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精选8篇)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1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婚庆产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产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婚庆产业背景;婚庆产业发展现状;婚庆产业主要细分市场发展状况、竞争格局、发展前景;婚庆产业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婚庆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婚庆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婚庆产业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并根据婚庆产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婚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婚庆产业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婚庆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2

关键词:茶叶,市场投资,前景预测

全世界的茶叶有80%生产在亚洲, 世界五大茶叶产出国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以及印度尼西亚。我国在2000 年出产的茶叶为67.6 万t, 到2005 年已经增至93.4 万t, 增长率近40%。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 亿元发展到2005 年的155 亿元, 增长率达到70%, 发展速度较快。2005 年茶叶的产出量超过印度, 成为世界第一茶叶产出国家。

1 促进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的因素

1.1 相关政策支持

随着近年来茶叶的发展, 我国政府给予了很多支持。例如加大企业投资力度, 对市场进行全方位开发, 调整市场结构等, 促进了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设立现代茶业发展专项基金, 有效提高了我国各地的茶园建设, 并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淘汰了一些生产较落后、效率较低的茶园。2000 年我国茶园面积为108.9 万公顷, 到2005 年, 增长了20%, 面积达到130 万公顷。茶园建设大多都遵照相应的规范, 随着茶园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 使我国的茶叶产量持续增长。

1.2 企业多元化的发展

我国的茶产业从开放经营后, 企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原本的茶企中有大量的国有加工和流通企业,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 都逐渐转变为股份化和民营化的模式。随着企业运营机制的改变, 促进了更多企业开始进入茶叶领域。目前我国很多茶企的经营模式都是从小家小户的分散式生产模式开始, 进行规模化生产。除此之外, 我国个体茶企也有着迅猛的发展, 各个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多。

1.3 新的资本注入

随着我国茶叶行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引入资金, 扩张市场以保证自身的生存空间。很多茶企由于资金不足, 难以成功的向外扩张。企业必须要通过新的资本注入来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 并加快企业的开店速度。我国多个大型企业都是在新的资本注入后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新的资本注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1]。

1.4 产业变化

茶叶的加工手段也从原来的手工逐渐转向机械自动化。我国很多名茶的生产加工目前都是通过半自动化的形式进行生产, 尤其是一些名茶的制作设备, 发展较为迅速, 普及率较高, 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统一的标准, 为名茶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对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 使市场上的茶叶能够符合人们的需求, 平衡了市场供求度。例如在乌龙茶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空调设备完善做青工艺, 使得在夏季也能产出大量的优质乌龙茶。另一方面, 加工工艺的不断优化, 也为茶叶的清洁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 大多数企业都对自身的厂房和设备进行了一定的完善, 各类加工企业通过全自动化封闭生产, 有效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茶叶的消费热点转变较快, 消费者逐渐开始认可有机茶的生产。随着绿茶和乌龙茶的普及后, 普洱茶迅速在我国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有效带动了整个茶叶市场的消费。另一方面, 为了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的茶叶批发市场网络也已经较为完善。在当前市场下, 我国大多数茶叶的销售途径都是批发市场,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规范, 在对产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价已经较为成熟。并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 各类服务信息、仓储、运输功能都在不断的优化。

1.5 文化宣传

茶叶市场想要得到迅猛发展, 必须要建立在良好的文化背景下。在近年的发展中, 在全国各地都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茶文化活动, 为茶文化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效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以安溪县为例, 乌龙茶的销售已经涵盖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国内各个地区都有安溪县茶叶企业的营销渠道, 并且内销价格也远远超出外销价格。其茶叶销售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茶叶文化的培养, 并对文化进行普及宣传。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开始, 安溪县政府就开始相继组织当地的茶叶企业, 开始茶文化的宣传, 通过赛茶等多种活动方式, 在北京、香港、澳门、广东、上海等多个大城市举办茶王比赛, 并根据当地乌龙茶的特点进行创新提升, 寻找出了一套乌龙茶的茶艺表演体系, 让人们更深入了解乌龙茶的文化和饮用方式。随着安溪茶叶宣传的成功之后, 还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部门进行合作, 在当地举办多次大型宣传活动, 并建立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 使安溪县从重点产茶县转变为全国乌龙茶的贸易中心。茶文化的宣传力量可见一斑[2]。

2 我国茶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2.1 茶叶生产效率低

我国茶叶的生产效率仍旧处在较低水平。我国的茶园面积在世界面积中占到近50%, 但其产量仅有25%。印度的茶园面积为52 万公顷, 还不到我国的50%, 但是其茶叶产量和我国却相差无几。由此可见, 我国茶叶的生产效率较低, 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茶叶生产中投入成本不足, 导致良种茶园面积较少;另一方面, 企业在管理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导致茶园管理混乱, 降低了茶园的生产效率。

2.2 劳动效率低

茶叶行业在生产时, 无论是开始的种植, 还是之后的采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 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现有茶农8000 万人, 还有5000 多万人从事有关茶叶销售、茶庄服务等相关工作。反映出我国茶叶行业的劳动效率较低, 2004 年, 我国的人均产茶仅有10.4kg, 而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分别高达546kg、402kg和649kg。尤其是我国南方产茶区, 很多茶农并不是专门从事茶叶的种植工作, 而是同时种植多种农副产品, 在茶叶的专业技能上有所不足, 导致茶叶种植时存在很多问题。和国外的产茶国家相比, 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这些国家的茶农为农场主工作, 大多农场仅进行茶叶种植, 并且都会对茶农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保证茶农种植茶叶的质量。

2.3 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的茶叶行业自开放经营后, 大多数茶园都是承包给农户进行生产, 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其他产茶国, 大多是通过大型农场进行茶叶种植, 对茶叶进行企业化的管理。日本和台湾的茶叶种植和目前我国的情况差不多, 但其社会服务的相关组织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通过合作社的途径, 将个体之间相互关联, 实现茶叶的集中化生产。而我国将茶园承包给农户后, 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组织, 茶农的生产仅以家庭为单位, 难以和其他茶农间进行交流。

2.4 茶叶标准化程度较低

随着茶叶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在茶叶的质量、标准化水平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衡量的标准主要是茶叶的机械自动化程度。目前, 我国大多数名茶还难以实行全过程的机械化加工, 还是要通过人工来操作加工过程。其他茶叶的生产也是半机械化加工, 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2.5 市场混乱

