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主要着眼于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角度,从剖析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出发,研究和挖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为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水平提供有力的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论文 篇1:

漫谈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

以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好,已经被各家商业银行放到了重要战略地位。由于中间业务产品往往是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和衍生,因此在法律关系上表现为多重法律关系的组合,不同权利、义务的衔接。一项成功的中间业务产品既要有设计合理、缜密的法律框架,又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具有操作性,同时还要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那么如何防范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呢,本文侧重从中间业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方面,筒析中间业务目前存在法律风险,探析防范风险的途径。

中间业务是银行三大主要业务之一,是指商业银行在基本不动用自身资金的情况下,依托自身的特殊功能和优势,接受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代为办理委托人指定款项的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以取得一定手续费收入的业务。在立法环境上,西方国家从《银行法》、《投资银行法》、《证券交易法》到《信托法》、《期貨法》等有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对银行中间业务有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开拓中间业务,近年来公布的专门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相对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而言,仍有不少空白,缺乏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使得中间业务法律关系缺乏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

例如在中间业务手续费的收取上:根据《商业银行法》第50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提供服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收取手续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第19条规定“对国家有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按国家统一标准收费。对国家没有制定统一收费或定价标准的中间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业协会按商业与公平原则确定收费或定价标准,商业银行应按中国银行业协会确定的标准收费”。但较多中间业务产品没有收费标准,而仅有的少数中间业务手续费标准长期未调整,有些严重偏离市场成本。造成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能接受中间业务收费的观念,在此情况下,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面临双重法律风险被人民银行、物价部门处罚的行政处罚法律风险和被客户起诉的法律风险。

造成中间业务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由中间业务的特性决定的。一是中间业务具有分散性。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业务范围广泛,服务范围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加之中间业务的开发、推介、经营涉及银行内部众多部分、众多环节,分散、面广是中间业务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非集中性、广泛性。二是中间业务的风险具有隐蔽性。由于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过程中,不是作为信用活动的直接一方参与其中,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以居间、中介或代理的角色提供有偿服务,使隐含的经营风险不易暴露。并且中间业务的大部分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加之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中间业务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致使中间业务的开办过程透明度低,业务操作缺乏公开性,导致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形成较大的隐性风险。三是中间业务存在风险的突发性。中间业务不象银行传统业务那样受到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金融法规的严格监督和限制,商业银行也没有象传统业务一样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无专司中间业务内控的机构和人员。它不需要提高银行资本需求,一般情况下只需银行和客户双方认可,即可达成业务合作协议,有的甚至是口头的“君子协定”,导致中间业务法律风险潜伏期长。日积月累,一旦风险发生,往往易酿成灾难性后果。四是中间业务存在的关联性。银行开办中间业务一般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它一般只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这并不意味中间业务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一点关系也没有。相反,有些中间业务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关系还十分密切,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转化成银行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必然会将风险迅速传导至银行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果,形成全局性风险,甚至影响银行的社会信誉,给银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那么如何规避中间业务的法律风险呢?一是经办员工及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有关中间业务法律。法制教育与法律培训工作应围绕银行中间业务拓展情况,与时俱进,长抓不懈,使银行经办员工及管理人员尤其是业务一线员工熟悉与中间业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员工树立依法开展中间业务工作的观念,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帮助员工意识到中间业务中的法律风险,把握好中间业务开展中的法律界限,注意防范于未然,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确保实现既拓展中间业务,又切实防范中间业务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的目的。

二是要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中间业务立法及其相关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而言,有远水不解近渴之虞,因此,惟有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才能真正能动地控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要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就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银行内部法律部门的职能,要充分发挥其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功能。首先要让法律部门提前介入中间业务,充分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客观、公正、合理地设计和安排中间业务的法律框架:其次要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法律专题研究,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并予以积极预防。再次,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后评价制度,研究、总结中间业务法律咨询中的疑难、有价值的法律问题,进行后评价,形成法律指引,规范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是要注意合同及合同性法律文件审查。鉴于我国目前的有关中间业务立法仍有不少空白,有关中间业务立法内容侧重监管,忽视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间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在此情况下,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合同,特别要重视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及合同的履行及跟踪监督,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同时银行要尽可能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管理制度,即通过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库,公平、合理安排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架构,使中间业务相关合同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确定性。

