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进行了新时代,新媒体开始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日趋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相关产业空前发展,使传统媒体开始急速转型与变革,新形势下行业内急需具备内容策划、开发、制作和传播能力的新媒体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1:

对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思考

[摘 要]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要把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定位的重要原则;同时,要依据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来全面、准确、合理的定位与规划;要抓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六个环节来实施。重视并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和新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

Reflecting on the target-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YU Jian

Key words: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Journalism-education ;Target-orientation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地方民族高校又如何定位自己的新闻教育路子?这些问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问题。然而落实到办学环节,涉及问题太多,师资、设备、管理是一个方面,课程、教材、教学、实践又是一个方面,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角度,具体论述目标定位的目的与意义、定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以此探讨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出现急速升温的现象。2002年全国已有232所高校开办了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专业,总数是1999年末的两倍多。2004年底,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出的信息,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学院、系、专业达到470余个,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万人,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这个数字位居世界前列。[1] 2006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已达700多个,硕士点80多个,博士点1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2] 然而,高速发展的繁荣掩盖不了其背后潜藏的若干危机。教育质量令人担忧,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办学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定位不准,办学模糊

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是当前全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通病,更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突出问题。正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何村先生所言,办学目标过于笼统,专业服务面向不清;没有针对性的办学定位,教学大纲互相参考,教学方式全国上下差不多,培养出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3]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学缺乏专业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入学后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比较盲目;另一方面,地方民族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受过去政府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影响,以致高校在专业布局和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以及职能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定位不合理,因而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2.同质教育,资源浪费

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现象也十分严重。其实,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而新闻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不仅如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后,许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定位趋同、职能错位,职业院校往学术性上靠,专业院校往综合性上靠,专科升本科, 教学型取向研究型,全国高校都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扮演着“高、大、全”的角色,这难免出现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这种偏向和畸形的办学风潮,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往往严重脱节, 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浪费了不少教学资源。

3.盲目跟风,缺乏特色

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学校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从前面的数据来看,2004年全国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达到470余个,比上年增加了110个;2006年达到700个,两年间又增加了230个。快速攀升的数字并非特色,它只说明新闻传播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但是其中不乏盲目逐潮者,既无法保证办学质量,又办不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正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昆所言,新办的新闻传播院校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招生的规模却很大;而老的院校,办学的战线在拉长,过去招本科生,现在有了硕士生、博士生,还向成人教育延伸。这样精力分散,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下降。[4]这样一种办学局面,当然也就无特色可言了。

二、目的与意义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目标定位,其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办学的成败、得失、进退。从定位的目的来说,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对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就其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支撑点和新闻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来看,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方大学办学定位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据《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1日第5版)报道,截至2006年底,全国2 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有107所,其余的2 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民族院校也属于地方高校范畴。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同时,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的目标和发展建设的重点,这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2.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需要

这里说的民族大学,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以外,主要包括在地方办的带有“民族”称号的大学或学院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办的大学或学院。这类大学或学院,更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目标定位是确保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就其目的和意义来说,科学的办学定位,可以直接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可以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地方民族高校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办学特色是地方民族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利于新闻专业建设。当前,新闻专业本科教育出现三种不正常现象:一是新闻教育文学化。特别是一些设在中文系和文学院的新闻专业,往往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大量的文学类课程,在师资上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知识和新闻实践。二是新闻学专业传播学化。这是一种明显的误区,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所说:“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的社会结构的理解。”[5] 而新闻专业的本质,则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6];“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该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7] 三是新闻学的媒介技术化。新闻学教育过度重视电子媒介技术训练,实际上是主次不分、应用颠倒,误导学生重形而不重质。因此,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于改革新闻教育,建设新闻专业,防止畸轻畸重有着重要的意义。

4.传媒市场人才适用的需要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说:“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8] 这实际是在警示我们,要适应市场需要,新闻教育就要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重视培养普通记者和编辑的同时,还要不断根据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大力培养新闻媒体当前所短缺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和新时代必备的复合型人才。如此而来,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矛盾,处理好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的矛盾。

三、定位内容

定位,实质就是找位置。地方民族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中、本省及全国高校界所处的位置。新世纪中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是: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如何定位呢?

