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业务介绍(通用13篇)
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是基于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平台的新一代银行服务,依靠将无线通讯技术的3A(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way任何方式)优势应用到金融业务中,将银行柜台延伸至客户的手机,让客户真正享受“随时随地转账交易、跨越时间地域理财”的方便与快捷。
中国建设银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外汇买卖、银证业务、手机股市、信用卡、公积金、基金查询、本地服务和万易通商城等十二大类,近百种在线的、实时的手机银行服务,客户只需将手机号与建行账户绑定,就可轻松体验上述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将服务定位为由基本业务、支付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三大战略业务组成的立体式服务架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户覆盖面广:建行手机银行已覆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网络的所有用户,只要手机支持上网功能,就可以轻松开通和使用手机银行服务。
二是携带方便、随时可用:手机可被人们带到任何地方、也可在任何时间使用,因此手机银行也就成为了人们掌上的银行柜台和贴身的理财专家。三是功能丰富、操作简便:建行手机银行具有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缴费支付、信用卡、外汇买卖、本地特色服务、万易通商城等近百种的服务功能,能够全面满足人们日常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界面简洁友好,功能清晰易用,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上网,选择所需的功能,简单的输入几个数字或密码,即可办理银行业务。
四是技术先进、安全性高:先进的技术、纯净的网络、多重的技术安全保障,使手机银行实用更安全。
五是申办快捷、手续简单:建行手机银行具有多种开通方式,用户可通过编辑短信进行开通,登录建行手机银行wap网站或建行互联网网站申请开通,也可亲自到建行网点柜台签约开通成为手机银行签约客户。
为了迎合市场热点,创新金融服务渠道,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拥有“手机到手机转账”、“手机跨行转账”、“手机投资理财”等独有的亮点功能,代表了建设银行手机银行超前的服务能力。
当其它手机银行服务、电子钱包服务还在为如何提高短信交易的安全性、如何提供转账服务功能而烦恼之时,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已经实现了多种转账服务,包括同名账户下转账、行内汇款等等,更实现了从建设银行账户向全国范围内其他商业银行个人账户转账的跨行转帐服务,同时为便于客户使用,提供了历史收款账户保存,收款网点名称的关键字查询,以及短信通知收款方的辅助功能。
手机到手机转账是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项创新性的便利服务,是最能体现手机银行特色的服务功能,在付款方不知道收款方银行账号甚至真实姓名的情况下,只要确定收款方是手机银行客户,并知道其手机号码也可实现安全转账,只需按键,时尚便捷。
而手机理财功能则代表了银行金融理财服务的最新方式。手机银行以其随身携带的便利性、使用区域的广泛性、信息更新的实时性正逐渐成为理财投资者首选的投资渠道。通过手机银行可以实时关注股市、基金、外汇市场行情,轻松进行股票、基金、外汇交易,随时把握投资机会。
建设银行自始至终将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在参考国际前沿移动金融安全技术、专用协议方式基础上,综合采用了由业务和技术措施共同组成的双重安全机制,使客户使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建立基于SIM卡手机号码的唯一身份识别体系、采用多种先进的加密方法,所有数据全部以密文形式传输,手机终端和建立核心业务系统之间采用点对点的加密连接,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
此外,与其他渠道相比,建设银行手机银行费用更低廉,截至今年12月31日之前的优惠期内,系统内异地转账、跨行转账、个人对公汇划费均按目前柜台标准的3折计算,最低1元,最高15元,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转账费用。
据介绍, 3G门户先后与多家银行和资深用户进行深入访谈, 共同设计完成手机银行用户调查问卷, 并依托其1.5亿用户的优势平台, 采用在线调查、定性研究等方法, 对业内专家、手机银行相关从业人员、手机银行深度用户进行了全面深访和专业分析。此次报告的数据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3G门户网络, 共2万多份问卷调查。
3G门户为了帮助手机银行客户在3G时代下与移动支付市场更好地融合发展, 助力产业链多方共赢, 通过撰写《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来深度解读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行为趋势, 为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用户视角。同时, 报告还在以往的调研基础上加入更多银行界关注的研究领域, 不仅侧重于各大银行在手机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状况, 还将手机银行用户在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这两方面的意愿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在手机银行应用与移动支付方面为手机银行业提供更为专业、权威的商业价值参考依据。
此次发布的《2011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共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 分别是手机银行业务使用情况、手机银行用户特征、用户在移动商务方面的意愿和使用情况、用户在移动支付过程中的意愿和使用情况。
一、手机银行业务使用情况
根据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 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 2010年7月的调查结果为36.8%, 到2011年2月已经升至52.2%, 超过五成。
从对手机银行用户对手机银行使用的情况分析来看,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依然最高, 达35.1%, 建设银行紧随其后, 为35.0% (如图1所示)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在经常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中, 对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 (37.4%) 略高于对工商银行的使用率 (36.0%) , 这表明建设银行的用户相对养成了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另外, 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使用率在这半年中都有显著提升, 不断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
二、手机银行用户特征
通过对不同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可以看出, 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偏高, 其中, 个人月收入5 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5.4%, 2 500元以上的比例为52.2%, 均高于偶尔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 (如图2所示) 。事实上, 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由于收入偏高且手机银行使用频率高, 必然成为手机银行业务的核心客户, 这一较为富裕的目标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机银行业务的繁荣。同时, 为了优化手机银行用户人群的结构, 手机银行业务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
三、用户在移动商务方面的意愿和使用情况
对希望手机银行还能提供的服务一项的调查中, 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提供完善的商城购物服务, 这表明用户对商城购物有较大的潜在需求。而使用过手机银行商城的用户占到了64.3%, 其中, 10.8%的用户经常使用, 31.4%偶尔使用, 22.1%很少使用。这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和私营企业主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商城服务的倾向性显著, 外企/民企职员的使用意向较为明显, 而在校学生和农民群体很少使用, 且农民群体不打算使用手机商城的倾向非常明显。
在此次调研中, 对不同人群最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 (见表1所列) 表明, 在校学生更倾向于经常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功能, 较少使用手机理财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缴费功能、信用卡功能和理财功能, 尤其是理财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职工经常使用信用卡功能和理财功能的倾向性也非常明显;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则更倾向于经常使用信用卡功能;私营企业主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信用卡功能的倾向性显著。
四、用户在移动支付过程中的意愿和使用情况
根据用户调研数据分析, 超过四成的手机银行用户能够接受对金融产品如手机炒股和手机支付实行收费, 同时, 有约两成的用户能够接受对手机游戏和手机地图导航实行收费。这表明, 对特定的手机应用服务收费能够得到部分用户的接受和认可。另外, 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支付时, 首选的是WAP页面, 56.1%的用户更愿意采用这种形式。其次是手机客户端, 其比例为44.4%。近场支付 (手机刷卡) 这样支付形式较为新颖, 愿意使用的用户比例仅占17.3%。此外, 有15.9%的人以上三种方式都能接受 (如图3所示) 。
3G门户调研评测中心负责人表示, 与2010年7月发布的《2010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相比, 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一方面, 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都在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的消费者逐渐接受和喜爱用手机来服务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 各大银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 不断提升手机银行用户体验, 同时给予消费者各种优惠措施, 这些都促使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不仅预示着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市场前景, 更为中国手机银行业发展加速前行。
