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本理念下教学管理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人本理念下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人本理念下教学管理论文 篇1: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摘 要:当前,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研究大学文化,则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热点,也是大学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本文在剖析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并对在此背景下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文化 建设路径

大学文化建设的新视角—以现代大学制度为背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何谓大学文化?目前学界对它的界定和表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和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在我国,伴随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生与形成,大学文化研究也逐步升温。20世纪80年代,“大学文化”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提出来,大学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上。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文化研究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也在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都把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的重要举措。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大学的重要发展任务,同时明确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为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赋予了新视角、新使命,即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探索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使大学文化建设更加适应时代需求,从而更好推动大学的发展并提升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力与影响力。

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文化的发展相伴相随,我国关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也在逐步深入。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大学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全面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反映了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2]

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实践理性的产物。历经600多年的艰辛探索,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才趋于完备。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历史只有100多年,客观审视我国现行的大学制度,其形式与内涵都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着较大差异。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有形的制度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得到体现;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撑与保障,现代大学制度就是通过协调、规范大学组织内外部的关系来保证大学的文化地位,从而使大学更好地履行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使命与职责。因此,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和重要环境保障;同时,大学文化又赋予现代大学制度以精神和灵魂,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两者的这种相互关系,使得当前在研究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现代大学制度这一宏观背景,并着力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大学文化。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

随着大学制度的不断演进,大学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在不断变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客观分析现代大学制度下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明晰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大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大学文化应秉持以下理念。

1.树立兼容并包的理念

兼容并包是现代大学的基本文化特质。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大学之大,不在于高楼大厦,不在于学校规模,而在于其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魄与胸怀。在越来越明显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大学必须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性审视多元文化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倡导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允许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派和观念在大学内部交锋和碰撞,不断增强大学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2.树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理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精神。科学精神要求大学以求真为目标,用理性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将崇尚真理、追求真理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要求大学以求善求美为目标,注重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维护、关注,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大学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赋予科学精神以人文底蕴,赋予人文精神以科学气质,努力做到两者的统一共存,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3.树立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理念

大学是新知识、新思想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文明存续和传递的重要场所。大学既要有开拓精神,努力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迈上新的高峰;也要善于呵护传统,尤其要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让人类历史创造的文明成果能够代代相传。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中国本土优秀文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努力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提高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而且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先进文化,加强与外来优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借鉴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汲取外来优秀文化的营养,使我国的大学文化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形成鲜明的特色,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引领时代潮流。

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1.培育与弘扬大学精神,增强大学的文化自觉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经过大学的师生员工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人的人格塑造、精神气质、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大学的精神财富和不竭源泉。

大学应当具有怎样的精神?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认为:“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3]正是这样的大学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大学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既有由大学性质所决定的共同的大学精神,又有由大学所处的国家、地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所积淀的特定内涵。中国高校在坚守大学精神的共性因素之外,还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精神。

挖掘和弘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关键。要在厘清学校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 从学校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及师生文化等方面全面挖掘和总结已经形成的精神文化要素,将其凝练塑造成大学精神, 并予以继承和弘扬。同时,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对大学精神进行丰富和完善, 赋予其新的内涵, 并将其发展为具有强大感召力、渗透力的大学文化主旋律和持久传承的精神财富。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培育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人文关怀,就是在培育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使广大师生员工切身体验、真正认同和充分接受自己所在的大学,把大学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师生不仅成为大学精神的创造者,也自觉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2.推进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的文化创新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支柱和保障,既包括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也包括大学人对大学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等内在的价值取向、理性原则等观念体系。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民主管理。建设人文、民主、科学、平等的制度文化,是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员工的成长发展提供人性化的制度保障。要探索建立灵活、富有激励作用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完全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本硕博连读制、创新学分奖励制度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理念氛围。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通过人性化、科学化的制度设计与创新,达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目的。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通过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强化其成就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与潜力,使教师在开放、自由、宽松、协调的环境下,研究学术、传承知识、创造文化。