1.根据办学目标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目标,不同于重点大学,也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应根据所处位置制定独特的办学目标。作为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来讲,就要依据地方民族高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准确定位。如贵州民族学院的总体办学目标是:立足贵州,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办成一所有质量、有特色,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综合性地方民族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扎根基层,适应发展,具有务实、勤勉、诚信、上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目标,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采、写、摄、编、评等业务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地方及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记者、编辑、文秘、公关、外宣、策划以及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根据办学类型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类型应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以教学型为主,辅以研究性,同时注重应用性因素。地方民族高校不同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的高校,也不同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服务型高职院校。在有些方面带有研究性,一些民族性、地方性的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另一些方面又带有实用性,直接面对地方和民族地区,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正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从学科类型定位上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从人才类型定位上看,为地方和民族地区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富于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类型定位也就应以此为根据,把培养通识型、务实型、开拓型的复合性新闻人才作为办学类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3.根据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即人才培养的层次,它与办学类型相互承接。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般情况下,教学型大学主要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兼具研究生教育,培养“宽口径、应用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地方民族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和类型来确定办学层次。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办好民族预科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地方民族大学办成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这种定位走的是“两头兼顾、中间包容”的路子。而贵州民族学院的新闻教育也应如此,以培养地方性应用人才为主,适当发展地方民族性新闻研究人才培养,同时也积极培养媒介技术型人才。

4.根据办学实力定位

办学定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办学实力。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专业教师、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如果办学实力不济,一切定位都只是空谈。基本办学经费、师资、硬件设施短缺,则会严重影响专业教学,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社会声誉。而这些方面,恰恰又是地方民族高校的致命弱点。因此,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还得因地制宜,走勤俭办学、自主创新、低调务实的路子。不必争大求全,在当前培养出为地方民族地区新闻和文化事业服务的能采、能摄、能写、能编、能评的实用高级专业人才即可。

5.根据办学特色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定位,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定特色,而特色的主要表现就是个性。有个性,就是要有可行的培养措施和培养目标,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地方民族高校的特色,其共性方面就是“三个基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其个性方面,是面向民族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业人才。就新闻教育来说,其特色定位的思路,是针对地方媒介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发展特色专业,并形成学科的特色优势。

四、实施方案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

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目标定位的体现,也是目标定位的具体落实。专业设置不宜太粗,也不宜过细,只要有特色而且市场又紧缺的专业方向,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细分化设置。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设置,在专业方向上尤其重要。要根据前一节中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定位,并注重其特色和个性。特色专业方向确立了,在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各个项目上,就有了依托。就贵州民族学院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设置的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四个专业。但如果条件成熟,还可再设置传播学、民族新闻学、影视文艺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法制新闻学、新闻发言人等专业。专业设置的内容,要围绕专业方向、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学制、学分、学位等进行设置。

2.课程设置

地方民族高校开始的新闻教育专业不仅有很强的地方性、民族性,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时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充分体现这些重要因素。这也是落实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大板块:一是通识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设置20门左右的课程,均为人文科技方面的素质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32%,要求学生修满46学分。二是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准,可占总学时的33%,要求学生修满56学分。要强调的是,专业基础课设置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的格局,不然将会动摇新闻专业精神,影响新闻教育的质量,削弱新闻教育特色,误导学生走入非新闻的歧途。三是专业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主要是新闻传播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拓展性课程,约总学时的35 %,要求学生修满45学分。四是实践教学课程。可设置7~10个项目,包括国防教育、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习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要求学生修满23学分。学生四年本科须修满170学分才能毕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时还考虑学校的办学实力和针对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适销对路”的课程,以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地方民族高校,要面向地方及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学科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一是要注重学科特色,强化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如民族新闻学、民族新闻传播史、地方传媒管理学等,创造学科品牌,形成优势学科的新亮点。二是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上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如区域经济新闻学、民族法制新闻学、民族体育新闻学、民族文化新闻学等。三是重视新兴、交叉、边缘和高技术学科,如旅游新闻学、生态新闻学、环境新闻学等,开拓创新,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四是要以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上实现重大项目、重大奖项上的突破。学科建设要在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和时代性上下工夫,加强对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4.师资建设

新闻传播学教育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造成了不少院校师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在紧缺情况下采取硬性嫁接,使新闻专业成了语言文学专业的翻版,并用语言文学专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新闻传播专业,使原本操作性很强的新闻传播专业全部变成课堂理论教学。新闻教育师资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很强的新闻专业理念;二是要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前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本质,后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质量。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来讲,要解决紧缺问题,除了引进高学历新闻专业人才和媒体从业人员以外,还可采取“两共建,两学习”的办法。“两共建”,一是与国内重点的新闻院校共建;二是与发达的新闻媒体共建,分别在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汲取新鲜营养。“两学习”,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培养“准硕士”和“准博士”;二是走出校园,到新闻单位去学习,去补“短”和“充电”。[3] 只有具备一批学养深、见识广、有理论、有经验的新闻专职教师,才能办好新闻教育。