从报告的结果不难看出, 手机银行自推出后越来越受广大手机用户的欢迎和认可, 这断然与手机银行的便利性、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分不开。同时, 根据此份报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 银行需要不断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移动业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比如更完善的商城服务等。弗雷斯特调研公司的高级分析师Emmett Higdon曾说过:“人们采用移动银行业务不是因为它更好, 而是因为银行提供这项移动业务。”银行要主动占领市场份额, 除了满足用户提出的更多的手机银行业务外, 还应充分发挥手机银行的独特优势, 结合其自身优势推出一系列新业务。在这一方面, 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移动渠道的另一个独特优势:位置识别功能, 即银行提供自动柜员机位置识别应用软件, 用户通过手机的GPS和摄像头就能感应到离自己最近的自动柜员机。
目前, 手机银行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时倾向于小额支付, 超过7成的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支付时的最高额度在1 000元以下, 其中, 还有接近一半的用户使用手机银行支付时的最高额度为500元。当然, 调查也显示, 超过1成的用户的最高额度在1万元及以上。造成用户偏向小额支付的原因, 很大原因来自于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担忧。有数据显示, 对手机银行安全性表示担忧的用户, 占比超过六成。一方面, 用户出于安全性的担忧, 对手机银行的新业务有所顾虑, 容易产生拒绝采纳使用的心理;另一方面, 用户的担忧心理会降低手机银行业务使用的积极性, 不利于手机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为了加强手机银行的安全系数, 中国银监会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 这两项规定将手机银行业务、个人数字辅助 (PDA) 银行业务纳入监管体系, 进一步加强了手机支付的交易安全保证。另外, 银行也采用多种方式保障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在信息保密性方面, 手机银行的信息传输、处理都采用国际认可的加密传输方式, 实现移动通讯公司与银行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和处理, 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破坏。目前为了保证手机银行的账户安全, 银行一般对每日交易额设置了严格的上限。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将新重点放在为未开设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代表了一种战略性转变。较贫穷的客户拥有的存款和贷款数量都非常少,使那些采用传统交易模式的银行无利可图。但是,移动通讯设备可使客户服务成本降低50%-70%,从而使得为那些以前被认为无利可图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成为一种可能。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这种商业潜力可能相当可观。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兴市场,大约有10亿人虽然拥有手机,但却没获得银行服务;到2012年,这类人的数量将会达到17亿。现在,只有大约4500万没有传统银行账户的人在使用手机钱包,但据预计,到2012年,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3.6亿人,可能会产生每年50亿美元的直接收入,主要来自金融服务(如交易和提现)的收费,并且每年还能增加30亿美元的间接收入,包括降低客户流失率,以及提高来自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服务(SMS)用户的人均收入。
例如在菲律宾,手机用户的普及率几乎达到80%,而银行账户的普及率只有大约35%,还有2100万手机用户没有银行账户。如果在菲律宾的移动运营商能提高手机钱包在没有银行账户人群中的普及率,使其达到与其他国家采用最佳做法的运营商相同的水平,它们就可以获得400万-500万新客户,并使自己的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从贷款和存款中获得的收益。
除了商业潜力以外,手机钱包还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使用金融服务降低了寄出和接收汇款的成本,提高了现金的安全性和保障性,并使支付变得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储蓄和借贷,使家庭能从事经济创业,创造收入,并积累少量净资产。其结果是,它可能会使低收入家庭更容易满足其定期开支,如学费和房租,或在农作物播种期购买种子,在生长期购买化肥。手机钱包还可以为应付预期的和突发的各种事件提供储蓄保障。
为了取得成功,移动运营商必须获得对低收入客户的独到洞见,培育一个分布广泛、成本廉价的分销网络,并获得金融服务技能。能做好这件事的企业可使自己在本国市场的收入增长提高2-3个百分点,并且可以创建一个进入其他地区市场的平台。
但是,创建一种能正常运作的手机钱包模式是很复杂的。它要求将有形资产与两个不同领域,也就是电话和银行的业务能力结合起来,并且还要求各参与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管理现金收取和支付,并提高采用率。
向未开设银行账户群体的战略性转移
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开展金融服务所需要的技术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但是,将使用该技术的重点转向未开设银行账户的群体,却是最近的发展趋势。在原来的模式中,手机只是为那些已有银行账户的人充当了一种支付和信息工具。但现在,战略目标转移到了尚未开设银行账户的群体,正在为他们提供一组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储蓄和信贷。
在手机钱包的基本模式中,客户通过把现金交给代理机构而存入资金,代理机构则使用一种特定的文本信息系统将存款记入账户。用户也可以利用文字信息,从自己的账户中向系统内的零售商付款,或向其他零售商转账支付。他们也可以从系统中的任何代理机构提取现金。贷款及其他服务也遵循类似的模式。
菲律宾SmartMoney和Gcash公司以及肯尼亚的M-Pesa公司,都处在这种转型的前列,它们目前正在获得领先优势。据估计,在70个市场中,有120家移动通讯运营商将在未来6-12个月部署开展手机钱包业务。但是,除了少数著名企业以外,这些运营商大多数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将近3/4的运营商开展此项业务还不到两年时间。
进入市场
即使是收入最低的群体,对手机钱包也有强烈的兴趣。对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而言,这令人鼓舞。它表明,未开设银行账户的人群希望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特别是储蓄。并且,他们非常希望利用移动通讯设备来获得这些服务。
为使没有开设银行账户的人使用手机钱包具有商业可行性,运营商必须获取15%-20%的潜在市场。根据率先进入该市场的企业的经验,这一市场份额范围是合适的,这些捷足先登者的客户吸纳率从1%到35%不等。从地区来看,在东欧取得了最大的成功(22%),而在亚洲的客户吸纳率最低(约5%)。
移动运营商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调查中,认识手机品牌的受访者几乎是认识银行品牌受访者的2倍。受访者对手机品牌的信任度往往也超过了银行品牌。然而,在受访者心目中,丢失通话时间的问题非常突出,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它就可能成为一个决定竞争胜负的因素。
手机钱包的运营处于银行业务与电话业务的交叉点,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两方面的业务技能都必不可少。这种要求带来了三个挑战:手机钱包运营商需要有一个可以在账户中存入和取出现金的分销网络;运营商必须努力影响监管法规的制订,使它们不会损害手机钱包业务的经济效益;最后,运营商必须具备金融服务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自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能力
客户采用率将取决于存取现金的便利性,在运营上,这意味着必须建立一个成本低廉、无处不在的营业网络。手机钱包运营商必须建立一个现金出纳网络,以处理现金的存入和支付,并为取款和贷款分配现金。还必须有一个用于开展其他服务的流程和营业点。
为了创建分布广泛、成本低廉的营业点,移动运营商正在试验几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涉及到利用合作伙伴。一种选择是依靠出售预付话费卡的现有零售网络;第二种选择是与合作伙伴,例如小额信贷机构、邮局、遍布各处的零售商、公用事业公司的缴费中心或加油站结盟,这些合作方已经具有接近目标客户所必需的覆盖能力,运营商可以提供基本的产品设计、服务要求和后台支持,而由合作伙伴运行收现和付现设施。
运营商也可以从头开始组建一个网络。例如,在电话卡零售商的帮助下,可以在各村设立独家代理的营业点,直接为用户服务,收取和发放现金,并各自负责特定地域的业务。尽管创建一个以村为基础的网络相当复杂,但这种网点具有评估信贷申请和吸纳存款所必需的本地知识。其他行业已经采用了类似的模式。例如,葛兰素史克公司在菲律宾招募了助产士,为婴儿分发接种专门研制的疫苗;在印度,为印度斯坦联合利华公司工作的农村妇女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担任销售代表。
选择以上哪种方案或方案组合,取决于在以下三种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比基本零售服务要求更高的客户服务技能、低廉的成本,以及符合安全要求和金融监管。
影响监管
由于分销合作伙伴要参与金融交易,因此会存在将这种网络置于金融服务监管之下的压力。提供的金融产品范围越广泛,如汇款、储蓄和信贷,在金融监管保护下的这些运营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监管机构必然会要求遵守“了解你的客户”和反洗钱的法规,以遏制欺诈和其他犯罪活动。运营的某些方面还必须服从安全和有偿付能力的准则,包括资本金监管法规。
移动运营商将需要帮助监管机构建立一种与所提供服务相称的法规架构。尽管有一些重要的风险需要考虑,但将手机钱包服务置于传统银行面临的相同要求之下,也会损害其经济效益。合理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一种监管机制,使运营商能够将正规的金融服务扩展到低收入人群之中,而且这种监管对于产生的风险水平也是恰如其分的。
在许多国家,监管机构已经表示,愿意与移动运营商协作,以寻求这种平衡。一项全球调查表明,60%的移动运营商认为,监管机构确实愿意设计出使手机钱包能够为其目标客户服务的法规。不过,80%的移动运营商认为,监管部门并不会同意让低值交易免于接受反洗钱法规的监管。