目前我国的茶叶市场还较为混乱, 大多都是中小型企业, 没有品牌企业为市场起到引领作用。企业难以进行规模化发展, 茶叶品种多、品牌杂、资源分散, 建立品牌效应比较困难。

3 茶叶市场发展前景

3.1 把握市场热点

当下, 我国的茶叶产量有明显的上升, 但是市场热点不明显, 各种茶类的发展较为均衡, 是我国目前茶叶市场的主要特点。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特征, 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茶叶兴起, 如绿茶、铁观音、普洱茶等。相比之下, 绿茶的兴起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是在非典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的兴起则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良好的宣传创造出了一定的市场效应。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 每种茶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如何判断市场中的需求, 并对自身进行改进, 是茶类宣传的重点。

3.2 内质为主, 外形为辅, 大宗为主, 名茶为辅

目前我国的名茶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多数企业过于追求名茶的外形, 增加了采摘和加工工艺的难度, 这也是名茶难以进行全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 已经从最初的外形判断转变为如今的内质判断, 认为安全、好喝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因此, 未来茶叶市场的发展必然也会以茶叶品质为主, 从泡饮方式和包装促进茶叶销售的转变。

3.3 品牌效应

茶叶品牌有两个种类:产品品牌和通路品牌。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情况看, 产品品牌的发展不够成熟, 而通路品牌则较为成功。根据我国的市场形式看, 在未来的茶叶销售中, 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传统的发展渠道和网络营销。企业不仅要扩大经营规模, 还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 发展企业文化, 形成个性化的品牌, 以品牌开拓市场。

3.4 提高服务质量

茶叶的销售与其他商品不同, 更具有文化品位。除了诚信经营, 老少无欺外, 还要做好茶文化宣传, 先品后买的接待工作以及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体验、物流服务工作。改善服务质量, 以服务好吸引顾客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江用文, 陈霄雄, 朱建淼, 杨双旭.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J].茶叶科学, 2011, 03:273-282.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FDI) 产业结构调整 灰关联分析 趋势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5-0013-13

问题提出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中国经济在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后的集体反思就 是:“调结构”一定要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主旋律。当然,这里的“调结构”包括经济、社会 、文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但其中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理应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对一国产业 结构的调整效应早已被美、日、韩等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党中央在十六大明确提出“引 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改变以往重“引进”轻“出去”格局。在此战略部署下, 中国“走出去”也进入了快车道: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从2003年28.5亿美元增 加到2009年的433亿美元,增长了15倍。到2008年底所有FDI存量已达1839.7亿美元数据来自2003—2008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下文未特别标注来源的数据均与此相 同。。FDI对国内经济影响程度日益显著。本文试从产业层面上对“十六大”以来中 国非金融类FDI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展开研究。

文献综述

真正从产业层面来研究FDI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70年代,小岛清(Kiyoshi Kojima)教授以 日本FDI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国应从已经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称之边际产业)开 始依次开展FDI,进而实现转移边际产业,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的观点,这就是后来著名的“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Kiyoshi Kojima.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apanese Model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London:Croon Helm,1978,8991。 Li nda FungYee Linda FungYee N G, Chyau Tuan.Evolving Outward Investment,Industrial Concen trationand Technology Change:Implications for Post1997 Hong Kong.Journal ofAsian Economics,1997,8(2):315332对香港、Rossel V.Advincula Advincula 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Competitiveness,and Industrial Upgrad ing:The Cas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KDL,2000对韩国、Marjan Svetlii Svetlii M, Rojec M, Trtnik A. The Restructuring Role of Out 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Central European Firms:The Case of Slovenia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0(10):5388对斯洛文尼亚,Salvador Barrios Barrios S, Gorg H, Strob 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ompetiti 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Host Countr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 05(49):17611784对爱尔兰等国家或地区的FDI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均在不同程度上调整了国内或 地区的产业结构。尤其是Blomstrom,M.,Konan,D.&R.Lipsey Blomstrim M, Konan D, Lipsey R. FDI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Japanese Ec onomy. NBER Working Paper 7693,2000通过日本的数据验证了FDI流出对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FDI速度的日益加快,中国学者也开始研究中国FDI对国 内产业结构的影响。孙建中 孙建中.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1 33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发展中大国,FDI的动机也应该是多元的,中国应在FDI中寻求对其发展最有利的要 素条件和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江小涓和杜玲江小涓等.对外直接 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2(73):3244认为FDI会从 企业内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三个层次对母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范欢欢和王相宁 范欢欢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565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FDI进行研究,发现中国FDI比例变化与第 一、三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动基本无关,仅与第二产业结构有正的弹性系数比关系。王英 王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通过中国1985—2005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FDI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具有正面效应,同时找出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及就业等传导路径。潘颖、刘辉煌潘颖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2):10 2104根据中国1990—2007 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等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中国FDI短期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从长期来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 级。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对FDI与母国产业结构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其结论大多是有显著的调整作用。但对中国实证的结论却有所不同。我们认为,这其中的 原因主要是中国的FDI总量相对于国内GDP而言比重太小,还不至于形成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较 大影响,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又是通过FDI总量对产业结构进行计量实证分析,所以得不到理 想的结论。为此,这里尝试通过2003—2008年中国FDI的行业数据,运用灰关联模型对中国 FDI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进行趋势预测,我们想可能更切实际、更有 意义。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由于中国FDI总体规模相对GDP而言仍然偏小,以及从2003年起中国才开始发布 FDI统计公报,中国FDI的行业统计数据只有从2003—2008年共七年的数据,样本容 量极为有限。因此,无法采用基于大样本的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而灰色关联分析及GM( 1,1)模型正适用这种“小样本、少数据、贫信息”的数据分析与预测。

1.灰色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刘思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4:1015

(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第一步:建立原始序列。

(1)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的行业尽管当前比例不高,但技术的反向溢出对调整国内产业结 构的作用明显。从表5可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关联度位居第一。由于该行业对外投资大多 属于技术获取型行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2000年后开始加快,到2003年该行业存量达到109 .6亿美元,占当年所有非金融类FDI存量的33%,后来几年有所减缓。但2006年后,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对外投资逐年在提高,每年的存量占总投资的1.5%左右 。应该说,这些行业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它们通过主动接近技术源,到技术领先的国 家进行对外投资,实现以“资本换技术”,促进母国的产业技术进步,从而提升产业结构。 不过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行业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周期较长,但效果明显。

