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机构分析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CiteSpace分析2001—2019年研究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作用的CNKI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时序分析与中介中心性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关注点从早期的网络社群的功能属性和内部属性向外部投入方式和投入效果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风险投资机构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风险投资机构分析论文 篇1:

下一对儿在一起的是谁?

TMT大量的资本并购案、甚至一些看似章法全无的战略入股,实际上都是背后的资本在玩杂技。

一场谁都没有想到的死敌合并,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情人节悄然完成。

分别拥有腾讯和阿里的幕后支持,也有淡马锡、DST、软银、老虎基金这些国际投资大鳄的持续注资,经历了无数次红包大战、支付大战后,殊死搏斗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

滴滴快的合并,为众多领域的企业打开了新的思路。在这之后,房产中介公司链家与德佑宣布合并,包括一些小的垂直行业,大洗啦与96洗衣在线也宣布“在一起”。除此之外,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也有众多合并传闻曝出。

在此之前,TMT寡头对手合并案例并不多见。近两年可以提及的只有优酷与土豆合并、京东与易迅合并、搜狗和soso合并。2015年,在“快滴”组合的带动下,TMT市场合并迹象已再次隐现。

携程、去哪儿股东互换

去年有传闻称携程与去哪儿网将合并,终因双方在交易价格和管理层主导权上面存在较大争议,谈判搁浅。不过,阿里、腾讯于在线旅游上的持续加码,已经让携程与去哪儿网感到后生可畏。有分析称,今年两企业仍存有合并的可能。

今年2月,美国SEC文件显示,携程原第一大股东奥本海默基金已经抛空其持有的携程股票。在此之前,奥本海默已大笔买入去哪儿股票,截至去年10月底,奥本海默通过旗下基金购入去哪儿562.65万股普通股,占同类型普通股总量14.3%。

根据纳斯达克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奥本海默稳居去哪儿第一大股东宝座。值得注意的是,去哪儿大股东T.Rowe Price Associates在去年第四季度,抛出去哪儿近80%的股票转投携程,摇身一变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持股1937.3万股。

互换股东的做法比较蹊跷,中投顾问董事、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资本流动透露二者存合并可能。“从机构投资者的这一系列举措来看,的确是在为合并做准备。”他表示,如果这些机构投资者是由于看空才抛售股票,那又为何大举购入其对手公司的股票?

去年资本市场曾有消息称,携程、去哪儿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并达成1︰2换股合并协议,一方退市整体并入另一方,但最终以搁置告终。

一位风险投资机构分析师告诉《英才》记者:“合并案发生,往往与盈利压力有关。当市场出现两个巨大的出血通道时,出于市场优化配置考虑,会进行通道合并,此事更多的考虑来源于资本方。”

58、赶集无缝对垒

信息分类战局依然僵持,58同城去年获得腾讯7.36亿美元战略投资,成功“站队”。赶集网则在去年8月获得老虎基金和凯雷的2亿美元第五轮融资,随之将上市提上日程。随后,58、赶集又掀起了新一轮公关战。

当时的分析认为,融资之后的赶集网在2015年冲击纳斯达克或纽交所时间点正好,而58同城很聪明地进行了“狙击”。

赶集也在为冲击资本市场加码,狂砸一亿美元紧锣密鼓推进“赶集好车”项目,而另一边,58同城借助二手车占比优势,密集对产业链进行整合,战略投资了“273二手车”、汽车拍卖平台“卓杰行”、代驾服务“e代驾”、租车企业“宝驾租车”等公司。

“58同城可通过流量输送快速发展一个二手车独立品牌,去对垒‘赶集好车’,当然通过产业链资本注入方式对赶集也已经产生威胁。”分析人士指出,“差异化竞争并没有出现效果,两家企业仍保持着业务的正面竞争。在O2O业务还没有足够利润输送之时,业绩收入等问题依然需要面对。这就意味着,二者也存在整合预期。”

寡头合并逻辑

年初,业界传出的中国联通可能和中国电信合并的说法,甚至导致中国联通股票出现了涨停。尽管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等分别在不同场合表示,电信行业暂时没有合并方案,但业界的合并呼声依然高涨,包括在传言的电信业重组过程中是否引入民资等,都引来了密切的关注。