在帮助建立一种适当的监管架构时,移动运营商应该与可能被认为是对手的行业结盟,比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这两个行业都擅长与政府合作,并一起制定监管法规,然而,由于利用移动通讯设备为没有开设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对于其中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需要保护的现有势力范围,但却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事实上,成功的模式可能需要两个行业的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步是联合培育一种对完整配套的监管创新的清晰观念,这种监管创新将支持手机银行业务,同时解决其运营合法性的风险问题,并明确采用这些法规的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企业尝试过这样去做。
获得适当的技能
在整个手机钱包价值链中,从产品设计到资金流管理,再到结算和支付操作,都离不开金融服务能力。为了提供手机钱包服务,移动运营商必须迅速掌握这些技能。
在刚开始时,许多运营商选择在企业内部建立这种能力。虽然自有能力可能会带来一些优势,如不必与别人分享利润,但这些好处可能无法抵消更多不利之处。由于金融服务能力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时间来培育和部署,从而使速度更快的竞争对手有机会超越领先。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会限制移动运营商可以提供的产品范围。此外,计息存款或信贷产品将不可避免地使手机钱包服务处于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督之下,这些机构或者会禁止开展这些业务,或者会要求办理某种形式的银行执照。
因此,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手机钱包运营商更有可能成功,迅速获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执照。那些捷足先登者正在尝试两种方法。第一,移动运营商与一家能提供所需金融服务能力的老牌金融机构结成合作伙伴,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要始终保持对成本的控制,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如果要手机钱包服务负担银行服务需要负担的全部成本,就会毁了这项业务。因此,合作伙伴们必须制订一项协议,将成本建立在由手机钱包运营提供的一套特定服务的基础上。这种理念是充分利用银行合作伙伴的金融服务能力,并建立一个用于分销的专用营业网络。
移动运营商还可以考虑成立一家银行,有可能是一家与现有银行合资的企业。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手机钱包业务提供银行服务核心能力,以及管理监管合规性、后台业务、产品设计和分销网络。这样一家银行可以比较好地控制成本,因为它可以避免遗留成本,或在合资企业的情况下,从结构上与合作银行分离。有些模式可能不需要完整的银行业营业执照。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8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___________,96336电话银行客户服务系统(一期)上线,进入了全新服务阶段,提供以下功能:查询、转账、万通宝自助贷款、挂失、传真、人工服务等。√ A B C D 2006年12月18日 2007年12月18日 2008年12月18日 2009年12月18日
正确答案: B
2.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贴膜版手机银行不具有的功能()。√ A B C D 转账
账单发起和账单支付 他行信用卡还款 账户余额查询
正确答案: C
3.________电话银行系统____,是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语音转换技术,采用预先分配用户编号和个人密码控制,充分利用电话在时间上的及时性、空间上的无限性,为客户提供诸如查询、密码修改、挂失、转账等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系统。√ A B C D 网上银行系统 手机银行系统
固网支付系统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4.签约短信银行的客户编辑上行短信指令,可以办理的业务()。√ A 账户临时挂失 B 余额查询 C 明细查询 D 服务查询
正确答案: A B C D
5.签约短信银行能收到()下行短信。√ A 账户发生额变动提醒 B 账户余额超限提醒 C 节日祝福、营销短信 D 账户状态变动提醒
正确答案: A B D
6.手机银行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可分为()。A 简单信息型 B 短信息服务型 C 复杂信息型 D 无线应用协议型
正确答案: B D
7.96336电话银行具有哪些营销亮点()。√ A 便捷的账户管理 B 快速的电话转账 C 轻松的资金运筹 D 安全的账户防范
正确答案: A B C D
√ 8.呼叫中心根据设立的规模大小,可分为()。× A B C D 大型呼叫中心 中型呼叫中心 小型呼叫中心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B C D
9.呼叫中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B C D 专业化、标准化、实时服务 集成多种金融服务方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成本 个性化服务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10.一个96336电话银行签约客户最多可以设置四个交易指定电话号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1.随着技术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将人工、自助语音等多媒体技术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全面、综合的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度。√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2.电话银行呼叫中心是呼叫中心的重要应用之一。√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根据手机银行市场推广主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银行的手机银行、移动运营商的手机银行、手机制造商的手机银行。√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电话银行的营销要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服务建立一种捆绑营销机制,与万通宝自助循环贷款、贵宾卡智能理财等新业务捆绑营销。√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96336电话银行系统转账的约定账户维护要到营业网点申请。×
正确 错误
2016年,是移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的起点年。在2016年,移动支付的几项数据引发传统金融行业的思考。在这几项数据中,这几组特别引人注目:
一、2016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通过组织支付宝、财付通、联动优势等成员单位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调研和数据信息采集,撰写并发布《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行为。2016年,受访者中有22.8%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一周使用2-3次的用户占比为26.7%,每周使用1次的占比10.3%,三者合计为59.8%。半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3.0%,一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14.2%,有12.9%的用户不常使用移动支付。由此可见,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二、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16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对消费者的日常消费进行了统计,根据报告,与去年相比,2016年消费者到店消费中,第三方平台现场支付的比重从9.9%跃升至35.6%,实现了360%的大幅增长。
三、伴随着移动支付业务越来越普遍,互联网金融事业也在迅猛发展。由央行发布的7月份河南省金融机构运行情况来看,住户存款减少较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较多。7月份,金融机构住户存款减少359.7亿元,同比少增277.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39.3亿元,同比多增135亿元。
四、2016年5月的中国数博会上,马化腾宣布微信支付绑卡用户数已超过3亿,线下门店点接入微信支付综述超过30万家。
五、在过去的2016年,4.5亿实名用户使用了支付宝,其中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高达71%,而2015年的比例是65%;2016年,超过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比去年增长218%。由上述几项数据可以看出,谁先抢占了移动支付市场,谁就是未来的行业品牌。移动支付引起的金融改革正在席卷中国,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对于我们传统银行业,如何跟紧时代,做时代的弄潮儿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银行的一线人员,从每天接触和外拓宣传的客户那里,可以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如今客户对手机支付软件如微信、支付宝等的高度赞赏和拥护。
针对自己的体验和国家政策的倾斜来看,无现金化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趋势,银行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跟这些企业作竞争。手机银行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支付宝与微信的成功在于合作商家的广泛性和支付的便捷性。银联在今年7月份开通了二维码支付功能,但脱离了商家的接容度,二维码支付仍然无法迅速推广。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目前可以在哪些网站实现,是否可以在支付宝支付
目前可在易宝支付上完成支付,也可以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通过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手机充值。暂时不能在支付宝上完成支付。
2、可以查询到多长时间的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的交易明细?
可查询手机银行最近6个月内的支付交易明细,查询的时间跨度不能超过3个月。日期输入8位数字。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功能关闭时是否需要安全认证
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关闭支付功能时,不需要安全认证,但在做开通时需进行安全认证。
4、如账户处于非正常状态,则不能办理手机充值业务。非正常状态包含哪些情况?