大学应坚持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形成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要以倡导学术自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建立相对独立的学术权力体系,构建以教授为主体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以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与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学术管理、评价与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机制,通过机制建设,吸收教职工、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学校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决策、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制度文化氛围。

3.推进物质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形载体,物质文化既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文化品位和整体水平。

推进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要以营造优雅的人文环境为着力点。要从营造大学文化的视角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美好情操。大学可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大学在推进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尤为注重融合大学精神,注重考虑如何发挥校园文化设施对大学精神潜移默化的传播功能,并时时处处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作用,使物质文化建设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意义。

推进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要以搭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为重点。文化载体是文化形成、交流和传播的有机土壤。大学要在文化交流更新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除依赖人这一最活跃的文化载体外,还有赖于先进的文化传播工具和设施。在推进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整合学校的资源优势,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发挥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橱窗等校园媒介的传播作用,更多地承担起大学文化传播与涵养的使命。要使这些载体更多地承载文化内涵,弘扬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使得师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此外,大学还应精心制作介绍学校办学历史、办学成就与文化特色的书籍、画册、宣传片,使其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并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2]张密丹.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教改革的关键[J].教育,2011,(26):31.

[3]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现代教育论丛,2008,(2):91.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李艺英]

作者:舒虹

大学人本理念下教学管理论文 篇2:

中国大学理念的文化反思及未来启示

[摘要]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当前中国大学理念的研究需要范式转换,需要引入文化哲学范式来研究,重新理解大学理念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正视中国大学理念面临的现实问题,培育形成大学理念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大学理念 文化 大学

[中国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周景春,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朱兴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吉林长春 130024)

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其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人们对大学总的看法。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研究大学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导和变革高等教育实践,还在于促进中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确立,促使中国大学获得真正独立的文化身份。实现大学理念研究范式的转换,追寻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拷问大学理念的现实危机,探寻大学理念的生成机制,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基本问题。

一、研究困境: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整体而言,国内对大学理念的研究主要有教育学范式和教育哲学范式。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主要回答大学的教育性质,大学的内涵、功能、特征等教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比较全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大学理念研究的主要领域,尤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出现混杂、仓促、肤浅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以哲学的高度对大学文化进行关照、反思和批判,因此,总是缺乏高度和深度,且难以提纲挈领。第三,很多教育实践的研究缺乏理论依据,所得研究结论也很难有说服力。从而使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研究陷入困境。

而大学理念的教育哲学范式,主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应是如何实现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和教育价值观等问题。教育哲学是从哲学层面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教育哲学对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起着巨大的作用,进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深入反思一下当前大学及其文化建设中的某些问题,不得不慨叹确实有一种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倾向,也就是说,大学没有,至少是没有很好地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而是把学生当作一种没有个性、没有血性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模型中任意模塑。大学理念的研究者本应有责任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加以纠偏和救弊,可是,由于对大学理念直接地进入了教育学乃至教育实践的领域,而没有对大学文化进行文化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最终难以确立理论基石。无论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还是大学理念教育哲学范式,都不能把大学理念的研究推向深入,从而陷入困境。

要寻求大学理念研究困境的突破,必须引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文化哲学价值立场的根本旨趣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文化的关系为内容,从而对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究,借助于辩证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文化哲学的方法论是指在“文化与人的关系场”中,把文化的本质规定为人的自我生命存在,以人的存在、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为立论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文化的存在,是以人自身的存在即人的生命存在作为基础的。所以,人的生命存在,就被哲学地理解、设定和解释为文化世界的原生的实在。当文化哲学把文化的本质规定为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时候,就孕育出了文化哲学作为独特逻辑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文化哲学是文化的元理论,是对文化所作的一种超越于文化学系统本身的概念、范畴、体系的更高一层次的理论阐释。