一位不愿具名的VC投资经理谈到新兴市场合并问题时称,“明星企业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背后资本力量所掌握的话语权更强,有几个不是资本说了算?”他表示,TMT大量的资本并购案、甚至一些章法全无的战略入股,实际上都是背后在玩资本杂技。不过,他表示,这些手法只有在新兴行业比较适用,传统成熟的行业的逻辑和规则另当别论。

据了解,寡头并购出现之前,市场往往已经出现变化。行业发展方面,前景一般良好;企业经营方面,却往往出现亏损或盈利能力较差的情况,竞争对手间的长期对攻产生恶性竞争;当然,作为企业背后的投资势力,一个希望坐稳行业第一的大股东,而对于另一个来说,成为行业第一企业的重要股东,或选择合适的价格退出,都不难看。

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合并企业,也存在很多的谨慎观点。有人认为“大并不代表好,且合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整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资深通信业观察者项立刚在看待联通电信合并传闻时就表示:企业合并成本巨大,负担最终转移到企业本身;审计合并流程长,业务推进缓慢,竞争对手容易趁机超前;企业员工人人自危,需要重新找定自己的位置,且面临大量裁员的可能。

长期关注投融资法律的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提示,合并也要注意防止垄断产生。不过,赵占领告诉《英才》记者,是否垄断要看两家合并之后具体的经营行为。根据《反垄断法》,如果一家公司市场份额超过二分之一,或两家合并后超过三分之二,会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反垄断法》针对的是“滥用”支配地位,如拒绝交易、限制交易、搭售等行为,而非合并本身。

作者:王砚青

风险投资机构分析论文 篇2:

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①

[摘           要]  通过CiteSpace分析2001—2019年研究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作用的CNKI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时序分析与中介中心性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关注点从早期的网络社群的功能属性和内部属性向外部投入方式和投入效果发展。但研究主题相对比较零散,知识点间并形成延续和集群效果,还需要后续的研究跟进补充。

[关    键   词]  网络社群;教育;知识图谱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通过互联网追求与分享知识。互联网使得一群有相同兴趣、专长的人能够聚集成一个虚拟社群,以针对特定的课题进行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因为网络社群是一种社会群体,它的发生来自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所以网络社群事实上不单只是技术、交易商品或使用者的组成,也是情感、价值观、行为互动、语言、时间与空间的组成。知识分享和价值交换就是网络社群的主要功能。

随着2011年以逻辑思维、喜马拉雅FM等提供知识内容服务自媒体的兴起。网络社群塑造个人偏好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教育行业。学者期望网络社群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能够填补传统教育无法涉猎的个性知识,还能够弥补传统教育在价值观传递上的不足。为了更好地研究网络社群在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2001—2019年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搜寻,剔除无关项后,最终形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为往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数据与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知网,英文简称CNKI。检索的关键词为“网络社群”和“教育”,检索时间是2019年2月12日,共检测出相关文章217篇,其中硕博士论文64篇,

本文用的工具是5.3R3版本的CiteSpace,更新于2018年8月5日。CiteSpace是德雷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发布的一款知识可视化软件,分析的内容包括作者分析、机构分析、关键词分析、引文分析等,通过文献包含的信息来描述学术发展现状、动态、趋势。本文受限于数据来源,选择“关键词(keyword)”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区间设为2001—2019年,时间跨度以“1年”为单位,进行聚类分析并制作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时序图谱。

二、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研究的总体概括和发展趋势

(一)发文时间分布分析

圖1显示,相关研究的年文献量在2007年并不多,且仅在少量的博士论文中,从2007年起缓步增长,到2015年呈“井喷式”的发展,2016年发表的文献数量超过了2015年的两倍,此后年发文量保持在40篇以上并呈波浪式上升,说明该研究近年来逐步被人发掘并受到重视。