非正常状态包括账户挂失,账户冻结,账户止付。
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可以缴什么费
1.1 推动成本节约
相比传统银行营业网点, 手机银行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通过推动手机银行业务发展, 区域性商业银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改善部分地区营业网点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向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据人民银行金融市场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通过移动支付业务办理业务的成本只占到在传统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成本的20~30%。
1.2 满足客户需求
近几年,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末,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促进了包括手机银行在内的各类手机端应用的发展, 成为去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比网上银行, 手机银行更适合客户硬件及操作技能特点和使用习惯。区域性商业银行大多由原来的农村及城市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 农村及郊区地区客户较多, 他们的手机普及率远高于电脑普及率, 而且相比使用电脑而言, 手机银行对用户的操作技能要求更低, 更适合不同知识水平的客户, 也更切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3 抢占业务市场
从全国范围来看, 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移动支付样板。区域性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 充分研究、结合本行业务特点, 尽快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业务, 更好地满足客户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抢占新的业务市场, 任务紧迫且必须, 符合银行长期利益。
2 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为充分发挥手机银行在推动银行技术创新、拓展收益渠道方面的作用, 实现长期业务发展目标, 首先需要对手机银行业务的商业模式和其业务发展模式进行正确分析和定位。
2.1 手机银行业务商业模式分析
通过对移动支付相关技术和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手机银行业务融合不同行业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链, 为了让手机银行业务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保证多种商业模式共存, 使产业链各方共同面临挑战, 保证产业链的整体趋向合作共赢。
区域性商业银行需要向全方位的移动金融服务转变。银行是用户进行金融活动的中心, 管理着庞大的资金链, 在支付清算管理上占有很大优势, 同时已经与其客户建立了信任关系, 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信息。对银行来说, 方便快捷的移动金融服务可以增加客户忠诚度, 为进一步挖掘客户价值提供基础。移动支付作为移动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银行高度重视。手机银行业务被视作发展移动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 各银行纷纷在手机银行基础业务功能上整合电子商务等具有更多增值价值的新功能, 呈现出较好的业务发展态势。
区别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 手机银行业务的产业链更为庞杂, 涉及客户、银行、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设备提供商、下游商户等诸多利益主体, 且任何一方都不足以独立完成产业链的构建。目前, 国内已经初步形成银行、通讯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三大阵营的交叉竞争局面。因各方思维模式和利益诉求不同, 主推的手机银行业务亦各有侧重, 相较而言, 区域性商业银行总体实力有限, 任何一种成功案例都只能参考、借鉴, 而不能直接复制, 更需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让本行的手机银行业务能够为产业链各方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现阶段跨行业监管水平有限, 金融系统内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尚未改变。若电信系统或第三方平台深度介入金融活动将进一步增加行业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评估难度, 从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系统具有成熟的资金管理和网上银行推广经验, 且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理财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 在现阶段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是一条符合国内手机银行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 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开展手机银行业务时应予坚守。
3 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建议
为了保障手机银行业务多方利益共赢, 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完善产业链构建及业务功能
坚持将银行系统作为手机银行业务产业链的基础部门, 用户及下游商户需与银行建立直接的账户关系, 移动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则致力于支付渠道的拓展与维护。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手机银行业务中, 积极在查询、支付等基础功能上, 开发提供理财、小额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功能, 维持银行的主导地位。在支付方面, 确保大额资金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支付, 小额资金可通过向智能芯片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充值的方式进行日常支付, 同时需合理制定“手机钱包”、智能芯片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等子业务功能的每日交易上限及账户余额留存上限。
3.2 加强业务安全保障及宣传
当前各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在身份验证、密码保护等方面应用了多种保障手段, 用户对安全性的担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够了解所致, 尤其区域性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方面的新业务目前尚存在信任度不足的问题, 更应通过积极的宣传、讲解、免费体验活动尽量消除用户对安全性的顾虑。另一方面, 随着手机银行业务的日益普及, 手机诈骗、病毒程序干扰等非法活动也将更加泛滥, 对用户资金安全构成威胁。相关各方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及用户在应用中的问题反馈, 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或方案调整, 必要时应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 规范操作程序。
3.3 加大基础市场业务推广力度
区域性商业银行根植地方, 应切实加大在农村、社区、场镇、商圈、专业化市场等区域内基础客户市场的业务推广力度, 结合不同客户群体金融服务需求, 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手机银行业务功能, 不断完善客户使用体验, 同时加强业务宣传和品牌打造, 形成在区域内的口碑效应, 建立区域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不断提高区域内市场占有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手机银行的发展给区域性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且当前手机银行业务并未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 区域性商业银行应积极找准业务定位, 不断完善产业链构建及业务功能, 加强安全保障和基础市场拓展, 建立区域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促进手机银行业务加快发展。
摘要:当前, 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如何将银行服务扩展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 助推银行服务模式创新并拓宽收益渠道,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移动支付业务, 已成为区域性商业银行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文章从区域性商业银行着手, 通过对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区域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覃征, 等.移动电子商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3次) [R].2014.
[3]肖扬.区域性商业银行搭网上支付快车[J].金时网-金融时报, 2011.
[4]德勤中国.中国手机银行市场分析、前景展望和行动策略[Z].2012.
[5]中国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课题组.手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J].华北金融, 2010.
由于具有“随时、随地、贴身、快捷”等优点,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手机银行,如iPhone版本和Android版本等多种智能手机版本的手机银行,利用金融展等形式向客户推介。
目前,国内16家上市银行都已推出手机银行业务。
“移动银行是金融服务的新蓝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表示。
事实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随着移动终端手机越来越普及,移动金融的发展将更为迅速。
不过,虽然各家银行推出了多版本手机银行,“但是中国境内地级市以上人口中个人使用手机银行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只有6.3%。”曹小青说。
这个数据一方面说明这个市场有很大挖掘空间,存在机会;另一方面说明客户对手机银行还心存芥蒂,担心安全问题。对银行来说,如何保证安全是一项挑战,战胜这个挑战则需多方协作。
两大发展障碍
手机在中国诞生已有十多年时间了,但手机银行的出现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其实很早之前不少银行就开始着手做手机银行的技术研发工作,大家对手机银行的方便性也非常理解,但当时并没有着力推广。”邮政储蓄银行渠道管理部副总经理马德辉说。
网上银行之所以能先推广,马德辉认为在于互联网属于非常标准的平台,比较规范,在使用上,用户会更容易接受,从而很快就使用起来。
而手机银行的平台则不太标准,比如就浏览器来说,有的手机自带浏览器,还有第三方的一些浏览器。“就上网模式来说,年轻人接触多可能好点,但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马德辉表示。
不过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客户端条件改善很大,从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目前已经具备发展手机银行的基础。在技术层面,2009年工信部正式发布3G运营牌照,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加速进行3G网络的布局和推广。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以户为单位,手机覆盖率远高于互联网和电脑。另外,移动互联网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手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现在摆在手机银行前面的两大障碍就是,客户端带来的版本多样化制约了手机银行的发展,以及手机银行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竞争环境混乱
说移动金融也好,手机金融也罢,这些词儿变得越来越时髦。“大家似乎觉得这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变化,现在可以说是前赴后继的人在那里孜孜以求。业内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说移动金融领域是无数大的金矿,任由你去挖掘,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创新业务处处长黄方平说。
但是这个领域牵涉面甚广,牵涉到运营商、第三方运营公司、银联,甚至手机的制造厂商,這些有关方面现在也都在做一些尝试,大有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之感。
“怎一个乱字了得!”黄方平说。
手机线上支付更是“乱”。 现在缺乏手机支付的标准,另外应用环境也是个问题。因为手机线上支付的话,等于用手机代替了银行卡。“如果从移动金融角度来理解,我们手机在业内现在有一种说法,手机既是一台ATM机,又是一台POS机,现在有一种方式就是刷手机,把你的手机拿过来,你要支付给我多少钱,把我的手机当成POS机,把你的手机当成卡,直接相互刷。如果用远程支付,它又是一台网上银行的终端。”黄方平说。
这样的方式当然便捷,不过手机线上支付这块蛋糕,除了银行盯着,其他第三方、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也都不情愿放弃这块“蛋糕”。究竟如何能健康、快速走下去,目前的业态还不是太清楚。
对于银行来说,除了竞争环境乱,手机银行平台也稍显混乱。手机终端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天iPhone主导市场,明天Android又成为主流,究竟谁会主导手机市场,都不确定。“各种手机版本都要去开发、去调试,对我们来说很累,客户用起来也不方便,希望手机银行平台标准能越来越规范。”马德辉说。
理论上讲,手机银行可以汇集账户管理、转账汇款、支付、存取款、投资理财、三方存管、代缴费、信用卡、咨询等各种银行服务功能,一部手机可以管理个人所有的金融账户,满足全部投资、理财和消费等需求。
但现在基于手机银行的多种标准未立,事实上国内手机银行还停留在消费、转账层面。
安全需多方协作
在客户看来,无论手机银行有多便捷,只要是牵涉到钱,最关心的还是安全。
现在手机银行模式主要是手机号码绑定银行账户,安全存在很大隐患,目前发生的案件主要是客户为了方便,直接将信息存入手机,很容易被他人盗取。因此客户自身首先要有防范意识。
专家建议,用户要做好以下几条:妥善保管好手机和密码、设置合理的转账支付限额、开通及时语短信通知服务、提防虚假WAP网址和网络钓鱼、使用完手机银行后应及时清除手机内存中临时存储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等。
对银行来说,也应加强安全风险控制。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运营与风险管理处处长钟楼鹤认为在提高安全性上,要做到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全员控制更多针对银行内部,包括开发产品、系统运行、操作等,整个过程环节应该有一个内部控制手段,以保证正确操作。
全过程控制,就是对客户办理的业务全过程、客户交易的全过程,都要通过技术和业务手段进行全过程监控,分析交易行为、状态,来防范风险。
全方位控制就是从人员管理、系统的控制、流程的设计等等,多方位考虑安全因素。
“安全问题涉及方面很广,需要多方协作。”钟楼鹤说。比如出现钓鱼网站、诈骗信息,银行要尽自己的职责,运营商也不能回避,执法部门也要快速处理,甚至客户自身也要加强自己电脑、手机的安全。
1、请教师在递交“课件审核意见”时将所授课程的PPT资料(电子版)交于人力资源部,以方便课程的修改。
2、授课教师需要填写以下信息,同“课件审核意见”一并交于人力资源部。
课程名称:手机银行柜面操作
主讲教师:王帆
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及处室:渠道管理部
课程简介(50字-100字左右):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业务机制及术语、柜面操作及案例讲解和常见问题介绍。着重介绍了所有涉及到手机银行的柜面交易流程以及容易混淆的柜面交易。对新增的交易概念、操作方法做了详细的讲解。
工具/原料
手机银行登录密码
方法/步骤
1
进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网址,输入手机银行登录密码,点击“登录”。
2
点击进入“客户服务-预留信息设置”交易选项;
3
完成原预留信息的查询及新预留信息的设置后,点击“确认”即可操作成功。
注意事项
预留信息可设置1-8位汉字、字母、数字。
网上银行修改:
1、打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页,选择个人网上银行登录;
2、打开你的个人网上银行登录页面,输入你的银行卡号,登录密码(不是取款密码),验证码以后点击登录.
