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对“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为什么要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以及怎样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次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对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1: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传播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互联网中学习和获取知识,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对于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引导具有深远的意义。互联网的普及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带来便利,同时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受众的范围。合理的开发利用互联网将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对于建立网络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互联网;载体;传播;构建

[中图分類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日益融入社会生活。〔1〕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引发人类生活的重大变革。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其它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这代表着国家已经把大力发展“互联网+”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正需要互联网作为平台,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结合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的需要,“互联网+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多种互联网环境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象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路径、传播效果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传播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性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图景和发展方式,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新兴载体,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社会的结构和运行逻辑,成为人们迅速便捷地获取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3〕

互联网的兴起极大的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及渗透力。网络的适时迅速性,正是有利于把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到我们国家的每个角落。〔4〕但是,互联网始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部分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网络技术,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宣扬西方世界的主流社会思潮,使得当今时代的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的现象,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弱化。基于这一现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群众的头脑,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显现出了必要性。这给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宣传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最主要的手段,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让群众掌握的必要环节,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理论教育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产生,马克思主义随着理论教育的進行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基础上发挥指导社会实践的作用,社会实践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和理论教育的发展。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为目的,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理论教育的战略地位。〔5〕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6〕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传播到群众中去,如何让群众所掌握,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构建途径

“互联网+教育”,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缩小地域差异,将社会连接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教育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教育是文化传承与普及的重要手段。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教育传播文化、创造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又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发展丰富着教育的内容。文化软实力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网络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以网络文化产品为核心的网络载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微博、微信、网络游戏和在线课程教育平台是当今网络文化的衍生品,同时又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络载体,它们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覆盖了老、中、青三代群体,并且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精确度又会大幅增加。如果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和互联网技术中,通过网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以及高科技的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其传播效果。

1.“微时代”产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具体途径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具有时效性、随意性和便捷性。从宣传角度出发,微博的用户既可以作为粉丝,在微博上浏览信息和关注你感兴趣的对象,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在微博中,关注你的人越多,信息传播的就越广、信息量也会越大。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来说,应充分发挥“微时代”的特点。首先,在微博上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众号。通过发布消息的方式让用户及时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动态。其次,可以把学术讨论转移到微博上来。以往的学术讨论多数发生在自身领域的一些专家和学者中,通过专业平台交流,大众接受学习教育的机会有限。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释放它的魅力。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民众的讨论热情与兴趣,让民众参与进来,听到民众的呼声,而且能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群众有建设性的观点,更加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把学术研究的阵地搬到微博中,能让更多的且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接触到这些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关注度、提高理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这样还会比较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微博的“名人效应”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然,合理管控手段的建立也应形成,防止错误思想的侵袭。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具有多种信息共享的服务功能,并且微信的传播更具迅捷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提高,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增强,“低头族”、“手机党”等人群在社会中随处可见。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来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微信“朋友圈”是微信用户每天必须要使用的一个功能。通过浏览的方式来了解好友的动态,在这样一个界面中,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动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再者,微信“朋友圈”的建立基于熟人網络,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可以让身边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借助熟人地带,通过小众传播的方式,其传播有效性会更高。〔7〕通过微信“朋友圈”功能,还可以建立“公众平台”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公众平台”的开发聚集了各种以不同喜好和兴趣为类别的受众群体,通过定期向用户推送消息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一对多传播,信息分享率更高。那么我们可以在微信中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公众平台,对感兴趣的用户推送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实现信息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与高度化。

2.其他网络文化产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网络游戏的传播媒介作用,在中青年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网络游戏在互联网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青年则是学习、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力军。网络游戏既可以益智,同时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它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虚拟学习氛围。网络游戏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采取任务的形式,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题目放到任务中去,这样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让玩家学习到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给玩家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网络游戏提供的虚拟环境具有沉浸感、互动性和想象空间,比较容易让玩家全身心地参与进去。〔8〕将教育目标与游戏有机联系起来的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将虚拟与现实连接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突破地域、人群、语言等限制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在线教育平台是通过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网络的先进技术上课,是面向全国资源共享的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学习平台。当下流行的在线教育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公开课”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包括国内外在内顶尖大学的课程资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网络教育不仅信息量大,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且教育内容形式新颖、生动,它借助多种媒体设备,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学习者既可以看见文字和图像,同时也能展开交流互动。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开展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提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在线教育平台相结合,通过高等院校的老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授,吸引需要學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用户群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将更加多样化。