(二)关键词分析

我们首先通过高频关键词来寻找相应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出现频次来排列的。“频次”表示该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中心性”又指中介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在其他关键词间中介作用的程度,反映了该关键词的重要程度;“年份”表示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在217篇文献中,出现最多、最早的是“网络社群”,频次达到101次,它的中心性最高达到了1.22;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5次。而“中心性”第二的是“风险投资”,为0.09;年份出现第二早的是“Web2.0”,于2010年出现。

1.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了搜寻关键词间的联系及最相关的研究主题,我们对关键词进一步处理,获得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

其中,Cluster之后的“#+数字”代表聚类的规模,如#0、#1等,聚类规模越大数字越小。毫无疑问,聚类规模最大的是网络社群,它是关键词共现的第一主题。第二是易班,一个提供教育教学的互动社区,由于全国性推广而受到关注。第三是调控措施,研究的是网络社群在教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随后依次是群活跃度、扎根理论和风险投资。其中扎根理论是目前研究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常用研究方法,通常用于样本不多的初期研究。风险投资是企业看好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发展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不仅学术界开始这类研究,商界也在投资这个领域。当前的研究比较零散,相互之间联系不多。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的总量并不多,另一方面说明可以研究的相关内容比较丰富。目前主题有联系的是网络社群和易班、网络社群和调控措施,其他的主题相对独立。

2.关键词时序图谱

我们通过时序图谱来观察每个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见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后,新的关键词出现的密度越来越大。其中最早关于教育的网络社群的关键词是调控措施,出现于2012年;然后是群活跃度;在2017年之后才有了风险投资、扎根理论等关键词。

3.图谱解读

早期共现的关键词是调控措施和群活跃度。这两个关键词出现在网络社群关于知识治理的文献。网络社群作为中介强化各相关利益群体跨域形成情感认同和群体意识,这种网络带来的强联系和群内个体知识的异质性提升了网络社群内的知识分享的概率,促使早期文献关注到知识管理的问题——如何预防和调节知识分享。

近期出现的关键词依旧包括“调控措施”,除此之外是“风险投资”和“易班”。文献也是对网络社群的实用性和商业性考量。这些风险是由对网络社群有一定了解后的经济行为导致的,同时文献希望通过讨论寻找相应的规避方案。

三、结论

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多年来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时序图谱来分析当前研究热点和趋势,得到以下观点:(1)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作用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网络,知识点间并没有形成联系,每个知识点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延续和集群效果,这说明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多的内容和关系脉络需要后续的研究跟进。(2)研究的关注点从早期的网络社群的功能属性和内部属性发展到外部投入方式和投入效果。(3)对网络社群在教育领域作用的关注不仅仅限于纯理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开始进行案例研究(扎根理论),同时实业界进行实践应用,建议关注成效及其背后原因。

虽然目前教育领域的网络社群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的主题比较分散。但通过知识图谱我们观察研究现状后,以下两点是可以预期的:(1)随着实业界对网络社群的关注和介入,风险投资对网络社群的影响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2)扎根理论在近期是该类问题的主流研究方法,但随着风险投资的涌入,商业化推动教育型网络社群会成倍增加,研究的样本也就会随之增多,有利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1993.

[2]Tapscott,D.(1998).Growing Up Digital.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New York:McGraw Hill.xii +338.ISSN 0-07-063361-4.Web site:www.growingupdigital.com[J].Educ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1999,4(2):203-205.

[3]鄭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5):31-33.

[4]吴雪,孙广耀,吕翠微.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8(10):201-203.

[5]张华.网络社群的崛起及其社会治理意义[J].编辑之友,2017(5).

编辑 陈鲜艳

作者:李亮宇

风险投资机构分析论文 篇3:

VR产业寒冬来袭?

上半年处于风口的VR(虚拟现实)行业或许即将迎来动荡期。从VR概念提出到今天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尽管这一概念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被描述成一件必将走向大众化的技术,但该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不温不火到井喷式发展的“过山车”式演变历程,而直到今天,这项技术也仅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那么VR唱衰的背后是怎样的产业现状?未来有何发展趋势?