3、进入网上银行欢迎界面,然后在上面的选项卡中点击安全中心.
4、这时你就可以在左侧找到修改预留信息,点击以后会显示你目前的预留信息,输入你的新预留信息,也就是你的手机号就可以了.
营业厅修改
1携带好你的身份证以及银行卡,到你附近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告诉大厅经理你要修改预留手机号。
2 办理银行“个人客户联系信息查询维护”业务,查询联系方式,手机联络信息中该手机号是否存在。
3如果手机号不存在,直接告诉营业员新增一个手机号就行。
4 如果手机号已经存在,那么请告诉营业员你要更改手机号,然后把手机号告诉他就可以了。
所以,刚刚从银行营业部出来的刘丽(化名)突然有些担忧,“手机丢了怎么办?需要补多少手续才能找回这些信息?”她来银行本是想改下电话号码,结果银行不仅为她免费换了新一代K宝,还给开通了手机银行。
事实上,移动金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刚刚在国内起步的手机银行业务一下子在各个银行中铺开,曾经淡定的金融巨头,在这项新业务面前变得主动热情起来。
大势所趋
手机银行从2000年后几家国有行建立短信中心算起,到2007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手机银行进入了APP(第三方应用程序)时代,业务功能更加丰富,开始具有较强的金融性。目前,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工行、中行、建行以及股份制银行中的招行最早进入这一领域,也是目前用户数最多的几家银行。
其中,工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处于领先地位,介入业务时间早,在用户数量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优势。根据其2012年年报,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客户已超过74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4.5%,全年交易额增长近16倍。但是由于机构庞大,对市场的不敏感性容易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先机。
招行是近年来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最快的银行,客户规模和交易规模都实现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招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累计达到1096万户,交易客户累计达到357万户。今年第一季度,手机银行交易量达到1812亿元,较去年同期再度大幅提升262%,交易笔数718万笔,较去年同期提升464%。同时,招行各类手机银行客户端累计下载量已超过700万次,并一直保持APP四星半评价,始终位于财务类免费排行榜前列,客户好评度处于同业首位。
发展手机银行已是大势所趋。根据艾瑞报告,截至2012年11月末,我国手机银行资金处理规模达到8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5.3%,这种高增长势头还将延续,预计到2015年我国手机银行资金处理规模可以突破9万亿元。
对于银行来说,手机银行不仅可以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的先机,而且最现实的利益是可以减少地柜人员,节省成本开支。招行人士指出手机银行一笔交易的成本为柜台的1/15,以2012年招行手机银行资金变动类交易1300.26万笔计算,相当于全年为招行节省了1亿多元。
“现在银行基本上都推出这项业务了,也是为了减少地柜的人员,在国外基本上柜台人员很少,现在国内的银行100人里面恨不得80人都是地柜人员,只有20人真正去跑客户。”交通银行业务经理杨楠向本刊记者介绍说。
进入2013年,银行都已看出发展手机银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回避的课题,包括汉口银行等城商行在内的很多地方性银行也加入了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争夺。
现在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已经变得容易,银行都开发了相关产品与支付宝等电商第三方支付进行对接。根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消息,从4月中旬起,中国移动北京用户将可到营业厅免费换取具有手机支付功能的SIM卡,绑定电子现金或银行卡,5月份即可刷手机乘坐地铁和公交,只要手机具备NFC(近场支付)功能即可。
不过,手机银行的发展也存在障碍。杨楠就感到主要是客户对于安全性的担心,“手机的防盗功能做好一点,银行对客户端的防盗功能做好一点,如果还不放心,可以不开通转账功能,或者限制转账的金额,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手机越来越接近电脑的功能,所以针对手机系统的病毒也出现了,包括黑客。对此杨楠在自己手机里下载了一些专门的杀毒软件,“据说一些手机输入法带识别密码的能力,而我的手机里有杀毒软件,会提示我哪些下载的程序不安全。银行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设置动态密码什么的。”
银行危机
与以银行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不同,以新技术为主导的移动金融利益分配模式将在产业链上的企业间重新分配,而银行不再具有主导地位。所以,银行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把服务延伸到增长最快的新的领域成为必然。可以说,失去移动金融市场的银行将面临着市场的淘汰。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8.1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额为1511.4亿元,手机银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它也面临着来自金融体系之外的竞争。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移动金融的代表都不仅仅是手机银行。如ZONG(中国移动旗下支付品牌)、PayPal(美国支付服务商)、Square(美国移动支付公司)、Google Wallet(谷歌钱包)等知名移动金融品牌都不属于商业银行业务范畴。
就像“微信”让联通和电信沦为单纯的传输通道,拥有技术优势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使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客户服务向基础平台演化,在移动金融市场如果银行再固守传统,很可能由专业公司嫁接其上完成服务。
进入到2013年,各大银行不仅感受到了外来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免费的优惠活动成为各银行的促销手段,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均推出了手机转账优惠措施,大多数优惠活动的截止日期为今年年底。之后,招商银行一举将此项优惠时间延长到3年,至2015年12月31日结束。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使用手机来处理和完成大多数缴费、理财业务会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手机银行的核心是将银行业务手机化,嫁接到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端口,一方面代替柜台和传统网银,完成汇款、缴费、账户管理等;另一方面代替银行卡,完成近场支付。
于是有人提出,如果手机将代替PC,手机银行是否也会代替信用卡?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银行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蔡鉴昌对此向本刊记者表示,短期内手机银行完全取代信用卡还不太现实。“目前手机银行业务量的增长非常快,信用卡被威胁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但是要完全取代传统银行渠道还要有一段时间。一方面很多老百姓习惯于在网点里面转,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对手机银行的信息安全性抱有一定怀?疑。”
安永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陈凯向本刊记者表示,手机银行业务要发展成熟还需要做好很多配套工作,包括网络安全、客户的教育,这在很多发达国家也是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才说代替传统渠道还有一个过程,这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普惠金融,手机银行,运营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土地面积占60%以上, 50%以上的人口为农村人口。而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城市发展迅猛, 大中型企业、富裕人群已经拥有了金融服务机会, 但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无法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 普惠金融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到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农户以及贫困人等提供金融服务。手机银行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如果可以在我国农村推广, 必将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建设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实现。
1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现状
在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占60%以上, 50%以上的人口为农村人口。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城市发展迅猛, 但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无法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数量少, 满足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
在我国城市金融网点密布, 服务种类多样, 随手可得。而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 特别是基本金融服务, 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是农村金融网点少, 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产品匮乏, 这样就使得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2 方便于农民的支付结算工具种类较少
目前, 我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正在建设中, 广大农村没有接入央行的支付结算系统。无法实现跨行转账、信用卡消费、电子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等现代化支付手段, 仍然以现金支付为主, 给渴望现代化生活的农村居民带来很多不便。
1.3 非现金支付方式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
在传统的农村经济中, 现金支付是农村主要的支付工具,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金已经慢慢发展成次要的支付工具。例如在农村集贸市场的交易中, 假币的出现频率比较高, 给买卖双方都带来比较大的心里恐慌,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担心在支付过程中使用了假币, 如果采用银行转账的形式, 那就需要商业银行去办理, 但是村镇上的商业银行又距离比较远, 不太现实。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时期的青年农民,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及个人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也慢慢走进生活。这时候, 农村金融服务欠缺和农村要求支付多样化的需求矛盾就越来越突出, 严重制约了“三农”的发展。改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环境, 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农村地区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措施研究