(2)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行业仍然是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从表5可知,中国对外投资的采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位居第二。从2003—2008年 ,采矿业的对外投资每年流量占比均在15%左右,其中2003年、2006年两年都占48%。近年来 ,中 海油、中石油、五矿、宝钢、沙钢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和战略联盟等形式,逐步获得海外 自然资源的掌控和使用权,每年源源不断地为国内输入石油、铁矿石及有色金属等战略性资 源,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改造和提 升增值活动,并通过竞争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关联效应等渠道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 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优化。

(3)市场寻求型对外投资行业通过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和改善进出口贸易条件,达到优化产 业结构的目的。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租赁商务服务等行业都与此类型相关。从表 5可以看出它们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排名依次为第三、四、五、六名。批发和零售 业、制造业是典型的市场寻求型对外投资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与国际贸易相关,制造业与转 移产能有关,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这些行业。2003 年以来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存量占比一直保持在20%及10%左右,但从关联度排名 来看,这两个行业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并非理想。这说明出口贸易还是粗放式,制 造业对外投资并没在多大程度上起到转移过剩产能的作用。

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对外投资,2003—2008年期间它们占对外 投资存量的比例平均为10.8%及27.5%,但它们的关联度最低,那是因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服 务业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领域,而物流、投资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占比重太小,导致难 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趋势预测

为了反映中国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动态变化,这里通过GM(1,1)模型对中国20 09—2013年FDI的六大行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进行预测。按照前文中GM(1 ,1)模型的步骤对产业结构优化及六大行业等七个指标序列进行往后五年的预测,其结果 见表6、表7,同样对预测的六大行业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见表8。

表8数据显示了2009—2013年间产业结构优化与对外投资的六大行业的关联度排序。前三位 是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制造业及采矿业,后面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 零售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里我们注意到制造业的关联度由原来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 ,采矿业由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批发零售业由原来的第三位下降到第五位。这预示着信息 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行业交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始终 居于首位。随着政府不断出台的各种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尤其是2006年开始政府实 施的“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的新 “走出去”战略,中国制造业加快了走出国门的步 伐,转移过剩产能的功能逐渐提高,越来越有利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另外,随着中国人口 及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增大,自然资源一直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外投资的采矿 业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仍然位居前三位。对于批发零售业的关联度下降,预示着未 来该行业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下降。事实上,2008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 危机对中国的贸易所产生的冲击就已经敲响了中国经济再也不能过度依赖外需的“警钟”。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3—2008年中国FDI的六大行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灰关联分析及未来五 年的趋势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当前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排前三位的是信息传输计 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这反映当前自然资源的获取与国际贸易仍然是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而从未来的趋势预测来看,制造业转移将成为调整国内产业 结构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对外投资的采矿业仍然是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这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及经济发展的规律的。为此,结合本文的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继续加大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的比例

从上文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当前还是未来,技术型产业始终是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度 最 高的行业。但实际上近年来该行业的对外投资比例一直偏低。要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一个重 要的方式就是尽量靠近先进技术的溢出源(如,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研发投入大量 集聚的 地方。另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 内企业目前明显的研发投入不足。那么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对外投资,吸收国外研发的技 术溢出,就成为减少研发投入、缩短研发期限的有效途径。如,通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 件业的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可以深入技术源地,获得逆向技术外溢,通过对技术的吸收、模 仿创新,有利于提高中国技术水平,促进国内产业技术进步。

2.进一步加快过剩产能制造业的对外转移速度

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及内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 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 展。将过剩产能转移国外,一方面,可以将国内竞争过度、技术含量落后的产能释放到海外 市场,为国内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让出空间与资源,同时,还能获取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使原有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另一方面,可以绕开各种贸易壁垒,避免每年无数的 贸易磨擦,进入当地市场,改善出口条件,并带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来促进贸易结构的 升级,进而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早已被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所证明 是可行的。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危机后各种贸易保护重新抬头,在这种背景下,政 府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继续促进与完善“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政策,鼓励有条件 的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办厂,加快在国内已失去优势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仍有比较 优势的边际产业转移。

3.巩固并进一步推进采矿业的对外投资

2009年中国GDP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经济规模快速扩大与人均自然资源的减少成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仅就石油而言,2009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首度超过50% 的国际警戒线达到52%。 数据来源:中国节能监察信息网.http://www.cecs.gov.cn/index.php? 201004 01APERC(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亚太能源研究中 心)的研究认为,到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唐衍伟等.中国石油进口参与国际定价的现状、趋势及策略分析.资源科学,2007,29(1 ):184189。除此 之外,2009年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达69%和精铜矿进口也在6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工信部网.ht tp://www.miit.gov.cn/20100128。每年为铁矿石、精铜矿的进口谈判 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最终基本是失去话语权。因此,为了能够获得稳定的资源供给,保证 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安全性,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去投资采矿业。 当前中海油、中石油、五矿、宝钢、沙钢、中钢、华能及中铝等企业已经走在前面,其中有 些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有些项目还是亏损,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利益考虑 还是值得的。没有这些资源的保证,不要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恐怕经济发展都会受到阻碍 ,国家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4.提高对外服务业的层次水平

实际上租赁与商业服务、批发零售及交通运输均属服务业,如果把三者的对外投资相加每年 存量均占2/3以上,2008年存量占比达到67%。但是从上文中可知,尽管它们占用资源这么多 ,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却是弱的。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服务业绝大多数是为中 国的进出口贸易服务的,劳动密集型仍占主导地位。其实,当今传统的商业服务、运输和公 用事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整个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银行、保险、电 信、媒体业的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大大上升。因此,中国服务业的对外投资,不能再停留 在低层次的贸易、旅游、餐饮等传统三大项目,而应该向附加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 业方向发展,以此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4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炼油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炼油产业是以原油为原料,炼制加工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的产业。炼油产业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截至末,我国炼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479家。,我国炼油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922.7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02.70亿元。截至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5.08亿吨,占全球产能的11.50%,稳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炼油产业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炼油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加大,预计到2012年我国炼油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2800亿元。