因此,大学理念首先是一个文化论域中的问题;而文化本身又是需要从哲学高度来加以厘定和阐释的。作为文化哲学层面的大学理念,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我们应当在大学理念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基于此,我们认为,大学理念研究首先应该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突出出来。只有把教师和学生等大学人作为大学文化的真正主体,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才真正具有意义和价值。可是,综观目前的大学理念研究,普遍缺乏对大学文化本性的前提性追问,缺乏对师生文化主体的认真对待和文化本根问题的认真考量,导致了现代大学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精神意向等文化建设方面的模糊和滞后,对大学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无力解释。而实践中在一味强调“马上就要用”的所谓“应用对策研究”的当今中国,在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时,就像其他任何研究领域一样,缺乏对看似无用或不能立即带来效益的哲学思考,直接地进入了教育学乃至教育实践的领域,导致了现代大学确实有一种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倾向,没有很好地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因此,只有引入文化哲学范式才能真正厘清当前大学理念研究的核心问题,走出大学理念研究的思想困境。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最基本的理性认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最高哲学抽象,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概念。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本体论哲学,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的追问。对于“大学理念”的探讨,目前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马克思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今天对高等教育理念的探索更是探索者强烈的使命感使然。大学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人们审视现代大学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时,发现其主要根源之一在于理念的缺失和危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探索

和确立中国当代大学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将意味着人们以新的眼光审视和认识大学教育,以新的范型重新构建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为先导。

二、本根追寻: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

长久以来,西方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就存在一定争论。约翰·S·布鲁贝克就将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归纳为“两论”——认识论和政治论。认识论哲学建立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真理的忠诚之上,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而政治论哲学则建立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我国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逐渐成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和传统的原因,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对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认识受到局限。

大学是什么,什么是大学,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讨论的焦点,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做出种种界定。如纽曼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克拉克·科尔说:“大学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站’。”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这些说法,或从功能,或从任务,或从气质,对大学的某个侧面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并不是从哲学上对大学本质的科学揭示。但对于大学而言,“教育性、阶级性、产业性和行政性都是大学的重要属性,但是,必须明确,文化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和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我们把大学理解为一种文化存在,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的文化本质(即什么是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使命(即大学是做什么的问题)、大学的文化精神(即办什么样的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价值(即怎样办大学问题),都是大学理念的重要文化意涵。对大学文化性的根本属性和文化个性的本质特征,大学文化启蒙、文化创新、文化引领和文化融合使命,崇尚人文、注重理性、自由独立和追求卓越精神,内在的主体文化人格完善、组织文化个性鲜明的向度和外在的国家文化实力提升、人类先进文化引领的向度不断平衡进行解读,回答的是大学理念与文化的互动性即大学理念哲学体系中四个基本内容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一是分析大学理念的文化价值,它在自身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文化控制和文化纠偏;二是从文化的教化和意识形态性出发,展示文化在化人过程中与大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的一致性,它隐性地执行着大学教育功能。文化传统的守护与承接、文化现实的反思与批判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生长点。

大学的文化性体现在,大学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力量。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但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及其学科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在大学组织里,科层机制的等级权威、规章制度以及市场机制的物质利益刺激都只能发挥其有限的作用,以服从真理和崇拜权威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机制是大学组织整合的主导机制。这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大学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我们把大学的本质界定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主要是从宏观上区分企业、政府和大学这三种社会机构具有的不同本质。众所周知,文化不仅是多样化的还是有层次的,大学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高深学术。因此,更准确地说,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

大学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变革,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独特功能。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它不是人类文化简单的原本照搬,而是根据大学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和整合,充分发挥其对人类文化的积淀作用,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长期积淀的文化传承下去。创新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大学应当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努力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探究真理,发展知识,并且将学术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方面军,推动和引领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研究,所以,研究文化是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为此,必须保障大学享有充分的教学和学术自由,营造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学术与文化氛围,确保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潜心地研究高深学术,不断地追求和认识客观真理,并在这个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文化,这是大学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其实质是文化的开放,多元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通过批判、取舍、整合和创造进行文化融合,既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大学传承、研究和创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探寻大学的文化本根,就必须认真考量和对待大学理念如何从人类文化之母体诞生和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哪些文化养料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大学理念守护并承接文化传统的目的,以便确立我们的文化基点,从而有效回答“文化批判立场的人文基础如何”。真正的人文精神总是和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贯通的,并且是在与传统的对接中愈来愈将其普遍文化价值凸显出来。进一步,这种普遍文化价值在面对新文化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担当起价值范导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传统之中,去提炼和借鉴文化资源来构筑大学理念的人文基础。包括西方大学理念集中反映的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的目标,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宗旨,教化社会、文明人类的条件,师生尊爱、精神交往的形式;中国古代大学理念中深刻蕴涵的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中国近现代大学理念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民主精神的倡导、科学精神的发扬等。需要发掘辨析各种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深,包括厚的文化传统与时代价值,从而为当下的文化实践和社会发展提供启发和服务。