四是新开办中间业务要及时向监管部门申请审批和备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准入监管制度和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业务性质、风险特征和复杂程度,分别实施审批制和备案制。适用审批制的业务主要为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以及与证券、保险业务相关的部分中间业务;适用备案制的业务主要为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同时该规定正式确立了“一级审批”的市场准入原则。根据该规定,商业银行新开办中间业务,应由其总行统一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申请,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查同意后,由其总行统一授权其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中间业务品种,不应超出其总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同意开办的业务品种范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中间业务之前,应就开办业务的品种及其属性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管辖行报告。基于上述规定,商业银行在新开办中间业务时要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审批或备案,并及时向所在地人民银行报告,同时严格在人民银行审查同意的义务品种范围内经营。

五是要加强中间业务收入管理。为了杜绝中间业务收入游离于大账之外,银行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并入大账,严禁擅自截留手续费收入,私设小金库和以收抵支:要按照规定将有关收入如实地在相应会计科目中记录和反映。与此同时,中间业务牵头部门加强对中间业务收入入帐情况的检查,要配合稽核部门开展中间业务收入专项稽核,加大约束和处罚力度,防止业务收益的“跑”、“冒”、“滴”、“漏”,确保中间业务收入全部并入大账,切实提高中间业务收益。

作者:杨旭东

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论文 篇2:

论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摘 要:文章主要着眼于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角度,从剖析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出发,研究和挖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为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水平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金融服务业,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将受到外资银行首当其冲的挑战。因为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后,会扬长避短,将充分利用其在中间业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作为进军我国金融市场的“切入点”,逐步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随着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银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抓住机遇,解决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已成为摆在国内商业银行面前必须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優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项传统业务中,银行是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而中间业务则不同,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实行有偿服务。它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又能为商业银行吸引更多顾客,增加其经营利润。

以国外商业银行为例,中间业务能为之带来巨大的收益,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的主业。当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40%~60%来自中间业务,而瑞士银行60%、德意志银行70%的利润更是来自于中间业务。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培养起经营中间业务的偏好,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也一直是他们经营的重点。但是,随着市场和信用的发展,一方面产生了对中间业务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中间业务的大规模供给,非金融机构涉足信贷领域、银行利率日渐走低,导致银行急需新的金融工具来参与竞争,这样一来才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有了中间业务的飞速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总体而言,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品种较少。我国各银行中间业务占总收益的比重一般在1%~20%之间,甚至更低。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账单、代发工资、银证转账等业务都不收费,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十分有限;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表面上中间业务品种很多,但若进行归类,会发现实际上很单一,主要是一般性代理收付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跟单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业务,而其他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

通过归纳和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中间业务规模小且经营范围狭窄。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和居民对于中间业务还不是很了解,目前还处在认识、适应的阶段,因而业务量偏小,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导致中间业务在银行利润中占比不高,反观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占银行业务的重要地位,为银行带来的收入极为可观。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少,创新少。范围广泛、不断创新是中间业务的特点。而我国商业银行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握这一特点,中间业务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服务不到位,中间业务往往是“附属产品”,并没有进入银行的核心业务范围,中间业务品种的单一也往往阻碍了其规模的扩大,导致我们的发展脚步赶不上发达国家。

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发展中间业务,必须以完备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依托,离不开国家金融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在西方,为了降低和控制风险,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在其整套的体系中,对银行中间业务有详细和全面的规定。而在我国,由于大力开拓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当时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结算业务),长期以来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已出台的一些法规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另外,应针对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制定明确的收费管理办法,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市场。