随着原油供应日益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环保法规对油品质量要求的日益严格,未来炼油产业的常规技术将不断提升,高端炼油技术将加紧与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融合。目前我国炼油产业在大型化生产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新催化剂和新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用。中国炼油产业现已进入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未来中国炼油产业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和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未来3年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炼油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将建成3-4个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大型炼化生产基地,全国总共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预计未来5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增速为6%-7%,到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7.5亿吨规模。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5

2013-2018年中国模型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分析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模型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模型行业及属性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国民经济依赖性

三、经济类型属性

四、行业周期属性 第二节 经济发展环境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二、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三、经济结构调整

四、国民收入状况 第三节 政策发展环境

一、产业振兴规划

二、产业发展规划

三、行业标准政策

四、市场应用政策

五、财政税收政策

第二章 中国模型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模型行业总体规模 第一节 模型产能概况

一、2009-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 模型市场容量概况

一、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 模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 模型产业供需情况

第三章 2012年中国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整体市场规模

一、总量规模

二、增长速度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各季度市场情况 第二节 原材料市场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结构分析

一、产品市场结构

二、品牌市场结构

三、区域市场结构

四、渠道市场结构

第四章 2012年中国模型市场供需监测分析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

第三节 市场特征分析

第五章 2012年中国模型市场竞争格局与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第一节 竞争格局分析

第二节 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一、产品竞争力

二、价格竞争力

三、渠道竞争力

四、品牌竞争力

第六章 我国模型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第一节 模型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模型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第三节 模型行业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态势

二、国内外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七章 模型行业竞争绩效分析

第一节 模型行业总体效益水平分析 第二节 模型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模型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 第四节 模型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绩效分析 第五节 模型市场分销体系分析

一、销售渠道模式分析

二、产品最佳销售渠道选择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八章、2013-2018年模型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2013-2018年经济增长与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行业总产量预测

三、我国中长期市场发展策略预测 第二节 我国资源配置的前景

第九章 我国模型行业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我国模型行业企业所有制状况 第二节 我国模型行业外资进入状况 第三节 我国模型行业合作与并购 第四节 我国模型行业投资体制分析

第五节 我国模型行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析

第十章 模型产业投资策略 第一节 产品定位策略

一、市场细分策略

二、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 产品开发策略

一、追求产品质量

二、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渠道销售策略

一、销售模式分类

二、市场投资建议 第四节 品牌经营策略

一、不同品牌经营模式

二、如何切入开拓品牌 第五节 服务策略

第十一章 我国模型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排名不分先后)第一节

A企业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 D企业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E企业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中国模型产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资源环境分析

二、市场竞争分析

三、政策环境分析 第二节 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四节 投资发展前景

一、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二、未来发展展望

第十三章 模型相关产业2013-2018年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下游行业影响分析

第十四章 模型行业成长能力及稳定性分析 第一节 模型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节 模型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 第三节 模型行业集中程度分析

第十五章 模型行业风险趋势分析与对策 第一节 模型行业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进入退出风险

第二节 模型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模型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模型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模型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模型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模型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中金企信专家观点

第十六章 模型产业投资风险 第一节 模型行业宏观调控风险 第二节 模型行业竞争风险

第三节 模型行业供需波动风险 第四节 模型行业技术创新风险 第五节 模型行业经营管理风险

第十七章 2013-2018年中国模型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模型行业国际市场预测

一、模型行业产能预测

二、模型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二节 中国模型行业发展趋势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节 2013-2018年模型行业中国市场预测

一、模型行业产能预测

二、模型行业市场需求前景

第十八章 模型行业投资机会分析研究

第一节 2013-2018年模型行业主要区域投资机会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节 2013-2018年模型行业出口市场投资机会

第三节 2013-2018年模型行业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机会

第十九章 模型企业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一、科学性

二、实践性

三、前瞻性

四、创新性

五、全面性

六、动态性

第三节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

二、行业发展规律

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四、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网 址: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6

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7431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 ▄ 报告目录

第1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综述 第一节、新材料产业园定义 一新材料产业园定义 二新材料产业园分类 三新材料产业园产生的必然性 第二节、新材料产业园区政策环境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园相关政策分析 二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分析 三中国土地政策分析

第三节、新材料产业园区经济环境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园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二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国内GDP增速情况(2)工业生产增速情况(3)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三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节、新材料产业园区金融环境分析 一国内信贷环境运行分析

(1)货币供应情况(2)社会存款情况(3)社会贷款情况 二国内融资结构转变趋势 三央行信贷政策分析(1)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政策(2)基准利率调整 四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第五节、新材料产业园区用地环境分析 一国内批准建设用地规模 二国内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三国内建设用地出让情况 四国内土地价格情况分析 五国内工业用地状况分析(1)全国工业用地供应分析(2)主要城市工业用地成交分析 第2章 中国新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第一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新材料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新能源材料市场分析(1)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新能源材料市场规模分析(3)新能源材料竞争格局分析

(4)新能源行业新材料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二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分析(1)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分析(3)生物医用材料需求企业及竞争分析(4)医疗行业新材料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三电子信息材料市场分析(1)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电子信息材料市场规模分析(3)电子信息材料竞争格局分析

(4)电子信息行业新材料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四交通设备材料市场分析(1)交通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交通设备材料市场规模分析(3)交通设备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4)交通设备行业新材料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五环保节能材料市场分析(1)环保节能材料发展现状分析(2)环保节能材料技术发展分析(3)环保节能材料发展的建议(4)环保行业新材料前景分析 六新型化工材料市场分析(1)新型化工材料发展现状分析(2)新型化工材料市场规模及结构分析(3)新型化工材料主要生产企业(4)新型化工材料前景分析

第三节、新材料产业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技术现状分析 二新材料产业技术趋势分析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向选择 第四节、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二新材料产业园区地区分布 三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特点分析 四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的理论依据(1)增长极理论(2)地区创造性理论(3)孵化器理论(4)技术创新集群理论(5)媒介富裕理论(6)空间扩散理论

五新材料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分析 一产业园区管理模式类型分析(1)政府主导型(2)政企合一型(3)企业主导型

二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实例分析(1)佛山基地管理模式分析(2)宁波基地管理模式分析(3)营口基地管理模式分析(4)湖南基地管理模式分析

