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林业生态产业是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产业。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又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对我国国内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将文献按研究方向分为四类进行简要评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 篇1:

谈关于加强林业技术的发展及研究

【摘 要】在林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林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科技兴林意识不强,林业科技体制不够完善,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要强化科技兴林意识,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等措施,以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加强林业发展;加强技术发展

1.加强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兼顾木材生产的新阶段。林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由初期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技术也不断升级。当前,林业行业正在实施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战略,以增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林业工艺效益和综合生态生产力,这一任务的完成要依靠林业科技的支撑。随着国家对林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科技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林业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①在林业育种方面,通过生物科技攻关,培育出很多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并从国外引进良种,提高了我国林业种质资源性能。此外,采用飞机播种技术,提高了林业培育效率;②在林业病虫害防御方面,不断研制出高新森林生物制药和生物制剂、林业化学药品等,并采用3S技术对病虫害进行检测;③在林业管护方面,已由传统的人工检测发展为依靠计算机技术,建立林业信息系统,对森林进行信息跟踪,不仅准确而且效率大大提高。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林业已进入了“数字林业”新时代,林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如森林监测、火灾测报中的5S技术(RS、GIS、GPS、ES、MIS)以及林业数据子系统等,提高了林业的可控程度,促进了林业的大发展。林业技术进步很大,但还是落后于林业发达国家,滞后于林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林业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技术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弱,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新技术水平较低,科技资源分散,配置严重重复,利用率不高,资源共享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缺乏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人才,林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并限制了我国林业的大发展。

2.制约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2.1 林业技术意识较薄弱

林业技术意识薄弱,是阻碍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林业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林业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各国林业的发展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林业技术的进步。重视林业技术革新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林业加入WTO后在世界林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求。然而,我国部分林农技术意识不强,他们依然坚持采用传统的方式经营林业。一方面,他们的素质较低,对林业新技术接受较难,甚至持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林业的收益较低,他们不愿进行林业技术投入。此外,由于部分地区林业没有形成规模,采用林业新技术的效益低下,因而致使林农淡薄林业技术发展。

2.2 林业技术投入不足

发展林业技术的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林业发展又一重要因素,我国对林业技术的总投入不高。林业技术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林业技术 R&D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林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三是林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足。这些使得我国林业高新技术成果较发达国家少,杰出的林业人才缺乏,林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低下,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技术进步,阻碍了林业的发展。

3.加强林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科技兴林意识

政府应加强林业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以增强林农的科技兴林意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农村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以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的形式,如采取科技讲座、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送科技下乡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接受林业科技知识。只有拥有了林业科技知识,才能从思想上重视它。

(2)建立一批林业科技示范点和示范户。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适宜农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技术,通过示范户带动广大林农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积极性。

(3)为农民提供林业科技书刊。组织编辑出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典型技术推介丛书”、“农民致富关键技术问答丛书”、“农家致富实用技术丛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与利用丛书”等林业科普图书;组织编选一批果树、森林食品、森林中药材、竹藤花卉等方面的乡土教材,免费赠送给山区农民。林农的知识水平提上去了,对科技知识的接收能力提高了,看到了林业科技的效益,科技兴林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3.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要提高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当前,应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科研机构综合研发,产学研结合,推广机构、林企、个人等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并分工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的运行机制,提升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完善我国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总体上讲,要走林业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再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一是完善林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机制。对技术创新出台优惠政策,采取技术补偿机制,给予技术创新投入一定的补助,鼓励自主创新;二是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关系,增加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增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应用与重点技术攻关机制;五是加强技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3.3加大林业技术方面的投入

加大林业技术方面的投入是促进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关键。加大林业技术投入,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

(1)加大林业科技研发与教育的投入,提高林业技术创新能力。林业企业可以设立 R&D专项基金,加大对员工技术培训的投入,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与林业企业的有机联系。国家财政应加强对科研机构及林业院校的支持,加大对林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林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积极培养林业科技人员,同时为林业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及鼓励机制以防止林业人才的流失。

(2)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提高林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林业技术推广的效率高低决定了林业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是林业技术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林业技术推广缺乏资金支持制约了其效率和效果,因此,应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对林业技术推广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推广技能;加大宣传,扩大推广面;配置先进的技术推广工具,提高推广速度;提供足量的资金支持,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提高林业技术的转化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林业技术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促进作用,因而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林业技术发展、提高林业技术水平。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的加强,不仅需要加强林业管理水平,而且需要国家对林业发展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技术支持,从而促进我国林业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国辉,翟建强,李莉君.如何加强林业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J].现代园艺,2013(06):199.

[2]于立今.试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240.