三、现实拷问:大学理念的实践危机

大学理念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至少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经济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飞速发展、大学人面对当今时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大学时而要求产业化时而进行大合并以及大学自身的自我迷失等等原因,大学精神及其理念在现代大学变革中似有式微之象,某些大学的发展路径与大学所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求渐行渐远。为了救偏补弊,人们觉得应

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理念的研究。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逐步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我国也正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反思和重构中国大学理念意义重大。

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浪潮,发挥大学理念对现实文化批判目的在于为社会注入和谐稳定的价值理想和人文关怀。在现代化冲击下,大学在适应论或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走向了偏狭,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忽视、文化批判精神的丧失和文化创造力衰竭等方面。在全球化挑战和竞争力聚焦下,中国大学出现主体意识和办学个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缺乏独立自主的办学意识,缺失大学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理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本质回归的要求日益凸显,对大学教育准确定位的寻求、大学理念对教育国际化的回应和大学教育人文化特征的失落等等都进入了拷问的视野。其中大学教育人文化特征的失落主要体现在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功利化和工具化色彩浓厚。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大学理念指导大学实践,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实践;同时,大学理念也是衡量大学实践发展是否出现偏差的标准。因此,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对一所大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于极其复杂的种种原因,我国对大学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众多的误区,主要是四个误区:一是误认为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所以,教育就是大学,大学就是教育;二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制定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把学校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夸大了教育和大学的产业性质,甚至提出“教育要产业化”,要“把学校完全推向市场”;四是在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体制下,重行政机制轻文化机制,由政府直接控制大学,大学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

大学精神衰微正是由大学理念的偏失所造成的。大学理念的现实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教育的产业化造成大学自我迷失。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正经历着一次观念和结构上的根本变革。工业生产正在从以物质生产和劳动力为主的产品,迅速地向以知识为主的产品与服务转移,新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最新形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教育经费短缺。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教育界推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财政视角”的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改革,其主要动机为弥补教育经费短缺,兴奋点围绕着创收、经营、转制、上市、产权、市场化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而缺乏对教育公平、教育品质的关注,经济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育话语。因此,现实生活中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教育越来越昂贵,越来越“豪华”,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一方面,各级教育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出现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以及教育品质的恶化,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

第二,模糊了大学的文化本性,丢弃“学府”,热衷“学店”。大学里热衷于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或削弱学术性和文化性。突出地表现为:以各种名目兴办经济实体;积极与社会机构联系,兴办各种短期培训班;跑关系、争指标,盲目扩充函授招生计划,增加教学点,挤占有限的学校资源;无视自身办学条件,完全以市场导向速办各种新专业。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者缺乏大学理念,对大学性质认识模糊的反映。事实上,对大学性质的认定,从西方看走过了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以“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团体”为起点,到“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最终走向了“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时至今日,人们对“大学是保存、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的学术组织”是普遍认可的,也即是大学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构。