金融的本质在于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有效资源配置, 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青睐的优质客户特点是:利润率高、交易成本低, 并且风险小, 这样信用良好、盈利能力强才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而这类客户事实上往往集中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那里商业银行众多、金融覆盖率及高, 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方便、便捷的金融服务比比皆是。但是在我国地广人稀的广大农村, 确往往感受不到金融的便利性, 商业银行都分布在比较远的村镇, 农民日常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存在比较明显的金融排斥现象。
一是平等性。金融作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经济要素, 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社会个体对金融资源的占有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改善经济状况的可能性, 因此, 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应通过设计一套正义的制度来保障, 这关乎整个社会公平的实现。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富有者。
二是盈利性。普惠金融开始注重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控制信贷风险等手段提高业务的盈利性, 因为适当的盈利水平是普惠金融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盈利性的合理追求并不违背普惠金融的初衷, 反倒是对盈利性的刻意忽视会不利于普惠金融作用的发挥, 因此, 注重盈利性是普惠金融对扶贫理论认识深化和发展的结果。
三是全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户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劳动力跨部门、跨区域的流动等原因, 传统单一的信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要求, 低收入群体对金融产品提出了多元化需求, 全面性既包括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供给的多元样性, 还体现为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层次性。
3 我国农村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3.1 手机银行交易成本低廉
手机银行与传统柜台交易相比, 具有交易成本低的显著特点, 统计资料显示, 对于传统的柜台交易, 国外每笔业务的交易成本约为6.02元, 我国约为4元, 而手机银行的交易成本国外约0.98元, 我国约3.6元。手机银行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成本。
3.2 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高
我国目前电信运营商也都取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同时网络普及程度极高, 给手机银行的运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而且在我国广大农村, 手机上网的认知度非常高, 大多数农民都有汇款、转账的金融需求, 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3 符合目前农村发展水平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 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完全可以掌握手机银行的操作, 并且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更多、更方便的支付需求。
4 在我国推广手机银行的发展策略
4.1 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特点, 选择合适模式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 虽然同为农村, 但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却是不尽相同, 在手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要切忌一概而论, 而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民生活特点推出适合各地的手机银行产品。比如:网页式手机银行和客户端手机银行是针对不同手机型号的客户;网络普及率不高的地区采用短信式手机银行服务。在充分考虑农村群众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来设计手机银行的功能, 设计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由于农村地区信息获取途径不多, 手机银行也要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 把各种农村急需的产销信息、农业防病防虫信息、国家新型惠农政策等增加到手机银行的增值业务服务上, 使农民在使用手机银行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方便的金融服务, 还对其生产、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使农民自发的更加愿意使用手机银行, 让农民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
4.2 选择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
从菲律宾等发展农村手机银行业务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 在其发展的初期, 由于用户对新业务不是很了解, 存在一定的担心, 导致其更愿意使用一些小额业务, 在获得比较满意的金融服务后, 才会向大额金融服务发展。所以在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推广的过程中, 应先选择一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试点, 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推广。在选择手机银行运行模式的问题上, 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 选择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 而不是菲律宾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在第三方中介的选择问题上, 同样结合我国农村自有的特点, 选择在农村比较深入人心的商业银行网点或者由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电信运营商联合组成的第三方中介机构, 从而保证农村手机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另外还应当注意, 将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担保公司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农村手机银行业务中, 将会更快推进农村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
4.3 解决安全问题, 确保手机银行发展
安全问题不能解决, 手机银行在农村就无法得到发展。我国部分地区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程度低, 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 发展手机银行要从技术、服务、法律等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 从手机网络运营平台、手机运行终端等多个方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现场培训与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法, 使农民逐渐对手机银行产生信任感;在法律方面, 我国要尽快制定适合手机银行安全的用户隐私保护法、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规范, 从法律的角度来为为手机银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4 整合业务资源, 提升客户质量
为了促进农村手机银行业务更好发展, 保留原有客户的同时发展更多客户资源, 农村商业银行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努力打造手机电子化的服务平台, 通过对传统业务资源的整合, 推出具有投资管理、现金储蓄管理、债务管理、保险管理等多方面、多元化功能的手机银行金融产品, 为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出最大的努力, 为吸引更多高端客户群体、提升更大的利润空间来彻底转变现有的服务理念。
4.5 实现科技创新, 提高手机银行业务水平
迄今为止, 科技创新仍然是一些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弱项,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所以, 在手机银行发展中应该尽快进行客户细分, 深入挖掘数据, 合理且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扩大手机银行在农村的普及率。
参考文献
[1]杨青枝.手机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J].金融电子化, 2012 (11) :78-79.
[2]洪其华.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惑与思—以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中国农村金融, 2013 (4) :60-61.
[3]刘锡良.手机银行、农村金融与移动运营商[J].武汉金融, 2013 (10) :38-40.
[4]曹淑艳.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及应用现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 (48) :19-22.
[5]王修华, 郭美娟.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9) :61-68.
一、手机银行发展背景
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而移动终端所独具的贴身特性,使之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业务在经过先期预热后,逐渐进入了成长期,如何突破业务现有发展瓶颈,增强客户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成为移动银行业务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焦点。
二、调研目的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手机银行的认识和兴趣程度,预测未来手机银行市场的发展前景
三、调研方法
采取网络调研方式,通过网上问卷来收集信息,采取整群抽样在31个省市抽取50000个样本单位
四、手机银行用户调查问卷
(一)、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哪家银行?
1、工商银行
2、中国银行
3、中国建设银行
4、中国农业银行
5、中国交通银行
6、邮政银行
7、中信银行
8、光大银行
9、招商银行
10、民生银行
11、地方性银行
12、外资银行
13、其他
(二)、您办理银行业务的频率?
1、几乎每天
2、每隔两三天
3、每隔一周4、十天或半月
5、一月左右
6、几乎不去
7、说不好
(三)、您现在办理了哪些电子银行服务?
1、个人网上银行
2、手机银行
3、电话银行
(四)、您使用哪家银行的手机银行服务?
1、工商银行
2、中国银行
3、中国建设银行
4、中国农业银行
5、中国交通银行
6、邮政银行
7、中信银行
8、光大银行
9、招商银行
10、民生银行
11、地方性银行
12、外资银行
13、其他
(五)、您使用手机银行多少时间?
1、最近刚使用
2、半年左右
3、一年左右
4、两年左右
5、两年以上
(六)、促使您办理手机银行的原因是?
1、业务需要
2、方便快捷
3、银行促销活动
4、银行人员推荐
5、亲朋好友推荐
6、手机功能
7、其他
(七)、您是通过哪种方法了解手机银行的?
1、手机宣传短信
2、网络宣传
3、媒体广告
4、银行业务宣传册
5、亲朋好友介绍
6、银行人员推荐
7、其他
(八)、下列哪些是您使用频率最高的?
1、账户查询
2、账户汇款
3、投资理财
4、信用卡
5、账单缴付
6、手机支付
7、贷款管理
8、个人设定
9、手机商城
(九)、在使用手机银行时,什么令您感觉最不方便?
1、安全性问题
2、服务费用高
3、服务功能少
4、开通手续繁多
5、使
用过程中功能不稳定
(十)、您觉得手机银行该增加哪项功能?
1、更完善便捷的商城购物服务
2、完善的客服功能
3、提供常用商品的常用平台
4、税费手续费计算工具
5、汇率外围行情、金价油价查询工具
(十一)、您每月收入多少? 1、5000以上 2、2500以上 3、1000以上
(十二)、您的工作单位是?
1、行政事业单位
2、外企民企高级主管
3、外企民企志愿
4、专业技术人员
5、私营企业主
6、个体经营者
7、进城务工者
8、农民
9、学生
(十三)、您使用手机支付时,首选的方法是?