5.课堂教学

新闻学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新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体系。这应该是新闻学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新闻教育的根本。在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②掌握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编辑、评论、网络和多媒体应用、媒介经营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技能;③具备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一定的新闻批评和科研能力;④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⑤了解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然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一靠课堂教学,二靠实践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和模拟媒体情景教学是最佳途径。这是新闻教育不同于其他文科教育的地方,有人比喻它是文科中的“工科”,十分贴切。

6.实践教学

大学本科的新闻教育不应完全出于学术目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新闻教育应抓好实验、实训、实习工作,让学生在与社会沟通和交流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努力方向是:①充分调查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研究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创新学习的特点,将其分解为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人格品质、组织表达、操作技能等若干要素,制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模式。②按照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创新素质目标要求,汲取其他大学成功经验,并针对本专业不同的课程特点,构建课堂实践性教学操作模式。③通过课程小论文程序设计、学年论文制度建设和毕业论文评估指标研究,来探讨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④通过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管理网络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 论

地方民族高校中的新闻教育专业,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定位不准、办学模糊、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盲目跟风、缺乏特色”等突出问题。要清醒认识到,重视并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和新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把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定位的重要原则;同时,要依据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来全面、准确、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本文所论,尽管还不够全面、深刻,但都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锦瑞.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青年记者,2005,(5).

[2]柴葳.我国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点超700个,在校生12万.中国教育报,2006-5-17.

[3]何村.新闻院校目前面对的问题与对策.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data/2006/0703/article_385.html.

[4]张昆.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5279/55286/3871920.html.

[5]转引自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7]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8]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中国青年报,2005-10-27.

作者简介:

喻健(1965- ),男,主任编辑,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曾从事15年新闻工作,任某日报副总编。研究方向:新闻、文学、影视。

作者:喻 健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2:

基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索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进行了新时代,新媒体开始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日趋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相关产业空前发展,使传统媒体开始急速转型与变革,新形势下行业内急需具备内容策划、开发、制作和传播能力的新媒体人才。我国新媒体行业从业者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仅依靠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已无法满足媒体新时代的需求。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解决新媒体人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适应时代和学生成长的新媒体课程设置的道路势在必行。

一、新媒体人才的能力需求

新媒体人才要有内容策划、开发、制作和传播的能力。既擅长融媒体内容的生产,又要掌握各种媒体传播之道。在具备传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基本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图片设计、音视频剪辑、策划营销等运营能力的新媒体人才更具有竞争性。同时,在当今纷繁多变的大数据时代,既能收集碎片数据,又能还原和挖掘图文内容,也将成为新媒体人才的重要技能。

二、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方向

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信息传播方向,培养重点在于被培养者需能够明晰不同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行业规则,能够判断大众传播舆论领袖的产生、成型、发展过程等非显性信息,能够充分了解新媒体行业就业形势,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二是新媒体策划人才培养方向,即新媒体人才需有能力明确新媒体运营中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组织策划中小型商业活动,并对新媒体工作具有分析能力,能够判定实际发展情势来选择可行路径进行决策,从而完成本职工作。

三、国内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媒体人才培养

张运香(2013),李川汇(2013),金升灿(2013)在《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一文中针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分析预测了新媒体人才的发展趋势及以及人才转轨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培养策略;张梅贞(2016)在《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媒体运营”方向人才需求调研与人才培养》中运用数据抽样调查及分析等方法对社会新媒体人才缺口的类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二)关于新媒体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

李丽萍(2016)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一文中对传统创业和新媒体视域下的创新创业相比较,着重阐释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陈国军(2018)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素整合的视角》一文中指出高校树立新媒体意识,能够助推学生识别把握创业机会,打造具有新媒体属性的大学生,并提出了相关策略选择。

(三)关于新媒体实践教育研究

李福顺(2017)在《普通高校网络媒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重点分析了高校的媒体网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过于空泛,并有针对性地阐释了相关培养方案与建议。