起步阶段乱象丛生

尽管此前一直有人表示,在这次虚拟现实的产业大潮中,中国有望领跑美国成为全球翘楚,但过去这半年,国内VR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10月下旬,VR公司众景视界被传出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引发员工劳资纠纷。此外,另一家科技企业孵化了两年之久的VR项目被爆出已经分拆,而暴风魔镜裁员过半的消息也回旋在产业悲凉的上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VR行业从热门,到泡沫,再到寒冬的一个缩影。

虽然在国内,阿里巴巴、腾讯、网易、暴风影音等30多家上市公司也都在陆续涉足VR产业,甚至各级政府也是大力鼓励发展VR。但直至今日,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于,无论以一位相关从业者的视角,还是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整个VR市场还处在十分混乱的阶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明全对《经济》记者明确表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如果这么轻易就给VR行业判“死刑”,有点过于草率。我们无法忽视虚拟现实已经渐渐侵入其他领域,例如今年里约奥运会上的VR直播赛事,淘宝“Buy+”的VR购物,医疗领域使用VR模拟治疗疾病。尽管出手不多,但是VR仍然是很多VC(风险投资人)必看的领域之一,他们在急切寻找着某些点上的机会。

根据数据显示,仅中国市场就有2.8亿的潜在用户对VR表示关注或有望在未来尝试使用,购买过VR设备的用户约为96万人,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体验过VR虚拟现实的人群约为1700万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VR虚拟现实消费级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但是很可惜,目前为VR行业买单的,却并不是用户。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有近50%的开发者为开发项目自己掏腰包,33%使用的是公司的现有资金。

VR行业发展迅猛,使得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占据VR内容领域,做VR内容平台也突破移动端,PC端,然而VR的热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从资本市场的融资量走冷就能看出。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国内仅有18家VR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到二季度,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锐减,仅余四五家。而纵观所有VR创业公司,获得亿元级别投资的项目仅有7家。

微鲸CEO李怀宇对《经济》记者坦言,现在VR设备的使用体验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消费者买来VR眼镜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测试房间里有多少灰”。随着资本寒冬这个词蔓延开来的,是人们的失望与迟疑,是对这个行业“春天还有多久”的唱衰。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VR是一个被资本过早催化的行业。在采访中,更多人认为它“成也资本,败也资本”。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资本开始疯狂涌入VR领域,且来势凶猛,让VR摇身变成了一棵摇钱树。正因此,当资本骤冷时,二级市场对VR概念不再追捧,VR也迅速从过热趋向于过冷。

这就是资本的杰作。确实,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助力一个行业或企业,但也过多地破坏了一个行业本应有的节奏。所谓催熟,并非真熟。所谓很热,其实只是很热闹。当逐利的资本看不到伸手即到的利益时,便开始松动、消退,让VR创业者们不寒而栗。

但年初热,年底冷,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律。随着年初,VR创业公司井喷,市场鱼龙混杂,资本也鱼贯而入,开始炒作二级市场VR概念。周明全表示,实际上,VR的发展仍处于早期,技术与产品没有办法满足良好的用户体验,很多公司也找不到很好的发展方向,只是资本市场的投机者。

近年,国内涉及VR产业的投资超过145起案例,涉及金额44.34亿元人民币。根据《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显示,从2015年初至今,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到1600多家。仅2016年第一季度,VR总融资规模就达到了8.16亿元,于是乎,做水泥的来了,干软装的来了,安窗帘的来了,“年初的资本势力太猛了,直接催熟了中国的VR创业公司。”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继顺告诉《经济》记者。

他补充到,VR产业大部分空间都是未知的,整个行业没有教科书,只能各自探索。“反观国外,商业化走得就慢一些。而国内,被催熟,就意味着有太多的不成熟。”

并且VR的很多环节已经饱和了。一家VR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经济》记者表示,以VR头显为例,这条赛道尤其拥挤,大量公司的出货量未达到预期。他举例称,去年有金融分析机构分析报告预测,HTC Vive这款头显预计将卖出44万台,而真实的结果是今年只卖出了14万台。以至于现在,很多投资人只要是头显的项目一律不投。