[3]卫秋明.基于农户林业科技需求的浙江省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作者:赵长喜

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 篇2:

林业生态产业研究的文献简述

摘要:林业生态产业是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产业。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又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对我国国内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将文献按研究方向分为四类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林业产业;生态产业;林业生态产业链

一、林业生态产业的内涵

林业生态产业是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产业。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保护之间是存在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性体现在林业产业发展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而林业生态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同一性则体现在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林业生态发展提供经济支持,而林业生态是林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于森林这一载体。

二、林业生态产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间关系方面

学者们对于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关系间的研究较多,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王江,张明等(2014),周玉洪(2013),崔伟(2013),谭国辉(2013),李国君(2014),郑俊杰(2015),杨勇,胡琳(2016,刘建荣(2016),赵晗(2015),高作霖(2016)分析了林业生态产业与林业生态之间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斗争性体现在林业产业发展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而林业生态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两者经常会表现出对立的一面。人们在从事林业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不同利益取向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了这种相互矛盾和制约的关系。

2、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状况与困境。

唐晶晶(2011),齐木村(2015),李小明(2016)通过对林业产业发展情况与林业生态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林业生态产业规模小,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2)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3)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4)缺乏龙头企业,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刘志明(2017)指出现阶段中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之间的矛盾激化,二者的矛盾激化制约着我们林业经济的发展。认为我国林业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林业治理结构得到了改善,基层群众育林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森林的生产力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多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良性发展的趋势。

3、林业生态产业链方面

田国双,尚航标(2014)生态产业链是我国国有林区解决传统经济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林业生态产业链稳定性堪忧问题,文章首先论述了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与特征,明确了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独特内涵和外延。杜维忠(2012)通过对产业链拓展内涵的分析指出了,林业生态产业链拓展的途径,有纵向与横向两种拓展方式。纵向拓展表现在推动和实现林业生态产业链一体化进程,横向体现在要继续发展原有的优势产业,同时也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拓展产业领域及应用范围。翟明普(2011)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

4、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方面。

王兆君(2001)分析了林业两大体系的内涵。指出林业生态体系是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状况,按照生态经济学和系统优化原理,将多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森林与环境,森林与社会高度统一,协调和谐的有机整体。谢煜,张智光(2007)研究了国外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历程、相互关系和实现途径。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机制;建立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法律、技术、管理、金融、监督、服务等几个方面支撑体系。谢煜(2010)运用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了林业生态体系的生态效益及其社会效益、林业产业体系的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两大体系效益之间的关系既存在竞争性,又存在合作性,是在竞争基础上的协调共生。曲丽丽(2011)分析了林业产业链稳定的机理与拓展产业链的政策建议。董沛武,张雪舟(2013)不满足于对于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之间协调关系的定性研究。他们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林業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及耦合特征,阐述了耦合系统和系统耦合度概念及测度方法的选择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采用斜率关联度计算方法,建立了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耦合度模型。谢 煜,张智光(2014)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与森林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为基础,借用生态学中共生的概念,分析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基本原理,提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3种模式,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互害共生,为进一步构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定量模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齐木村(2015)提出了环境内生与外生,林业生态位的产业区位商发展的约束等情况下相关的政策建议。吴健,匡伟华(2016)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生态产业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李万秋,董杰等(2017)在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林业生态产业链经济结构及其运作机理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江.有关林业产业的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10)

[2] 周玉洪.试论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2013(9)

[3] 崔伟.浅析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

[4] 谭国辉.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探讨[J].北京农业.2013(24)

[5] 李国君.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6):

[6] 郑俊杰.浅析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

[7] 杨勇,胡琳.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关系辨析[J].现代园艺.2016(12)

[8] 刘建荣.试析基于林业生态背景的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

[9] 赵晗,申友,于淼.浅析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J].农业与技术.2015(6)

[10] 高作霖.有关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关系的分析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

[11] 田国双,尚航标.林业生态产业链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构建[J].林业经济.2014(11):

[12] 杜维忠.浅论林业生态产业链的拓展[J].甘肃科技.2012(24)

[13] 王兆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协同运行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1(1)

[14] 谢煜,张智光.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7(3)

作者简介:

任秀峰(1984-),男,陕西汉中,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林业经济;

邱兰(1986-),女,四川内江,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任秀峰 邱兰

林业可持续发展试析论文 篇3:

论林业信息化为传统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摘    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对于林业经济而言,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主要是以资源换取经济的方式发展,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本相对较高,发展过程中浪费的资源也较多;另一方面,发展的整体水平较差,林业整体水平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简要分析了林业信息化的概念、主要技术内容及对传统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林业信息化;传统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资源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对环境影响非常明显的资源类型,同时,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林业资源本身带有不可再生、位置固定、数量有限、不可替代等特征,所以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林业资源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林业资源的进度不断加快,其经济效益匮乏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探讨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1   林业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程度是地方综合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振兴经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产业的竞争以开发、利用、占有和控制信息资源为主,属于国家发展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地位和实力竞争的关键,目前已经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林业信息化是在林业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环境约束下的林业信息活动。信息技术本身是指林业信息生产、交换、传输以及处理等方面的综合技术,其中,林业信息活动涉及信息的生产、传输、处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一方面,在林业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涉及信息活动转化的过程、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等多方面[1]。另一方面,林业信息化也可以直接理解为信息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林业信息活动的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2   林业信息化的作用