1、wap页面
2、手机客户端
3、近场支付
4、都能接受
五、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
高,2010年7月的调查结果为36.8%,2011年2月已经升至52.2%。同时,手机银行业务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相对应的,目前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均高于去年7月用户的收入水平。人群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不同手机银行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分布可以看出,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的个人月收入偏高,其中,个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5.4%,2500元以上的比例为52.2%,均高于偶尔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事实上,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由于收入偏高且手机银行使用频率高,必然成为手机银行业务的核心客户,这一较为富裕的目标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机银行业务的繁荣。在对手机银行用户对手机银行使用的情况分析来看,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依然最高,达35.1%,建设银行(601939, 股吧)紧随其后,为35.0%。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经常使用手机银
行的用户中,对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37.4%)略高于对工商银行的使用率(36.0%),这表明建设银行的用户相对养成了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另外,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与中国银行的使用率在这半年中都有显著提升,不断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
在本次调研中,对不同人群最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表明,在校学生更倾向于经常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功能,较少使用手机理财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缴费功能、信用卡功能和理财功能,尤其是理财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职工经常使用信用卡功能和理财功能的倾向性也非常明显;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则更倾向于经常使用信用卡功能;私营企业主经常使用手机银行信用卡功能的倾向性显著。
本次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能够提供完善的商城购物服务,这表明用户对商城购物有较大的潜在需求。而使用过手机
银行商城的用户占到了64.3%,其中,10.8%的用户经常使用,31.4%偶尔使用,22.1%很少使用。这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和私营企业主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商城服务的倾向性显著,外企/民企职员的使用意向较为明显,而在校学生和农民群体很少使用,且农民群体不打算使用手机商城的倾向非常明显。
根据用户调研数据分析,超过四成的手机银行用户能够接受对金融产品如手机炒股和手机支付实行收费,同时,有约两成的用户能够接受对手机游戏和手机地图导航实行收费。这表明,对特定的手机应用服务收费能够得到部分用户的接受和认可。
另外,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手机支付时,首选的是wap页面,56.1%的用户更愿意采用这种形式。其次是手机客户端,其比例为44.4%。近场支付(手机刷卡)这样支付形式较为新颖,愿意使用的用户比例仅占17.3%。此外,有15.9%的人以上三种方式都能接受。
六、调查结论
相比2010年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一方面,手机上网大环境逐渐形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都在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的消费者逐渐接受和喜爱用手机来服务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各大银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不断提升手机银行用户体验,同时给予消费者各种优惠措施,这些都促使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不仅预示着手机银行业务良好的市场前景,更为中国手机银行业发展加速前行。篇二:2010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2010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2010年7月
目 录
研究方法??1 主要结论??2 第一章 手机银行认知及使用状况
一、手机银行业务认知状况??6
二、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人口特征分析 10
三、2010年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特征透析 13
四、手机银行的潜在用户分析 19
五、手机银行发展的阻碍 ??23 第二章 手机银行业务使用状况分群研究
一、在校学生27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29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企职工32
四、外企/民企中高级主管 ??34
五、外企/民企职员 ?37
六、专业技术人员??39
七、私营企业主???41
八、个体经营者、进城务工人员43
九、农民群体45 第三章 手机银行功能专题研究
一、信用卡功能???48
二、手机银行缴费业务60
三、转帐汇款71
四、手机理财77
五、账户管理84
六、手机银行收费和服务???92
七、手机消费习惯??95
八、手机银行使用体验98 第四章 2010金手机项目评测报告
一、2010年手机银行评测??102
二、手机第三方支付平台评测 130
三、手机钱包评测 ?142 研究方法 1.调研总体
本次调查对象为中国手机上网的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调查内容
侧重于了解中国手机用户对 于手机银行业务的认知、使用和潜在需求,手机银行用户的结构特征、网络应用状况、业务需求和背景信息,以及不同人群的手机银行使用情况和手机银行缴费支付、投资理财等8类业务的专题研究。3.调查方式 2010年6月1日至7月10日期间,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在3g门户网站进行网络调查,分9次进行。同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业内专家、手机银行相关从业人员、手机银行深度用户进行访谈。
主要结论 1.手机银行发展前景良好。调查显示,接近4成的受访者开通了手机银行,还有接近5成的受
访者有较强的使用意愿。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银行柜台、atm机器相比,其方便快捷的优势非常突出,是办理紧急业务的首选方式。随着3g技术的不断普及,手机上网愈加方便快捷以后,手机银行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2.各大银行手机银行:本次研究的10家银行中,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率表明在手机
银行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定律,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占有7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中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3.手机银行相关业务:查询业务是使用率最高的业务,其次是账户管理。但事实上,手机支付、转帐汇款、自助缴费、投资理财等业务能够带来手机银行经济效益更多更高的增长点。这些目前使用率并不算高的业务在将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会因手机银行固有的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备受青睐。4.手机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多种业务办理方式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且受访者
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担忧仍然是手机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屏障。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手机病毒感染、手机丢失是受访者对手机银行的最大担忧,它们都和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另外,在暂不打算开通手机银行的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担心手机银行不安全。各大银行若要进一步发展手机银行,务必“急用户之所急,忧用户之所忧”,努力增加手机银行安全性,让“安全”和“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一样成为手机银行新的卖点。5.用户了解手机银行业务知识和营销信息的最有效渠道是手机上网。传统的强势媒体电视和报
刊杂志并不受青睐。各大银行在银行网点和自身银行网站(电脑上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手机银行的用户首先是手机网民,因此在手机网站上推广相关业务知识和营销信息是各大银行的必要举措。事实上,以转帐汇款优惠为例,接近三成的受访者并不知道手机银行转帐汇款有优惠,暂不打算使用手机银行的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篇三:2013手机银行调查报告 2013手机银行调查报告:手机银行业务使用率达52% 研究方法 1.调研总体
本次调查对象为中国手机上网的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不包括在金融、银行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人群,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侧重了解手机银行用户的人口统计特征、使用行为和对手机银行的期望等情况。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通过3g门户科技频道网站于2013年6月 日—6月日期间进行在线调研。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份,其中,有效问卷1762份,有效回收率为%。4.分析方法 1)本次分析报告继承了2011年2月采用的指数分析方法(tgi指数分析)。tgi指数分析即“目标群体指数”,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如地理区域、人口统计领域、媒体受众、产品消费者)内的强势或弱势。通常可以认为大于115或者小于85的指数具有显著性特征。其计算方法是: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 100。2)在2011年2月和之前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在可以做比较的方面做了纵向的比较。这对手机银行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结论 1.使用人群的趋势变化: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52%左右。同时,手机银行业务正显著地向收入高、购买力强的中年人群扩散。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相比,18-29岁用户的比例显著减少,尤其是18-24岁的用户比例减少了10.6%。同时,30-39岁用户的数量显著增加。手机银行用户的成熟和用户结构的优化,预示着此业务良好的发展前景。2.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依然最高,达44.3%,其次是建设银行,为36.0%。这一排名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相比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35.1%)有了大幅提升,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率仅有小幅增长,两者的差距悬殊,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的优势日益明显。3.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使用率都有所增长,但中国银行的提升幅度更大。中国银行在不断拉大与第五名差距的同时,还努力缩小与行业领跑者的差距。4.手机银行业务竞争格局初显:调查显示,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手机银行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工商银行为首、四大银行为主的竞争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竞争格局将得以维持。另外,四大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88.4%。可以预见,手机银行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这一竞争格局。5.手机银行功能分群:对不同人群经常使用手机银行功能的指数分析表明,在校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商城购物,很少使用理财交易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干部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与资金归集、理财交易、本地生活服务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功能;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和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也更倾向于