然而大量资本的介入,也让VR经历了快速成长的过程,焰火工坊CEO娄驰对记者解释,“大规模资本和人才涌入VR领域对于这个事情本身是有利有弊的。首先,资本涌入推动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资本的进入也会加速泡沫的产生。就好像一些做游戏的公司,也要转型做VR,这就很不现实。他们当中很多根本连基础概念都不具备,被淘汰也是必然的。”短时间内,资本遇冷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把很多同质化的团队淘汰掉。一些选对赛道,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反而可以拿到钱,走得更远。

在娄驰看来,现在的VR厂商在逐步地走向正规。“他们开始注重产品而非营销,VR已经到了比拼技术的时候。”

如果说,这种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的压力尚可预期,但政策走向的变化太快则让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有些措手不及。

今年5月份,有消息称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4个行业。同时,这4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虽然证监会回应称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但大量公司开始重新审视VR领域投资的虚火,它们对VR创业公司的投资变得更为谨慎。

很难预料到,政策、资本会在半年之后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这项政策,本是为了规范行业秩序,但却成了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只手。资本移情,竞争加剧,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短期内大规模盈利并不容易。

6月,证监会再度出手,将重点核查影视、VR等热门虚拟经济并购重组。据了解,证监会已启动对并购重组的调查,对已完成的并购重组未实现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进行抽查。对大部分VR创业公司,尤其是还在融资中的VR创业公司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是雪上加霜。

内容贫瘠成最大障碍

显然,VR天生自带的娱乐属性,和智能手机发展类似,VR的硬件出来之后,用户拿到这些硬件在手里肯定会去体验,一旦硬件的销量起来,对内容的需求就会增强。而只有好的内容,消费者才会持续地关注这个领域,而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内容更贴合VR的本质。但目前VR优质内容的稀缺,有价值能让人持续买账的产品极少。相对于已经血红一片的VR硬件市场,VR内容还是一片蓝海。

目前VR市场在内容上主要分为3类,即VR影视、VR游戏、行业应用。虽然应用的场景十分丰富,但内容匮乏是目前VR以及AR(增强现实)产业面临的问题。此前,京东对购买过以及未购买过VR产品的潜在用户的数据调研中发现,有32%的用户认为内容匮乏是目前VR发展的主要问题。

内容的缺失使VR以亚健康状态前行,艾媒咨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也对此表示,虽然应用的场景十分丰富,但内容匮乏是目前VR产业面临的问题,他告诉《经济》记者,市面上的虚拟设备产品并不在少数,这其中的种类包括游戏VR头显、眼罩等,但真正做内容的没几家。而VR内容贫瘠的原因主要是标准尚未制定。微软、Facebook、索尼等巨头在VR上大量投入,目标锁定在提前制定VR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制定者往往是最大受益者。

易观智库分析师赵子明告诉《经济》记者,虽然VR影视内容在快速增长,但是大部分仍然是2D的内容,全景的内容还是非常稀少。今年3月份,暴风魔镜就宣布旗下有数十万款的VR影视资源,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2D的视频资源,还有数千部的3D视频资源,真正的全景视频也就700多部。

除此之外,在游戏方面,截止到9月份,steam游戏平台上VR游戏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00款,但是绝大部分的都是5-10分钟的试玩游戏,只能用来体验一下。目前内容的研发主要是以初创公司为主,大公司更多只是试水或者是在观望状态。

VR投资早期集中在硬件设备端和内容端,2014到2015年明显硬件投资要多于内容上的投资。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整个行业的投资情况和前几年不能相提并论,再加上VR技术引发的硬件发展瓶颈,这主要表现在,VR市场的大部分硬件设备的体验基本不过关,用户戴眼镜盒子体验5分钟便出现头晕、雾化等不适反应,这是国内VR硬件领域的普遍现状。以及整个产业链的现实困境,使得资本市场对硬件类项目的兴趣开始大幅降低。投资人更多把眼光瞄向内容和行业应用上,蒋一帆说。

对于投资人来说,针对企业服务的市场端解决了已有的市场容量问题,如医疗健康和房地产,走得比较稳健,能够更快实现变现和盈利。而针对消费者端市场,山寨头显设备充斥在消费端市场,没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硬件公司发展空间一直被挤压,很难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