3.缺乏进行创新的人才和鼓励创新的机制。创新是中间业务的灵魂,中间业务就是不断创新以满足客户的新需要。西方国家银行的中间业务也是在不断的创新之中蓬勃发展起来的。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看,进行创新的动机无外乎是两条,一是追求利润,一是规避管制。所以,西方商业银行每推出一项金融创新,必是经过系统的策划和研究,充分考虑了它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各项市场条件的。而我国目前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能刺激金融创新的机制。另外,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进行金融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既懂计算机又懂银行经营管理,既懂货币市场业务又能融会贯通资本市场业务,既能设计开发新产品又懂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良好的人才引入机制、培训机制、选拔机制和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是我国创新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4.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低,金融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大都依赖于机构网点多、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开户等硬件条件,且停留在一般的服务项目,如银行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保管业务等,很少能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和金融人才方面的软件优势开展诸如理财、咨询等高层次的服务项目。

其次,我国银行对于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充分,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如许多银行的代理收费业务常常因为系统故障,而使顾客不能及时缴费;网上银行也常常出现问题,速度也十分有限。许多客户对此非常不满,不仅影响了中间业务的推广,还有可能导致顾客的流失。所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资金改进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但同西方发达银行相比,技术产出、资金投入仍有一定差距,可靠性、稳定性、易用性、效能性都有待提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上的落后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的能力。没有了基础设备的支持,再新颖的金融工具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三、国有商业银行更好发展中间业务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想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找出根源,摆正位置,明确发展方向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针对中间业务目前所遇到的发展障碍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法,才能使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1.明确中间业务地位,寻找多方位开拓渠道。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在经营观念上仍存在一定偏差,没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准确定位。经营重点一直都放在负债、资产规模的扩张及资产质量的提高上,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商业经营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一些基层商业银行仅仅把中间业务当作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拉动贷款的途径。许多中间业务的开发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作为吸引顾客,争夺存款的一种手段,变成了免费(下转第201页)(上接第199页)的附加服务,使得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率很低。这一点从银行业绩考核机制中也能看出,长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考核主要还是以存贷款规模为主,辅以资产质量的指标考核,而中间业务发展的快慢与好坏,对业绩考核影响不大,直接导致基层行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巨大潜力重视不足。所以,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员工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刻不容缓。

其次,应积极开拓寻找中间业务的创新性渠道。从这方面来说,可以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大力寻找创新的中间业务来源方式和渠道,使得中间业务不仅仅是打造银行服务品牌的工具,而是真正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利润的主要来源。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改变陈旧观念,重新认识中间业务的作用和地位,把中间业务当作一个利润增长点来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有效地加强和组织中间业务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增加投入,使基层行能更好地进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开拓。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規,引导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中间业务作为近几年商业银行改革后所引进的创新型业务,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品种的单一,发展存在瓶颈,最为重要的是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中间业务往往处于“中间”的尴尬状态。

任何新型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引导,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定义模糊,发展不具规模的很大原因就是在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引导和支持,导致中间存在界限不明,责任不清的状态,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制,把中间业务纳入正常运行轨道。

3.利用多种手段培训和吸引创新性人才建设。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复合人才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中间业务来说,是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崭新的渠道,和传统的存贷业务有很大的区别,没有深厚专业底蕴的人才作为业务的驱动者,该项业务很难有长足的发展。

商业银行应建立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储备机制,全方位的做好吸纳人才的准备。同时,在银行内部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得人才“愿意来,留下来”,只有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提升中间业务的层次和科技含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果,对于创新型业务,商业银行似乎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中间业务仍然被放置在一个“陪衬”的角度,甚至仅仅是银行服务的“附加产品”,如何使得中间业务从“附加”转变为“核心”是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全新课题。所以,摆正中间业务的位置,正确认识中间业务的内涵和核心组成部分刻不容缓。另一方面,银行应该在技术革新方面投入力量,使得目前的科技含量符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程度,从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如果不未雨绸缪,发掘新的利润源,很难建立起竞争优势。

因此,撇开政策因素不谈,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尽快转变观念: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从专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在经营意识上,把中间业务从“副业”向“主业”转变;经营模式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经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变;营销策略上,从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变。同时,借着这次股改浪潮的东风,推动中间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于春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分析.商业研究,2006(10)