理财交易功能;专业技术人员倾向于转账汇款、缴费、商城购物和本地生活服务功能,而对理财交易和银行服务信息查询的使用倾向较低。6.用户对手机银行的评价:用户对正在使用的手机银行较为满意。超过四成的用户认为手机银行业务很好很强大,功能丰富,使用也方便。但同时,56.8%的用户希望手机银行有更多的安全措施;51.8%的人希望界面设计更好,操作起来更快捷更容易;37.8%的用户希望开通手机银行不要这么麻烦。由此可见,安全、易操作、易开通是手机银行亟需改进的三大方面。7.深度用户分析:在手机银行用户中,每周至少使用4次手机银行的用户占到了16.4%。这一群体是手机银行业务的深度用户,也是各大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最核心的使用人群。相比其他用户,手机银行深度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更高,他们开通手机银行业务的时间更早。在职业分布上,三资/民营/私营企业中高级主管、三资/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中的深度用户所占比例显著偏高。1.手机网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整体使用情况 图1.手机网民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在手机网民中,有51.9%的人使用过手机银行业务。这一比例基本与2011年调查发现的52.2%持平。这表明,近两年来,手机银行在手机网民中的扩散已基本完成,逐渐形成了一群成熟、稳定的手机银行用户。2.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分别状况
图2:手机银行用户的年龄分布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手机银行用户以年轻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18-39岁之间,占大约九成。与2011年2月的调查结果相比,18-29岁用户的比例显著减少,尤其是18-24岁的用户比例减少了10.6%。同时,30-39岁用户的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手机银行业务首先在年轻人群中得到使用,随着业务的成熟,开始逐渐向中年人群扩散。可以预见,二十岁左右的人群在手机银行用户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三四十岁的用户所占比例还将增加。虽然近两年来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并未大幅提高,但可喜的是,中年人群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这一优质用户群体的增加对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3.手机银行用户的性别分布 图3:手机银行用户的性别分布
从性别分布来看,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2011年2月的调查相比,男性的比例略有增加,而女性的比例略有下降。这与手机互联网用户的性别比例趋于一致,主要是因为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服务的发展。
4.手机银行用户的婚姻状况
图4:手机银行用户的婚姻状况篇四:2013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2013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2013年9月26日,移动互联网行业《2013年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当前首选手机支付的用户占比46.97%,比例仅略低于pc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且用户量增长迅速。预测在未来一年中,手机将首次超过pc端设备成为中国网民最常用的电子支付媒介。
本次报告由手机腾讯网财经频道和中国电子银行网联合推出,报告调查问卷于 9月10日-15日在手机腾讯网连续投放六天,收回全国各地问卷53115份,有效问卷40067份。手机腾讯网为当前国内最大移动门户,每日独立访问用户数达1亿。
(图一:受访者年龄和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中国手机银行用户以18岁至35岁青年男性为主,学历集中在高中和本科。其中,36岁至50岁的中年用户群体占9.87%,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而5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仅占0.34%。(请见图一)单从性别分布来看,手机银行的主要用户群体是男性,占86.81%。
(图二:2013年和2012年受访者手机操作系统分布 编辑注:windows phone系统为2013年新增调查选项)
在国内手机用户中,智能操作系统占有率已经高达88.31%,安卓表现最为抢眼。截止今年9月,安卓用户占比达70.15%。在去年7月初发布的《2012中国手机银行安全性调查报告》中,这一比例仅为40%。
在调查数据中,塞班系统去年排名第二,用户比例为35%,今年已大降至8.78%,降幅达26.22%,与安卓形成鲜明对比。
除此之外,苹果系统用户去年仅占5%,今年增长至14.67%,增长近两倍。windows phone用户仅占3.49%,占比垫底,面临很大挑战。(请见图二)
根据近两年的调查数据可以推测出,超四成手机用户在过去一年中更换了新机型,成为智能操作系统用户。随着智能手机全面普及和网速升级,手机银行用户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手机将成为最常用电子支付媒介
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指出,截止6月底,我国台式电脑上网网民比例持续下降,手机上网网民比例保持快速增长。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8.5%,相比去年上升4.0个百分点。
(图三:2013年和2012年受访者最常使用的电子支付媒介对比)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指出,由于手机购物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使得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能够随时随地发生,成为吸引消费
者的重要原因。
根据调查数据预测,在未来一年中,手机将首次超过pc端设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成为最常用的电子支付媒介。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台式电脑使用率正逐步降低,pc端支付方式将失去主导地位。
手机银行三大优势 随时随地、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图四:受访者最常使用的手机银行)篇五: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08营销
手机银行用户调研报告 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 08级市场营销 xxx 学号 2008006xxxxx 目 录
? ? ? ? ? ?
一、手机银行简介及发展现状................................................................3
(一)手机银行业简介......................................................................3
(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3
二、调研方法.............................................................................................4
(一)调查内容..................................................................................4
(二)调查方式..................................................................................4
(三)本案数据获取方式..................................................................5
三、被访者背景信息..........................................................................5
(一)被访者定义..............................................................................5
(二)被访者信息..............................................................................5
四、手机银行用户使用及满意度............................................................8
(一)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8
(二)手机银行使用满意度评价....................................................12
五、调研主要结论..................................................................................14 附件:调研问卷......................................................................................17
一、手机银行简介及发展现状
(一)手机银行业简介 手机银行是网银派生产品,用户在智能手机上下载手机银行客户端以后,便可以自行通过手机银行自主办理各种银行业务。从目前手机银行的功能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查询、转账、理财工具、个人账户管理以及支付等方面,同时,客户也能通过手机银行购买基金、股票等,甚至是购买电影票、预订餐馆等,这些功能为客户的生活着实提供了便利。
手机银行收费现在大致有三大类。一是业务手续费,如汇款、转账等要收取一定多种的手续费,但比通过柜台办理低得多;二是服务费,部分银行要对客户收取手机银行服务费;三是流量费。这笔费用主要是运营商收取。
(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也在急剧增加。据了解,在《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中,截至2011年2月,手机银行业务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到52.2%。这种普及速度已超过了很多银行的发卡速度,这也使得各银行着力推广这一业务,并在各项费用上进行了减免。
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将公交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集成到手机上,手机银行和支付业务势必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快速增长点,在中国的推广普及开来,市场潜在规模也将超过1000亿元。
国内手机银行业务虽然多家银行都已开展,但由于公众的认知度和市场的发展度不高、用户对移动网络操作不熟练,还被视作新生事物,乐于接受这种金融服务的公众尚未形成规模,实际的用户比例更是无法与手机用户数量匹配。而银行也一方面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承受着手机银行的种种障碍静观其变。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实施安全高度敏感的银行业务是非常复杂的,面对这些开拓的困难,首当其冲的,还是由安全引起的公众认知度问题。自从电子银行诞生以来,安全问题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在使用手机银行方面,用户最担心手机会
影响银行账户的安全,这种疑虑主要是因为对手机银行的陌生而引起的。在信息保密性方面,手机银行的信息传输、处理采用国际认可的加密传输方式,实现移动通讯公司与银行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和处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破坏。同时目前为了保证手机银行的账户安全,银行一般对每日交易额设置了严格的上限。例如中国工商银行设置每日限额为500元,其他类交易不超过1000 元,同时将客户指定手机号码与银行账户绑定,并设置专用支付密码,这样即使用户的手机不慎丢失,也不会带来账户上的危险。
总的来说,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来支付各种银行代收的水电费、完成股票交易、购买商品,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虽然目前手机银行还存在着认知度和推广方面的问题,但总的前景依然乐观,随着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机银行一定会普及开来。
二、调研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调研通过解读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行为趋势,为银行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用户视角,还将手机银行用户在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这两方面的意愿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业提供手机银行应用与移动支付更为专业、权威的商业价值参考依据。整个项目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被访者银行业务使用现状;被访者手机银行使用基本现状;手机银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手机银行发展策略;被访者基本信息。
(二)调查方式
为了节约调研的成本与时间,本次调研主要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利用问卷星等在线网络调查平台获取调研数据。采用问卷星等在线网络调研方法获取数据资料。同时,采用二手资料,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三)本案数据获取方式 由于被访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时间等问题,本案数据均采用《2010年中国手机银行调研报告》,针对报告数据进行重新定义分析,得出结论。
三、被访者背景信息
(一)被访者定义
1、有过手机银行使用经验
2、被访者在过去三个月内未接受或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与之相关的相关市场调查
3、没有家属在银行工作
1、手机银行用户以男性居多
【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业务介绍】推荐阅读: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介绍07-27
建设银行个人手机银行07-0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贷款业务问题07-1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手机银行投资理财问题详解07-21
深圳手机行业协会战略合作签约中国银行11-05
中国电信业务介绍07-04
中国建设银行论文10-07
中国建设银行集团11-14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地址07-03
中国建设银行外汇牌价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