第三,弱化了大学的学术权力,唯官唯上,唯权是尊。大学是学术组织。不是官僚机构,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大学出现的官本位倾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表现为:(1)唯上是从。尽管《高等教育法》已赋予学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任免等等权力,但是仍有一些管理者习惯一切按红头文件行事,事事向上请示汇报。这种自觉把大学纳入官僚体系中的做法,客观上钝化了大学学术自由、机构自治的本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的创新进取精神和创造发展能力。(2)唯官是重。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滋生出了崇尚为官之风。某学者稍有学术成就就委以某官职,博士刚毕业就戴以某官帽,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的大学因为官位不足,因人设事搞出许多研究中心、研究所,委以正处级主任、所长之衔,解决行政级别及待遇问题。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大学之崇尚学问、尊重学人的风气,造成了追官、跑官、要官现象,使人们思想浮躁,不安于学术研究,滋生学术腐败。(3)学术权力弱化。过分强调行政权力,强化行政官员的作用,造成大学的科学民主管理难以实行,教授治学、治校的智慧和积极性无法调动,教师地位不高等问题。

第四,放弃个性,追求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规律性的结果。前者表现为大学本质属性的一致性,后者则表现为大学办学的个性化。对不同的大学,应当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即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有表现独自风格的个性,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一是,混乱招生的状况,不仅背离了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效益。二是,在学科专业上定位太高,片面追求“大而全”,都想办成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脱离自身办学条件,或通过合并拓展新校区,盲目扩充办学规模,造成办学资源全面紧张,特别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办学基础设施跟不上教学需要,教学质量下降。四是,在办学层次上,一些一般性院校,一味追求高层次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教育,追求走研究型大学的纯学术发展道路,而忽视了自己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职责。因而,大学必须超越一元化的“层次”定位,打破“独木桥”式的发展局面。一味地

向“高水平”看齐,只能造成千校一面的“趋同化”发展现象,使自己缺乏个性、缺乏特色,从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求生存、求卓越、求辉煌的发展之路。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重学轻术”观念和“名分”思想的影响,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有长期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形成的“按照上级机关精神办”、“跟着人家办”的思维定势,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无不归于办学者大学理念的缺失,由此必然导致大学教育在目标上的模糊,突出表现为失去明确的办学方向,出现西方社会称为的“本体危机”。正是这种危机的存在,迫使大学自身要对大学理念即有关大学本体的基本概念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

四、文化环境:大学理念的生成机制

随着大学自身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和大学利益主体的分化,大学必须提高大学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大学理念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和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意识,增强作为大学理念灵魂的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积极促成大学利益相关者间的对话,这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理念生产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中国大学理念的反思,促进大学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对话,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首先培养大学理念转换的自觉品质、确定大学理念转换的价值原则、建立大学理念转换的思维方式。对主体性、多维性、结构性、生命性、超越性等品质,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一致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互补性、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性等原则,以及反思性、合宜性、创造性等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增强对大学理念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和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意识。其次,进行主体价值意识的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谐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张力的保持。对教师创造价值的认同和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大学教育目标的调整、大学人文教育的推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对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校定位、个性化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培养、人性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文化生态和谐环境的营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多元文化价值的兼容并存等进行思路上的引导,增强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支柱、灵魂和核心。是大学理念的浓缩概括、延伸和深化,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最能体现大学理念,决定办学理念的个性化,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必须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文化环境,正确把握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正确把握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文化选择本质要求,确保大学理念生成的文化机制正常运行。一是增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能力和大学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对注重校长的思想与精神力量、坚守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突出大学组织机构的学术权力、完善大学发展约束的良性机制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知识创新、开发高科技成果的工程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搭建高品位的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等方面作出努力,实质上就是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二是完善大学自主办学法人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对大学法人性质的明晰、大学学术自由权的尊重、大学组织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大众共同人文理想的生成、和谐社会文化精神的打造等方面做出努力,实质上就是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良好的校外文化氛围。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坚持学术自由的理念,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的发展之路有千万条。因此,大学的管理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做出痛苦的选择。学术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属性特征,是大学生存的根基。中外大学的管理者都接受学术自由的理念,并将之具体为治校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柏林大学的治校思想就是“大学的最主要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认为,学术自由是一所大学的不可残缺的灵魂,为此,他还把学术自由总结为是使斯坦福大学获得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对学术自由的尊重,在我国新、旧大学的校长治校中都得到了较好地体现,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等都是很好的典范。坚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实现学术自由有利于发展和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潜力,有利于增强学者的学术和社会责任感及判断能力,这也是学术自由对学者提出的一种内在的要求。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要求形成良好的文化对话机制。首先是大学内部群体间的对话。现代大学崇尚客观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中人际关系的分裂,具体说来,就是大学主体分化成为中心与边缘两种群体模式,群体中的中心垄断了学术资源,独占了学术权力。但是,大学学术管理的金字塔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学术平等的制度安排已经建立并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受到抑制,大学生参与大学的教学和管理决策日渐普遍。其次,大学“内”与“外”的对话。在众多阐述大学理念的文本中,一些论者将“内在逻辑”视做大学理念发生和发展的“基因”。他们认为,大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大学自身的运动特点,是大学的“独立本质”,按照内在逻辑的标准生产出来的大学理念可以用来消解社会影响中的负面效应。大学内部文化和大学外部文化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价值差异,但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始终存在必要的张力,否则,就难以解释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大学必须超越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的对立,在两者的对话中建构生存与发展的理念。第三,大学理念的全球认知和本土认知的对话。在全球化话语权得到张扬的社会背景下,对现代大学理念等同于西方大学理念的单一现代性思维模式几乎无人提出质疑,引进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也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大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大学理念生产中的“他律”,变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时时都在消解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精神和创造才能。作为一个独特的机构,大学是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冲突的主要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以弥合本土认知和全球认知之间的分裂。我们既要批判性地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大学精神和话语模式,也应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大学理念和话语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依此建构21世纪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理念。