3.郭世勇.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

4.刘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上海经济研究,2008(10)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 200000)

(责编:贾伟)

作者:孔宪运

银行中间业务法律风险论文 篇3:

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我国金融环境和实际分析了中间业务的趋势发展,通过对观念、模式、产品的改变,探讨促使其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径,希望能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竞争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不再主要依赖传统的贷款和投资的利息收入,而是转向中间业务的服务性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业务体系,其发展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给予关注,因此对我国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开拓之必要性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中间业务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我国许多文献中,甚至在官方文件中,大多使用“中间业务”代替“表外业务”,总的来说,从内涵上来讲,中间业务是银行居间的或中介业务,在这种业务中,银行不以信用活动一方的身份出现,只是以中间人的面目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它一般不会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而表外业务则是形成商业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业务,就是说,银行在办理表外业务时,虽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支付,亦未垫付任何资金,但却形成了银行潜在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潜在的债权债务关系随时可能转化为事实上的资产和负债。

本文中的中间业务界定及数据统计以包括支付结算类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中间业务、咨询顾问业务、基金托管和其它类业务(如代保管、租赁、保理业务)为准,而将担保、承诺和期货期权类业务划入表外业务范围。

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中间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在经营收入占比中仍较小。

我从中国建设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建行近几年的年报中,对中间业务收入及其占比做了一个统计表,如下表1,可以看出,中间业务自2004年以来逐年上升,从04年的64.71亿元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201.68亿元,但其占收入之比的份额还是很小。我们再来看看我国14家上市银行今年公布的半年报的情况,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长尤为突出,加总净赚837.67亿元,同比增长了73.59%,其中以中国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244.8亿元,中国银行223.65亿元,建设银行201.68亿元领跑前三甲。具体收入情况及占比见下表2、表3。

数据来源:各商业银行网站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间业务收入上升,但占比仍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小,而中国银行也是凭借其中银香港(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优势,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0.52个百分点,达到31.54%。造成这种占比情况低下的原因我总结了三点:(1)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中间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需要,造成收益水平低下。(2)一些中间业务不是作为有价格的金融服务商品提供的,而是无偿提供。例如,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快的工资代发、各种费用归集缴纳等代收代付业务,基本都是免费提供,各家银行反而会相互争夺这种工资代发等业务。(3)同业竞争出现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不规范现象。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设备、场地等的发展与扩展,中间业务成本不断增加,但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并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不断竞争,少收费,成本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1.2多年来多集中在结算、代理、银行卡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银行的投入大,但获得的收益却不多。

下面还是从建设银行各年年报对2004年以来其中间业务前三位中间业务产品做了统计,可以看出,2004—2006年,不管彼此之间位置怎样变化,银行卡、结算、代理业务这三种业务始终位居前三甲,07年托管业务才挤入前三行列。

这与西方丽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多样化形成鲜明对照,智能型、科技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如基金托管、个人理财等新兴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我国现在也缺乏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1)尽管央行已批准了建行等银行的财务顾问业务资格,但银行财务顾问的经营范围偏窄,尚不能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相比。而且在仅获央行批准而未获证监会批准的情况下,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资格公信力仍受限制,其实际运作空间较狭小。而国外银行财务顾问在资本市场上具有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资格和地位,社会公信力高。(2)中间业务大多属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交叉经营的领域,因此,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政策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间业务的开拓空间。商业银行只能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因此难以设计开发出跨领域、综合性、多方位的中间业务产品,难以提高业务的集约水平和档次。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分业经营方面有所松动,但仍是分业管理的模式,相对附加值较高的代理业务因央行的严格管制开拓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因此与外资银行品种繁多的中间业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趋势

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混业经营趋势又为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其市场发展趋势,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2.1业务品种趋于齐全,但各个银行的业务细节差异大。