3.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优势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的流行,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便利,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也不例外。利用大数据,我们能收集到来自互联网的各种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我们便可以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效果、影响力等相关结果,然后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进行精准传播。大数据时代必须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增强传播内容的可读性,查找传播受体的关注点,捕捉传播的未知受体,调整传播语言,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实效。〔9〕传统的教育都是以单方面的文本为基础,受教育者接受是比较被动的,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增加其传播效果。

三、“互联网+”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对象

教育是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有效性、长期性极大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跨越时空限制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群之中,极大地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覆盖面,〔10〕从而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步伐。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传播中的困境与现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但是在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问题。首先,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虽然市场经济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在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后果逐渐显露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催生了所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一系列的歪曲的价值观,金钱、物质、利益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有用性,而忽视了精神层面带来的影响。这无一例外的波及到了青少年这一群体中,使部分青少年群体过早的形成了一些歪曲的价值观念,而这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根深蒂固的。其次,上个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严重的影响到了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造成了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之间的撕裂,这种巨大的张力急需要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构建起来。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教育群体是非常局限的,基本上是停留在党员、军队和大学生,而忽略了青少年这个最重要的群体,这就间接的影响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利用互联网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深度

时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群体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信息检索、娱乐、交流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介于此,我们就要借助网络的力量,开展对中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构建了一整套自上而下“教化”民众的教育体系,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群体,即便是未成年,其教育的内容都跟与之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通过不间断的灌输,在大众阶层很少能出现教育断层的现象,这便是儒家思想能够统治中国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电脑的普及,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互联网,这就为孩子在早期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便利。从毛泽东时代,我们就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不仅能让成年人接受,同樣能够让青少年听得懂,学得会。但是在当今社会,传统的主体对客体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显得过于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时代,传播的人既可以做主体,也可以成为客体,是具有双向性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对象。在孩子受教育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传播教育,让传统方式和新兴互联网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神秘的,这是他们对互联网充满好奇的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阶段,建立一些符合其年龄段需求的学习网站,讲述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动故事及其成就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初步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初中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传统的灌输相结合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简单介绍,并结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生的具体实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提供了机遇与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坚持不懈地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思潮,抢占网络文化的主阵地和制高点,〔11〕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弊端所在,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让互联网为树立大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永和,杨红星.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网络领域的拓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

〔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07-24.

〔3〕刘基,苏星鸿.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4〕杨丽敏.互联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J〕.前沿,2013,(14).

〔5〕骆鹿.浅析生活化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学理论,2011,(0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7〕杨彦凯.微时代拓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路径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6.

〔8〕过文俊,邓宗俭.教育网游——网络游戏发展新思路〔J〕.西部论丛,2009,(04).

〔9〕赵兰香,郭跃军.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探析〔J〕.人民论坛,2016.

〔10〕朱建.试论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月刊,2012,(03).

〔11〕刘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1,(07).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周子琦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2: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

摘 要:文章对“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为什么要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以及怎样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次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对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健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研究式教学模式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后,我国也有人提出将“研究式”教学引入高校教学过程中。但是,过去所讲的“研究式”教学主要还限于专业课教学领域,而如何将"研究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还少有涉及。从目前我国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来看,尚处于初步的理论探讨阶段,而且在理解上也过于简单。有些研究者和高校教师往往将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简单地等同于“研究式”教学模式。譬如有的人提出,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或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让学生多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等等,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所要引入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次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近几年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为什么要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式”教学模式(也叫研究式教学),它是指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培养具有自主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其基本观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科研活动本质上具有共同性,因此,教育者应当建立一种适当的教学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达到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操的目的,使青年学生在知识、道德、能力(包括智能和体能)等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换言之,“研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研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模式(也叫“灌输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相比,在学习的内容上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参与性与自主性;在学习的方法上具有创造性与多样性;在学习的评价上具有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等特点。因此,“研究式”教学模式可谓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引入“研究式”模式是增强其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理论存在形式又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在当前崇尚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盛行的背景下,要让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轻而易举地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必然会有一定困难。只有积极探索和实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这门课程发挥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从目前全国各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普遍存在“板”、“散”、“浅”的现象,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这里所说的“板”,就是把具有高度科学性、严整性的理论视为现成的结论,呆板、机械地照本宣科;所谓“散”,就是把原本辩证、复杂而又有机统一的科学原理简单、枯燥地归纳数点,概括了事;所谓“浅”,就是把鲜活的理论当作宗教“教义”,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回避理论自身的现实性和时代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在过去计划时代引进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味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德育功能,而忽视其内含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片面地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教与学严重对立,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缺乏导向性和多样化;教学内容陈旧,抽象的说教多、条条多,缺乏生动具体的实例。也正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实现,致使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成为学生不喜欢上的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个别教师成为学生不欢迎的人。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集科学性、革命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内容严整的科学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百科全书之“王”。作为其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以自己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时至今日,其理论魅力仍然灼灼发光。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在其所著的《辩证理性批判》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文化的真正核心,是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1}然而,正是由于我们的教学模式落后,使本应生气盎然、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丧失了应有的魅力。由于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扔笔记,考试抄笔记”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许多教马克思主义课教师也纷纷转行。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确立开放性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时代的必然。尤其是今天,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提出不仅要编辑出版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而且要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为保证这项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革命性变革,积极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对策选择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引入“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如何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精准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和启发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形成课堂讨论专题,布置学生进行课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自己的看法作出明确的结论,并指导学生写出学习心得或研究性论文。