注释:

①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4).

参考文献:

[1]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泽.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晓中.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简论[J].教育研究,2002,(9).

[5]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立场及其当代视野[J].教育研究,2004,(9).

[6]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动向及其文化诉求[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

[10]胡仁东.大学核心精神: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周景春 朱兴涛

大学人本理念下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学院制改革浅析

摘 要:学院制改革,是指学院在大学总的目标、原则指导下,拥有足够的与它相符的责任、任务相一致的权力与利益,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实施这一有所创新的管理体制,更符合教育的自身规律。而要使学院制得以成功实施,必须处理好学院与大学、院内党与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学院与教师、学院与学生、学院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便使学院的开拓创新能力得以张扬,挖掘其最大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学院制;管理模式;几个关系;探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学科的增多,原来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高等院校有必要在内部管理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推行校院两极管理,扩大二级学院的办学和管理自主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这种管理模式改革主要是为了根据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明确校院两极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激发二级学院的活力。大学实行学院制,重在对二级学院的指导、调控、监督、考核;二级学院由以过程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目标管理为主,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此,笔者试图对学院制改革及如何处理面临的几个关系谈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一、学院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不少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能否使大学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之所需,能否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及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大学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大学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时空协调作用和输出最大效能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笔者认为,大学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二级学院为重心的学院制,是问题的关键之一。学院作为二级办学实体,在履行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总体框架下,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验,探讨和研究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学院制,对提高大学和学院的办学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学院制,是指学院在大学总的目标、原则指导下,拥有足够的与它相符的责任、任务相一致的权力与利益,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实施这一管理体制,更符合管理科学的原则及教育的自身规律。因为:

1﹒二级学院是大学按学科、专业性质所设置的具有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的基层组织,是集行政、教学、应用型科研、生产于一身的二级管理机构,属于实体性行政组织。它既无繁杂的机构设置,又是一类学科、专业群的集合,可以调动和组织起有效力量。校院两级管理,强调的是在大学层次的放权,而在学院的层次,则应该是相对的“集权”。在学院内部,还要打破山头,强调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共享。由此可见,大学的宏观管理目标确立之后,从整个大学来看,实现大学发展主要依托于二级学院。