在介绍表4建设银行的前三甲中间业务产品时不难看出,在07年时托管业务跻身前三甲,而08年上半年顾问及咨询类业务也脱颖而出,业务品种已趋于齐全,其他银行的主要业务产品也都各有不同。据2008年上半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上半年年报分析,各行的主要“独门业务”不同:招商银行以银行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为主,北京银行以代理手续费为主,浦发银行的理财和咨询顾问费为2.67亿元,华夏银行信用承诺及手续费佣金1.42亿元,而民生银行的融资顾问收入占中间业务55%。可以看出,中间业务不再局限于以前的传统中间业务,而且各家银行的主要产品业务也不同。

2.2收费标准的规范以及一些手续费的收取和提高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以前一些业务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间业务收入,银行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从长远来看,收费是一种趋势。比如,从今年6月1日凌晨开始,农业银行金穗借记卡和建设银行龙卡储蓄卡在ATN的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从2元/笔上调到4元/笔,准贷记卡的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也上调到4元/笔。“提高收费是迟早的事情。”一位银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因为每一笔同城跨行取款,发卡行都要支付跨行清算费,包括支付给银联的网络使用费,支付给受理行的手续费,按照目前银行只向持卡人收2元的标准,发卡行每笔交易要亏损近2元,所以上调收费标准并不出奇。

2.3逐渐向混业经营领域渗透,研究创新跨行业、跨市场

的金融产品。

随着金融经营的全球化和集团化,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一些在同业中领先的商业银行积极向保险、证券、基金等混业经营领域渗透,近年来,关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揭开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序幕。当前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海尔集团”在2001年通过了一系列投资和购并,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于一体的准金融控股公司,期间收购鞍山信托20%股权,入住青岛市商业银行,与长江证券洽谈增资人股,与人寿保险公司洽谈并购;新希望集团人住民生银行,巨额资金投向证券、金融保险业;鲁能集团是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交通银行的第四大股东,分别是湘财证券和蔚深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控股经营济南英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山东金穗期货公司,拥有“山东国电”和“鲁能泰山”两家上市公司,成为全国集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金融功能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2.4我国国际结算等跨国中间业务需求增长

我国经济日趋国际化推动了国际结算等跨国中间业务需求的增长,比如由外汇业务起家的中国银行,其国际结算业务近百年来一直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据统计仅2007年前11个月,中国银行全辖的国际结算业务总量就已突破1万亿美元,其国内机构2007年前11个月叙做国际贸易结算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两成多,增长速度超出同期外贸增速,市场份额超过31%。依托自身在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优势,中行中间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19.46%,已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专家预测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未来3年将保持30%~35%的增长速度,为中间业务带来可观收入。

3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其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的提出对于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借鉴性。

3.1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商业银行要从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处理好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改变过去偏重于资产、负债业务的传统经营理念,真正把中间业务放在与资产、负债业务同等重要的位置。

3.2产品创新,研究创新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

银行就好比一家百货公司,客户需要什么,银行就卖什么,商业银行为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必须加大力度研发金融产品,创造出适合各类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如:针对个人的咨询业务,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和人才优势对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业务,为客户有偿提供国内外金融市场方面信息数据的业务。

3.3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营状况应当注重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要加强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准,在增强银行的整体建设性和对客户的便利性方面下功夫,减少繁琐与浪费。如银行卡业务,到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4.7亿张,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人均一张银行卡,但与发达国家比,银行卡的功能开发和用卡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可进一步挖掘,可以大力改善用卡环境,提高发卡、刷卡以及清算速度,改进网络维护服务。

3.4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适当减少免费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如:对金额小、手续复杂的代收费业务适当的收取费用,如金额在100元以内的代理业务,按办理一次2元的手续费收取,100元以上仍免费,目的是为了逐步取消免费业务,也尽量减少客户办理次数,提高银行业务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应稳中求进,不应盲目照搬照抄西方银行的中间业务,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业务经营,从客户需求、市场竞争、观念认识、政策监管、人员素质、技术、利率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建立适合各银行的“独门业务”,从而实现中间业务的稳步发展。

作者:时 萌

上一篇:全区治超一季度工作报告下一篇:矿山科科长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