第三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领域选择 一新能源材料领域(1)太阳能电池(2)动力电池 二电子信息材料领域(1)光电子材料(2)微电子材料(3)新型电子元器件 三高分子材料领域(1)改性塑料(2)有机硅(3)特种纤维

第四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一整体协同发展趋势 二特色化、科技化发展趋势 三多元化发展趋势 四产业扩散发展趋势 五信息化发展趋势 六市场化运作趋势 七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4章 全球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全球主要国家新材料产业分析(1)美国新材料产业分析(2)日本新材料产业分析(3)欧盟新材料产业分析(4)德国新材料产业分析(5)俄罗斯新材料产业分析(6)韩国新材料产业分析 三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全球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分析 一产业园区管理模式类型分析(1)大学和科研机构管理(2)政府管理(3)公司管理(4)协会管理

(5)政府、大学、企业联合机构管理 二产业园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三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启示

第三节、全球领先的产业园个案分析 一美国硅谷高科园区发展状况及经验分析(1)园区简介(2)园区主要措施(3)园区发展经验

二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及经验分析

(1)园区简介(2)园区主要措施(3)园区发展经验

三英国剑桥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及经验分析(1)园区介绍(2)园区发展经验

第5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功能评价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基地发展特点分析(1)开放性(2)阶段性(3)层次性

二产业基地发展条件分析(1)专业化、科技化(2)较高的行业集中度(3)较高的空间集中度(4)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第二节、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功能分析 一产业基地聚集与整合功能 二产业基地孵化功能 三产业基地渗透功能 四产业基地示范功能

第三节、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功能评价体系分析 一产业基地功能评价体系介绍 二产业基地功能评价体系指标设计原则(1)共性与兼顾个性原则

(2)全面与突出重点相协调原则(3)客观科学与实用可行统一原则(4)独特性与可比性原则 三产业基地功能评价体系构建(1)技术类指标(2)经济类指标(3)结构类指标(4)可持续发展类指标(5)创新指标

四产业基地功能评价指标分析(1)适用对象

(2)区域型基地评价指标(3)企业型基地评价指标 五产业基地功能评价方法(1)评价标准

(2)评价模型及评价步骤

第6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思路分析 一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现状 二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理论依据 三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政策的作用和局限 四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战略 五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定位 六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筛选 七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1)产品战略

(2)价格战略(3)渠道战略(4)促销战略

第二节、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创新分析 一产业园区中介招商引资 二产业园区产业招商引资(1)利用企业优势招商引资(2)利用产业优势招商引资(3)利用地缘优势招商引资 三产业园区网络招商引资 四产业园区其他招商引资(1)联合招商引资(2)上市增资(3)展览招商(4)学术招商

第三节、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发展趋势分析 第7章 重点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第一节、重点区域新材料产业基地及集群发展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1)发展现状分析(2)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3)发展建议分析 二珠江三角洲(1)发展现状分析(2)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3)发展建议分析

三京津翼鲁地区(1)发展现状分析(2)总体布局及龙头企业(3)发展建议分析 四东北地区(1)发展现状分析(2)发展重点及优势(3)发展建议分析 五中部地区(1)发展现状分析(2)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3)发展建议分析 六西部地区(1)发展现状分析(2)发展重点及总体布局(3)发展建议分析

第二节、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规划(1)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2)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3)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三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分析 四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 第三节、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1)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2)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三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分析 四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 第四节、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1)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2)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三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分析 四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 第五节、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1)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2)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三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分析 四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 第六节、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规划(1)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2)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二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三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分析 四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分析

五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招商引资 第8章 中国领先新材料产业园区经营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总体状况分析 第二节、领先新材料产业园区经营情况分析 一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资源情况分析(3)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4)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5)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6)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7)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8)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9)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10)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11)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二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园区发展概况分析(2)园区优惠政策分析(3)园区配套设施与服务(4)园区产业定位分析(5)园区企业进驻情况(6)园区经营情况分析(7)园区招商引资分析(8)园区竞争优势分析(9)园区发展规划分析

四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组织架构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7)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8)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9)开发区最新发展动向 五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

(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9)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10)开发区最新发展动向 六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七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园区发展概况分析(2)园区区位交通分析(3)园区优惠政策分析(4)园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园区产业定位分析(6)园区企业进驻情况(7)园区经营情况分析(8)园区竞争优势分析(9)园区发展规划分析 八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

(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 九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9)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示范区发展概况分析(2)示范区优惠政策分析(3)示范区配套设施与服务(4)示范区产业定位分析(5)示范区企业进驻情况(6)示范区经营情况分析(7)示范区竞争优势分析(8)示范区发展规划分析 十一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资源情况分析(3)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

(4)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5)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6)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十二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7)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8)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 十三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7)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十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

(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十五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8)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9)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一、6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3)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7)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8)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一、7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

(2)开发区资源情况分析(3)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9)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一、8 绍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3)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4)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5)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

一、9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5)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6)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7)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二、0 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

(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

二、1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3)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6)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7)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二、2 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资源情况分析(3)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4)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二、3 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4)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5)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

(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二、4 吉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3)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4)开发区经营情况分析(5)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6)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二、5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3)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4)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5)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6)开发区竞争优势分析

二、6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资源情况分析(3)开发区区位交通分析(4)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5)开发区经济运营情况分析(6)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7)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8)开发区发展规划分析

二、7 国家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开发区发展概况分析(2)开发区优惠政策分析(3)开发区配套设施与服务(4)开发区产业定位分析(5)开发区企业进驻情况(6)开发区招商引资分析(7)开发区经济运营情况分析

二、8 湖南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1)基地发展概况分析(2)基地区位交通分析(3)基地产业定位分析(4)基地企业进驻情况(5)基地经营情况分析(6)基地竞争优势分析

二、9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园区发展概况分析(2)园区区位交通分析(3)园区优惠政策分析(4)园区产业定位分析(5)园区企业进驻情况(6)园区招商引资分析(7)园区竞争优势分析(8)园区发展规划分析

三、0 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1)园区发展概况分析

(2)园区组织架构分析(3)园区资源情况分析(4)园区区位交通分析(5)园区优惠政策分析(6)园区配套设施与服务(7)园区产业定位分析(8)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三、1 浙江东阳磁性材料产业基地(1)基地发展概况分析(2)基地区位交通分析(3)基地优惠政策分析(4)基地企业进驻情况(5)基地招商引资分析(6)基地竞争优势分析(7)基地发展规划分析