1.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要有科学的把握,并能给学生作出精准的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基本原理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原则性比较强,理论表述上又比较抽象,初学者根本就不好理解,这也正是许多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容易学,因而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精准讲解,以帮助学生把握要点,领会精神。过去我们一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老师讲得时间越长越好,要反复讲、时时讲,才会有效果。其实,长篇累牍,搞“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只会增加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反感。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2}教师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能否运用精炼、生动、引人入胜的语言进行讲授,避免犯传统教学模式的“板”、“散”、“浅”的毛病,对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意义至关重大。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所谓“要给别人半桶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又怎能对学生作出精准的讲解呢?为此,在上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刻苦专研教材,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同时,要刻苦锻炼或锤炼讲课艺术,这是能否精准地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研究式”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在今天全球化、信息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所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并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已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有没有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平时上课时发现,大学生们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所提出的问题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即教材本身有争论、有缺憾或是有错误的问题);二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即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原理上的阐述有出入);三是就教科书上所讲的理论与社会现实不一致而提出的问题;四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己的生活和发展需求相矛盾而提出的问题。其中后两类问题又较为普遍。另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80%以上的青年学生表示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存有疑惑和不理解,如:社会腐败问题、社会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三农”问题等等。这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关心政治,关心时事,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头脑里还是有问题意识的。但是,他们阅历不深和眼界的限制,对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层面,而且很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将社会现实问题上升到理性层面进行分析思考,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譬如,围绕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前途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思考:结合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暂时倒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来回答“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的问题。

3.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讨论会、辩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研究式”教学模式不仅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发现问题之后,就要进入师生互动、共同“释疑”(而不是由教师单独承担这一任务)阶段。在师生互动和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进行讨论和答疑,要善于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讨论解决。在形成课堂讨论专题之后,教师要布置学生进行课后的资料准备工作。此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原著和学术资料,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教师布置下去问题就了事。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生在课后的理论学习,使之了解学术研究的进展状况。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回到进行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为完成论辩必须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并用批判的眼光对已有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在辩论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认同的或创新的观点加以充分论证,同时又要与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交锋。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强了学生课后理论学习心得的交流,开阔了视野。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写出学习心得或研究论文。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学马列精而管用”的目的。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注意锻炼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研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锻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保持不竭的生命力绝不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而在于它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范畴中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如果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些具体结论,而不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那不仅会扼杀这一理论的生命力,而且也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毫无价值。因此,必须注重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方法论意义。针对大学生思考时所反映出的问题,即往往是以偏概全、道听途说,或偷换概念等等,要求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著名学者陈占安教授在总结北京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经验时指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在于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本身就内含有师生相互问辩、共同探索的精神。“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3}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青年学生,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把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洞察社会生活深层次的本质,准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注释:

{1}[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版,林骧华译

{2}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尹吉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现任滨州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责编:若佳)

作者:尹吉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兴起论文 篇3:

文化自信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摘 要: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面提出的重要指示。1938年,毛泽东首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以及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科学真理,具有绝对发展科学思想。然而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许多磨难,文化自信力逐渐缺失。如何处理好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成为社会学家与当代中国关注的热点。就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的关联、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对以文化自信为前提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1 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的关联