事实上,VR厂商已经意识到了内容的重要性。VR行业内的投资关注点也在改变。11月,IMAX中国公司就宣布将5000万美元的资金投入虚拟现实内容的研发,打造至少25款沉浸式体验内容。优酷也在上海发布了VR战略,将在一年内生产1000条VR视频。对于此,在采访中,纪源资本合伙人于立峰向《经济》记者表示,作为投资人,2016年资本主要关注方向也以内容为主,“内容为王,IP为王,重点关注从影视和游戏方向转型到VR领域的公司”。

内容瓶颈难突破

任何事物发展应该按照规律循序渐进,虚拟现实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虽然有一大堆厂商扎堆参与,各种各样的VR设备也来势汹汹,呈现出一片群雄逐鹿的热闹景象。然而实际上,很大部分厂商都属于跟风者,在资本的追捧下,催生了一大批急功近利的企业。

“它们不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攻关上,而是更青睐于通过短时间的推广包装,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其产品无论是从外表还是内容都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VR想要真正普及到消费者,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赵子明表示。

同时,VR产业发展还需内容的支撑,而不是炒概念。蒋一帆告诉记者,“从市场角度看,消费者还停留在感兴趣层面,离‘用得上’还有一段距离。但在虚拟现实行业,一些投资人还是直接选择了没有太多技术门槛的产品。据了解,目前网购最便宜的虚拟现实眼镜,可以做到只卖几十元。实际上就是一个纸盒子,把手机放进去,还算不上真正的VR”。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低质VR设备短期内可能会吸引一批“好奇者”,但难以培养忠实用户,甚至会导致消费者对虚拟现实产品产生抵触。

此外,一个完整的VR系统,不仅需要有多维的观看方式,更需要能够让用户产生强烈沉浸感的交互方式。蒋一帆还表示,而在现阶段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基本是靠键盘、摇杆、转动眼珠、打手势等方式来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在现实社会中显得相当另类,并非人类正常的交流方式。“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人们到了虚拟的环境中,就不得已要变更交互方式以适应环境,并由此产生较高而不易理解的学习成本。这使得人们的沉浸感大幅降低,影响其效果”。

用户也常常找不到想要的数据和内容。米粒科技VR总裁陈琪祎说,“在虚拟现实产业面临内容匮乏瓶颈之时,平台的聚合就更难实现了。由于内容还没有完善,加之虚拟现实技术本身还有太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现在谈平台聚合和用户黏度还太遥远。”

而影视作为VR内容中的另一个主力,盈利也仍不乐观。庄继顺表示,“3年之内我不认为任何一家VR内容公司可以盈利,这个行业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发展。”拓展应用市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VR游戏的境遇就更是尴尬,从发行商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作为游戏行业的重要一环,发行商迟迟不肯入局VR市场。Versus Evil和Plug In Digital等中小型发行商均表态几年之内不会进驻VR市场,而SE、华纳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半遮半掩,目前并未接纳任何其他开发商的作品。

上述VR公司负责人就表示,目前很多VR游戏团队还处于潜伏期,他们还在摸索,其中多数是从其他领域或者一些PC游戏团队转过来,做VR游戏时间不长,可能到明年上半年或者下半年会有一些相对好一些的作品出来。投资人也在看,在观察。

因此,在VR行业,硬件只是基础,内容才是关键,这逐渐成为业内共识。只有设备,没有内容,设备就会沦为摆设,只有为用户提供海量优质内容资源,才能吸引更多VR用户,蚁视CEO覃政对《经济》记者表示,VR产业化发展需要硬件设备和内容资源双轮驱动,方能持续发展。未来,VR硬件厂商一定要过渡到带有平台属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才会有生存空间。

可以说,VR是一个造梦的行业,立体化的图像拓展了人们的感知空间,那里有现实中不敢企及的梦,虽然它目前还不够完美,但如果失去了消费者,VR连成长都难,李怀宇表示,目前需要整个行业静下心,暂时撇开商业化那种营销,由烧钱玩营销过渡到踏实专心做产品上来,才能让行业从寒冬中走出来。

作者:苏红宇

上一篇:师范生实习报告三篇下一篇:保密检查自查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