2﹒二级学院的建设是大学科学管理和质量提高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是大学科学管理实施的切入点。基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目前我国高校中还普遍存在学校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的现象,院(系)只能被动地落实上级精神,缺乏自主办学权利;机关部处则长期陷于繁琐的事物过程管理中,无暇思考和解决深层次、长远性问题。二级学院直接面对教师、学生,为师生服务;管理、组织过程无任何中间环节,而且师生对自己所在学院比对大学具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一所大学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使教师、学生成为大学一切工作的主体。唯有此,师生才会有责任心、进取心,会对大学主动负责。很显然,确立学院制,必然会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推动大学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3﹒实行学院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校院关系,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能够大幅度减少因权力集中在大学某些职能部门而容易形成的时而推诿、扯皮现象。大学的职能部、处因为掌握一定的权力却又对基层情况不甚清楚,学校管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且限于条条框框,有时会造成运转不灵、矛盾较多、效率低下的状况。实行以二级学院为重心的学院制会促进职能部门更好地进行调查研究,加强自身建设,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有利于大学领导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部署全局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使大学的整体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利于师生参政议政,促进民主决策。这种体制会增强二级学院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开拓创新能力得以张扬,挖掘其最大潜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使学院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

二、管理模式改革

根据国内外高校的實践经验,学院制的实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简政放权、重心下移。学院制改革的关键,就是由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大学就应该简政放权,赋予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权力,使其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工作自由度,特别是要把那些过多地集中在职能部门的权力转移到二级学院,并适当削减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将其中一部分机关人员充实到学院。其目的是使办学资源配置的主体由大学向学院转变,拉近办学资源与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距离,充分调动学院一级对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机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要从大学某一方面权力的代表者、执行者,转变为为大学排忧解难、为基层服务,以及适当地对二级学院进行监督和协调。

2﹒实施目标管理。这里所言的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对学院实施目标管理,二是学院本身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大学对院(系) 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即二级学院提出每学年度及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教学、学科建设、科研、产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经学校领导、学校组织的有关专家委员会加以论证确立。学院也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即各系、所提出每学年度的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社会服务、学生工作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经院务委员会加以论证确立。大学考评二级学院,学院考评系、所的工作,就以其是否实现或超额完成目标为唯一的标准。大学对学院的考评,学院对系、所的考评体系,不但要有量的考评,而且更需要有质的考评,不能简单地按同样标准进行“好”、“一般”等定性分级,而要对不同人群和机构实施不同的考评标准。

3﹒学院应该具有的自主权。二级学院作为基层行政管理主体应具有以下一些行政权力:(1)相对独立的经济权。学院在财务上应相对独立,对于学院通过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所得可作为学院的经济收入,大学除提取必要的管理费用并承担各学院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及设立一些大型的专项建设基金之外,在实行经费切块包干和遵守有关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学院的一切日常行政和业务费用,包括教师的酬金、学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均由学院自主理财、自主支出,不须经大学审批。(2)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在由大学核定编制总额、确定人员结构比例的条件下,学院有权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设岗,聘任和引进教研人员,可根据需要建议大学解聘不合格的教职工。(3)相对独立的资源配置权。学院能自主地配置院内资源,即在大学给定的教育资源下,可依据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自主优化配置下属系所的教学、科研和行政资源。(4)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权。教学是大学的重心工作,教学管理应成为学院管理工作的核心。

三、学院制改革需要认真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

要使学院制改革取得实效,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学院与大学的关系

在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大学中,大学的决策侧重于大学的大政方针、发展方向与规划、学位的授予、经费的筹措和预算、财产、争取社会支持等方面;在处理大学与学院的关系问题上,大学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赋予二级学院部分决策权、理财权和人事权以及相对独立的资源配置权,使其责权相称,促进临近专业群相互融合;要以强化目标管理为导向,辅以适度的过程监控,努力扩大学院的自主权。如果仍然延用权力高度集中于大学一级决策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不符合学院制的要求。而二级学院则要服从大学的统一领导,在大政方针、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全局性问题上,必须与大学保持一致,不可另立山头,自行其是。即使在自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学院也应该接受大学的指导;在任何情况下,学院都必须维护大学的形象和声誉。

2﹒学院党政之间的关系

学院党政一把手应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的权力观和名利观,以及高尚的个人品格。总支书记和院长都要围绕办好学院这个共同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其次,要建立和健全一套既立意较高又切实可行的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确保对学院重大问题的民主科学决策。院长与书记之间要搞好协作关系,和谐相处,多听批评意见,秉公办事,营造出团结和谐的工作和人际氛围;二者都要有发展思路、沟通能力,按规章制度做事,不能因人而异,要用人之长,发挥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合力办事。