我国国内对于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着眼于对结果的阐述,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目前偏重于设计课程,而对于新媒体人才培养与学科自身的结合,目前仍无战略性研究。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着眼课程内容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考核形式等本质内容分析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现有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体系建设

国内高校新媒体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开端。据2015年《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显示,我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校已达600余所,其中近70所高校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企事业单位成为此类专业本科毕业就业者的首要选择,第二选择为各类媒体。国内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与自身优势,在建设新媒体专业上力求以本校特色为亮点。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都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媒体融合的新型传播方式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在专业设置中考虑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和新媒体技术内容课程的比重,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科学完整,课程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支到形成体系。

国内高校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大体可分为新闻、运营、设计等。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三类,分为注重培训传统新闻,辅之以互联网信息传播与应用的模式;注重培训互联网应用与技能,辅之以传统新闻的模式;注重培训传播学,辅之以互联网信息传播与应用的模式。三类模式都体现了高校课程设置的目标为大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媒体人才。〔1〕

1.理论教育方面

面对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危机,国内高校纷纷做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典型大学为例。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需获得143学分,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文理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板块,分别不低于50学分、28学分、61学分,另选修课程为4学分。学分达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标准才能获得毕业条件。〔2〕复旦大学注重“通识育人”,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每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此模块占12学分。同时文理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传播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新闻学概论。此外还在逐步升级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开设媒介技术导论、视觉传播、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等新媒体前沿课程,在本科生阶段开设新媒体相关课程共计20门。

清华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分体系由课程学分,实践学分和论文训练学分三方面构成,分别不低于140学分、22学分和10学分,这要求清华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需获得172学分。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不低于62学分、15学分和63学分。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构成新闻学专业通识课程(≥77学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是清华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特色课程,要求修读40学分。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課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外语三类也纳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中。

2.实践应用教育

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大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奠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以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实践教学方面,复旦大学本科教学计划设置了两次实践学习,分别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下学期。清华大学设置了社会实践和专业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三类实践教学方式,共16学分,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新媒体人才。

(二)教学模式方法

1.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是结合在线学习和教师面授的教学方式,从本质上来讲,该模式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网络化在线教学的双重优点,展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引导、激励、启发、监控等作用,同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整合所需的信息技术要素,混合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目前,混合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高校中普遍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全面地应用各种教学基础理论、新技术方式和应用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对多种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将传统课堂和在线网絡的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有效融合,从而达到增强教师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高效率的双重目的。

2.基于MOOC构建的教学模式

高校MOOC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网络实现教师学生双向交流互动的模式。教师在教学前预先设置教学目标,开放共享多种教学资源,设置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发布问题,主导研讨,进行教学实践与评价。学生在学习前结合教学资料进行自主预习,在线建立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产生思维碰撞,“面对面”学习讨论,通过互相评估或自我评估,培养学生多向求异的思维方式。

3.“翻转课堂”的定义与教学模式模型

“翻转课堂”模式将学习过程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步骤倒置,即知识传授由学习者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微视频课程、完成针对性练习等方式在教室外完成;知识内化通过学生的协作探究在教室内完成。视频讲座是翻转方式的关键要素,一般来自教师创建发布或从网络数据库中搜选。翻转课堂中视频资源言简意赅、优化构建学习流程、教学资源准确明晰、练习评测迅速便捷,具有自主化的学习环境、协作式的交流分享、个性化的沟通方式、全员式的参与学习。

五、加强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不管是互联网、新媒体还是新闻专业本身,它们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前沿性,需要扎实的理论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础,理论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实际性应用。

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撑和实践的着力点。新媒体专业作为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的分支,从事的也是新闻传播相关工作,所以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新媒体领域的知识更新快,技术变动快,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上都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即打好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对于新媒体这一应用型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基础,更要加强培养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辅以实训实践类课程,如运营微信、微博、短视频制作、新媒体内容制作、新媒体大数据分析等。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使得很多学生在新媒体信息接收和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可以通过老师的系统指导孵化出一些优秀自媒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高等教育中,理论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性,实践教育也是高校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必要途径。新媒体应用型人才的高素质培养仅靠二者中的一项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不可分性使得二者有机融合成为大势所趋。〔4〕