第9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2)经营风险(3)政策风险(4)人才技术风险

二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重点分析(1)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重点领域(2)新材料产业园区投资重点产品 第二节、新材料产业园区融资分析

一企业融资模式(1)政府特殊支持融资(2)通过银行贷款融资(3)社会资金 二项目融资模式

(1)特许经营(BOT模式)(2)公私合营(如PPP模式)(3)施工方垫资承包(4)使用者预付费 三其他融资模式

(1)投资公司担保贷款模式(2)重庆“渝富”模式(3)土地资产证券化模式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

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篇7

一、中国对印尼投资高铁产业概况和展望

(一) 中国投资印尼高铁产业概况

1.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大幅增长

在投资规模方面, 根据2003-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数据, 2003年-2014年12年间中国对印尼的投资显著上升, 投资金额由2003年的0.62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2.72亿美元, 特别是2010年以后, 投资额迅速增加, 虽然2014年有所下降, 但整体上仍呈现出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见图1) 。可见, 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程度逐年加深, 中国成为印尼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国之一。

在投资增长速度和占比方面, 根据2010-2014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数据, 中国2010年到2014年对东盟十国投资由44.05亿美元增长到78.09亿美元, 增长了77%, 而同期对印尼的投资由2.01亿美元增长到12.72亿美元, 增长了532%, 对印尼的投资增长率比对东盟十国高出7倍。另外, 从投资占比图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从2010年的5%上升至2014年的16%[2]。从排名第七的占比跃至第二, 仅次于新加坡 (见图2) , 投资额占对东盟十国投资总额的近五分之一 (见图3) 。可见, 仅仅四年的时间,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大幅度攀升, 增长非常迅速。由此可知, 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十国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投资重心调整, 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加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中国开始调整东盟国家的投资重心, 特别是随着亚投行的成立, 国家战略性投资将占据重要地位, 高铁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3]。2015年中国与印尼确定共同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 这是中国投资55亿美元建设的全长150公里, 最高时速300公里的东南亚第一条高铁项目, 意味着中国不仅加大对印尼的投资, 而且将投资的重心侧重于高铁产业等基础设施。这也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物资供应到运营管理、人才培训、沿线开发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 对于推动中国高铁在印尼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 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4]。

(二) 中国投资印尼高铁产业展望

印尼是一个拥有17508个岛屿的国家, 主要有苏门答腊、爪哇岛等五个岛屿[5], 铁路交通产业不发达, 铁路线仅零星分布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部分城市, 以横向铁路为主, 铁路网结构不完备, 印尼居民无法便捷高效出行和交往。基于此, 印尼政府计划用五年时间, 投资约230万亿盾 (约合190亿美元) 建设3258公里的印尼铁路网[6]。未来的几年, 中国可以抓住机遇以“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为契机打开印尼铁路市场, 在印尼建设横纵走向的完备铁路网。

二、中国投资印尼高铁产业的原因

(一) 中国拥有对外投资高铁的优势

首先, 中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铁路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 拥有世界上大约一半的高铁总里程网络和非常巨大的运营数据库[7]。拥有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产业链优势, 产品的性价比高、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交货期短、线路齐全。其次, “高铁出海”进一步带动高铁建设方面的整体工程建设水平, 通过整合我国境内和境外的资源, 促进高铁技术的发展, 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夺取国际高铁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 有利于改善当前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 进一步促进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向世界输出, 为中国产业转型成功奠定基础。

(二) 维护石油安全, 降低中国输送物资的成本

印尼占据马六甲海峡的核心地位, 是亚洲各国海上运输的主要通道, 中国绝大部分的石油等能源都必需经由该海峡运输。然而海上运输石油, 从安全角度看存在一定的威胁和风险, 费用也较高[8]。中国首先选择印尼投资建设高铁, 可为中国在其他东盟国家建设高铁奠定基础, 从而打通物资输送的通道, 使得石油等物资凭借自建的铁路进行运输, 有效摆脱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确保未来中国石油运输安全, 降低能源流通成本, 为建设良好的对外交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加强印尼及东盟各国经贸合作

印尼地域辽阔, 物资丰富, 拥有石油、煤、铁、镍、天然气等一系列矿产资源。中国选择在印尼建设高铁, 可以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作为部分的原材料, 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铁的建设成本。同时借助于高铁建设, 紧密加强中国和印尼的经贸联系和往来, 促进印尼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出口贸易。另外, 中国可以通过对印尼高铁产业的投资, 积极参与到印尼基础设施建设, 促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沟通联系和经贸合作。

(四) 拓宽外汇投资渠道, 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 总量大, 但投资渠道窄。随着中国逐步成为资本输出大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将得到更多的外汇支持。首条建设的印尼高铁项目, 中国按照市场化原则, 充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资金, 提供了2%利息的全额贷款融资, 使中国部分外汇储备流入到印尼, 拓宽了中国外汇投资渠道。同时, 在美联储加息周期, 采用更多的外汇使用形式支持铁路出海, 改变了中国外汇过多局限于美国国债投资的方式, 分散了部分资金的金融风险, 对于增强外汇投资、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三、中国投资印尼高铁的风险分析

(一) 政治风险

印尼是个拥有三大政党的议会制发展中国家, 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的情形下极易出现如墨西哥高铁项目搁浅的情况, 印尼当地民警和黑社会勾结, 政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可能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脱离群众, 部分部门可能会不配合高铁项目的建设从而无形中增大印尼高铁建设的难度, 如若建造过程中印尼政府当局变动, 可能高铁项目的建造计划、技术标准、配合度等都会发生较大转变, 造成高铁建造困难重重。中国高铁走出去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 容易受到以德国、日本等同样拥有高铁技术的发达国家在国际高铁市场上对我国高铁产业的抵制, 使中国今后高铁项目的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和障碍。此外, 中国高铁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 而这些国家受到部分西方势力的干预和发达国家的围堵。