3﹒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实行学院制,是协调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利,推进民主治校的需要。学术性是大学,也是学院的基本特征之一,学院的主要活动领域都与学术相关。同时,行政管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最佳结合,是学院制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应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目前的现实是,教授很少有机会进入决策过程,即使对学术事务,也无多大话语权,特别是专家、学者参与决策的功能、途径和方式都還有限。笔者建议,院内学术机构可以吸收行政人员,行政机构有必要吸收教授参加;根据二者的具体职责,建立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既可树立学术组织作为学术管理主体的权威,也可对行政权力泛化起到制衡和约束作用,防止和纠正以行政权威压制学术权威、以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等不良倾向。学院要重视专家教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行政权力为保障的学术管理运行机制。

4﹒学院与教师的关系

实行学院制以后,这种关系得到了较大强化。学院发挥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成效如何,也决定了学院事业的成败。学院要营造宽松环境,使教师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学院文化建设,形成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尊重和理解广大教师的个性、情感、能力和爱好,关心和重视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合理要求,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进取;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保障他们对学院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用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评价人,努力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和事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5﹒学院与学生的关系

实施学院制,就意味着学生不再被简单地当作管理的对象,而是学院内部关系的权利主体之一,不仅承担义务,而且享有权利。学院应该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也有利于依法调整学院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维护大学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学院制应该允许学生参与学院管理,允许他们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有关的院内规章制度,以便更好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减轻学生的心理抗拒,提高他们对学院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减少违规违纪现象。

6﹒学院与社会的关系

在大学集权的情况下,学院一般不与社会打交道;而实行学院制,与社会交往则必不可少。学院的发展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才有广阔的前景;学院的特色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学院的办学质量与水平只有经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得到广泛认同。因此,在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决策和实施中,在大学的领导下,要注重与社会接轨,吸收社会力量(智力与资金)参与,可以考虑设立学院董事会,成立由相关行业专家参与的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建立有效的社会信息反馈机制,从而不断改进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条件。

7﹒学院机构设置与成本、效益的关系

构建以二级学院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也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的需要。据了解,一些高校在进行学院制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使学院的机构与大学机构对称,学院的机构越来越多,党、政、工、团、学术等方面应有尽有,造成了新的机构或职能重叠,人浮于事。如:院教代会,院工会,院学术委员会,院学位委员会等。中山大学黄达人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目前中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学院可以将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的职能集中起来,设置服务机构;并尽量简化工作程序和管理体制,减少职能交叉和互相牵制。 管理机构应尽量简化,将职能和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岗位而不是集中于少数管理人员身上。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而完善控制系统的关键,不在于设置专门的机构,而在于建立行为规范和畅通的信息渠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学科建设方面也不要过分追求“大而全”,失去大学特色;机构设置方面不要随意性太大,不要轻易设置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否则,必然增加成本,造成浪费。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就要变人治为法治,建立有利于节约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地配置各种可利用资源,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四、结语

学院制改革是大学自我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现实选择。改革创新就意味着我们要走一些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要思考一些我们过去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学院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创特色、求实效。实践证明,实行学院制并处理好几种重要关系,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校院关系,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学院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开拓创新能力得以张扬,挖掘其最大潜能;有利于学科整合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这是在市场经济和大学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叶澜﹒深化中国高等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0(5)﹒

[2]冯增俊﹒现代高等教育模式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8-70﹒

[3]廖世平﹒部分重点高校实行学院制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4]戚业国﹒论大学学院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5]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演讲摘要[EB/OL]﹒http://forum﹒naea﹒edu﹒cn/Chinese/view﹒asp?typeid=40&bigclassid,2007-06-06﹒

[6]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49-51﹒

作者:朱建成

上一篇:煤矿系统经理竞聘演讲下一篇:住村工作组心得体会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