所谓文化,就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劳动、智力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作品、艺术文化、思想教育、科学等方面。文化具有意识形态也包括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部分包括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非意识形态部分包括科学,文学作品等。而文化自信则是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有力科学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主要内容与重要成果,要践行坚定文化自信,就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傳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就是说,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的重要前提便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由此,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理解文化自信。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近代以来,中国国运不济、命运多舛,经历了一段艰难坎坷的时期。面对西方列强与东亚各国的强势打压与残酷剥削,中国一度陷入困境,长期的文化与思想冲击,国人对自身文化底气明显不足。并且当时的中国亟待新的文化知识力量灌输,在多次错误尝试后逐渐丧失了信心。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科学的指导思想促使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的革命在这样的科学指导下开始了。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文化开始浴火重生,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不仅继续发扬着伟大的传统文化,还通过吸取经验教训、坚持中相继孕育出新的优秀文化,伟大的革命文化。现代社会又因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而孕育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熠熠生辉,在指导中共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指导并未随新中国成立而结束,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建设进一步进行了科学的指导与先进的理论支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发展精神成为新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思想再次大放光芒。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成果为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保障。从中国国情出发,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到社会矛盾中去,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具有可实践性。同时结合中华民族近现代发展史,总结错误,提取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具有先进性。秉承包容开放的理念,接纳先进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具有指导性。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思想中枢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其运用到实际社会发展中国并非易事。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指导并没有走得一帆风顺。如何根据中国现有国情与历史根据进行中国式马克思列宁主义建设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近现代中国提供的并不是刻板的教科书,而是指出了学习与进步的方法。当年恩格斯同样提出这一宝贵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能只单纯的复刻,他不只是一份教案而已。由此,共产党人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总结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第一个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物——毛泽东思想。中国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随后,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向前探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成果越来越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成果共同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出明确方向。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先进文化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为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支持。在国际问题上,先进文化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加强执政能力的核心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必然阶段的必然产物,先进文化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必然要求。

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理性客观地看待革命发展路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批判了传统文化存在的部分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文化仍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与可鉴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时意识到使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此方针的推动下不断带领革命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要发展目标,不断继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我国发展再次指明方向。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必经之路,也是明智之举。

2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素质不高

当代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大部分是中学生、大学生,他们的确正在接受高等教育,但普遍来说,大部分人科学文化素养不高,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抵触性强。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实践体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它本身拥有缺少大众支撑、难以具体化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包括文化、能力、思想等多个方面,并且在不断更新进化。因此如果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年轻一代没有足够的科学发展思维、创新理解思维,必将在学习理解并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更加举步维艰。简单来说,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总体科学文化素养低下是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载体与方式方法不符合当代教育特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求将文化意识形态与科学理论、实践有机整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它既是一门值得学习并传扬的社会科学学科,同时亦是一门需要与其他学科作出区别的思想学科。而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接受教育主体往往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曲解,认为这是一门难以企及的抽象学科,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产生消极怠惰情绪。长久以来,在社会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缺乏,而无法理解它的内涵,更难将其与实踐结合,这样大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教育普及与知识传播。

就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来说,教学内容与传扬形式都有些枯燥乏味,局限于课本报刊等单一传播形式,并且真正理解并愿意以喜闻乐见方式传播的老师教授甚少。而正逢当代青年对书籍报刊等纸质读物的接受能力不大,同时课堂可接受程度又低,必定大大局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我们正处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需要更加主流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物进行传播,增加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加大众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多样化、大众化。结合实践国家教育体系情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行为。

2.3 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着其他文化的冲击

当代世界格局多极化,对应着世界文化多样化,世界文化是包容的,同时也是对立的。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学习、借鉴外来优秀、先进的文化,与此同时,多样的文化也带来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冲击力量。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向我们灌输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假借开放包容、学习借鉴的旗号肆无忌惮地宣扬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大大打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国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一旦击跨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会受到严重冲击。

3 应对挑战,解决难题的对策

3.1 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回顾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兴起乃至后来成为主要指导思想并非偶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交织是相互融合、发生深度思想碰撞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指导与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坚定文化自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与对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一直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其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结合、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是与国际格局变化相联系,时刻关注国际发展动态,也要求与国内国情相关联,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发展问题。同时,选择性接收其他国家优秀先进的文化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在包容中发展。

3.2 增强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主义否定资本主义,对当代西方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自信,为社会文明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结合社会实际,致力解决发展难题,并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思想上与实际行动上均为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是极具价值的引导性思想。

以上所述,主要是指出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先进性。因此,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让当代中华民族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问题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施扬.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自信建设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8,(21):132-134.

[2]赵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解读“坚定文化自信”[J].法制博览,2018,(31):289+288.

[3]梅景辉.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5):103-112.

[4]张纯,姚婷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78-83.

作者:庄迪

上一篇:大学生干部工作总结下一篇: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