(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订单式”培养模式。新媒体企业与高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共同参与多方面合作和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到企业所预定岗位就业。将教学与实践牢牢锁定在一起,使实习与就业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这种实际的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实效性,满足新媒体企业的需求,也保障了毕业生就业,拓宽就业渠道。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校对学生入学第一年和第二年严格要求,需要进行基础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的教学。第三年学生可以到专业相关的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际的锻炼。第四年到新媒体企业就业工作。这种模式将实践经验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学习企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阅历进行不断完善,以保证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在与高校合作的企业内部建立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是高校学生进行专业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企业和高校分别选派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学习和锻炼进行充分的激发,并且学生可以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高应用型的新媒体人才。

(三)实操训练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1.“实操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据2017年《160家媒招聘信息分析报告》显示,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新媒体人才进入媒体的两项重要要素。为培养“实操性”新媒体人才,高校应构建相应的“实操型”实践教学体系,来满足当今媒体市场的需求。除增加课程实验课时,利用校内实训平台训练外,学生还应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进入高校新闻传播平台,例如校报、大学生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中心等实训平台进行实践,在遵守媒体制作流程与秩序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性、有延续性的训练计划,力学笃行,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增强团队意识,模拟实操训练

媒体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抗压能力强、个性强的性格品质,媒体产品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取决于工作团队中每个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媒体工作注重时效性,为抓住热点话题,媒体从业者长期熬夜并在高压中工作不可避免,因此拥有坚韧的心理承受力,对本行业拥有强烈的兴趣与持续的热爱,才能承受住高压力和高强度的媒体工作。新媒体行业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合作能力和抗高压能力等,皆属于“软能力”范畴,在高校课堂中难以得到有效训练,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对“软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模拟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相关能力与团队意识,进而逐步满足各企业的工作需求。

3.提高平时成绩考核比例

高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应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学生可先完成最终作品,再通过作品形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虽然此种考核标准重点在于展现学生综合性能力水平,但在实践中学生多项能力无法得到准确反应与全面测评,如团队意识、组织策划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因此在课程考核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过程考核在整体成绩中的考核比例,更有利于新媒体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群.基于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传播,2019,17:151-152.

〔2〕易桂姣.校地合作协同培养新媒体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思考〔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45-147.

〔3〕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134-137.

〔4〕柳亮,莫书荣,陈罡,农汉红,容敏华,俞师,黄李凤.高校双学位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4):154-155

〔5〕谢芝,李玲,刘振国.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融合〔J〕.经贸实践,2017,(19):316-318.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许辉 孙宏烨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发展的探讨

【摘要】当下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媒生态、传播模式和舆论格局,也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探析我国高校在新闻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和剖析西方及其它新闻名校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出优质的“新媒体”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新闻教育

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媒体的生态,在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以往新闻院校的教育理念、学院制度、课程大纲、管理模式等都受到一定的冲击。由于新闻教育中的知识结构、培养的专业技能等对学生培养产生巨大影响,要想培养“新媒体”人才,新闻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当下,中国新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未来新闻专业教育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如何更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浪潮席卷新闻业

随着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而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极为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连线》杂志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已经实现,即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另一方面,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说,他们正积极地探索如何与网络融合发展,以期打造出一批具备丰富内容、发展潜力的融合模式,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钟欣文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中指出了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所做的新探索,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载体创新为核心的模式,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已经初步建成“一云多屏”传播体系,观众可通过电脑、电视、移动终端、网络电视客户端等载体收看节目;第二种模式是以流程转变为依托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模式,如新华社开通新媒体专线,融文字、图片、图表、漫画和音视频为一体,向用户提供集成服务和产品;第三种模式是多元盈利模式,中国经济网建立了经济分类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向企业提供定制资讯产品。①这三种模式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所做的新尝试,对未来中国传媒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人才的必备素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新闻传播范式的整合与重构,这对新闻从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认为,“媒体融合”时代,应当培养“全媒体记者”,即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②

新闻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采、写、编、评”等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储备、海量信息的整合能力、多媒体的驾驭能力、跨媒体的传播策划能力等等。

多元的知识储备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员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利用文、史、哲等知识体系进行常识判断,又要能够掌握专门知识应对媒介事件、筹划新闻报道。

此外,数字信息技术要求新闻从业者懂得多媒体组合与传播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表达和传播信息,跨媒体的传播策划能力是对新媒体从业成员的高标准要求。

三、我国新闻专业教育现状及其转型紧迫性

就新媒体环境而言,媒介融合的局面,引发了新闻院校对自身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审视,也激起了新闻教育理念、课程等一系列的变革。