林业信息化是在林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成果,为林业生产和经营发展提供支持,也是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首先,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一方面,可以借助林业信息产业以及非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值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大量信息化活动的优化,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单位资源的应用价值。

其次,信息化是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林业信息化则是高新技术在林业产业应用与发展中的基本动力。其中,数字化林业技术主要涉及RS、GIS以及GPS等技术,将这些独立技术应用在相关部门或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中,可以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的林业综合技术体系。

最后,基于3S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在处理后快速响应、提供数据。当前,一般将林业信息技术理解为3S技术结合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其可以展现信息的快速、实时、高精度、定量化的数据处理。借助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林业技术的综合集成化应用,实现林业资源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为林业规划提供基础的信息资料和决策支持。

3   信息化背景下的林业经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特征越发突出,及时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并为厂商、工人、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信息经济学基础,准确掌握某个行业或商品的服务和形成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2]。

其中,林业网络经济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作为主导,要求完成林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基于林业产业对于数据、文件、语音以及图像的综合需求,开发符合林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并以林业经济的统计分析为基础,为宏观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在该系统中,虚拟企业的初级形式属于外包加工方式,高级形式则是以林业产业发展数据为依据,为林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好系统规划。

信息资源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新的经济形态之下,企业对于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为开发特色林业信息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许多支持。对于林业经济而言,如何做好林业资源利用、分布、加工、经营、市场需求调查等工作,成为林业经济发展中对信息化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4   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的影响

4.1   完善林业管理模式

首先,要从林业资源管理和对具体情况的掌握方面进行完善,并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突出其道德品质,提升其对林业管理工作的认知,加强对于审查、批复等工作的政策条款内容的学习,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优化宣传方法。其次,在完善林业审批管理流程方面,要强化关于林业开发项目的审批与管理,并注重预先性审批和流程性审批工作,杜绝超规划问题的发生。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对严重超规划的情况追究责任人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信息化途径构建数据库,实现持续性、跟踪性的林业产业调查[3]。最后,还可以借助所有权的划分,实现责任落实以及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最大化,构建统一的管理体系,提升林业资源的综合水平,为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4.2   统一规划管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等基础建设领域获得了持续发展,这一现象也间接提高了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导致林业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如何有效规划林业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有效解決超规划开发的工作问题,同时还能完成对林业资源的合理规划,落实资源的开发管控以及规划应用。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管理工作,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部门间的合作交流,构建合作交流沟通平台,使林业规划部门能够直接参与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审批等工作,更好地发挥不同部门的职能,促使林业资源开发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土地面积的合理划分,并通过检测技术实现对用地情况的实时监督。结合各地区林业资源开发的经验,通过应用审批检测的方式,充分发挥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借助林业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实现集中化管理,以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水平[4]。

4.3   加强信息化防护技术

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更为重要的环节是资源保护,如何有效保护林业资源、降低林业资源损失尤为重要。森林大火是危害林业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防范森林火灾工作也是合理开发林业资源的重点。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并借助信息化途径实现对林业资源的远程控制,以往需要相关人员坐飞机才能实现现场观察并对火情作出判断,如今只需要点击鼠标便可以实现对火情图像的获取,从而实现对火场现状的判断,为快速实施火灾扑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森林防火工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其主要是通过卫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高性能工作站等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森林资源的信息化防护水平[5]。

4.4   生態文化氛围建设

先进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方式,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林业生产的工作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需要以人为主。对此,在工作中需要借助文化宣传强调林业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林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注重对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提高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程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防护意识,从根本上促进生态产业的循环性发展[6]。另外,也需要注重持续性生态法制基础的建设,并基于法治基础强化法律形态的建设工作,借助林场周边的主体因素,提升各地开展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以团体性建设带动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林业经济的持续稳步推进,必然会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偏于缓慢。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林业资源效益的提升,落实林业产业中人、物、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化发展,促使我国林业资源开发保持高效率发展、高收益经营的态势,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独特功能,从而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开发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1 ] 王具才.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林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意义[J].农村实用技术,2019,32(24):244-245.

[ 2 ] 谢永壮.试析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森林资源管理[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4(21):144-145.

[ 3 ] 吕宏达.信息化在桓仁地区林业产业中发展现状调查[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9.

[ 4 ] 刘健美,赵眉芳.对于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268.

[ 5 ] 闫星宇,金兆怀,张清正.中国林业信息化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8(3):151-158.

[ 6 ] 赵眉芳,张亚楠.关于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9.

作者:张金凤

上一篇:外出学习考察报告3篇下一篇:市场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