(二) 资金风险

高铁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 建设的难度决定了高铁工程造价和投资成本都比较高, 以中国在建高铁为例, 平均每公里需要1.3亿元人民币。结合印尼当地高铁建设的实际情况, 部分矿产离城镇较远, 运送相应矿产资源到高铁项目区域需要增加运输费用, 部分设备、原料需要从中国运至印尼, 中国高精技术人才需派往印尼, 相应成本加大。印尼土地属于私人所有, 建设高铁需要征收当地居民住用地, 印尼征地的费用可能会高于在中国征地的费用, 土地征收补贴支出的提升会出现资金超预算的风险。加上中国对印尼高铁项目投资是提供全额贷款且无需政府担保, 如管理不好有可能发生到期资金无法偿还的风险。

(三) 技术风险

虽然中国对于高铁建设具有较好经验和先进技术, 但是印尼是一个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 地质结构不稳定, 火山喷发和出现地震的频率较大, 而“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恰好位于火山群地区, 地质条件与中国有较大的差距, 这些地理上的限制增加了中国建设印尼高铁的难度, 这要求中国承建方尽快调整高铁建设的技术方法, 应对印尼建设高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 这对于中国现有的高铁技术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四) 运营风险

印尼雅加达到万隆有火车、汽车和飞机三种通行方式, 其中火车和汽车大约3小时车程, 飞机仅用半小时即可到达, 在通行较为便利的基础上, 建造高铁是否会成为当地居民在这两地间通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高铁运营过程中需要极大的电力消耗, 随着时速的增加电力消耗呈现出阶梯状的增加, 然而目前印尼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只有5000多万千瓦, 至今仍有近20%的百姓未能用上电[9], 能否保证充足的电力以维持印尼高铁正常运营是需要中国承建方重点考虑的问题。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到中国投入的建设资金能否如期回收。

四、中国投资印尼高铁规避风险的建议

(一) 加强沟通化解戒心

中国以印尼为契机促进高铁走出去, 为将来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高铁合作起到辐射促进作用, 对此, 中国应注重民意的考察和加强同印尼政府相关利益集团的外交和游说。尽管中国与印尼等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加深, 投资不断扩大, 但仍有部分民众对中国抱有敌意或负面的观念, 甚至一些核心人物还抱着警惕心态。对此中国应加强宣传, 对民众加以正确引导, 在日常的经贸外来中与之加强沟通和交流, 对当地民众的利益和诉求加以维护, 增强群众对中国的了解, 树立中国高铁产业的良好形象。同时, 要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淡化政治色彩, 对发达国家的打压加以防范, 以“一带一路”建设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沿线国家相信是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相互发展的, 以赢取信任和支持, 摒除戒心, 为中国和印尼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 合理评估资金风险

中国应借由此次与印尼高铁的合作, 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 无论是对印尼还是其他周边国家的经济进行了解和合理的评估, 详细分析高铁海外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回收比, 针对无政府担保的现象采取一套合理的措施应对, 避免出现投资后无法回笼资金的风险。同时, 要开展详实的论证和分析, 建立有效的融资管理机制, 扎实推动高铁项目走出去, 将资金上存在的风险点化至最小。

(三) 提高技术水平

在对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中积极推行中国标准的基础上, 针对印尼特有的地质特点进行高铁建造技术的升级, 运用特有的建造方法迎合印尼建设高铁的需要, 以便为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障碍做准备, 也为今后抓住机遇在印尼投资更多高铁, 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合作特别是高铁项目的合作奠定基础。

(四) 扩大高铁优势宣传

为使印尼当地居民真正认同高铁并选择高铁, 中国政府应与印尼政府或新闻媒体密切合作, 加强宣传推介力度, 广泛宣传高铁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所具有的高效便利快捷优点, 以提升高铁的影响力, 让当地居民更多地选择“雅加达—万隆”高铁作为往来两地的主要出行方式, 提高高铁的上座率。与此同时, 通过各种投资或合作建设渠道积极参与到印尼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电力基础设施, 确保高铁运营过程中基本的电力需求, 确保高铁建成后尽早投入使用, 如期回收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 中国投资印尼高铁行业存在着一定的政治、资金、技术和运营等各种风险, 通过加强与印尼沟通, 化解民众戒心, 开展风险评估, 提高高铁技术和扩大高铁优势宣传等方式避免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有利于推动对印尼投资金额和领域的不断扩大, 带动中国资本和产能的顺利输出, 加快推进对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合作建设。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中国加大了对境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并与印尼达成共同建设“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 但该项目面临政治、投资、技术和运营等诸多风险, 阻碍着对印尼高铁的顺利投资。文章提出了中国对印尼高铁的投资应采取加强沟通化解戒心、合理评估资金风险、提高高铁技术水平、扩大高铁优势宣传等规避风险的建议, 为中国与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外投资,高铁

参考文献

[1]徐旻.深化中印尼合作共创友好双赢[J].中国经贸, 2011, (3) .

[2]葛玉柯.我国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 .

[3]李伯牙.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印尼的机遇与风险清单[EB/OL].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05-29.

[4]中印尼合作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启动[EB/OL].新华每日电讯8版, 2016-01-22.

[5]金牧.印尼的生态旅游[J].世界环境, 2009, (5) .

[6]李国章.印尼计划用5年时间在四大岛屿兴建3258公里铁路[EB/OL].中国经济网, 2015-03-11.

[7]韩乔, 左为, 张钟凯.今天提到高铁, 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EB/OL].新华社, 2013-11-04.

[8]蒋晗晖.马六甲航道安全与中国的政策选择[D].北京: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 .

论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与规范 篇8

[关键词] 婚庆 婚庆产业 婚庆经济

中国的婚庆礼俗、文化源远流长,与婚礼相关的服务门类众多。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新婚人群对婚礼消费的需求从简单的温饱型要求逐步发展为个性化、多样化。加上现在结婚的新人多为独生子女,婚礼花样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婚庆消费的不断增长,已涉及到诸多经济领域。目前,我国婚庆产业日趋形成,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引人注目的增长点。

一、我国婚庆产业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

1.婚庆产业逐渐成为一个充满巨大商机,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

“統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高达2500亿元。”全国仅婚礼当日产生的消费对GDP总量的贡献在1.9‰,平均每对新人花费6万元~20万元人民币。特别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21%。此段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由此可见,婚庆市场商机无限,“钱”景可观。婚庆产业,已成为目前我国一个新兴的、充满巨大商机和前景的朝阳产业。

