋爱有情歌,放羊有山歌。在我眼里,张翔是享受的,他享受这个过程,因为他是用心来体验来感受不一样的彝家生活。他说,彝家人挺会生活,快乐和开心就是梅葛文化的主要元素,他们逢年过节可以射弩、舞龙、赛马、爬刀杆、跳火海,这每一项都让山外人目瞪口呆。张翔侃侃而谈,双眼充满了希冀。

作为彝族梅葛,它的神秘和古老一直是学者们探究的主题,千百年来,它的传说故事被无数人传唱,其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彝族先民崇拜的偶像。五十年代,梅葛传承人把梅葛唱进了中南海,还漂洋过海唱到了日本等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教授马克不远万里来到彝州,他被来自天籁的梅葛所吸引,随后多次采风,将梅葛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上,并在多个国家进行介绍。应该说是国内开花香飘国外。张翔是大胆的,应该说他又是痴迷的,他的野心是有一天把梅葛演艺团打造成为彝族梅葛艺术顶尖的演艺团体,依托演艺团把彝族的刺绣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神秘的祭祀文化介绍到全球。我无法想象,因为张翔跟我说的这些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我只是充满了好奇。由他设计打造的梅葛彝绣网络展示销售平台已经上线 ,并且在大姚、永仁、牟定几个县的彝族聚居区建立了彝绣基地,组织山寨的上百名绣娘成立彝绣协会,把她们平常自己绣的衣服、挂包、布鞋等展示在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山里的精彩。张翔还筹划着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投资排演大型原生态舞台剧《梅葛》,他希望通过《梅葛》,让这些久居深山无人问的彝家文化瑰宝走出放羊的牧场,走出彝家的草楼,走向全世界。成为彝族人民智慧美的精神化身、形象大使。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正如梅葛里唱的,张翔以造天造地的勇气,让梅葛文化跨越深山,走出国门,迈上国际大舞台,在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中绽放光彩。

上一篇:春节慰问活动总结下一篇:教育中心人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