1、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

当下,面对严峻的全媒体变革态势,新闻院校大致有三大调整走向,一是树立全媒体理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全媒体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教学。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将网络与数字传播纳入新闻教学体系,在全院开通,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不受其专业限制而掌握各种传播技术,把握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探索跨专业教学模式。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设新闻—法学、新闻—国际关系两个双学位实验班,采用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能够胜任专业化要求更高的新闻传播工作的未来新闻工作者。

三是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让记者编辑进入课堂、教师学生进入媒体实习工作,搭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平台。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新闻学院,首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即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记者、编辑引进到高校的课堂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闻学教育。

2、新闻专业教育转型的紧迫性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同一种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完成多次发布的可能。这就使得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媒介设备,运用多种媒介技术,为了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可以同时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呈现。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还需要懂得多媒体信息组合与传播的技术、方法,能够融合多种媒介样态,表达和传递信息,策划和展现创意。

所以新闻院校需要着手培养全能型的媒介从业者,能够全面的应对新媒体环境对记者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新闻专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新审视,寻求新的发展,否则将无法应对全媒体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四、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建设路径

在客户端、APP、公众号已经大行其道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媒产业对于网络新闻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也意味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要以更快的改革步伐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新媒体时代,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影响新闻专业教育的质量。那么,如何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教育呢?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繁,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还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业界的某些媒体等单位或者学校的实验室,实现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

例如在南台科技大学的学院设置中,并没有像大陆高校中传统的“新闻传播学院”这样一个界限明显的设置,而是在数位设计学院下设有资讯传播系和多媒体电脑娱乐科学系两个在名称上与媒体、传播有关联的系,而多媒体电脑娱乐科学系虽涉及多媒体,实则以游戏设计开发为培养目标。此外,南台科技大学的实务偏向性十分明显,他们将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内容融入到了实际的操作中,在实务中将“创意”、“互动”等概念变得更加具有操作性,这值得大陆高校借鉴。

新闻传播不需要局限于传播学院,可以与其他专业或者技术相融合。全新的思维观念,可以为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开拓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

2、新闻教育方式亟待转型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其特有的“密苏里模式”而著称,其核心是“learning by doing”(“边做边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是其特色。③

密苏里大学在雷诺兹研究院的支持下创建了一个未来实验室,这个未来实验室在实验室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落实了许多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项目。未来实验室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制作大量的可供发表的新闻节目,使得公众能够参与进来;第二,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把媒体融合思想融入到新闻制作和发表中,同时促使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世界上很多的媒资单位进行合作,从而让不断革新的新技术得以进入实验室;第三,借助微软在该实验室进行的投资,让学生将微软客户端运用到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未来实验室中所有的实践都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具有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新闻院系担任业务课程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省内新闻院校可以建立实验室,通过实验室专职的老师指导,使学生通过全媒体的实践平台,体会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信息传播及其反馈机制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3、重视跨学科的交流

多元、开放、应用性强、体系庞杂是信息与传播技术革命的显著特色,而媒介融合涉及的技术问题往往使传统新闻院校无可奈何。目前的新闻教育尽管为应对新媒体技术作出了很大调整,但是对于数学、经济、统计学等基本能力与专业的培训尚未跟上业界要求。

比如南台科技大学资讯传播学院的师资,专任教师中既有专门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也有研究工业设计和电脑艺术的,可以说教师的配置横跨了多个领域,并且打破了大陆高校文理分野明显的局限,这也使得该系在实务操作的技术层面上更加专业化。

跨学科的师资配置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院系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何在本科的课程设置中,将跨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连贯起来,而并非不同学科课程的生硬拼凑,这有待探索。

结语

新的媒介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着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继续改革,对新闻专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虽有部分高校开创了新媒体课程,但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比较落后,教学目标依然是为了培养适应传统媒体实践的人才。即使开创了新媒体课程,在教育理念、学院制度、师资力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问题。

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学院需要培养或者吸纳一批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教师来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的教学工作。通过实际的实践教学,帮助新闻专业教育往新媒体方向转化,进而将学院的制度、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大纲有效地转化到新媒体的结构中来,重视跨学科的交流,以期培养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①钟欣文,《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 2014-2-20

②邓胜光、苏银娜,《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

③郑素侠,《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J].《编辑之友》,2012(9)

(作者:黄姣姣,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聂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

责编:周蕾

作者:黄姣姣 聂清

上一篇:妇联信访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下一篇:大学纪委工作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