2.婚庆消费消费量巨大,婚庆市场空间扩大

“有人把结婚称为人一生中的第二大消费,而婚庆市场不仅给婚宴创造了机遇,更带动了婚庆相关产业的发展,强劲的消费潜力在各行业蕴藏。因此婚庆市场被业内人士称为‘甜蜜金矿’”。巨额消费刺激了当前全国婚庆市场迅猛发展。婚庆经济庞大的产业链条已扩展到婚庆服务、婚纱影楼、摄影摄像器材、婚宴及婚宴用品、婚庆服装服饰、美容美发、珠宝首饰、家居用品、饭店旅游、新居家装、配套家具、汽车、楼盘在内的6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鉴于此,相关行业纷纷搭乘婚庆经济这班车,共同开发婚庆消费的大市场。越来越多的相关行业加入到婚庆行列,使婚庆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分食队伍正不断膨胀。

3.我国的婚庆消费集中,婚庆产业时间性强

结婚消费是人一生中最大、最集中的一项消费,选择良辰吉日操办婚礼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婚庆比较集中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一些传统喜庆节日和特殊纪念日,同时人们在婚嫁时还很难抛开传统的“黄道”吉日的观念,婚庆消费时间相对集中。婚庆产业存在“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现实状况。

4.我国的婚庆经济产业主体规模小,数目增长快

婚庆产业资金回流比较快,很少有赊欠账,因此各种项目接单下来一般都有的毛利。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公司参与婚庆市场开发。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形成上规模的、能提供全方位婚庆服务的大型专业婚庆公司,婚庆服务依然停留在摄影、摄像、花车、新娘化妆、婚纱出租等初级阶段,由不同中小企业提供。婚庆行业间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战,上下游企业间缺少交流和整合。

二、我国婚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婚庆服务作为朝阳产业之一,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参与分割蛋糕的队伍越来越大,行业队伍素质参差不一。相对于迅速上升的婚庆需求,服务内容和质量都有些滞后,问题常有发生。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从婚庆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服务质量和行业水平良莠不齐。婚庆服务缺乏严格的衡量标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多服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当前婚庆业存在许多不规范服务形态:例如:婚车不守时,婚车来源复杂;婚典现场布置与约定不符;司仪素质差,靠说脏话、讲黄段子、搞恶作剧活跃气氛;摄像、摄影水平低等。

2.婚庆市场混乱、行业标准欠缺

作为新兴产业,婚庆行业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缺少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的问题,致使婚庆市场较为混乱。婚庆行业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无资质婚庆服务不断损害消费者利益。各婚庆服务行业各自为政,出现从业人员看季节、看客户“漫天要价”现象。同行间相互压价拆台,恶性竞争频频发生。虚假广告,价格圈套在业内流行。诚信问题突出,“红色投诉”的居高不下,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3.缺乏品牌意识,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打造婚庆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婚庆经济做大做强。目前,婚庆行业品牌意识淡漠,缺乏知名婚庆公司,缺乏拔尖专业人才。只有着力打造婚庆服务品牌,突出婚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将婚庆服务产业以“文化产业”为起点打造成一个产业链,同时又深入挖掘婚庆文化内涵和外延,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婚庆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4.无行业协会,婚庆行业群龙无首

缺乏行业协会也是影响婚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行业协会不仅能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婚庆市场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还可通过研讨婚礼流行趋势,及时反馈供求信息,起到调整产业结构、整合行业资源、推动婚庆服务产业多元化健康发展的作用。但是,现在婚庆产业基本无行业协会,婚庆业存在群龙无首的局面。

三、我国婚庆产业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重视婚庆文化,提高服务质量

婚庆服务行业要树立形象,必须加强婚礼、婚俗文化宣传,倡导健康婚庆模式。我国婚庆行业普遍存在鼓吹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致使不少新人盲目追求高档次,高消费。而有些婚礼形式陈旧,内容千篇一律,甚至一些低俗、下流的内容也充斥婚礼。婚庆从业者应杜绝弘扬封建糟粕,大力发扬新时代风俗,倡导节俭、健康、文明、时尚的婚庆文化。鉴于目前的婚庆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差,很多从业人员连基本的从业资格都不具备。严把婚庆从业人员的服务资质关显得十分必要。婚庆业应举办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资格认证,推广婚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颁发执业资格证书,为今后从业者持证上岗做准备。只有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服务意识,才能适应人们对婚庆业要求的不断提高。

2.建立和实施行业标准,成立行业协会

现在的婚庆收费混乱,所有价格都由婚庆公司自己定。因此,对婚庆行业进行规范管理非常必要。婚庆行业要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制定统一标准,增强行业透明度,加强行业监督。只有婚庆服务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才能使这个行业走上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成立婚庆行业协会势在必行。成立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业自律,更好地规范服务,把市场做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发生坑蒙事件。另一方面可以维护从业人员的利益,提高从业人员的地位,就是让好的品牌亮起来,把黑婚庆挡在行业之外。

3.创建婚庆产业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由于婚庆服务市场鱼龙混杂,以至于因婚庆公司失误给新人们造成遗憾的事件屡见不鲜。在婚庆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如何打造中国婚庆用品和服务品牌、引导新人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使婚庆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越来越显得重要而迫切。这就要求婚庆产业从业者要努力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创建一批中国婚庆用品及服务的知名品牌,提高品牌企业产品和服务。努力整合各类新婚消费服务企业,多元拓展相关行业,以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产业链,从而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5.新人要提高维权意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规范婚庆市场,除婚庆行业协会、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联合起来共同规范和治理,新人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首先,要慎重选择婚庆公司。要选择规模大、服务信誉好的公司。其次,要注意防范商家违约,应事先与经营者对违约责任进行约定。第三,新人找婚庆公司一定要就车辆、主持人、收费等问题与其签订详尽的书面协议,签订合同一定要细。第四,选择婚庆公司时要注意查看其营业执照,谨防黑公司。第五,遭遇婚庆公司的暗算,一定要向消协投诉或诉诸法院,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者觉得不吉利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路程:婚庆市场面面观. 沪港经济,2005.12

[2]杨劲党:婚庆经济—甜蜜的事业党政干部学刊,2004.1

[3]聂勇军:婚庆消费:商家笑里把你宰消费指南,2003.1

上一篇:电力调度运行规程下一篇:厨师加薪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